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思维导图及单元测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江苏高考·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

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表明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故A项正确;文化要多元化,理念不能趋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商业的文化功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2.(2018·天津高考·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且与京津塘高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关系不是很大,故B项错误;中国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是因为1980年,中国恢复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地位,故C项正确;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解析】材料给出的地区是法、德、意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应是三国交界的山区地带。此三国都是欧共体成员,综合60-70年代的信息(1967年,欧共体成立),推断,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一体化。马歇尔计划40年代末实施,五十年代就发挥出重要作用,A选项说法错误。福利制度在二战后就逐渐建立起来,70年代后逐渐削减,而材料提供的时间是60-70年代,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1年,故D

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答案】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反映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2018·江苏高考·20)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是利,材料中“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是弊,故A项正确;批评反全球化思潮与材料中“同

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的客观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该学者是辩证看待,并不是单纯强调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辩证看待全球化,并没有涉及应对策略,故D项错误。

6.(2017江苏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答案】B

【解析】“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合乎逻辑,故A项错误;把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是说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在经济方面,故B项正确;全球化的意图是经济上的,无法实现政治全球化,故C项错误;全球化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没有彰显全球化的经济意义,故D项错误。

拓展训练

1.(2019·河南豫南六市模拟)二战中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的《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的战略物资,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但作为条件,美国政府希望英国动用一切可能资源,如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这一法案( )

A.为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

B.提供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物质基础

C.是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必然结果

D.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可知《租借法案》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以及采用美元结算,这为二战后美元的霸权地位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2.马丁·沃尔夫说:“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A.经济上的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C.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