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d15b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c.png)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无菌技术是生物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能,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为了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评分标准,以便对操作人员进行评估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技术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要点,提高实验室操作水平。
一、操作准备。
1. 工作环境,操作台面整洁干净,无菌工作台内无明显异味和污染。
2. 工具准备,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等实验器材已经消毒并处于无菌状态。
3. 个人准备,实验人员穿着干净的实验服,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二、操作步骤。
1. 消毒操作台面,使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保持表面干燥。
2. 打开无菌工作台,启动无菌工作台前进行灯管消毒,然后打开无菌工作台,等待15分钟使其内部空气流通。
3. 操作前洗手,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彻底擦拭双手。
4. 操作过程中不得离开无菌工作台,以免污染实验物品。
三、操作规范。
1. 培养物转移,使用移液器时,尽量避免接触容器壁,以免污染培养物。
2. 培养皿操作,打开培养皿盖时,将盖子置于操作台面上,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
3. 试管操作,在操作试管时,尽量避免试管口接触任何非无菌物品,避免污染。
四、操作结束。
1. 关闭无菌工作台,实验结束后,先关闭无菌工作台,再用75%酒精擦拭外部表面。
2. 清理工作台,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保持干燥整洁。
3. 处理实验废弃物,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管等废弃物品,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就是无菌技术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实验人员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只有做到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标准,才能够获得高分,也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无菌技术操作,做到精益求精,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1f4824f3c1ec5da51e2701d.png)
1.目的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减少及避免发生染菌现象出现。
2.使用范围无菌室及洁净区的操作。
3.无菌操作技术原则3.1环境要清洁,在每次无菌操作结束后都需要对环境进行清理、清洗;且避免操作前进行清扫。
3.2做好个人卫生,进入无菌室前需修剪指甲、洗手,穿好无菌服,帽子需遮住所有头发,口罩遮住口鼻。
3.3在无菌操作时,不可讲话,打喷嚏,对怀疑染菌的无菌物品,不可使用。
4.内容4.1.1 准备: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备齐用物(如: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斜面、平皿、摇瓶、75%酒精棉、无菌水等);核对无菌用品,接种菌种的种类、型号。
4.1.2 所有实验使用的物品都需要进行消毒、灭杀;进入洁净区前需要经传递窗进行紫外表面消毒30min以上;4.1.3 开始实验前需要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消毒半个小时以上;超净台避免放入过多的物品(一般只放入当次的实验所有的物品),所使用的试剂和耗材都需事先进行灭菌(灭菌日期超过4天的需重新消毒)。
4.1.4 进入洁净区前关闭紫外灯,并打开风机,等待半个小时以上,使臭氧尽量排放干净。
4.1.5 除去手腕等部位的饰品,穿好无菌服,戴好头套、口罩,做到“三不漏”:不暴漏头发,不暴漏口鼻,不暴漏躯干皮肤和衣物。
4.1.6 双手要进行清洗、消毒。
4.1.7 要经风淋室风淋30秒后再进入洁净室。
4.1.8 在局部百级区域操作要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4.1.9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超过4人/间)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4.1.10 所有要放入超净工作台的物品都需进过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
4.1.11 无菌物品若取离超净台则视为已污染,不得放回再用;无菌液体在取离超净台前必须密封其开口;密封的无菌液体容器在放入超净台后,对其开口前须对开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
4.1.12 在拆开任何一次性无菌使用耗材的包装时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并须同时保证与细菌直接接触的使用端/面不得与超净台内的任何物品发生触碰。
无菌操作规程细则
![无菌操作规程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2119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3.png)
无菌操作规程细则无菌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在医疗、制药、食品等行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指在特定的无菌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无菌操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无菌操作规程细则十分必要。
一、准备工作无菌操作前,必须对无菌操作台面、无菌器械、无菌器皿和人员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操作前要确保无菌操作台面已进行彻底的清洁,并进行表面无菌消毒处理。
无菌器械和无菌器皿要在先进的无菌室内进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并在无菌室内密封储存。
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进行仔细的个人卫生和无菌消毒,必要时穿戴防护服、帽子和手套。
二、无菌操作技术1.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了解无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操作中的污染现象发生。
2.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规程,按照无菌操作区域和非无菌操作区域划分操作空间,避免交叉污染。
必要时,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保持操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3.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顺序,避免操作动作过快或过于猛烈,造成无菌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注意操作的缓慢和稳定,保持操作区域内的无菌状态。
4.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对空气产生扰动,减少操作区域内的气流,以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必要时,可以采用灭菌处理的空气流动系统,减少对操作区域的污染。
5.在无菌操作中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器械,保持其良好的无菌状态。
工具和器械在使用前要进行无菌处理,并妥善保存。
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循器械的使用说明和规定,避免交叉污染和不必要的污染。
6.在无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细致和认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任何的操作失误和疏忽。
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操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纠正。
三、无菌环境的维护无菌环境的维护是无菌操作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无菌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无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空间的净化和维护,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无菌技术六大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六大操作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caf7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4.png)
无菌技术六大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用于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无菌操作中,有六个重要的操作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六大操作原则,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第一大操作原则是“准备良好的工作区域”。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是干净的、整洁的,并且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消毒。
所有可能带来污染的物品和材料都应该被清理或移开,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同时,工作区域的空气流动也应得到足够的考虑,以确保细菌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到操作区域。
第二大操作原则是“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实验室服。
这些装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员对操作区域引入细菌,并且还可以保护人员免受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的威胁。
第三大操作原则是“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是无菌操作中至关重要的工具,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在使用消毒剂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操作情境,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可靠性。
第四大操作原则是“正确进行容器和设备的处理”。
在无菌操作中,容器和设备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它们,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这可能包括使用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器械和消耗品来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容器和设备的存储也需要特别注意,以防止细菌重新污染。
第五大操作原则是“正确进行物品的传递和移动”。
在无菌操作中,物品的传递和移动是相当常见的。
然而,这也是可能引入细菌的风险所在。
因此,在传递和移动物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操作步骤,如使用无菌物品传递工具、避免直接接触无菌区域等,以确保传递和移动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最后一大操作原则是“合理使用洁净区和无菌区”。
在无菌操作中,通常会划分洁净区和无菌区,用于区分已经进行了消毒和无菌处理的区域以及可能存在细菌的区域。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6d96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c.png)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手术室等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场所,涉及到培养基制备、细胞培养、微生物实验等工作。
三、操作程序1. 理清工作流程: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先明确工作流程,将需要使用的器皿、培养基等准备齐全。
2. 环境准备:无菌操作需要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台表面要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3. 个人准备:实验人员需要穿戴合适的无菌服,戴上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 器皿处理:将需要使用的器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器皿的无菌状态。
5. 培养基制备: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培养基的制备过程,确保在无菌环境下完成,防止细菌的污染。
6. 细胞培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细胞的培养和处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7. 垃圾处理:将使用过的器皿、口罩、手套等垃圾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防止垃圾中的微生物传播。
四、注意事项1. 每一项无菌操作都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防止细菌、病毒的污染。
2. 实验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无菌操作培训,并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3. 无菌操作需要有专门的空间和设备,确保无菌状态的维持。
4.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私自更改程序。
5. 发现操作台面或器皿出现污染时,要及时清洁消毒。
五、总结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实验室和手术室等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场所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能保证无菌环境的稳定和无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无菌操作中,实验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污染情况,确保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1ebe1b964bcf84b9d57b53.png)
操作原则
5. 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不经消毒 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 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 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 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 一套无菌物品只可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 一套无菌物品只可供一个病人使用, 生交叉感染。 生交叉感染。
准备质量标准
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 、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剪指甲。 剪指甲。
2、 备齐用物,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 、 备齐用物, 查对无菌物品、
套号。 套号。
3、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 用物排放有序,
操作流程
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无菌持物钳使用法: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容器内,有效期限4小时 小时; 容器内,有效期限 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 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 ,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 如需取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 放;如需取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 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操作原则
1. 环境要清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工作, 环境要清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内 每天紫外线照射一次。 每天紫外线照射一次。
2.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不得暴露于空气中, 不得暴露于空气中,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经 再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再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 使用,也不能放回无菌容器内。 使用,也不能放回无菌容器内。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d103c1647d27284a735146.png)
洗手步骤
1.准备:打开水龙头,调节合适水流和水温 2.湿手: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3.涂剂:关上水龙头并取清洁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 手指和指缝 4.洗手: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具体揉搓步骤为下图“七步 洗手法” 5.冲净:打开水龙头,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6.干手:关闭水龙头,以擦手纸擦干双手,必要时取护手液护 肤
无菌包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包包布通常选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双层
棉布制成 3.打开无菌包时手只能接触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
触及包布内面,不可跨越无菌区
无菌包的注意事项
4.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 日期及时间,限24小时内使用
5.无菌包应定期消毒灭菌,有效期7天,如包内 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者包布受潮,则需 重新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一次性纸塑 袋、医用无纺布或硬质容器包装的无 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由医疗器 械生产厂家提供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 品遵循包装上标识的有效期。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四)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培养并加强无菌 观念 ①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 物品、非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 离无菌区 ②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 持一定距离 ③取、放无菌物品时,应 面向无菌区 ④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 无菌持物钳。
毒剂,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洗手指征
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②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③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300ac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e.png)
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操作技术,用于防止外源菌的污染,并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它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各种实验中。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如下:
1. 严格的个人卫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干净的实验服,并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人员带入细菌等微生物。
2. 消毒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已经消毒的仪器、培养皿、培养液等物品。
一般情况下,使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或者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物品的高温高压消毒。
3. 实验环境控制:实验室内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环境,定期进行实验室清洁和通风,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4. 空气过滤:在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中,可以采用空气过滤器,过滤掉悬浮的微生物颗粒,以减少空气传播的细菌。
5. 炉灭菌和紫外线消毒:实验室中可以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对试验装置和实验用品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工作区域,杀灭细菌。
6. 快速操作和密封容器: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该尽可能快速进行,以减少无菌环境的有效时间。
同时,将实验物品放
入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7. 传递物品的方法: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传递物品,如用酒精烧灼工具,用无菌钳取物品等,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总之,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旨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外源性细菌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篇)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d1788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a.png)
第1篇一、概述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医院、诊所、护理机构等所有涉及无菌操作的工作场所。
以下是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操作环境: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保持空气清新,无尘埃。
操作区域应清洁、宽敞、干燥。
2.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衣帽,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
操作前应认真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15秒。
3. 无菌物品: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无菌物品。
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 无菌物品存放: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的有效期按7天计算,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
5. 取无菌物品:操作者身距无菌区,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面向无菌区。
6. 手臂位置: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域,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7. 无菌物品使用: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
8. 污染处理: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可再用,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三、无菌技术操作前的准备1. 仪表:操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衣帽,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
2. 评估:操作前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干燥、宽敞,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3. 用物评估:无菌物品是否齐全,是否在灭菌有效期内,指示胶带变色,放置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4. 操作者自我评估:评估自身着装、手指指甲是否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四、无菌技术操作流程1. 再次检查无菌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指示胶带颜色和手套号码。
2. 取无菌巾包,注意查对包外标签(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
3. 取出治疗盘,放于治疗台合适的位置。
4. 取无菌持物钳,面向无菌区。
5. 取无菌物品,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25db2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c.png)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下:
原则:
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
2.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3.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5.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
过久。
注意事项:
1.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
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2.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
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制度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8229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6.png)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内无菌技术操作,确保医疗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实现科学规范化要求,减少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行业标准及规范,以及本医院相关政策制度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科室、试验室、手术室等。
第三条定义和简写词解释1.无菌技术操作:指在医疗环境中,通过一系列操作和措施,防备和掌控无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并依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2.菌落:指细菌、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体增殖形成的可见光或有色的微生物聚集体。
3.污染:指无菌环境的微生物数量超出无菌状态下的微生物数量。
4.消毒:教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微生物。
5.无菌操作室:指特地用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封闭环境。
6.无菌脱手技巧:指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手部清洁、无菌状态的技巧。
7.个人防护装备:指符合相关标准的隔离衣、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
8.微生物培养基:指利用特定成分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9.媒介传播:指微生物通过空气、生物、液体等途径传染的过程。
第二章环境要求第四条无菌操作室设计要求1.无菌操作室应依据不同的操作需求进行分区设计,确保不同操作之间的隔离。
2.无菌操作室应保持空气质量符合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包含温度、湿度、气流、过滤等。
3.无菌操作室内的墙面、地面、顶棚等应使用无尘、易清洁的料子,以减少污染源。
第五条空气净化设备与维护1.无菌操作室必需配备相应的空气净化设备,确保操作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应符合相关规范。
第六条无尘操作台及设备1.无菌操作室内的操作台及设备应符合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料子应无毒、无菌。
2.无尘操作台及设备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无菌状态。
第七条其他要求1.无菌操作室应定期进行微生物空气采样,对无菌操作室内环境进行监控。
2.无菌操作室内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掌握相关无菌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
院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院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367a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b.png)
院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场所进行无菌操作时,为了预防院内感染,保证操作过程无菌的一套规范操作程序。
下面是一个关于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1200字范文: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减少污染源,如尽量少讲话、少活动,避免污染操作区域。
3. 每次无菌操作需评估个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4. 坚持使用无菌器械、药品,严禁使用已经过期的物品。
二、操作场所与器械选择1. 选择清洁、干净、通风良好的无菌操作场所进行操作。
2. 选择无菌器械,如特制的器械包装,无菌手套,无菌药品等。
三、个人卫生和防护1.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必须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彻底清除手部污染物。
2. 使用无菌手套,穿戴好无菌手套之后,不能离开操作台,以免手套受到污染。
3. 在操作过程中,如感到手套潮湿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手套。
4. 避免污染操作区域,如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无菌区域,尽量使用器械进行操作。
5. 使用无菌技术时,应戴上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空气传播的细菌污染。
四、操作步骤1. 打开无菌器械包装前,确保将工作台布置好,避免物品的污染。
2. 打开无菌器械包装时,应注意不碰触或接触到无菌区域。
3. 在操作过程中,如需要改用其他器械,应将该器械放入无菌操作区域,以避免器械的污染。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区域的干燥和无污染状态,以保证操作的无菌效果。
5. 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染或操作不当,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错误,避免无菌操作的失败。
五、处理无菌物品和废弃物1. 无菌物品在使用后,应及时处理,如包装损坏、过期的无菌物品不能使用,应及时丢弃。
2. 废弃物应放入封闭的装有双层无菌袋的容器中,避免废弃物的扩散和污染。
六、无菌技术操作的质量控制1. 完成无菌技术操作后,应对操作进行记录,如操作者姓名、操作时间等。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d53f1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e.png)
(五)倒取无菌溶液法
1、查对:无菌溶液的名称,是否在有效期内,瓶口有无松 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浑浊、沉淀、变质 2、倒溶液: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 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 3、盖瓶塞:倒好溶液后立即塞好瓶塞 4、记录: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并签名,放回原处
(五)倒取无菌溶液法
常用的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四 种,每个无菌干罐只放一把无菌物钳
4-13
(一)使用无菌持物钳法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闭合钳端,不可触及 容器口边缘使用 3、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不可触及非 无菌区
(一)使用无菌持物钳法
注意事项
4、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 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 5、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 6、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 7、干燥法保存时应4小时更换1次。
(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调整: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双 手对合交叉检查是否漏气,并调整手套位置
脱手套 处置:弃置手套于黄色医疗垃圾袋内。
(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戴手套时手套外面(无菌面)不可触及任何 非无菌物品;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 手及另一手套的内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 套的外面; 3、选择合适手掌大小的手套尺码;修剪指甲以 防刺破手套
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原折痕包盖并记录签名,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如包内物品用完,将包布折叠放妥
(三)使用无菌包法
4-20
(三)使用无菌包法
4-21
(三)使用无菌包法
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衣帽穿戴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手术室);口罩需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日期摆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或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如器械,用物凝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揭开无菌包带卷放在包布下面。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双手拇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
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塞拉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
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7.带无菌手套法,打开无菌手套包,核对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及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干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
8.持无菌容器时应拖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9.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
10.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
2、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
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2、取无菌持物钳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使用时
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下或向下,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
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每4小时更换。
3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