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
第八章知识点总结(鲁教版地理会考)
第一节中东一、中东的位置1、中东的范围(与西亚进行比较)包括西亚除阿富汗之外的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2、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欧洲、亚洲、非洲五海: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3、海峡、运河及海湾(1)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共同点同为两大洲的分界线都把同一个国家分为两个大洲都为欧洲进入亚洲、非洲的重要海上通道(2)一个海湾——波斯湾(3)其余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4、石油资源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附近5、波斯湾附近的中东石油五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伊朗、伊拉克6、中东石油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7、掌握课本P58 活动3——中东石油的运输航线及到达国家运量最大的航线为航线B;运往欧洲的最近航线为航线A8、中东战争的冲突:石油之争、领土之争、水资源之争、宗教之争9、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因此,中东(水资源)缺乏。
10、人种与语言:白色人种、阿拉伯语第二节欧洲西部1、范围欧洲西半部(包括除俄罗斯和独联体以外的欧洲部分),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面积一半。
2、欧洲西部周边的大洋、海、海湾、海峡以及半岛和岛屿看课本P69欧洲西部地形图,掌握欧洲西部濒临的大洋(大西洋、北冰洋);海(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海湾(比斯开湾);海峡(丹麦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分布的位置。
3、识记主要平原和主要山脉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的位置主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亚平宁山脉)的位置4、主要河流莱茵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北海;多瑙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黑海。
5、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中部平原,南北山地(中部低,南北高);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6、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处于西风带上;中间低,南北高的地形特点使得北大西洋暖流可以长驱直入。
鲁教版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鲁教版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并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与关系。
在初二的学习阶段,我们接触到了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如地球的构造、大气与水循环、人口与城市等。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地理知识。
1. 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不同的内部结构组成。
地球的构造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石质壳,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的壳。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由固态的岩石和部分熔融的岩石组成,是地球体积最大的一部分。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熔融态的铁和镍组成,内核则是固态的铁和镍。
2. 大气与水循环地球上的大气和水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大气是地球固有的气体包围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
大气的存在给予地球温暖和保护,同时也参与到水循环中。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和降水,最后又回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
3.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要素。
人口的分布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
在地理学中,我们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以及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
城市作为人口聚居的重要场所,发挥着经济、文化和社会交流的中心作用。
城市的规模和发展程度也反映了地理条件对人口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 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地理学也关注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因自然因素而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另一方面,地理学也注重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问题。
地理学通过研究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表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 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 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 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 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 属于北温带, 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 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 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 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 包括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 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 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 汉族人口最多,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 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 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号称世界屋脊。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鲁教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鲁教版地理是指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理位置、气候、土地利用等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地理知识点鲁教版,涵盖了地球和地球运动、水资源和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球和地球运动1.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
其中,地核的直径约为3400千米,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地幔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是地球的最大层,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壳最薄处只有8千米,最厚处约为70千米。
2.地球的运动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有公转和倾斜等运动。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在此同时,地球还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倾斜度为23.5度,是地球形成季节的原因之一。
二、水资源和利用1.水资源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冰川融水、海水等。
其中,地下水是地球上可用水资源量最大的一种,人类生产和生存所需的水资源大多从地下水中获取。
2.水的利用水的利用主要包括饮水、灌溉、发电、交通等方面。
饮水是人类面对水资源的最基本需求,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发电则可以利用水力发电厂、水轮发电等方式进行。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相邻的地域或地带,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和特征。
区域的界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将同一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需求的一种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使资源利用和环境维护达到均衡。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七年级地理知识点鲁教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地球和地球运动、水资源和利用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深入实践和探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年级初中鲁教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初中鲁教版地理知识点地理,是我们学习中必修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了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与人类活动紧密相连。
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七年级初中鲁教版地理知识点吧。
一、地球的基本性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球体,周长约40000千米,直径约12742千米,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时间约为24小时,而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
二、地球的区域与分带地球上有五大洲和四个大洋,其中五大洲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四大洋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洋。
根据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我们将地球划分为了两个坐标体系:经纬度和时区。
经纬度指的是我们常说的地球上的“坐标”,也就是纬度和经度。
时区则是为了方便人们利用太阳的直射来确定时间的一个横向范围。
三、地球的气候与生态气候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在长时间内呈现出来的气象条件,它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力等因素。
地球上具有不同的气候区。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地球上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和海洋。
它们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地球上的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是指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和能源。
它包括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正在逐渐枯竭,同时环境污染状况也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式。
六、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地球上常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
而人类的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比如资源开采、城市建设、废弃物的处理等。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协调。
七、地球的空间探索与利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正在不断地深入探索太空。
初中地理常识总览(鲁教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 愈向西愈大(东经)愈向东愈大 北纬 愈向北愈大 (南纬)愈向南愈大特 点 经 线 纬 线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二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地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于椭球体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经纬度及其作用:经度指从地球圆周的一个极到另一个极的线,纬度指从地球两个不同纬度的线相隔的弧长。
经纬度用于确定地理位置和导航。
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大气是指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而气候则是指特定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2. 内外力与地貌的变化:地壳运动、风蚀、水蚀和冰蚀等因素导致地貌的不断变化。
3. 水资源与利用: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4. 海洋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是地球表面上覆盖最广的一部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城市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城市的规模和发展。
2. 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地区经济联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农业与工业: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4.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各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影响着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
总结:初二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经纬度的作用,以及大气和气候、地貌变化、水资源与利用、海洋资源开发等自然地理知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信、农业与工业、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人文地理知识。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现象、认识世界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我们的地理素养得到了提升,对于地球这个我们居住的星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鲁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鲁教版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鲁教版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 米。
2 、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 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 表示。
3 、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 属于东经,习惯上用“ E” 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 、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 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 、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最全面鲁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了解天气, 广泛了解世界各地 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 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 中的图 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 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 →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P5 中的图 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特 点 经 线纬线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 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 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 纬线圈形状特征纬度相同, 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 短收缩成一点 东西方向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0o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是经度的起始点, 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E 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鲁教版-初中地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形态: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大小: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划分南北半秋的纬线——赤道;划分东西半秋的经线圈——20°W和160°E4.经纬网的作用——可以确定地表随意一点的位置(1)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经度数值往左变大为西经(“W”);往右变大为东经(“E”)(2)0°纬线即赤道:纬度数值往上变大为北纬(“N”);往下变大为南纬(“S”)5.地球公转重要特征—公转轨道面和地轴总保持66.5°的夹角,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旁边(1)春分——3月21日直射赤道(北半球春:3、4、5)(2)夏至——6月22日直射北回来线(北半球夏:6、7、8)(3)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北半球秋:9、10、11)(4)冬至——12月22日直射南回来线(北半球冬:12、1、2)6.五带:【A热带—太阳直射】【B北温带C南温带—四季明显】【D北寒带E南寒带—极昼、极夜】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相除时单位都是“厘米”:1千米=1*105厘米】①见类型:A直线比例尺()B数字比例尺(1/4000000或1:4000000)C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②比例大小:犹如比较数字大小,数字比例尺主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2)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所指为北方(3)图例:居民点();铁路();高速马路();山峰();长城();水电站();洲界();未定国界();省级行政区界();水库();沙漠();瀑布();常年河湖();时令河湖()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陡难怕;等高线稀疏——坡缓易爬9.世界五种基本地形:(1)高原(四周陡峭,内部平坦) (2)山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3)丘陵(200米以上500米以下,坡度和缓) (4)盆地(四周高,中间低)(5)平原(地面平坦)其次章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2.(1)世界最大洲—亚洲世界最小洲—大洋洲(2)跨经度最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洋—北冰洋(3)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A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B亚非:苏伊士运输河C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D南北美洲:巴拿马运输河3.海陆变迁的主要缘由:“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4.魏格纳[德]——大陆漂移假说;在此基础上形成“板块学说”——地表岩石由六大板块组成;各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鲁教版)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鲁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鲁教版 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表
第一章遼闊的疆域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屬于中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GAGGAGAGGAFFFFAFAF16、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聚,小集中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征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021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复习
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对知识的学习要具备耐心和细心。
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直辖市: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中国最为重要的城市级别。
截至xx年1月31日,中华人民 ___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中国的直辖市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一样均为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因此行政地位与省相同;但是管辖区域与地级市相同,管辖区、县、自治县等。
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经济和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3.自治区:自治区是一种行政区划名称。
在我国成立初期对民族自治地方统称为自治区;1954年中华人民 ___宪法规定,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旗)三级。
自治区的行政地位相当于省,为中国最高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
自治区的设置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是中华人民 ___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它们的实施都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 ___,广西,宁夏。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1.不平衡性。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
鲁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记忆合集
2014年淄博地区初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1: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麦哲伦的全球航行。
2: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为地轴(人们虚拟想象的);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4万千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南增南纬,北增北纬。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长度相等,大约2万千米。
(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3:1、本初子午线0经度,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180°经线为日界线。
3、赤道0纬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地球分界线。
4、南北回归线,23.5°纬线,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
5、南北极圈,66.5°纬线,温带与寒带分界线,极昼、极夜分界线。
6、南北极点,90°纬线。
7、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0纬度线);(有N的全是北半球,有S的全是南半球)8、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东经160°经线圈。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小于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为东半球。
大于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9、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地球的运动有两种方式:公转和自传自传围绕地轴,时间是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更替,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围绕太阳,时间为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
极昼基业,四季更替。
地球的公转:(1)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2)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3)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出现极昼,北极出现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