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公共国家治理及其哲学内涵_包大为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治理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作者:王岚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1期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其指导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解国家治理属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结构.是西方体制论、人治论以及政府优劣论等理论的升级,从较为明确的阶级立场对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提出了完整的见解,国家政权中国最核心的地位就是无产阶级,并深度挖掘人性价值和发展根本性原则。
本文对国家治理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家治理的社会学意义以及现代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现代价值模型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是现代化改革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际治理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要借助相应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发展对治理模型进行分析。
一、国家治理的内涵分析国家治理是一个动态化的概念,是伴随着国家产生的。
在传统的奴隶社会发展后期,逐渐形成了国家的概念,而针对国家管理的问题随之而来。
西方政治领域已经开始研究思维偏好以及研究路线。
对于国家治理国家管理方式建立更加有效的认知。
正是基于此,相应的视角和思维管控模型较为单一化。
加之政治学者在不同的经历阶段以及社会发展体系中只是利用静态化思想模型。
产生的社会意义以及实践加之并不尽如人意。
而立足于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具有鲜明政治立场,且是国家革命和建设模型的基本维度。
也是实现治理本质以及治理内涵的主要路径。
也就是说,国家治理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不仅要保证其数量达标。
也要对其实际价值和社会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处理。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家治理的社会学意义和现代价值(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家治理的社会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全世界带来了国家治理结构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从一个较为鲜明的视角对相关信息和运行维度进行系统化分析和整合,思想引导模型主要依托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治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的课程,其中治理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系统总结,它旨在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实践。
本文将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治理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治理观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社会治理是社会发展和实现共同利益的重要手段,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治理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导,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和文化建设。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通过党的领导来实现社会治理的原则,强调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是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政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国家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特定社会阶级统治另一社会阶级的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中,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治理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联合专政,它通过国家机器的建设、运行和调整,实现对资产阶级的专政,保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三、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实践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实践的关键在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色。
党的领导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坚持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实现社会主义治理总目标提供坚强领导和保障。
国家治理:治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结合
国家治理:治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结合作者:韩婷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摘要】当代治理理论是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而政治统治必须建立在社会管理的基础之上。
当代治理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治理的理念,形成了“国家治理”的概念。
【关键词】统治治理国家治理【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07-02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马克思话语中的国家是指国家的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与附属的暴力机器,是一种社会的强制力对全社会具有强制管理的组织体系,是一个社会当中的公共权力系统。
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原理上理解,就是国家产生于社会之中,但是又终将回归到社会中去。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所以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家始终处于次要地位,社会才是处于第一位的因素。
(一)国家的起源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
国家本身是社会内部发育和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内部矛盾对立的产物。
国家现象是一种内生的现象,而且是社会发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因是社会运动的必然性,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社会开始出现分工,人们产生了私有观念,将剩余产品用于生产要素,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当中出现了以法权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性的差别——阶级差别。
阶级差别的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导致阶级之间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表现为阶级斗争,即社会分裂。
社会分裂导致群体差异的加大,阶级斗争的激化。
当阶级、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阶级斗争持续引发的时候,社会本身无法组合和运转。
而要使得斗争本身不至于发生爆炸性的分裂,使得社会本身能够得到继续运转,就必然要创设一个机构,创设机制,创设系统。
这种系统就是国家的公共权力系统,国家的权威组织与强制系统。
(二)国家职能: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国家权威作为一种机制其职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对社会成员强制性的约束,对社会的秩序进行维护,对法律规范制度规范进行保障;另一方面是社会管理的职能,有时也称为社会服务职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伟大思想家的著作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
社会治理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调控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组织动态均衡发展的保障。
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观,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社会治理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和特点社会治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国家治理、社区治理、企业治理等各个领域。
社会治理的内涵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协调和监督等方面,旨在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
社会治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复杂性:社会治理对象众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 多元性:社会治理涉及到多个主体的互动,不同主体之间具有多元的利益诉求和观念差异。
3.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
4. 整体性:社会治理需要从整体上统筹各个方面的利益,达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观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总结,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真正进步。
2. 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治理的阶级性,认为社会治理必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通过国家来进行社会管理和调控。
3.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是在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科学的性质和严谨的逻辑。
4.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它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理论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理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体现,旨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理论进行解析。
一、理论的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核心,以党的领导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法治国家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民民主为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这一核心思想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和时代要求,旨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二、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包括政党领导、人民自治、法治国家、有机统一等基本要素。
政党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最基本的政治前提。
人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力量源泉。
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基本特点,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完整的治理体系。
三、治理体系的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实践路径是基于中国历史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借鉴了西方的合理成分,同时又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了相应的创新。
这一路径包括政治制度的创新、经济制度的创新、文化制度的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政治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
经济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文化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中国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如何有效地治理社会,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因此,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去破解社会治理的难题,成为新时代下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这个思想获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贯彻人民主体的思想。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主体,在政府决策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因此,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需要更加注重民主参与,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只有通过让人民主体地参与社会治理,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稳定。
二、价值观念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就一定伴随着价值观念的提升。
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质和文化价值双重分化,导致社会布局的不协调和文化价值的缺失。
因此,新时代的中国应该更加注重在社会治理下加强文化建设,加强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建构下,才能够保证人们在生活中的方向性和坚定性。
三、管理者先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领导干部是社会的精英,其行为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进步和全总进步。
在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需要更加注重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具体而言,这包括提升领导干部对于社会治理和民生的敏锐度和责任感、增加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与联系、推进领导干部的人性化管理等。
公共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公共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公共治理是指在社会共同事务中,政府、市民、企业等多方参与者通过协商、合作、参与和协调等方式,共同制定、执行和评估政策、规则和资源配置,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治理体现了一种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参与:公共治理强调多方参与,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市民、企业等各类主体,形成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2.协商和合作:公共治理强调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解决社会问题,减少冲突,形成共同的共识。
政府、社会组织、市民之间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寻求最优解。
3.透明和公正:公共治理倡导决策的透明和公正性。
决策过程应该向公众公开,信息透明,避免信息不对称,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
4.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治理依赖于制定和执行公共规则和政策,这些规则需要通过合法程序得到制定,有效执行,保障社会秩序。
5.问题导向:公共治理关注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权力的运行。
它强调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整体福祉。
6.社会创新:公共治理鼓励社会创新,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推动社会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7.民主参与:公共治理与民主理念相结合,注重市民的参与和权利保障,强调决策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合法性。
8.动态调整:公共治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治理机制和方式。
总体而言,公共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概念,强调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协商合作、问题导向和社会创新,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内涵及时代价值作者:刘桂兰仝宝文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1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是我国进行治理体制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制创新和完善国家治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探究其时代价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传承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又要与时俱进地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国家治理时代价值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中的国家治理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其由“国家”和“治理”两个基本范畴组成。
科学界定“国家”与“治理”两大基本范畴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内涵的重要前提。
(一)“国家”的概念界定“国家”在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古今中外“国家”包含的意义范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中对“国家”概念的界定首先是隶属于现代西方政府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范畴,其次才衍生出“国家治理”中“国家”概念的相对独特性内涵。
现代西方政府意义上的“国家”是区别于古代神权统治和封建王权统治国家而言的。
一方面,以文艺复兴为标志的人类自由主义、自我意识、理性主义的觉醒是现代国家产生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国家的产生。
人们开始将自身的发展作为关注与思考的中心,放弃对神权和王权的绝对崇拜。
由自我思考催生的自由主义逐渐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产生对传统王权的质疑。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资产阶级开始谋求更多的政治权力,要求建立更加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公权力体系。
以启蒙运动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开启了对封建国家的反抗,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国家政治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体制与政府治理
马克思主义的体制与政府治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其对体制和政府治理
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如何建立
起合理有效的体制和政府治理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体制的观念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马克思主义认为,体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维护一定的阶级利
益和规范社会秩序。
在实际建设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
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推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同时,马克思主义
也强调体制的民主性和透明度,要求建立起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机制,确保体制运行的公开和公正。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政府治理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政府作为社会管
理者和权力机构,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政府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同时,政府应该注重科学
决策和有序管理,避免出现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提升政府治理的效
率和透明度。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体制与政府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
们应该深入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体
制和政府治理,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
积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与国家治理系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与国家治理系统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现象本质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规律的学说体系,也是世界上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国家治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进行解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走向。
在国家治理系统中,经济基础对于制定政策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要实现国家治理的良好发展,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推动社会持续进步。
二、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驱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原动力。
在国家治理中,要根据社会的阶级状况和现实需求,推动社会的平等和公正,减少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为了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国家治理中也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国家治理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关注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达到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紧密团结在一起的目的。
四、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治理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这就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国家治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推动国家治理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原则都需要得到充分尊重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对治理与公共管理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对治理与公共管理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以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运动为依据,以批判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手段,以为实现人类自由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入探讨了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对治理与公共管理的思考进行论述。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治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在治理与公共管理领域,历史唯物主义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制度与政治体制对于治理的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治理问题在于私有制和利益关系的反映,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则需要建立在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法治体系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我们认识现有社会的治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二、阶级斗争与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治理与公共管理实践中,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对治理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是治理不能忽视的矛盾之一,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目标则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为我们认识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三、生产力与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进,其对治理与公共管理的思考也十分重视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治理与公共管理则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治理与公共管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马克思主义倡导从实际出发,不断改革和完善治理体系,推动治理现代化建设。
四、人民民主与参与治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人民民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治理与公共管理的思考强调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自治,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视野下的国家治理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视野下的国家治理及启示作者:闫佳璐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09期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几大理论进行深刻阐述,揭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质及内核。
进一步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对当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治理;启示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9-0039-02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几大理论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观念和理论构成国家观。
本文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指由青年马克思时期到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发展的国家观,对黑格尔法哲学体系批判同时,继承并深化黑格尔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国家观。
全面看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有几点重要的学说: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及消亡。
这些理论的阐明,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内核,发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价值。
(一)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曾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1](P.170)这句话充分表明,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从一个整体中分离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与社会分工和职能分化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很大发展,需要一个独立的权威的管理机构来组织和保障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正常进行,于是国家应运而生。
“治理”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治理”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作者:董金柱来源:《行政与法》2016年第02期摘要:从党的十八提出“国家治理”以来,有关“治理”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形成了热点话题。
兴起于当代西方的“治理”理论虽有其特定的社会现实背景,但其所倡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及社会治理的主旨要义却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并不否认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也不等同于“多元政治”。
从理论上讲,治理理论的要义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治理”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6)02-0021-08收稿日期:2015-11-18作者简介:董金柱(1975—),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中又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基于此,学界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展开了争论。
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即党提出的“国家治理”与西方的“治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自党提出“国家治理”理论以来,一些学者便以此去盲目地比附于当代西方政治学界提出的“治理”理论,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如清华大学的胡鞍钢教授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3]一文中提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针对这一命题各抒己见,虽精彩纷呈,却莫衷一是。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谈国家治理
如何以一个现代国家的要求把握国家职能的准确内涵,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这就要求探索国家的本质,寻找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的本质和要求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国家出现到现在已经5000多年了,作为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成就,国家从一出现就面临着暴力的使用,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纷争。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国家一章时,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扭转了过来,他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
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基础,从这一基础燃起国家的火炬”,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夏正的活动者。
黑格尔的思辩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了。
“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
他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
”当马克思主义者找到了国家起源的根本之后,就转而从国家如何从社会产生这一问题来探究国家职能。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国家的科学定义:“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社会物质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国家的产生,这决定了国家职能的发挥必然是为了实现居于上层的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关系需要。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统治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体现为统治阶级利用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维持统治秩序,以及利用政治权力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缓解阶级斗争。
列宁所说的“暴力的方法”和“自由主义的方法”正是政治职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是社会管理职能。
马克思曾经指出,即使在“专制国家中”,政府的作用之一就是“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毛泽东的解放观政治哲学内涵与当代指向
作者: 包大为[1]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辑刊
页码: 12-1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毛泽东;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
摘要:解放是人类为了实现公共福祉而主动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历史性实践.解放观是对解放实践的客观条件和主体意识的能动表达,通过激发解放主体的行动自觉来实现其理念.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动态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放观,其解放观在不同阶段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的解放观体现为对启蒙运动以来抽象解放观的批判以及对革命话语及其价值规范的建构,在革命实践中将中国人民塑造成能够投身于救亡图存和独立自主发展的解放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被片面理解为聚焦于生产关系的毛泽东思想及其解放观开始真正回归历史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科学诠释生产力解放、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有机统一的理论资源,是批判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的理论武器,是当代中国人民理解历史和接续奋斗的理论视角.。
基于公共所有权的国家治理:抽象法权的历史扬弃
The State Governance Based on Public Ownership:the Historical Aufgeben of Abstract
Right
作者: 包大为[1]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出版物刊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1-7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 国家治理;所有权;私有制;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法治国家和法权观念是近代以来政治实践的主要脉络,是现代国家维持特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的主要途径。
以等价性原则为内涵的正义观念既成为了资产阶级转述自然法权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了论证其政治和法律制度的重要背书。
然而,由于资本的所有权形式与社会化生产的分离,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矛盾不仅造成了日趋严重的财富不均,更使得法治失去了平等和民主的实质前提。
所以,要实现真正的解放并扬弃被资本绑架的法治,就必须从更加具有公共性的经济基础出发,展望和实践超越资本主义的国家治理技艺。
建立于公共所有权的国家治理,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正义性的制度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从制度上对历史发展方向的维护。
马克思主义公共国家治理及其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公共国家治理及其哲学内涵
包大为
【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5(036)006
【摘要】现代性国家政治及其治理既是资本积累和增值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自我维持的必要手段.然而,资本对国家政治的操持,一方面使得公共危机和社会矛盾始终无法在治理技艺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公共国家及其治理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资本全球化使分工和个体经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作为公共国家治理的现实形式,就必然在革命与发展、原则和策略的张力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再发明.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包大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3;D03
【相关文献】
1.公共性:在时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的新视角——评《公共性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
2.论公共主义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种公共政治哲学的反思
3.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探析
4.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探析
5.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表达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表达
包大为
【期刊名称】《治理研究》
【年(卷),期】2022(38)6
【摘要】在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演变中,法国马克思主义者通过黑格尔主义的中介,开始将辩证法真正引入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构想。
同时又通过对青年马克思哲学著作的译介和讨论,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设想。
在由政治因素介入的持续论战中,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对过去一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之正反经验进行了反思,另一方面则承接了20世纪未竟的政治解放实践,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症候进行批判。
理论和实践的历史重负迫使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原则与策略之间分野,一方面试图彻底离弃政治伦理以求重构“元政治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关联,另一方面则试图在治理和秩序中悬置对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批判。
【总页数】10页(P63-71)
【作者】包大为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65.7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2.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关系研究
3.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关系探讨
4.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法国——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研究中心概况
5.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借鉴与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北京 100872 )
[ 摘
要] 现代性国家政治及其治理既是资本积累和增值的必然结果, 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自我
资本对国家政治的操持, 一方面使得公共危机和社会矛盾始终无法在治理技艺的发 维持的必要手段。然而, 展中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公共国家及其治理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资本全球化使分工和 个体经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作为公共国家治理的现实形式, 就必然在革命与发展、 原 则和策略的张力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再发明 。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治理; 政治哲学; 公共性 [ B03 ; D03 [ A [ 1003 - 5281 ( 2015 ) 06 - 0021 - 0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3 ] ( P. 92 )
。
[7 ] ( P. 49 )
, “在政治 福柯认为, 根据 18 世纪的政治思想 领域内行动就是在自然领域内行动 ” 。不论 是清教徒所设想的君主立宪政制 , 还是第三等级所 力求建立的共和国, 都是人类依据理性而促成的 “自然生成 ” 的国家。 但是, 在旧制度最为深重的 18 世纪末开始的革命并没有带来自由和 旧大陆, 德性的共和国, 更没有使得“自然 ” 走出神性和抽 在革命之 象性。曾经第三等级和贵族的残酷斗争 , “自由” “平等” 后演变为由 和 之间的矛盾所掀起的 共和国的内部斗争。建立于特殊利益的国家, 一旦 其现实治理与长期作为理论武器的政治理念相左 , 对国家权力和治理的正义性的质疑就将不可避免 。 因此, 古典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倾向几乎就在 启蒙主义的政治概念产生的同时就开始产生 。 当 卢梭还期冀着让渡了部分权利和自由的公民能够 自觉接受法律的束缚, 即使“受到其束缚的人不仅 能够服从它, 还必须要以自然之口直接表达, 以使 得其始终是自然的 ”
[4 ] ( P. 125 )
, 因此最终需要拥有绝对强力的国家来
克服无序的自然状态, 并维持文明和社会的存续。 “自然状态” “原始状态 ” — — —作为一个 而卢梭的 或 政治伦理的环节, 不过是在逻辑上比霍布斯更先一 。“自然” 步的设定 在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成为了先 其脱离考古学和历史学意义的绝对 验的道德概念, “自然状态” “原始人 ” 抽象性使得 中的 能够最为生 动地表达卢梭对“自由 ” 的理解。 但是, 除却仅仅 , 作为政治伦理状态设定的“自然状态 ” 卢梭不得 “自然状态与市民社会之间有着‘巨大的距 不承认 ” 离’
[2 ] ( P. 318 )
斯所构想的国家政治以及治理目标的基本结构却 是相似的, 只不过霍布斯从“较弱的自然设定 ” 推 “消极的国家政治” , 而卢梭从“较强的自然设 出了 “积极的国家政治 ” 。 如果说霍布斯代 定” 推出了 表了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 力图通过对市民社会的 那么卢梭则更 归纳而论证可能的有限正义的实现 , 忠实于自然法权的概念的纯粹性 , 并为理想共和国 寻求着最大的现实可能性。在卢梭的政治哲学中, 国家虽然具有更为整全的道德乃至宗教意义 , 但是 仍然在本质上与特殊利益相矛盾。 这无怪乎卢梭 始终对于布尔乔亚的警惕, 更说明了颇具道德雄心 的社会契约论最终也只能力求“尽可能把权利所 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起来 , 以便使正义与功 利不至于互相分离”
[15 ] ( PP. 306 307 )
二、 现代政治的辩证主题: 治理技艺的衍绎与超越
国家政制的历史性, 不在于国家作为社会的对 立面而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过程。 因为雅各宾的断 头台必然会带给共和国较王权更为暴虐想象的疑 惑, 而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开明政治也会促使追求艺 术和哲学的古典德政的想象之产生。 自从工场主 和商人阶层开始对封建政治表达不满和提出挑战 , 政制的延续就几乎完全取决于其治理技艺能否应 对特殊利益诉求剧烈的变化, 而失败的结果就是旧 制度从下至上的自我否定。 所以国家不能被简单 “现代世界 ” 地视为 的必然结果, 而“国家叙述 ” 的 [12 ] 出现也不是针对社会的补充。 自从布尔乔亚开始寻找到走向国家政治舞台 的制度化渠道, 合法性的危机却并没有因为权力构 “平面化 ” 成的多样化和 的选举而被消弭。 随着在 具体制度和政治宣称中, 市民社会中的个体能够为 自己在社会交往中所遭遇的困难找到对应的政治 因素, 即个体在特殊利益的“倒影 ” 中审视国家本 身, 政治的合法性危机就愈发严重。通过宗教和自 然权利的伸张, 有产者说服和组织了小资产者、 无 产阶级和农民共同清扫了旧制度的躯壳和灰烬 , 但
[13 ] ( P. 6 ) “一种实践” “实践的合理化 ” 为 或 的国家理
。
市民社会的个体所想象的理想共和国 , 即抽象 的国家, 虽然不能直接被指认为政治权威对有产者 的代言, 但是其抽象性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体现的 意识形态性和欺骗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艾伦 · 布 坎南认为, 资产阶级需要将私有制条件下无法被实 现的抽象观念转述为法治国家的制度基础 , 乃是出 于其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即资本主义社会“建立 在有缺陷的生产方式之上, 这种有缺陷的生产方式 使得对正义和权利观念的依赖成为必要 ”
[9 ] ( P. 353 )
。因此, 理想的共和国不能仅仅着眼
于霍布斯意义上的克服“无序 ” 和“暴力 ” 的威胁, 而应该通过政治教育和风俗的纯化来创造“新的 , 自然” 和真正的“公民 ” 故而“好的社会制度是能 改造人的制度 ” 22
[5 ] ( P. 249 )
。 尽管具体概念和理论的
谢林最终
。
这种抽象性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就已经破产了 , 黑 格尔开始诚实地在市民社会这一前提之下论证理 性国家的理想状态。 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法权国 家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以及从社会学上对自然权利 , “使得资产阶级的法的观念和 的基础所作的解释 自然 法 的 意 向, 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永远信誉扫 地”
[11 ] ( P. 86 )
。“人们所必须希求于国家的, 不外 性国家的设想 ” 乎国家应是一种合理性的表现。
[15 ] ( P. 285 )
合理性
。
, 的主观体现就是“君主的良心 ” 然而在黑格尔的 , “君主 ” 法哲学中 的实指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鲁士 “自在自为的普遍物 ” 王权的君主, 而是作为 的“国 。 家制度和法律”
2015 年 11 月 第 36 卷 第6 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Nov. 2015 Vol. 36 ɴ. 6
DOI: 10. 14137 / j. cnki. issn1003 - 5281. 2015. 06. 004
马克思主义公共国家治理及其哲学内涵
[2 ] ( P. 677 )
, 人类文明的存续和历史进步才能够再
一次成为现实可行的方案。 资本全球化使分工和 个体经验成为历史性的存在,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作 必然在革命与发展、 为公共国家治理的现实形式, 原则和策略的张力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再发明 。
, 在特殊阶级的政治规划之中展开的
国家政治才更应该在与历史普遍性的联结当中被 审慎地理解。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 具体的国家
[4 ] ( P. 192 )
。 托马斯 · 佩恩则毫
不留情地指出现代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隙 — — —“社会的形成是我们的需要, 罅 国家是通过我 们的弱点而产生的 ”
[8 ] ( P. 5 )
, 即使成文的国家制度
和治理理由能够在诸种关于自然法权的理论中得 但是在现实中得到展现的国家却只能在社 到庇佑, 会的残缺形式和矛盾中被得到证明 。同时, 在青年 谢林的政治哲学中, 国家与自由 ( 特殊自由 ) 之间 。“国家就是自然的统一性, 的矛盾就更为尖锐 就 是凌驾于第一自然之上的第二自然 ; 为了获取第一 ” 自然, 人必须有自己的统一性。
[6 ] ( P. 3 )
这个论
“阶级决定论 ” 述并不是在单一的 的意义上揭示定 义革命和制度的笼统方法, 而是从生产关系变更所 催生的社会制度更新的事件中肯定了政治实践所 应该具有的历史自觉性。然而, 当市民社会实现了 其最初所设想的国家政治, 即在私有制、 代议制和 法治中得到保障的国家秩序和个人自由 , 却失去了 革命中所持有的创造“现实 ” 的勇气, 甚至连直面 现实中的基本矛盾的诚实也不复存在。 国家政治 “自然 ” 再一次从躲进了 的庇佑, 从陈旧的, 乃至远 古的神话和崇高意义当中寻求自我辩护的理由 。 因此, 为了以普遍性的形式维持立足于私有制 的社会秩序, 国家政治首先在霍布斯的“驯兽学 ” 中成为必要的暴力和强力, 而后又在卢梭所设计的 共和国当中具有了纯化风俗和“创新民 ” 的功用。 尽管卢梭和霍布斯对于“自然状态 ” 的设定有着本 但是二者所构想的理想社会都是通过国 质的区别, , 家政治及其治理所创造的“新的自然 ” 并且基于 私有制的法权观念无疑在二者的构想中有着不可 动摇的地位。 在霍布斯的消极性的“自然 ” 中, 人 “大致平等的” , 与人是 而“世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 ” — — —“一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 了无休止的争夺 争”
[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 [ 2015 - 07 - 10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包大为, 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
21
政治的历史性质, 并不是由掌握治理权力的抽象的 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国家政治在生产关 系的更新或反动的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 因此, “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1648 年革命是 17 世纪对 16 世纪的胜利, 1789 年 革命是 18 世纪对 17 世纪的胜利 ”
[1 ] ( P. 170 )
“自然生成” 一、 的国家政治: 吞噬自由或捍卫自由
在复杂的历史交往关系当中, 人类社会的组织 形式和权力形态总是被物质力量塑造着 , 同时又被 诸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言说所修饰着。 国家政治及 其治理技艺,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演变最为显在的方 面, 以及个体把握历史和现实的最为直接的中介 , 既是考察人类历史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 , 更是论证 “新社会 ” 建构 的必要内容。 因此, 资产阶级革命 及其国家制度诚然能够在本质上被理解为单纯的 “政治解放” , 但正是因为“国家权力并不是悬在空 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