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最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最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aad40798bd63186bdebbc20.png)
最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通过学习,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明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所发生的新变化。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与表现一、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一趋势中,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资本、商品、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越来越迅速、资源配置越来越超出民族国家的范围,不同国家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快。
(二)经济全球化是以生产的国际化为基础,新技术革命则是生产国际化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
表现在:1、新技术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2、新技术革命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3、新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
首先,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资金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将导致世界经济非物质化倾向的日益增强。
经济信息资源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无疑促进了企业和国家的投资、筹资和融资。
其次,国际直接投资进一步的扩大。
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从生产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
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将改变以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为主要标志的经济格局,取而代之的是生产与财富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创造和分配。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成为贸易之外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另一重要纽带。
资本输出是资本国际化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一)资本输出1、资本输出的含义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流动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对国外进行的贷款和投资。
政治学原理_201606_模拟卷1
![政治学原理_201606_模拟卷1](https://img.taocdn.com/s3/m/2cc0265afe4733687e21aaf0.png)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全部答在答题纸上,请写清题号,反面可用。
试卷与答题纸分开交)政治学原理1606模拟卷1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在《理想国》一书中提的解决方案,是由哲学王阶级——即护卫者来掌握政府?()(2分)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马基雅维利2. 对国家管理者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是:()(2分)A.公民监督B.社会团体监督C.舆论监督D.司法独立3. 下列哪个国家是由普通法院审查违宪问题?()(2分)A.美国B.奥地利C.意大利D.德国4. 下列哪类合法性类型中,风俗习惯.传统惯例具有无上的权威性,只要人生活在这个传统之中,他就得无条件恪守这一传统?()(2分)A.传统型B.个人魅力型C.法理型D.礼治型5. 形式平等是指:()(2分)A.一种坚信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强调人类的生命在价值上是等值的B.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C.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D.收入.财富和其他社会利益的平等分配6. 政治合法性最有影响的解释还应归于谁所作的研究?()(2分)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利C.马克斯•韦伯D.马克思7. 往往是权力最后的选择的是:()(2分)A.物质财富B.组织和规则C.社会地位D.暴力8. 马克思主义传统所产生的各种民主模式被称为:()(2分)A.古典民主B.保护型民主C.发展型民主D.人民民主9. 对政治最广泛也是最根本的一种定义的是:()(2分)A.把政治看作为政府管理艺术B.把政治看作是公共事务C.把政治看作是公共事务D.把政治看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活动10. 多党制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多党制最大的缺点是:()(2分)A.一国之内存在三个以上的政党,并且联合执政B.政党联盟松散.多变C.由政党联盟组成的联合政府不稳固,经常出现政权更迭的情况D.实行党政合一或以党代政原则1.★标准答案:B2.★标准答案:A3.★标准答案:A4.★标准答案:A5.★标准答案:A6.★标准答案:C7.★标准答案:D 8.★标准答案:D9.★标准答案:D 10.★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社区性团体的是:(A,B,C)(2分)A.家庭B.部落C.种姓组织和种族集团D.官僚群体.2. 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A,B,CD)(2分)A.体系的文化B.过程的文化C.政策的文化D.参与的文化.3. 权力要转化为权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2分)A.权力的实施必须依照已经确立的规则B.规则必须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共同的价值观念下被双方认为是合理的C.必须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D.必须通过暴力镇压.4.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具有如下特点:(A,B,CD)(2分)A.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B.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C.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D.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5. 政府和国家主要差异表现为:(A,B,CD)(2分)A.国家的范围比政府更为广泛B.国家是一个持续存在甚至是一个永久性的实体,而政府是暂时性的C.政府是国家权威借以实施的工具D.国家至少在理论上代表着社会的永久利益,即公共利益或公共意志。
是否应该禁止跨国公司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跨国公司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7495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6.png)
是否应该禁止跨国公司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跨国公司。
首先,跨国公司的存在对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跨国公司可能会通过跨国投资和贸易活动来获取本国的资源和市场,从而导致本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施坦格尔曾经指出,“跨国公司的存在会导致本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可能会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应该禁止跨国公司的存在。
其次,跨国公司可能会对本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会对本国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
例如,中国著名学者李泽厚曾经指出,“跨国公司的文化输出可能会对本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受到侵蚀。
”因此,为了保护本国的社会和文化,应该禁止跨国公司的存在。
最后,跨国公司的存在可能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跨国公司可能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导致国际关系的不稳定。
例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指出,“跨国公司的存在可能会对国际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
”因此,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应该禁止跨国公司的存在。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跨国公司。
首先,跨国公司的存在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通过跨国投资和贸易活动,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例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库特·瓦尔德海姆曾经指出,“跨国公司的存在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因此,不应该禁止跨国公司的存在。
其次,跨国公司的存在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有利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通过跨国合作和技术转移,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
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指出,“跨国公司的存在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有利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公司影响力
![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公司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969d165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f.png)
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公司影响力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成为了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
同时,跨国公司也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涉及到政治、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贸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推动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同时,跨国公司的贸易也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二、政治影响跨国公司对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国家政策制定:跨国公司通过与政府合作,可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游说、捐赠等方式影响政府的政策方向和重点,从而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
2.影响国际政治格局: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贸易,可以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贸易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从而加强国际政治稳定和和平。
3.推动国际合作: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合作和协商,推动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加强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三、安全影响跨国公司对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地区安全:跨国公司在所在地区进行投资和贸易,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跨国公司的存在也可以减少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的发生,从而维护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提供安全保障: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提供安全服务和培训等方式,为所在地区提供安全保障。
例如,一些跨国公司可以提供保安服务、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措施,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四、文化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贸易,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跨国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这些差异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国际关系理论者们也开始关注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
![国际关系理论者们也开始关注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e809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a.png)
国际关系理论者们也开始关注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关系理论者们一直关注的焦点是国家间的相互作用和国家行为对于国际秩序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跨国问题的日益增多,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非国家行为体指的是那些不是国家的政府机构、组织和个人,它们与国家行为体一起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它们可能是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也可能是跨国公司、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恐怖组织等。
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破坏了国家主导地位。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非国家行为体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它们与国家展开紧密合作,并在国际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非政府组织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通过倡议和活动来对国家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力量。
传统上,国家是唯一的政治单位,它们通过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来维持自身的地位。
然而,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格局。
例如,非政府组织通过与国家展开合作,发起了一系列的全球倡议,如人权、环境保护和人道援助等。
这些倡议推动了国际政治议程的变化,并迫使国家采取行动。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增加了国际决策的复杂性。
在过去,国际决策主要是由国家政府来确定。
然而,现在非国家行为体也开始参与国际议程的制定和执行。
例如,国际组织在制定国际法、规则和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和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产生广泛影响。
这些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使得国际决策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协调。
最后,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促进了国际合作和治理的转型。
国际合作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合作变得更为广泛和多样化。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449af591711cc7931b7167a.png)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作者:刘一洲李昊昊查文昊王聚贤来源:《商情》2017年第09期(国际关系学院)【摘要】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是多重的,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跨国公司确实对国家政治主权具有侵蚀作用,尤其影响了主权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
但在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创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并作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中介,又促进了国家主权的巩固和拓展。
总体上,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国家主权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家主权侵蚀拓展一、受到侵蚀的政治主权提到跨国公司,就要首先厘清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是跨国公司的母国,第二是跨国公司的东道国。
母国是指跨国企业原来最早的所在地,东道国是跨国企业后来投资发展的地方。
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还是一个经济行为,是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进行资金、技术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超越国家边界限制的跨国经济行为。
“跨国公司为了建立一个有助于扩张、抵消成本的国际网络,以实现全球战略,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就会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动去影响东道国乃至母国的经济政策,使其适应自己的需要。
”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跨国公司的最直接目标是对主权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但作为国家政治重要部分的经济政策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和侵蚀,本身就是对政治主权的侵蚀。
尽管当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中,不少以新兴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利用自己掌握的雄厚资金和在某一领域内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将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来进行发展,但在总体上,资金和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母国的特点,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还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东道国的重要条件,从而,以发达国家作为母国,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东道国的大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说在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政治的影响是通过选举中对候选人的金元支持直接影响选举的结果,使有利于其利益的人当选,在决策过程中通过院外集团游说和利益集团博弈而影响政策结果。
那么,在威权政治还比较普遍的跨国公司的东道国,跨国公司影响政府决策的逻辑似乎更为简单,那就是通过自己手中的资源,甚至借助母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外交影响力使能够有利于其利益的人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国家决策者。
博士后学国际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
![博士后学国际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b125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a.png)
博士后学国际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国际关系是广泛的学科领域,涉及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博士后学生,对于国际关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博士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国际关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其基本原理包括主权平等、国家利益至上、冲突与合作等。
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 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之间的力量和利益的竞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动者。
2.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合作、法治和民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张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解决问题。
3.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中的观念和制度对行为的塑造作用,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4. 全球化理论:关注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强调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互相渗透。
三、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行为与外交政策1. 国家行为:包括安全、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各个领域的行为,如对外援助、军事合作和国际贸易等。
2. 外交政策:国家对外关系的总体方针和战略,包括对外交往、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四、国际关系中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1.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是国际合作和解决争端的重要平台。
2. 跨国公司:在多国间开展商业活动的公司,其经营范围跨越国界,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五、国际关系中的国际法与国际安全1. 国际法:规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行为的法律体系,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等。
2. 国际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涉及国家和全球安全的维护与合作。
六、国际关系中的地区问题与全球治理1. 地区问题:涉及不同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合作,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
2. 全球治理:通过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进行全球事务的管理和解决,包括气候变化、贸易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探析
![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fe279f6bec0975f465e2c2.png)
大 公 司特 别 是 跨 国公 司所 组 成 的庞 大 的工 商 企 业 家 队伍 , 常 常 也
会 以 签 订 的 投 资金 额 多 、 贸易 的多 少 和 解 决 了重 大 的 经 贸 问 题 为
职 、 成 利 益 集 团 、 给政 府 制定 战略 而组 建思 想 库 、 用 巨 额 资 组 为 运 金操 纵 和影 响 选 举 等 等 。
21 0 0年 1 1月 总 3 8期 6
跨 国公 司 在 国际 关 系 中 的 作 用 探 析
刘 世 义
《 军事 经 济 学 院 襄 樊 分 院政 治 理 论 教研 室 湖 北 襄樊
中 图分 类 号 :2 F7 文献 标 识 码 : A
411) 4 1 8
文 章 编 号 :0 7 0 4 2 1 1 — 0 8 0 1 0 — 7 5( 0 0) 1 0 4 — 1
评 价 访 问成 功 与 否 的重 要 标 准 。 由此 可 见 , 国 公 司 的发 展及 其 跨
国公 司 的存 在 和行 为 是与 母 国 和东 道 国 的利 益 密 切 相 关 的 , 就 这 跨 国 公 司 追求 与推 动 贸易 和 投 资 的 自由化 , 既使 生产 要 素 这 得 以 在 更 大 的 范 围 内 实 现有 效 配 置 .促 进 世 界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同
限 制 , 有 一 定 的独 立 性 。 三 , 具 第 由于 它 强 大 的 经济 实 力 在 两 个 甚 至 两 个 以 上 的 国 家 活动 . 的实 力 影 响 着 这 些 相 关 的 不 同 国 家 的 它 政 治 经 济 生 活 , 影 响 着 它 们 之 间 的关 系 , 方 甚 至 有 些 跨 国 公 也 西 司的 垄 断 资 本 直 接 参 与 到 了 政府 的决 策 中 , 比如 直 接 进 入 政 府 任
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经济学与国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ed1b9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9.png)
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紧密相连,互为补充,相互影响。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市场的运行等问题,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
同时,国际关系则影响着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的关系,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经济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贸易与全球化:经济学对国际关系的最直接影响体现在贸易与全球化议题上。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国际贸易的效益以及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为国际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如,大卫·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导着国际贸易的实践,使各国能够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2.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学对国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学家通过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这些政策不仅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通过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可以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国际关系对经济学的影响1. 跨国公司与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关系对经济学的影响之一是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兴起。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这种跨国经济活动不仅为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材料,也为经济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2.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国际关系对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各国之间的金融关系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冲突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国际金融格局,迫使经济学家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本质和目标。
三、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1. 国际经济组织与多边贸易体制: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在于国际经济组织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这些机构既有经济学家的智慧,也要考虑各国的政治利益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全球贸易规则的主要制定者,既要兼顾经济学的原则,也要协调各国的利益,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
![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def3e7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5.png)
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塑造全球化的新力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已成为塑造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
这些全球化的商业实体不仅在各个国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如何影响国际关系,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在全球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中的角色。
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影响力跨国公司通常由多个国家组成,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并通过国际供应链、投资和贸易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它们是全球化进程的核心推动者,对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投资流动具有深远影响。
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动力,推动了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关系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关系紧密相连。
它们通过出口、进口、投资和研发活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它们与各国政府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的建立和发展。
这些合作关系不仅促进了贸易增长,也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三、跨国公司与国际政治关系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与各国政府和企业建立联系,这有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交流和合作。
跨国公司还通过参与国际组织、支持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等方式,积极推动全球公益事业。
此外,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准则也对国际政治关系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四、跨国公司面临的挑战然而,跨国公司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竞争加剧,这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也给跨国公司的运营带来了挑战。
此外,环境问题和劳工权益问题也是跨国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公平贸易的关注增加,跨国公司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问题,以确保其业务符合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五、结论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已成为塑造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6453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a.png)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世界政治、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学科。
它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国家间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国际法、安全与冲突等。
在考研国际关系学中,有一些重点领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梳理的。
一、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和解释国际政治行为的原理和规律。
主要的理论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造主义等。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动者,力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自由主义则强调国际制度和合作,主张通过合作与互助来解决国际问题。
构造主义则关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建构与认知因素。
二、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安全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关注国际安全与冲突涉及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与战略、冲突与威胁等多个方面。
此外,追踪国际安全形势和研究冲突解决机制也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任务。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国际政治经济学探讨国家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全球化等重要议题。
对于了解国际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是研究国际合作与治理机制的领域。
这些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研究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合作与决策的机制,以及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影响。
五、跨国公司与全球化跨国公司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关系学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跨国公司与全球化可以了解国际商业与贸易的趋势,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结起来,考研国际关系学的重点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以及跨国公司与全球化。
熟悉并深入了解这些领域的重要概念、理论和事件,对于考研的准备非常关键。
2023年度国际关系常见术语
![2023年度国际关系常见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f4604a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0.png)
2023年度国际关系常见术语1. 地缘政治(Geopolitics)地缘政治是指国际关系中,地理因素对国家政策、国际事务和全球力量格局产生的影响。
地缘政治的要素包括领土、地理位置、资源分配、交通运输等,这些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多极化(Multipolarity)多极化是指全球力量格局中存在多个主导国或地区的情况。
在多极化环境下,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格局。
多极化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3. 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是指国际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现象。
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贸易、投资、信息传播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争议。
4. 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倡议,旨在推动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该倡议以互联互通为核心,通过建设陆上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促进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
5.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跨国投资、生产和销售,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拓展。
跨国公司对于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6. 联合国(United Nations)联合国是国际关系领域最重要的多边组织,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成员国通过会议、协商和行动,就重大的国际问题展开合作,并制定国际法和准则。
7. 贸易战(Trade War)贸易战是指国家之间通过互相提高关税或限制贸易来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行为。
贸易战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增加、对抗性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8. 民粹主义(Populism)民粹主义是指一种在国内政治中兴起的思潮,强调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和权益。
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f2b04c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b.png)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姓名:斯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学、国际关系学专业指导教师:***1998.5.1r3757孑S中文摘要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关系学理论,经济学理论、跨国公司经营理论,简要阐明跨国公司的涵义、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从目家主权、国际秩序、国际行为主体、世界主题、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政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今世罨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也阐述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中国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一体化Inmythesis,Ihaveattemptedtoanalyzethe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impactontheinternationalrelationsbyapplyingthetheoriesofMaxims,economics,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transnationaimanagement.Inthefirstpartofthethesis,Isimplysummarizethedefinition,featuresanddevelopingtrendofTNC.ThenImainlystatetheimpactfromtheangleofstatesovereignty,worldorder,theworldmainactingbody,theworldtheme,economicintegrationetc.Inthelastpart,IelaboratetheinternalrelationsbetweenChinaandTNC.AndalsoIgivesomesuggestionsonthenecessityfortheChineseenterprisestorunabroad.KeTwords: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transnational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lationstheworldeconomicintegration前言世界经济进入90年代,主宰国际形势变化格局的大国之间的关系,由政治、军事上的抗争愈来愈转向经济上的竞争与合作。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bd842116c175f0e7cd13753.png)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跨国公司:性质和起源1、跨国公司的性质跨国公司是里恩索尔1960年4月在卡内基工业大学工业经济学院创立10周年纪念会上第一次提出的。
随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宇宙公司”之类的名称。
直到1974年,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做出决议,统一使用“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S)这一名称。
名称尽管统一起来,但对跨国公司定义和性质的解释却众说纷纭。
因为多数人注重不同的特征来区别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
这些差别反映出不同的分析目的或学术理念。
1)结构是确认跨国公司最普遍的标准。
最常用的结构变量是在多国的工商业活动。
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了题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第三次调查》,据此,跨国公司的标准是:第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有经营实体,不管它们采取何种法律形式和在哪个领域从事经营;第二,这种企业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反映出跨国企业的共同战略目标;第三,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并同其他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承担责任。
另一个更严格的结构标准强调跨国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地域和规模,即一个国家的公司必须至少在国外建立,经营着6个或6个以上的工商业子公司,销售额方面必须超过1亿美元,对外国子公司控股不得低于25%等等。
还有其他结构标准,如有人认为是所有权结构而不是经营结构起决定作用,只要公司的所有权被许多不同国籍的人拥有,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或者,只要公司最高管理人员来自许多国家,而不是主要来自母国,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
2)第二个确认标准是业务。
据此标准,如果一个国家的公司绝大部分或相当大部分资源,或其所有业务都用于国外经营,也就是说,其国外经营对公司有决定性作用,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
一般而言,其国外业务至少须占有25%以上的比重,这包括海外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海外雇员占总雇员数目的比重,国外业务的产值、总销售额、总利润额占总销售额、总利润额的比重等方面的情况。
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
![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42731b964bcf84b9d57b16.png)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1N o.4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张 磊(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91) 摘要:由于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关系,在地区性司法实践中开始直按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从理论发展和客观实践而言,跨国公司已具备了国际法主体地位。
跨国公司与以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法主体在具体权利义务上的差异不能否定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只能说明不同的国际法主体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法主体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423489(2001)0420047207 国际法的主体问题是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随着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深入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并存,经济因素日益彰显,在主权国家继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同时,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对国际法主体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拟就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多国企业,是指以一国(通常指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又称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或附属机构,从事国际性或世界性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形成的一种国际垄断组织①。
跨国公司是一种超国家的经济实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约四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技术、服务贸易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生活甚至政治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跨国政治中的重要行为体”②。
跨国公司是依一国国内法建立的法人,无疑具有国内法主体的地位,但对于跨国公司是否具有国际法地位则众说纷纭,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国际法主体”所作的解释那样,“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一些新情况,国际法主体问题变得比较复杂起来,对于民族、国际组织、公司甚至个人是否是国际法主体的问题,国际间意见极不一致”③。
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9258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d.png)
标题: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一、引言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国际贸易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国际关系则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具体表现,以及其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通过贸易,各国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经济依赖性。
这种经济依赖性的增强有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因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减少了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
2.政治影响:国际贸易也是各国政治外交的重要舞台。
通过贸易,各国可以交流政治理念,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以为国际组织、多边机构提供机会,以协调各国政策,解决共同问题,从而促进国际政治合作。
3.社会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经济和政治,还对社会产生影响。
通过贸易,各国可以引进新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国际关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政策环境:国际关系中的政策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反,紧张的国际关系和冲突则可能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2.贸易规则:国际关系中的贸易规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公平、透明的贸易规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3.地区安全局势:地区安全局势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贸易,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其他方面的相互作用1.环境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出口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监管和合作,对于维护全球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2024年考研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考研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276d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7.png)
2024年考研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分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派别。
请问下列哪一个选项与现实主义理论观点最为契合?A.和平就是国家独立和国家安全的唯一保证;B.国际体系源于国家的国际行为;C.国家通过建设性合作来保障共同利益;D.国际政治应以国际法为依据。
解析:选项A符合现实主义的观点,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应该追求自身利益和安全,和平只能通过确保国家独立和国家安全来实现。
2.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机构?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D.国际劳工组织。
解析:选项C符合题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机构,主要关注教育、科学、文化和通讯等领域的合作。
3.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下列哪个理念是与自由贸易政策相联系的?A.经济全球化;B.保护主义;C.发展中国家利益优先;D.国家主权。
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自由贸易政策是经济全球化理念的核心之一,主张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4. 下列哪个国际经济机构主要负责提供贷款、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发展?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洲开发银行。
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世界银行主要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其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相互作用,以及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
其研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货币体系、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经济学等诸多方面,旨在探讨国际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规律,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
2. 简述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解释。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与冲突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与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118025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与冲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与冲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探讨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引发的冲突问题。
第一部分: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
首先,在经济方面,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跨国公司的兴起使得世界各地的生产要素流动更加便利,贸易壁垒逐渐降低,经济全球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使得国际关系更加紧密,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深入。
其次,在文化传播方面,全球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同国家的文化日益交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趋同。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全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方便地交流和了解彼此的文化。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增加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动。
第二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冲突然而,尽管全球化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贸易争端和经济摩擦。
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现象加剧了贸易壁垒的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增加。
此外,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资源争夺的冲突,如水资源、能源等问题引发的纷争不断升级。
其次,在政治层面上,全球化也带来了国家主权与全球治理的矛盾。
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各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权力发生了变动。
一些国家可能因为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公平而感到不满,这导致了国际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加剧。
第三部分: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冲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冲突,各国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是缓解冲突的关键。
各国应该以平等和互利为基础,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同时,国际组织和机制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各国应该支持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以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a994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4.png)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国际关系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它涉及到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利益争夺与权力博弈、和平与冲突等方面,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
下面是对一些国际关系中常见的术语的解释:1. 主权:指一个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可以自主决定和行使权力的能力。
主权使国家拥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要与其他国家的主权相互尊重。
2. 多边主义:指国家之间通过合作、协商和协调来解决问题和追求共同利益的原则和做法。
多边主义强调各国平等参与和互不歧视,反对单边主义和利用武力来解决争端。
3. 大国关系:指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地区领导地位的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国关系通常决定着国际体系的格局和稳定性,大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对世界和地区的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4. 一带一路:指中国提出的经济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互联互通,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互利共赢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
5. 区域一体化:指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通过建立共同的合作框架和机制,加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联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
区域一体化可在区域内创造更加稳定和繁荣的环境,为各国创造机会和利益。
6. 跨国公司:指在多个国家经营业务和拥有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公司。
跨国公司通过投资、贸易和技术转移等方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的增长和运作方式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7. 人权:指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生命权等。
人权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等形式来保障和推行人权。
以上仅为对一些国际关系名词的简要解释,实际上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国际法、历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国际关系的研究旨在理解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为构建和谐、稳定和发展的国际秩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跨国公司:性质和起源1、跨国公司的性质跨国公司是里恩索尔1960年4月在卡内基工业大学工业经济学院创立10周年纪念会上第一次提出的。
随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宇宙公司”之类的名称。
直到1974年,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做出决议,统一使用“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S)这一名称。
名称尽管统一起来,但对跨国公司定义和性质的解释却众说纷纭。
因为多数人注重不同的特征来区别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
这些差别反映出不同的分析目的或学术理念。
1)结构是确认跨国公司最普遍的标准。
最常用的结构变量是在多国的工商业活动。
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了题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第三次调查》,据此,跨国公司的标准是:第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有经营实体,不管它们采取何种法律形式和在哪个领域从事经营;第二,这种企业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反映出跨国企业的共同战略目标;第三,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并同其他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承担责任。
另一个更严格的结构标准强调跨国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地域和规模,即一个国家的公司必须至少在国外建立,经营着6个或6个以上的工商业子公司,销售额方面必须超过1亿美元,对外国子公司控股不得低于25%等等。
还有其他结构标准,如有人认为是所有权结构而不是经营结构起决定作用,只要公司的所有权被许多不同国籍的人拥有,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或者,只要公司最高管理人员来自许多国家,而不是主要来自母国,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
2)第二个确认标准是业务。
据此标准,如果一个国家的公司绝大部分或相当大部分资源,或其所有业务都用于国外经营,也就是说,其国外经营对公司有决定性作用,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
一般而言,其国外业务至少须占有25%以上的比重,这包括海外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海外雇员占总雇员数目的比重,国外业务的产值、总销售额、总利润额占总销售额、总利润额的比重等方面的情况。
3)另有研究人员也使用行为标准。
据此标准,如果公司从全球角度来计划和活动,强调全球利润而不是国内利润,那么就可以认为它是跨国公司。
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看,综合上述三个标准,跨国公司可以理解为:直接拥有或控制着虽然没有完全受控于母公司的决策但必须对之回应的海外子公司的大型工商企业,母公司决策的影响范围并不与国界吻合。
2、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勃兴,应该说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
最初的跨国公司是与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伴而来,但是英国的“家庭资本主义”(family capitalism)却难以为跨国公司的出现提供相应的组织资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在美国产生了“管理资本主义”(managerial capitalism),由此职业管理人员取代家庭成员成为掌管公司运作决策权的经理层,行政结构取代了血缘关系结构。
管理资本主义的兴起使组织创新突破了家庭管理的局限,为工业公司发展成跨国界的大公司提供了可能性。
正是由于组织创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巨额过剩资本,产生了向外扩张的需要,使资本国际化的主流从国际流通过程深化到国际生产过程。
但是,限于当时世界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外国直接投资能力,跨国公司虽已初具规模,却仍处于形成发展阶段。
二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可谓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高潮。
战后,英国和欧洲大陆工业公司展开了一场颇具声势的“管理革命”,广泛采用美国公司的先进组织结构和管理技术,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空前迅速发展。
从战后到80年代前,跨国公司的发展一直是欧美两强并存的格局,伴随70年代以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到80年代形成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其跨国公司的发展与政府行为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其次,对跨国公司而言,其跨国经营的基本动因还是以经营取向为主旨,目的在于追求利润。
二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迹象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后期进入迅猛增长时期,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为发达国家垄断国际投资领域和跨国经营的局面。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多集中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大多规模小、实力弱,仅有少数国家跻身于巨型公司之列。
而且多系利用地缘、血缘关系,实施地区性经营战略,带有明显的地方性、局限性特征。
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形成一个新的高峰期,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
跨国公司日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
今天,跨国公司所影响的已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有可能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由此而出现国际性的“权力再分配”趋向。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跨国公司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作为国际直接资本流动的载体,跨国公司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同时又扩大了全球化的内容与范围。
政府签订推进全球化的协议,背后的推动力量是跨国公司。
1、经济全球化造就一代跨国公司1)全球化进程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2)全球化突出了跨国公司的优势。
因为跨国公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移植自身的优势,并与一些不可移动的特定区域的区位资源结合起来。
全球化削减了各国对商品、资本和服务的壁垒,同时先进的通讯技术使得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更为方便,是跨国公司的成本大为降低,令跨国公司的优势大大突出。
大大促进了跨国公司的产生。
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也开始欢迎跨国公司的到来。
3)全球化引起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
其主体思路是利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强化各子公司之间的产品与工业环节的分工。
过去彼此间相对独立的格局正在演化成为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
2、跨国公司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方向1)改变了各国经济联系的内容,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国际分工是价值链的分工,跨过公司掌握某些关键环节从而控制整个价值链,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了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大量的技术流动是在跨国公司内部流动,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领域的份额不断扩大。
2)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市场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产品与技术市场,而且扩大到服务领域。
3)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途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是国内市场实现的,跨国公司的作用越发重要。
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国家很难管理跨国公司,而成为国家重要的谈判对手。
由于跨国公司内部物流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各国政府的效率大大被削弱。
三、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跨国公司有着复杂的性质。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国籍不明”的或“超国家”的跨国公司,深刻地改变了、至少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主权民族国家的看法。
跨国公司所奉行的是“全球市场新逻辑”。
跨国公司所关注的,只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和要素收益率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经济和政府制度对资源流动的影响,以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显然,跨国公司淡化了国界,模糊了国家利益概念。
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
作为工业发展模式的传播者,跨国公司常常为了利润和市场等目标的实现,影响东道国和母国(主要是东道国)的产业和经济政策的正常执行,甚至将触角伸及经济活动以外的诸如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从而被看作是对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挑战。
这种挑战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限制和削弱政府能力这主要是指:-限制和削弱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能力。
-限制和削弱政府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保护能力,兼并优秀的民族企业。
-限制和削弱政府对本国外贸的管理和保护能力。
第二、激化东道国与母国间矛盾跨国公司以阻碍资金及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活动创造便利,有时也借助母国政府的支持,抵制或对抗东道国对其活动的干预和限制。
看上去,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对抗似乎已由国家与跨国公司间的对抗所取代。
另一方面,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往往会激化东道国与母国间为谋求本国企业利益而发生的对抗。
这种对抗不仅在发达母国和发展中东道国之间屡见不鲜,并且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同样存在。
第三、跨国公司所进行的政治活动更是对主权国家的侵蚀。
如今,跨国公司收买或胁迫政府官员的事件较少披露,但旨在获取投资便利的院外活动却愈演愈烈,其主要途径有:-跨国公司与本行业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合作。
-跨国公司与政府间正式或非正式的联合。
-在科技、经济、金融及法律等专业领域,与双边或多边的团体的联合。
通过上述途径,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扮演着国家政策的决策者或影响者的角色。
既然跨国公司的权力扩张对民族国家形成了冲击和挑战,那么民族国家对于跨国公司及其活动就不能不做出对等的反应,其中主要是对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既是投资母国,也是接受投资的国家。
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均采取积极开放的姿态。
在促进国内资本的输出方面,发达国家不仅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上对跨国公司正面鼓励,而且通过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订立,维护国内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准入、享受国民待遇、利润汇回等方面的权益。
在管理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则通过间接的政策来管理和协调跨国公司的活动。
发展中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在总体上还是若即若离,因为作为东道国,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跨国公司带来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强烈地感受到跨国公司对其国内经济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副作用。
抵制和约束这些负面效应成为一些发展中东道国对待跨国公司政策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不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仍采取直接的针对跨国公司限制或规制手段。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策更类似于发达国家。
正是因为类似政策的普及,近20多年来,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更多出现合资经营及非股权的方式。
这在一方面固然体现了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主权的某种让步,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让步也导致了对东道国经济的一些消极后果。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主权之间的矛盾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强大权力将替代民族国家主权乃至各国主权的丧失,而是促使国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更负责任地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让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超越原来的国界,成为各国自觉自愿、协调与合作地处理经济事务的权力。
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国家主权。
现在,国家主权的含义也在渐渐发生变化。
其实,国家主权应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同样也应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