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

合集下载

立体解读,文本解读的至高境界

立体解读,文本解读的至高境界

拓 使 读 的 第 一 步 。 种 解 读 , 要 通 过 的基 础 上 , 宽 解 读 的 空 间 , 解 文 本 中 的思 想 和 情 感 的 浪 花 就 会 这 主 对 字 和 词 的 音 、 、 等 的 了 解 , 读 过 程 中 的思 维 向 深 处 、 细 处 以 欢 腾 起 来 , 你 扑 面 而 来 。 形 义 向
和 访 谈 , 发 现 , 生 解 读 文 本 的 个 解 读 过 程 所 包 含 的 内容 ,而 且 常 识 进 行 感 知 , 等 , 一 而 足 。 我 学 等 不 能 力 差 ,主 要 源 于 自身 解 读 习 惯 还 涉 及 与 篇 章 有 关 的 其 他 一 些 复
二 是 “ ” 即感 悟 。鉴 于语 悟 , 的 不 正 确 和 解 读 方 法 的 不 科 学 , 杂 的 东 西 , 段 落 之 间 的关 系 、 文 学 科 的 特 点 , 如 何 让 学 生 获 得 如 结 其 次 来 自语 文 教 师 课 堂 教 学 方 法 构 层 次 与 方 法 、表 达 方 式 的 运 用 文 本 中 的 深 层 次 的 东 西 ,如 作 品 的陈 旧和僵化 。
在 这 里 ,先 谈 一 谈 文 本 解 读 解 读 更 丰 富 更 具 体 更 深 刻 , 我 们 著 , 了解 文 本 的 主 旨 , 可 以 帮 助 还 的 四个 层 次 ( 日 四个 境 界 ) 或 。 核心 的“ 性 ” 读 , 是 文 本 解 点 解 这
第 一 个 层 次 ,就 是 以 字 词 为 界 — — “ 体 解 读 ” 立 。
不 会 对 文 本 作 “ 体 ” 读 。那 种 那 就 是 ,它 通 常 以 读 懂 一 篇 文 章 需 要 加 上 杯 盖 , 一 焐 ; 时 候 , 立 解 焐 有

例谈文本解读的三个层次-2019年文档

例谈文本解读的三个层次-2019年文档

例谈文本解读的三个层次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指作为读者的教师和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通过深入文字,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获得对文本开放性、多元性、深入性、个性化的体验。

文本解读有其内在的规律与层次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要真正读懂、读深、读透文本,必须要走进文本,把握文意;潜味文本,涵泳语言;跨越文本,感悟意蕴。

一、读懂——走进文本,把握文意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准确把握文意,才能真正读懂文本。

“把握文意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基础阅读能力。

”[1]引导学生进行“文意把握”,往往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大环节。

不同的文本,“把握文意”的切入角度也不尽相同。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文本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结尾,或承上启下的语句。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把握文意:1.扣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

标题的作用或设置悬念;或概括内容;或揭示主旨;或提示线索;或阐明观点……有的课文,紧紧扣住标题,进行扩充、分析、评价、修改、重拟等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从而展开层层解读。

如教学《斜塔上的实验》,一看到这个标题学生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谁在斜塔上做实验?做的是什么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笔者让学生带着这些疑惑去阅读文本,把标题扩充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再请学生评价标题:以“斜塔上的实验”为题,好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再次细读文本发现,文章不仅仅写了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的内容,还包括伽利略发现自然节奏原则的经过和孩童学生时代的经历。

所以以“斜塔上的实验”为题,不能完整概括内容,不够全面。

自然而然地就引导学生修改标题,重拟标题,如:追求真理的道路、伽利略的伟大发现、伟大的伽利略……这样一步步来讨论标题,也就展开了对文本的解读,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而能把握文意,领悟文本内涵。

进入文本解读三境界,提升学生语言理解素养

进入文本解读三境界,提升学生语言理解素养

024I文本•解读丨文本•解读进入文本解读三境界,提升学生语言理解素养◎钱华南钱华南,浙江省杭州市淳安二中教师。

对文本的解读,我们不仅是要让学生觉得 可以很好地完成题目的解答,更重要的是要让 学生觉得知识上有一种收获感,情感上有一种 满足感。

_、_次课堂交流,激发文本解读的思考在一次《金岳霖先生》公开课的师生交流环节,一位学生“一语惊人”,难道你们不觉得金岳霖先生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可怜人吗?他的 理由很简单,说文中第二段在叙述“金先生样 子有点怪”时,有这样 ,“他的 有什,我知道,只知道 ”,“他的是 国治了后也还是大好,起 有 点一一”。

这个学生怪的得 有点 ,他所阐述的理 ,还是有一道理的。

一下,如果一个 了不 的单人,,一一,了感他是可怜的,值得同情的人。

对学生的 >上课 师没有 ,了一下,个 不谈了。

弄得这学生 一的,有 地 了。

时这个 的时 很 >却在我的内心激起了涟漪:金岳霖先生真的可怜 吗?后,我了一,得的,先生在 > 大 是 金岳霖先生很 ,有 感人,,生的人。

我们这评价去看,对金岳霖先 生何来“可怜”“同情”之感?由此,也引起了我的 思考:我们该如何去解读文本,理解语?二、境界知人论世,触摸作者的当时情感实上,我们很清楚,对文本语言的解读,是需要合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的。

这一方我们有了解,那对文本语言的解读,有影响。

像大家对2017 浙江语文 高考卷现代文阅读《一种美味》最后一题的解读。

题针对文章的结尾一“现在,它早死了,是里还闪一丝诡的”,出了一道 题y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尾,这样写有好处?”众考生纷纷在原作者巩高峰的微博下留那种诡的究竟表达了?对此,巩高 峰也只能此表态:“标答案出来,我怎知道我表达,我哪里知道尾有意义?”意,说他当时创作时压根 有考虑得那,是一'种感觉 。

一'位网友的妈妈读完这篇文章后很有感慨。

她说,有历那种的年代的人,才能读懂这篇文章。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陆耀芳老师在《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中指出,充分挖掘文本价值,科学确定教学内容成应成为语文教改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师对文本准确深入的解读。

她认为,文本解读需经历这样“三重境界”:第一重:以普通读者身份进行“常态阅读”,还原“文本的原生价值”。

这里说的“常态阅读”有别于功利性的“肢解阅读”,比如,拿到一篇写人文章,不能光看开头结尾如何呼应,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有哪一些,表现人物的什么思想品质等等,把课文一一肢解,逐一分析;也有别于盲从性的“忘我阅读”,不能拿到任何文章后,以教参解读代替自我阅读。

或是用别人的解读成果去作品中寻找所谓的依据,或是用权威的基本观点去领会词句的含义,造成“自我”的缺失;还有别于一味推崇自我的“反文本阅读”,不能片面夸大读者的作用,脱离文本一味生发诠释文本,严重偏离作者的创作原意,还美其名曰是“多元解读”。

如,阅读《狐狸和乌鸦》称赞狐狸的聪明,阅读《麻雀》批评老麻雀的不自量力等,这是对作者创作极不尊重的做法,也会把学生的阅读引入误区。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心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这段话对我们如何进行“常态阅读”,还原“文本的原生价值”,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我们知道,作家创作的作品在没有选入教材之前,它本身就承载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思考、情感、态度等,用李海林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作品的“原生价值”。

作为读者,要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沉浸到文本中,细细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细细品味。

真正做到不仅了解文本在讲什么,是怎么一步一步讲清楚的,它的思路、文脉是怎样的,语言的魅力、风格、表现力在哪里,还知道文本为什么要写,作家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去还原“文本的原生价值”,通过语言文字来整体把握文本,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始终是最为关键的。

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

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

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作者:刘建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8年第06期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一方面因为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能彰显语文教师的“功力”,另一方面文本解读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离开了对文本准确、深入、个性的解读,那些所谓的教学流程、方法和技巧等等,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文本解读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也有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拘泥于文本)以及可供参考的解读路径:从“点”出发,注重对文本中精妙的“点”的解读;把握全篇,注重对文本“篇”(整体)的把握;再整体提升,注重对文本“意”的领悟。

三个层面,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切合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可供借鉴的鉴赏方法,帮助学生在文学文本学习中实现自身的丰富和提升。

一、对文学文本“点”的细读文学类文本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文学作品,每个学期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必不待老师讲,便对文学类文本先睹为快。

可学生读书,正如金圣叹所言,“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

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弄明白“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1]等,再引导学生,巧选鉴赏点,深入文学类文本,激发学生的鉴赏热情,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进而探寻到文学教育之真谛。

1.1细读文本的变化点小说等文学类文本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种前后相同的情形,但人物在相同情形下前后的反应却有不同,这种不同就是一个变化点,这个变化的点就很可能蕴藏着深层信息。

如鲁迅的小说《药》中“花白胡子”的语言变化,在向康大叔打听被处决的犯人时,他问道:“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2];而在听了康大叔对“案情”的介绍之后,“花白胡子”的话是“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3]同说夏瑜,但称呼却由“孩子”变成了“东西”,这变化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带着学生认真研读原文,就可以发现,在那个社会中,因犯死罪而被杀的情况是很普通的,人们对死刑犯的的议论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刻意的臧否褒贬,所以“花白胡子”刚开始只是想从康大叔那里打听到“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而一旦了解到这个孩子犯的是推翻大清、与众人共享天下的“谋逆之事”时,“花白胡子”的态度猛一下变了,你干什么坏事不行,干嘛偏偏要谋反呢?这根本不是人干的事啊!这种东西!“花白胡子”在夏瑜称谓上的巨变,不排除有附和康大叔的意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对革命的完全不理解,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旧秩序的极力维护者,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大清的天下那是大清的,你小子凭什么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就这么一个细小的环节,百姓的愚昧和革命者得不到理解的悲哀,就可以得到很深刻的体现。

论文本解读的三个层面

论文本解读的三个层面

论文本解读的三个层面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直是让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

这里所说的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形式。

既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那么就要从研读语言入手,感悟文本整体所赋予的内涵。

作品是作者人格的象征,解读文本不应该不解读作者。

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每个读者都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并在此过程自觉地去伪存真、扬善惩恶、甄美别丑,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

基于上述思考,尝试着将文本的解读分为三个层面,即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作者层面和作品层面。

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对文本的解读,多数情况下,必须以语言文字为依据,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体验,这是学语文的依据,也就是上语文课的依据。

由语言之径,探文本之奥妙,走进去,你会发现其乐无穷,这才是语言课的魅力所在。

老舍《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将“文”和“道”有机结合的散文。

解读这篇文本,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景物,几乎全是以“人”的情态呈现出来,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在作者笔下,小山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客观物象,它犹如一位善良而又温和的母亲,精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再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请注意,作者把顶着小雪的矮松想象成日本看护妇,日本看护妇有什么特点呀?日本看护妇是以温和出名的。

因此,这是柔美而不乏可爱的小雪,她让人产生了自然的亲近感。

这样的例子在文中不胜枚举。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写景?因为作者热爱着这方水土,济南是作者的亲人,甚至是他的爱人,所以在他的笔下,我们能读到远山的慈善、老城的安适、小雪的柔美、绿水的温和。

这就是通过品味语言来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这就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的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很多时候还需从咬文嚼字开始。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对一个有诸多毛病和缺点的小人物——阿长,她仅仅是做了一件朴素的好事,作者为什么用“伟大的神力”来礼赞她?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为什么用“伟大”修饰,“悲剧”的“悲”又该如何理解?《醉翁亭记》中,太守缘何而“醉”,又缘何而“乐”?因此,语文教学的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

文本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文本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很快 进入 文 本 阅读 的第 二 重境 界 , 体验 会 非常 深刻 。
文本 阅读 的第 三 重境界 指 向情 感升 华与意 志生 成
赵奢 、 李 牧 四人 的合传 。 这 四个人 都有 才干 , 忠心耿 耿 , 关 系 赵 国的兴 亡 , 所 以 四个人 的生命 历 程 也就 是 国 家 的存亡 历程 。 宋 代 黄震 在 ( ( 黄 氏E t 中说 : “ 太 史 公 作
张五爷靠着贩盐赚下金 山, 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
命, 被海 大人 收 为义子 , 排行 老五 , 又 叫“ 海 张五 ” 。
张五爷 又 叫海 张五 , 在 天津卫 , 官 家也 怵他 三分 。 泥 人 张只管 饮酒 , 吃菜, 不 把海 张五 当个人 物 。
海 张五 拿泥 人 张找乐 子 。
关 口的饭 馆天 庆馆做 活 。 泥人张坐在天庆馆里饮酒 , 留神 四下里 吃客 的模样 。 张 五爷穿 着 阔绰 , 大 脑袋 , 中溜个 子 , 挺着 肚 子 , 架 势挺 牛 , 横冲直 撞 。
光 的东西 引导学 生 奔 向新 的 阅读境 界 。
文本 阅读 的第 二重 境 界 指 向背 景 扩 大体 验 阶段 。 所谓 “ 背景 扩大 ” 就 是学 生对文 本产 生 的时代 气息 更加 关注 、 对 人物 生活 的历 史背景 更加 需要 、 对作 者 的表达
过程 中, 只有 真 正 把文 本 阅读 的 三们 的每 一个 教学 环节 才 能有 自己 独 到 的教 学 思考 , 我 们 的每 处 教 学 设计 才 能有 闪 闪发
手艺道 上 , 捏泥 人 的“ 泥人 张 ” 排 第一 。 泥 人 张大名 叫张 明 山 , 在 北 角 的戏 剧 大 观楼 和 北

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和教学架构的三重境界
一、文本解读:易被忽视
《现代汉语词典》:“解读,即通过分析来理解。”这 里的“解读”针对的是课堂教学,解读的对象是教材, 解读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然需要 对教材进行解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对教材进行自 己的理解和分析。
文本解读的现状——文本解读被我们所忽视论 、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 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的, 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对教学进行宏观架 构,让教学有“形”。
很多人可能要教的内容还没有搞懂,就先去设计教学过程了, 先想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模式,这就本末倒置了。先把这个教学内 容在知识和认识上搞得圆融无碍了,然后再想怎么教,这时你可能 就能想出很多非常精彩的教法来。
▪ 1.对教材文本解读不重视。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或者从其他老 师那里直接拿来一份课件,对于教材文本解读过程都直接省略。 ▪ 2.对教材文本解读不明确。追求所谓的情境创设,把备课的时间花 在教学形式的创新方面,而没有认真研读文本和挖掘教材内涵。 ▪ 3.对教材文本解读不深刻。只看到文本呈现的知识点,没有深入挖 掘知识背后情感与思想教育点,导致解视角:
▪板块设计中需要教师把握教学的整体性,既要把握教学目标的整 体性,又要形成整体性教学思路。综合把握,合理设计,进行整 体板块架构,前后融合贯通,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能够吸引学 生参与活动,让教学内容完整不重复,教学过程自然不生硬,就 某一个主题进行整体的、分层的教学,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 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关注文本解读,追求课堂架构,享受过程之美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黑 暗。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譬如《 祝福 》 中 的“ 我” ) , 生 活
在 铁屋 子里 的人 , 靠闭 门想象 是不 成 的 . 只 有 看 见 阳
于一 个人是 一样的性 质: 社会是 由人组成的 ) 。 这 就 注
定 了他 找 不 到 出 路 。 人 性 普 遍 的 深 渊 决 定 了 人 类 无 法 完 成 自我救 赎 。 一 切 把 某 个 人 当作 “ 大救 星” 和“ 救 世
文 本 解 读 境 界 是 指在 阅 读 文 学 作 品 时 , 走 进 文 学 作品 . 与 作 者 对 话 的 过 程 中达 到 的程 度 . 表 现 出 来 的 状 态。 不同的人阅读 同一作品 , 会 有 不 同 的感 受 ; 同 一 个
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 ”
“ 那么. 死掉 的一 家的 人 . 都 能见 面的 ? ”
从两个“ 那么” 来看 . 祥 林 嫂 的三 个 问题 . 有 很 明 显 的 因果关系 : 因为人死 了之 后有灵 魂 . 所 以 也 就 有 地 狱; 因为有地狱 , 所 以死 掉 的 一 家 的 人都 能 见 面 。 潜 台 词是 什 么 呢 ? 祥 林 嫂 仍 旧在 担 心 那 个 老 问 题 : 自 己死 了 下 地 狱
的规则之下 . 相 信 外在 的 一 切 判 断 却 否 定 自己 灵 魂 的
珍贵。 『 作 者 通联 : 广 州 外 国语 学校 1
如 果 不 从 本 质 上 去 关 注 人 类 的 灵 魂 .就 无 法 关 注 生命 真 正 的价 值 . 人性就永远得不到真正 的自由 . 生 命
也永 远 得 不 到 真 正 的 尊 严 .因 为 灵 魂 是 个 体 生 命 最 永 恒 的价 值 与最 独 特 的标 志 体格粗壮 、 力气 过人 、 生 命 力 强 大 的 祥 林 嫂 被 封 建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中学语文论文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赵丹文本解读境界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走进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达到的程度,表现出来的状态。

不同的人阅读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呢?《五灯会元》第十七卷,唐朝禅师青原惟信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他的话阐释了修禅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这是一种从不了解,到困惑再到完全了解的过程。

青原惟信禅师说的是参禅,但这三重境界同样适用于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正确的解读,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

这里,我借用禅师的三重境界,来说说对文本解读的理解。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是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感知文本中的形象——通过读文,你读到了什么?如韩愈的《马说》,我们读到的是伯乐与千里马;茅盾的《白杨礼赞》,我们读到的是不平凡的白杨树;鲁迅的《孔乙己》,我们读到的是成为笑料的孔乙己;臧克家的《有的人》,我们读到的是两种不同的人……许多文学作品均需借助形象来抒发情或寄托志。

形象是文本的骨,起着支撑文本的重要作用。

读山是山,读水是水。

读马是马,读树是树,读人是人。

初读文本,我们首先要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人或物,说的是什么事,文本中有哪些形象。

我们可以把文本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一件件梳理清楚,在脑海中把文学形象初步勾勒,然后再来深思这些形象背后的意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即是对文本的深思,寻找附着在形象上的意蕴,并不是对第一印象的简单否定。

比如《马说》并不仅仅是说马;《白杨礼赞》也不仅是赞树;《孔乙己》更不是简单写一个人。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

由此,作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能够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

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

从这个题目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

从中也能够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能够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

我们也能够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

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

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仅仅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

”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

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崔国明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崔国明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崔国明治学有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常为人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和技巧等等,也就完全成了无源之水。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最能够彰显语文教师功力的。

文本解读有其客观性,但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本解读有其确定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确定的一面;文本解读需要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不能完全就事论事地拘泥于文本,还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超越。

因此,一方面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另一方面也要读出文本的深意,有时还要读出文本的新意,这可称得上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一、走到文本里面看一看——读出文本的本意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便是“披文入境”,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其要素就是两个字:准确。

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离开了这一步,想要跨上语文教学的第二、第三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那所谓的第二、第三步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但是毋庸讳言,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对文本的认真细致的解读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

曾经,本人有幸担任某市中青年教师“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评委,一共听取了12位中青年语文教师开设的公开课,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课堂气氛的热烈、问题设置的精巧、学生活动的活跃,而是有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甚至有些教师本身就不愿意甚至根本就没有走进文本。

比如,有教师在讲解老舍先生的散文《想北平》时,首先由教师通读全文,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北平的段落;然后再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北平的哪些具体内容(建筑、环境、果蔬),并进行归纳;最后明确作者描写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文中的作用(对比或反衬)。

论文: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

论文: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

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进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对话的效度。

”i文本解读与教师个人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阅读经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一生的修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就无法可依,掌握合理的的解读路径和解读策略能够帮助老师有效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力。

文本解读有两个概念,一是作为一般读者的文本解读,二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我们称之为文本的教学解读。

作为教学解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

如何来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呢?本文力求从实践操作层面来提出一些策略,将之归纳为三个“三”: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走近—走进—走出;问题—规律—运用。

姑且号之“三三理论”。

一、三重境界: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工具性解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语文,其核心就是要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用之于学习与生活。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其作为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作用而言的。

中国古代文论指出,文学作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西方文论称之为语言层(形式层)、形象层(再现层)、意蕴层(表现层)。

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意义相同,即中西方都把言语形式放在第一层面。

作为工具性的解读,就是要立足言语形式,就是要对语言“慢慢走啊,欣赏”(朱光潜语),“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语),“徜徉在语言之旅”(海德格尔语)。

通过言语形式与内容的关联与契合,来品咂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对言语的感觉。

其中包括对作者遣词造句、语序排列、标点段落、语法修辞、表现手法、篇章布局等多方面的揣摩与研习。

阅读的三重境界讲解

阅读的三重境界讲解

阅读的三重境界讲解
阅读是一种知识获取和思维交流的方式,也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但是,阅读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理解,而是有多个境界需要逐步掌握和提高。

以下是阅读的三重境界及其讲解。

第一重境界:表面理解。

这是最基本的阅读境界,是指读者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一段文字的表面含义。

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识字认词、理解句子、推测段落意思,以及理解文章的主旨。

这一境界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练习来提高。

第二重境界:深层理解。

这一境界是指读者在理解文字的表面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章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这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的语言、结构、篇章逻辑和情感色彩等方面,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在这一境界中,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深度,需要通过广泛阅读和思考来提高。

第三重境界:超越理解。

这一境界是指读者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和视野,超越个人认知和体验,从而达到对世界和人生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悟。

这需要读者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和哲学修养,需要通过广泛的知识积累和反思,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探讨来提高。

综上所述,阅读的三重境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掌握这三重境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内容,不断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解读的过程 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 本质 ,深刻把握 文本 的内在逻辑 ,
把存在于文本字里行间的隐含意思 表达 出来 ,对文本 的内涵和结构进
行 更深 层 次 的 思考 和诠 释 。 第二 重 境 界 :宇 里 行 间 表现 一 种 生 活 的意 蕴
意 ,还 需要 对文本 进行 深 入 的解
读 。同时,这样的解读也涉及到西 方 现代接 受美 学 中的一 个重 要 概
念 — —解 释学 美 学 。
解释学美学是在胡塞尔现象学 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 的一个美学流派 ,其创 立者是德 国的伽达默尔。伽达默尔 认 为 ,理解 的历 史性 包括 三个 方
面 : ( ) 在 理 解 之 前 就 已 存 在 的 1
有修养 的人。 在学生掌握了这几个 关键词 的意思后 ,把前后文联 系贯 通起来 ,可 以把这一则论语的内容 翻译 如下 :孔子说 : “ 习了 ( 学 知 识) ,然 后 按 一 定 的时 间去 实 习
我们知道 : 来的 “ 朋友 ” 志 同道合 是 的人 ;那么 ,朋友来 的目的是什 么
这就启示我们 :完全按照文 本
字面意思去翻译 ,往往会造成辞不 达义 的后 果 ,有时 甚至 是牵 强 附 会。因此 ,我们在 日常对文本进行
有朋 自远方来 . 亦乐乎? 不 人不知而 不愠 , 亦君子乎?( 学而》 不 ”《 ) 第一重境界 :直接呈现出来的
文 本 字 面 意义 按 照 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出 版 的义 务 教 育课 程 标 准七 年 级 上 册语 文教 材 和 教学 参 考 书 中 的提 示 ,要 理 解

所 谓 “ ,指的是译文 与原 信”
果用更直接 的话来 表述 ,则是文学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作者:刘进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年第01期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小语界同仁已达成这样的共识: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催化剂”,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基本功”。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教师文本解读的功力如何,成为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作为一种与阅读教学相伴始终的教师言语活动过程,文本解读是否也存在着不同的“境界”呢?参照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实践,结合古代禅宗大师参禅的“三重境界”(初参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笔者谈谈自己心中与之相应的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一、“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夯实“基本解读”初遇文本,教师彻底敞开自己的胸怀,以自己本真的一双慧眼“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对文本语言保持着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去细细“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一切感觉都是新鲜的,似乎读到什么就是什么。

然而,任何文本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言语存在,自有其结构特点和语言机理,教师所感知到的同一文本的“概貌”相似,对文本的解读大体是相同的,正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比如,解读《梅花魂》一课,我们首先感悟到的理应是外祖父的爱梅情深和恋国情怀,而绝不会是他的莫名其妙和固执迂腐一样。

这种言语知觉的恒常性,正如武汉市小学教研专家罗昆霞先生所说“不管大家解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他首先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

” 就当前的阅读教学而言,摒弃一味强调解读的多样化,夯实文本的“基本解读”,此为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

1. 比照“课标”,瞄准“重点”,落实基本解读。

解读文本时,结合年段的课标精神,紧紧扣住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教师落实基本解读的首要策略。

例如《落花生》一课,仔细对照高年段的课标和单元训练项目,就可作以下教材“原生价值”的解读:编者将此文置于五年级上册“生活的启示”这一主题单元,既是为了训练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领悟“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从而实现“朴实无华”的生活观的渗透和引领,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借物喻人”的手法打基础。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三个阶段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三个阶段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三个阶段在教学中我常常为教什么而犯愁,常常离开了教参和网络就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教的是否是正确的。

对照《解读语文》上的一些篇目,一方面感叹专家解读水平的高超,另一方面自己仍然不得要领。

近日读了郑桂华老师的一篇文章,有一些感触。

郑桂华老师指出:语文教师阅读一篇文章应该和普通读者阅读一篇文章有所差异。

在阅读目的、阅读期待和阅读方式上都应该是不同的。

她强调,语文教师阅读一篇课文应该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作为普通读者的自然阅读,读出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这是指教师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情况下独立阅读课文,在最自然地状态下获得一种原始的朴素的,也是真实的感受。

在一定意义上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我们阅读触角的敏锐。

这个阶段可以避免他人已有的先入为主的解读代替自己的原始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读出教参上也没有的体会,有了这样的体会之后,再去细读课文,再去广泛涉猎参考资料,我们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带着自己的真实感知和体验,努力要和别人进行对话的积极地参与者。

“进行自然状态的阅读”也是化被动为主动地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掌握了理解课文的主动权。

而且在自然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包括感受、理解、遇到的障碍和产生的疑问,很可能就是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初体验,这对我们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起点是很重要的。

第二阶段,读出课文的语文教学价值,就是“课文里有什么”。

这一次阅读是由自然阅读转向专业阅读。

这个阶段需要找出文章的特点。

比如文章主题、结构、文体知识、写作规律、文化历史知识等等。

然后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最值得教的东西设计教案。

这个最有价值最值得教的东西应该是一篇文章里最突出的、最典型的。

这些点的确定可以从单元提示、课后练习去寻找启示。

在这个阶段还可以查查参考书,看看别人的解读文章和教案,以帮助自己确立合适的教学点。

这个阶段查阅参考资料和第一阶段查阅资料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查资料容易形成自我阅读体验障碍,而此时却很有针对性,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 意蕴层的特点:多主题与多义性。
& 产生多义性的原因:第一,文学反映的是现象 形态的生活整体。第二,文学传达的方式是象征 与暗示。第三,读者的理解各不相同。
B 现象层 即文本的内容,由语言所描绘的人物、事件、情节
环境、景物等组成的整个作品的形象体系。 (1)叙事性文本的现象层:故事、情节、人物、环
境、场面、细节等。 & 场面——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一定的
人物行动或人物关系所构成的生活画面,是构成 情节的基本单位。
& 人物——扁平人物、圆型人物、心态型人物 (意识流小说) (2)抒情性文本的现象层:承载情感的、呈现为片 段性的、以蒙太奇方式出现的人事景物。如月、 思妇、爱情。 C 意蕴层:指文本的现象层——形象体系所蕴含的 审美意识,它不表现为一种纯净的思想,而是激 情与哲理的高度融合。
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1、什么是文本? A 文本与作品的关系 B 文本的原意是指一部文学作品书写或印刷的形 式,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但是, 在具体运用中,它亦指一切具有释意可能的符 号链。(如电影、广告、舞蹈等) C 文本的相对独立性(与作者本意相比)。 D 运用文本这一概念,就是为了强调作品的独 立性和再创造性潜能。
2、文学文本的三个层次 语言层 —— 现象层 —— 意蕴层
A 语言层 (1)语音:第一,音韵的和谐。第二,音、义义与深层含义(如双关义、 象征义、比喻义、言外义)。与文本历史文化语 境的关系。
(3)语言层的审美功能(如传达审美信息、造型、 表现个人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治学有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常为人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和技巧等等,也就完全成了无源之水。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最能够彰显语文教师功力的。

文本解读有其客观性,但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本解读有其确定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确定的一面;文本解读需要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不能完全就事论事地拘泥于文本,还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超越。

因此,一方面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另一方面也要读出文本的深意,有时还要读出文本的新意,这可称得上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一、走到文本里面看一看——读出文本的本意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便是“披文入境”,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其要素就是两个字:准确。

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离开了这一步,想要跨上语文教学的第二、第三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那所谓的第二、第三步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但是毋庸讳言,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对文本的认真细致的解读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

曾经,本人有幸担任某市中青年教师“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评委,一共听取了12位中青年语文教师开设的公开课,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课堂气氛的热烈、问题设置的精巧、学生活动的活跃,而是有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甚至有些教师本身就不愿意甚至根本就没有走进文本。

比如,有教师在讲解老舍先生的散文《想北平》时,首先由教师通读全文,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北平的段落;然后再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北平的哪些具体内容(建筑、环境、果蔬),并进行归纳;最后明确作者描写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文中的作用(对比或反衬)。

教师的教学思路应该不错,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清晰,而且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带领学生直奔了主题。

因为这样,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如同庖丁所说的“如土委地”了。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以上这些还仅仅只是文本的表象,而作者通过这些的描写真正想表达什么,即作者“想北平”到底想念她的什么,却是隐性的东西,是文章的实质,需要教师进一步开掘。

但很遗憾,一直等到下课铃响我也没有等到教师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挖掘,那么,教师以上所做的一切皆只能是一种表面文章,浅尝辄止,未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并进而产生共鸣。

这是典型的止于文本的表面,没有真正走进文本。

举“一”才能反“三”。

这“一”就应该是语文的教材、教学的文本,如果离开了这个“一”,学生何以能够“反三”?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但却往往被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忽视了。

因此,在有些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对文本理解不到位、甚至是错位的解读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

试想,如果教师对文本理解不到位,那又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呢?这样的教学还有多大实际意义呢?其实,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也就在解读文本、确定教学思路上,因此,这就首先要求的是教师要走进作者、走进背景、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开掘,还原文本的“本来面目”。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心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这段话对我们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如何准确地读出文本的本意,再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语文教师的“独门绝技”就是文本解读。

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就在于对文本的一“进”一“出”,即教师要独立地走“进”文本,去解读文本,读懂文本,读“出”文本的韵味,进而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准确传达给学生,从而完成从“意会”走向“言传”的过程。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举过一个例子,是关于丁西林先生的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的文本解读。

有教师针对文本中的“花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花瓶”在剧中也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并且洋洋洒洒罗列了诸如“花瓶的易碎象征了国民党政权的岌岌可危”等几大方面的象征意义。

对此,我始终觉得这样的解读有点玄乎而且空泛,很难在文本中找到依据,似乎也不应该是作者的本意,因而也就很难令人信服。

这不能算是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读出了文本的本意,而是剑走偏锋。

如此解读,有主观强加之嫌。

我之管见,以为“花瓶”就是“花瓶”,它无非是个道具,是戏剧矛盾冲突的一个载体,即使把“花瓶”换成“手表”之类也未尝不可,我们总不能再去分析“手表走时不准象征国民党政权抗战不力”等等象征意义吧?其实,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就是借“花瓶”这一小小的道具,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来表现作者对在抗战的日子里人们不去投身抗日,却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聊争论的讽刺,——我觉得,这才是文本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文本的本意,此外,我便再也看不出还有什么特别深的象征意义了。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在一次课后点评中不无深刻地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

”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有一些教师在文本解读之初,不是独立地进入文本,去解读文本,而是四处查阅相关资料,以他人之解替代自我之读,从而将文本解读彻底带入了一种类似于“无我”的境地。

而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独立地走“进”文本,精细化、深刻化、个性化地去解读文本,读懂文本,读出文本的内涵,这是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也是一种专属语文教师的最重要的能力,同时还是语文教师站上讲台并站稳讲台的底气。

二、绕到文本背面看一看——读出文本的深意文本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在我们习惯于多角度、多层面甚至多主题解读文本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适当绕到文本的背后,去看一看对文本叙述内容的对立假设或文本中被主体叙述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去思考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文本意蕴,读出文本的深意,读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蕴。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需要我们尊重文本的客观但又不囿于文本的束缚,在不背离文本客观的同时去重构文本的意义。

文本细节的魅力值得玩味,文本留白的艺术独具匠心。

这些,都可以作为深层次解读文本、读出文本深意的抓手。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常青树”,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都不约而同地选用到了这篇文章。

而对于这篇名作的教学,也逐渐走向了“精耕细作”,由传统的面上的整体把握发展到现在的局部揣摩。

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加以咀嚼、品味,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人物等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一句话:细节不细,耐人寻味。

对此,我曾写过两篇文章,对《祝福》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深入的解读。

这里,不妨列举如下:①祥林嫂为什么一直是说“我们的阿毛”而不是“我的阿毛”“我家的阿毛”?②祥林嫂改嫁贺老六,鲁镇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约定俗成地改称祥林嫂为“贺老六嫂”?③力气那么大的祥林嫂被抢时,为什么没有我们预想的“抗争现场”?④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⑤文中数词的使用,为什么“一元”不说“1000文”,“五百文”不说“0.5元”?⑥短工的两次回答为什么都要先重复一下“我”的问话?这样的解读,就有可能将文本的意蕴引向深入,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大有裨益;而这些,可能是在《教参》上所不能看到的。

同样是鲁迅先生的《祝福》,有教师从祥林嫂的衣着打扮看出她的人生悲剧;有教师绕到祥林嫂“三次抗争”的背后,从隐藏于抗争表象的背后看出祥林嫂的“顺从”,去发掘小说主题的别样深意;甚至还有教师从祥林嫂的一“胖”一“说”入手,详细剖析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心理历程;……而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只是将教材上或教参上的东西交给学生了事,而这些东西,大多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基本能弄明白的。

因而,这样的语文课就很难激发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在语文课堂上重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语文的深度解读走向深刻,就很值得我们关注。

即便是文言文也是如此。

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关注字词句的积累和文句的翻译,往往会忽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

其实,隐藏在字词背后的很多细节性的内容都是值得我们仔细玩味的。

比如传统名篇《鸿门宴》。

在《鸿门宴》中,有太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品味,例如:①刘邦一共三次说到过“为之奈何”:一是当张良告知刘邦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大惊,“为之奈何”脱口而出;二是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时,刘邦回答后又急切地问“且为之奈何”;三是当刘邦想逃离鸿门而又没有跟项羽打个招呼时,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这些能够说明什么?②刘邦是“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的,但最后逃离“鸿门宴”的时候却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连刘邦自己在内只有区区五个人。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一百多人呢?③刘邦“逃意已决”,一心只想逃离这是非之地,而且越快越好。

按理来说,刘邦与其余四人策马飞奔才是最佳选择,但为什么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而“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④趁着项羽对樊哙“英雄相惜”的间隙,刘邦假装“起如厕”,直到张良“入谢”,这中间除了“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之外,未见项羽再有其他任何动作。

那么,项羽到底在想什么呢?⑤刘邦为什么要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穿插这样一些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文言文教学岂不比枯燥的字词句的讲解要生动有趣得多?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语文教学大放异彩。

当然,读出文本的深意需要教师具有智慧和敏锐的眼光。

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的专著《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大利短篇小说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阅读经典》中如是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

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

”鄂冠中老师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就曾对文本教学过深入的解读,“发人之所未发”:晋伐郑,为什么要拉上秦?秦、晋两军分开驻扎,说明了什么?烛之武为什么不爽快出使而要发两句牢骚?烛之武为什么见的是秦君而不是晋侯?(《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如此解读文本,的确十分细致,十分到位,也十分深入,真正触及到了文本的灵魂深处,这样的教学又怎么可能会不深刻?此可视为文本解读的第二重境界,其要素也是两个字: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