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探讨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背景下,农村智能配电网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对其进行规划。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对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总体技术要求和农村电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对未来我国农村配电网建设有所裨益。阐述当前农村智能配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现状,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农村智能配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相关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其目的就是推动农村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实现“智能化”规划的目的,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基础。
标签: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
前言
在配网新机制中,地区控制性规划属于全新的方式,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化”的基础。随着农村的发展,其传统的配电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需要对其农村配电网,进行合理的“智能化”规划,以此来提高配电的质量、效率。就“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来说,其能够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的利用率,积极打造农村智能电网。
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总体技术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在《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中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总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具体内容包括:(1)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应当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日常生活用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2)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必须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3)全面落实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和标准工艺的规定;(4)农村电网硬件设备选型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并坚持“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2 农村电网现状分析
2.1 供电能力不足
农村地区用电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在夏季。从居民生活角度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大功率电器在农村的普及率逐渐提高,极大地增加了农村用电负荷,导致农村用电量大幅超标。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在迎峰度夏时期,由于推广机械化作业,农业用电量大大增加。以灌溉为例,过去一台50kV A的配电器最多可供应7台抽水机同时抽水,如今只能满足4台抽水机的用电需要。
2.2 电能质量低
近年来我国供电部门对农村的10kV配电设备进行多轮改造,农村电网设备
水平整体上有了大幅提高,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改造面积来看,由于点多面广,尚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配变及线路未实现完全改造,目前已完成设备改造的区域仅占农村电网总面积的40%。从设备使用时间来看,在公用配变中,还有大量投运时间超过20年的配变设备和配电线路仍处于运行状态,同时高损耗配变也未进行更换,这部分设备和线路的负载能力与运行情况已经对农村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3 配电网结构弱
农村配电网络以辐射网为主,这会造成电路转载能力弱,导致局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停电。虽然我国花大力对农村配电网络进行改造升级,但部分未改造地区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偏遠地区电网线路导线截面积不符合要求、线路老化严重等,这些问题极易导致电路短路,影响电网线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一旦遭遇大风、暴雨、冰雹等恶劣自然灾害,这些线路的稳定性无法得到切实保障,不仅会造成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下降,还会发生断线事故,威胁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农村智能配电网“智能化”规划的措施
3.1 构建匹配模型
对于农村智能配电网“智能化”规划来说,实际上需要建立与之相互匹配的模型,其主要的流程、方法如下:
(1)建立“智能化”基础供电分析平台模型。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立“智能化”基础供电分析平台模型的目的,就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掌握构建模型的重点、要点,将负荷密度控制在0~45MW/km?之间,同时不同的模式需要对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2)高压电源点建模。在对高压电源点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其首先就应该在正式建模之前,对上级高压电源点满足下级出现要求进行全面确认,即要求电压为110kV。同时,在后续的建模工作中,应该选择与变电站高压电源点相同的坐标,使其能够处于同一个坐标空间内的圆形区域,随后分别通过4个相同规模的高压,将其围成正方形即可。
(3)“智能化”供电单元。就这一环节的建模工作来说,其首先应该对供电系统进行深入的分割,直至将块分割至最小的状态,才可以将其作为依据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还应该进行负荷实验。而试验过程的具体情况,则应该结合频率、位置,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另外,对于供电的单元同样需要根据实际,将其划分为若干供电网络,以此来确定供电单元,最后对网格的参数进行反复的试验,进而保证智能配电网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村房子的密度也越来越高,更加迫切的需要将“智能化”规划方式,应用配电网的规划之中。
(4)“智能化”供电单元。在农村的配电网中,其电能基本上都将基本单元作为其输送的单位,而其具体的组合,需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属性、接线原则,进行详细的划分,进而保证接线方式能够适应规划区的需求,保证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合理性。
3.2 解决关键问题
为了可以将“智能化”的方式,落实在农村智能配电网中,就需要将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解决,主要的方式为:
(1)智能配电网规划。在农村范围内,智能配电网是实现“业务流、信息流、电力流”的关键。监视数据、信息测量,作为“智能化”的基础,主要功能就是打造智能用电、智能网控、智能运检的一体化平台。其中,信息流已经广泛应用在了高级系统中,而电力流则几乎覆盖了网格中,所有不同等级的电压。电力流的处理、收集,经过不同的渠道,将其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中,再经过多个复杂的步骤,将信息交给高级系统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实现电网、电网的互动,为电力抢修与调度,提供便利的条件[2]。
(2)坚强配电网规划。对于坚强配电网即计划来说,安全、可靠是其基本的原则,为了能够提高农村智能配电网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增强配电网的安全性,就必须对电网进行更加科学的网格规划,全面增强网架结构的坚固性。就配电网的布局来说,不仅需要分析当前的实际需求,还应该预测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构建智能配电网网格的过程中,就应该制定更加超前的目标,落实双向改造的配电系统,积极建立全新的智能配电网,同时对旧的配电网,进行全面的改造,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目的,节约“智能化”规划的成本。
(3)绿色配电网规划。在当前社会中,人们的综合素质、思想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并且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其中,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在农村供电中,节能降耗也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即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优化、规划。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满足分布电源的相关要求,就必须其进行智能管理。例如:将光控、声控的灯泡,应用在生活、工作中,在节约电量的同时,能够实现节能的目的;应用在智能路灯,其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现照明的目的,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农村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规划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大重视力度。对此,通过了落实“智能化”规划的过程中,构建了与农村智能配电网相互匹配的模型,处理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实现了农村电网规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剑浩. 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和运维管理控制分析[J]. 通讯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