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节 喉痈
锁喉痈护理PPT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锁喉痈? 2. 谁应该接受护理?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5. 护理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锁喉痈?
什么是锁喉痈?
定义
锁喉痈是一种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喉部脓肿,通常 表现为喉咙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发生。
什么是锁喉痈?
记录体温、吞咽情况等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
护理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抗生素,不要自行停药 或更换药物。
不当用药可能导致耐药性。
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恢复。
谢谢观看
如喉咙疼痛加剧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呼吸道阻塞可能危及生命。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高热持续
若出现持续高热或伴随寒战,需尽快就医。
持续高热可能提示感染加重。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药物不奏效
若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无改善,应再次评估情况。
可能需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病因
锁喉痈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链球菌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免疫力低下、近期感冒或喉炎等因素可能增加发 病风险。
什么是锁喉痈?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喉咙剧痛、发热、吞咽疼痛、声音 嘶哑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谁应该接受护理?
谁应该接受护理? 高风险人群
儿童、免疫系统受损患者以及近期有喉部感 染史的人群应特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
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减少并发症风险。
谁应该接受护理? 症状明显患者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喉痈课件

• 治法:泄热解毒,消肿排脓。
•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当归尾、赤芍、乳 香、没药活血消肿;防风、白芷疏风散结以消肿;贝母、天花粉清 热排脓以散结;穿山甲、皂角刺解毒透络、消肿溃坚;甘草健脾和 中。
• 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以增清热解毒之 力;高热伤津者,去白芷、陈皮,重用天花粉,加玄参;便秘加大 黄;痰涎壅盛,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豁痰消肿。若热毒侵入营血, 扰乱心神,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应以清营凉血解毒为主, 可用犀角地黄汤,并选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以开窍安神。若有 痰鸣气急,呼吸困难者,按喉风处理,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以保 持呼吸道通畅。
(2)刺血法
• 痈肿未成脓时,可酌情用三棱针于局部黏膜浅刺5~6次,或用尖刀 轻划使其出血,以泄热消肿止痛。高热者,用三棱针刺少商、商阳 或耳尖,每穴放血数滴,以泄热解毒。
4.擎拿法
• 适用于咽喉肿塞,疼痛剧烈,汤水难入者。具体方法参见第六章第 四节。
肆
古
典
雅
致
【预防与调护】
•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脓肿自行溃破溢入气管导致窒息。脓已 成应及时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并适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 ②喉痈与喉风均可出现咽喉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口涎外溢等症状, 但喉风最为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喉痈无明显呼吸困难,是为鉴 别要点。
贰
古
典
雅
致
【病因病机】
• 本病多因脏腑蕴热,复感风热邪毒,或异物、创伤染毒,内外热毒 搏结于咽喉,灼腐血肉而为脓,毒聚而成痈肿。喉痈的病程可分为 酿脓期、成脓期、溃脓期三个阶段,其病因病机在三个阶段有所不 同:
叁
古
典
雅
致
5.第三节 喉痈

第三节喉痈一、选择题(一)A型题1.“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化为脓,塞咽半日死。
”这段话出自:A.《内经》B.《诸病源候论》C.《外科正宗》D.《疮疡经验全书》E.《重楼玉钥》2.里喉痈的发病部位在:A.喉关B.喉核C.喉底D.颌下E.会厌3.喉关痈类似于西医学的:A.咽侧脓肿B.咽后脓肿C.扁桃体周围脓肿D.颌下脓肿E.会厌脓肿4.喉关痈多发于:A.老年人B.中年人C.青壮年D.儿童E.婴幼儿5.里喉痈切开排脓的体位应是:A.仰卧侧头位B.仰卧垂头位C.侧卧位D.半卧位E.坐位6.喉关痈的主要特征是: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B.会厌红肿如球状C.咽后壁红肿隆起D.喉核红肿有脓点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7.喉痈的病因病机特点为:A.痰气交阻B.肺肾阴虚C.风热外侵D.热毒蕴积E.营卫不和8.患者,男,28岁。
咽痛已数日,高热不退,咽痛偏重一侧,痛引耳窍,吞咽困难,语音似口中含物。
检查见一侧喉核外上方红肿隆起。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喉痹B.乳蛾C.里喉痈D.喉关痈E.颌下痈9.患儿,男,3岁。
发热3日不退,咽痛拒食,哭声含糊似口中含物,呼吸欠畅,面赤口干,便结溲黄。
检查见右侧咽后壁红肿,隆起泛白。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喉痹B.乳蛾C.里喉痈D.喉关痈E.颌下痈(二)B型题A.喉关B.会厌C.喉底D.喉核E.颌下10.里喉痈发生于:11.喉关痈发生于:12.会厌痈发生于:A.五味消毒饮B.桑菊饮C.仙方活命饮D.银翘散E沙参麦冬汤.13.喉痈外邪侵袭,热毒搏结证宜选用:14.喉痈热毒困结,化腐成脓证宜选用:15.喉痈气阴耗损,余邪未清证宜选用: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B.会厌红肿如球状C.咽后壁一侧隆起红肿D.喉核红肿有脓点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16.颌下痈的特征是:17.会厌痈的特征是:18.喉关痈的特征是:19.里喉痈的特征是:(三)X型题20.喉关痈的临床症状有:A.一侧咽痛B.吞咽困难C.呼吸困难D.张口受限E.声嘶21.会厌痈的临床症状有:A.起病急骤B.一侧咽痛C.吞咽困难D.张口受限E.言语含糊,似口中含物22.各种喉痈均可采用的外治法有:A.含服B.含嗽C.超声雾化D.外敷E.排脓二、名词解释题23.喉痈24.喉关痈25.会厌痈26.里喉痈27.颌下痈28.猛疽三、填空题29.喉关痈的病史多有发作史。
喉痈

颌下痈
病史:可有乳蛾、喉关痈、里喉痈等病史 主症: 咽、颈部疼痛剧烈,牙关紧,吞咽困 难。舌红苔黄 脉数 局检: 颌下肿胀,压痛, 喉核及咽壁推向中 央
治疗
喉痈多属火毒为患,故咽喉患处焮赤 红肿者居多 喉痈辨证中要注意辨有脓无脓: 若肿胀散漫,触之坚硬者,为脓未成 患处红肿光亮,高突,四周红晕紧束, 按之软者,为脓已成 脓未成时,痛觉散漫;脓已成时,痛 觉集中,有跳动之感
部异物行粘膜表面麻醉后在间接喉镜下取出。少数 梨状窝异物,小儿不合作,舌背高不能合作者在麻 醉喉镜下用直接喉钳取出。 ► 被推向粘膜内的较小尖锐异物,检查未能发现,但 咽喉疼痛、吞咽更甚者,可用软化、松脱骨鲠法: 威灵仙,水两碗,煎成半碗,加醋半碗徐徐咽下, 日服l~2剂。
► 二、内治法 ► 患部刺伤,邪毒侵袭 ► 临床表现:患部疼痛,吞咽尤甚,饮食难入,
► 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见长,为治疗痈疽疔
毒之有效方剂,应用时可加荆芥、防风、连 翘以加强疏风清热之力,加白芷以助消肿止 痛, ► 若疼痛较甚者,加归尾、赤芍、丹皮以助活 血止痛 ► 若恶寒发热,加连翘、荆芥、防风以疏风解 表 ► 若病情严重,壅盛,上炎咽喉 ► 主证:咽喉肿塞,疼痛剧烈,多为跳痛,并连及耳
► ► ► ►
► 3.检查 ► 咽喉异物多存留在前后腭弓与扁桃体间、舌
根、会厌谷、梨状窝、声门附近等处,口咽 部检查、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检查可发现骨 刺停留或损伤的部位。
► 【辨证及治疗】 ► 咽、食道或喉部异物的治疗,应以取出为主。
如异物损伤致患部染毒,红肿化脓者应配合 内服药物治疗。
► 一、外治法 ► 口咽部异物在直视下取出。舌根部、会厌谷及喉咽
骨鲠
► 概述: ► 骨鲠是因鱼骨等骨类或其他异物哽于咽、食
咽喉病证:喉痈的诊疗

咽喉病证:喉痈的诊疗喉痈是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喉间,热胜肉腐成痈,是以咽喉部位局限性红肿,疼痛剧烈,吞咽困难,高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咽喉病。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常见的有喉关痈、里喉痈、侧喉痈、下喉痈。
喉关痈相当于西医扁桃体周围脓肿,多因风热邪毒壅盛,客于喉关所致,是以发热,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喉关红肿隆起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咽喉病。
又称骑关痈,以其多发于一侧,又名单喉痈。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
里喉痈相当于西医咽后脓肿,多因邪毒壅盛,客于喉底所致,是以发热,咽痛剧烈,喉底红肿突起,颈项转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
多发生于小儿。
侧喉痈相当于西医咽旁脓肿,多因邪毒壅盛,客于喉旁所致,是以发热,咽痛剧烈,吞咽困难或汤水难下,转颈不利,患侧颌下及颈侧肿胀突起,喉核及咽壁被推向对侧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
亦有称之为颌下痈。
下喉痈相当于西医急性会厌炎与会厌脓肿,多因邪毒壅盛,客于会厌所致,是以发热,喉痛剧烈,吞咽困难,会厌红肿甚则化脓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咽喉病。
多发于早春及秋末,常见于成人。
喉痈大多发展迅速,若失治、误治,或正虚邪胜,可致咽喉肿塞剧痛,吞咽困难,汤水难下,甚或并发急喉风而致生命危险。
[历史沿革]古代对喉痈的最早记载,当属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始称“嗌睢(疽)”。
《内经》中则称为猛疽,如《灵枢·痈疽》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半日死。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十提出了喉痈之名。
喉关痈、里喉痈之名出于第一版教材《中医喉科学讲义》。
在古代文献中,喉痈多指喉关痈。
侧喉痈之名出自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
下喉痈之名,始见于杨龙九《囊秘喉书》(1902年)之“插舌喉痈”中,指颏下痈而非本病。
下喉痈在古代文献中,一般不属喉痈范畴,而见于喉痹、喉风、乳蛾等病证资料中。
如张宗良《喉科指掌》说:“内肿锁喉风,此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可能与本病有关。
喉痈怎样治疗?

喉痈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喉痈的治疗方法,治疗喉痈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喉痈应该吃什么药。
*喉痈怎么治疗?*一、中医喉痈辨证中要注意有脓无脓,若肿胀散漫,可用压舌板轻触患处,坚硬者,脓未成;如红肿光亮,高突,四周红晕紧束,按之软者,是为脓已成。
又脓未成之时痛觉散漫,脓已成,则痛觉集中,且有跳动之感。
《咽喉经验秘传·治法凡例》中说:";凡喉症至五日,而重如三日前,症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消散,若过五、六日患处多成脓。
";辨别脓之成与否,对指导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全身辨证:初起多有发热,恶寒,头痛、体倦,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
若邪热壅盛传里,则发热增高,头剧痛,口气焮热,口臭,胸闷腹胀,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洪数有力。
甚则可出现邪犯心经,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舌干绛少苔的重证。
若痰热壅盛上涌咽喉或痈肿破裂脓液溢入气道,气道阻塞,均可出现痰鸣气急,呼吸困难,汗出烦躁,唇青面黑,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小儿机体柔弱,形气未充,易因痈肿阻塞气道,兼之痰涎壅盛不易排出,尤易致发生呼吸窒息的危证。
证候分析:风热邪毒侵袭,搏结于咽喉,气血凝滞,遂致出现咽喉红肿痛。
火毒烁灼肌膜,化腐成脓。
咽部肿塞,则张口困难,吞咽难下,喉关为呼吸、饮食孔道,上通颃颡,汤食不能下咽,势必反逆于颃颡而从鼻孔流出。
咽通于耳窍,手少阳三焦经脉沿颈进入耳内,故邪盛则痛连耳窍。
里喉痈位于喉底,容易阻碍气机,兼之热伤津液,煎炼成痰,痰涎壅盛,则痰鸣气促而呛咳。
甚者发生窒息。
上腭痈肿,因妨碍舌的伸缩,舌舐痈肿则疼痛加剧,故病人语言饮食均感困难。
取仰头姿势是为减轻痈肿下垂的痛感。
腭部上通颃颡,若痈向内溃,则脓血可能从鼻孔流出。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喉痈怎么治疗,喉痈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喉痈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喉痈”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喉关痈的护理查房

食疗方剂
菊花茶:清热解 1 毒,清肝明目
蜂蜜柚子茶:润 2 肺止咳,清热解
毒
罗汉果茶:清热 3 利咽,润肺止咳
川贝炖雪梨:清 4 热化痰,润肺止
咳
百合莲子粥:养 5 阴润肺,清心安
神
银耳雪梨汤:润 6 肺止咳,清热解
毒
喉关痈的健康教育
喉关痈的护理查房
汇报人:_
喉关痈的护理诊断
喉关痈的中医护理 措施
喉关痈的健康教育
喉关痈的护理措施 喉关痈的饮食护理
喉关痈的护理诊断
疼痛
护理措施:使用止痛药、 冷敷、热敷等方法缓解疼 痛
影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和睡眠质量
持续时间:急性、慢性
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原因:喉关痈引起的疼痛
呼吸困难
预防措施:保持室 内空气清新,避免 刺激性气体,避免 剧烈运动等
饮食原则
水分补充:保持Leabharlann 足的水分摄 入,预防脱水高纤维饮食:促进肠道蠕动, 预防便秘
高蛋白饮食:补充蛋白质,增 强免疫力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推荐食物
01
02
03
04
多喝水:保持口 腔湿润,有助于 缓解疼痛和炎症
高纤维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 保持大便通畅
高蛋白食物:如 鸡蛋、豆腐、鱼 肉等,有助于伤 口愈合
体位调整:将患者头部抬高,减轻呼吸困难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发热护理
观察病情:密切观 1
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向医生汇报
补充水分:鼓励患 2
者多喝水,保持水
分平衡
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扁桃体周脓肿或咽后脓肿或咽旁脓肿或急性会厌炎等相关疾病的住院患者。
一、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喉痈(TCD编码:BRY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扁桃体周脓肿(ICD10 编码:J36.X00)或咽后脓肿(ICD10 编码:J39.001)或咽旁脓肿(ICD10 编码:J39.003)或急性会厌炎(ICD10 编码:J05.100)等相关疾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8)”。
喉痈(咽喉部脓肿)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侵犯证肺胃蕴热证正虚邪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喉痈(咽喉部脓肿)。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扁桃体周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或急性会厌炎等相关疾病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观察患者咽痛主症、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的次症变化,正确判断发病部位和局部病变的程度。
其次观察患者舌、脉变化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HIV抗体、梅毒抗体等;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或硬性喉镜或纤维喉镜)、心电图、胸部X光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细菌培养+药敏、降钙素原、风湿三项、颈部高分辨率CT(包含水平位及冠状位)、颈部MRI检查等。
喉痈中医诊疗方案

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中“喉痈”拟定。
(1)以咽喉疼痛剧烈,吞咽困难,语言含糊,甚则出现呼吸困难为主症。
(2)咽喉部痈肿部位红肿高突,成脓者局部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3]中相关疾病拟定。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故各种咽喉部脓肿又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据此可作出相应的诊断。
(1)扁桃体周脓肿:初起时为急性扁桃体炎,咽痛转向一侧伴有畏寒、高热、说话含糊不清、流涎、张口困难、饮食自鼻内呛出,甚至呼吸困难。
患侧扁桃体周围水肿或红肿,软腭及悬雍垂肿胀并向对侧移位,扁桃体被推向内下方。
患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
扁桃体周围穿刺可抽出脓液。
(2)咽旁脓肿:一侧咽痛、颈部痛并放射到耳部,咀嚼、头位活动时疼痛加剧,可有吞咽障碍、张口困难及颈僵直;全身发冷、高热或弛张热、头痛、出汗。
患侧腮腺区、下颌区及上颈部肿胀、压痛。
扁桃体及咽侧壁被推向内侧,但黏膜不充血肿胀。
颈部肿胀明显处可抽出脓液。
(3)咽后脓肿:急性型起病急,发热、烦躁、咽痛拒食、说话及哭声含糊不清,如口中含物,伴有吞咽困难,饮食自鼻孔呛出,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慢性型发病缓慢,有低热,无咽痛,多在脓肿大时出现咽部堵塞感。
急性型可见咽后壁一侧隆起,充血,慢性型多为咽后壁中央向前隆起,黏膜色泽较淡。
(4)急性会厌炎:初起时咽痛,自觉有硬物梗于喉下,饮食不适,吞咽时疼痛更甚,痰涎难于咽下,滞留口内频频作咳,病情发展迅速,疼痛剧烈,吞咽困难,汤水难下,呛咳,呼吸困难,但牙关开合自如。
检查可见咽部或正常,会厌红肿,呈球状隆起,颌下淋巴结肿痛。
(二)证候诊断1.风热侵犯证:喉痈初起,咽痛逐渐加重,吞咽不利,吞咽时疼痛尤甚,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口干,咳嗽痰多,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检查可见患处黏膜色红漫肿或颌下肿胀,触之稍硬。
中西医:里喉痈的诊疗

中西医:里喉痈的诊疗里喉痈是因邪毒壅盛,客于喉底所致,以咽痛剧烈,发热,颈项转动不利,喉底红肿突起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
多发生于小儿,容易引起危重并发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咽后脓肿。
里喉痈之名出于第一版教材《中医喉科学讲义》。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论述,如《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化为脓,塞咽,半日死。
”可能包括了本病。
[病因病理]小儿脏腑娇嫩,抗病力弱,易虚易实,易感风寒邪毒,搏结咽喉;或因咽喉损伤,邪毒乘势入侵,致气血壅滞,热盛肉腐成脓。
西医认为,鼓室、鼻、咽等部位之淋巴,3岁前有部分汇入咽后淋巴结,故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均可引起咽后淋巴结感染,进而发展为咽后隙脓肿。
成人多为咽后壁外伤感染,某些操作不当如咽后壁注射,亦可导致本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史,或咽部异物损伤史。
2.症状:①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等症。
②咽痛拒食,吞咽困难,吸奶时吐奶或返流入鼻,有时可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
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唾眠时有鼾声,呼吸不畅。
③头常偏向患侧。
3.检查:⑴咽后壁隆起,充血,早期为一侧,后期可延至对侧,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及软腭向前推移。
检查时,压舌板宜轻轻用力,切不可用力强压,否则可能造成脓肿破裂,引起窒息。
检查时如脓肿突然破裂,应急速将病儿双足提起,头部倒置,以免脓液流入喉腔或下呼吸道。
⑵某些外伤引起的咽后脓肿,可位于喉咽,须用间接喉镜检查,方能见到咽后壁隆起。
若局部盖有脓性分泌物、肉芽,多提示异物存在之可能。
⑶一侧或双侧颈部有淋巴结肿大。
⑷颈部X线拍片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结核性咽后脓肿:多因颈椎结核所致,常有肺结核病史。
发病缓,病程长。
咽痛、咽部梗阻感缓慢出现,因脓肿位于椎前间隙,故见咽后壁正中隆起为主,粘膜色淡。
颈椎与肺部X线照片有助确诊。
[辨证论治]里喉痈患者就诊时,其痈肿多已化脓,应尽快施行脓肿切开排脓。
喉痈的护理查房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 虑。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合 理的饮食和适 量的运动。
避免诱发因素
01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 熬夜和过度疲劳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03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 粉尘
04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05
避免过度用嗓
06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定期体检
01
02
03
04
保持充足的休息 和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劳累和 紧张
饮食清淡,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 物
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温盐水漱口
保持室内空气清 新,避免烟雾、 粉尘等刺激
喉痈的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01
02
03
04
避免接触传染 源,如避免接 触感冒、流感 等传染病患者。
接种疫苗,如 流感疫苗、肺 炎疫苗等。
THANK YOU
汇报人:_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感染: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引起
喉痈的危害
感染:喉痈可能导致患者感染,影响身体健康 疼痛:喉痈可能导致患者疼痛,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 吞咽困难:喉痈可能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影响正常饮食 呼吸困难:喉痈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影响正常生活
喉痈的护理评估
了解患者情况
评估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心理 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 虑和恐惧
护理效果:护 理方案对患者 病情的改善效 果
02
护理方案:针 对喉痈患者的 护理措施,包 括饮食、用药、 康复锻炼等
病情分析:喉 痈的病因、病 程、症状、诊 断等
03
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第六章疮疡(痈)

【病因病机】
脐痈多先有脐部湿疮出水,复因搔抓染毒,或先天脐部发育不 良,又有心脾湿热,下移于小肠,致使火毒结聚脐部,血凝毒滞 而成。若日久不愈可致心脾两伤,气血耗损,余毒难尽而成脐漏。
【辨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发病前往往有脐孔湿疮病史,或脐孔曾有排出尿液或粪便史。 初起脐部微痛微肿,皮色或红或白,渐渐肿大如瓜,或高突如 铃,根盘较大,触痛明显,或绕脐而生。酿脓时可伴有恶寒发热 等全身症状。溃后若脓水稠厚无臭味者易敛;若脓出臭秽,或夹 有粪块物质,脐孔正中下方触及条状硬结者,往往形成脐漏,日 久不易收口。
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 范围多在6〜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 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 内陷。
一般的痈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繁多, 包括:生于颈部的颈痈,生于腋下的腋痈,生于肘部的肘痈,生 于胯腹部的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委中毒,生于脐部的脐痈。上 述疾病除具有一般痈的共性外,又各有其特点,故分别论述,其 他如囊痈、子痈、肛痈、乳痈等在病因、证治及转归等方面与上 述痈不同,故分别在泌尿男性疾病、肛肠疾病、乳房疾病的相应 章节中叙述。
(4)袋脓
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
3.其他疗法
(1)中成药蟾酥丸,3〜5粒,吞服,儿童减半。西黄丸,每次 3g,每日2次。 (2)西医治疗必要时可应用抗生素,并配合支持疗法。
【预防与调护】
1.经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平素少食辛辣炙燻助火之物及肥甘厚腻之品,患病时忌烟酒 及辛辣、鱼腥发物。 3.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卧休息,并减少患部活动。
(3)发
在皮肤疏松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明 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范围较痈大,3〜5日皮肤湿烂,随即 腐溃、色黑,或中软而不溃,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喉痈有哪些症状?

喉痈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喉痈症状,尤其是喉痈的早期症状,喉痈有什么表现?得了喉痈会怎样?以及喉痈有哪些并发病症,喉痈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喉痈常见症状:
*以上是对于喉痈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喉痈并发症,喉痈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喉痈常见并发症:
新生儿泪囊炎、喉疮、喉上神经损伤、脑囊虫病、矮小症、脑动静脉畸形、锁喉痈、喉气管食管裂、颅咽管瘤、喉喑、喉返神经损伤、副鼻窦炎、白喉性心肌炎、发作性睡病、锁喉毒*一、并发病症
初起外邪犯肺卫,故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若邪热壅盛与胃腑之热互结,则发热增高,头胀痛,口焮热,口臭,胸闷腹胀;热结于下,则大便秘结,小便黄;苔黄厚,脉洪数有力,均是胃腑热盛之象。
若证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是邪热内陷营血,扰心神所致。
舌为心
之苗,热灼营阴,故舌色干绛少苔。
喉为呼吸之道,喉痈肿胀甚者,则气道受阻,兼之痰涎壅盛,阻塞气道,故有痰鸣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汗出如油,烦躁不安,唇青面黑,脉微欲绝是阴阳离决之危象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喉痈症状,喉痈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喉痈”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三节喉痈PPT优选版

喉关痈
(二)会厌痈
1.病史:有外感、异物、创伤及邻近 器官急性炎症史。
2.主证:起病急骤,咽喉剧痛,吞咽 困难,张口流涎,言语含糊,甚则呼吸 困难。
3.检查:呈急性病容,咽后壁一侧隆起,粘 膜红肿;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及软 腭向前推移。患侧颌下臖核肿大,压痛明显。 颈位X线片,可见咽后壁隆起之软组织阴影, 有时尚可见液平面。
(四)颌下痈
1.病史:可有乳蛾、喉关痈、里喉痈或咽旁 组织损伤史。
2.主证:咽痛及颈侧剧烈疼痛,吞咽障碍, 言语不清,张口困难。全身可伴高热、畏寒、 食欲不振、头痛、乏力等。
3、名称: ⑴发生于喉关的称喉关痈或骑关痈。
⑵发生于会厌的称会厌痈。 本病应与颌下痈、智齿冠周炎相鉴别。
请说出该病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代表方、外治法、预防及护理要点。 三、诊断
⑴⑵4⑶ ⑷、扁急发 发现性桃生生代会体于于医厌周颌喉学炎围底下病及脓的的名会肿称称:厌。颌里脓喉下肿痈痈。。。 622里里或 322检治1检 (1重三(脓治或2或⑴136.....、、.....喉喉侵查则查一点、一肿则侵患扁排 主 含 掌 主 绝 外 主 病 掌 排痈 痈 蚀积 : : :) : 诊 ) 较 : 蚀 侧 桃脓证服握证大邪证史握脓应应破 极患益患 喉掌断喉大益破腭体:各:多侵::各采采坏 治处气处 关握关者气坏咽周喉咽可种咽数袭起多种喉取取脉 疗粘养红 痈喉痈,养脉弓围痛喉痛患,病有喉关用关仰仰络 咽膜阴肿 痈可阴络红脓及痈及者热急乳痈痈清痈卧卧导 喉色突 之将导肿肿清清颈的颈经毒骤蛾的脓热脓垂垂致 部红起 病患致,。解解侧诊侧恰搏,发诊成解成头头大 急漫已 因侧大喉余余剧断剧当结咽作断之毒之位位出慢肿平由腭出核毒毒烈、烈治喉史、后、后,,血 性或复 热咽血被疼辨疼疗剧。辨,利,并并等 疾颌, 毒弓等推痛证痛可痛证应咽应在在危 病下粘 引及危向,及,痊,及及止及做做症 ,肿膜 发软症前吞治吞愈吞治时痛时好好。 保胀色 ,腭。下咽疗咽,咽疗排的排抽抽持,红 病向方障。障预困。脓中脓吸吸口触欠 情前。碍碍后难。药。痰痰腔之润 发推,,良,含液液卫稍, 展移言言好张片及及生硬或 迅。语语。口、气气。。溃 速不不流滴管管口 ,清清涎丸切切未 每,,,含开开愈 致张张言服器器合 咽口口语,械械。 喉困困含如的的肿难难糊六准准塞。。,神备备、甚丸下下剧则等进进痛呼。行行、吸,,吞困以以咽难防防困。脓脓难肿肿,突突甚然然则破破阻裂裂塞, , 呼脓脓吸液液,涌涌危入入及气气生道道命,,,导导应致致给窒窒予息息充。。分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喉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化为脓,塞咽半日死。
”这段话出自:
A.《内经》B.《诸病源候论》C.《外科正宗》D.《疮疡经验全书》E.《重楼玉钥》
2.里喉痈的发病部位在:
A.喉关B.喉核C.喉底D.颌下E.会厌
3.喉关痈类似于西医学的:
A.咽侧脓肿B.咽后脓肿C.扁桃体周围脓肿D.颌下脓肿E.会厌脓肿
4.喉关痈多发于:
A.老年人B.中年人C.青壮年D.儿童E.婴幼儿
5.里喉痈切开排脓的体位应是:
A.仰卧侧头位B.仰卧垂头位C.侧卧位D.半卧位E.坐位
6.喉关痈的主要特征是:
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B.会厌红肿如球状C.咽后壁红肿隆起D.喉核红肿有脓点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
7.喉痈的病因病机特点为:
A.痰气交阻B.肺肾阴虚C.风热外侵D.热毒蕴积E.营卫不和8.患者,男,28岁。
咽痛已数日,高热不退,咽痛偏重一侧,痛引耳窍,吞咽困难,语音似口中含物。
检查见一侧喉核外上方红肿隆起。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喉痹B.乳蛾C.里喉痈D.喉关痈E.颌下痈
9.患儿,男,3岁。
发热3日不退,咽痛拒食,哭声含糊似口中含物,呼吸欠畅,面赤口干,便结溲黄。
检查见右侧咽后壁红肿,隆起泛白。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喉痹B.乳蛾C.里喉痈D.喉关痈E.颌下痈
(二)B型题
A.喉关B.会厌C.喉底D.喉核E.颌下
10.里喉痈发生于:
11.喉关痈发生于:
12.会厌痈发生于:
A.五味消毒饮B.桑菊饮C.仙方活命饮D.银翘散E沙参麦冬汤.13.喉痈外邪侵袭,热毒搏结证宜选用:
14.喉痈热毒困结,化腐成脓证宜选用:
15.喉痈气阴耗损,余邪未清证宜选用:
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B.会厌红肿如球状C.咽后壁一侧隆起红肿D.喉核红肿有脓点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
16.颌下痈的特征是:
17.会厌痈的特征是:
18.喉关痈的特征是:
19.里喉痈的特征是:
(三)X型题
20.喉关痈的临床症状有:
A.一侧咽痛B.吞咽困难C.呼吸困难D.张口受限E.声嘶
21.会厌痈的临床症状有:
A.起病急骤B.一侧咽痛C.吞咽困难D.张口受限E.言语含糊,似口中含物
22.各种喉痈均可采用的外治法有:
A.含服B.含嗽C.超声雾化D.外敷E.排脓
二、名词解释题
23.喉痈
24.喉关痈
25.会厌痈
26.里喉痈
27.颌下痈
28.猛疽
三、填空题
29.喉关痈的病史多有发作史。
30.喉痈的病变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31.喉痈的外治法有、、、、、。
32.喉痈常见证型有、、。
四、判断说明题
33.喉关痈、里喉痈和会厌痈易并发急喉风。
34.里喉痈切开排脓可采取坐位或平卧位。
35.喉痈排脓应先穿刺抽脓,再切开排脓。
五、简答题
36.何为喉痈?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37.会厌痈的诊断要点主要有哪些?
38.喉关痈局部检查一般有何表现?
39.喉痈如何配合针灸疗法?
六、论述题
40.试述喉痈的病因病机。
七、病例分析题
41.王某,男,20岁,工人。
主诉:咽喉疼痛、持续发热6天,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6天前开始咽痛,伴恶寒发热,自服牛黄解毒片未效,近2天咽痛加重,且集中于右侧,痛连耳窍,伴吞咽困难,痰涎壅盛,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口干,口臭,便结,溲黄。
检查:右侧喉关红肿高突,顶部泛白,软腭、悬雍垂红肿偏向左侧。
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
请写出中西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及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