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c2443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a.png)
文章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写作手法指写一首诗,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辞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等.表现手法1 衬托【概念解说】所谓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而用相似的或相反的、有差异的事物做陪衬的一种写作方法,也就是“绿叶扶花”、“烘云托月"。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015cce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b.png)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在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为了更生动、形象、深刻地表达主题和情感,创作者们常常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这些表现手法就像是艺术家手中的魔法棒,能够将平凡的素材点石成金,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它是通过特定的形象来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情感。
比如,在诗歌中,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白鸽象征着和平;蜡烛象征着无私的奉献。
在小说中,一座古老的城堡可能象征着被遗忘的过去或者神秘的未知。
象征手法能够让读者在具体的形象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增强作品的内涵和韵味。
对比也是十分常见的。
通过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比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将一个人的勇敢与另一个人的怯懦进行对比,突出勇敢者的英勇无畏。
在描述社会现象时,可以对比过去的贫困与现在的繁荣,展现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比手法能够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衬托则是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
例如,用绿叶衬托红花,绿叶的平凡更凸显出红花的娇艳。
在描写英雄人物时,可以通过描写周围普通人的平凡和弱小,来衬托英雄的伟大和坚强。
衬托手法能够使主要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借景抒情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当作者心情愉悦时,笔下的景色可能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而当心情悲伤时,景色可能是阴雨连绵、秋风萧瑟。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描绘一系列凄凉的景物,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托物言志则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比如,竹子在文人笔下常常代表着正直、坚韧的品质,作者通过赞美竹子,表达自己追求高尚品质的决心。
十大表现手法
![十大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3bf0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f.png)
十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像魔法棒,能让平淡的东西变得超有趣。
先来说说象征吧,这就像给某个东西贴上一个超级标签。
比如说鸽子象征和平,鸽子就像是和平的小使者,扇动着翅膀把和平的消息带到全世界。
感觉鸽子都像是背着和平小包裹的快递员,到处派送和平呢。
再聊聊对比,对比就像是把白天和黑夜放在一起比。
高个子和矮个子站一块,那高的像电线杆,矮的像小蘑菇。
一对比,特点就特别明显,就像把甜和苦放在舌尖上,能清楚地感受到区别。
夸张就更好玩啦。
我要是说我饿起来能吃下一头牛,这就是夸张。
夸张像是给事实穿上了超级大的衣服,让它变得特别显眼。
就像形容一个人跑得快,说他跑得比火箭还快,感觉他脚底下都要冒火了,像哪吒踩上风火轮一样。
拟人呢,把东西当成人来写。
花儿笑了,小草在跳舞。
花朵就像是一个开心的小姑娘,在风中晃着脑袋,小草就像一群活泼的舞者,扭来扭去。
仿佛整个花园就是一个大舞台,它们在尽情表演。
还有借景抒情,看到月亮就思念故乡。
月亮就像一个大灯泡,挂在天上照亮思念的路。
这时候的月亮不再只是个天体,而是思念的载体,像一个装满回忆的盒子。
烘托也是很有趣的手法。
描写寒冷的时候,说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周围的树都被吹得瑟瑟发抖,就像一群害怕的小喽啰。
这样通过风、树来烘托出寒冷的氛围,就像给寒冷找了一群小跟班。
联想也超酷。
看到雨滴,就联想到泪水。
雨滴就像是天空的泪水,从云朵的眼睛里落下来。
感觉天空也有喜怒哀乐,雨滴就是它情绪的表达。
悬念就像是在故事里藏了一个小宝藏。
在故事开头就设置一个奇怪的情节,像有个神秘的盒子,读者就像寻宝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照应呢,就像两个好朋友互相呼应。
前面提到一个红色的气球,后面这个气球又出现了,就像这个气球在故事里旅行了一圈又回来了,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白描简单又直接。
就像画画的简笔画,几笔勾勒出一个形象。
描写一个人只说他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简单却能让人想象出那个人的样子,像用线条简单勾勒出的小轮廓。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68b3d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8.png)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在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中,为了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创作者们常常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
这些表现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加生动、深刻,引发读者或观众的共鸣。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
象征是一种常见且富有深意的表现手法。
它通过特定的形象来暗示与之相似或相关的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或情感。
比如说,在诗歌中,诗人可能会用“蜡烛”象征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白鸽”象征和平。
在小说里,作者也许会以“暴风雨”象征即将到来的巨大灾难或冲突。
象征手法能够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对比也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
例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将一个勇敢的人和一个胆小的人进行对比,从而让勇敢者的形象更加高大,胆小者的形象更加怯懦。
在描绘社会现象时,可以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展现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衬托手法也颇为常见。
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比如用“美好的环境”来衬托“愉快的心情”。
反衬则是用相反的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像用“敌人的凶残”反衬“革命者的英勇”。
衬托能够使主要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借景抒情是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能见到的手法。
作者借助对自然景色或环境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比如,看到秋天的萧瑟景色,可能会抒发伤感、寂寞的情绪;面对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许会表达喜悦、充满希望的心情。
这种手法能够让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委婉,让读者在感受景色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夸张手法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它通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对瀑布高度的夸张描写,突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则是对眼睛大小的夸张,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愤怒。
十大表现手法
![十大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0ab1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d.png)
十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像魔法棒,能让文字变得超级有趣。
先来说说象征吧,它就像一个神秘的传声筒。
比如说白鸽象征和平,白鸽那白色的羽毛就像是和平的信纸,带着和平的讯息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感觉它每扇动一下翅膀,和平的气息就多散发一点,全世界的战火都得给它让路呢。
再讲讲对比,这就像是一场擂台赛。
把好的和坏的放在一起,就像把天使和恶魔放在一个舞台上。
天使那圣洁的光环和恶魔那丑陋的犄角,对比强烈得就像白天和黑夜碰撞。
善良的人站在天使这边,邪恶的念头在恶魔那边瑟瑟发抖,简直是现实版的正义与邪恶大比拼。
夸张手法可太好玩啦,那是文字里的超级放大镜。
要是说一个人饿了,用夸张手法就是他能吃下一头牛,感觉他的肚子像个无底洞,宇宙里的食物都能被他吸进去。
就像有个超级吃货朋友,看到美食的时候眼睛放光,那眼神仿佛能把食物瞬间融化,然后一口吞掉整个世界的美食。
还有拟人呢,这就像是给事物穿上人的衣服。
你看那风儿,它要是被拟人化了,就成了调皮的小顽童。
在树林里穿梭的时候,一会儿拍拍树叶的肩膀,一会儿揪揪小花的辫子,搞得整个树林像个热闹的游乐场,树叶沙沙作响就是它们的欢声笑语。
借景抒情也很有韵味。
景就像是情感的大容器。
比如说,一个人失恋了,看着那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就像是他的眼泪,那阴沉的天空就像是他此刻的心情,压抑又悲伤。
他对着雨倾诉,雨就默默承载着他的痛苦,感觉整个世界都因为他的悲伤变得湿漉漉的。
烘托也很巧妙。
它像个舞台上的小配角,却起着大作用。
主角悲伤的时候,周围的环境都变得黯淡无光,那灯光好像都在抽泣,周围的人也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沉默,整个气氛就像被一层灰色的纱笼罩着,把主角的悲伤情绪烘托得更加浓烈。
联想就像是思维的跳跃游戏。
看到一片红色的枫叶,就能联想到火热的爱情,那枫叶就像是爱情的信号灯,在风中摇曳着,像是在对全世界宣告爱情的存在。
又或者看到月亮,就联想到嫦娥和玉兔,感觉月亮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场,嫦娥在里面寂寞地跳舞,玉兔在旁边捣药,像一场奇幻的表演。
表现手法分为哪几种
![表现手法分为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2addb85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4.png)
表现手法分为哪几种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分别是衬托、象征、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写、实写、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主次、远近、绘声绘色、对比、联想、想象、类比、修辞等。
1、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
2、修辞手法主要包括象征、夸张、拟人、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
3、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动衬静、欲扬先抑、衬托对比、正面侧面、烘托渲染、实写虚写等。
4、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
5、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6、照应是为使文章气血贯通、脉络清楚,和预伏往往对应使用的一种写作技法。
又称“照映”、“后应”。
7、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作用:通过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主题。
8、烘托是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9、渲染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区别表达方式是指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和手段,也就是指你说话的内容;表现手法是指表现你的主题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更好的表现你要传达的意思。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6f0d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9.png)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导言:表现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情感、揭示主题或展示故事的艺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16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做出类比,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喻能够丰富语言形象,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学作品。
二、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属性和行为,使之具有人的形象和特征。
拟人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感染力。
三、夸张:对事物的某一特点进行极端放大,以突出该特点的重要性或引起读者的注意。
夸张手法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四、对比:通过对两个或多个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对比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对照之下更能凸显主题。
五、象征: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或意义。
象征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六、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七、设问:用问句的形式来引导读者思考,增加作品的互动性。
设问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引发读者的共鸣。
八、排比: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或概念,使句子结构平行,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排比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力度和感染力。
九、倒装:将句子的语序颠倒,使之与正常语序相反。
倒装手法能够增加句子的独特性和艺术感,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十、描写:通过对事物的外貌、声音、味道、触感等细节进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事物。
描写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具体形象,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十一、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达情感、展示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对话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十二、叙述:通过叙述事件的经过、发展和结果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叙述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连贯流畅,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十三、抒情:通过深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使读者能够共情、感同身受。
表现手法考点
![表现手法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9f65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5.png)
表现手法考点
摘要:
1.表现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2.表现手法的作用和重要性
3.如何运用表现手法提升写作水平
正文:
一、表现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表现手法,顾名思义,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性格、描绘场景、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法。
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象征、对比、排比、拟人等,这些手法都能使文学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二、表现手法的作用和重要性
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赋予作品灵魂,让读者产生共鸣。
具体来说,表现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运用表现手法,作者可以更加立体、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跃然纸上,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2.渲染气氛:表现手法能够有效地创造氛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传达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有效途径,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4.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运用表现手法,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表现力和艺
术价值,提升作品的整体品质。
三、如何运用表现手法提升写作水平
想要运用表现手法提升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读书,积累表现手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大师们如何运用表现手法,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和灵感。
2.勤加练习,熟练掌握表现手法:写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各种表现手法,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3.注意运用表现手法的适度:运用表现手法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堆砌,导致作品显得矫揉造作。
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98125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4.png)
表现手法有哪些:考虑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考虑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考虑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有哪些: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二、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三、四、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五、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六、七、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八、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九、十、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十一、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十二、十三、五、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十四、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请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有以下五种:1、记叙叙述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辨析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关于表达方式: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4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5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种,例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等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关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62b6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8.png)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用来描绘、展示角色、情节、氛围等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 描述:用文字形象地描绘事物的外貌、性质、特点等,增强读者对作品中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2.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角色的性格、思想、情感等,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3. 独白:由一个角色独自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回忆,展示其内心世界和思想。
4. 思想描写:通过对角色内心的思考、感觉、观察等的描写,展示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5. 动作描写:通过对角色的动作、肢体语言的描写,展示角色的情感、态度和性格特征。
6. 比喻: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 拟人:将非人物的事物搬到人的地位进行描写,使抽象的事物具有生动、感性的形象。
8. 反讽:通过用与实际情况相反的言辞或态度来嘲笑、讽刺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或人物,达到艺术的审美效果。
9. 并列与对比:通过并列和对比来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特点,增加观众对作品的体验。
10. 暗示:通过间接的言辞、象征性的描写等手法,暗示和提示出事物的真实含义和内在联系。
11. 借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情感、思想、氛围等。
12. 叙述者的视角:叙述者的视角可以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不同的视角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13. 时间推移: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展示角色的成长、情感变化等,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14. 超现实主义描写:通过运用超现实、梦幻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增强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感。
15. 叙述顺序:通过选择不同的叙述顺序,如倒叙、正叙、交替叙述等,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疑问,加深对作品的思考和体验。
16. 插叙:在主线故事情节之外,通过插入独立的小故事或情节,丰富作品的层次和内涵。
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现手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f0d032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b.png)
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乐景哀情、动静结合、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伏笔照应、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常见古诗表现手法分析举例
1.托物言志
特征: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例如:⑴“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⑴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分析表达作用:⑴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⑴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2.动静结合
特征: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如:①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②“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分析表达作用:①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②诗中以声衬静,没有鸟啼、钟声难以反衬出静,更不能反映出诗人羁旅的乡愁。
什么是表现手法
![什么是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0c48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d.png)
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艺术或演艺等领域中,通过各种手段来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种方式或方法。
它是艺术表达艺术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表现手法,创作者可以塑造作品的形象、情节、气氛,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及对社会、人生等的见解。
表现手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手法:描写是文学创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描写,创作者可以用文字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描述,表现出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色彩等。
描写手法可以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的形象特征、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环境。
2.比喻手法:比喻是指用某种事物来比拟另一种事物,以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或联系。
比喻手法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通过比喻,创作者不仅可以为作品增添生动的形象,还可以运用隐喻、暗喻等修辞手法来塑造多重意义或隐含的象征。
3.对话手法:对话是人物之间进行交流和表达的方式,是展现人物性格、关系和故事情节进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话,创作者可以直接展示人物的言语、态度和心理等,使作品更具活力和真实感。
另外,对话还可以用于传递创作者的观点、思想,引导读者思考和思索。
4.叙述手法:叙述是用一种连贯的方式将事件或情节进行描述和展开的手法。
叙述手法可以选择直接叙述或间接叙述,以及不同的叙述角度和人称,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感觉。
叙述手法也可以运用悬念、回溯等技巧,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悬疑性。
5.节奏手法:节奏是文学作品中时间、音律和情节发展的有机结合,它直接影响作品的阅读感受和节奏感。
节奏手法通过语言的韵律变化、句子的长短、情节的起伏等来调控作品的节奏感和节奏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表现手法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灵魂所在,它通过多种方式和技巧,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艺术性。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而创作者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影响表现手法的重要因素。
17种常考【表现手法】,逢考必有,建议人手一份
![17种常考【表现手法】,逢考必有,建议人手一份](https://img.taocdn.com/s3/m/60e5cd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0.png)
表现手法常见的种类:1.从结构上分: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悬念伏笔呼应线索(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表明了作者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2)承上启下: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衔接过渡。
表达效果: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为完毕。
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地说,几乎在所有文体中均有应用,在散文中使用较多,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
(4)伏笔、照应: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
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线索:时间,空间,人物,事物。
事物内在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体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八种表现手法
![八种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355f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c.png)
八种表现手法一、描述手法描述手法是指通过详细的描写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特征和情感。
通过描述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文学作品中,描述手法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形象、环境氛围和情感变化等方面。
例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的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有更为直观的了解;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场景的真实感和情绪的变化。
二、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指通过对事物的对比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以达到表达作者观点或情感的目的。
通过对比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明,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和事件的发展变化等方面。
例如,通过对主角和配角的对比描写,可以突出主角的独特性格;通过对喜剧和悲剧情节的对比描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戏剧冲突的激烈程度。
三、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指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形象,以达到渲染气氛、强调情感或表达观点的目的。
通过夸张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夸张,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注意。
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手法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行为举止、情感体验和环境变化等方面。
例如,通过夸张人物的形象或言行,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强烈的印象;通过夸张环境的描述,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场景的恢弘或诡异。
四、对话手法对话手法是指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和事件发展等方面。
通过对话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文学作品中,对话手法常常被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情感交流和事件推进等方面。
例如,通过对话描写人物之间的争吵和互动,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关系;通过对话展示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五、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是指通过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通过抒情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感人、动人,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1283b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b.png)
表现手法有哪些?在文学、艺术等领域,表现手法是创作者们用以传递情感、描绘形象、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巧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作品能够更加生动、深刻地触动读者或观众的心灵。
那么,常见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呢?象征是一种常见且富有深意的表现手法。
它是指通过特定的形象或符号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
比如,在诗歌中,白鸽常常象征和平,红梅可能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作者不直接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借助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和感受,从而增加作品的内涵和韵味。
对比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表现手法。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形象、情节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
比如,在小说中,作者可能会描写一个善良的人与一个邪恶的人的行为和命运,通过他们的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善良的可贵和邪恶的丑陋。
又比如,在描写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时,通过对比过去的贫困与现在的繁荣,展现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衬托则是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用正面的陪衬,也可以用反面的烘托。
例如,为了突出一位英雄的勇敢无畏,可以描写周围其他人的恐惧和退缩;为了展现一朵鲜花的娇艳,描绘周围凋零的花朵就是一种衬托。
这样能够使主要对象的形象更加突出,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借景抒情是很多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
作者借助对自然景色或环境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比如,面对秋天萧瑟的景色,可能会抒发悲伤、孤独的情绪;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则容易引发喜悦、希望的情感。
这种手法将情感与景色相融合,让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
比如,写一棵在悬崖边顽强生长的松树,以此来表达自己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意志。
或者描写一只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抒发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在描写人物方面,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等。
表现手法考点
![表现手法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0c69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4.png)
表现手法考点摘要:1.表现手法的概念和分类2.表现手法的作用和重要性3.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特点4.如何运用表现手法提升写作水平正文:一、表现手法的概念和分类表现手法,顾名思义,是指在文学创作、艺术表现以及知识类写作中,作者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来展现主题、刻画人物、描绘场景等方面的方法。
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叙述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二、表现手法的作用和重要性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和知识类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帮助作者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表现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作品更具吸引力;最后,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够提升文章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特点1.叙述手法:叙述手法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或描述事件时所采用的方式。
常见的叙述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事件条理清晰;倒叙则是从结尾开始叙述,逐渐揭示事件的起因和过程,增加悬念;插叙是在主线叙述中穿插其他相关事件,使文章更加丰富。
2.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是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场景和情感。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
通过这些描写手法,作者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场景生动形象。
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来强调某种感情、观点或者美化文字。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如何运用表现手法提升写作水平要想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表现手法,首先要对各种表现手法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其特点和用法;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表现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最后,多加练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总之,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和知识类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
![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9435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强化论点。
在散文中的作用: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表现手法有什么
![表现手法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04f5f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2.png)
表现手法有什么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使用的一种技巧、方法或手段,用于表达主题、情感或思想。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描写手法描写是通过文字对人、物、环境、动作、情感等进行详细描述的手法。
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来使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的形象,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1.形容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身体动作等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人物有直观的印象。
2.环境描写:通过对场景、气氛、气候等进行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时间、地点和氛围。
3.感觉描写:通过对色彩、声音、味道、触感等感官体验的描写,帮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
4.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思想情感进行描写,展示角色的情感变化、心路历程等,增强读者的共鸣和参与感。
二、对白手法对白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等,使情节得以推进,也是角色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1.直接对白:直接呈现人物的言谈举止,使读者能够直接了解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思想。
2.间接对白:通过人物的心理独白、描写或其他角色的反应来陈述对话内容,间接展示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三、叙事手法叙事是将故事或事件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进行叙述的手法,常见的叙事手法有:直线叙事、回溯叙事、交叉叙事等。
1.直线叙事:按照时间顺序、线性地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故事的走向。
2.回溯叙事: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的发展逆推给读者,增加悬念和回味性。
3.交叉叙事:将多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通过交替叙述不同的故事情节,使故事更加复杂、有层次感。
四、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来代表抽象概念,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法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
1.隐喻: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述、运用意象、象征等,代表或暗示另外一种意义,使作品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2.比喻: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突出一种特点,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3.象征:通过某种具体事物所固有的意义、象征意义等来代表或象征某种抽象的概念、情感或思想。
15种表现手法
![15种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35567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4.png)
15种表现手法
1. 对话: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观点或情感。
2. 独白:角色独自说话,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3. 描述:通过描写来刻画场景、人物或物体。
4. 对比: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5. 比喻:使用隐喻或类比来解释抽象概念。
6. 反讽:通过借用相反的意义来表达讽刺或讥讽。
7. 梗概:将复杂的情节或观点简化为简洁的陈述。
8. 隐喻:使用具体的事物来暗示抽象的意义。
9. 象征:使用特定的符号或象征物来代表某个特定的意义。
10. 戏剧性展示:通过角色的行为或表演来表现情感或观点。
11. 反转:将情节、角色或观点逆转,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12. 譬喻:通过类似的事物来解释复杂的概念。
13. 夸张:夸大某个特征或情感,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14. 快速交替:快速切换不同的场景或角色,以增加节奏感和紧张感。
15. 内心独白:描写角色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开头四句,先实写,描绘了亭下江水与碧空相连,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或卷起窗帘,看见的亭台连水,碧水连空,水天一色的胜景)。“长记”一词点明“平山堂”之景是回忆,属虚写,描绘了作者在此领略的江南那种山色若隐若现,高远空濛的景致。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①,未解庄生天籁,刚道②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 ①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赋》写他与景差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披襟当风说:“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说:“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然后铺叙“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差别。②刚道:“硬说”的意思。
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六、阅读王勃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月夜送别 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问: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第一首
1、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步骤一: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②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⑴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⑵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⑶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③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如:①包含了比喻和对比;②包含了对比、寓情于景、用典和议论等;③包括了对比、比喻和象征;④主要是借景抒情。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处決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決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決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何等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也只“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決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④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借景抒情、对比、烘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及比喻、比拟、对偶等表达技巧的设题角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类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
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
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争看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垫;结尾处,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烘托潮水的雄壮。
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
水手们常常是为了开心取乐,
捉住信天翁,这些海上的飞禽,
它们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
而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一当水手们将其放在甲板上,
这些青天之王,既笨拙又羞惭,
就可怜地垂下了雪白的翅膀,
仿佛两只桨拖在它们的身边。
这有翼的旅行者多么地靡萎!
往日何其健美,而今丑陋可笑!
2.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下片作简要阐释。
答:下片先写平静澄澈的江面突然大浪掀起,老渔翁沉着与风浪搏击的场景,来表现虽然人生风云变幻,但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指正气和节操),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舒适快意的哲理。
答案:①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反衬决明)②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1分)
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以此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外在形象1分,内在形象2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注①: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①上片侧重记事抒情。词人独驾扁舟,避乱江南,如同失群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兴起浓重的羁旅
孤寂之感。回首北望烽烟弥漫的中原大地而泪洒“满巾”,直接抒发了无限的国破家亡之痛。
一、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2、“谁见泣离群”,因为朋友的离去而哭泣。(步骤二: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步骤三: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第二首
1、用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的手法。(步骤一: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2、三四两句写景,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寂寞,远眺江山清冷。(步骤二: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②下片偏重颠沛流离的
情绪。日落时分,作者的寂寞感、凄凉感更加强烈;江面平缓恰恰反衬了词人难以平静的思乡心绪。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3、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步骤三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七、 采桑子?彭浪矶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答案: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
三、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 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
①2008年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1、运用的是反衬手法。(步骤一: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夕阳的余晖中,树林烧得通红,逆光中,现出“归鸦”的影子。“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这里以鸦归巢反衬人不能归家,(步骤二: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更凸显出游子有家不能归的思家之苦。(步骤三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答案:①首联和颔联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一样有高尚情操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2分)②颈联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2分)③尾联表现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感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2分) (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