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完善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摘要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9周年,赞颂人民代表大会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在大讲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得的成就,主要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系列重要改革的结果。
应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法职权还远没有充分落实,人民群众还不够满意。
在新的形势下,人民代表大会又面临许多新的越来越大的挑战,不对人民代表制度进行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想的优越性就不能发挥出来,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所以,本文想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如何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完善目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实质 (4)(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4)(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 (4)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概述 (5)(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5)(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5)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一)人大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8)(三)人大监督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8)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议 (9)(一)完善人大代表制度 (9)(二)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10)(三)完善人大监督制度 (10)五、结论 (13)六、参考文献 (13)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实质(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并由权力机关产生其它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实行合议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实行中央与地方适当分权,发挥两个积极性。
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七、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1.正确处理党和人大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党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要明确区分党的职能和人大职能的界限,党必须尊重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
2.加强组织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所组成的,因此,选举制度的民主化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人民普选出的代表应当是选民值得信赖的人,应当是能充分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的人。
从机构上看,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机构,增设沟通群众、行使职权的部门,以加强立法、法律监督和对行政部门的监督。
在人员组成上,要逐步实现人民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轻化、职业化,以利于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
人民代表大会应当逐步增加专职委员的比例,全面考察人大代表的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
不能仅从某一方面考虑,使人大代表成为一种荣誉,以克服片面性。
3.加强制度的建设。
人大行使职权进行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举行会议。
因此,建立和加强会议制度、代表巡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要在时间上予以充分的保障。
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人大的议事程序,使各级人大的工作有法可依。
对于宪法规定的权利未具体化的,必须尽快立法予以具体化、程序化。
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能,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使之独立行使职权。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关
键 词】 人 民代表 大会制度 ; 政治制度 ; 改革 ; 完善 【 中图分 类号】 D 6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9 3 5 2 ( 2 0 1 3 ) 0 5 —0 o 1 4 . . 0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正式确立, 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的一座里程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建立发展至今 , 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 对于国家的安定、 民主政治的建设发展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 国家政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我们国家现行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 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和完善。
第2 9卷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延
边
党
校
学
报
v o 1 . 2 9。 N0. 5
0c t . 2 01 3
J o u r n a l o f Ya n b i a n Pa r t y S c h o o l
浅析人 民代 表大 会 制 度 的改 革 与完 善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 , 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 确保民族团结 稳定。 1 .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由于中国人 口众多的特殊国情, 由全体人民直接实行 民主选举 , 来掌控国家政权、 行使国家权力较为困难。因 此, 通过分级的选举制度, 选举一部分人作为广大人民群 众的 代表, 间接地行使国家权力, 形成代议机关, 也就是 “ 代议民主” 更为切实可行, 而且能够充分有效地保证人 民实行民主的基本政治权力。而这种人民对国家权力 的 间接代议行使方式, 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式来体 现的。我国民主政治制度 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 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国 家最高权力机关,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种国家机关 , 形成国家政权体系来管理国 家事务、 经济文化以 及社会事 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萌芽到确立, 进而发展到如 今, 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 , 因而它是 中国的具体历史条 件下形的, 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 ,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具体实践。 1 .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其他政治制度具有优势 我国的 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政 治制度, 它既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 的“ 三权分立” 的政治 制度根本不同, 也不同于苏联的苏维埃制度。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一般实行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这种三 权分立制度当 然体现一定的民主 特性, 能够起到限 制专制独裁的作用, 但是由于三权分立往往牵涉不同的政 治利益团体, 不同的国家权力机关由于党派利益, 以及不
浅谈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浅谈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周香勤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人大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本文拟在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完善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改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和深入。
我们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完善了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了其相应职权;立法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大优越性的根本政治制度,真正按照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制度办事,对于我们国家实行长期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有效地组织各项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应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人大代表的的兼职身份影响其职能的发挥,监督职能名不符实。
作为各极人大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只是一种荣誉,是一种非正式职业。
除了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外,绝大多数人大代表甚至人大常委会的普通委员都在从事着别的社会职业,参加人大只是其“第二职业”,因为他(她)要从其本职工作来拿工资的,这就导致人大代表不能将其主要精力用于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上,其代表人民的职能自然也不能很好发挥。
其次,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但人大代表本身有一部分,却是来自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官员。
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已有50多年历史,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与完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随着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逐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不断发展、日趋完善。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出发, 论述其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涵,发展,问题,完善目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1)(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涵义 (1)(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特征 (1)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2)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3)(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现状 (3)(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缺陷 (4)(三)人大议事公开存在不足 (5)(四)人大监督力度不足,缺乏实效 (6)四、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议 (7)(一)改革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7)推进人大议事的公开化 (8)(三)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强化监督实效 (9)五、结束语 (11)六、参考文献 (11)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涵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不仅包括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的有关制度,而且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称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直接联系在一起,二是我国国家政权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六点体会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六点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展现出越来越蓬勃的生机活力和巨大的制度优势。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把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贯彻和体现党的意图,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必须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贯彻落实。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制度依托,只有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各级人大要围绕实施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人大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富民强国大局中来谋划,做到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改革发展要求同向而行,与人民群众愿望同心合拍,积极运用民主和法治的办法化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凸显人大制度优势和人大工作特色。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中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们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各级人大作为各级国家机关的核心(权力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一院制,其代表实行兼职制,并设委员会为常设机构。
第1 页5、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自1954年宪法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至今已整整五十年。
这期间,宪法虽历经多次修改,但人大制度的基本架构却一直沿袭下来。
但是,当前人大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选举制度的具体规定与程序不够科学,不够完善。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间接选举使得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降。
2、人大制度在发扬民主方面还有待加强。
人大代表就是联系人大与人民的重要枢纽,现阶段代表还缺少切实深入地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有效渠道,代表与选民与选举单位的联系还缺少制度保证与内在动力,代表在反映群众意见与要求,督促政府解决群第2 页众困难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代表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出来,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方面的工作就无法推进。
3、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
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与司法判决的可能。
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
4、人大代表构成不合理,人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形式。
作为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发展。
一、历史演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时期,当时的宪政派反对清政府专制统治,提出“民主”的口号。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成立过渡政府,普选秩序的昭告,并实施了“市级上”选举制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普选制度试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途径。
195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宪法,采取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此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完善。
1958年制定了国家机构法,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代表制度,并对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作出了详细规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得到了削弱。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新召开,恢复了宪法确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1982年,新宪法颁布,明确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和组织形式。
二、现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和完善。
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全面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出决定的权力在宪法中优先列举,并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的法律与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有直接关系。
此外,宪法还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方式、职权等。
区域性和行业性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等的代表大会,均有代表发言、表决的权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代表产生方式和代表的职权范围。
三、未来展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一)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一)论文摘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议会,可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尊重,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体现。
但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人数最多的议会,其权力行使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它具有许多重要的权力,却从不行使。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大代表的素质不高,其原因是制度的缺陷。
人是在制度中长大的,制度造成了人,也培养了人的素质。
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对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探讨。
关键词:人大代表制度问题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腾飞,但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尊重,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体现。
其原因就在于人大代表制度本身的缺陷,要完善人大代表制度,就必须从相关制度本身的改革入手。
一、代表人数太多,应大量减少人数我国选举法第15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得超过3000名。
选举法第9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省、自治区每15万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直辖市每250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1亿的省,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0名。
我国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2970人,第八届代表为2978人,第九届代表为2979人,第十届代表超过了3000名。
3000人左右的一个会议,如果让每个代表发言1分钟的话,就得3000多分钟,两天两夜多。
再看地方,北京市人大代表名额为781人,河南省为957人,山东省为930人,最少的是青海省399人,宁夏423人,西藏445人。
所以,在全体会议上,每个代表的发言只能是没有,大会的时间留给大会主席团来发言和主持表决,代表的作用也只能限于鼓掌欢迎举手通过了。
在一个议会里,代表人数越多,每个代表对全体会议上通过议案的作用就越微弱,代表的价值就越小。
代表人数越少,每个代表对全体会议通过议案的作用就越大,代表的价值就越大。
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制度是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以确保人大工作的有效性、透明度和民主性。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措施和方向:
1. 提高人大代表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人大代表的选拔、评价与监督机制,确保代表的公正、正直、能力和知识水平。
2. 充分发挥人大的立法职能。
建立健全人大的法律制定、修改和废止程序,保证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
3. 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
完善人大对政府、法院以及其他行政机构和人民团体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的力度和效果。
4. 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建立健全人大代表与选民的沟通机制,充分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
5. 加强人大的公开与透明。
建立健全人大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让公众了解人大工作的全过程。
6. 加强人大代表的培训和学习。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代表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民生问题,提高代表的工作能力。
7. 完善人大的会议管理和工作流程。
优化人大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议事质量,确保人大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制度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化和进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善与完善的观后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善与完善的观后感为何要改革1、有公民站出来主动参与竞选,这种行为也不是个别的,这可以看出公民对于自身的民主自主权全有了新的认识和。
这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的各项事情都在越来越透明,说明人们对于政府事务的要求公开化透明化。
而媒体也让这一事情变3、农民可以选村干部为什么不能直接选镇长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民的参与度的热情在不断提高。
使制度需要迫切改革改革与完善人大制度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届2中全会还强调指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并且具体指出深化政治体(二)改革与完善人大制度的主要呼声或建议1、缩小人民代表大会的规模省级代表人数偏多,全国的话和美国差不多人大代表与人口比例偏高人多会期短,不利于行使代表职权来自不同岗位,参差不齐,时间紧迫,决定草率,影响立法的决定决议质量发言机会少,意见分量轻。
2.人大代表专职化避免水平普遍不高。
3.可适度竞选。
4.完善罢免制度。
提名案与罢免案规定不一致各个规定之间有矛盾,冲突。
5,弃权票的价值6.人民代表民众化官员7 法律约束党委和人大有了这样的法律,是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和明白化。
有法可循,是民主权落到实处切身体会五号字单倍行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特别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职能和运作的原则和机制,同时也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关系的原则和机制。
完善人大制度的措施
完善人大制度的措施
人大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同时还拥有立法、监督、决策等重要职能。
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人大制度,我们应该采
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宪法和法律对人大制度的保障。
要切实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学习和宣传,深
入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提高全社会对人大制度的认识和尊重,使其成为真正的根本法。
二、建立健全人大制度的组织架构。
要明确人大及其各级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进一步
加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加强人大机关的专业化和效率,切实提升人大的权威性
和公信力。
三、加强人大选举和监督制度。
要完善人大选举和监督制度,建立合理的选举程序和
监督机制,加强对组织和程序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人大代表的权益和权力。
四、提高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度。
要加强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
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人大的监督和公众参与作用,促进政治制度
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发展。
五、加强人大代表的教育和培训。
要提供丰富多彩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代表更好
地履行职责,提高其在立法、监督和决策方面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六、加强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要加强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加人大代表与选
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从而构建一个更加民主、和谐的社会。
总之,完善人大制度是当前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制度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
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人大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人大工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一种民主政治体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工作中更加高效、科学和便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一、人大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1. 系统不完整当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制度体系正在构建中,各级人大的工作制度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些地方性的人大工作制度中的规定过于简单,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和丰富性;一些人大制度中存在冗余,以及规定不够具体严密,不能很好地规范和指导人大工作的开展。
2. 工作流程不科学在一些地区和单位,由于缺乏具体的人大工作流程,人大议事会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往往无法得到维护,使得人大工作难以得到规范、高效的开展。
3. 动态监督力度不够强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动态监督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
然而,一些地方和领域的监督主体缺乏对所属领域和单位的深入了解,甚至作为“纸上监督”,没有形成有力度、制约力的动态监督。
二、加强人大制度建设的对策1. 完善各级人大制度针对人大立法有待完善、规定不够具体严密等问题,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人大工作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具体、更加严密,使各级人大在依法行使职权时能够得到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 严格执行人大工作流程在各级人大的工作流程建设中,必须明确其职责、流程及时序,以规范议事会议开展的所有环节,增强议事会的公信力。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化对地方政府和公职人员的监督。
3. 推进动态监督制度建设动态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责。
因此,应当推动地方法规、领导干部任免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积极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
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使其真正起到推动地方发展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论文发展 完善论文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论文发展完善论文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已有50多年历史,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状况入手,从现实的实际情况着眼来看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更好为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述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机关设置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2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首先,其具有选举各级机关的官员并且罢免官员的权利。
其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1.4 各级地方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浅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重点
浅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人民代表大
会的职权为重点
张飞;宋芹
【期刊名称】《延边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4(030)001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统治权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核心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主要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的方式改革创新的结果.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面临着的一些问题与挑战,进一步完善人大制度,发挥人大的应有作用.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张飞;宋芹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4.3
【相关文献】
1.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分权体制--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遵循“职权法定”原则
3.浅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
革与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重点4.浅议西方代议机关的职权——兼论我国人大职权的改革与完善5.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兼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加强地方人大工作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基本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监督和政治参与,有利于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的核心是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地位、健全代表选举制度和完善代表履职机制。
目前,在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地位。
中国的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在实践中,中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断增强自身的权力地位,通过立法、监督、政策制定等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健全代表选举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不断健全,通过增加公开、竞争、多元化选举方式,改善选民知情率和参与率,确保代表选举的民主、公正和权威。
3、完善代表履职机制。
代表履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断加强代表履职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代表履职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政府部门对代表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代表能够更好地发挥代表职责,为人民权益服务。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几个方面是需要加强的:1、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推进立法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是制定法律的机构,仅有松散而缺乏科学性的自治法规,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完善地方管理的需求的。
因此,在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把法律的起草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全国性立法和地方立法工作,完善公民基本人权保障制度,优化政府性质机构管理体制,加强环境领域立法工作等。
2、推进人民代表大会的电子化建设。
关于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心得
关于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心得人大制度是指宪法规定的全国、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权、选举、任期、解除、议事程序等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是保持我国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和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首先,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可以深化民主建设。
人大代表是广大人民的代言人,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力量。
完善选举制度、明确代表职责、增强代表监督权等措施可以推动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代表职能,增加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渠道。
其次,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可以加强法治建设。
人大是立法机关,通过修订和制定法律、法规、决定等文件来规范社会行为和约束国家机构行为。
完善法律起草、制定、审议、颁布、实施的各个环节,保证法律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及时性,是维护法治的重要手段。
此外,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也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审计报告、法规草案等,都是人大代表审议决定和监督政府工作的基础。
通过深化人大代表与政府关系的互动,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可以促使政府调整政策、优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民意感召力。
最后,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也可以增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人大代表来自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保证各级人大代表的选择和职权不受任何干扰,可以确保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总之,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民主建设、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增强国家稳定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积极参与人大代表选举和讨论,为完善人大制度尽力而为。
要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行使职权,保障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力,切实做到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破除人大制度中的一些陋习和弊端。
浅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浅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摘要: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不断增多,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了当务之急。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对策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人大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鱼需改革和完善的问题,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日渐显露。
研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国家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我们国家国体和政体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在内整个国家机关制度的总和、总称。
①(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包括:其一,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依法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是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授予相应权力,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其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①鄂尔莹.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科技博览,2009(21)一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个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
这样,既能使我们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不脱离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违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而进行活动,又能使各个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
在转型时期,热点和矛盾增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
标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权利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
近代中国,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势力曾围绕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提出各种主张,做过种种尝试。
历史表明,无论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都行不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总结,是人民革命的创造性产物。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人民大会制度贯彻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观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人民作为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围绕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主集中制的形式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
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民主的真实性与西方国家的“代议制”相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
其一,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由他们选出的人大代表。
这充分表明,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他们受人民的委托和授权来行使国家权力,必须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否则人民有权撤换他们。
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以来,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第一,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要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选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都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第二,全面落实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
要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认真执行立法法,加强立法工作,把国家的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加大监督工作的力度,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特别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依法行使决定权,及时对国家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第三,加强代表制度建设。
要重视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继续探索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途径和方式,健全有关的制度,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
要总结代表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接受其监督的经验和做法,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第四,完善议事制度,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效率和水平。
要根据近些年的经验,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完善会议审议议案、表决议案制度,保障会议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的民主性、科学性;要规范公民旁听会议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大会议的开放程度,为实现公民的知政权提供条件。
第五,进一步改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增加熟悉法律、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在逐步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比较年轻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常委会委员的专职化,使常委会委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大工作上。
第六,加强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建设。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要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同时要看到,由于受到我国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制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新闻周刊年月日第期
位居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尉犁县喀尔曲尕
乡阿瓦提村群众参加投票选举沈桥摄人大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完善
○杜志华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完善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监督机制、加强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搞好社会治安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十四大报告还对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做出了专门部署,强调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报告还要求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中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总的要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这就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再次给政治体制改革做了定位。
十五大报告重申了十三大和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仍然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五大报告提出的这五条,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要求和原则。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报告也提出了五条: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对每项任务,报告都做出了改革部署。
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五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人治走向法治,正是2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向前推进的鲜明轨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入了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新时期,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这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宪法和法律上明确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职权;其二是加强组织制度和工作机构建设。
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对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一,新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第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加强它的组织,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人大常
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职务,增设专门委员会等。
第三,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等。
这些规定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宪法保障。
在加强组织制度和工作机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1983年3月,委员长会议确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程序,使法律草案的审议不再是走走形式,而具有了实质性意义。
1987年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1989年制定了全国人大议事规则。
这两个议事规则,对会议的举行、议案的提出和审议、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任免、辞职以及询问、质询、调查委员会和发言、表决等都作出了具体的程序规定。
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增设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
从六届到九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由六个增加到了九个。
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机构的建设也取得
专题报道
1998127498
《望》新闻周刊年月日第期
李鹏委员长在九届全国人大内司委会议上,听取高法、高检关于队伍
教育整顿工作情况的汇
报
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设有办公厅和法工委两个主要办事机构,专门委员会也设有办事机构,常委会设有秘书处,在委员长领导下协调各方面工作。
其次,20年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是立法和监督。
五届人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方面可以说成就斐然。
从1979年到现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宪法、法律以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计343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6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加之国务院制定的700多件行政法规,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人大的监督工作主要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从七届人大开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主要方式就是执法检查。
从1992年起,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把检查法律实施情况的汇报列入议事日程,进行审议。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使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工作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听取和审议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预算。
近年来,地方人大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
督形式和做法。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两评”制度,即组织代表评议“一府两院”的工作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
这种监督方式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
(作者系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干部)
新闻资料
20年来人大工作大事记
1978年3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1978年宪法),“文革”时期一度陷入停顿之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全面恢复。
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制定首批完善国家组织、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即选举法、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1979年2月,五届人大六次常委会决定设立法制委员会加强立法工作。
1979年下半年开始到1981年底,全国县乡举行了第一次直接选举。
1981年6月10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律监督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
过了新修改的宪法(1982年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983年3月,委员长会议确定了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程序。
1985年,辽宁省岫岩县人大常委会首开评议政府工作的先河。
1986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评议区政府的工作,被《中国法制报》列为当年人大工作的十大进展之一。
1987年11月24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1988年,杭州市下湖区、西湖区等地方人大常委会首开对所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活动。
1989年4月4日,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议事规则》。
3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
1994年,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五年立法规划,对加快我国
法律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听取和审议了关于(1995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这是健全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1998年3月,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次会议决定,今后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一般实行三审制。
1998年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一次法制讲座。
根据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后每月举办一次法制讲座。
1998年11月19日,12位普通公民旁听了大连市人大常委会议。
目前,辽宁省、广州市等地人大常委会都实行了这种旁听制度。
专题报道
9
199812749198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