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

合集下载

颠覆与抑制

颠覆与抑制

颠覆与抑制作者:陈莹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2期陈 ;莹(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摘要:新历史主义的领袖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提出了“颠覆”与“抑制”概念。

以”颠覆”与“抑制”为切入点,分析伊丽莎白·乔利《井》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哈珀在试图颠覆异性恋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向三者关系的同时,受到了代表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入侵者”的抑制,从而反映了挑战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艰难。

关键词:《井》;海斯特·哈珀;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伊丽莎白·乔利(1923-2007)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井》写于1986年,荣获澳大利亚的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

“乔利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闲阶级妇女的生活,尤其是她们迫切要寻找同性别性伴侣的需要。

”[1]192小说《井》描述了跛脚的老处女海斯特·哈珀与她从商店带回来的十六岁的凯瑟琳之间的同性恋关系。

海斯特对凯瑟琳十分宠爱,但同时又有很强的占有欲。

一天,两人在从舞会回家的路上,凯瑟琳坚持由她来开车,结果撞到了一个人,海斯特将尸体投入了她们家附近的一口废井中。

之后,凯瑟琳整天幻想着井中人跟她说话,并向她求助,她不断地说服海斯特去救井中人,但海斯特认为井中人不可能还活着,她开始怀疑凯瑟琳的一言一行。

两人之间貌合神离,最后那口废井被封起来了。

近年来,学者们分别从作者生平与创作、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后现代叙事技巧、后殖民主义、象征主义、精神分析、同性恋、符号学等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然而鲜有人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文章试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提出的颠覆与抑制这两个概念入手,分析海斯特尽管试图打破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向三者之间的稳定性,但却受到了代表异性恋价值观的“入侵者”的压制,从而反映了挑战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艰难。

颠覆与抑制中的自我塑造——《马丁·伊登》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颠覆与抑制中的自我塑造——《马丁·伊登》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76颠覆与抑制中的自我塑造——《马丁·伊登》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胡娇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在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立足于自己的经历和假想,刻画了一名成功的角色。

从新历史主义的两个方面:在抑制中的自我塑造和在颠覆中的自我塑造,通过分析男主角自我意识的构建,本论文从马丁伊登在社会中自我意识的形成来表现出自我与社会多种力量之间的妥协。

关键词:自我塑造;颠覆;抑制,马丁·伊登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代表,杰克·伦敦的作品十分多产,一生中有50多部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文学批评,政治文章,戏剧以及科幻小说等。

在“美国梦”的时代,他很幸运地从无到有般地取得成功。

在其作品中,他“发现如果不受控制,人性冲动的意义并且发现不论一个人是什么阶级或者遭受怎样痛苦的失败,都会承担人的能力的悲剧。

”[1]《马丁·伊登》被杰克·伦敦自认为是最好的一部作品,且很大程度地反应出自然主义的核心。

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在它的第一部分主要根据伦敦的真实生活来写的,其他部分则为虚构。

在小说中,伊登跌宕起伏的生活也表现出伦敦自己的幻灭。

国内外的学者都已经对《马丁·伊登》不同角度地研究过,比如马丁的悲剧,主角的性格,通过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等等。

然而,鲜有人对这部作品更具体的方面进行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从新历史主义的颠覆和抑制理论,笔者通过对男主角自我的塑造来重建马丁的性格。

一、新历史主义背景及《马丁·伊登》主人公新历史主义随着一些论著发表而始于1979-1980年,尤其是文艺复新学者格林布拉特,其广义来说,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描述道:“历史主义是指我们与过去的关系和理解之后的纪念碑,古物及起源的可能性。

”[2]因此,在文学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强调与文学过去之间的新关系。

“自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要素,相当于柏拉图精神或是笛卡尔《方法论》中的思考实体本质‘我’。

新历史主义 外国文学教案 ppt

新历史主义 外国文学教案 ppt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 historicism)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一种 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 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 方法,是对形式主义、 方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 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一 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 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 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 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
双向互动
作者与社会能量双向互动, 作者与社会能量双向互动,这是新历史主义 的理论主体观。 的理论主体观。 作者参与了社会流动,并发挥了动力功能。 作者参与了社会流动,并发挥了动力功能。 如作家梅勒采访了一些死刑犯人, 如作家梅勒采访了一些死刑犯人,然后写成 刽子手之歌》 了《刽子手之歌》。 作品不止是反映, 作品不止是反映,它本身就是社会力量参与 了社会进程。这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精彩、 了社会进程。这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精彩、 精辟之处。 精辟之处。
如何利用焦虑? 如何利用焦虑?
焦虑是一种教育工具——统治者惯用的策略。 统治者惯用的策略。 焦虑是一种教育工具 统治者惯用的策略 使焦虑至极,然后拿出赦令, 使焦虑至极,然后拿出赦令,让人转而感激 不尽。 不尽。 莎士比亚戏剧能引起焦虑的情形,历经艰难, 莎士比亚戏剧能引起焦虑的情形,历经艰难, 最后团圆,喜剧的结局把焦虑转换为感激、 最后团圆,喜剧的结局把焦虑转换为感激、 服从与爱。悲剧《哈姆雷特》 服从与爱。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大多数人 物虽然最终都死了,但是坏人被揭露了, 物虽然最终都死了,但是坏人被揭露了,秩 序恢复了。庄严的死亡与悲壮化。 序恢复了。庄严的死亡与悲壮化。
文学的功能
颠覆,即对统治秩序的颠覆; 1. 颠覆,即对统治秩序的颠覆; 抑制:对颠覆力量的限制; 2. 抑制:对颠覆力量的限制; 这两者是一对矛盾。 这两者是一对矛盾。 美国的新历史主义强调抑制, 美国的新历史主义强调抑制,而英国的新历 史主义强调颠覆(激进)。 )。在一定程度上可 史主义强调颠覆(激进)。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说, 以说,莎士比亚戏剧保证了伊丽莎白女王时 期英国社会的安定;当时, 期英国社会的安定;当时,焦虑是一种普遍 的社会心态(伊丽莎白女王无子嗣, 的社会心态(伊丽莎白女王无子嗣,英法百 年战争、红白玫瑰战争等)。 年战争、红白玫瑰战争等)。 女王善于利用戏剧。 女王善于利用戏剧。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模式解读——以弗兰克·奥康纳的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为文本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模式解读——以弗兰克·奥康纳的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为文本

作者: 卢慧娟
作者机构: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出版物刊名: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79-8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新历史主义 《我的俄狄浦斯情结》 颠覆与抑制 振摆原则 逸闻主义
摘要:文章以爱尔兰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的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为文学文本,以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依据,剖析新历史主义文本阐释模式的重要特征"颠覆与抑制"、"振摆原则"和"逸闻主义",从而全方位、多维度地对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模式进行解读。

颠覆与抑制——《蝴蝶君》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颠覆与抑制——《蝴蝶君》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K ywod : e ioii e rs N w Hs r s t cm B try sb es n cn im n ut u v r o o t n e t e l f i a Auh r i i n cue eS ho f oeg ag ae f i j nv r t o o m re( i j to :L f gi l trrnt c ol ri L n u gs a i U i s y f m ec Ta i Y e se ih oF n oT nn e i C nn
A s a t T es de nD v nyH a g S b t c : h t i o ai Her w n ’ r u s d
B tryf m teP rp c v f e i oi s ut o eset eo w H s r i e l f r h i N t cm
不把 历史 看 作文 学 作 品产 生 的 时代 背 景 , 而是 强
不 满得 以宣 泄 , 而达 到对 颠覆 进 行 抑 制 的 目的 从
( 马广利 1 ) 4。
调历 史 与文 本 的互 动关 系 , “ 即 历史 的文 本 性 ” 和
“ 本 的历 史 性 ” 深 受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家 文 。 阿尔 都 塞 的意识 形态 国家 机器理 论 和福柯 的权力
李毅 峰 : 颠覆 与抑制— — 《 蝴蝶 君 》 的新历 史 主义解 读 8 7
颠覆 与抑制
— —
《 蝴蝶君》 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李毅峰
内容提要: 国内目 前对华裔作家黄哲伦《 蝴蝶君》 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运用后殖 民主义、 东方主义、 解构主
义 等理论 进 行 文本分 析 , 而运用 新历 史 主义理 论 对该 戏 剧进 行研 究 的作 品很 少 。 本 文 通过 新 历 史 主义

《胎记》中霍桑科学观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胎记》中霍桑科学观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胎记》 发表 于1 8 4 3 年 比 新 历 史 主 义 早 了一 个 多 世 纪 , 但 是 这 部 小 说 却 体 现 了 新 历 史 主 义的 一 些 观 点 . 从“ 颠覆 ” 和“ 抑制 ” 这 两 种 社 会 功 能解 读 这 篇 名 作 , 深 入 阐释 霍 桑 的科 学 观 。
面对 当时社会 [ 大 1 资本主 义发展 、 科学技 术进步 而产生的种种
社 会 问题 ,霍 桑 一 开 始 就 批 判 对 自然 恩 赐感 到 不 满 足 的 人 , 指 当 一 个 人 已经 拥 有 尘 世 之 人 所 能 拥 有 的 完 美 的 东 西 , 如 果他还试 图使之变得 更好 . 就 会 毁 灭 它— — 这 句 话 暗 示 人 类
具有 主导作 用 ; 马尔库 塞更 是认 为技术 本身 就是 ( 对 自然 和 人的) 统治, 就是方 法 的 、 科学的、 筹 划 好 了 的 和 正 在 筹 划 着
的统 治 l 3 】 。l 9 世纪 的美 国 , 科 学 技 术 开 始 执 行 意 识 形 态 的 功
异 味” [ 9 1 2 4 5 , 身 为研究者 的艾尔默 “ 面色苍 白如死人 ” 。 熔炉
语言文学研究
《 胎记》 中霍 桑 科 学 观 的 新 历 史 主 义 解 读
卢虹 荣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7 )
摘 要 : 新历 史主义的代表/ - , -  ̄ h 格林布拉特提 出两个重要 的概念 : “ 颠覆” 和“ 抑 制” 。 颠覆是指 对代表 统治秩 序的社会意识 形态的颠覆 . 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 力量 的抑 制。在《 胎记》 中, 通过将 艾 尔默刻画为科 学狂人 , 妄 图去 除妻子 面颊上 的胎记而致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80年代得以正式命名的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文系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1943——;他在1982年文类杂志第一期专刊的前言中打出了“新历史主义”的旗号,以后这个称谓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艾德里安蒙特鲁斯等;由于新历史主义理论来源的复杂性、批评取向的多样性以及它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松散性和跨国性,造成了对其归类评析的特殊困难;尽管如此,人们对其基本内涵还是形成了一些大致趋同的看法;这些大致趋同的看法体现了作为一个批评流派的不可取代的共性,这种共性可简洁地概括为:以特有的方式回归历史;“新历史主义”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回归历史的方式是独特的,不是要简单地回复到旧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它吸收了非历史主义批评的若干成分,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尤其是福柯的一些理论成分;新历史主义批评要回归的“历史”不是所着力考察的以、制度为主的状况,而是一种“性的”历史;它的价值在于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相结合,将历史纬度输入到后结构主义批评当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主义批评;正如格林布拉特自己所承认的,他们的批评实践很难划入哪一个居主导地位的理论营垒,只能置于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来加以说明;另一个重要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也说过:“新历史主义既过于历史化,又不够历史化,既过于形式主义,又不够形式主义,而这完全取决于以何种历史和文学理论为基础来对其加以评判;”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者致力于恢复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把注意力扩展到为形式主义忽略的、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即将一部作品从孤零零的文本分析中解放出来,将其置于与同时代的社会惯例和非话语实践的关系之中;这样,文学作品、作品的社会文化语境、作品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作品与文学史的联系,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和整体策略,并进而构成新的文学研究范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新历史主义进行了历史-文化“转型”,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施一种综合性解读,将被形式主义和旧历史主义所颠倒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打破那种文字游戏的结构策略,而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一个实践实绩高于理论建树的文学批评流派,正如其创立者格林布拉特所言: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条;②因此,我们似乎只有从这一流派批评者的具体批评实践中去考察分析他们的批评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理论倾向;一、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的领袖人物是美国着名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Jay Greenblatt 1943-;他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见长;1982年,他首先用“新历史主义”,这一名称并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和使① [美]海登·怀特:《评新历史主义·导论》,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②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种文化诗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用;其主要着作有:文艺复兴人物瓦尔特·罗利爵士及其作用1972、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1980、再现英国的文艺复兴1987、莎士比亚的商讨1988、学会诅咒1990、不可思议的领地1991等;他在政治上对6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左派运动抱有好感,曾主讲“马克思主义美学”课,后改授“文化诗学”课;这位教授的“文化诗学”研究似乎取了“与政治和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毫不相干的文学视角”,殊不知到了80年代却日益成为一种热门的政治文化批评;他在解构主义成为“热门”的70年代,却一头扎进文艺复兴的“冷门”研究中,1980年出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一鸣惊人,大有以新历史主义取代强弩之末的解构批评的趋势;他强调新历史主义应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条”,力图以自己的批评实践为20世纪末的文学批评寻找一种新的走向;1980年,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在文艺复兴自我造型一文中提出了“文化诗学”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诗学”是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形式主义批评的反动,它所试图建立的或表述的,是一种新的历史语境批评,是从人所共知的解构主义语言游戏的迷宫中走出来,进入文化批评的“大语境”;格林布拉特的这种“文化诗学”是吸收了多种理论元素的营养而创造出来的,其中不但有福柯的理论,而且还有形式主义批评的不少成分,最为重要的是它也是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中去仔细寻找灵感,譬如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从亨利四世等剧作中去寻找,以支撑自己的论述观点;从他的这些批评我们可以抽绎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倾向;1、互动:文学、文化与历史相互生成;文学、文化和历史的互动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就认为文学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性并对其他的社会构成要素产生作用;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各自成为一种对应关系;文艺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它处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下,而且对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反作用;”③问题是这里仍然存在着文学与历史的一种割裂与对立,是一种将历史看作是阐释稳定基础的逻各斯中心模式;这种对立的观念从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决定论问世以来就已经明显地渗透到文艺批评中来,这样就使得历史成为一种文学诞生的客观化“背景”和“土壤”,而文学则是历史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是对这种“背景”的反映或表现;新历史主义就是要打破这种“背景”和“前景”区分的幻象,认为并不存在固定、客观和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作为“背景”的历史,历史不是固定的,而是生成的,文学也是这种生成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前景”;文学和历史都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们始终在相互塑造中生成着;新历史主义试图探索“文学本文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本文中的社会存在”,④它试图解释具体文化实践的相互作用,这些具体文化实践产生了本文也由文学本文而产生;它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致性;自我的概念总是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自我塑造的过程实际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不仅文学文本与文化和历史,而且“自我”与文化和历史之间,也都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每个“自我”并没有一种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本质,“自我”是多种历史合力的产物;人总是诞生于某种文化中,被文化所构造;同时也构造着文化,文③陆贵山、纪怀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④ Stephen Greenblatt.: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From More to Shakespear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的产物”,人和文化嵌合为一,相互塑造和生成;格林布拉特的名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探讨的就是文艺复兴时代个人完成“自我塑造”的机制问题;它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致性;自我的概念总是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自我塑造的过程实际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作为作家的个人来说,一方面,他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另一方面,伟大的作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形成塑造他人和时代精神的能量;这样,文学绝不是个人的独白和梦呓,也不仅仅是一堆无关世事的“语言的构造物”,而是携带多种信息的文化“通货”,它不停地经受“流通”的考验与变化,同时也是在进行着“塑造”;2、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阐释从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的清理中站起来的“新历史主义”,其核心就是要恢复“历史”的维度,将文学重新置于“文化历史”的大语境中来加以理解;格林布拉特还原历史文化语境的理论和方法是独特的,他试图打通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界限,认为传统的历史主义批评将历史解释得过于狭隘,所以他要打破人为的界限,将各种边缘化因素一同考虑进来,诸如绘画、风俗、轶闻、轶事,甚至是巫术中的咒语、病历、出生和死亡的记录以及对精神异常的描述等等;这些看似边缘性的文化因素与文学构成了一种互文的关系,他们可能体现了相同的文化关注,通过对这些边缘文化因素的考察可能捕获时代精神中很难为人所知的一面,而这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很可能就成为成功解读某部文学作品的关键点;格林布拉特称自己的文艺复兴批评的办法就是“不断返回到个别人的经验和特殊环境中去,回到当时的男女每天都要面对的物质必需与社会压力上去,以及沉降到一部分共鸣性的文本上”;⑤这些共鸣性文本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互为彼此的回声,带有相同的精神印痕;这些“共鸣性文本”,多为一些边缘性的或被压抑的历史文化因素;“文化诗学”的批评策略在于要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和拾掇这些文化断片,来重新缀补成某种文化精神的地图,以其作为文学批评和阐释的参照;有研究者曾对格林布拉特的批评模式的典型操作程序概括为:“批评家首先从历史典籍中寻找某一被人忽略的轶事或看法,然后将这一轶事或看法与有待读解的文学文本并置,看它对这部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提供了怎样的新意;”⑥可以说,新历史主义者有意识地摆脱有关历史的几成定见的社会、政治、经济结论的控制,而希望另辟蹊径,从前人所忽略的东西入手,读出文学文本的新意,寻求对历史叙述也是对文学文本的新解释;此外,“文化诗学”对自己的阐释者地位有着相当的自觉,格林布拉特说:“如果文化诗学意识到它作为阐释者的地位,这种意识应进一步扩展,直到承认他不可能完全建立并重新进入16世纪的文化;同时也承认,一个人是不可能遗忘自己所处的环境的;”⑦这显然是对读者反映批评和解释学理论的吸收,也是新历史主义批评与传统历史主义不同的重要表现;格林布拉特明白自己的阐释只是可能阐释的一种;3、“含纳”理论或“陷入圈套模式”格林布拉特所主导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并非纯粹的一种文化批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涉及政治的分析,这一点以其“含纳理论”为代表;这种也被称为“陷入圈套模式”的理论是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协商1988中就戏剧本身的审美效果而谈的看法;他认为戏剧的结构本身“含纳”了戏剧所具有的颠覆效果;譬如在莎⑤ [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见《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⑥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⑦ [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见《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士比亚戏剧中反抗性的成分被整合进了对充满魅力的王权的赞许性肯定中;就是说,戏剧的形式结构和修辞策略是观众很难抑制对亨利王子胜利的肯定,譬如福斯塔夫对王权的抗拒被漫画化,亨利王子一开始将其当作朋友,后又将其处置,观众一方面感到观赏“别人被捉弄”的快乐,另一方面,那种对王权的怀疑和抗拒也在哭声中被带走;戏剧舞台上表现的一是对皇家的崇拜,一是对反抗这种崇拜者的最终惩罚,因此,王权激起颠覆并予以惩罚,这是巩固王权的一种策略,格氏认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对观众产生的也是这样一种效果,即虽然表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但背后却无意间勾勒出了人们内心对王权的臣服和崇拜;由此看来,有限的反抗,是被剧情结构吸纳、包含了;二、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他早年研究中世纪史和文化史,1960年后涉足历史哲学领域,是当代西方最着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海登·怀特是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历史系荣誉教授,当代美国最着名的学者之一,新历史主义最主要的批评家,被誉为“在文化理解和叙事的语境中,把历史编纂和文学批评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要着作有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1973年、话语的比喻:文化批评论集1978年、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表现1987年、比喻实在论:模拟效果研究1999年;1、作为文学构造的历史传统的历史主义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可供客观认识的领域,历史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认识主体的、独立于它的研究手段“发现”和工具“语言”的实际存在;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上述的历史观是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他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历史研究者的主体和工具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具体的人在借助语言而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他的视点和视野都已经被限制在某一现刻历史、语言的历史沉淀以及它们错综的复合影响之中;展现在他眼前的不过是他所看见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认为历史是现时的人对过去的一种“知识”,是“被写下来的”、“供人阅读的”的历史话语,至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它则不管,它认为历史主要是由一套文本及释读这些文本的策略组成的;在新历史主义者那里,历史完成了从一种“过去发生的事件”向一种关于过去的“知识”,一种“话语”、“文本”的过渡;对此海登·怀特说:“从这种观点看,‘历史’不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以及我们对它的研究,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⑧所以说历史是一个文本,是因为历史是对过去实践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并非纯粹的客观再现,而是语言对事件的再度构成,其中必然渗透着语言运用者对事件的解释;海登·怀特极力强调“历史的文本化”,从语言层面分析了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的同质性,强调了“历史叙述”的“叙述”是如何左右历史的呈现的;在海登·怀特看来,历史事件作为原材料,是杂乱的、中性的、没有意义色彩的,过去的事实也并不都是历史事件,像某个小人物死了,我们今天早上没有吃饭之类根本没有历史意义;所有的“事实”在未经过筛选的形式中毫无意义;历史学家用特殊的“情节结构”对历史事件进行编码后,历史才有了生命作为话语和文本而存在的历史,带有一般文本的特征,想象和虚构因此而成为历史文本无法摆脱的特质;海登·怀特曾强调指出,在这个历史文本的表层之下,⑧Hayden White: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Baltimore&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pp253还存在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而且这个历史文本的深层结构“本质上是诗性的”,“具有语言的特性”,它是一个先于批评的、用以说明“历史”阐释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认知范式;所谓历史的深层结构是诗性的,即是说历史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想象这个动因;说历史具有语言的特性,即是说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阐释,它不能不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当海登·怀特把历史的深层结构解释为“诗性”的时候,他已经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建立起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的联系;而在历史与文学之间进行类比,正是新历史主义的一大理论特征;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相似;历史话语是通过“形式论证”、“情节设置”以及“意识形态的暗示”这三种策略来进行自我解释的;历史话语所采用的不外乎是“浪漫传奇、喜剧、悲剧和反讽”这样一些叙述程式,⑨而这与文学话语的虚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在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把事件变成故事,这是文学叙述的力量的表现;这种叙述不仅提供给人们以事件,而且同时决定了人们理解这些事件的角度和方式;通过文学叙述,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受到了叙述者的叙述策略、叙述方式的影响,看到的是叙述者希望让人们看到的一面;历史叙述也是如此;它不仅记录事件本身,而且“制造”了此事件与他事件之间的联系,建构出一种历史故事,并赋予这个故事以社会意义;在新历史主义者那里,历史和文学都是一种话语、文本或叙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历史话语没有自己的固定术语,只能用隐喻、象征性的语言建立文本,正是这一点使历史话语远离了科学叙述而倾向于文学叙述;2、“历史的文学性与文学的历史性”⑨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6—167页“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the historicity of texts and the textuality of the histories这一命题最早是由蒙特洛斯Montrose提出;按照他的解释,“文本的历史性”是指所有的文本,既包括作为批评家研究对象的文本,也包括批评家研究之后撰写的文本文本又可能成为其它批评家再进行研究的对象,都含有历史的具体性、社会性、物质性的内容,由此,他将文本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包含历史具体性、社会性内容的形式;“历史的文本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要接近一个完整的、真正的过去历史—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我们就必须以所要研究的社会文本为媒介,这个文本并非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应该被看成是一定程度上经过有意选择和修饰过的;其次,文本兼有了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物质与意识形态斗争中被人文学家经过描述、解释性加工而转化为文本;另一方面,这种文本又具有了“档案”功能,因为它自身同时又充当了被后人再阐释的媒介;蒙特洛斯这一经典性命题,非常准确地概括出历史与文本之间的鱼水关系,这也正是海登;怀特历史书写理论的要旨所在,为我们准确把握其理论精髓与价值提供了钥匙;“文学的历史性”指文学活动总包含历史的维度,不论是作家、文本、批评家及其批评性文本,还是作家与世界、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世界、批评家与文本、批评家与世界等诸多关系中,都离不开历史;按照后经典叙事学观念,文本与语境构成了更为广阔的“历史”大文本,历史不再是文学发生、存在的“背景”,而是走入文学的“前景”,直接成为文学构成不可或缺的维度;同时,文学作为历史性存在“事件”,直接成为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等熔铸于一个彼此紧密关联的网络结构中,通过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阐释,揭示文学是如何通过这个复杂的互相关联的文本化世界的审视,参与历史意义的创造的过程,甚至参与政治话语、权力运作和等级秩序的重新梳理与建构;“历史的文学性”指我们无法直接面对一个所谓客观的、真实的历史,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不过是人类社会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文本作为解读的文本,而各种文本的书写都具有文学性的维度,无论是在历史事实的选取方面,还是在写作过程中都融入作者的主观性,而且在历史文本的书写中,其话语的建构在深层次上讲是文学性的,文本的存在本身就是人们有意识选择、建构的结果,而对文本的阐释更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存在众多不确定“空白点”有待重新阐释;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学性研究,可以使我们在二者的互动建构关系结构中把握文学与历史;以历史维度审视文学,就会发现文学是如何由封闭的、静止的、稳定的系统变成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体系,并通过不断解读、积淀而成为一个意义增殖的文本;在这个增殖的过程中,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构成某种平衡与制约关系;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穿越而解读文本的历史情境,把文本直接植入历史文化关系之中,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成为文学的共谋,通过对社会权力话语的展示,揭示其对立面的权力一方,从而较准确地复现、再生产当时的历史语境,文学意识形态的介入是对社会权力话语的颠覆性建构,这种文化“颠覆”的性质构成历史解释的本质;文学在与历史的互动性建构中赋予历史意识以新的意义,文学的历史就是聚集复杂的文化符码,并构成了文学与社会彼此互动的历史;⑩这种将历史诗意化的研究使怀特受到文艺理论家和历史学家的双重批评;但怀特仍然坚持自己的“历史阐释论”和“语言行为论”,并且,进一步⑩Lonis A. Montrose, "Shaping Fantasies”:Figurations of Gender and Power. in Elizabethan CultureRepresantations 2, Spring 1983, ,又参见王岳川:《后殖民土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185页。

“协合”在“颠覆”与“抑制”中突显——《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亚的形象解析

“协合”在“颠覆”与“抑制”中突显——《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亚的形象解析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协合”在“颠覆”与“抑制”中突显———《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亚的形象解析武芳(辽宁传媒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本文试以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两个概念“颠覆”与“抑制”为理论基础,分析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后期小说《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亚对男权社会所定义的传统意识形态的抗争与“颠覆”,以及始终没能脱离男权社会的束缚,最终被淹没在“抑制”其中。

而这种颠覆和抑制最终在“协合”中找到了平衡点。

关键词:多萝西亚;颠覆;抑制;协合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5-0133-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5.065一、引言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其创立者是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外文系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

新历史主义与旧历史主义不同,它主要强调文本的复杂性及其包容的复杂情感,而不在单一地关注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格林布拉特提出过两个重要的概念:“颠覆”与“抑制”。

颠覆是质疑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以此宣泄大众的不满;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性行为控制在社会许可的范围,使其无法达到实质性的结果。

“协合”是新历史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新历史主义用这一术语来表明不同范围的主体在“社会能量”中所起的沟通、协调作用,作家是发挥这一作用的主体。

作家的作用是通过“协合”将各种“社会能量”变成统一的文本。

“协合”就是在颠覆与抑制两种社会动态关系中得以实现。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著名的代表作家,他的后期作品《米德尔马契》自其出版,就被公认为英国伟大小说之一。

它描绘了英国中部米德尔马契小镇的乡村生活,揭示了复杂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变迁,并对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及政治性问题做出了严肃的思考。

这一特点正好与新历史主义的批评观点相吻合。

颠覆与抑制——《苹果酒屋的法则》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颠覆与抑制——《苹果酒屋的法则》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关键词]颠覆 ; 抑制 ; 苹果酒屋的法则 [ 中图分类号]I0 1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 9 8 2 1 )1 0 4 —0 6 1 5 1 (0 1 1— 17 2 [ 刊网址 ]h p / w w hx .e 本 t :/ w . bb n t t 在《 看不见的子弹》 一文 中, 格林 布拉 特提出过两 个政治
在观海果 园 , 荷马见识了大海的宽阔无边 , 领略 了现代文
荷 马的成长过程 中, 奇医生将 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于荷 马 ; 拉
荷 马在还不满二十岁时就有过无数 次的接生经验并多次观摩 拉奇 医生实施堕胎手术 。拉 奇医生这 么做 的 目的相 当明确 , 就是希望荷马能够 留下来继承 自己的事业 。 假如荷 马按 照拉奇 医生 为其设 计好 了的生 活方 式走 下 去: 留在孤儿 院成 为拉奇 医生 的助手 , 么在常人看来这就是 那 最好 的出路 了。但荷马 的最终 行为颠覆 了拉奇 医生 的想法 : 荷 马跟 随前来堕胎的华力及其 女友坎 蒂离 开 了孤儿 院 , 到 来 华力母亲 的观海果园 当摘苹果工人 。随后发生 了一系列的事
明的新鲜神奇 , 体会 了自由、 友谊 、 爱情的美好滋味 , 目睹了 也
背叛 、 乱伦 、 殴的丑 陋现实 。最 后 , 终于 明白了 自己的归 斗 他 属 , 然 返 回孤 儿 院 。 毅
颠 覆 与抑制—— 《 果酒 屋 的法则》 苹 的新历 史主 义解读
唐 文俐 杨 圣 陈 华 生。 , , ( ,,. 12 3 赣南 师范学 院外 国语学 院 , 江西赣州 3 10 ) 4 0 0
[ 摘 要]《 苹果酒屋的规则》 美国当代 著名作 家约翰 ・欧文 的代 表作 , 是 讲述 的是孤儿荷 马的成 长经历。新

“颠覆”与“抑制”中的自我塑造——《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颠覆”与“抑制”中的自我塑造——《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学批评分支之一 的新历史 主义基本还是一个处女视角。 本文
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 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 疑, 使普通大众 的不满得 以宣泄 , 抑制 ’ 而‘ 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 围内 , 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即对颠覆的抑制” 刚撇 。 ・
3s s)造
i n mey s b e i n a d c n an n l b s d t n l z l c n co s es f e e  ̄ y u gwo e a e n e ’e o a o ’ f t a l . u v r o n o t me t l en e a ay e s f o si u n s o s v r o n m n s p d u d rn g d d n o , s i wi o e- h k n s f o  ̄ a d h l S n e tn u n n t r et r id p we n ep U d r a d h ma au e b t . o u s e
S l-Fa hi ng i S ef s oni n ubve so a ri n nd Cont i anm e nt
— —
A N e H it rc l e d n f a s ed Pak w so ia a i go n f l r R M i
CA o a D n
21 年 第 6 01 期
Ju o m ̄ o qhrJ no ec es Co e e fQi a u ir T ah r’ Hg i
N o. 2 1 6, 0 1
( 总第 14 2 期)
齐齐哈 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Ge e ̄. .2 n r No 1 4
“ 颠覆’ 抑制” 的 自我塑造 ’ 与“ 中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大禹精神在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辛 刚 国新历史主义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文学评论家对文艺复兴的兴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蒙特鲁斯等。

1982年格林布莱特为《文类》杂志“文艺复兴研究专号”撰写“导言”时,他就论文中出现的某些共同的东西称之为“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是对20世纪欧美实证性研究以及文本中心论的反拨,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

新历史主义理论具有以下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即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使其具有了多维视野的研究。

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使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成为论证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权力斗争、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的标本。

新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化批评的特征,它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揭示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

3.“历史意识形态性”,即认为人的文学在文化中具有抗争性作用,而文化变革就是一种文化通过策略向主导意识挑战,进而去“重写文化史”。

新历史主义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学者潜心思考的问题,因而新历史主义在欧美崛起不久,很快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发表的新历史主义论文、专著共有60余篇(部)。

这些研究大体分为翻译介绍、全面评价、影响应用等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翻译与介绍率先向国内学界介绍新历史主义的,是王逢振。

他在1988年所著《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专章介绍了新历史主义。

次年,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和杨正润《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开始勾画了新历史主义发展轮廓,特别是后者,开拓性地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实践,并准确概括了它的特色、贡献及弊病。

1991年,留学哈佛的赵一凡在《读书》杂志上又发表了《什么是新历史主义》,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的来龙去脉。

“颠覆”与“抑制”——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颠覆”与“抑制”——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者 通 过 对 麦 琪 叛 逆 性 格 和 行 为 的 详 尽 描 写 . 现 了她 对 维 展
多利 亚 时 期 英 国 社 会 的 宗教 、 级 压 迫 、 权 社 会 等 社 会 阶 男
问题 的 一 种 颠 覆 力 量 : 时 艾 略 特 过 度 强调 义 务 、 同 良心 、 职
与历 史 的创 造过 程 , 及参 与 对政 治 话语 、 利运 作 和等 以 权
杂 志 的 一 期 专 刊 的前 言 中 明 确 提 出 了 “ 历 史 主 义 ” 一 新 这 名 词 。新 历 史 主 义 进 行 了 历 史 一 文 化 “ 轨 ” 强 调 从 政 治 转 ,
和 不 改 变 统 治 关 系 的基 础 上 ,使 普 通 大 众 的 不 满 得 以 宣
泄 .从 而 达 到 对 真 正 有 破 坏 力 的 颠 覆 给 予 安 全 抑 制 的 目 的 。 乔 治 ・ 略 特 ( e reE it 的 小 说 《 洛 斯 河 上 的 磨 ② 艾 G og l ) o 弗 坊 》 T eF o s nteMi ) 问 世 与 新 历 史 主 义 正 式 登 上 ( h ls l 的 o h 1
责 。 带 来 了主 人 公 的 自我 抑 制 。 “ 覆 ” “ 制 ” 种 社 又 颠 与 抑 两
会 功 能 相 互 制 约 并 相 互 促 进 , 同 引 导 了历 史 的 发 展 。 共
关 键 词 : 治 ・ 略 特 小 说 《 洛 斯 河 上 的 磨 坊 》 乔 艾 弗
新 历 史主 义 “ "
新 历 史主 义视 野 中的《 弗洛斯 河上 的磨坊 》
韩 素敏
( 北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北 保 定 河 河 0 10 ) 7 0 0

人性在“颠覆”和“抑制”中突显——《京华烟云》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人性在“颠覆”和“抑制”中突显——《京华烟云》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t I会科学版)
26 0 年第 1 0 期
会性则是人类在长期社会集体生活中所积淀的规范 与准则,以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度为 目的。l 从 ”J

定意义上说 ,“ 颠覆”实际上是对人的社会性的颠覆 ,而 “ 抑制”则是对人的 自然性的抑制。人性正
是在其社会性和 自然性发生冲撞 的时候得以体现。在小说 《 京华烟云》中,“ 颠覆”和 “ 抑制”这两种 力量的较量把人性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从人类的内心深处挖掘出来 ,展现在世人面前。小说中文学的颠
等。 ”抑制的文学功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木兰在传统道德教育体制下被塑造成 了个知书达礼 、落落大
覆和抑制作用首先体现在人性在木兰身上的升华。主人公木兰出生于晚清时期的富商家庭 ,那仍旧是 个男权至上的半封建社会 ,木兰从小就和妹妹一起接受了针对女子三从 四德的传统教育 ,“ 她们必须有
女人主要的美德:如节俭 、勤劳 、端庄 、知礼 、谦让 、服从 、善理家事 ,以及育婴、烹饪 、剪裁缝 纫
变幻 ,其中安插 了袁世凯篡 国、张勋复辟 、直奉大战、军阀割据 、五 四运动 、三 . / 惨案 、语丝 、 - \
现代笔战、青年左倾 、『 战爆发等历史事件 ,可谓 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扫描。其 中最耐人寻味 的要属 二
小说对人物的生动刻画 ,书中大小角色 9 余个 ,每个人无论出现频率高低 ,他们的性格特点 ,体态容 0 貌 ,言行举止以及内心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描述和展现。这些人物或坦然 自若 ,或保守懦弱 ,或大方 聪慧,或阴险狡诈……小说通过对文字 的巧妙运用 ,把一个个思想迥异 ,体态万千 的人物 活生生地展 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在欣赏这部历史 巨著的同时 ,也被他们心灵深处所散发的人性所震撼 ,或为之

“颠覆”和“抑制”的历史——《在美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颠覆”和“抑制”的历史——《在美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小说 “ 颠覆” 的主题 , 从波兰 国内、 美 国社会 的抑制 力量 以及 主人公 自我的抑制力量来分析“ 抑制” 主题 。“ 颠覆” 和“ 抑制” 是新历 史主 义的两个核 心概念 , 在 小说 中 , 新历 史主义体现在对边缘人物 、 对社 会各层“ 小历 史” 的重视 。
关键 词 : 《 在 美国》; 新历 史主义 ; 颠覆 ; 抑制
新历史主义的主导者格林布拉特这一悖论式的理论主要用于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批评分析中在他看来颠覆这一功能指的是对占据主流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和反抗而抑制则是对颠覆力量对证明自己存在力量的抑制
第1 3 卷第 3 期
Vo 1 .1 3,No 3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i b i n Un i v e r s i t y
r i e s ”o f ll a l e v e l s i n t h e s o c i e t y .
Ke y wo r d s:I n Am e r i c a;Ne w Hi s t o r i c i s m;s u b v e r s i o n;c o n t a i n me n t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1 2 . 0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 5 3 6 5 ( 2 0 1 3 ) 0 3 — 0 0 4 1 — 0 5
Th e Hi s t o r y o f“ S u b v e r s i o n’ ’a n d “Co n t a i n me n t ”:A Ne w Hi s t o r i c i s m Re a d i n g o f
/ n Ame r i c a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后现代和后殖民是一种颠覆性的文化理论,新历史主义就是一种重新书写历史的新历史诗学。

新历史主义是诞生于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对历史本文加以重新阐释和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

新历史主义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加以批判,在张扬“主体”、“历史”和“意识形态”中,使“本文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本文性”成为文学批评的主要范畴。

新历史主义的主将是格林布拉特和海登"怀特。

前者以研究文艺复兴的“自我塑型”去重写文学史,进而创建一种“文化诗学”,并将文学看作是人性重塑的心灵史。

而后者则注重“元历史”的构架和“话语”转义学的研究,进而确定了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地位。

本文将主要讨论海登"怀特的理论。

与新历史主义众多理论家专治文艺复兴文学不同,海登"怀特专治19世纪欧洲意识史。

由于他众多的著作和不同凡俗的理论创见,使他成为文学理论和历史学界的著名人物,而奠定他学术地位的是其代表作《元历史》和《话语转义学》。

一、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

1、多学科的整合和新方法的整体挪用。

2、从历史话语的含混处发掘历史权力运作的真相。

3、新历史主义注重作品意义的重释。

4、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和现实的互动。

二、格林布拉特的理论。

“历史与人”是人把握自己的最基本的思维范式,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新历史主义诞生以后彻底颠覆了这一范式,进而重新界定历史与人的生成、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历史与权力、历史与意识形态、历史与文化霸权、历史与文化诗学等一系列思维模式、文本策略和叙事方法。

新历史主义以反抗旧历史主义、形式主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它特别关注“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

代表人物有格林布拉特、蒙特洛斯、多利莫尔、海登·怀特等。

这些理论家他们各有自己的理论维度,然而,他们的总体的精神集中在对历史整体性,未来乌托邦,历史决定论,历史命运说和历史终结说作出了自己的否定判词上。

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

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

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作者:苏润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4期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一个孤独、叛逆的青少年,试图逃离虚伪的世界,然而却因无力逃出这样的社会而与周围的环境妥协。

本文拟从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中的“颠覆”和“抑制”出发,并结合主人公霍尔顿所生活的学校、家庭及社会来解读霍尔顿所处生活环境,来说明他对当时现实生活的“颠覆”和“抑制”。

关键词:霍尔顿;颠覆;抑制作者简介:苏润芳(1986-),女,云南大理人,白族,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0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021-02一、引言《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是美国犹太小说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一经发表之后就被公认为“现代经典”之一。

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尤其是以美国大、中学生读者居多。

当然这部小说在出版以后也引起了评论界的争议,有些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经典之作,它深刻而集中地体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而另一些评论家却持反对意见,他们严厉批评小说的主人公,谴责他满嘴脏话,所以《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出版之初也曾被列为禁书。

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中的“颠覆”和“抑制”出发,通过小说中的实例来解读该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

本文结合他生活的学校、家庭及社会来解读霍尔顿所处生活环境,来说明他对当时现实生活的“颠覆”和“抑制”。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批评一改对历史作历时性研究的传统,对文本和历时作共时性考察。

“新历史主义”关注的是历时的某个横切面,“还原”的是某个缺乏历时关联的空间,无意于对一种历时之流的前因后果进行描述和把握。

(马新国,1994: 609-610)新历史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论述文学社会功能的时候提出了“协和”理论,认为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社会能量”,作家的作用就是通过“协和”将各种“社会能量”变成统一的文本,当然在其中也要添加审美因素。

从新历史主义看《虹》中的厄秀拉

从新历史主义看《虹》中的厄秀拉

从新历史主义看《虹》中的厄秀拉李虹【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33)2【摘要】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与文本密不可分的关系,即“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同时也凸显出文本中“颠覆”与“抑制”的政治功能。

仔细品味《虹》中厄秀拉的爱情与生活,可以发现劳伦斯在厄秀拉身上所表现出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意识,并且试图通过厄秀拉对当时的社会中心意识进行“颠覆”,但在其过程中又受到了“抑制”。

厄秀拉在时代和自身的压抑下毁灭了身心,成为了劳伦斯笔下的牺牲品。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厄秀拉体现出劳伦斯对工业时代的批判与绝望。

%New Historicism focu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ies and texts, i.e., “the historicity of texts”and “the texuality of the histories”. Meanwhile, it also emphasized on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subverion” and“containment”. From Ursula’s love andlife inThe Rainbow, “the historicity of texts” and “the texuality of the histories” of Lawrence can be explored.D. H. Lawrence tried to “subvert” the social core consciousness in that period, but he was “contained” finally. Ursula destroyed her spirit because of the society and herself. Soshe became a victim. The development of Ursul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 relfected the criticism and despair of Lawrence.【总页数】3页(P64-66)【作者】李虹【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相关文献】1.《虹》中的厄秀拉和《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女性形象之比较 [J], 王春燕2.迈向生命之虹的厄秀拉——劳伦斯《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J], 王燕3.《虹》中的厄秀拉和《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女性形象之比较 [J], 王春燕;4.劳伦斯小说《虹》中的“血意识”在厄秀拉身上的体现 [J], 王春燕5.女性主义视角下小说《虹》中的厄秀拉形象解读 [J], 刘建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难舍帝国情结——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阿尔迈耶的愚蠢》

难舍帝国情结——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阿尔迈耶的愚蠢》

Conrad's Inseparable Imperialistic Complex—A New Historicist Study of Almayer's Folly 作者: 赵君仡[1] 石云龙[2]
作者机构: [1]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常州213001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16
出版物刊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阿尔迈耶的愚蠢》 新历史主义 颠覆 抑制 协和 帝国情结
摘要:运用新历史主义的颠覆、抑制、协和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波兰裔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首部作品《阿尔迈耶的愚蠢》彰显出的对帝国的爱憎,指出作品呈现帝国意识的颠覆与抑制的并置并最终导向协和,体现了康拉德对帝国情结的难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
摘要: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艺复兴文学批评领域,它汲取新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等批评流派的先进营养,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属于“文化诗学”范畴的研究方法。

对此,笔者将以《亮剑》为例,撷取新历史主义中“颠覆”与“抑制”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
新历史主义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这一批评由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提出,他研究的领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当时文艺复兴文学研究在学界及理论批评界并不占主流,但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一经提出即产生广泛影响且声望日隆。

与传统的文学批评者不同,格林布拉特、蒙特罗斯、海登·怀特等新历史主义者认为,社会历史语境对于理解文学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从那些布道词、司法文书、私人日记、域外游记等人们习焉不察的非文学文献中爬梳出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从而将论者的视角吸引到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力图重现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原生态,在文学文本与其他非文学文献的互动中,追寻和重构文学文本的意义。

一、
格林布拉特在《看不见的子弹》一文中曾提出两个颇具政治化的概念:“颠覆”、“抑制”。

格氏用这两个概念形容莎士比亚的剧作
《亨利四世》中哈尔王的统治手段。

他认为,“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统治者允许并鼓励颠覆和抑制同时存在,通过适当地刺激普通大众对现存统治秩序的颠覆,在不危及统治阶级的实质利益和不改变统治关系的基础上,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从而达到对真正有破坏力的颠覆给予安全抑制的目的。

都梁的长篇小说《亮剑》自1999年底问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到2006年10月,小说印刷23次,印数达40余万册,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一度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受众激增,甚至出现电视剧在几年内再次重拍的情况。

作者在书的封底留言:咱老百姓看书,没有别的要求,故事好看就行……我写出的故事,要能得到您的认可,我就知足了。

②窃以为作者的目标达到了,而且超额完成任务:它为我们对刚刚逝去的那段岁月的解读提供了一些佐证。

《亮剑》讲述的是一位当代军人叱咤风云的一生,李云龙是一个驰骋沙场的职业军人,他1927年入伍,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组建我国第一支特种部队,可谓我党、我军的元老级人物,他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刚毅,他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亮剑。

正是这一信念支持他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既而走完坎坷崎岖的一生。

与传统战争题材小说不同,《亮剑》一开始就呈现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相抵牾的特点。

在传统的战争小说中,敌我双方特征明显,
叙述者主观褒贬跃然纸上,无论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思想,还是现代小说《林海雪原》英雄主义的夸大张扬,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这种敌我泾渭分明的创作潜规则到文革时期走向极端,“高、大、全”式的主人公在文学文本中比比皆是,“三突出”成为作家的创作原则,③(p167)即使进入二十一世纪,许多作家仍摆脱不了这一束缚。

都梁摒弃传统军旅题材小说创作的不足,敢于以边缘和颠覆的姿态书写历史,重构读者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李云龙是小说中的绝对主人公,他具有以往英雄所有的优点:骁勇威猛、“胆识过人、意志坚毅”,同时,他“桀骜不驯……处事不拘泥于形式,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

纪律性差,善做离经叛道之事……对政治缺乏兴趣。

”②(p84)他常常以没文化、“大老粗”自居,脾气暴躁,点火就着,动辄脏话连篇,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婚姻生活中他都是一个绝对的独裁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点与缺点并重、缺点突出的英雄人物,才能使读者手不释卷,掩卷深思。

小说对李云龙不同时期军事、政治上的敌人进行较为客观的刻画,李云龙对“受过教育,有的还留过学,懂战术,作战也顽强”的国民党将领赞不绝口,甚至对老对手楚云飞有“惺惺惜惺惺”之感;即使对令人发指的日本侵略者,李云龙也有客观公正的评判:“……坦率地说,你们日本军人虽然混蛋,但军人的气节还是有的,从这点看,很多中国军人就差远了,为了保命,给人家当狗都行,
比如你身边的那些皇协军军官,他们的表现,确实让我这个中国军人感到很没面子,没办法,家出逆子,国出奸臣,自古难免呀。


②(p80)读《亮剑》,我们会发现人物形象是三维的,既有特定时期兽性的一面,又有鲜为人知的人性化一面,正面形象也好,相对反面也罢,所有人物都是血肉之躯,不是什么“超人”,也不是所谓的“牛鬼蛇神”。

格林布拉特认为,不参与的,不作判断的,不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写作是无任何价值的。

新历史主义具有的政治性,并不是在现实世界去颠覆现存的社会制度,而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并进而发现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压抑的异在的不安定因素,揭示出这种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和它们与权力话语的复杂关系。

二、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来源之一,阿尔都塞认为,我们都是深处意识形态氛围之内而不能自拔的“主体”,逃避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徒劳的。

批评家、叙事主体受意识形态影响,向某种统治权力话语妥协,构成了与颠覆相对的抑制。

在格林布拉特看来,权力话语对那些颠覆性的因素往往采取同化与打击、利用与惩罚的手段去化解、消弭存在的异己不安定因素,而文化产品及其创作者往往反抑制、反权威,对意识形态统治加以
消解破坏,于是在反抗破坏与权力控制之间出现一种张力并达到一定的平衡,甚至是为平衡而达到某种妥协。

⑤格林布拉特曾说:“颠覆性的声音产生于对秩序的确保,……但这种颠覆性的声音并不侵损秩序的根基。

”“颠覆正是权力的产物”,“权力不仅产生了颠覆,而且权力就建在颠覆上”。

①统治权力话语采取的抑制不再如动物般凶猛,而似狐狸般狡猾。

普通大众无意识地受既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成为权力抑制的奴仆、抑制他人的帮凶,甚至自我抑制者。

李云龙无组织无纪律,三次违反军规,三次被降职,他的反叛、逆向思维、颠覆性在战乱频仍的三、四十年代被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的光环所取代,随着和平世界的到来,那些“离经叛道”的特点愈加突显,他的政治观点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统治权力话语南辕北辙,他因刚正不阿的个性而成了那个时代“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他坚定了一生的信条“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最终葬送了他的生命,他的最后一次亮剑竟是他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换来和平环境下的人民暴动。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社会历史语境对于理解文学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他们强调文学作品对读者社会意识具有塑造作用。

克罗齐说:“历史必须满足一种现在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⑥文学作品,特别是历史小说,往往以独特的视角归依历史而又不被历史所束缚,我们只有站在文化诗学的角度,只有回到历史语境中,才能更好地阐释诞生于此语境中的文学。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赵静蓉《颠覆和抑制——论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意义》《文艺评论》2002年1月
[2]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 2005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
[4]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