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二十四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科学类论文
作品名称:《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作品类别: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作品编号:HAS010
《农村教师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西电人文学院农村教师流失问题暑期调研队080014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1.1课题提出 (2)
1.1.2研究意义 (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调研的过程 (8)
1.4研究方法 (8)
第二章农村教师流失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9)
2.1教师流失相关概念的界定 (9)
2.2教师流失的有关理论 (10)
第三章平舆县农村教师流失现状 (12)
3.1 平舆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概况 (12)
3.2 平舆县农村教师流失情况 (15)
3.3 农村教师流失影响 (16)
第四章农村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18)
第五章解决农村教师流失的对策 (22)
结束语 (28)
附录(图片)…………………………………………………………………………...........30---39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课题提出
一.农村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地位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而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要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另一方面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较低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前行的保证,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农村教育面临很多困境:首先从我们暑期实践队在平舆县的走访调查中就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
从平舆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突出表现为四个“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严重;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英语传统学科教师多,音体美计算机专职教师少;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结构残缺,不能适应新课程、新教材;四是城乡分布不合理,县城教师多,农村教师少;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个学校教育的基础,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亟待优化和改善,再加上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的现状这对原本教师资源匮乏的农村教育来说无非是雪上加霜。
其次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落后也成为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教育中,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教学资源的匮乏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思维的扩展还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另外农村学生家长素质不高、思想落后等也严重影响农村教育质量。
三.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政策引导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对“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行部署
同时,明确提出了“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2009年3 月5 日,在十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
从2009年开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国家或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教师岗位需求情况,合理安排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补充,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
近几年来教师流失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攀升趋势。
有关教师流失的相关报道屡屡被报道。
据江苏省教育信息管理中心2004年第5期《教育管理信息》报道:200l至2003年,苏北某所农村中学平均每年有20名左右的教师“南下”,三年流失60多人,其中大多是骨干教师。
苏北某县近几年来先后有295名中小学教师外流,07年初有38名教师外流。
作为省重点中学的徐州市某镇中学,共有30多名教师外流,外流比
例超过13%。
据07年4月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湖北省蕲春县全县流失教师800多名,有些村里小学只剩下一个“留守”教师。
上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黄流中学是海南教育一个响当当的牌子。
但事过境迁,但近几年在全校202名教职工中,30人没有住房,70多人挤在老旧狭窄的教师宿舍里,无法安居乐业;原有的学生宿舍早成危房,大量寄宿学生租住在校外,学生的管理、安全令人担忧。
师资的流失,生源质量的下降,都使得学校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失,教学质量艰难维持着。
其实,黄流中学现象只是海南部分地区教育的缩影。
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显示,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艰苦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表明,38.7%的校长反映近3 年中有教师流失情况,其中,74.6%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骨干教师,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
近10多年,优秀教师流向一些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屡见不鲜。
这种趋势造成一种人们不愿看到的现实;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更加失衡。
一位人大代表曾经这样告诉记者,村里好一点的老师都跑到乡镇去了,乡镇好一点的老师都跑到县里了,县里好一点的老师都跑到城里了。
村里没有好的老师,学生怎么能
留得住?这种现象基本上存在于全国各个角落,教师流失使得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中小学面临教师匮乏甚至面临没有教师上课的窘境。
教师流失致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师素质下降其直接结果导致教育质量每况愈下,而教育质量下滑又直接造成学生的大量流失,学生的大量流失又导致了农村教师流失。
长此以往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将变得遥遥无期。
教师流失使农村学校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教育环境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这是摆在农村中小学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大一暑期实践的课题选择中,我们人文学院080014暑期调研队就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并得到了院里的大力支持。
在此次课题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地域以及经费等原因以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农村中小学为重点调查对象,在对几所学校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但为了避免单一案例可能会造成片面观点这一局限,我们调研队成员员也在暑假期间对各自家乡(商丘、周口等地)的农村师资流失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以这些工作为基础,我们以平舆县作为分析和解剖的对象,其他相关调查作为补充和比较,对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1.1.2研究意义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状况及对策研究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社会意义,有利于使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展观,推动科教兴国战略,构建用教育促发展,用人才保发展的农村发展格局;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有效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农村教育和谐体系。
二是实践意义,在城乡差别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情况如何缩小城乡教师资源的二元结构配置,实现教师合理流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师资队伍,对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显得至关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农村教师流失情况的调查,探究其流失的深层原因和背景,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人力资源理论和系统论等方法,探索农村教师合理流动、避免单向无序流失的途径和方法,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本课题研究就是针对如何保持学校如何尽最大努力留住优秀教师、减少教师流失从而走出农村教育困境这一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而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是理论意义。
首先,着力研究教师流失对策,深化对农村教育和谐的认识。
研究教师流失对策,对教师而言,有利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而言,有利于改善稳定其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对整个农村教育而言,有利于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对一个地区和国家而言,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利
于国家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教育以及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关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针对农村教育的研究一直存在。
国外学者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建立了一些分析模式,试图找到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美国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就十分重视,对教师流失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多。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 1889—1968)首先对社会流动理论进行研究,教师流失是社会流动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两种基本的社会流动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他认为在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正比关系,即社会越发展,社会流动越高。
自身的专业地位,只能靠颁发反映最高水平和最严格训练的名副其实的教师证书。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SusanMooreJohnson和SarahE.BirKeland等在马萨诸塞州对50多位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追踪调查,第3年就发现有44%的教师离开了原来的学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待遇不公、学校管理无序等,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教师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哪一方面都不可缺少。
在日本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流失也长期存在。
由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生活教学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
对于许多人而言去农村任教是迫不得已的并且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离开学校去城市发展。
不断地恶性循环使得日本农村学校教师缺乏,优秀教师更是寥寥无几,面对农村学校教师流失问题,根据日本1954年制定、之后多次修改的《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的规定,都道府县必须对偏远地区学校教职工增发特殊津贴。
如月津贴额不低于本人月工资和月抚养津贴的25%。
总之,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教师流失问题的相关研究为我国解决教师流失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尤其是日本有关振兴农村地区教育的措施对发展我国农村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国内学者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后人无疑将很有启发意义.如徐中伟在他的‘教师流动与师资优化组合’(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年第2期)中,首先将教师的流动分为良性流动和非良性流动,并进一步指出,据此标准来衡量我国教师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可以说我国教师流动处于非良性流动之中——教师流失的形势是严峻的.当前许多地方对教师的流动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规范,对教师流动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能很好的控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地区而言.邵学伦在《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目题的思索》(《山东教育科研——决策与思考》,2002年第8期)中谈到,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动影响至少有四个方面,一,造成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滑坡.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三,使本来落后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
四、直接导致生源的流失朱海宾在《现代
教育》上发表了《农村骨干教师易“流”难留》朱爱国在《中国教育报》上讲述了《农村教师的无奈》,清华学子张晓岩在《中国青年报》中则说《农村教师被忽略太久了》等等,从农村教师的现状出发,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理性地进行分析: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结构老化,素质偏低,由于财政编制人数有限,在老教师没有退休的前提下,年轻教师很难进入教师行列中来,而且农村教师生存压力巨大,待遇不高,生活环境艰苦,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解决当前的农村教师问题。
青岛科技大学讲师孟令熙先后发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思考》、《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公立高中教师流失类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着力探寻教师流动规律,根据教师流动的客观规律,研究应对教师流动的措施,认为教师流动有七种典型:趋利型、考研型、逃避型、家庭型、事业型、从众型、个性型,分析了教师流动与教师物质待遇、教师工作压力、教师个人特征、教育事业发展、教师管理模式的五种关系,提出对教师管理应当采取五项措施,合理提高教师物质待遇;适当安排教师工作任务;科学实施教师差异管理;大力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切实加强学校民主建设。
§1.3 调研的过程
一.申报准备阶段
5月25号-6月5号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有:
①提出课题,组建调研队,收集相关资料
②参加学院暑期实践前期培训,向院团委提交项目申请书,进行课题申报
二、深入调查阶段
7月12号-7月20号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有:
①赴实践地点展开暑期调研,深入农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查
②对已流失教师或任职教师单独进行访谈
③走访农村小学校长,深入了解情况
三.总结分析阶段
7月21号-8月20号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有:
①收集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调研中存在的不足
②撰写课题调研报告、论文并整理上交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本次调研过程是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收集了大量有关本课题的国内文献资料进行了查阅、归纳、整理、分析,并对相关研究体系进行综述二.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模式及方法进行推广
三.调查研究法
在平舆县调查点选取了某一乡镇中的四所小学,分别赶赴学校对各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工作环境等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个别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个案访谈、集体座谈,深入了解农村教师的生存和流失现状和背景因素
第二章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相关概念及有关理论
§2.1教师流失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师流动与教师流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指教师在地区或校际间的人事变动过程,也包括教师脱离教育系统的行为,教师的流动包括向上、向下的流动,但是,教师的流动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有良性与非良性之别。
合理、良性的教师流动,能够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有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合理、非良性的教师流动则会导致原学校优秀教师不断的流失,不仅对原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致命的打击,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加剧了农村基层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更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教师的流动是教师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对教育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筛选过程。
首先,需求导致了教师的流动,学校空缺职位的多少,决定了教师流量的大小。
为了补足这些空缺而引起的教师流动或引入高效示范毕业生都是合理的,也是良性的,但如果由于学校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差,原有的的教师不断外流,而具备教师资格的教师不愿去由此出现空缺无人填补或者出现配用代课老师或一师多教或者出现接替者不胜任教职的情况,这样的流动就是不合理的,也是非良性的。
这就是教师流失的定义。
合理的教师流动是双向的,不合理的教师流动则是单向的,本次研究为农村教师不合理非良性的流动:教师流失即教师流动中的非正常状态。
本次课题我们研究的是不合理非良性的教师流动,农村教师合理的良性的流动不做研究
二.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
教师的流失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显性流失,另一种是隐性流失。
教师的显性流失是指教师脱离原单位或原地区而导致教育资源的外流以及由于继任教师能力低下或因为没有继任者而引起教育质量下降的不合理的、非良性的教师流动。
教师的隐性流失是指教师有辞职或者调离本岗位到更好的学校或部门工作的倾向和厌教情绪
表现,以及教师因为对学校现状的不满而出现消极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和因为不合格教师占据教师职位致使优质的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高校师范毕业生无法进入教师队伍等的现象。
教师的流动如果没有给原来的学校造成教师资源的紧缺或者教学质量的下滑,都不能称之为教师流失。
教师的显性流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教师离开教育系统转投他行,不再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即外流型;另外一种是指教师从教学一线流向其他岗位,或者从待遇低条件差的学校调到待遇高条件更优越的学校工作,比如从农村小学调到乡镇一级小学或中学,或从农村调到城市等,即内流型。
教师的隐性流失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现实不满的教师的消极怠工和半耕半教的教师对教学马虎对待的现象;第二种是不安心于“下放”工作的支教教师在支教学校的得过且过;第三种是不引进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却聘用素质不高的代课教师来应付教学。
一线教师对现实不满,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没有感情,也缺乏责任感,这种隐性流失实际上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更加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损害学生的利益,也会很快转化为显性流失。
现在,人们一般重视显性流失的问题,而忽视对隐性流失问题的观察、分析和引导。
事实上,教师的显性流失是可见的、有限的,而教师的隐性流失是看不见的,也是难以估计的,更应给予特别重视。
有些隐性流失性教师体现在在编不在岗。
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或借调至其他效益好的机关单位,或者某些依托人事关系进入教师编制但是从不进校任课,却每个月领有工资。
§2.2 教师流失有关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呈金字塔结构,只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有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指安全秩序自由稳定及受到保护等方面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社会需要、情爱与归属的需要等,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和爱护以及为群体所接纳和认同的需要,是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是指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始于需要,并由需要引起动机因此,从需要出发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人才流动理论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且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七个”法则,其中经济动机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力选择流动时要付出成本的,包括新环境转移的货币成本及相应的心理成本。
劳动者把这种自愿流动当成投资看待,即劳动者为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的收益而在早些时候承担这种投资的成本,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劳动者就会决定更换工作,或者进行地理上的迁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教师是高素质人才,其迁移、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而经济动机往往是教师流动的主要动因,教师与其他人才资源一样。
首先要满足基本物质生存需要。
同时教师选择流动会核算成本,包括流动前后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的总和的对比,如果流动后总收益较流动前多,一般选择流动,反之,则选择不流动,即继续呆在原学校。
三.博弈理论
从博弈论的观点看教师流动,用人单位(学校与教育部门)和教师就是博弈双方,双方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任何一方都没有义务也不可能为了另一方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教师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把用人单位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牺牲用人单位的利益,而用人单位又是期望教师为了它自身的利益而努力甚至放弃教师本身的利益需求,这些不同利益的追求必然导致教师的流动或流失。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如何设计一个激励机制(博弈规则),使得教师有积极性来配合自己,进而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达到双赢的结果。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理论
现代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功利价值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功利价值,具有促进社会平等、保持社会稳的功能。
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教育由于能够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者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社会的不公平,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因而,教育公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发展点之一。
教育公平包含制度层面的定义,即指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分配的公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又是一种理想,同时也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步实现的过程。
本课题中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入手,深入涉及对教育政策、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的探讨,以发现深层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章平舆县农村教师流失现状
§3.1平舆县农村教师队伍概况
本课题组本着了解平舆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现状,发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