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梅里菲尔德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发展的革新方法,是基于构想多肽 合成的关键在于将第一个氨基酸固定在不溶性固体上,其他氨基酸随后 便可一个接一个地连于固定端,顺序完成后所形成的链即可轻易地与固 体分离。这一过程可利用机器操作,经证明效率很高。在激素和酶等物 质的研究上,以及在胰岛素等药物和干扰素等物质的工业生产上有重大 意义。梅里菲尔德因发展出这种依预定顺序合成氨酸链或多肽的简单而 巧妙的方法,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Heeger、 MacDiarmid(美)、 白川英树(日) 2000 化学奖 导电高分子研究,聚乙炔掺杂后,电导率从 3.2x10-6Ω-1cm-1增加到38Ω-1cm-1,提高了1000万倍(接近铝、铜) 提出孤子概念
Alan J. Heeger
1936
Alan G. MacDiarmid
b. 1927
Hideki Shirakawa
b. 1936
白川英树(Shirakawa)从事聚乙炔聚合机理研究
韩国研修生出现幸运的失误,使白川得到膜状聚乙炔
偶然的机遇,麦克迪尔米德(MacDiarmid)首先注意 到白川的聚乙炔膜。
三人在美国合作研究。
黑格(Heeger)为了说明聚乙炔的导电性,提出孤子的
1956年Szwarc提出活性聚合概念, 高分子进入分子设计时代。1956年发现 了在负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可使链终止反 应停止进行,从而得到活的高分子负离子。 用这个方法可制得多种嵌段共聚物(见嵌 段共聚合)、其他“分子设计”成的高分 子,以及单分散高分子等。 1971年S. L Wolek 发明可耐300℃高 温的Kevlar。
1935年 杜邦公司基础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部的Carothers合成出 聚酰胺66,即尼龙(耐纶 锦纶)。尼龙在193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是 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 。 1930年 德国人用金属钠作为催化剂,用丁二烯合成出丁钠橡胶和 丁苯橡胶。 1940年英国人T. R. Whinfield合成出聚酯纤维(PET)。 1940年代Peter Debye 发明了通过光散射测定高分子物质分 子量 的方法。
Paul J. Flory
“For his fundamental achievements,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 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the macromolecules”
1953年齐格勒在 低压条件下合成 出聚乙烯,随后 纳塔合成出聚丙 烯,1963齐格勒、 纳塔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
De Gennes(法)

1991
物理奖
对液晶和高分子物质有序现象提出了标度理论 从临界现象认识分子,在物理-化学之间架设了 桥梁 提出“软物质”概念
世界性人才、当代之牛顿
De Gennes “for discovering that methods developed for studying order phenomena in simple systems can be generalized to more complex forms of matter, in particular to liquid crystals and polymers ”
概念,才有了薄膜显示材料的诞生。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conductive polymers”
至今高分子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H. Staudinger (德国) : 把“高分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 领域,并确立了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1953 年诺贝尔奖) K.Ziegler (德国), G.Natta (意大利) : 乙烯、丙烯配 位聚合 (1963年诺贝尔奖) P. J. Flory (美国): 聚合反应原理、高分子物理性质与结 构的关系(1974年诺贝尔奖)。 R· B· Merriffield将功能化的聚苯乙烯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 (1984的诺贝尔奖)。 H. Shirakawa白川英树(日本), Alan G. MacDiarmid (美国), Alan J. Heeger (美国) :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2000 年诺贝尔奖)。
保温材料之王——酚醛泡沫
1922年, 德国人Hermann Staudinger发表了 “关于聚合反应”的划时代的论文,提出:高分子 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 (聚合),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或聚合物一词即源于此。
1932年他发表了专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标志着高分子科学的正式诞生。为表彰他对高分子 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1953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正式授予了他 , 从而使他成为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 一位高分子学者。
1948年美国Paul Flory 建立了高分子长链结构的数 学理论,197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主要贡献:
利用等活性假设及直接的统计方法,他计算了高分子 分子量分布,即最可几分布,并利用动力学实验证实 了等活性假设; 引入链转移概念,将聚合物统计理论用于非线性分子, 产生了凝胶理论; Flory-Huggins格子理论; 1948年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即提出“排除体积” 理论和θ温度概念; 他的著作“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 (1953)是高分子学科中的Bible。
纤维的发展
•1855年瑞士人奥蒂玛 斯把纤维素放在硝酸 中得到硝化纤维素溶 液,制得第一根人造 纤维; •1884年查唐纳脱把硝 化纤维素放在酒精和 乙醚中得到溶液,得 到人造丝;
1909年美国人贝克兰(Baekeland)用苯酚与甲醛源自文库应制造 出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树酯。拉开了人类 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序幕。
高分子科学 发展历程
由碳纤维和铝合 金制成的赛车底 盘
1839年 美国人 Charles Goodyear 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 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 性能,使它从硬度较 低、遇热发粘软化、 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 用的性质,变为富有 弹性、可塑性的材料。
橡胶园
丑却受宠的合成橡胶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 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 制造出了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赛璐珞” (celluloid )。这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合成塑料。三 年后,第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在美国建成投产, 标志着塑料工业的开始。 赛璐珞现在主要用于制造乒乓球、眼镜架、玩 具、钢笔杆、装潢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