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一、组织学1. 组织构成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组织构成、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
组织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组织。
由细胞构成的组织被称为细胞组织,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组成的组织被称为结缔组织。
2. 主要组织(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上皮细胞具有密接的连接和充分发达的细胞间联系,它们所构成的细胞层覆盖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表面。
根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分为简单上皮、复杂上皮和变形上皮。
(2)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构成的组织。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和保护身体组织的作用。
根据细胞间基质的不同,结缔组织分为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
(3)肌组织:肌组织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组织。
肌肉纤维的收缩和松弛决定了肌组织的功能。
肌组织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则提供神经元的支持和保护。
3. 组织切片(1)石蜡切片:用石蜡将组织包固定,然后用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最后用染色剂染色。
(2)冰冻切片:使用低温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然后用染色剂染色。
二、胚胎学1.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的过程。
胚胎发育可以分为从受精卵到胚胎早期、胚胎中期和胚胎后期等几个阶段。
2. 源器官发育(1)第一源器官:第一源器官是由原肠中前段形成,包括消化道、肝、胰腺和呼吸器。
(2)第二源器官:第二源器官是由原肠后部形成,包括泌尿器、生殖器和肛门。
3. 胚胎畸形与危害(1)胚胎畸形:胚胎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形态异常,引起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药物、环境污染和母体营养等因素。
(2)胚胎危害:胚胎危害是指母体在胚胎期间接触有害物质或受到创伤造成的胚胎发育异常,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三、组织学和胚胎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总结1.HE染色时,细胞核嗜碱性呈紫蓝色,细胞质嗜酸性呈粉红色2.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多肽与蛋白质4.PSA反应可以显示多糖与糖蛋白5.对伊红(酸性,粉红色)亲和力强的结构:溶酶体、滑面内质网对苏木精(碱性,紫蓝色)亲和力强的结构:染色质、核糖体、粗面内质网6.有极性的细胞:上皮细胞7.上皮组织通过基膜与深部组织相连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气管)9.杯状细胞可见于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0.人体中最耐摩擦的上皮是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11.小肠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数量较多的微绒毛12.细胞连接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缝隙连接、桥粒13.可增加细胞游离面表面积的是微绒毛而不是纤毛(运动)14.基膜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15.上皮组织无血管16.内外分泌腺的主要区别是分泌物的排出方式不同17.胃壁内表面无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分布18.分化程度最低的细胞是间充质细胞19.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表示功能相对静止20.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因为粗面内质网发达,成纤维细胞胞质呈弱嗜碱性21.肥大细胞(mastcell)可释放肝素、组胺、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不能释放抗体22.巨噬细胞具有明显趋化性23.人体皮肤损伤修复时,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24.浆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较强25.透明质酸构成基质分子筛主干26.肿瘤细胞可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27.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分布在皮肤真皮28.软骨的基质成分是蛋白多糖和水,无血管与神经29.透明软骨位于肋、关节、呼吸道纤维软骨位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弹性软骨位于耳廓、咽喉、会厌30.纤维软骨中胶原纤维束呈平行或交叉排列31.骨单位起支持作用,其中央管中含有血管、神经、骨内膜32.骨组织中未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称类骨质33.骨组织坚硬是因为基质内含有大量骨盐34.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35.降钙素可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促进成骨36.血液属于结缔组织37.网织红细胞无细胞核但是有细胞器(核糖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38.血液中白细胞包括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有粒细胞胞质内含有特殊颗粒,无粒细胞胞质内含有嗜天青颗粒39.有粒白细胞与无粒白细胞分类原则:有无特殊颗粒40.嗜酸性粒细胞最多时提示可能有寄生虫感染41.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与白三烯(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42.人类最早形成血管与血细胞的场所是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血岛)43.人体最大的造血器官是骨髓44.肌节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45.肌节中既有粗肌丝又有细肌丝的是H带两侧的A带46.构成骨骼肌纤维粗肌丝的蛋白是肌球蛋白(可激活ATP酶并分解ATP)47.横桥位于粗肌丝,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横小管48.构成三联体: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49.骨骼肌纤维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50.骨骼肌细胞核为多个、椭圆形、位于细胞边缘心肌细胞核为1-2个、卵圆形、位于细胞居中平滑肌细胞核为单个、长椭圆形或杆状、居中51.闰盘将心肌纤维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性整体的结构52.剖宫产后的子宫再次妊娠时容易导致子宫破裂是因为子宫的肌组织为平滑肌,再生能力弱,术后伤口由结缔组织修复53.尼氏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分布于细胞体和树突,轴突没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分布于细胞体、树突和轴突54.神经元细胞核的特点:大而圆、着色浅、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清晰55.神经元接受刺激的部位是细胞膜56.神经元HE染色标本中看不到神经原纤维(神经丝和微管)57.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施万细胞58.神经胶质细胞之间无突触形成59.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小胶质细胞60.心内膜的组成是内皮与结缔组织心外膜的组成是间皮与结缔组织61.光镜下区分心内、外膜:心内膜有浦肯野纤维,心外膜无62.大动脉中膜最主要特点是弹性膜多中动脉中膜最主要特点是平滑肌多,中动脉内弹性膜最明显63.静脉瓣由血管内膜形成,只见于大、中静脉64.毛细血管壁的构成是内皮、基膜和周细胞65.心肌毛细血管最丰富66.循环系统所有器官共有的成分是内皮67.成纤维细胞与免疫应答无关68.胸腺小体位于胸腺髓质69.淋巴结内的胸腺依赖区是副皮质区,脾的胸腺依赖区是动脉周围淋巴鞘70.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浅层皮质明显增大形成淋巴小结71.对血液内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淋巴器官是脾72.构成脾红髓的是脾索和脾血窦73.厚皮的表皮从深层至浅层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74.皮肤的表皮属于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75.表皮的干细胞位于基底层76.表皮中的抗原呈递细胞是朗格汉斯细胞77.触觉小体位于乳头真皮层78.毛发的生长点是毛球。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一、组织学基础知识1. 组织学的定义:组织学是研究动植物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
2. 组织的定义:由一定类型的细胞和其外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
3. 组织学的分类:包括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常规组织学染色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二、胚胎学基础知识1. 胚胎学的定义: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胚胎成熟的发育过程的学科。
2. 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胚胎。
3. 胚胎发育的阶段:包括受精、分裂、囊胚形成、胚胎形成等阶段。
4. 胚胎发育的调控:包括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分化等过程。
5. 胚胎发育的异常:包括胚胎畸形、胚胎停止发育等异常情况。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关系1.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联系:组织学研究的是成体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而胚胎学研究的是胚胎发育的过程,两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学的基础。
2.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应用: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例如,组织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胚胎学的研究有助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四、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概念1.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覆盖和保护作用。
2. 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的组织,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
3.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构成的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作用。
4.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传递和调节神经信号的作用。
5. 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初级胚胎。
6. 分裂: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不断分裂和增殖过程。
7. 囊胚:受精卵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囊状结构。
8. 胚胎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具有器官结构的胚胎。
五、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进展1. 组织工程学:利用细胞和生物支架等材料重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为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新途径。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心得体会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心得体会《组织与胚胎学》是医学相关专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主要面向三年制大专护理、药学、口腔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仅供参阅。
一、理论教学1、倒叙病例引出绪论绪论是《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方法”等[1]之前,陈述具体的病例从确诊倒推至诊断,经病理检查结果与人体正常组织对比出现病变而检出异常,所谓以常达变,只有准确掌握人体正常组织结构才能对异常结构做出判断,加强绪论章节的讲解,由此引出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意义、目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拆词拆字理解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一些概念如内皮、同源细胞群、骨板等概念,对于专科层次的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同源细胞群为例,采用拆分法进行讲解,将其拆为“同源”、“细胞”、“群”三组,“同源”汉语解释为起源或来源,即起源于同一个软骨细胞,“细胞”特指软骨细胞,“群”单个数量不能称“群”,数量至少为2个,上限为8个,这2—8个软骨细胞共同位于同一个软骨陷窝内,所形成的结构即为同源细胞群,将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延长知识点在头脑中的保存时间。
3、看图说话强化记忆众所周知,组织学与胚胎学又称为显微解剖学,需在显微镜下才可观察组织详细结构,有些理论知识即可用看图说话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仍以软骨细胞为例,课件PPT中只展示透明软骨光镜图,不附任何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视觉对比自己主动发现边缘与中心不同位置软骨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点,最后在与教材的描述对比。
对软骨细胞结构特点的掌握采取图像法记忆化以简化记忆难度。
其他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的形态等知识均可用此法。
教师教学PPT课件中可加入大量的组织结构图片,通过对图像所含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亦有文献报道经实践图形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取得[2]良好效果。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组胚复习一、名词解释1•间皮(end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而的单层扁平上皮。
2.内皮(mesothelium):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而的单层扁平上皮。
3.微绒毛(microvillus):上皮细胞游离而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功能: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扩大细胞的吸收面积。
4.纤毛(cilium):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较长突起,并具有向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
5.连接复合体(junctional complex):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时则称为连接复合体。
6.缝隙连接(了解):呈斑状,位于柱状上皮深部。
功能:可供细胞相互间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7.质膜内褶(了解):是上皮细胞基底而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
内褶与细胞基底而垂直,光镜下称为基底纵纹。
电镜下,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线粒体。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8.组织液:是指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到基质中的液体。
9.同源细胞群(isogenousgroup):在软骨组织中部,由同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一群软骨细胞,通常为2~8个,称同源细胞群。
10.骨单位(osteon):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以中央管为中心,同心圆状排列的数十层骨板组成,是长骨骨干内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12.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口的含量的测定结果。
12.骨髓象:临床上将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即观察各系血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分类计数,称为骨髓象。
13.闰盘(intercalated disc):连接心肌纤维的结构。
光镜下为深染的粗线,电镜下,横向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向有缝隙连接。
14.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 I 带+A带+1/2 I带组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第1章组织学绪论1. 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 常用的石蜡切片技术:HE染色,嗜酸性,嗜碱性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H-E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紫蓝色——细胞核中的DNA、RNA,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细胞外基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这种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称H-E 染色嗜碱性: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
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伊红染成红色。
第2章上皮组织1. P9 上皮特点细胞多、间质少极性无血管分布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3. P10 杯状细胞的分布、光镜特点和功能位置:肠道单层柱状上皮、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粘原颗粒功能:分泌粘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润滑和保护上皮4. P10 内皮与间皮的概念和光镜特点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5.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
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从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园,居中。
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为柱状,核长椭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结
组织学第一章:组织学诸论1.组织学经典的标本处理技术:石蜡切片术2.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法)。
苏木素为蓝紫色,能被染成蓝紫色则称为嗜碱性;伊红为红色,能被染成红色则称为嗜酸性。
3.异染性: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不显蓝色而显其它颜色,如紫红色等。
4.PAS检测多糖或蛋白聚糖第二章:细胞1.主要细胞器的功能:(1)线粒体:通过生物氧化产生ATP,供给细胞的生命活动(2)核糖体:合成蛋白质(3)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4)溶酶体:清除细胞内的外源性异物和内源性残余物2.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第三章:上皮组织1.被覆上皮的主要分类2.上皮细胞的特殊组织(1)游离面: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微细指状突起;扩大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增加了细胞的吸收能力。
纤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表面伸出能节律性摆动的细长突起,光镜下可见;方向性节律性摆动(2)侧面:紧密连接(闭锁小带),中间连接(黏着小带),桥粒(黏着斑),缝隙链接连接复合体:以上四种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回答时需写上四种连接)(3)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内褶,内褶中含有较多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迅速转运;半桥粒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1.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疏松结缔组织中四种细胞:(1)成纤维细胞:LM: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EM:胞质内丰富的糙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体;功能,其分泌物构成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无定形基质,分泌生长因子。
该细胞处于功能静止时称纤维细胞(2)巨噬细胞:LM:细胞形态多样,核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浅,胞质丰富,呈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EM:细胞表面有许多的不规则皱褶,微绒毛,球形隆起,胞质内含有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功能:吞噬作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参与免疫应答,分泌功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白细胞介素1)(3)浆细胞:LM: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多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呈块状,在核被膜下呈辐射状分布,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可见一浅染区;EM:胞质内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体液免疫(4)肥大细胞:LM:细胞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EM:胞质内充满异染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胞质内含有白三烯;功能:参与过敏反应3.基质:由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质,无色透明,具有一定的黏性,细胞和纤维成分埋于其中4.分子筛:透明质酸构成蛋白聚糖合体的主干,其他糖胺聚糖则与核心蛋白结合,形成蛋白聚糖亚单位,后者在通过结合蛋白结合于透明质酸长链分子上,形成蛋白聚糖聚合体。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Plasma cell(浆细胞)见于消化管和呼吸道固有膜的结缔组织内。
细胞较小,圆形或卵圆形,核圆但偏向于细胞一侧,染色质粗,沿核膜呈辐射状排列成车轮状。
胞质呈嗜碱性。
电镜下,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核旁有大量高尔基复合体。
具有合成、贮存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
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
细胞扁平,多突起。
胞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
电镜下,胞质含有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合成和分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构成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弹性蛋白,构成弹性纤维;蛋白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构成基质。
Collagenous fiber(胶原纤维)又名白纤维,主要化学成分是Ⅰ型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纤维的一种。
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
电镜下,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组成。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既有韧性又有弹性,使器官与组织抵抗外来牵引力。
Molecular sieve(分子筛) 结缔组织基质中的蛋白多糖以透明质酸为中心,形成一种稳定的蛋白多糖聚合体。
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
小于微孔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等可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
Dense connective tissue(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成分为纤维的固有结缔组织,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
①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和腱膜。
②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及许多器官的被膜等。
③弹性组织是以弹性纤维为主要的致密结缔组织。
Nissl body(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嗜碱性小块或颗粒,体积较大神经元的尼氏体较发达,在HE染色切片中呈紫蓝色斑块电镜下,尼氏体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尼氏体分布在胞体和树突内,轴突内无。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一绪论1.组织学:是用显微镜技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细胞:是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3.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组织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4.器官:四大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5.系统:若干器官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完成连续性生理活动。
6.胚胎学: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和先天畸形等。
7.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苏木精属于碱性染料,它可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染成紫蓝色;伊红属于酸性染料,它可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染成红色。
组织结构易于被碱性染料(苏木精)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易于被酸性染料(伊红)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第一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有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按结构与功能特点分为以下几类:1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
2.腺上皮: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
一、被覆上皮(一)、被覆上皮的共同特点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上皮细胞有极性,朝向身体表面或管腔面的一面称为游离面,与其相对的一面向着深部的结缔组织,称为基底面;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营养由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供给。
(二)、被覆上皮的分类与结构分类依据:按照上皮细胞的层数和细胞(或表层细胞)的形态进行分类。
1.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鳞状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侧面观细胞扁平呈梭形。
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此种上皮薄,有利于物质通透,并能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摩擦。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卵 周腔
透 明带
1. 雌原核与 雄原核 形成
极体 极体 卵 周腔
原核
2. 雌原核与 雄原核 融合
3. 卵
受精卵
透 明带 1. 雌原核与 雄原核 形成 2. 雌原核与 雄原核 融合 3. 卵裂开始
卵 裂球 4. 内 细胞群 2细胞期
5.
4细胞期
6.
8细胞期
7.
卵裂与胚泡形成
胚泡腔
3、桑椹胚:
受精后第3 天,由12—16 个卵裂球构成 的实心胚,外 形象桑椹,称 桑椹胚。
3、内胚层的分化: 内胚层卷褶形成原始消化管,分化为消化管道、 呼吸管道的上皮(包括腺体)。
双卵孪生
单卵孪生
卵 裂球分 离
内细胞群分离
原条分离 胎盘 胎盘
羊膜囊
羊膜囊
第二部分:
人胚早期发生
Development of Early Human Embryo
人胚早期发生是指从受精卵形成
到第8周末的胚胎的发生、发育过程。 此期胚胎变化、发育快,易受内、外
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以后胎儿的正常发育
起决定性作用,故又称人胚发生总论。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一)生殖细胞(germ cell) 又称配子(gamete)。 包括精子和卵子,均为单倍体细 胞(23条染色体)。 1.精子的பைடு நூலகம்生、成熟: 2.卵细胞的成熟:
4、条件:受精必备条件。 ①卵母细胞为处于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的次级卵母细胞; ②精子必须发育正常和有足够的数量; ③精子必须获能; ④精子和卵子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相遇; ⑤两性生殖管道必须通畅。
5、意义: ①启动细胞不断分裂。 ②恢复了细胞的二倍体核型, 来自双亲的遗传物状进行随机 组合。遗传性变异。 ③决定了个体的遗传性别。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名词解释:1.HE染色: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2.异染性:改变染料自身颜色的现象称为异染性。
3.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
5.微绒毛:一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6.纤毛: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较微绒毛粗且长。
7.基膜:位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
8.半桥粒: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基膜之间,在上皮细胞一侧具有桥粒一半的结构。
9.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回细胞质形成许多内褶。
10.基质: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胶体,即可由溶胶到凝胶态互相转变。
11.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 I带+A带+1/2 I带)。
12.横桥: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分子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出表面。
13.横小管:也称为T小管,是由肌膜向计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垂直于肌膜表面。
14.终池:在横小管两侧,肌浆网汇合为环行扁囊。
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
16.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称为闰盘。
17.尼氏体: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斑块或细颗粒状。
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表明细胞体具有旺盛的合成蛋白质功能。
18.轴丘:细胞体发出轴突的起始部有一圆锥状浅染区。
19.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话的细胞连接,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20.轴索:神经元的长突起构成神经纤维的中轴。
21.郎飞结:相邻施万细胞之间没有髓鞘,轴膜裸露。
22.运动终板:神经-肌突触。
23.血-脑屏障: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外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构成。
24.周细胞:内皮细胞基膜外,某些部位还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为周细胞。
25.心房钠尿肽:电镜下,部分心房肌纤维含心房特殊颗粒,颗粒内含有肽类物质,称为心房钠尿肽。
《组织胚胎学》知识总结
《组织胚胎学》知识总结《组织胚胎学》一书体现了先进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和适应性,特别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组织胚胎学》知识总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第一章绪论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组织学:组织的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关系。
胚胎学:胚胎学的概念。
2、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技术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制作过程。
HE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的含义。
透射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放射自显影术、图像分析术、组织培养术、组织工程。
3、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上皮组织概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分布与功能。
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的概念和一般结构。
1、被覆上皮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各种被覆上皮的光镜下形态结构和功能。
内皮、间皮的概念。
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连接、缝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复合体的概念;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的结构和功能。
2、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的来源,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概念。
全浆分泌、顶浆分泌、局浆分泌的形式。
浆液性细胞、粘液性细胞的结构、分布、分泌方式和功能。
含氮类分泌细胞、类固醇分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细胞腺、多细胞腺的概念、多细胞腺的组成特点。
3、上皮组织的更新再生。
第三章结缔组织概念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功能及起源。
1、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纤维和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吞噬功能;浆细胞的来源、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肥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脂肪细胞光镜结构及功能;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纤维成分: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结构、理化特性和染色特点。
基质:基质的组成、特性及功能;分子筛与组织液的概念。
2、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基本特点及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本册主编: 2016级临床三班夏华钦本册副编: 2016级临床二班朱玲玲2016级临床四班苏昊2016级临床四班任捷2017级医学检验谭忠州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编委会(按拼音排序):蔡晨希陈佳慧陈琦婧陈雪龙陈一铭代妮妮龚晨郭思琦郭心卉郭翼宁侯郡潇胡雪嫣胡玉鹏黄博轩金昭郎敏李兮爔刘潇阳刘宇廷柳诗雅麻宇颉潘孟乔彭可心任捷苏昊苏坤旂孙小砚谭忠州汪星霖王海旭王宇鑫王振帆王志坤吴雪玲吴冶君夏华钦熊淑婷虞千瑶曾巧珠张嘉昕张健维张蔚张燕丽张钰洋张庄宜周佐邑朱玲玲目录一. 学科总介绍 (1)二. 学习感想 (3)三. 备考方法 (10)四. 备考资料 (12)一.学科总介绍(一)学科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你们接触到的第一批跟医学直接相关的医学学科,也是最基础的一门,为以后的病理学等相关医学科目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组胚从九月份开始上课,到十一月份结课,每周两节主课,一节实习课,大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而在第十三周左右就会迎来组胚的期末考试,当然呢也是你们第一门医学专业课考试。
这门课分为两个部分:组织学、胚胎学。
组织学占主要部分,胚胎学为次要(从书本的厚度分布就可以看出来)。
组织学(histology)与胚胎学(embryology)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我国医学教育习惯地将它们列为一门基础课程。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的,故又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是医学科学中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习医学科学必须首先熟悉人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基本生命现象,而组织学从微观水平阐明了机体的结构与相关功能,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胚胎学主要是指人体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出生前发生、发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包括出生前发生、发育过程,受精过程,胚泡形成与植入,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胚胎学为妇产科学、男性学、生殖工程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是计划生育与优生学赖以发展的学科之一。
从学习方法上来看,组织学会从你们比较熟悉的高中知识入手,按照细胞-组织-器官or系统的顺序逐渐讲解人体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整个医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基础的作用,知识分布的特点就是偏零散,各章与各章之间呈平行关系,联系不是很紧密。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下课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点。
胚胎学主要讲解人体从受精卵到完整的人的过程中一系列发育、分化程序和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发育中的畸形等内容。
到了这里你就会发现知识呈现线性+多分枝的结构,其讲解的顺序为从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完整个体,环环相扣,只要有一节课不听就会很明显地影响下一节听课效果。
并且,胚胎学有许多内容凭借自己看书看ppt是很难理解的,而讲解胚胎学的吴俊老师的授课十分精彩,因此大家上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讲。
除了平时上课,组胚还有实习,就是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学切片。
大家一定要重视组胚实习课。
第一:实习可以巩固上课时学习的内容,亲自动手观察到跟只看书的效果还是有差距的,这绝对是有助于记忆的;第二:组胚的期中考试会以考切片的形式来考,考不好了可是直接影响总成绩的!总体来看组胚的知识点比较碎(主要体现在组织学),上课的信息量大(所有的医学课都这样),老师讲课速度快(通病)。
所以大家一定要争取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要记一些,但主要是画重点,一般老师的PPT上也都会有所强调,所以说争取把重点全部划在书上,复习的时候也可以节省时间。
要是针对考试复习的话最有效的就是刷题啦,尤其是应试指南,重题率还是算比较高的,要是平时没好好复习的话临时救急也是可以的,但看书看PPT才是王道。
由于组胚是第一门考,前后都没课,所以你甚至可以拿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书能复习两三遍肯定就稳了。
实习考试的话都是考组胚实习课本上的原图,理论上讲复习了也都没问题,只是要注意题目中的陷阱,否则会吃大亏。
另,组胚可能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复习时以书本为主,所以不要只顾刷ppt把书丢到一边!(二)参考书目1.教材:理论课:《组织学与胚胎学》(唐军民等主编,2013年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实习课:《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实习用书)(唐军民等主编,2003年第1版)《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编(内部使用)2.推荐参考书:成令忠主编《组织学》2st ed 1993刘斌主编《胚胎学》1st ed 1994JunqueiraJunqueiraLCLC. et al(eds). Basic HistologyCormack Cormack DH DH(ed). Ham’s Histology Fawcett DW DW(ed). A Textbook of HistologyGenerser F(ed). Textbook of Histology3.练习册:唐军民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应试指南》(可以说是必刷的)2005年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唐军民主编《轻松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题相对少,可以做补充内容)2015年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两者均有考试原题,做了肯定不亏)成令忠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与题解》(老师ppt上推荐,实际上很少人用)1996年第1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4、彩色铅笔:尤其是粉红色和青莲紫色(16级几乎人手一套但最后根本没有用,可以咨询授课老师后再购买)(三)课程安排组织学部分由几位老师轮流来讲。
由于组织学本身不存在太多理解上的难点,所以听起来还算是轻松愉快。
胚胎学部分由一位较年轻的老师来讲,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上课认真听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约占课程的四分之一。
由于组胚只安排了11周,每周要上八节课,其中四节理论课四节实习课。
实习课每周上一次,在某个下午的1点到4点,内容也就是用显微镜看几张切片。
请注意实习课前保持充足睡眠以及饮食,刚开始上课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显微镜导致眼睛疲劳而头晕恶心,不过后面就适应了。
每节课上完老师会要求完成前面提到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报告》上的作业,要求提交的,这算做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平均两三节课会有一个小测,内容是之前一段时间理论课上讲的内容,就填两三个空,然后算作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但是好在提问都比较简单,考前适时看一下课本基本上问题不大。
但是!但是!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将大学的知识与高中的知识分开!例如我们考了突触的组成成分,答案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但是没有认真复习会答成高中生物书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分就这样飞走了(捂脸)。
(四)考核安排组胚的分值分布是由理论考试(60%),实习考试(30%),平时成绩(10%)组成的。
首先平时成绩(10%)由每次实习课的出勤,实习报告,以及几次实习小测(各实验室老师自己安排内容)组成。
实习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10%)是十张切片以PPT的形式放出来(可能会有一片多题),写出名字或问题答案,期末考试(20%)是二十张切片二十道题(同样有可能一片多题),是考完理论考试后再到指定教室去考实习,中间会有大约一个小时的空白时间,抱佛脚的同学可要抓住最后的机会。
理论考试只考一次期末考试(60%),包括简答,名解和选择题。
简答题可能以临床病例形式出现的,会让你做出简单的诊断,再回答一些问题,平均每个老师讲的内容出一道题,没有什么偏难怪题,只要认真复习都能答出来,复习时可参考应试指南或大礼包资料。
名解会出现一道英文题,可能要注意一下重点出现的名词的英文,或者参考大礼包的总结,大致有印象即可。
总之名解都是很常规的,都是课本上出现过的。
最后是选择,部分出自应试指南的A型题和B型题,其他的也都是同等难度的试题,好好刷题准没错!二.学习感想(一)2016级临床三班夏华钦首先欢迎大家进入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按照往年惯例,等大家看到这里时,应该已经是临近期末了(捂脸.jpg 也许这就是大礼包的宿命吧hhh),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看到的第一篇学习感想(傲娇脸)~扯回来说组胚。
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组织学与胚胎学都是基石一样的存在,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联系十分紧密。
整体来看,和解剖、免疫等大boss相比,组胚可以说是既温柔(知识点不难)又善良(老师给分很棒)了!但由于这是大家的第一门医学专业课期末考试,因此难免会十分紧张无所适从,这都很正常!不要担心,只要大家认真学习,组胚不会让你失望的!学科特点顾名思义,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组织学部分与胚胎学部分。
这两部分间的联系其实并不太紧密,因此我就分别谈一谈两个部分的特点!组织学主要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的、研究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因此组织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微观:细胞的结构与形态及其功能。
授课顺序来说,老师会首先给大家讲解基本的组织如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的细胞构成、结构以及功能,随后将分系统讲解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因此整体的思路是十分明确的。
而组织学部分的知识特点是散乱,譬如某个细胞胞质嗜酸还是嗜碱?核圆还是扁?细胞体积偏大还是偏小?因此极易记混,推荐大家列表进行对比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学部分各个章节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各章之间为平行关系,坏处很明显:不利于大家复习,很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但是好处也比较明显:翘了一节课不影响后一节课(大雾)。
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出生前发生、发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相比于组织学,胚胎学更有条理与逻辑,学习起来会不那么枯燥。
由于课时的限制,胚胎学只占课本的一小部分,上课时间大概只有两三周,因此内容并不多。
这里着重强调一下胚胎学与组织学学习的不同!由于胚胎的发育是动态的、立体的过程,因此仅仅依靠课本很难弄懂,上课听讲就变得十分重要。
另外,为16级教授胚胎学的吴俊老师十分圈粉,课堂干货十足也不会无聊,老师还会带来模型帮助大家理解,因此只要上课认真听了课,要理解起来就十分容易了。
另一个大块就是实习课了。
每周会固定一天下午在解剖楼进行实习,实习内容就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理论课讲授内容的切片。
由于课时安排的原因,实习课会落后理论课两课左右,因此大家很容易上到实习课时就忘记了理论课的内容……anyway,实习课一定不要摸鱼,不求一眼就能记住,至少要对看过的片子留下印象,该找的结构一定要找到,找不到的也要求助同学老师找一找,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会节约很多时间。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刚开始用显微镜观察时会有同学不适应显微镜视野,加上热的原因,很容易头晕想吐,因此大家在实习课之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饮食,等过了适应期就会好很多!考试说到大家最感兴趣的考试了。
组胚理论考试大概在第十三周,推荐大家从胚胎学开课就开始复习。
理论考试的题型为简答题、名词解释(包含一个英文)、选择题,选择题大多出自应试指南(不过据说老师在逐渐减少原题的比例),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也十分常规,不会出现偏难怪的知识点,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哪些是重点(比如粗肌丝细肌丝直径多少nm 巴拉巴拉这种就没有必要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