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名胜古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风光】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晋陕峡谷中段,吉县县城西北46公里的龙王庙处。名胜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壶口瀑布宽50米、高30余米,洪波湍急,惊涛拍岸,粗犷壮观,气势磅礴,素有"黄河九曲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称,有"水电冒烟"、"谷涧起雷"、"彩桥通天"、"群龙戏浪"4大奇观。黄河水跌入深槽,激起巨大云雾,恰似"水里冒烟";经煦阳斜射,水雾中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虹,又形成了"彩桥通天"。滚滚黄河洪水势如龙腾虎跃,在深槽中亡卜翻腾,又恰如"群龙戏浪"。因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在壶口下游,有一长约5公里的石槽,宽约50米,汹涌澎湃的河水顺槽而下,犹如狂龙被囚,摇头摆尾,直达孟门,这条石槽被称为"千米龙槽"。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内还有壶口秋风、孟门夜月、石窝宝镜、禹帽夕照、镇流巨石、守河神龟、壶口叉桥(为天然冰桥)等自然景观和龙门飞桥、早地行船、清代长城、桑津古渡、明代码头、龙王庙等人文景观。壶口景色,四季各异。严冬全孟春,河水涸瘦,流量只有150~300立方米/秒,冰封河面,安祥如眠,冰雪相映,细流涓涓。更有瀑布激起的水雾,寒风中顷刻结冰,在瀑布周围形成一组红珊瑚、玉麒麟,阳光下七彩纷呈,形状各异。晚春桃汛期,冰河解冻,流量猛增到8000~10000立方米/秒,一变温柔为怒颜,狮吼虎啸,咆哮如雷,成群冰块,大者如屋,小者似牛,顺瀑直下,时而结队成行,时而垒积成山。黄河水从北、东、西3个方向涌入龙槽,形成的瀑布总宽町达200多米,最大时町达千余米。夏季,河水流量减为1000-2000立方米/秒,龙槽水位下降,落差加大,水柱冲天,吼声更壮。金秋雨季,河水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秒,主、副瀑布连成一片,洪波怒号,气贯长虹,景色壮丽。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壶口瀑布是世界上第一大黄色瀑布,是中华民族母亲河上的一颗明珠。1987年7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6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97中国旅游年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35张王牌和16条专线之一,1995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指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3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选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孟门夜月从秦晋交界的黄河大桥朝下望,河水冲出龙槽豁然开阔,水面渐宽处,一块巨礁屹立河心,俯视如门,侧看如舟,仰视如山,实则是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它雄踞中流,划开河水,那就是传说中"山石为禹所凿"的孟门山。相传大禹治水时,先在这里凿开了第一个阻挡洪水的"龙门"暗洞,就叫它孟门。那孟门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镌有金明郡守所写的"卧镇狂流"四个一米见方的朱红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时,这四个字便能露出水面,供游人观赏。

禹帽夕照在壶口瀑布东岸,龙王庙后,有一座孤峰,犹如天上飘下的一顶帽子扣在壶口岸边。在夕阳余辉照射下,远远望去,它似乎在风中悠悠而动。在光线渐暗的时候,它又似乎飘飘欲下,颇有清幽之感。这座孤峰.就是石帽山,又叫"禹帽峰"。传说这座孤峰是禹王的斗笠变成的。

石窝宝镜龙槽两岸淡赫色的石板面上,显露出许多树叶、鸟虫等古化石图案。其间还夹杂着一个个储满清水,可把山川景色映照其间的石窟,小者如杯,大者如瓮,或斜或直直伸石底,如同一面面形态各异的镜子。据考证,这些石窝水洼并非人工所凿,而是经洪水激流数干年来冲击石块盘旋磨蚀而成,因此,每个坑从坑沿滑到壁都光滑无比,而且每个石窝里都有一个圆形石头。明代有人作诗赞曰;"河底有天涵兔影,山间无物掩蟾光......因其孟门开宝镜,嫣娥向晚理残妆。"

姑射山仙洞风景名胜区姑射山又称藐姑射山,位于临汾市西约16公里处。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南华经》中所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即此。姑射山于隋唐时即为道教圣地,故又称姑射仙洞。北宋政和八年宋徽宗曾亲游姑射仙境。姑射山仙洞风景名胜共分北仙洞、云雾寺、南仙洞、龙须瀑四个景区。主要名胜景点有大雄宝殿、铁佛洞、王母楼、照天池、会仙台、韩湘子庙、南天门等。姑射山松柏葱郁,楼阁林立,1987年7月27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陶唐峪景区位于霍州市东南15公里处,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陶唐峪之称得名于古平阳(今临汾)上古时期,传说陶(yao)唐氏部落首领尧王(后称尧帝),曾在此山巡游、考察、避暑,山中至今遗有尧祠、尧宫,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也曾在此山中洗浴,故山中也有仙女池。陶唐峪景区大多为自然山水风光,这一点很难得,山雄、水秀、石奇、谷幽、景美、山民朴实等等为其特点,依山傍水所建曲折山道,爬上翻下甚是快慰,从山门下入口处舜渔潭,再往前就是后山一线天处;玉泉寺、龟山(摩山岭)、莲花台,正处于开发状态,山道比较艰难。石门到一线天处,有百米长左右近似攀岩,手抓铁索爬行地段线路,线路一侧是巍峨高峰,一侧是瀑布深河,惊险奇绝之中使人顿生豪气。

【文化遗址】

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十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遗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1954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发掘队在丁村长约11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从黄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砾层中,发现了3枚丁村人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化石,两千多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同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和30种软体动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点的沙砾层中发现了1块小孩的头骨化石。因其发现于丁村,故名"丁村人"。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相近。

柿子滩遗址位于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是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遗址。2000年到2001年,考古工作者选择20个地点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了3000余件石制品、动物化石及装饰品。发现方圆2公里的古人类活动中心区域,并发现一处距今2万年左右的篝火遗迹,从发掘的层面上仍能看到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烧土、烧骨、碳灰、动物碎骨和石制品。此次挖掘还发现了一些至少有2万年历史、制做精美的蚌贝类穿孔装饰品,是近年来中国旧石器考古较为重要的发现。柿子滩遗址石制品组合特征,代表了旧石器末期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柿子滩遗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探索中国细石器工业的起源和区系类型,以及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的陶寺村附近,总面积430万平方米,是以陶寺文化(前称: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要内涵的遗址。1958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196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清理墓葬1300余座,获得一批陶、木、石、玉、骨器,发现了我国夏代文化的蓝本和我国最早的蟠龙图腾,以及我国最早的青铜铸件。

侯马晋国遗址春秋时代的晋国,从晋景公十五年(前584)到晋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分晋,共经历了208年。在这208年里,都城新田(今侯马一带)成为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时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封建社会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解放后发掘出的侯马晋国遗址,为我们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一九六一年,"侯马晋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尧陵位于临汾市东,郭行乡北郊村西隅,涝河北侧,距市区35公里。尧陵依山傍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