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周边外交:不改韬光养晦加强有所作为
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进入21世纪之后,中美关系的新动向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政策的又一次讨论。
是应该“韬光养晦”还是“有所作为”?亦或是“韬光养晦”的同时“有所作为”?所谓“韬光养晦”,是指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中国只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就能够稳定发展,能够实现现代化,进而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中国不要在国际上去论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如何优越,不要去进行意识形态的论战。
在当今时代,中国在处理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处理大国关系问题、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时,仍应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一、中美关系新动向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政策的又一次讨论有学者指出,今天的外交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若再教条主义地固守“韬光养晦”一说,不免有点儿“刻舟求剑”了;有学者不禁叹道:在“韬光养晦”的黑暗隧道里低头行走,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光明的尽头?又有文章在探索“韬光养晦”的底线在哪里?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韬光养晦”政策对“中国威胁论”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毒作用;中国要与周边及世界各国建立友好、互信的关系,“韬光养晦”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韬光养晦”的含义理解“韬光养晦”的关键,在于理解中国“韬”的是什么“光”,养的是什么“晦”,在于把握“韬光养晦”政策在外交实践中有什么样的可操作性。
在90年代初,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集团土崩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国际处境艰难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含义非常清楚,即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中国只要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就能够稳定发展,能够实现现代化,进而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中国不要在国际上去论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如何优越,不要去进行意识形态的论战,邓小平特别叮嘱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我们不要吹,越发展越要谦虚”,“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
正确把握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三、正确把握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长期的战略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是积极的战略,而不是消极的方针。
只有正确把握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才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韬光养晦,本身的含义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9)作为我国对外战略方针的一部分,应将其理解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出发,首先把我国内的事情办好,避免过分张扬、授人以柄、引火烧身,着重营造有利于我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长期和平国际环境。
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不称霸、不当头、不扛旗、不对抗。
不称霸: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邓小平就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此后,他还多次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们表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发展了,也永远不称霸。
1992年,邓小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20)不当头:邓小平指出,中国不去当第三世界的头。
尽管第三世界有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我们千万不要当头,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去了。
邓小平说:“头头可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
搞霸权主义的名誉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誉也不好。
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种真实的政治考虑。
”(21)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当头,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
(22)不扛旗: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不去寻求取代苏联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种“中心”地位,不去扛那杆大旗。
(23)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不对抗:1992年,江泽民提出中国对美外交的16字方针:“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
”(24)中国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这决定了中国不寻求与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对抗。
但是,如果某个国家的政策危及到我国的根本国家利益,中国将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反应。
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中实现外交转型——观察和理解新中国外交的一个视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政治史与外交史的最大转折点。
信仰马克思主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政权,中国外交由此具备了开辟新局面、谱写新篇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外交虽历经三次转型[1],但始终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以此为成果实现外交转型。
新中国外交的三次转型:从立国外交、富国外交到大国外交新中国外交的第一次转型发生在1949年,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其核心是由“屈辱外交”向“立国外交”转变。
新中国外交通过这次转型,彻底改变了持续近百年的“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尴尬姿态,确立并奉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以独立自主为底色的外交政策,其目的是在国际关系中获得真正平等的地位,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安全。
新中国外交的第一次转型使中国很快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其他国家建立了正常关系,进而陆续与“两个中间地带国家”,即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和北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正常关系。
由此,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尽管当时的中国主要领导人一再表示“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中实现外交转型——观察和理解新中国外交的一个视角王存刚【内容提要】1949年以来,新中国外交历经三次转型,先后形成立国外交、富国外交和大国外交三种基本形态。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新中国外交转型的应有之义和有效抓手,但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在1949—2012年间的两次转型中,新中国外交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并坚守独立自主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前者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者则因其开放性、包容性而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态势,习近平主席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倡导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以灵活务实的思想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
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成功解决了对外关系中的难题,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下,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韬光养晦,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的一个经典表述,本身的含义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把古代中国军事谋略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外交的一种“积极防御”战略,是利用和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和取胜之道,是极具匠心和深谋远虑的。
韬光养晦绝不等同于单纯的防守退却或被动应付,而是要有所作为。
邓小平指出,不管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变,中国在世界上算一极,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们绝不能示弱”。
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而有所作为,为的是促进韬光养晦战略目标的实现。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核心就是“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即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及时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集中全力搞经济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此,在某些国际问题上我们要善于守拙,“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
在外交实践中,坚持不称霸、不当头的原则,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
综上所述,对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应将其理解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出发,珍惜机遇,埋头苦干,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经济搞上去,避免过分张扬,“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着重营造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长期和平国际环境。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这个国家对所处国际环境的判断以及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如何理解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
如何理解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所谓“韬光养晦",即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
“韬光养晦”一词,体现的是中国人一贯提倡的保持低姿态、低调做人的作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发展经济乃重中之重。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以灵活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韬光养晦”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后来被概括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对外战略方针,并为后来中国的历届领导集体所继承并不断发展。
尽管“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中国现行并长期坚持的外交战略,但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还存在争议。
在我看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出发,珍惜机遇,埋头苦干,避免过分张扬。
这样的策略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维持长期和平.然而,国外的一些机构却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甚至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者是文章将其进一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装弱小,或者叫做隐藏真实目的,或者是隐藏野心收集爪子等等。
这样的翻译让人看来,“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这样的理解,是对“韬光养晦"一词的曲解,“韬光养晦”并非“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这种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做法与韬光养晦不同。
韬光养晦,为的是利用机遇,少管别人的事,把中国发展起来,而不是等待时机,图谋中国强大后实行报复.所以这种翻译为中国“威胁论"制造了“证据”和“借口”,从而使人对邓小平说的“韬光养晦”产生严重误解和曲解,对中国外交造成了不良影响。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LT退让”、“消极被动”?中国从来就没有软弱过,再穷也是穷得有骨气的。
西方媒体实际误解了中国“韬光养晦”的方针,将其曲解成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也要忍气吞声的“一味退让”。
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的曲解。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刚柔并济相得益彰的,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的强硬与“韬光养晦”并不矛盾。
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韬光养晦”这一战略方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所谓要长期坚持,也不一定非要用“管一百年”这类时间概念。
邓小平说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当头”、“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就是说,即使中国强大起来之后也还要这样做,这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是要超越百年的。
至于某些具体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譬如邓小平当时讲“要有所作为”时,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二是“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现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到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共建和谐世界等新的外交理念了。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无疑必须长期坚持,特别是中国宣布的一系列“永远不”,是一定会“言必行、行必果”的。
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当然我们要长期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但是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态度是一贯的,必然坚定更坚定。
那些将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性”说成是“强硬”,将一个主权国家的合理、正常的态度说成是“傲慢”的某些西方媒体,要不要研究和反思一下什么是世界的“公道”、“公正”?总之,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强硬,与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完全一致的。
这是既坚持又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的具体体现。
3.它的合理性韬光养晦的合理性:在当今世界中,中国正处于各帝国虎视眈眈的环境下,而中国自身的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再加上中国近代以来与帝国主义纷争不断,并一度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造成国力大伤,国共两党的内部争斗,更使我国雪上加霜。
中国外交的“不”与“有”
中国外交的“不”与“有”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5年第20期国内外都需要中国更加有所作为庞中英进入“修”和“建”时期,中国显然已不能只是“不”外交,而必须进行“有”外交。
无论是“修”还是“建”,我们的不变的立场是不接受只占世界人口少数的西方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或控制地位,并致力于世界秩序或全球治理的民主化。
“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
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中国的“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
“不干涉”“不挑战”“不称霸”“不带头”“不结盟”等,它们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中国的外交理论。
去年中国隆重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60周年,尤其强调了其中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直到现在,一些国家仍在干涉中国内政。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的不是“不”,而是“有”,中国外交必须从“不”外交发展到“有”外交。
国内和国际上都需要我们更加有所作为。
中国的“不”外交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可能有人认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一样在外交中强调“不”,如强调“不干涉内政”。
但实际情况是,过去在外交政策原则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许多一致的方面,但今日,发展中世界持续分化。
非盟和东盟分别在其地区宪章中明确地并存着一些看似冲突的、不兼容的外交原则,如“不干涉内政”和“介入”一国国内冲突并存。
中国的“不”外交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有人认为,“不”外交就是“韬光养晦”。
但笔者认为,“韬光养晦”并不能概括中国特定时期的“不”外交。
从积极的方面看,“不”外交不是“无”外交,而是谨慎外交、务实外交、低调外交。
当然,这样的外交是不完全外交。
进一步地,必须历史地看待中国的“不”外交。
“有”外交代表着中国外交的下一个历史阶段“有”外交是与中国的巨变和世界的巨变相适应的外交。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内容提要】中国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
中国在确立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中国未能公开、充分地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方略进行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的曲解和误解,加深了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对我战略意图的疑虑,造成了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
因此,深入解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严肃任务。
【关键词】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作者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教育部社科委综合学部委员在国际体系转型和重建的今天,中国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和外交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国领导人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意义十分重大。
在确立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高举起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的同时,我国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也许是为了避免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的曲解和误解,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方略的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尚未能公开、充分地展开,而这又加深了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对我战略意图的疑虑,造成了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
因此,深入解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实际上已是一项不容回避的严肃任务。
一、正本清源:“韬光养晦”的文化蕴含“韬光养晦”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国际格局发生剧变、中国遭受西方国家制裁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方针。
它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中国战略的“核心”。
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中国军力报告》中,将“韬光养晦”说成是中国“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的手段;《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收录了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完整表述;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当年《中国军力报告》仍将“韬光养晦”译成“hide capacities and bide time”,即“隐藏能力,等待时机”。
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历程外交政策是国家依据其对外战略、国家利益和特定环境,确定、规范为促进其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对外目标而从事对外活动的原则和方针。
改革开放30年来,从特殊环境下的矛盾、封闭、主张造反和革命的焦虑意识,到日渐成熟、自信、谋求合作与共赢的开放心态,中国的外交观念和政策发生了悄然但却重大的变化。
这种观念和政策演变的路径大致可以概括为:从非苏即美的联盟战略,到完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意识形态视角下的非敌即友,到全面参与过程中的合作伙伴;从封闭和自我封闭中的“愤怒的孤独者”形象,到开放和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负责任的大国”意识;从强调“战争与革命”的体系外反对者,到呼吁合作共赢的体系内的“利益攸关方”。
观念变革是政策调整的前提。
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是外交观念的变革还是外交政策的调整,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不断根据时代发展和国内需求逐步调整的结果。
纵观30年来的中国外交观念与政策演变的历程,以历史重大事件及中国外交观念的相应调整为线索,这一历程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外交出现了以“对外开放”为重心的观念转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迅速变化,邓小平在外交领域提出了“两个重要转变”,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有变化”。
特别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是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外交走出了封闭和自我封闭的怪圈,外交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1)对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改变了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明确指出了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2)提出执行完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和“不划线”的重大外交方针。
(3)“国家利益”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高准则”,发展对外关系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关于中国外交战略一些问题的探刮中国外交战略的“不变”与“变”
做 老二” 、一个 “ 不甘心做老三”思
想 作 祟 ,太平 洋 的水 被 搅 浑 了 ,已经 不 那 么太 平 了 ,好 像 “ 山雨 欲来 风 满
楼 ” 中国 处 于 “ ”型 甚 至 “ 型 , c 0” 包 围 圈。
偶然 ,意思是说 ,要谦虚谨慎 ,不要 张扬 和锋芒 毕 露。而且 ,邓 小平讲 这番话时 ,紧接着还特别提到要 “ 永
政 ”原 则 ; 要 重 新 评 估 “ 结 盟 ” 需 不
政策的利弊 ,启动 “ 准结盟”或 “ 半
结 盟 ”政 策 ; 中国外 交 “ 乏 风骨 ” 缺 ,
“ 韬光养 晦”是现代 中国的长期
战 略方 针 , 由中 国社 会 属性 决定 的 , 是 也 是 中 国构建 “ 和谐 世界 ”和 “ 不称
E S。M 专 家 论 坛 xRFR vT U
关于 中国外 交战略一些 问题 的探 讨
中国外交 战略 的 “ 不变" 与 “ 变”
一 王蜗生 / 文
随
加 快 ,加 之 日 和几 个 东 盟 国家不 断 本
“ 韬光 养晦” 是不是 “ 战略性的” , 是应该 “ 大有作为 ” 了?
霸” ,以及 “ 和而不同” 平 等伙伴 、“
圜 1 瑚1 5
中奸计。中国高度警惕和应对一系列
事端 ,“ 坐钓 鱼 台 ” 稳 ,一 方 面着 力提 高军 事 实力 ,以防万 一 ,同时强 调要 顾全 和平 与 发展 大 局 ,采取 “ 以柔 克
刚”和 “ 釜底抽薪”的方针。这并非
所 以告诫 我们要 “ 韬光养 晦” ,是 因
为 中 国太 弱 ; 在 中 国 的 G P 已经 现 D
以 现 在 亚 太 地 区 形 势 为 例 ,美
中国外交风云
中国外交风云——我的看法中国全球外交是由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区域外交与多边外交四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外交是通过会议或对话形式的外交平台,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面积的区域性交往.中国近代很多外交,从改革初期到现在,中国都建立了不少的外交关系,不论是和谐外交还是什么外交,都关系着我们的外交关系的改变等等。
一、和谐外交具有进取性,不再限于被动的韬光养晦,而是要有所作为.就是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开拓外交领域,展现中国的独特外交风格。
二、和谐外交的目的,既包含了原有创造和平国际环境的自身目的,又超越了这一目的,也就是要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更大责任,在国际上发挥中国崛起的作用.三、和谐外交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消极和平共处,而是提倡在平等互利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消除分歧进行合作,以求改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谋求国际重大问题的妥善解决。
四、和谐外交表明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认同者与维护者,愿意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下,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寻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近几年的中国外交表明,中国的国际舞台更广阔,视野更为远大,实力更为雄厚,手段也更为灵活.中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多力量,但并不追求强权地位和利益,无意登上对别人指手划脚的地位.中国和谐世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和谐外交的特点,是不仅想到自己,而且也想到别人.尽管有人对中国和谐外交的目的有所疑惑和议论,但实际上中国希望扮演的世界角色,不是领导者而是平衡者:在这个相互敌对充满纷乱的世界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力求使世界局势从紧张转为平和,从极端化与恶性化的危机重重往良性的和平与稳定方向转化.物流1413 廖佳森201404010343。
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论中国外交政策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地质10—5班学号:311003000524姓名:毋亚文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仍然十分悬殊,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仍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
因此,中国尚须继续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关键词: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战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重申,中国仍将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在国际上坚持不扛旗、不当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会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绁续坚持这个方针?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个方针。
‛【1】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也强调,中国不会改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执行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中国的崛起道路很长,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刚刚开始。
邓小平留下盼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至少还要管一百年。
‛【2】较之于上述官方和半官方的一致口径,学术界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认识却大相径庭,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者认为,国际形势已经今非昔比,中国已经强大了。
无须再坚持已经过时的外交战略: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仍不够强大,仍需韬光养晦。
学术界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争论,有利于加深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认识。
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执行并完成我国的外交任务。
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一、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争论目前学界关于‚韬光养晦‛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韬光养晦‛的含义:‚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韬光养晦‛是战略决策还是权宜之计;中国现在是否还需要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3】一言以蔽之,中国现在是否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大国外交申论范文
以"中国外交"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论文中国历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但从来没有提出要走大国外交之路。
这一身份定位与政策定位的错位迫使我们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持续快速发展,并且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这样一个大国,不解释清楚它在全球事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外奉行什么样的政策,的确会引起外界的高度疑虑。
但是,如果我们的外交政策定位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身份不相符合,那么外界对中国的疑虑将会更加严重。
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可以解决外交政策与国际身份不匹配的矛盾。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外交应以服务于国家发展为中心,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两个基本点是指中国外交要维护中国在世界上的正当利益和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
外交服务于国家发展是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升级版。
国家发展比经济建设的含义更加丰富,除经济建设外,还包含社会建设、国民素质、环境质量等内容,这也与小康社会需要用综合指标评价相一致。
两个基本点也是互不矛盾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在更深程度上相互依存,在更广范围内相互影响。
这就要求中国外交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时候不能干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而是要综合考虑本国利益与其他国家的利益,设法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之源反映出“三个自信”,即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实践自信。
这三个自信将中国的大国外交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大国外交(特别是美国的大国外交)区别开来。
首先,在世界所有大国当中,只有中国是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理念对中国外交提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要求。
比如,它明确要求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和搞政权更迭。
其次,中国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可以为外交提供不竭的文化资源。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六十余年的外交实践中提出许多堪称国际关系典范的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它们将继续是中国外交前进的动力和指南。
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思想
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思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中国现行并将长期坚持的对外战略方针,它是对20年前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一种概括、浓缩和发展。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同时,邓小平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最为著名的提法:韬光养晦。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越来越强大,社会上对韬光养晦政策的诟病越来越多,如今对于中国的外交战术,我们也应有个整体的认识。
“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方针”。
这是媒体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
有人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历史环境提出来的“局部性策略方针”,不能作为长期指导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想。
已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韬光养晦对外战略已经时过境迁,该调整了。
理由主要有以如下几点:第一、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不必再韬光养晦。
第二、美国已把战略东移至亚太,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的主要防范对象,中国提不提韬光养晦都无济于事。
事隔多年后,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以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中国在事关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毫不含糊,立场坚定,出手有力,往往是数招之内解决问题,比如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及这次中日钓鱼事件。
中国国力的上升、中国在某些问题上的果断和强硬,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韬光养晦战略的思考。
在我认为,韬光养晦外交战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对中国仍然适用。
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及经济质量与美国相距太远;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迅速增长的经济速度不相符,换而言之,当下中国之综合竞争能力并非世界第二,更不是世界第一。
第二、中国周边环境既区别于美国,亦不同于欧盟,美国周边无大国,欧盟随着内部整合的不断深化,周边矛盾逐渐弱化;中国除了与日本与印度这两个大邻居时有摩擦甚至冲突外,还面临着周边小国的防范,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美国的插手。
当然,现在韬光养晦之内容与邓公当年刚提出该战略时略有差异,当年主要是指中国不当第三世界的头,不与美国争霸,不再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
韬光养晦十六字方针
韬光养晦:应对变局的十六字方针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快速,各种风险和挑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以“韬光养晦”为核心的外交方针。
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是深化国内改革,强化内需,同时审时度势,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和养精蓄锐态势。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韬光”和“养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韬光“韬光”即指外交战略上的低调行动,秉持着沉稳、着力于国内发展的理念。
首先,“韬光”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
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盲目行动,而是要根据自身利益和力量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其次,“韬光”要求我们避免大动作、频繁亮相。
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不意味着缺乏影响力,而是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维护我国的利益。
避免过度插手他国内政事务,力争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倡导和平发展。
最后,“韬光”也意味着我们要有远见和智慧。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灵活应对。
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多赢,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与各国加强交流,深入理解他国需求,从而更好地构建国际合作共识。
养晦“养晦”即指强化内部实力,为应对变局做好准备。
首先,“养晦”要求我们牢固树立自信心。
只有相信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正确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
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有力的文化自信,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其次,“养晦”要求我们加强自身体制机制的建设。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后,“养晦”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我们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总结“韬光养晦”是我们面对国际变局的应对策略,既体现了经济发展方面的理念,也展现了外交政策的智慧。
只有通过深化国内改革,强化内部实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周边外交:不改韬光养晦加强有所作为作者:思想理论动态参阅
来源:《领导文萃》2014年第16期
中国外交如何经营周边?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负责任大国要从周边做起
2013年10月24日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专门研究周边外交工作,这是否代表周边外交地位的提升?
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我国一直遵循“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现在则更加突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位置。
张胜军(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的发展不是内向发展,和周边国家的互动会越来越密切。
这些年来,东海、南海都有些争议存在,中国的外交面临一定的挑战,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当其时。
在处理大国关系时,中国往往将与美国的关系摆在第一位。
随着周边外交地位的提升,其重要性是否会超过对美外交?或者说该如何协调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关系?
曲星: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首先中国要把自己周边经营好,最大的机遇、最大的挑战都在周边,最容易伤筋动骨的问题还是可能出现在周边。
一方面处理好大国关系有利于周边关系,另一方面周边很多事情都有大国的因素,大国关系处理不好必然也会辐射到周边。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周边外交很重要,但在10年内并不能超越对美外交。
经营周边,也是在先稳定大国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
周边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美国重返亚洲也不是直接碰撞,而是“借力打力”。
所以我们做负责任的大国要从周边做起。
中国历来遵循“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现在强调周边外交也是在不改变韬光养晦的基础上加强有所作为的比例。
张胜军: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是相互影响的。
以前有一种理念是,发展好与大国的关系对周边关系的改善有益,现在注意到,如果周边关系恶化也会影响到与大国关系的发展。
很多周边问题背后有大国的影子,尤其美国重返亚太后,周边很多问题与之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推进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
有人认为目前中国外交上遇到两个困境:一是美日对中国有围堵意图,二是部分周边国家和中国存在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
曲星:现在中美之间正努力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最重要的是合作共赢。
目前中日关系处于低谷,但从长远来看,我对中日关系也还是乐观的。
至于周边矛盾,其实邻居相处,有一些疙疙瘩瘩是很自然的事情,关键看怎么处理。
现在我们处理的方式是增加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合作增加了分歧的比重自然就会减少。
张胜军:中国与美国和周边国家在互信方面需要提高,有些猜忌的化解需要花些时间。
在发展周边外交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继续发展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找到更多的突破,带动和周边关系的改善,经营一种大的战略关系。
我想2014年很可能还是一个周边关系麻烦年,在周边国家看清形势之前,此前积累的矛盾会持续发酵。
中国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要保持战略克制和耐心,积极寻求外围突破。
目前,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已经传递出去,外界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
以往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更突出经济议题,但近年来矛盾逐渐凸显,安全议题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挑战。
该如何平衡这两个议题间的关系?
曲星:下一步我们和周边国家在经济和安全上的合作都要推进。
当然,涉及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等问题,对各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敏感的,对有关国家政府决策的影响和牵制力都非常强。
与此同时又有一些地区外大国搅在里面,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大问题。
金灿荣:中国和周边国家在经济合作方面还会继续加强。
与大部分周边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与一部分国家进行安全合作或者提供安全保护。
张胜军:中国外交的发力点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安全,还有政治对话、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改善提高等。
我认为经济还是重点,另外也会加强政治对话、安全合作和制度性建设。
经营周边不是“排排坐吃果果”
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7个海上邻国,发展周边外交是同时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还是会有侧重点?
曲星:中国对周边采取的是全方位外交,由于各国历史和现实状况不同,互信水平不一样,所以体现出的重点也不同。
与日本的互信水平是比较差的,日本否定侵略战争历史和参拜靖国神社等做法也不利于中日合作进一步深入。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的一些做法影响双方政治互信的程度,对中菲合作有不利影响。
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和东南亚之间互联互通,那么东南亚这边会是重点。
在西北方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了中亚国家和俄罗斯,这边肯定也是合作的重点。
往东边看,中日关系会受到一些影响,但中国和韩国的合作就非常好。
金灿荣:我们会逐步加强对周边外交的投入,但投入也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不等距外交,不再是“排排坐吃果果”了。
张胜军:对周边国家,中国一直没有平均用力。
重视周边意味着不单单重视一个向度,因为全方位都是紧密联系的。
当今中国发展的要求和对外拓展的需要已然超越了简单的重点区域划分。
随着我们国力的上升,对外合作的辐射范围会变得更大。
怎么看待中国和俄罗斯、印度、泰国、韩国周边外交的发展形势?
曲星:俄罗斯和中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领土边界的问题已经解决。
剩下的“灰色清关”、“非法移民”等问题,都是国家关系中很寻常的问题,可以通过双方政府的合作来找到解决方式。
中印是友好邻国,中印边界还有些问题,但边界总体上还是安宁的,两国关系发展的空间很大。
虽然泰国政局不是很稳定,但泰国政府在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这点上是一致的。
泰国也是中国在东盟里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金灿荣:俄罗斯是北方近邻,是大国,也是外交中的核心国家,发展与俄的关系特别重要;发展与印度关系对稳定西南有助力,中印之间合作能在国际上挤出一定空间。
然而印巴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却也是硬障碍,所以说印度是考验中国周边外交技巧的一个国家;中泰关系一直比较稳定友好,以后可以“亲上加亲”。
张胜军:俄罗斯和中国目前在经济上合作的潜力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在这点上,印度和俄罗斯有相似性。
中印两国政治关系有改善,经济上也有加强合作的空间,要逐步形成更紧密的联系;中国和泰国是传统友好国家,中泰之间政治经济发展都很不错,还需加强人文交流。
中韩战略互动对东北亚地区安全构建有重要意义。
(摘自《思想理论动态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