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答案高教五版第11章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精选五篇)[修改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精选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10-1证明当升角与当量摩擦角符合时,螺纹副具有自锁性。

当时,螺纹副的效率所以具有自锁性的螺纹副用于螺旋传动时,其效率必小于50%。

10-2解由教材表10- 1、表10-2查得,粗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细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对于相同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中,细牙螺纹的升角较小,更易实现自锁。

10-3解查教材表10-1得粗牙螺距中径小径螺纹升角普通螺纹的牙侧角,螺纹间的摩擦系数当量摩擦角拧紧力矩由公式可得预紧力拉应力查教材表9-1得35钢的屈服极限拧紧所产生的拉应力已远远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螺栓将损坏。

10-4解(1)升角当量摩擦角工作台稳定上升时的效率:(2)稳定上升时加于螺杆上的力矩(3)螺杆的转速螺杆的功率(4)因速下降,,该梯形螺旋副不具有自锁性,欲使工作台在载荷作用下等需制动装置。

其制动力矩为10-5解查教材表9-1得Q235的屈服极限,查教材表10-6得,当控制预紧力时,取安全系数由许用应力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由公式得预紧力由题图可知,螺钉个数,取可靠性系数牵曳力10-6解此联接是利用旋转中间零件使两端螺杆受到拉伸,故螺杆受到拉扭组合变形。

查教材表9-1得,拉杆材料Q275的屈服极限,取安全系数,拉杆材料的许用应力所需拉杆最小直径查教材表10-1,选用螺纹()。

10-7解查教材表9-1得,螺栓35钢的屈服极限,查教材表10-6、10-7得螺栓的许用应力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预紧力所需的螺栓预紧拉力则施加于杠杆端部作用力的最大值10-8解在横向工作载荷作用下,螺栓杆与孔壁之间无间隙,螺栓杆和被联接件接触表面受到挤压;在联接接合面处螺栓杆则受剪切。

假设螺栓杆与孔壁表面上的压力分布是均匀的,且这种联接的预紧力很小,可不考虑预紧力和螺纹摩擦力矩的影响。

挤压强度验算公式为:其中;为螺栓杆直径。

螺栓杆的剪切强度验算公式其中表示接合面数,本图中接合面数。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第11章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第11章

思考题及练习题11.1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由“记道车”发展而来。

车箱内有立轮、大小平轮、铜旋风轮等,轮周各出齿若干,结构及参数如图所示。

求齿轮4与车轮(齿轮1)的传动比。

齿轮4转一周,木人击鼓一次。

假定要求车行500米,木人击鼓一次,问车轮直径应为多少?答:齿轮1~齿轮4组成定轴齿轮系1412441354100====100183i n z z n z z ×× 如果:n 4=1 r ,则 n 1=100 r设车轮直径为d 1,则11=500d n πd 1=1.59 m车轮直径应为1.59米。

11.2如图所示齿轮系,已知1z =15、2z =50、3z =15、4z =60、5z =15、6z =30、7z =2(右旋)8z =60,若1n =1000 r/min 。

试求:(1)求18i =?(2)蜗轮8的转速大小和方向?答:(1)800215151560306050753186428118=××××××===Z Z Z Z Z Z Z Z n n i习题11.1图(2)18181000 1.25r /min 800n n i === 方向用画箭头方法确定,为顺时针方向。

11.3. 如图所示轮系,已知齿轮齿数1z =30、2z =20、3z =30、4z =20、5z =80 、蜗杆头数6z =1、蜗轮齿数7z =60,齿轮1转速n 1=1200 r/min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求齿轮1与蜗轮7的传动比17i ,蜗轮7的转速n 7,并在图中标出其转动方向。

答: 解:235711771246203080602403020201z z z z n i n z z z z ×××====××× 171712005r /min 240n n i === 方向用画箭头方法确定,为逆时针方向。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或:1-6自由度为或:1-10自由度为:或:1-11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 AB BC∠=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 045sin sin BCABC AC=∠,mm AC 7.310≈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00=θ时方向如图中所示θ时当0=180方向如图中所示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2-1 试根据题2-1图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1)双曲柄机构(2)曲柄摇杆机构(3)双摇杆机构(4)双摇杆机构2-3 画出题2-3图所示各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2-4 已知某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匀速转动,极位夹角θ为300,摇杆工作行程需时7s 。

试问:(1)摇杆空回程需时几秒?(2)曲柄每分钟转数是多少?解:(1)根据题已知条件可得:工作行程曲柄的转角01210=ϕ则空回程曲柄的转角02150=ϕ摇杆工作行程用时7s ,则可得到空回程需时:(2)由前计算可知,曲柄每转一周需时12s ,则曲柄每分钟的转数为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0,且mm l mm l AD CD 1000,500==。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细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细解答

前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学校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杨可桢、程光蕴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 因其内容精炼、深度适中、重点突出、知识面宽而被众多高等学校作为主要教材在教学中采用。

本书是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基本要求”, 汇集了编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在深刻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是杨可桢、程光蕴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的配套辅导书, 章节顺序和内容体系与教材完全一致, 并涵盖了国内同类教材的重点内容。

本书特点:1 .明确每章的教学基本要求和重点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 . 建立明晰的知识结构框架。

3 . 考点及经典题型精解。

介绍考点的具体内容,并详尽剖析, 总结解题规律、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4 . 详细的课后习题解答。

5 . 自测试题及答案符合考点精神, 便于学习总结和自我检验。

书后附有模拟试题五套。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团结( 第1 , 14章)、西安石油大学秦彦斌(第3 章) 、西安石油大学陆品( 第1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史丽晨(第2 , 5 , 7 , 8 , 12 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郭瑞峰(第4 , 6 , 9 , 10 , 11 , 15 , 16 , 17 , 18 章及模拟试题)。

全书由郭瑞峰、史丽晨主编。

本书可作为近机类、非机类大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参考书, 也可供电大、职大、函大、夜大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 也可作为考研辅导书, 还可供有关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谬误和不妥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5 年8 月于西安2 机械设计基础导教·导学·导考目录第1 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 .1 重点内容提要⋯⋯⋯⋯⋯⋯⋯⋯⋯⋯⋯⋯1 1 .2 重点知识结构图⋯⋯⋯⋯⋯⋯⋯⋯⋯⋯⋯6 1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61 .4 课后习题详解⋯⋯⋯⋯⋯⋯⋯⋯⋯⋯⋯⋯111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16第2 章平面连杆机构⋯⋯⋯⋯⋯⋯⋯⋯⋯⋯⋯⋯202 .1 重点内容提要⋯⋯⋯⋯⋯⋯⋯⋯⋯⋯⋯⋯202 .2 重点知识结构图⋯⋯⋯⋯⋯⋯⋯⋯⋯⋯⋯262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272 .4 课后习题详解⋯⋯⋯⋯⋯⋯⋯⋯⋯⋯⋯⋯322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42第3 章凸轮机构⋯⋯⋯⋯⋯⋯⋯⋯⋯⋯⋯⋯⋯⋯503 .1 重点内容提要⋯⋯⋯⋯⋯⋯⋯⋯⋯⋯⋯⋯503 .2 重点知识结构图⋯⋯⋯⋯⋯⋯⋯⋯⋯⋯⋯573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583 .4 课后习题详解⋯⋯⋯⋯⋯⋯⋯⋯⋯⋯⋯⋯673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79 第4 章齿轮机构⋯⋯⋯⋯⋯⋯⋯⋯⋯⋯⋯⋯⋯⋯⋯⋯⋯⋯⋯844 .1 重点内容提要⋯⋯⋯⋯⋯⋯⋯⋯⋯⋯⋯⋯⋯⋯⋯⋯⋯844 .2 重点知识结构图⋯⋯⋯⋯⋯⋯⋯⋯⋯⋯⋯⋯⋯⋯⋯⋯934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95 4 .4 课后习题详解⋯⋯⋯⋯⋯⋯⋯⋯⋯⋯⋯⋯⋯⋯⋯⋯1014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108第5 章轮系⋯⋯⋯⋯⋯⋯⋯⋯⋯⋯⋯⋯⋯⋯⋯⋯⋯⋯⋯⋯⋯1115 .1 重点内容提要⋯⋯⋯⋯⋯⋯⋯⋯⋯⋯⋯⋯⋯⋯⋯⋯1115 .2 重点知识结构图⋯⋯⋯⋯⋯⋯⋯⋯⋯⋯⋯⋯⋯⋯⋯1145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1155 .4 课后习题详解⋯⋯⋯⋯⋯⋯⋯⋯⋯⋯⋯⋯⋯⋯⋯⋯1185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131第6 章间歇运动机构⋯⋯⋯⋯⋯⋯⋯⋯⋯⋯⋯⋯⋯⋯⋯⋯⋯1376 .1 重点内容提要⋯⋯⋯⋯⋯⋯⋯⋯⋯⋯⋯⋯⋯⋯⋯⋯1376 .2 重点知识结构图⋯⋯⋯⋯⋯⋯⋯⋯⋯⋯⋯⋯⋯⋯⋯1406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1406 .4 课后习题详解⋯⋯⋯⋯⋯⋯⋯⋯⋯⋯⋯⋯⋯⋯⋯⋯1426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144第7 章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146 7 .1 重点内容提要⋯⋯⋯⋯⋯⋯⋯⋯⋯⋯⋯⋯⋯⋯⋯⋯1467 .2 重点知识结构图⋯⋯⋯⋯⋯⋯⋯⋯⋯⋯⋯⋯⋯⋯⋯1497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1497 .4 课后习题详解⋯⋯⋯⋯⋯⋯⋯⋯⋯⋯⋯⋯⋯⋯⋯⋯153Ⅱ机械设计基础导教·导学·导考7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161第8 章回转件的平衡⋯⋯⋯⋯⋯⋯⋯⋯⋯⋯⋯⋯⋯⋯⋯⋯⋯1658 .1 重点内容提要⋯⋯⋯⋯⋯⋯⋯⋯⋯⋯⋯⋯⋯⋯⋯⋯1658 .2 重点知识结构图⋯⋯⋯⋯⋯⋯⋯⋯⋯⋯⋯⋯⋯⋯⋯1688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168 8 .4 课后习题详解⋯⋯⋯⋯⋯⋯⋯⋯⋯⋯⋯⋯⋯⋯⋯⋯1728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183 第9 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187 9 .1 重点内容提要⋯⋯⋯⋯⋯⋯⋯⋯⋯⋯⋯⋯⋯⋯⋯⋯1879 .2 重点知识结构图⋯⋯⋯⋯⋯⋯⋯⋯⋯⋯⋯⋯⋯⋯⋯1949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195 9 .4 课后习题详解⋯⋯⋯⋯⋯⋯⋯⋯⋯⋯⋯⋯⋯⋯⋯⋯1969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206 第10 章联接⋯⋯⋯⋯⋯⋯⋯⋯⋯⋯⋯⋯⋯⋯⋯⋯⋯⋯⋯⋯20910 .1 重点内容提要⋯⋯⋯⋯⋯⋯⋯⋯⋯⋯⋯⋯⋯⋯⋯⋯20910 .2 重点知识结构图⋯⋯⋯⋯⋯⋯⋯⋯⋯⋯⋯⋯⋯⋯⋯21710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218 10 .4 课后习题详解⋯⋯⋯⋯⋯⋯⋯⋯⋯⋯⋯⋯⋯⋯⋯⋯22410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240 第11 章齿轮传动⋯⋯⋯⋯⋯⋯⋯⋯⋯⋯⋯⋯⋯⋯⋯⋯⋯⋯24311 .1 重点内容提要⋯⋯⋯⋯⋯⋯⋯⋯⋯⋯⋯⋯⋯⋯⋯⋯24311 .2 重点知识结构图⋯⋯⋯⋯⋯⋯⋯⋯⋯⋯⋯⋯⋯⋯⋯25411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25511 .4 课后习题详解⋯⋯⋯⋯⋯⋯⋯⋯⋯⋯⋯⋯⋯⋯⋯⋯258目录Ⅲ11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274第12 章蜗杆传动⋯⋯⋯⋯⋯⋯⋯⋯⋯⋯⋯⋯⋯⋯⋯⋯⋯⋯27712 .1 重点内容提要⋯⋯⋯⋯⋯⋯⋯⋯⋯⋯⋯⋯⋯⋯⋯⋯27712 .2 重点知识结构图⋯⋯⋯⋯⋯⋯⋯⋯⋯⋯⋯⋯⋯⋯⋯28112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 .⋯ .⋯ .⋯ .⋯ .⋯ .⋯282 12 .4 课后习题详解⋯⋯⋯⋯⋯⋯⋯⋯⋯⋯⋯⋯⋯⋯⋯⋯28612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293第13 章带传动和链传动⋯⋯⋯⋯⋯⋯⋯⋯⋯⋯⋯⋯⋯⋯⋯29713 .1 重点内容提要⋯⋯⋯⋯⋯⋯⋯⋯⋯⋯⋯⋯⋯⋯⋯⋯29713 .2 重点知识结构图⋯⋯⋯⋯⋯⋯⋯⋯⋯⋯⋯⋯⋯⋯⋯30613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30713 .4 课后习题详解⋯⋯⋯⋯⋯⋯⋯⋯⋯⋯⋯⋯⋯⋯⋯⋯31613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324第14 章轴⋯⋯⋯⋯⋯⋯⋯⋯⋯⋯⋯⋯⋯⋯⋯⋯⋯⋯⋯⋯⋯32914 .1 重点内容提要⋯⋯⋯⋯⋯⋯⋯⋯⋯⋯⋯⋯⋯⋯⋯⋯32914 .2 重点知识结构图⋯⋯⋯⋯⋯⋯⋯⋯⋯⋯⋯⋯⋯⋯⋯33314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33414 .4 课后习题详解⋯⋯⋯⋯⋯⋯⋯⋯⋯⋯⋯⋯⋯⋯⋯⋯33814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347第15 章滑动轴承⋯⋯⋯⋯⋯⋯⋯⋯⋯⋯⋯⋯⋯⋯⋯⋯⋯⋯35015 .1 重点内容提要⋯⋯⋯⋯⋯⋯⋯⋯⋯⋯⋯⋯⋯⋯⋯⋯35015 .2 重点知识结构图⋯⋯⋯⋯⋯⋯⋯⋯⋯⋯⋯⋯⋯⋯⋯35615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35715 .4 课后习题详解⋯⋯⋯⋯⋯⋯⋯⋯⋯⋯⋯⋯⋯⋯⋯⋯359Ⅳ机械设计基础导教·导学·导考15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361第16 章滚动轴承⋯⋯⋯⋯⋯⋯⋯⋯⋯⋯⋯⋯⋯⋯⋯⋯⋯⋯36316 .1 重点内容提要⋯⋯⋯⋯⋯⋯⋯⋯⋯⋯⋯⋯⋯⋯⋯⋯36316 .2 重点知识结构图⋯⋯⋯⋯⋯⋯⋯⋯⋯⋯⋯⋯⋯⋯⋯37216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37316 .4 课后习题详解⋯⋯⋯⋯⋯⋯⋯⋯⋯⋯⋯⋯⋯⋯⋯⋯37916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386第17 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390 17 .1 重点内容提要⋯⋯⋯⋯⋯⋯⋯⋯⋯⋯⋯⋯⋯⋯⋯⋯39017 .2 重点知识结构图⋯⋯⋯⋯⋯⋯⋯⋯⋯⋯⋯⋯⋯⋯⋯39217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39317 .4 课后习题详解⋯⋯⋯⋯⋯⋯⋯⋯⋯⋯⋯⋯⋯⋯⋯⋯39617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400第18 章弹簧⋯⋯⋯⋯⋯⋯⋯⋯⋯⋯⋯⋯⋯⋯⋯⋯⋯⋯⋯⋯40318 .1 重点内容提要⋯⋯⋯⋯⋯⋯⋯⋯⋯⋯⋯⋯⋯⋯⋯⋯40318 .2 重点知识结构图⋯⋯⋯⋯⋯⋯⋯⋯⋯⋯⋯⋯⋯⋯⋯40818 .3 考点及常见题型精解⋯⋯⋯⋯⋯⋯⋯⋯⋯⋯⋯⋯⋯40918 .4 课后习题详解⋯⋯⋯⋯⋯⋯⋯⋯⋯⋯⋯⋯⋯⋯⋯⋯41118 .5 学习效果测试题及答案⋯⋯⋯⋯⋯⋯⋯⋯⋯⋯⋯⋯418附录模拟试题及参考解答⋯⋯⋯⋯⋯⋯⋯⋯⋯⋯⋯⋯⋯⋯⋯420附录A 模拟试题⋯⋯⋯⋯⋯⋯⋯⋯⋯⋯⋯⋯⋯⋯⋯⋯420附录B 模拟试题参考解答⋯⋯⋯⋯⋯⋯⋯⋯⋯⋯⋯⋯⋯439参考文献⋯⋯⋯⋯⋯⋯⋯⋯⋯⋯⋯⋯⋯⋯⋯⋯⋯⋯⋯⋯⋯⋯⋯449目录Ⅴ第1 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 1 重点内容提要1 .1 .1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角接触向心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11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角接触向心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11

FA
FS1
FS2
FA FS2
3、角接触轴承的轴向载荷Fa
当外载既有径向载荷又有轴向载荷时,角接触轴承的
轴向载荷 Fa =? 要同时考虑轴向外载 F A和内部轴向力 FS 。
① 轴承正装时:
如图所示为两向心角接触轴承1、2
面对面安装,FS1、 FS2和Fr1 、 Fr2
分别为两轴承的内部轴向力与径向
载荷, FA为作用于轴上的轴向力, 图b为受力简图。

如图有两种受力情况:
b)
FS1
FA
● 若 FS2 + FA > FS1(图C)
由于轴承1的右端已固定,轴不能向 右移动,轴承1被压紧。由平衡条件 得轴承1(压紧端)承受的轴向载荷
bc))
ⅠⅠ
FSS1 1
FS2+ FA > S1 FFAA
Fa1 = FS2+ FA
S1
S2
S1=0.68R1=0.68×5000=3400N
S2=0.68R2=0.68×8000=5440N R1
R2
②求Fa1 , Fa2Fra bibliotek∵ S1+FA=3400+2000=5400N< S2=5440N
∴轴承1被压紧 轴承2被放松
Fa1 =S2-FA=5440-2000=3440N Fa2=S2=5440N
压紧端:Fa1 = FA+ FS2
轴承2(放松端)承受的轴向载荷:

FS2 FSS22 Ⅱ Fa2 = FS2
放松端:Fa2 = FS2
● 若 FS2 + FA < FS1(图D)
则轴承2被压紧,1放松 ,由 平衡条件得: 放松端: Fa1 = FS1 压紧端: Fa2 = FS1 - FA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竺、程光蕴、李仲生主编9-1答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到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用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

正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空冷或风冷的热处理方法。

可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对一般零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浸入到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存在很大的内应力,脆性也相应增加。

淬火后一般需回火。

淬火还可提高其抗腐蚀性。

调质:淬火后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

可获得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均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较为重要的零件设计中。

表面淬火:迅速将零件表面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使工件表层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用于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以提高表层硬度和耐磨性,同时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

渗碳淬火:将工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使介质中的碳渗入到钢件中的热处理方法。

适合于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可提高表层硬度和耐磨性,而仍保留芯部的韧性和高塑性。

9-2解见下表9-3解查教材表9-1,Q235的屈服极限查手册GB706-88标准,14号热轧工字钢的截面面积则拉断时所所的最小拉力为9-4解查教材表9-1,45钢的屈服极限许用应力把夹紧力向截面中心转化,则有拉力和弯距截面面积抗弯截面模量则最大夹紧力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图9.3 题9-4解图9-5解查手册,查手册退刀槽宽度,沟槽直径,过渡圆角半径,尾部倒角设所用螺栓为标准六角头螺栓,对于的螺栓,最小中心距,螺栓轴线与箱壁的最小距离。

9-6解查手册,当圆轴时,平键的断面尺寸为且轴上键槽尺寸、轮毂键槽尺寸。

图9.5 题9-6解图9-7解(1)取横梁作为示力体,当位于支承右侧处时由得由得由得由得(2)横梁弯矩图图9.7 题9-7解图(3)横梁上铆钉组的载荷力矩水平分力垂直分力9-8解水平分力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垂直分力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力矩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各力在铆钉上的方向见图所示图9.9 题9-8解图根据力的合成可知,铆钉1的载荷最大9-9解铆钉所受最大载荷校核剪切强度校核挤压强度均合适。

机械设计基础_第11章机械装置的润滑与密封

机械设计基础_第11章机械装置的润滑与密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11.2润滑剂及其选择
11.2.4 气体润滑剂
任何气体都可以作为气体润滑剂,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空气, 另外还有氢、氦等气体。气体的粘度很小仅为润滑油的几千 分之一,摩擦系数很小,承载能力低,故适用于轻载高速的 条件下,也可用于需要防止产品污染的场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0
11.2润滑剂及其选择
在选择润滑脂时还应注意,所选润滑脂的滴点必须高于工 作温度l 5~20℃(一般为20~30℃);载荷愈大和冲击振动严 重时,所选润滑脂的针入度应越小,以提高油膜承载能力; 速度越高,所选润滑脂的锥入度应越大,以减少内摩擦,提 高效率;当润滑脂用于集中润滑时,锥入度一般应在300以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4
11.2润滑剂及其选择
3)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低温环境应选粘 度较小、凝点低的油;高温环境应选粘度大、闪点高的润滑 油。特殊低温下,如采用抗凝添加剂也不能满足要求时,则 应选用固体润滑剂。工作温度变化大要选粘温性能好、粘度 指数较高的油。一般润滑油使用温度最好不超过60℃,高温 条件下润滑油氧化速度加快,应加入抗氧化、抗腐蚀添加剂。
此外,润滑还能起清洗、减少噪声等作用。因此,在机器 的设计和使用中,润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1.1 润滑和密封的作用
11.1.2密封的主要作用
1. 防止液体、气体等工作介质和润滑剂的泄漏 2. 防止灰尘、水及有害介质等进入润滑部位 (研究润滑技术的目的是使机器的摩擦表面之间建立并保
第11章 机械装置的润滑与密封
11.1 润滑和密封的作用 11.2 润滑剂及其选择 11.3 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 11.4 常用传动装置和典型零部件的润滑 11.5 密封装置 思考与练习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11-2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11-2

第11章 齿轮传动精选例题与解析例11-1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中一级为直齿轮,另一级为斜齿轮。

试问斜齿轮传动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若为直齿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组成减速器,锥齿轮传动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答:在二级圆柱齿轮传动中,斜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直齿轮传动放在低速级。

其原因有三点:1)斜齿轮传动工作平稳,在与直齿轮精度等级相同时允许更高的圆周速度,更适于高速。

2)将工作平稳的传动放在高速级,对下级的影响较小。

如将工作不很平稳的直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则斜齿轮传动也不会平稳。

3)斜齿轮传动有轴向力,放在高速级轴向力较小,因为高速级的转矩较小。

由锥齿轮和斜齿轮组成的二级减速器,一般应将锥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

其原因是:低速级的转矩较大,齿轮的尺寸和模数较大。

当锥齿轮的锥距R 和模数m 大时,加工困难,制造成本提高。

例11-2 一对齿轮传动,若按无限寿命考虑,如何判断其大小齿轮中哪个不易出现齿面点蚀?哪个不易发生齿根弯曲疲劳折断?答:一对齿轮的接触应力相等,哪个齿轮首先出现点蚀,取决于它们的许用接触应力][H σ,其中较小者容易出现齿面点蚀。

通常,小齿轮的硬度较大,极限应力lim σ较大,按无限寿命设计,小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H σ 1 较大,不易出现齿面点蚀。

判断哪个齿轮先发生齿根弯曲疲劳折断,即比较两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要比较两个齿轮的111][F Sa Fa Y Y σ和222][F Sa Fa YY σ,其比值较小者弯曲强度较高,不易发生轮齿疲劳折断。

、例11-3 图示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m n =2 mm ,z 1=22,z 2 =95,︒=20n α,a =120,齿轮1为右旋;低速级:m n = 3 mm ,z 3 =25,z 4=79,︒=20n α,a =160。

主动轮转速n 1=960 r/min ,转向如图,传递功率P = 4 kW ,不计摩擦损失,试:(1) 标出各轮的转向和齿轮2的螺旋线方向; (2) 合理确定3、4轮的螺旋线方向;(3) 画出齿轮2、3 所受的各个分力; (4) 求出齿轮3所受3个分力的大小。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之欧阳道创编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之欧阳道创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时间:2021.03.06 创作:欧阳道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 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 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 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2)图b中的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 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 2-1答 :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2-2解: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 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 2-3 见图 2.16 。

图 2.16题2-4解: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 分钟题 2-5解 : (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欧阳家百(2021.03.07)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 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 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 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 2)图b中的 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 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2-1答: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 2-2解 :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3 )综合(1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 2-3 见图 2.16 。

图 2.16题 2-4解 : (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 分钟题 2-5解: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第11章 键连接习题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第11章 键连接习题解答

11-1一齿轮装在轴上,采用A 型普通平键连接,齿轮、轴、键均用45号钢,轴径d =80mm ,轮毂长度L =150mm ,传递转矩T =2000N.m ,工作中有轻微冲击,试确定平键尺寸和标记并验算连接的强度。

解答:1)确定平键尺寸由轴径d=80mm 查得A 型平键剖面尺寸b=22mm ,h=14mm 。

参照毂长L '=150mm 及键长度系列选取键长L=140mm 。

2)挤压强度校核计算Mpa hld T p 53.608011814102000443=⨯⨯⨯⨯==σl ——键与毂接触长度mmb L l 11822140=-=-=查得[]100=p σ~120pa ,故[]p p σσ≤,安全。

[]MPa 140~100=P σ,取[]P σ=120Mpa11-3图所示凸缘半联轴器及圆柱齿轮,分别用键与减速器的低速轴相连接。

试选择两处键的类型及尺寸,并校核其连接强度。

已知轴的材料为45钢,传递的转矩T =1000N.m ,齿轮用锻钢制造,半联轴器用灰铸铁制成,工作时有轻微冲击。

题11-3图解:1、联轴器处①键的类型和尺寸选A (或C )型普通平键,根据轴径d =70mm ,查表11.1得键的截面尺寸为:b =20mm ,h =12mm ,根据轮毂的长度130mm ,取键长L=110mm ,键的标记:键20×110GB/T1096—1979(键C 20×110GB/T1096—1979)②校核联接强度联轴器的材料为铸铁,查表11.2,取[σP ]=55MP a ,k =0.5h =6mm ,l=L -b =90mm (或l=L -b/2=100mm )满足强度条件2、齿轮处①键的类型和尺寸选A 型平键,根据轴径d =90mm ,查表11.1得键的截面尺寸为:b =25mm ,h =14mm ,根据轮毂的宽度90mm ,取键长L =80mm ,键的标记:键25×80GB/T1096—1979②校核联接强度齿轮和轴的材料均为钢,查表11.2,取[σP ]=110MP a ,k =0.5h =7mm ,l=L -25=55mm[]p a p σMP kld T σ≤=⨯⨯⨯⨯=⨯=725790557101000210233.满足强度条件。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7-11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7-11章答案

地大北京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 2 )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矢量。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 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曲轴的平均角速度:;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图7.5图7.67-2图7.7 图7.8解:(1)驱动力矩。

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

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因此求得:(2)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

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

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

又在中,,因此有:,则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3解: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则若将飞轮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4解:(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

先求最大盈亏功。

因为是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则飞轮的转动惯量:(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3)因为一个周期内输入功和和输出功相等,设一个周期时间为,则:,因此有:。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四)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四)第11章 带传动1.由于带是弹性体,带紧边与松边拉力不同,由于带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相对滑动。

打滑是带传递的圆周力大于带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引起的带在带轮上全面滑动的。

弹性滑动将引起:(1)降低传动效率;(2)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造成传动比误差;(3)带的磨损;(4)发热使带温度升高。

打滑造成带的磨损加剧,无法传递动力,致使传动失效。

2.带紧边刚绕出小带轮处3.解:(1)N e e F F f f 7.1801120max =+-=αα (2)mm N Fd T .903521007.18021=⨯== (3)s m n d v /6.710006011=⨯=πkW Fv P 304.195.06.77.180=⨯⨯==η第12章 联 接1.轴径 轮毂的长度2.矩形 渐开线 三角形3.预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联接的刚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

用测力矩扳手和定力矩扳手机械防松 摩擦防松 其他防松第13章 轴1.心轴 转轴 传动轴2.C 轴承无法拆卸,应将轴肩高度低于轴承内圈。

第14章 轴承1.2.解:N R S 2312340068.068.011=⨯==N R S 714105068.068.022=⨯==87023121+=+a F S >N 714∴左边轴承被放松,右边轴承被压紧。

N S A 231211== N F S A a 318212=+= e R A ===68.03400231211 98.21050312822==R A >e 通过查表 ∴11=x 01=y 44.02=x 19.12=y∴KN A Y R x P 340011111=+=KN A Y R x P 3.418422222=+=2P 大 ,我们用它计算 查表得 KN C 30500= 5.1=p f ξ)(60106h10P f C f n L p t ==1060(h )第15章 联轴器与离合器答:联轴器和离合器主要都是用来联接两轴并传递扭矩,用联轴器联接的两根轴,只有机器停止运转后,经过拆卸才能分离,而用离合器联接的两根轴在运转过程中能随时根据需要结合或分离。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杨可竺、程光蕴、李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 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3的速度为:向垂直向上。

,方1-15解要求轮 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 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 2)图b中的 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 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4.5课后习题详解4-1解分度圆直径齿顶高齿根高顶隙中心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齿厚、齿槽宽4-2解由分度圆直径4-3解由可得模数得4-4解分度圆半径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基圆半径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 0;压力角为。

齿顶圆半径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4-5解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假定故当齿数于齿根圆。

则解得,基圆小时,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大于齿根圆;齿数4-6解中心距内齿轮分度圆直径内齿轮齿顶圆直径内齿轮齿根圆直径正好在刀具 4-7 证明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临界位置是极限点的顶线上。

此时有关系:正常齿制标准齿轮、,代入上式短齿制标准齿轮、,代入上式图 4.7 题4-7解图4-8证明如图所示,、两点为卡脚与渐开线齿廓的切点,则线段。

即为渐开线的法线。

根据渐开线的特性:渐开线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切点为再根据渐开线的特性: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可知:AC对于任一渐开线齿轮,基圆齿厚与基圆齿距均为定值,卡尺的位置不影响测量结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章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齿轮传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章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齿轮传动
载荷多次重复作用,弯曲应力超过弯曲疲劳极限, 齿根部分的疲劳裂纹扩展,引起轮齿断裂。分轮齿单 侧工作的脉动循环和轮齿双侧工作的对称循环。 采取措施:
材料及热处理;增大模数;增大齿根圆角半径; 消除刀痕;喷丸、滚压处理;增大轴及支承刚度。
二、齿面点蚀: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由于齿面材料在 交变接触应力(脉动循环)作用下,因为接触疲劳产 生金属微粒剥落形成凹坑的破坏形式称为点蚀。
则可得到:
2T1 圆周力: Ft d1
经向力:Fr
N N N
Ft tan
Ft 法向力: Fn cos
小齿轮上的转矩:
P T1 9550 ( N m) n1
圆周力Ft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反, 在从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同。经向力Fr的方向都是 由作用点指向各自的轮心,与齿轮回转方向无关。

b d d1
代入上式得
m3
2 KT1 YFa
FE
SF
试验轮齿失效概率为1/100时的 齿根弯曲疲劳极限,见表11-1。 若轮齿两面工作时,应将数值乘 以0.7倍。 安全系数,见表11-5
在进行弯曲强度验算时,应对大小齿轮分别 进行验算;而在计算m时,应以
§11-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是其它各类齿轮
传动计算方法的基础,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
轮等强度计算,可以折合成当量直齿圆柱齿轮来进
行计算。
强度计算的目的在于保证齿轮传动在工作载荷
的作用下,在预定的工作条件下不发生各种失效。
齿轮强度计算是根据齿轮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 来进行的。
三、齿面胶合
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齿面间的压力大,瞬时 温度高,油变稀而降低了润滑效果,导致摩擦增大, 发热增多,将会使某些齿面上接触的点熔合焊在一 起,在两齿面间相对滑动时,焊在一起的地方又被 撕开。于是,在齿面上沿相对滑动的方向形成伤痕, 这种现象称作胶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 1 为主动 轮 2 为主动时 图 11.2 题 11-7 解图
11-8 解 见题 11-8 解图。齿轮 2 为右旋,当其为主动时,按右手定则判断其轴向力方向 向力
;径
总是指向其转动中心;圆向力 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图 11.3 题 11-8 解图
11-9 解 ( 1)要使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则低速级斜齿轮 3 的螺旋经方向应与齿轮 2的

查教材表 11-4 取

故:
( 2)校核弯曲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分度圆锥角
小齿轮当量齿数
大齿轮当量齿数
齿形系数 查教材图 11-9 得

分度圆直径
锥距 齿宽系数 平均模数 则:
满足弯曲强度。 11-15 解 ( 1)圆锥齿轮 2 的相关参数 分度圆直径
查教材图 11-7:

查教材图 11-10:

查教材表 11-4 取

故:
( 2)按接触强度设计,其设计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齿宽系数 取
中心距 齿数比 将许用应力较小者
代入设计公式
则: 取中心距 初选螺旋角 大齿轮齿数 齿数比:
,取
模数
螺旋角 ( 3)验算其弯曲强度,校核公式:
查教材图 11-7:

查教材图 11-10:

查教材表 11-4 取

故:
( 2)验算接触强度,其校核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齿宽 中心距 齿数比 则: 满足接触强度。
(3)验算弯曲强度,校核公式:
小齿轮当量齿数
大齿轮当量齿数
齿形系数 查教材图 11-9 得

满足弯曲强度。 11-11 解 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按接触强度设计,然后验算其弯曲强度: ( 1)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 11-1 小齿轮 40MnB 调质硬度:240~280HBS 取 260HBS;大齿轮 45 钢调质硬度: 210~ 230HBS,取 220HBS。
( 2)用成型法切制斜齿轮时用当量齿数 选盘形铣刀刀号。 ( 3)计算斜齿轮分度圆直径用齿数。
( 4)计算弯曲强度时用当量齿数 查取齿形系数。
11-7 解 见题 11-7 解图。从题图中可看出,齿轮 1 为左旋,齿轮 2 为右旋。当齿轮 1 为主动时按 左手定
则判断其轴向力 ;当齿轮 2 为主动时按右手定则判断其轴向力
强度。
( 1)许用弯曲应力
查教材表 11-1,大小齿轮材料 40Cr 表面淬火硬度:52~56HRC,取 54HRC。查教材图 11-10 得
,查材料图 11-7 得
。查教材表 11-4

因齿轮传动是双向工作,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应将极限值乘 70%。 故
( 2材表 11-3 得
查教材图 11-7

查教材图 11-10
,
查教材表 11-4 取

故:
( 2)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为: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齿宽 中心距 齿数比 则:

,能满足接触强度。
( 3)验算弯曲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齿形系数:查教材图 11-9 得

则:
满足弯曲强度。 11-4 解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的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将许用应力 降低以弥补磨损对齿轮的影响。 ( 1)许用弯曲应力 查教材表 11-1 小齿轮 45 钢调质硬度:210~230HBS 取 220HBS;大齿轮 45 钢正火硬度:170~210HBS,取 190HBS。查教材图 11-10 得
旋向同为左旋,斜齿轮 4 的旋向应与齿轮 3 的旋向相反,为右旋。
( 2)由题图可知:




分度圆直径
轴向力
要使轴向力互相抵消,则:

11-10 解 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分别校核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 1)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 11-1 小齿轮 40MnB 调质硬度:240~280HBS 取 260HBS;大齿轮 35SiMn 调质硬度: 200~ 260HBS,取 230HBS。
,
查教材表 11-4
,并将许用应用降低 30%

( 2)其弯曲强度设计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取齿宽系数
齿数
,取
齿数比
齿形系数 查教材图 11-9 得

因 故将
代入设计公式
因此 取模数
中心距 齿宽
11-5 解 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折断,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验算其齿面 接触
,取
小齿轮当量齿数
大齿轮当量齿数
齿形系数 查教材图 11-9 得

满足弯曲强度。
11-12 解 由题图可知:

高速级传动比 低速级传动比
输入轴的转矩 中间轴转矩 输出轴转矩
11-13 解 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按弯曲强度设计,然后验算其接触强度。 ( 1)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 11-1 齿轮 40Cr 表面淬火硬度:52~56HRC 取 54HRC。 查教材图 11-7:
分度圆锥角
平均直径 轴向力 ( 2)斜齿轮 3 相关参数 分度圆直径
轴向力 ( 3)相互关系

得:
(4)由题图可知,圆锥齿轮 2 的轴向力 向上,转
指向大端,方向向下;斜齿轮 3 的轴向力
方向指
动方向与锥齿轮 2 同向,箭头指向右。齿轮 3 又是主动齿轮,根据左右手定则判断,其符合右手定 则,故
斜齿轮 3 为右旋。
查教材图 11-10:
查教材表 11-4 取

故:
( 2)按弯曲强度设计,其设计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齿宽系数 取 大齿轮齿数 齿数比:
分度圆锥角
,取
小齿轮当量齿数
大齿轮当量齿数 齿形系数 查教材图 11-9 得 、 则平均模数:
大端模数

( 3)校核其接触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分度圆直径
锥距
齿宽

则:
满足接触强度。 11-14 解 开式齿轮传动只需验算其弯曲强度 ( 1)许用弯曲应力 查教材表 11-1 小齿轮 45 钢调质硬度:210~230HBS 取 220HBS;大齿轮 ZG310-570 正火硬 度:160~ 200HBS 取 190HBS。
查教材图 11-10:
11-1 解 1)由公式可知:
轮齿的工作应力不变,则
则,若
,该齿轮传动能传递的功率
11-2 解 由公式
可知,由抗疲劳点蚀允许的最大扭矩有关系: 设提高后的转矩和许用应力分别为 、
当转速不变时,转矩和功率可提高 69%。 11-3 解 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分别验算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 1)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 11-1 小齿轮 45 钢调质硬度:210~230HBS 取 220HBS;大齿轮 ZG270-500 正火硬 度:140~170HBS,取 155HBS。
取齿宽系数
齿数
,取
齿数比 齿形系数 应将齿形系数较大值代入公式,而齿形系数值与齿数成反比,将小齿轮的齿形系数代入设 计公 式,查教材图 11-9 得
因此 取模数 ( 3)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中心距 齿宽
,取
满足接触强度。 11-6 解 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与其当量齿数 之间的关系:
( 1)计算传动的角速比用齿数 。
图 11.6 题 11-16 解图
11-16 解 见题 11-16 解图。径向力总是指向其转动中心;对于锥齿轮 2 圆周力与其转动方向相同, 对于斜齿轮 3 与其圆周力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