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
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 国亚琛 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 品 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 所任职 1919年开始在柏林从事 建筑设计 1926-1932年任德意志 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 1930-1933年任德国公 立包豪斯学校校长 1937年移居美国 1938-1958年任芝加哥 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 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 任
西格拉姆大厦
建筑师在设计时,把大厦主体处理 成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 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 一,没有变化。建筑师采用了当时 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 些占外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 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西格拉 姆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显 得优雅华贵,与众不同。在今天, 与西格拉姆大厦很相似的建筑形态, 在世界各地的公建建筑当中非常普 遍。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 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 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虽然 密斯·范·德·罗去世多年了,但他那 种讲求技术精美的风格和那种“少” 就是“多”的主张以及对玻璃的使 用,大大的丰富了建筑艺术,而西 格拉姆大厦也就成为了他最好的纪 念碑,每当人们看到这座大厦,就 会想起这一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
建筑形体处理比较简单.屋顶是简单的平 板,墙也是简单的光光的板片,没有任何 线角,柱身上下没有变化.所有构件交接 的地方都是直接相.人们看见柱子顶着屋 面板,竖板和横板相接,大理石与玻璃板 直接相连等等.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间不 做过度处理,一切都是非常简单明确,干 净利索.同过去建筑上繁琐装饰形成鲜明 对比,给人以清新明快的形象.
玻璃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 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 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 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 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作品赏析PPT(与“建筑”相关共40张)
一层流线分析图
一层功能分析图
► 然而在吐根哈特别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完整的玻 璃体量呈现,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设立了条形庭院,然而它是透明的, 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中,不再是利用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作为 建筑外观,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室内外空间的边界弱化甚至消除。
博物馆是为了保存绘画与 雕刻的珍品而建的,而密 斯也是把它当作一个史诗 般的庙宇进行设计。
密斯晚年回到柏林接受这项设 计任务,无疑怀有浓厚的感情 因素。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就在密斯故居附近几百码的地 方。
巨大的展览空间没有一根内 柱,8根钢柱托起出檐深远的 井字梁屋盖。四周柱廊环绕, 并通过玻璃幕墙和室外保持 紧密的联系。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 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 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 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 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 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 目的现代建筑师。
十字形柱
密斯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 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 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 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有十字形柱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 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 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 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 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 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 的流通空间。
密斯.凡.德.罗课件
家具设计大师
•
尽管密斯基本上被看作是一位建筑大师,
但其充满创新意识和设计活力的家具设计也使他 成为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之一。其家具设计 的精美的比例,精心推敲的细部工艺,材料的纯 净与完整,以及设计观念的直接了当,最典型地 体现了现代设计的观念。
•
密斯生于德国亚琛,这个城市古老而简洁的
建筑给他内心留下强烈印象,而石匠家庭出身的
精选可编辑ppt
32
精选可编辑ppt
33
图析原理
精选可编辑ppt
34
图析原理
精选可编辑ppt
35
精选可编辑ppt
36
[德]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范斯沃斯住宅
“……当我们徘徊于古老传统时,我们将永远不能超出 那古老的框子,特别是我们物质高度发展和城市繁荣的 今天,就会对房子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空间的结构和 用材的选择。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建筑物的功能作为建筑 物设计的出发点,空间内部的开放和灵活,这对现代人 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的重要……这座房子有如 此多的缺点,我只能说声对不起了,愿承担一切损失。”
精选可编辑ppt
52
精选可编辑ppt
53
H 形空间划分
精选可编辑ppt
54
用围合的多少形成空间的导向
过渡平台
主平台室外
精选可编辑ppt
55
融合
纯净
通透
精选可编辑ppt
56
设计上的不足
心理角度
私密性上的问题
功能角度
冬季采暖问题 夏季室内通风问题
精选可编辑ppt
57
克朗楼
精选可编辑ppt
58
密斯凡德罗
(1)全面建筑观与“少就是多”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艺术应该是包容各 项艺术在内的全面建筑。他主张从城市 规划到建筑、家具、日用品、织物、壁 画、雕塑、照相、印刷等都应有统一风 格的设计。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 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 求精心制作结构,因此给人以“匀质的 秩序”和“清晰的建造”之感觉。
格罗皮乌斯
技术和经济效益。讲究充分
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
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
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
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
间的最小极限。
主张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
件和预制装置的建筑方法,
认为技术上的成功就是艺术
上的成功。
同现代简约风格对比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3)功能至上与形式至上 学术界往往习惯于用“功能主义”来界定 格罗皮乌斯的作品。所谓“功能主义”是 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 流派。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大于形式感。 相校与格罗皮乌斯,密斯尽管也讲究建筑 的功能性,但是却没有把建筑的功 能性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对于建筑的 形式是讲究的,绝对不会因为功能好就 可以牺牲形式美。他认为空间只有脱离了 装饰和功能要求,才是永恒的建筑
作品简介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范斯沃斯住宅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1926年 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 1925年-1927年 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主持人,斯图加特 1928年-1930年 吐根哈特住宅,捷克 1928年-1929年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 1939年-1958年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芝加哥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1886-1969)简介: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 ,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van der Rohe 是他母亲的姓。
密斯原本为一石匠,年轻时苦学出身,甚至没有正式的高中学历。
但是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已很难有人能超越。
密斯·凡·德·罗是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齐名的著名建筑师之一。
对于建筑本身而言,三人在风格上还是不尽相同,但在建筑理念上,总体还是差不多的。
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
后来,他又采纳了鲍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尤斯(Walter Gr opius)遗留的风格。
这位德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师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艺术中国网http://www.artc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浩斯第三任校长。
因包浩斯的乌扥邦倾向及社会主义色彩不容于纳粹当局。
而被迫关闭。
密斯与创校人格罗皮乌斯等人流亡到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密斯凡德罗与现代简约风格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现代简约设计风格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它追求简洁、流畅和个 性化,强调空间和功能的完美结合。这种设计风格运用大胆的线条、简单的几何 形状和明亮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现代、舒适和时尚的氛围。本次演示将从定义、 要素、特征和实践案例等方面,全面分析现代简约设计风格。
一、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要素分 析
结语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密斯凡德罗与现代简约风格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这种风格的设计理念和特点符合了人们对简洁、大方、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和视觉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 种风格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例如,如何在保持简洁大方的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如何利用先 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等。总之,密斯凡德罗与现代简约风 格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
介绍密斯凡德罗
介绍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著名的现代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后在柏林学习建筑学。在20世纪初,他加入了著名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团队,并与其一起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理念强调简洁、功能性和理性,主张“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哲学。他的建筑作品充满了现代感和线条的优雅,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2、城市建设
2、城市建设
现代简约风格不仅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建设中也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这种风格强调简洁、大方的设计理念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城市规划中,现代简约风格追求开放式布局和绿化带的设计,注重自然环境和 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这些特点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改善城市 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密斯凡德罗
密斯·范德洛设计并建造了美国 范斯沃斯住宅在芝加哥郊外为一 位独立的职业女性伊迪丝·法恩 斯沃思博士举办的周末度假活动。 在这里探索了人,住所和自然之
间的关系。这座玻璃亭子高高耸
立在福克斯河旁的洪水平原之上,
四周环绕着森林和乡村草原。
03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 德国馆
German Pavilion of Barcelona International
功能化
在科学领域的认识上,人们对于建筑结 构的实用性、功能性特征及视觉美学的 追求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这促使了现代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古典建筑风格的发展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 求,不能及时对功能与结构的科学进行转变,不 能适应变化中的社会发展新思维,因此它显得有 限与单一。于是人们就开始追求简单、坚固、耐 用、易于安装与拆卸的方式来作为建筑结构发展 模式的方向。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相吻合。 紧接着现代建筑潮流逐步从建筑学、建筑图案、 装饰、雕塑为一体的古典主义风格中走了出来。
LOG O
在此输入标题
12
设 计 理 念 02
———少即是多
“我们反对一切美学的抽象理论,一切教条, 一切形式主义……创造形式要从我们的任务 出发,以时代的新方式,这就是我们的任
务。”
:功利之美
少即是多 流通空间 全面空间
功利之美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异 曲同工之处,密斯·凡德罗在建筑设计上不仅 表现了功利间的有用、实用的功能,而且在外 观设计及内观装饰上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自1851年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建造 的水晶宫开始,玻璃、钢材、水泥等 材料的使用就开始渐渐地被大规模运 用于现代建筑行业中,钢筋混凝土与 玻璃的应用使得建筑业发生了飞跃的 变化。
密斯·凡德罗
设计风格
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密斯凡德罗 密斯· 范· 德· 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 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 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 亲对其技术的教导。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 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并不是特别关注装饰原料的选择,但 是他特别注意室内架构的稳固性。像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勒· 柯布西耶一样,密斯 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由他所设计的 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密 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 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 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 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
巴塞罗那椅
巴塞罗那椅平面和各立面图
布尔诺椅
密斯对于工艺也十分重 视,他常常对每一件东 西都要计算到最后一毫 米。例如带状金属片的 宽与厚以及在交接点处 的曲率半径、皮带的宽 和间隔、皮垫子的长方 形比例等,这也体现了 他“上帝存在于细部”的思 想。
魏森霍夫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然而,密斯在建筑上的成就与贡献并不能改变现代建筑日渐衰败的趋势。 这是因为密斯受到本世纪中期社会经历的局限,过多的强调了理性的秩序,导致大 量的现代建筑趋于单调的语法形式。 他轻视环境,用普遍性取代了特殊性,而他晚年由于一味追求永恒抽象的形式,使 现代建筑失去了象征的符号,缺乏传统的联想来表达建筑的精神意义—所有这些极 端的建筑观点终于导致了日后建筑界的非议和争论。 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
现代建筑大师系列之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1886-1969)???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着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凡德罗简介??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赖特(1908-???密斯·范则???导。
将建筑室内架构的稳固性。
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一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
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
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LakeShoreDrive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
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玻璃幕墙的缔造者???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或者,并???,似开似来.". ???".国画大,"多"."巴设品.???还有1954-1958年建于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这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楼无疑是纽约最精致的建筑之一,这种精致不是来自楼里楼外充斥的雕花线脚,而是来自其精巧的结构构件,茶色玻璃和内部简约的空间。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vanderRohe是他母亲的姓。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遗留的风格。
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中文名: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外文名:MiesvanderRohe 国籍:德国出生地:德国亚琛出生日期:1886年职业:建筑师代表作品: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目录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国建筑师,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密斯凡德罗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
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人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涯深那些精美的古建筑。
建筑大师解析——密斯凡德罗
建筑概况
·吐根哈特别墅是密斯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零年 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城为一个银行家所建造的 私人别墅,是密斯在欧洲最具权威的作品。 ·吐根哈特别墅的设计意图是要创造第一个玻璃 住宅,第一个有空透的结构,让大树和草坪形成 室内的边界。 它的特点主要是起居部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 的应用上,所以它是一个经典的现代内部设计。
2024/7/19
代表作品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2024/7/19
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
2024/7/19
芝加哥IBM大厦
2024/7/19
范斯沃斯住宅
2024/7/19
密斯风格的建筑特点 • 力图创造非个性化的建筑,讲究技术精美称著,大跨的一统空间和钢
铁玻璃摩天楼就是密斯风格的具体体现。密斯的建筑大多是矩形的, 从平面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表现出理性的特点。
2024/7/19
2024/7/19
目录 CONTENTS
一、 建筑思想 二、代表作品 三、作品特点 四、图根哈特别墅
建筑思想
• 提倡现代建筑,皮包骨的建筑是他作品的明显特征。他通过对钢框架 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 端简洁的风格。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 就是上帝。”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 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 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单元里面。坚持"以少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 在处理手法上,他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这也是区分旧传统的标志。
2024/7/19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图根哈特别墅的评价 • 建筑师密斯的的图根哈特别墅是二十世纪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建筑。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 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 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 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
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 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 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
在“流通空间”中,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贯通的小空间,当我们把其
全面空间 中的隔墙移走,留下来的将是一大片空间整体。在这片空间中,我们可以随意布
置,将其改造成任何我们想要的形式
代表作品解析①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校园规划,(1939年-1958年),芝加哥,其中建筑 设计包括包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建筑与城市规划教学楼)、伊利 诺伊理工学院化学系教学楼等,
Thanks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市场营销142盛莉
代表作品解析④
西格拉姆大厦
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西格拉姆大厦建于 1954~1958年,共38层,高158米,总 投资450万美元,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密 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大厦的设计 风格体现了密斯·凡·德·罗一贯的主张,那 就是基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发展出 一种强有力的建筑美学。那就是用简化的 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 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 分的大空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 筑原理。
设计思想总结
•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 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 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 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密斯在很大 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 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 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 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作为 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 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密斯凡德罗建筑师分析
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论.
1
个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都离密斯很远的中国学生.我对密斯最初与最深的印象来自他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那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似闭的空间印象...整个建筑犹如从山谷吹来的清新的风,让我一下子从满眼繁杂的装饰建筑中解脱出来."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从这座存在时间很短的建筑中你都能体会到或预测到,的确.这就是密斯风格的最经典注解.是这个从德国小城走出来的建筑大师最经典的写照.
与二十世纪其他三位建筑大师中的赖特不同的是,密斯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显露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向往。但"流通空间"概念和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惊人的共通性.只不过,诚如我前面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解,'他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造园艺术全然不同,其差异性甚至使一般人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原因就在于: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而中国园林的流通空间是有意营造的随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动的,其目的是观赏性.抛开它们的表象,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为人营造的这些空间中, 二者都成功了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密斯凡德罗
西格拉姆大厦
西格拉姆入口门廊一
西格拉姆入口门廊二
西格拉姆细部处理
西格拉姆细部二
西格拉姆细部一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
“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的建筑思想 全面空间 “魔鬼在细节”的建筑思想
“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 就升华为艺术。”—密斯.凡.德. 罗
密斯.凡.德.罗风格的特点
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西格拉姆大厦位于纽约曼 哈顿区花园,街建筑物底 部,除中央的交通设备电 梯用地处,全部留作一个 开放的大空间,这样就便 于交通,使它显得清高, 不同凡响,建筑物外形极 为简单,方方整整,直上 直下的正六面体。整座大 楼采用刚刚发明染色隔热 玻璃作幕墙,琥珀色玻璃, 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 使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 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与 众不同。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校舍
美国伊利诺工学 院校舍1955年建 成,长67米,宽 36.6米,地面层 高6米,馆的内 部是一个没有柱 子和承重墙的大 空间,整个屋顶 用四榀大钢梁支 承,钢梁突出在 屋面之上。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2 年开始设计,1968年落成。 这座美术馆有围柱,基座, 厚重的挑檐,方正的体形, 在内部,格局基本上也是 对称的,具有浓厚的庙堂 气氛,因而被称为是密斯 的新古典主义作品。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展览馆 1929建于西班牙 巴塞罗那城,是 密斯.凡.德.罗 流动空间代表作 之一。整座建筑 外观平稳简洁, 所有的墙体都是 从地面直通到屋 顶,没有任何线 脚过渡,显得干 净利落,结构明 确,给人以清新 明快的感觉。
德国馆平面 图
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 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 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 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 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 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 式。主厅用8根十字型断面的渡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筋混 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的自由布 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 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主义设计师
设计理念
流动空间地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 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体量组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空间在水平和垂 直方向都采用象征性地分隔,而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实现通透、交通无阻隔性或 极小阻隔性。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
现代主义设计师
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 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 的熊溪河畔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 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 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 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 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 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范斯沃斯住宅
现代主义设计师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 美国建筑师 • 工艺美术运动美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的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 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
(建筑)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后自立 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 的代表人物, • 代表作包括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 水别墅和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内 的罗比住宅
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 感中,从自然世界及其多种多样生物形式与过程的生命力中汲取营养。
现代主义设计师
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 一层平台、二层平台向不同 方向延伸,几片高耸的片石 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溪 水由平台下流出,建筑与溪 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 在一起,很像天然的产物。 我非常喜欢这种与大自然结 合建筑方式,有机建筑是我 们可以改进,学习的方向。
少即是多:简约、不简单、不失文雅。
现代主义设计师
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 年,共38层,高158米,设计者是密斯·凡德罗和菲利 普·约翰逊。大厦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密斯·凡德罗一贯的 主张,那就是基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发展出一种 强有力的建筑美学。那就是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 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 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 理。 建筑主题没有什么主要颜色,建筑师采用了当时刚刚发 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些占外墙面积75%的琥珀色 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 采用大量的钢架结构,对当时材料大胆的创新与使用。
西格拉姆大厦
现代主义设计师
范斯沃斯住宅
范斯沃斯住宅是密斯1945年为美国单身女医师范斯沃斯设计的一栋住宅,1950年落成。住宅坐落在帕拉诺南部的福克斯河右岸,房子四周 是一片平坦的牧野,夹杂着丛生茂密的树林。与其他住宅建筑不同的是,范斯沃斯住宅以大片的玻璃取代了阻隔视线的墙面,建筑体采用主 色调纯单色白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现代主义设计师
姓名:东忠利 学号:2151400107 班级:15环艺
现代主义设计师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 德国建筑师,(1886年3月27日- 1969年8月17日)最著名的现代主 义建筑大师之一。
• 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 • 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 代表作:范斯沃斯住宅、巴塞罗那
现代主义设计师
秋季
范斯沃斯住宅 冬季融为一体
现代主义设计师
在居住者便利方面相对弱 化。密斯认为这种透明的 方式使得住宅的空间与空 气得以自由流动,而在居 住者看来,这无疑是让居 住成为一种公众性、缺乏 隐私的行为。 屋内空间的隔断全靠家具 或者相对意义上的隔开。 但是密斯这种透明,房间 有大量的通透性是值得我 们去学习借鉴的方法。
内部空间总有一种想与 自然环境相关联的轴线倾 向,并且在艺术组合中起 主导作用的因素(由建筑 外部体形表现出来的)是 场所的概念,即地点概念 的再发现。赖特住宅那种 强调水平型的宽阔屋顶, 完全是作为安全栖息的茅 屋或木屋的一种隐喻。
建筑外墙采用砖砌成。
罗比住宅
现代主义设计师
室内空间大通透,偏向古典风格。
设计理念
赖特提出六个原则,即: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 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 取建筑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 平方米,以二层(主入 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 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 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 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 的雕塑感。
现代主义设计师
1908年-1910年建造 于世界顶级学府美国 芝加哥大学校园内 , 罗比住宅被誉为赖特 “田园学派”最伟大 的代表作之一和第一 所纯美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