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

合集下载

“院士”李德仁 遥感助力抗疫

“院士”李德仁 遥感助力抗疫

李德仁,湖北省唯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江苏秦县,1963年毕业于武汉測绘学院(现武汉大学遥感学院)后,一直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宪和科研攻关。

疫情发生后,这•位年过八旬的院士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利用航夭遥感手段采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诫工前后的卫星照片,开展琢境监測评估,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并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红院士w李德仁遥感助力抗疫文/曹巍图/张华50HUBEI PICTORIAL李德仁院士与泰国诗琳通公主交流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开展雷达干涉测量研究(金文杰摄)己亥岁末,一场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地;庚子年初,“两院”院士利用航天遥感技术为“火、雷”两神山建设助力。

专业援助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得到火神ill医院正式动工的消息,身处武汉的李德仁院士看到新闻后习惯性地思索,如何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处在大灾中的国家做点事?如何用智慧化的手段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自1月25日起,他联系团队成员,立即布置开展科研,协调合作单位利用航天遥感手段采集火神山医院施工前后的卫星照片,幵展环境监测评估。

后来又对雷神山医院进行了监测,并把卫星照片发出来,为医院建设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地表稳定,水没有污染,周边环境没有损害。

51李德仁院士在测绘遥感与地理信息学科发展论坛上与专家交流除了帮助以上两座医院的建设,他所研究的地理空 间信息技术在抗疫期间还发挥了其它作用。

如利用北斗 导航定位用于提高精度,指挥交通管理,运输物资,以 及指挥医院里消杀、送饭、送医疗器材的机器人,还有 智能控制4000辆保证医务人员上下班的城市电动车 等。

用智慧城市建设,把城市分成16000个100米 X100米的网格,由下沉社区的干部补充采集大量数 据,实现网格化精细管理,在“四类人员”的隔离与收 治中发挥了作用。

李德仁不无骄傲地说:"中国的遥感技术这些年进 步很大。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称作“航天五院”。

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任第一任院长。

1968年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CAST)成立,掀开了中国空间事业新的一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和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及提供优良的服务;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对外交流技术与合作。

1970年4月24日,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至2003年底,研制并成功发射了5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1艘载人飞船,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在载人飞船技术、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院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各类应用卫星,建立了各种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航天器研制取得的新技术成果,移植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所、一个工厂,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形成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11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11年回顾与展望

†同等贡献;* 通信作者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学部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 15060102)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8月3日专题:中国空间科学――战略与突破Space Science in China: Strategy and Breakthrough 编者按 作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发达的空间科学探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

推动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空间科学的原始创新驱动作用,对于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在空间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引领者、先行者、主力军和国家战略思想库的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国科学院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主动担当起发展我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基于此,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指导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刊》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策划组织“中国空间科学――战略与突破”专题,邀请院内外专家探讨空间科学强国之路,以期为我国率先形成一批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先行标志性科学成果,为人类拓展认知新边界、开拓发展新疆域贡献思考。

本专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研究员指导推进。

引用格式:吴季, 王赤, 范全林.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11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8): 1019-1030.Wu J, Wang C, Fan Q L. Review on 11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SPP) on space science and its prospect.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37(8): 1019-1030. (in Chinese)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11年回顾与展望吴 季†王 赤†范全林*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摘要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是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以空间飞行器为平台,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从2011年开始布局和实施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

城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城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提名者:中国测绘学会提名意见: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是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武汉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构建了城市多尺度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提取和监测的理论方法体系,率先创建了多源遥感影像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技术体系,破解了面向工程应用的不透水面自动提取和监测系列难题,成果已经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全球首次完成了国家尺度的米级不透水面产品,并广泛服务于中国自然资源监测、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水文和水环境监测中。

项目获得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目,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目,完成人4次获得国际奖励,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该领域的引领者,该项目成果已为全国30多个海绵城市试点提供科学定量规划设计参数,已应用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城镇化监测、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间格局变化监测、2436个县(市、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监测、中国5大城市群的城市布局和协调发展监测、18个国家级新区的规划实施评估监测。

软件在国内已应用到60余家单位,并出口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加纳、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意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战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有效化解“城市病”。

国务院明确将不透水面面积占比和空间分布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控制性指标,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房屋建筑、道路、广场等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是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化解城市内涝和城市热岛等“城市病”的主要依据。

目前已有的30米分辨率的城市不透水面产品无法满足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求,天空地多平台、主被动多源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是快速精准获取城市不透水面空间分布信息不可或缺而又非常有效的手段,而高精度不透水面遥感监测面临着理论方法体系缺乏、城市复杂场景阴影遮挡、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等科学难题。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7期本刊记者宋洁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技术卫星”,每18天将地球整体拍摄一遍,可获取大量的地球环境信息,达到了过去望尘莫及的功效,拉开了“环境遥感”的序幕。

遥感是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当下被广泛应用,其中植被生态监测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曾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就选择了植被生态遥感研究领域。

俯瞰地表,眷注生态,曾源坚定地在自己热爱的“遥感”路上前行着。

踵武前贤扶“遥”直上“能成为一名科研人员,我的父母对我影响很大。

”曾源出生在北京,父亲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母亲是一位水文气象专家。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曾源耳濡目染,从小就对科研不陌生。

曾源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父亲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毕业后,又听取母亲的建议出国留学,进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选择硕士论文题目时,我对遥感方向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内容是高光谱地表岩石分类。

”从此,曾源正式踏上了“遥感”之路。

硕士毕业后,曾源选择申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三明治博士“Sandwich PHD”项目,即在荷兰完成开题报告、选修课程、论文撰写、博士答辩并获得学位,但研究内容可以基于中国的科研课题。

2003年3月,曾源有幸入职中科院遥感所,基于“三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在同年9月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正式开始博士研究工作。

在近5年的博士研究中,曾源重点关注植被冠层结构参数的遥感监测方法,发展了基于几何光学模型与尺度外延的森林冠层郁闭度遥感监测方法,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林冠结构参数监测模型,开展区域尺度森林冠层结构变化研究。

以第一作者在R e m o t eSensing of Environment (遥感领域SCI影响因子排名首位)、Canadian Journal of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Remote Sensing 及《遥感学报》上各发表了1篇英文文章。

2019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十大新闻

2019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十大新闻

我国完成2019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二二二二……单元的初始调查成果已全部完成并报省级开展核查,有力保障了“三调”初始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全面启用,之前的坐标系停用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夬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向社会提供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坐标系基础测绘成果。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根据《国家测绘局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公告》和《关于印发启用2000国家坐标系实施方案的通知》从2008年起我国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过渡和转换。

严肃查处某热播剧“问题地图”引发网民热切关注8月1日热播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第39集中登载使用了“问题地图”引发网民热议,自然资源部迅速作出部署,组织核实、进行问题处理,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人民日报、紫光阁、共青团中央等官微和新浪微博等持续关注。

8月初,微博阅读量达5.3亿;10月中旬公众获知处罚结果后再次展开热议,微博阅读量达8.6亿。

I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宣部、中组部等共同组织开展的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推荐活动中,在全国产生了300名“最美奋斗者”其中个人278名,集体22名。

9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上,国测一大队作为22名先进集体之一,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习近平主席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两国于10月13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决定“双方 将共同宣布珠峰高程并开展科研合作。

首届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揭晓为鼓励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奋发进取、勇于创新,造就科技前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测绘学会在成立60周年之际,开展了“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评选活动。

经过公众投票,专家评审,评出(以姓氏笔画为序):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马超、深圳大学李清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李成名、南京大学李满春、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张继贤、武汉大学姜卫平、自然资源部大地 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郭春喜、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唐新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程鹏飞、同济大学童小华为首届“全国十大 测绘科技创新人物”。

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

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

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观测、信息提取、数据处理和应用等多个领域。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设立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将会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人才和学术支持,有助于推动遥感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分析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阐述设立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形式,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介绍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相关背景和意义。

同时,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让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正文部分将包括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介绍,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探讨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会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启发。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内容,欣赏到文章的逻辑和组织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所传达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意义和发展趋势,分析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同时也旨在为未来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挑战进行探讨,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培养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更好地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中科院遥感所就业前景

中科院遥感所就业前景

中科院遥感所就业前景中科院遥感所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一直以来都在遥感领域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推广,中科院遥感所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首先,中科院遥感所的研究方向与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遥感传感器、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应用等多个方面。

这使得在中科院遥感所就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各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在该领域中深入研究和发展自己的专长。

同时,作为国内行业内顶尖的研究机构,中科院遥感所吸引了众多遥感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专家,他们的指导和合作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机会和资源。

其次,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中科院遥感所的就业前景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遥感技术在农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科院遥感所的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遥感技术和应用方法,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手段和解决方案。

因此,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再次,中科院遥感所不仅重视学术研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期间,学生将有很多实践机会,如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遥感传感器的测试和校准、遥感应用项目的实施等。

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学生将来进入遥感领域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此外,中科院遥感所还与国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发展机会。

有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甚至在中科院遥感所所在的国家遥感中心及地方遥感中心等部门找到了工作机会。

这些机构通常有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相关的工作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总的来说,中科院遥感所在遥感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专业知名度,学生毕业后具备很好的就业前景。

不仅有自身实力突出的科学家和专家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也有广阔的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中科院遥感所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进入遥感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选择中科院遥感所作为职业发展的起点,将为学生提供广阔而有前景的就业前景。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2019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茶史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

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属于实用阶段。

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

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

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

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

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

借卫星之眼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作者:宋洁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9期本刊记者宋洁李家国是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经历了与国家事业共同成长到蜕变的铭心历程。

2003年10月21日,“资源一号02星”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那年李家国读大三,刚刚接触遥感;2007年,我国正在筹备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适应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新的形式和要求,那年李家国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硕士,结合着地理信息研发和遥感应用,走进了遥感研究领域;随后,我国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即将陆续发射7颗高分卫星,为遥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李家国则一直默默坚守在遥感领域,为我国的遥感事业贡献着一己之力。

一门课引发的兴趣2000年,李家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十分珍惜大学生活的他也格外奋发图强。

直到一门课的出现,他前进道路的方向从此被改变。

“当时修了一门课叫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又恰逢我国发射了‘资源1号02星’”,在课上,老师讲述了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遥感卫星未来发展的规划,这使李家国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决定研究生转变研究方向,于是报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李家国不断深造,于2010年取得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定量遥感理学博士学位。

随即,他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直至今日。

围绕着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水环境遥感监测、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这3大研究方向,李家国辛勤耕耘,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即把卫星或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转换成人所能理解的信息,“因为传感器观测到的是地球光电转换的过程,通过接收地球反射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或地球自身发射的辐射,从而记录下数字”,然而,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对于科研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需要把数字转换成具有物理意义的参量,比如太阳光反射率、地表发射热辐射的辐量度等。

中国空间红外遥感技术的带头人--陈桂林

中国空间红外遥感技术的带头人--陈桂林
善。风云二号 C 星也因此荣获 了 2 0 0 7年度国家科学
技 术进步一等奖 。
在0 2 批 实现 了在轨稳定运行与业务应用成功后 ,
陈桂 林又带领着 队伍开始 了 ’ 风云二号 0 3 批的研制 , 实
现 了辐射计 在寿命 、 可靠性 和定量化 应用方 面的提高 :
陈桂林 主持研制并取得 多项 成果 ,其中包 括国家 科技 进步i等奖一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一项 , 【 1 J 科 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等奖各一项 :他也 荣获 了 全 国优秀科 技T作者( 1 9 9 7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 得者 ( 1 9 9 9年) ,全 国先进 作 者( 2 0 0 0年) 的称号 。 陈桂林 的人生就是风云二号气象卫 星发展 的浓缩 史 ,风 云二 号卫星性能和质量 的提高过程 ,正 是以他 为代表 的科 研人员顽强拼搏 、勇于担 当 、敢 于创 新的
■ 卜eat ● ■ Ur eS
2 0 1 7年 , 第4 4卷 , 第1 1 期
风云卫星 的光 电专家 ( 二)
中 国空 间 红外 遥 感 技 术 的 带 头 人
— —
捕辐射计正样产品 , 确 保了风云二号卫星的圆满成功 。
该扫描辐射计经 国家 气象局 々家委员会 评审 ,达到 了 国际同类气象卫星仪 器的先进 水平 , 技 术和性能上 都 比风云一号卫星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有新 的突
2 0 0 9 0 6 , l 2 0 0 9 O 6 2 5 _ 1 8 2 2 2 4 5 h t mI 陈桂 林 一 百 度 百科[ E B / OL ] . [ 2 0 1 7 — 1 O 一 2 6 】 h t t p s : / / b a i k e b a i d u . c o m/

遥感两院院士

遥感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之卓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河北丰润人。

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武汉测绘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40年代发表了《航测垂直摄影光束仿射性变换》,对当时立体测图技术有重要价值。

50年代,针对外国专家的山区相对定向公式不足之处,提出了精度更高的公式。

从理论上对航测成图方法和空中三角测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推演出各种方法的精度估算公式,为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

60年代初,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理论与方案。

80年代,指导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数字化测图系统》。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述彭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专家。

江西萍乡人。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50年代积极推动我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

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

70年代致力于开拓遥感应用,组织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航空遥感实验。

80年代负责研制我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筹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曾任第一任主任、设计黄河、长江中下游洪涝灾情评估信息系统,兼任中巴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1987—1992)。

90年代积极参与地球信息科学及全球变化及数字地球战略研究,著有《地学的探索》文集4卷(1990—1992),《石坚文存》(1999);合著《遥感地学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二种教材,主编《地球系统科学》及《遥感大词典》(1990)二种工具书;主编《地球信息科学》(1997一)及《遥感信息》(1986一)两种期刊。

曾参加编制《中国地形乌瞰图集》、《国家自然地图案》、《卫星遥感分析图集》等地图集10余种。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和多次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中华绿色科学特别金奖(1992)、国家计委资源与环境学科布局论证金牛奖(1992),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

追寻科技梦想 拥抱星辰大海(二)

追寻科技梦想 拥抱星辰大海(二)

追寻科技梦想拥抱星辰大海(二)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22年第54期常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现任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首席科学家。

常进长期从事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尤其是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是中国空间天文学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常进在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空间天文观测设备研制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常进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实验。

基于该技术方法,常进提出并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专项的首发星)项目。

“悟空”号于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世界领先,被《自然》(Nature)杂志誉为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已在电子宇宙线与质子宇宙线的能谱测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常进还率领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为神舟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成功研制了伽玛射线谱仪。

常进总是不断地燃烧起自己的斗志与精力,长期坚守自己的梦想,求真务实地去实现它。

作为研究员,常进是一流的;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也是杰出的。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常进不仅自己在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还带领整个团队不断发展。

常进非常注重培养青年科研人员,根据他们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利用组织生活、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常进的影响和帮助下,青年科研人员迅速成长,在科研创新方面均作出显著成绩,成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项目骨干力量。

常进曾获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2018年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18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2019科技江苏年度科技人物等荣誉。

主被动遥感机理与模型协同几何光学模型简介转载

主被动遥感机理与模型协同几何光学模型简介转载

主被动遥感机理与模型协同几何光学模型简介转载原文地址:多年前,《遥感学报》要我为我们的一辑专刊写前言,我写道:时届中秋佳节,"明月几时有?"我国古代地理学家一千年前就提出这一问题。

二向性反射的几何光学学派的回答是,只有当观察者位于"热点"方向,即背对太阳时,才能看到满月,而且看不到环形山的任何阴影,因而最明亮。

这个回答也许太简单,因为还有大气透明度的问题,日地距离,相干效应,等等,等等。

但不可否认,几何光学的回答抓住了问题最核心的本质。

同样的原理,我们已成功地应用于可见光、近红外的对地遥感,在攀登项目中又成功地推广到热红外,解释非同温像元热辐射的方向性。

当我写这番话时,我以为月亮的朔望,上弦下弦,这些几何光学关系是大家都清楚的。

不料好几位地理学的博士、教授怀疑我满月即热点的提法。

经过热烈讨论,我才弄清楚他们把新月当作月食了。

再深入问,为什么满月不总有月食?这复杂一些,牵涉到地球的锥形阴影和满月的"热点宽度",但仍然是一个几何光学问题。

这里虽然以介绍几何光学模型为主,但并不排斥其他的模型或学派,古话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讲多样性的互补与综合,或英语里的synergic.说到珠联璧合,时髦的读者也许会想到珍珠项链什么的,92年版"常用成语词典"解释为:"指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这是望文生义,也不算错。

但其实语出汉书:"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讲的是两种罕见的天文地理现象。

日月同辉不稀罕,在上弦月、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亮成直角,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但日月合璧就难得一见了。

日月合璧指的是太阳和月亮重叠在一起,而又不是日食--它们一道放射光华。

有人也许认为这种罕见现象是对几何光学模型的挑战。

布鞋院士李小文

布鞋院士李小文

本月人物詳謼布鞋院士蹿红网络因一张照片而一鸣惊人,用李小文的话说,“布鞋失火了”。

其实,那不过是双极其普通的布鞋,款式老旧,是他出差成都时,在地摊上买的。

“当时觉得便宜,一下子买了三双”。

布鞋“失火”后,各路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办公室电话此起彼伏,就连李小文在科学网上开的博客,点击量也一举突破400万人次。

然而,熟悉李小文的人对他的形象早已司空见惯,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科学家,他在学术界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李小文专注遥感基础领域研究,一般来讲,做基础研究的学者,更要耐得住寂寞,板凳坐得十年冷。

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斯瑞勒教授对李小文的科研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说他是目前国际遥感领域最顶尖的三大科学家之一。

除了很多被广泛引用的研究论文,李小文的人生快乐大多来自教书育人。

有人曾问他喜欢带什么样的研究生,他说:“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学,我都愿意带。

”他的学生胡荣海说:“李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寓教于乐,比方说,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要是别的老师讲,可能会枯燥乏味,而课堂上李老师如此诠释:距离产生美,观测就像欣赏美女一样,太远了,什么都看不清;太近了,却看见了她的毛孔,有何美感可言?只有不远不近时,才楚楚动人。

”在学问上,爱钻牛角尖的李小文,常跟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实在难分难解,便打赌定输赢。

一次,一名学布鞋院士李小文文/兆福8. All Rights Reserved.本月人物本月人物生在实验观测中意外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降落。

李小文听后,觉得这种判断虽有悖常识,但观点新颖大胆。

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师生摆开擂台,摩拳擦掌,都想战胜对方,于是他们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

最终,几个回合下来,导师败下阵来。

李小文虽然输了,但未觉脸面挂不住,反而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感到欣慰:“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一代人,迟早要死在沙滩上!”李小文曾在博客里提到合格老师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他还举例说:“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反而成了自己(彩色胶卷)的掘墓人,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柯达吃了亏,那只能怪自己转轨太慢。

遥感博导国外GIS专家

遥感博导国外GIS专家

一. 遥感博导一强烈推荐宫鹏教授/主任宫鹏,1965年生。

1990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授。

1994年创办了国际杂志《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任主编,1998年以来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编辑,曾任《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编辑,是这两份国际著名杂志创办以来的第一个华人编辑。

科学出版社特邀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当代科学前沿论丛”顾问等职。

近十年里主持60余项科研项目、资助额达800余万美元。

研究兴趣包括遥感生态测量学、遥感信息提取、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环境变化、城市扩展及流行病模拟中的应用。

发表各类论文、书籍及研究报告300余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应邀在近20个国家做100余场学术报告。

曾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1994年的年度最高奖Talbert Abrams大奖等数项奖励。

1998年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0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之一。

1999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33位)海外评审专家,2004年被科技部聘为首批海外顾问专家(9名)。

是第三版《遥感手册》“居住区遥感”和“高光谱遥感”两个分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二极力推荐柳钦火研究员柳钦火,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8年生。

1988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大学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入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至1999年在法国农科院生态实验站和美国波士顿大学遥感中心开展合作研究,1999年8月起任遥感所副研究员,2001年至今在遥感所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特性领域创新研究员。

科创中国·人物

科创中国·人物

科创中国·人物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4年第06期5月22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6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国际会议的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被授予“CIGR卓越功勋奖”。

颁奖词写道:“罗锡文院士是中国最资深、最受尊敬的专家之一。

他是国内外农业和生物系统领域最杰出的贡献者。

他对农业技术发展和推广的深远影响,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将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

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王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主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亲自参与了“子午工程”“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等国之重器的研制和发射,他带领中国空间科学不断取得突破。

全球过敏科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过敏科学》是欧洲过敏科学与临床免疫学会的官方期刊,新一期“中国主题”于2024年5月面向全球正式出版。

作为中国鼻科学和过敏科学代表,《过敏科学》副主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已是连续第4次受邀担任“中国主题”的客座主编,他协同国内多位过敏科学与免疫学领域顶级专家,共刊登了来自中国学者的20篇文章,包括2篇述评、5篇长文、12篇速报和1篇评论,集中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过敏科学、鼻科学、呼吸病学和皮肤病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中国学者向世界全面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舞台。

多年来,张罗主持制订我国过敏性鼻炎领域第一个英文诊疗指南(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8)、主编首部CRS 英文专著(Chronic Rhinosinusitis,2021)等,为扩大中国鼻科学和过敏科学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影响作出突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方向:GIS及遥感应用被誉为中国的“遥感之父”。

中国遥感和GIS的开拓者。

20世纪50年代,积极推动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70年代致力于开拓遥感应用,组织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航空遥感实验.80年代负责研制中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筹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著有《地学的探索》文集6卷(1990-2003),《石坚文存》(1999);合著《遥感地学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二种教材,主编《地球系统科学》及《遥感大词典》(1990)二种工具书;主编《地学信息图谱》(2001);主编《地球信息科学》(1997一)及《遥感信息》(1986一)两种期刊.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技部原部长,原中科院遥感所所长研究方向:资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卫星数字图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的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研究方向:遥感技术与应用早年从事气候学、太阳辐射和地物遥感波谱特征研究.在中国首先提出关于多光谱遥感波段选择问题,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七五"攻关中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倡导和开展了高光谱遥感研究,在岩石矿物识别、信息提取和蚀变带制图方面取得突破.根据植被光谱特征研究发展的高光谱导数模型和光谱角度相似性匹配模型等为高光谱遥感这一科技前沿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遥感信息处理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 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在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在地表遥感中适用性(尺度效应)研究方面,给出赫姆霍兹互易原理用于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约束条件.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匡定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红外应用及遥感技术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开拓在红外应用及遥感技术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开拓,负责研制成航空红外扫描相机、卫星姿态测量红外地平仪、导弹弹道测量红外捕获跟踪系统等先进装备.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内开创并主持了航空对地观测红外和多光谱技术的研究,发展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境资源遥感扫描仪系列,成为中国航空遥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科研群体创建了中国卫星红外遥感较完整的技术基础,负责设计多种卫星红外遥感仪器,其中扫描辐射计是风云一号气卫星的核心仪器,其在轨性能达到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仪器设置的海洋水色观测波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陈桂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光电技术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风云二号气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多通道扫描辐射计(MCsr).设计并实现了采用望远镜折镜步进扫描,通过r-C光学系统视场分离,实现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三波段同时探测的总体技术方案.主持突破了大孔径(Ф410MM)轻量化的空间光学系统、高精度(角秒级)空间扫描机构、地球同步轨道辐射致冷器技术等难题.在光电技术的研究中,密切结合工业上的应用,在热轧圆钢光电在线检测的问题上,提出并实现了用两个相互垂直探测器实时测定目标坐标的新发法,现已在多个钢厂推广使用.薛永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多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为中国建立机载实用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手段,并推动了中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先后研制成功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超光谱成像仪.在航空遥感器应用于水文、地质、考古、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开拓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提出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实现无地面控制点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和地学编码图像,特别适用于滩涂、沙漠、草原、岛屿等交通困叶嘉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叶嘉安教授是中国最早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专家之一,在国际上首先将案例推理系统与GIS相结合,该研究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规划和土地审批的效率。

他首次提出细胞自动机(CA)的城市规划模型,把环境因素、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引进城市CA模型中,是国际上该领域学术论文最多的研究者之一。

他很早已进行城市就业与居住位置的空间分析,证明新城镇规划的“自供自给”的不可行性。

是最早分析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学者之一,提出土地产权对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影响。

他的专业领域在于香港,中国和东南亚的城市发展与规划以及运用GIS系统作为规划支持系统。

他在这反面担任了香港政府、世界银行、加拿大开发计划署、城市管理计划、亚洲发展银行等机构部门的顾问工作。

他还在香港政府各种顾问团队担任职务,目前是香港特区政府土地与房屋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目前的研究项目有中国城市竞争与发展、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与合作、高层居住环境、老人对新城市的适应、利用雷达遥感和GIS实时传输、对土地短期利用变化观察等。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1982年,他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之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他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问题".该成果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一一"汉莎航空测量奖".90年代,主要从事以遥感(贴)、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致力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他在高精度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Gps空中三角测量、spoT卫星像片解析处理、数学形态学及其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GIs理论与技术、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动解译、多媒体通信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其成果直接推动了技术进步,并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领导研制了吉奥之星GIS系列产品、瑞风可视电话系列产品和立得3S汽车道路测量与导航系统等高科技产品.龚惠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静态红外地平仪研究.中国地球同步轨道自旋稳定的通讯和气象卫星姿态测量。

早期从事红外地平仪研制,用于中国通讯卫星飞行姿态测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在国内首先进行航天红外遥感仪器-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的研制,解决了系统设计、性能检验和辐射定标方法,提出增加海洋观测通道,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卫星海洋遥感提前起步和使中国航天遥感从胶片摄影发展到光电传输探测作出了贡献.提出并完成了风云一号-03.-04星的十通道扫描辐射计的研制,该卫星2000年起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列为国际业务卫星.1992-1994年初任国家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推进了中国航天遥感和空间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提出并研制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在神舟三号飞船上运行试验成功.成功地进行了多次生物材料的空间微重力长晶试验.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研究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数字摄影测量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理论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实现了从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出了"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使中国摄影测量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提出了数字摄影测量的的两个基本关系:即解析关系与对应关系;多基线影测绘、广义点摄影测量等理论;提出并实现新影匹配算法.这些理论与算法解决了工一些利用传统摄影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推动数字摄影测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30多年以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1963年提出的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方法,是写入规范的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研制成功的数控测图仪获国家测绘总局一等奖;正射投影仪及与之配套的程序,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解析测图仪成为全国各省市生产大比例尺地图的主流仪器,获1992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他任课题组长完成的863-308项目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JX4a-Dps通过国家鉴定,销往全国并出口国外,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均已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国的航测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杨士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研究方向:飞行器测控及遥感传输领域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发明统一扩频测控及图象传输体制,解决了测控系统无电子对抗力的问题.研制成功的卫星传输型CCD电视遥感系统,首次在中国实现传输型卫星遥感.发明精密跟踪系统中频率的截获新方法,解决了精密跟踪系统复杂谱线捕获和抗干扰问题.研制飞行器统一测控综合终端装置,解决了扩频测控的关键技术,首次实现扩频四合一测控.研制成功的卫星数传机及语音通信机,于1984年2月首次实现中国卫星通信.研制的多卜勒频率截获接收机是中国中、低轨卫星地面站关键设备之一.研制成功专用通信系统.具有多波速、多目标跟踪测控、特高扩频增益通信、高速数据的oFDM调制等特点.王任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卫星摄影测量"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卫星摄影测量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了困难地区目标定位和测图,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数年来,在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工程中担任重要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在实验一号传输型摄影测量卫星科学实验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究三线阵CCD相机卫星摄影测量理论中,创造了三线阵CCD相机与四个小面阵CCD混合配置,称之为"LMCCD相机"的设计思想,从而克服了动态摄影对摄影测量精度的严重影响.该设计思想已被采用于中国无地面控制点卫星摄影测量工程设计中.潘德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方向:遥感模式识别和应用在海洋水色遥感大气校正、反演模式和应用技术,以及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理论、系统建立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中有创造性成就和突出贡献.为建立和发展中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遥感模拟仿真科学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关键的作用.姜景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方向:航天遥感技术是中国航天遥感技术的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在建立和发展中国微波遥感技术及理论体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合作主持了遥感工程专项,建立了遥感技术基础设施,推动了其应用.自1986年起,他系统的研究了中国遥感监测自然灾害技术系统,提出并建立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测的遥感信息"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成为中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曾列为"八五"科技攻关十大世界领先成果之一.他在中国率先进行航天微波遥感技术发展工作.1991年出任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技术论证组副组长,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兼"神州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主任设计师,在该系统中首次采用多模态机制,首次实现笔形波束散射计海洋风场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