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资助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贫困生认定细则(5篇)

贫困生认定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分配资助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教育部《____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____职业技术学院困难学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报酬等),难以支付其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第三条我院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类型:家庭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校内困难补助、特困生减免学费、关工委助学金、勤工助学等。
第四条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院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开放式管理。
第二章____第五条电信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以年级为单位,成员包括:各年辅导员、班主任、年级委员会委员、学生代表,其中学生代表人数应占学生总人数的____%以上。
第六条认定工作组负责____实施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各班上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____进行____。
建立各年级和整个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
第三章认定标准第七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如下三档:a)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b)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生;c)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第八条困难级别认定标准。
1、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____市政府当年公布的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或父母一方无工作,并不能完全缴纳学习或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2、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____市政府当年公布的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生。
(1)父母双亲中有一方长期患病、或残疾、或年迈、或失去部分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者;(2)属于单亲家庭,抚养一方长期患病、或残疾、或年迈、或失去部分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者;(3)父母双方下岗;(4)因特殊情况或____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者。
学校学生资助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学校学生资助困难学生认定制度为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义务教育发展,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对象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资助资金的使用原则和救助条件用于老、弱、病、残子女救助,用于特困户子女救助。
享受资助资金的学生的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
2、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入学、辍学或即将辍学的学生。
3、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学生优生资助:(1)烈士子女、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1、贫困生每学期核定一次。
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街道居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2、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所在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名单,公示情况上报上级资助小组审核确定。
3、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
五、资助资金实行专帐,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免杂费、免费提供教材的资金全部发给贫困学生本人。
六、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档案,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生。
对于出现问题的严肃查处。
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根据立XX学校和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切实保证义务教育政府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办法。
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委员会、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领导、认定和评议小组,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一)领导小组:组长:XX组员:XX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并领导监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二)认定小组:组长:XX组员:XX(班主任)(二)评议小组:组长:XX组员:XX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根据XX学校和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规定,确定资助范围认定困难等级,困难等级共分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三档。
(一)学生本人或家庭能够证明学生难以支付学习费用、学生基本生活游用低于学校所在区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学校学生日常平均消步水平,且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1、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班用的:2、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3、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的:4、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5、其它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1、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2、边缘易致被家庭学生:3、低保家庭学生:4、特困救助供养学生:5、孤儿;6、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重点困境儿童:8、烈士子女:9、低保边缘家庭学生:10、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11、因其它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学生。
(二)学生或学校能够证明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通过认定的,应取消其受助资格:1、隐瞄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提供虚假信息的;2、由于家庭建房、购房、购车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3、由丁•生活奢侈浪费等原因造成生活哲时困难的;4、有其它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公平、公正、合理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资助政策真正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三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遵循以下程序:(一)学生申请;(二)班级评议;(三)学院审核;(四)学校审定;(五)公示与异议处理;(六)认定结果运用。
第二章认定标准与条件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一)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二)家庭经济收入虽然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但存在特殊困难,如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等;(三)其他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第五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一)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品行端正;(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良好;(四)学习勤奋,成绩合格。
第三章认定程序第六条学生申请学生本人或家长根据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七条班级评议班级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小组,由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组成。
评议小组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表现等因素,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第八条学院审核学院对班级评议意见进行审核,如有需要,可对申请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或调查核实。
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审核意见。
第九条学校审定学校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审核意见进行审定。
学校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和条件,结合学院审核意见,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第十条公示与异议处理学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审制度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审制度一、背景和意义在中国,虽然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但仍有很多家庭无法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在学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该制度能够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申请和资格条件1.申请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通过学校的特定申请渠道提交申请材料,并按规定期限进行申请。
2.资格条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具体资格条件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收入较低,不能支持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开销;-学业表现: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态度端正,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较好的学术和道德素质;-其他特殊情况: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疾病、失业等不可抗力因素。
三、评审程序和标准1.评审程序:学校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价。
评审程序主要包括资料审核、面试、综合考评等环节。
2.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应该公正、客观、科学。
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支出、负债等情况综合判断;-学业表现: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课外活动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他特殊情况:家庭遭受重大灾难、疾病或家庭成员不幸等特殊情况。
1.资助方式:资助方式应多元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资助方式。
-政府资助: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资金,如各级财政拨款、助学贷款等;-学校资助:学校可以通过募捐、创业基金、社会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社会资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捐款、资助项目等方式提供资金帮助。
五、执行和监督机制1.执行机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资助办公室或委员会,负责资助申请的受理、评审和资金的分配与管理。
同时,还应建立学生资助档案,保证申请和评审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学生资助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资金管理、资助资金发放、资助资金监督等。
第三条学生资助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第二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2. 学生所在学院进行初步审核,核实学生家庭经济状况;3.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评审,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4. 公示评审结果,接受全校师生监督;5. 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第五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1. 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 家庭成员因残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3. 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4. 其他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第六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实行一年一评,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变更认定结果。
第三章资助资金管理第七条资助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
第八条资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补助等。
第九条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开透明,接受全校师生监督;2. 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截留;3. 严格审批,确保资助资金发放到位;4. 定期检查,确保资助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章资助资金发放第十条资助资金发放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学生认定结果和资助标准,制定资助方案;2. 学生所在学院审核资助方案,确保方案合理;3.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资助方案报学校审批;4. 资助方案经学校审批后,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资助资金发放给学生。
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制度_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制度规定

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制度_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制度规定一、资助对象1.经济困难学生:指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无法支付学习、生活等费用的学生。
2.特殊困难学生:指在经济困难的基础上,还有特殊情况需要资助的学生,如家庭成员患有重病、意外事故等。
二、申请程序1.学生需填写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并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家庭收入证明、低保证书、病历证明等。
2.学生的申请材料需经过学校相关负责人审核,由学生资助办公室进行综合评估。
三、资助标准1.资助标准将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成绩等综合考量。
2.资助内容包括学费、生活费、教材费等,资助金额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四、资助形式1.学费资助:根据学生的经济情况,对学费进行全额或部分资助,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生活费资助: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每月固定的生活费补助,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3.特殊资助:针对特殊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用于应对特殊情况下的费用。
五、资助管理1.学校将设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对资助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公平公正。
2.学校还将定期对已资助学生的情况进行审核,确保资助对象符合资助条件。
3.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与学生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资助服务。
六、监督和评估1.学校相关部门将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透明、公正。
2.学生及其家长也有权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学校渠道进行反馈。
七、违规处罚1.如果学生提供虚假信息或提供不完整信息以骗取资助,将取消其资助资格,并追缴已发放的资助金额。
2.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并保持相关记录。
以上是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制度的一些规定,旨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这个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同时,这个制度也需要各级学校和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严格执行,确保其公正性和有效性。
学校贫困生补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扶贫的方针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农村学生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补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经济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章贫困生认定第四条贫困生认定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学生本人申请,经班级评议、学院审核、学校审批后确定。
第五条申请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需提供以下材料:1. 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2. 家庭收入证明;3.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证明;4.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学院设立贫困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贫困生补助种类及标准第七条学校设立以下贫困生补助种类:1. 奖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2. 助学金:包括临时困难补助、特别困难补助等;3. 勤工助学:为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用。
第八条贫困生补助标准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标准如下:1.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2. 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每生每年4000元,二等助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3. 临时困难补助:每生每次1000元;4. 特别困难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5. 勤工助学:每小时10元。
第四章贫困生补助申请及发放第九条贫困生补助申请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学校另行通知。
第十条学生申请贫困生补助时,需按照规定程序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批准后,由学校财务部门发放补助。
第十一条贫困生补助发放采取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方式,确保补助及时、安全地发放到学生手中。
第五章贫困生管理第十二条学校设立贫困生管理办公室,负责贫困生补助工作的日常管理。
第十三条贫困生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对贫困生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在籍的贫困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
第三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原则;3. 助学、助困、助教原则;4. 动态管理原则。
第二章贫困生认定第四条贫困生认定工作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学生申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 学院审核:学院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初步认定意见;3. 学校审批: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学院上报的认定材料进行复核,确定最终认定结果;4. 公示:学校将认定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第五条贫困生认定标准:1. 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 家庭突发变故:家庭成员遭受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3. 其他特殊情况:家庭经济困难,但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章资助方式与金额第六条学校对贫困生实施以下资助方式:1. 奖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2. 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等;3. 勤工助学:为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用;4. 帮扶措施:针对特殊困难学生,提供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
第七条资助金额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章资助管理与监督第八条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第九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实施贫困生认定、资助发放、资金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十条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全校师生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监督。
第十一条学校定期对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1.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着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困境。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应该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以确保资金的有序分配和使用。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范围2.1家庭低收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平均收入,学校可以制定一定的低收入标准,例如不超过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80%为家庭低收入线。
2.2单亲家庭家庭只有一个父母负责抚养子女,并且该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或收入,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3特殊困难家庭包括有残疾人、老年人或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以及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影响的家庭。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3.1学生申请学生应提交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详细填写家庭成员收入、房产、车辆和家庭开支等信息。
3.2家庭经济状况核实学校成立专门的小组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实,可以通过家庭访谈、查阅户籍档案和社会保障记录等方式进行核实。
3.3家访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申请者,学校可以进行家访,以确保学生的申请达到真实性和准确性。
3.4家庭经济状况评定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核实情况,学校评定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将其分为困难、一般和非困难三个等级。
3.5结果通知学校应及时将认定结果通知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同时详细说明申请被认定为困难学生的原因和资助政策。
4.资助政策4.1学费减免经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减免,学校应根据经济困难程度制定具体的学费减免方案。
4.2生活补助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困难程度,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包括助学金、伙食补助等,以帮助学生解决基本的生活费用。
4.3优先资助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应在资助名额不足的情况下,优先资助他们,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4.4心理辅导5.监督与评估5.1监督机构学校应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的监督机构,由相关部门和学校师生代表组成,定期对认定结果进行复审。
学校贫困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扶贫的政策精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贫困生认定标准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困三个等级。
(1)一般困难: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我校认定标准。
(2)困难: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财产状况较差,或家庭成员因病、灾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3)特困: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成员因病、灾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极度困难,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2. 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1)家庭成员数为一人或两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家庭成员数为三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家庭成员数为三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等。
四、贫困生认定程序1. 学生自愿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各学院对申请学生进行初步审核,提出初步认定名单。
3.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初步认定名单进行审核,确定最终认定名单。
4. 学校公示最终认定名单,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五、贫困生资助措施1. 资助形式:助学金、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
2. 助学金:按照家庭经济困难等级,给予相应金额的助学金。
3. 奖学金:设立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对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贫困生给予奖励。
4. 学费减免:对特困家庭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
5. 勤工助学:为贫困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用。
六、监督管理1. 学校设立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贫困生认定、资助等工作。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国家资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
第三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认定结果真实、准确。
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行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学校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认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认定标准第五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包括家庭收入、财产、债务等情况;(二)学生家庭所在地经济水平:参考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人均收入等情况;(三)学生家庭供养人口: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的供养情况;(四)学生家庭特殊情况:包括家庭成员重大疾病、残疾、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五)学生本人经济状况: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用等支出情况。
第六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一)特别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极度困难,无法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用;(二)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用有较大困难;(三)一般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用有一定困难。
第三章认定程序第七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认定时间为每学年初。
第八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宣传发动:学校、院(系)、班级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政策,让学生了解认定标准、程序等;(二)学生申请:学生根据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向班级提出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三)班级评议:班级成立评议小组,对申请认定的学生进行评议,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四)院(系)审核:院(系)对班级评议结果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五)学校审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对院(系)审核结果进行审定,确定最终认定结果;(六)公示:学校将最终认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监督;(七)资助:学校根据认定结果,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应的资助。
学校贫困学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在校的贫困学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困难学生等。
三、贫困学生的认定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1)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学生;(2)因家庭成员患重病、残疾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3)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
2. 特殊困难学生认定:(1)孤儿、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等特殊困难学生;(2)因家庭变故导致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学业的学生。
四、贫困学生的资助1. 奖学金资助:(1)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用于资助贫困学生;(2)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学金。
2. 助学金资助:(1)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助学金。
3. 勤工助学:(1)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一定报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勤工助学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4. 其他资助:(1)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突发性困难;(2)协助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五、贫困学生的管理与监督1. 学校成立贫困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贫困学生的认定、资助、管理与监督等工作;2. 贫困学生的认定、资助情况要及时公开,接受全校师生监督;3. 贫困学生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学习,积极向上;4.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资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负责解释;2.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我校将切实保障贫困学生的合法权益,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为及时、准确了解我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精准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资助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制定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
一、认定范围具有我校正式学籍,其家庭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在校生。
二、认定机构及职责(一)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以及认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组长:组员:(二)以年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认定小组,班主任、家委会代表等担任成员,负责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组长:各年级负责人组员:各班主任、家委会代表(三)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评议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任课教师、学生代表或家长代表担任成员,学生代表或家长代表人数合理配置,一般不低于班级人数的10%o评议小组负责认定工作的民主评议。
评议对象不应作为评议小组成员。
组长:各班主任组员:任课教师、学生代表或家长代表三、困难类型及认定条件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设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种类型。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一般困难学生:1.父母务农无其它经济来源,有两名或以上子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或幼儿园接受教育,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2•家庭经济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生活仍相对贫困的;3.父母其中一方下岗失业的;4.单亲家庭。
5.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困难学生:1.父母务农或父母一方暂时失业,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2.疾病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3.因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家庭财产损失较重的;4.单亲家庭且单亲父(母)无经济收入或收入无法维持5.学生本人学习、生活需要的;6.家庭经济收入低于或接近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但生活仍相对贫困的;8.父母双方下岗失业的;9.家庭成员中有长期自费负担的危重病人;10.来自贫困或者边缘地区无其他经济收入者;11.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学校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切实保障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特制定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该制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关爱学生、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旨在为困难学生提供全面、精准的帮扶,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二、帮扶对象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承担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需要学校给予资助的学生。
2. 健康困难学生:指因疾病、残疾等原因,无法正常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学校给予特殊关怀和帮助的学生。
3. 心理困难学生:指因家庭、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导致心理压力过大,需要学校给予心理辅导和支持的学生。
三、帮扶措施1. 资助政策(1)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对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
(2)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需求。
(3)协助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
2. 生活保障(1)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住宿,减轻其生活压力。
(2)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食堂就餐服务。
(3)为困难学生提供生活用品、衣物等物资援助。
3. 健康关怀(1)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体检服务。
(2)为因病、残疾等原因无法正常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提供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
4. 心理支持(1)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困难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
(3)组织心理辅导师为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四、帮扶流程1. 学生申请:困难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学校审核:学校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帮扶对象。
3. 帮扶实施:学校根据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方案,并落实帮扶措施。
4. 监督检查:学校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困难学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帮扶工作的统筹协调。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校师生对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小学关于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XXXX小学关于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为确保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明确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和人员职责,按要求开展学生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上报。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宣传学校学生资助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资助程序开展工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生资助管理员、级部主任(组长)、财务室人员共同参与的学生资助领导小组。
其中,学生资助办公室设在学校工会,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
认定机构包括校级认定小组、班级评议小组。
校级认定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资助管理员、级部主任等担任成员;班级评议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本班任课教师(至少2名)、家长委员会代表1名担任成员。
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或家长委员会代表人数合理配置,一般不低于班级或家长委员会人数的10%o评议对象不应作为评议小组成员。
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进行相应公示,班级公示需经学校认定小组认定后方可进行公示。
有关政策宣传公示时应在学校内外宣传栏、学校网站、学生家长微信群中进行,积极及时将有关情况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及家长心中。
二、立足县相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认真排查根据XX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条件,结合我校机制的具体实情,认真把关,实事求是,对上报申请困难资助的学生条件进行排查摸底: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次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等二至三档。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1.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3.城乡特困供养学生;4.孤儿;5.重点困境儿童;6.低保边缘家庭学生;7.烈士子女;8.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9.因其它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学生。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认定为“困难学生”10.父母务农或父母一方暂时失业,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重病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学校资助认定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品质和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助认定对象。
学校资助认定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籍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学生。
三、认定标准。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负担等方面。
具体认定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还应考虑家庭特殊情况,如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特殊情况,给予相应的倾斜和照顾。
四、认定流程。
1.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的认定流程应当公开、公平、公正。
学校应当设立资助认定工作专门机构,负责资助认定工作,明确认定流程和标准。
2. 学校应当通过发布公告、组织宣传等方式,向学生公布资助认定的相关政策、流程和材料要求,确保学生了解认定流程和要求。
3.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助认定申请和复核机制,确保学生能够便捷地申请认定,并对认定结果提出复核申请。
五、资助形式。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应当明确资助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奖学金、助学金、临时资助等。
资助形式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资助的精准和有效。
六、资助管理。
1.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助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助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2. 学校应当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资助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确保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
七、监督和评估。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资助认定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学校应当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助认定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公平。
八、结语。
学校资助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精准的认定、合理的资助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学校2023年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学校2023年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解决我校贫困生因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深入做好学生防流控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孤儿、城乡低保、残疾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残疾家庭子女、贫困单亲家庭子女、家庭重大疾病、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贫困程度相同条件下,品学兼优学生优先;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无名额限制)。
有以下情形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受助学生:
(一)父母双方或一方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有固定经济来源的;
(二)有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高消费行为的;
(二)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
(三)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的;
(四)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富裕的;
二、资助项目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项目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贫困生生活费补助;二是学前免除保教费。
我校资助贫困生的具体方
式是在核定资助对象时,根据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
我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方式对资助对象进行资助,不随意改变资助方式,更不随意更换资助对象。
三、资助程序
资助对象按下列程序及要求核定:我校贫困学生资助名额、经费由上级有关部门确定,建档立卡学生名单由县扶贫办和县教体局下发,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由县教体局按学生比例分到学校,各年级进行申请、评议、审核、发放、备案。
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

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导语: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和融入学校生活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丰富的角度,探讨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的背景、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制度背景: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的出现源于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多。
为了保障这些学生的基本教育权利,各级教育部门开始关注并制定相关政策。
2. 制度目的: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的目的是识别和帮助那些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学生。
它通过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帮助,以确保这些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
3. 认定标准: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的认定标准既包括家庭收入水平,也包括家庭负担情况。
一般来说,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倍数,或者家庭中有重度残疾、特殊病患等特殊情况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认定为经济困难学生。
4. 认定流程: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的认定流程一般分为申请、审核和公示三个步骤。
学生或者家长需要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供一系列必要的申请材料,比如家庭收入证明、财务状况证明等。
学校将组织专门的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确保认定结果公正、透明。
5. 带来的影响: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的实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提高了贫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缩小了教育不均衡的现象。
其次,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能力。
此外,这一制度也有助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增加家庭对教育的支持。
6. 存在的问题: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虽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校在认定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公正现象,导致一些真正符合条件的学生被漏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学生资助困难学生认定制度为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促进义务教育发展, 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对象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资助资金的使用原则和救助条件用于老、弱、病、残子女救助,用于特困户子女救助。
享受资助资金的学生的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
2、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入学、辍学或即将辍学的学生。
3、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学生优生资助:
(1)烈士子女、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贫困生每学期核定一次。
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街道居
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2、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所在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 天。
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名单,公示情况上报上级资助小组审核确定。
3、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
五、资助资金实行专帐,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免杂费、免费提供教材的资金全部发给贫困学生本人。
六、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
公布,建立档案,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生。
对于出现问题的严肃查处。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