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规划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1.项目概况:规划设计师需要了解项目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特征等,以便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相应的条件和限制。
2.功能需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根据项目的定位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公园的功能需求,包括娱乐休闲、体育运动、生态保护和文化活动等。
规划师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安排。
4.植被配置与园林景观:公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植被配置,包括树木、花草、草坪等的种植和分布。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体、渗水绿地和湿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以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美观度。
5.场地设施与硬装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各类公共设施和场地,包括游乐设施、休闲设施、健身设施、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硬装景观如道路、人行道、广场和座椅等的规划和布局。
6.水体规划与管理:公园绿地规划中的水体规划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规划师需要考虑水体的布置、水源和水质的管理、水体的景观设计以及水体与周围景观的关系。
7.公众参与:规划师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参与,可以提高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8.可持续发展: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选择等。
规划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公园绿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能够达到可持续的状态。
9.文化与艺术元素: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元素,通过景观、雕塑、纪念物等来体现当地的特色和历史文化。
这样可以增强公园的视觉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10.健康与安全考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注重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规划师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园的交通组织、照明设施、防火设施以及紧急救护设施等,以确保公园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以上是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规划师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兼顾生态环境和实用功能的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建设方案打造多功能的休闲娱乐空间

公园绿地建设方案打造多功能的休闲娱乐空间公园绿地建设方案:打造多功能的休闲娱乐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园绿地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份公园绿地建设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具备多功能的休闲娱乐空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公园规划设计1. 空间布局: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例如花卉展示区、草地活动区、游乐设施区、运动健身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每个功能区都应有合理的大小和相应的设施。
2. 绿化景观:在各个功能区域增加丰富多样的植被和景观元素,如各类花草树木、水景、石景等,以打造美丽宜人的环境。
同时,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减少水、土壤和资源的浪费。
3. 交通布局:合理划定步行、自行车和无障碍通道,确保方便的交通方式和流线,提高公园的可达性和可访问性。
此外,添加交通指示牌和标志,为游客提供准确的导向信息,防止迷路。
二、功能区建设1. 花卉展示区:设置各式各样的花坛和花境,供游客欣赏和拍照。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花卉品种,确保花卉的多样性和季节性。
同时,提供专业的养护人员,保证花卉的生长和维护。
2. 草地活动区:种植草坪,并配备适应各种户外活动的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和排球场。
提供休息座椅和遮阳设施,供游客休息和观看比赛。
3. 游乐设施区:安装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乐设施,如儿童乐园、迷宫、攀岩墙和蹦床。
此外,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在使用游乐设施时的安全。
4. 运动健身区:建设户外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如跑步道、自行车道和健身器械区。
提供专业的健身教练,指导游客正确使用器材和锻炼方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三、服务设施建设1. 休息区:设置舒适的长椅和休息亭,供游客休息和聚会。
为了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可以增加户外扇风机和冷热饮水设备。
2. 卫生设施:建设洗手间、更衣室和母婴室,为游客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
定期清洁和消毒这些设施,确保游客的健康和安全。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e7a781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c.png)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向着多样化、智能化、生态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空间利用、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等方面。
下面我们从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出发,来探讨它们的规划设计要点。
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空间布局:公园绿地应该结合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空间分布合理,布局紧凑的设计。
(2)景观设计:公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应该具有承载城市文化历史的功能,可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打造出让人愉悦、感受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
(3)设施配备:公园绿地的设施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包括行道树、广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景观林地景观林地是指公园、广场、校园、企业园区等的景观绿地。
景观林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环境治理:景观林地内的植被和地面都需要合理管理和维护,确保无毒无害。
(2)合理景观设计:景观林地需要合理设计,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而美的内涵。
(3)增加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林地可以加强生态功能,比如鼓励采用特色植被,提高林带密度等等,增加景观林地的生态好处。
3.街头公园街头公园是城市中分布在街道两侧的都市绿地,具有绿化、通风、美化街道等作用。
街头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街头公园需要在小型化的环境下进行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让人们在繁忙的大街上享受到“绿色”的品质。
(2)多功能化:街头公园除了可以提供行人通行、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外,还可以增加街头的休闲气氛,吸引人们在路边歇脚。
(3)地面布置:街头公园的地面花布置应该具有花色和造型的特色,可以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让人们感受不同的季节和自然气息。
总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做到多向多层次的考虑,既要发挥功能价值,也要营造美好环境,让市民在其中得到身心上的愉悦和放松。
公园绿地美化方案策划书3篇

公园绿地美化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公园绿地美化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特制定本美化方案策划书。
二、目标与愿景1. 提升公园绿地的整体景观效果,打造宜人、优美的环境。
2. 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3. 创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具体措施1. 植被规划(1)根据公园的地形和功能分区,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形成丰富的层次和色彩。
(2)增加特色植物的种植,如珍稀树种、花卉等,提升公园的独特性。
2. 景观小品设计(1)设置具有艺术感的雕塑、小品等,增添公园的文化氛围和趣味性。
(2)布置休闲座椅、亭台楼阁等,为游客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3. 步行道与活动区域(1)优化步行道的布局和设计,确保安全、舒适、便捷。
(2)划分不同的活动区域,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野餐区等,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4. 水景打造(1)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小型水景,如喷泉、水池等,增添灵动之美。
(2)做好水景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水质清洁。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方案设计与规划(1)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现场勘查和调研。
(2)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
2. 第二阶段:项目实施(1)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植被种植、景观小品安装等工作。
(2)同步进行步行道和活动区域的建设。
3. 第三阶段:竣工验收与维护(1)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2)建立长效维护机制,定期对公园绿地进行养护和管理。
五、预算安排根据具体的美化内容和工程量,制定合理的预算,包括植被采购、景观小品制作与安装、施工费用等。
六、预期效果策划人:[姓名]日期:[具体日期]篇二《公园绿地美化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化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区。
合理的绿地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1. 绿地的分布与连通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应该注重分布的均衡性和连通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划分绿地区域,使其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绿地之间应该通过道路、步行道等方式进行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2. 绿地的大小与类型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大型城市应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园,以满足市民大规模集中休闲的需求;小型城市则可以建设小型公园或社区绿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闲。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应多样化,如花园、运动场、湖泊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还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同时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湿地、人工湖等水体,既可以提供生态功能,又可以增加市民的休闲方式。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1. 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的美感和舒适的环境,而人工景观则可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人工湖、喷泉、雕塑等元素,与自然景观相互衬托,打造出独特的公园风貌。
2. 多样化的功能区域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展示区、艺术表演区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3. 绿色生态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色生态。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雨水处理系统、植物过滤系统等手段,提高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规划 第六章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概述一、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二)保证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三)满足美化环境的景观要求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1.规则式。
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具有庄严、雄伟、肃静、整齐、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2.自然式。
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作手法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3.混合式。
三、公园游人容量计算公园游人容量为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15%一20%,一般为全市居民人数的10%。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
四、其它:公园用地规模、内部用地比例、常规设施等见规范。
第二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公园规划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编制任务书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一、调查研究阶段1.调查内容:建设单位情况、社会环境、历史人文资料、用地现状、自然环境条件和规划作业。
2.调查资料分析与利用。
3.规划设计图纸的准备二、编写计划任务书(设计大纲)阶段三、总体规划阶段1.公园绿地的位置图2.现状分析图3.功能分区图4.道路系统规划图5.园林建筑规划图6.竖向规划图7.电气规划图8.管线规划图9.绿化规划图10.总体规划平面圈另外,一般还要做出全园和各主要景点效果图,写出说明书。
四、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也称为详细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每个局部的技术设计。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④ 园址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
(4)植物园的分区: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主要分为3个部分,科普展览区、 科研区、生活区。
2. 动物园
(1)动物园功能
·科学普及教育 .异地保护
·科学研究
·观光游览
(2)动物园的类型
·城市动物园
.专类动物园
. 人工自然动物园
确定全园总体布局,计算工程量,做 出造价概算,分期建设的安排
报批 扩初和施工图
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各项内容和各个地段的详细设计。园 林工程技术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种 植设计等。
收集资料:
文字:
① 公园所在城市历史沿革,人文资料,现状使用 ② 公园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其他用地的关系 ③ 当地城市的自然、气象资料 ④ 规划用的水文、地质 ⑤ 基地内的人工设施 ⑥ 原有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 ⑦ 建园材料来源,施工情况,如苗木、山石、建材
·自然动物园
(3)园址的选择
① 选择在郊区,城市的下风口,远离居住区,交通方便
② 远离工业区
③ 能够为动物、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④ 有配套较完善的市政条件
三. 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
1.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 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2.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 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第四讲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1.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阶段(以综合公园为例)
(教材228-229页 参考《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 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
现场调查,分析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书 公园总体规划
主要包括现场踏查,收集文字、图纸 等资料,现状问题分析、研究,绘制 现状图等内容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一、总体规划1.根据城市规划,确定公园绿地的位置和规模。
2.充分考虑大众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活动空间。
3.确保公园绿地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引入生态设计理念,提高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
二、公园绿地规划与设计1.公园绿地应包括景观带、绿化带和活动带,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
2.在公园绿地规划中应兼顾人文和自然景观,打造美丽的公园景观。
3.设计公园绿地时应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流线性,方便游客的活动和观赏。
4.公园绿地中的绿化带应包括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三、公园设施建设1.提供休闲健身设施,如户外健身器材、跑步道、自行车道等。
2.设置游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场、亲水设施等。
3.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如露天剧场、音乐喷泉等。
4.建设公共厕所和休息亭,给游客提供方便的设施。
四、公园景观建设1.注重景观植物的选择,推广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
2.建立小型湖泊或水系,增加公园绿地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
3.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打造起伏的景观,增加游憩的趣味性。
4.设置景观灯光,照亮公园绿地的夜晚,提高夜间的利用率。
五、公园管理与维护1.设立专门的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每年定期对公园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设施和绿化景观。
3.加强公园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公园整洁干净。
4.引入科学管理理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公园管理效率。
六、公园绿地活动组织与推广1.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如音乐会、运动会、花展等,吸引市民参与。
2.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3.利用新媒体宣传公园绿地的活动和优势,吸引更多市民前往参观。
七、公园绿地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公园绿地进行评估,了解市民的满意程度和改进建议。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公园绿地的服务质量。
八、财政保障1.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需要足够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捐赠等途径筹集资金。
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

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绿地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公园绿地不仅是城市中的宝贵资源,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我们拟定了一项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旨在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和美观度。
一、规划目标本次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加强人与自然的融合,创建宜人、宽敞、舒适的绿色休闲空间。
具体目标如下:1. 优化绿地布局:通过优化公园绿地的布局,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改善景观设计: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如花坛、景观石、喷泉等,为游客提供美丽宜人的景观体验。
3. 强化生态保护:在设计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合理利用空间,保留并恢复现有的植被,提供更多的绿色植物覆盖,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
4. 提升设施配套:加强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增设洗手间、休息亭、供水设施等,提升公园绿地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5.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绿地保洁和维护工作,确保公园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二、规划内容1. 绿地布局规划在公园绿地布局方面,我们将根据地形地貌、现有植被和周边环境等,合理规划公园内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
根据不同的需求,划分出休闲区、运动区、游乐区等功能区域,并合理规划道路、步道和观景台等交通设施。
2. 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将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
通过合理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形态各异的景观,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绿色空间。
同时,景观设计还将注重水景、石景、雕塑等元素的运用,增加观赏性和艺术性。
3. 生态保护和绿化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将保留并修复现有的植被,增加绿地的覆盖率。
同时,在绿地内增设湿地、花坛等生态景观,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本文档旨在介绍《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的背景和目的。
该规划是针对成都市未来12年内公园和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蓝图,旨在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公园城市环境,以促进居民的福祉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优化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实现公园和绿地的全面覆盖,并确保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加强公园和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公园和城市绿地的空间品质和景观特色,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场所;促进公园和城市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运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推动公园和城市绿地与城市其他领域的融合,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将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思路,通过充分调研、合理规划,确保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该规划将为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该规划的编制将遵循科学、开放、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并输送给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实施。
期待该规划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空间。
规划目标该规划的编制将遵循科学、开放、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并输送给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实施。
期待该规划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空间。
规划目标本《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打造包含公园和绿地的城市系统,为成都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以下是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愿景:本《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打造包含公园和绿地的城市系统,为成都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休闲和社交活动的需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南,旨在帮助规划师和设计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一、规划目标1. 提供健康与休闲空间: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应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满足市民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求,并提供绿色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 促进社交互动:公园绿地不仅是一个休闲场所,也是社交互动的场所。
规划与设计应确保公园内设施和空间布局能够促进社交联系,满足不同人群的社交需求。
3.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应重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同时,规划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规划原则1. 多样性和包容性:规划师和设计师应该创造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公园绿地系统,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休闲和社交的需求。
这包括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能力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需求。
2. 可持续性:规划与设计应注重公园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合理的土地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利用可再生材料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3. 灵活性:规划与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变化。
公园绿地系统应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需求。
三、规划与设计步骤1. 调研阶段:在规划与设计开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对目标人群的需求调查、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估等。
这些数据和信息将为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
2. 规划阶段: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规划包括确定公园的位置、大小和布局,以及公园内各个功能区的规划,如绿地、步行道、自行车道、游乐区、体育设施等。
3. 设计阶段:在规划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的设计。
设计应考虑景观、植被、建筑物、道路等要素,以及公园内的设施和服务配套。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居民进行身心健康活动的场所,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规划与设计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要素与指南。
一、规划阶段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1 空间布局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中,需要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绿地。
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可以划分出生态保护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同时,还需要考虑绿地之间的连接和交通便捷性,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绿地。
1.2 多样化的景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需要创造多样化的景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可以融入湖泊、草地、花坛、儿童游乐设施等多种景观元素,使人们能够在绿地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放松。
1.3 生态保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保护自然生态,保留并合理配置植被、树木等绿化元素,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设计阶段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阶段,需要关注以下指南:2.1 设施配置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配置各类设施。
例如,增设休闲座椅和凉亭,设置步道和骑行道,提供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提升绿地的使用体验。
2.2 可持续性设计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本地植物,减少外来物种的引入;在灌溉系统上,使用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垃圾处理上,设置垃圾分类点,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等。
2.3 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
通过设置拥有良好视野的观景点,增加人们对绿地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通过设置广场和活动场所,促进人们的社交交流。
2.4 安全与便捷性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与便捷性。
在道路设计上,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和人行道,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交通;在安装游乐设施和运动设施时,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

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城市绿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因此,公园绿地建设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目标。
本次公园绿地建设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宜人、安全、便利的城市绿地空间,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实施方案。
1.选址规划。
在选择公园绿地建设的选址时,需要考虑到市民的居住分布、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等因素。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避免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功能规划。
公园绿地的功能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包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3.景观设计。
公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应当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在植被选择和布局上,要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多样性,创造出绿意盎然、花香鸟语的景观效果。
4.设施建设。
公园绿地的设施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到市民的实际需求,包括休息座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同时,还要注重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市民可以安心、舒适地享受公园绿地带来的乐趣。
5.管理运营。
公园绿地的管理运营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包括保洁、安保、绿化养护等方面。
同时,还要注重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6.环境保护。
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在建设完成后,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效果评估。
公园绿地建设完成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市民满意度调查、环境改善效果评估、社会效益评估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公园绿地的管理和运营工作,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五、总结。
公园绿地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专项绿地规划包括公共绿地规划、生产绿地规划、防护绿地规划、工业绿地规划、公共设施绿地规划、仓储用地绿地规划、对外交通绿地规划、居住区绿地规划、道路绿地规划、历史文化古迹绿地与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其它绿地规划、镇村绿地规划,以公园绿地规划为例进行分析。
(一)公园绿地结构规划公园绿地按结构特征规划为三级:市级公园绿地、社区级公园绿地、街坊级公园绿地。
1、市级公园绿地:以城市各类公园如市级综合性公园(G111)、专类公园(G13)为主,服务半径2000米~4000米,面积大于50000平方米,共规划12处,面积900.35公顷,详见下表。
市级公园绿地一览表注:动物公园在规划建成区外。
2、社区级公园绿地:主要为区域性公园(G112)、社区公园(G121)为主,作为社会发展趋势,城市综合社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从长远来看,社区级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核心单元,其服务半径500米,用地规模大于10000平方米,共规划93处,规划面积769.01公顷。
3、街坊级公园绿地:以带状公园(G114)、街旁绿地(G115)为主,是公园绿地系统中的基本单元,服务半径200~300米,面积规模大于3000平方米,规划109处,规划面积455.24公顷。
(二)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导向1、市级公园绿地规划:⏹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利于广大市民出行。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创建山水城市,建造文化积淀深厚,传承文明脉络,绿化景观优美的公园绿地。
⏹注重生态建设理念,恢复生物植物的多样性,发挥市级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绿肺”“绿肾”功能,疏通城市绿色“脉络”,与自然协调发展。
⏹为居民提舒心美观功能齐备的游憩空间。
⏹规划绿地率>70~80%2、社区级公园绿地规划:⏹布局平衡,满足服务半径要求,真正方便市民使用和享受。
⏹规划均为开放空间,作为市级公园绿地的补充和平衡,规划配置基本的游憩功能。
⏹突出特色、不搞小而全。
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作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需要注重空间布局、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方面,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城市注入绿色生机。
一、城市公园和绿地规划1.城市公园和绿地的定位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首先需要确定其定位。
公园可以分为综合性公园、主题公园、生态公园等。
在规划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功能布局、交通情况等多个因素,以确定公园的类型和用途。
2.绿地分布和尺度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绿地需求。
在城市中心区域,应该增加公园和绿地的密度,以提供方便的休闲娱乐空间。
而在郊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可以适当减少公园的密度,但是要确保交通便利,并注重生态保护。
3.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植被的选择、水资源的利用、土壤保护等因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同时,还要注重生态风景的打造,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二、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1.空间布局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需要注重空间布局。
根据规划,应合理划分区域,区分功能。
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体育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景观设计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使公园和绿地更加美观、舒适。
可以考虑修建人工湖泊、喷泉、花坛等,并配置适当的座椅和遮阳设施,以提供休息的场所。
3.设施建设除了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设施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公共厕所、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的设置,以及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三、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管理1.管理机构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管理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公园和绿地的维护和管理。
该机构应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公园的日常运营,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2.环境保护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管理应注重环境保护。
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方案-最新版

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方案一、问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绿地逐渐减少,对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本文着重介绍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新城公园绿地规划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城市休闲场所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增加城市绿化的面积和种类。
为此,新城公园绿地规划的总体目标如下:1.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增加公共设施,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3.引入更多绿色植物,提高绿地覆盖率和景观质量;4.建立更多的运动场所和健身设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5.增加绿地数量和品种,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三、规划内容1.扩大绿化面积: 找寻可用的空地和荒废的建筑物废墟等地方,进行植被覆盖,增加城市绿化覆盖面积。
同时加强绿地维护管理,定期修剪和浇水,保证绿地质量。
2.增加公共设施: 在绿地内设置儿童游乐场、健身房、休闲花园等设施,使绿地既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又方便群众运动和健身。
3.引入更多绿色植物: 按照绿地功能进行合理分区,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类型的多样性。
注重绿地植物的生长环境,采用特殊养护手段,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
4.建立更多的运动场所和健身设施: 在绿地内部设置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跑道等运动场所和健身设施,并根据使用情况定期维护。
5.增加绿地数量和品种: 在公共场所、城市林荫道、街巷绿化等地方增加绿地,完善城市绿化系统。
引入更多少见植物,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四、绿地规划实施1.方案设计和施工规划:由专业合格设计团队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及相关报告文稿,确定施工流程和方法。
2.施工执行: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使用适当的机械和工具进行施工,同时修剪和浇水绿地,确保绿化品质。
3.管理和维护:对绿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发生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绿化环境的健康更新。
五、总结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一、前言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增强生态功能。
为了保护和发展公园绿地,需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绿化规划设计。
二、绿地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利益。
2.生态优先:在绿地规划设计中,要将生态功能放在首位,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3.人文关怀:公园绿地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感受,增强绿地的文化内涵。
4.社会公平:绿地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争取实现公平公正的分配和利用。
三、规划步骤1.研究调查:进行绿地规划设计前,需要对规划区域进行详细的研究调查,了解其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情况。
2.问题分析:根据研究调查结果,对规划区域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瓶颈和难点。
3.目标确定:根据问题分析,确定绿地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明确要达到的效果和要解决的问题。
4.方案设计:制定多种方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标确定,进行方案设计。
5.方案评估:对各种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态影响评估、社会经济评估、可行性评估等。
6.方案选择:根据方案评估的结果,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最终的规划方案。
7.规划编制:根据最终方案,编制详细的规划报告,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景观设计等内容。
四、设计要求1.多样性: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和休闲空间。
2.生态性:绿地规划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布局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3.可持续性:绿地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雨水、太阳能等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4.风景性:绿地规划设计要注重景观的美感,创造出宜人的视觉效果,使人们能够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景。
5.亲水性: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域面积,提供水上运动和观赏的场所,改善城市水环境。
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

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公园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提升绿地质量,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二、建设目标。
1. 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2. 提高公园绿地的品质,打造宜人的休闲空间;3.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4. 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建设内容。
1. 增加绿地面积,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用地比例,拓展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
2. 完善绿地设施,在公园绿地内建设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3. 提升绿地品质,加大绿化投入,引进各类花草树木,打造美丽的景观,提升绿地环境品质。
4. 加强绿地管理,加大对公园绿地的维护力度,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提高市民对绿地的满意度。
四、实施方案。
1. 政府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公园绿地建设的资金支持,保障建设资金的充足。
2. 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园绿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3. 完善规划管理,建立健全公园绿地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园绿地建设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
4.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宣传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公园绿地建设,增强市民对绿地的保护意识。
五、建设效果。
1. 城市绿地面积得到有效扩大,绿地覆盖率明显提高;2. 公园绿地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3.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平衡;4. 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总结。
公园绿地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希望通过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园路
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
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 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山 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 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 其地形的起伏、环路,绿化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矮小的 花灌木及草花,才不影响景观;在无景可观的道路两旁,可以密植、丛植乔灌 木,使山路隐在丛林之中,形成林间小道。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可 用花灌木点缀。
①出入口 大门为公园主要出入口,大都面向城镇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
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的特色。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建筑,那就应
该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建筑,则要用不对称方式来布置绿 化。 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周围环境; 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像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 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公园绿地系统规划
1.1公园绿地规划的基本理论
公园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开展 文化娱乐和社交
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 口,在城市各类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工业交通的繁忙,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
增大,城市人民对公园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对公园规划设计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
③广场绿化 广场绿化既不要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
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
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m,以便满足行车要求。 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 的活动草坪广场。
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国家、省、市有关城市园林绿化方针政策、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相应的城市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作为依据。 (2)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为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们创造适当的娱乐条件和优美的休息
环境。 继承和革新中国造园传统艺术,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
社会主义新园林。
充分调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爱好及地方特点,努力表现 地方特点和时代风格。 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使公园在全市分 布均衡,并与各区域建筑、市政设施融为一体,又显出各自的特色,富 有变化,而又不相互重复。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结合,便于分期建设和 日常管理。 正确处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关系,以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的关系。
(3)公园面积指标及游人容量计算 公园的面积大小由城市总体规划和该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分
配的面积而定。一般与该公园的性质、位置关系密切。市政综合
性公园面积应大于10hm2;区级、县级公园的面积可以适当小些。 (4)公园规划的面积标准
功能不同,国别不同,则公园规划的面积标准各异。
(5)公园规划内容 现状分析 对公园用地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定, 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全园规划 详细设计 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对公园各部分作全面
式与内容在比例上相近。由于地形、水体。土壤气候的变化,环 境的不一,公园规划实施中很难做到绝对规则式和绝对自然式。
往往对建筑群附近及要求较高的园林种植类型采用规则式进行布
置,而在远离建筑群的地区,自然式布置则较为经济和美观。如 北京中山公园、广东新会城镇文化公园。
1.1.3 公园规划设计的规范
(1)公园规划设计的依据
首先,用2个或3个树种,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树占30% ~50%,
落叶树70%~50%;南方常绿树占70% ~90%。在树木搭配方面,混交 林可占70%,单纯林可占30%。在出入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
园的绿化应善于变化。
其次,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为创造热烈的气氛,可选用红、橙、 黄暖色调植物花卉;在休息区间或纪念区,为了保证自然肃穆的气氛,
行结构设计,制定施工的图纸与说明,常用图纸比例为1:100,
1:50或1:20。
编制预算及说明书 对各阶段布置内容的设计意图、经济
技术指标、工程的安排等用图表及文字形式说明。
1.1.4公园规划设计的步骤
公园规划设计通常有以下4个阶段: (1)深入探讨目的 明确目的明确限制出色的公园设计手法 (2)资料的整理和评价 平地水面山地植物道路文化,历史其他 (3)方案设计 基本构思作方案设计方案的选择 (4)详细设计
可选用绿、蓝、紫等冷色调花卉。
⒊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的绿化
城市公园是人们娱乐、休息、游览、赏景的胜地,也是宣传、普及
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场所。只有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自然 条件,结合不同的功能分区,将公园出入口园路、广场、建筑小品等设
施、环境与绿色植物合理配植形成景点,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个)、专用出入口(1—2个)。
1、主要出入口 应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游人主要来源方位以及公园用地的自 然条件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城市主要道路和有 公共交通的地方,同时要使出人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与园 内道路联系方便,并使城市居民可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内。
2、次要出入口
主要为附近居民或城市次要干道的人流服务,以免公园周围
自然式
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这种形式 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这种创造手法是
效法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其缺点
是不易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如中国古代的苏州园 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西湖等。
混合式
混合式是把规则式和自然式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
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
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苗为主,适当 密植。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有害虫的物种,以易于管理。
⒉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进行乔、灌、草本
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荫、防风,又要满 足游人日光浴等的需要 。
1.2各类公园绿地规划 1.2.1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
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 公园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公园面积不宜小区10hm2。
公园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
据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 划的要求,对景区的划分、景点的设置、出入口位置、竖向及地
的安排。常用图纸比例为1:1000或1:2000。 在全园规划的基础上,对公园的各个地段及各
项工程设施进行详细的设计。常用图纸比例为1:500或1:1000。
植物种植设计 依据树木种植规划,对公园各地段进行植
物配置。常用图纸比例为1:500或1:200。
施工详图 按详细设计的意图,对部分内容和复杂工程进
(8)给排水设计
给水 根据灌溉、湖池水体大小、游人饮用水量、卫生和 消防的实际供需确定。
排水
污水应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在地表排泄或排入
湖中,雨水排泄应有明确的引导去向,地表排水应有防止径流冲 刷的措施。
(9)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⒈公园绿化树种选择
由于公园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活动项目多, 所以选择绿化树种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
园路的类型
主干道 次干道 专用 散步道
园路布局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 景点的分布和园务管理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需
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
园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因地制宜,顺势辟路 注意结合地形、环境进行园路的设计。
园路的风格取决于园林的规划形式 主次分明,方向性明确,注意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自然式园路的布局妙在曲折迂回 依据景区的性质、地形、游人的数量确定园路布局的疏密变化。 园路布局必须处理好园路交叉口与分叉口。 园路与建筑的联系 园路与桥的联系
(2)公园布局的基本形式与内容
规则式 规则式公园又称为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它是以
建筑或建筑式空间布局作为主要风景题材的。它有明显的对称轴线,
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 人工美的特点。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如17世纪法国
勒诺特平面图案式花园及我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等。
(6)电气设施与防雷 公园中由于照明、交通、游具等能源的需要,电气设施是不可 少的。开展电动游乐活动的公园、开放地下岩洞的公园和架空索
道的风景区,应设两个电源供电。
变电所位置应设在隐蔽之处。闸盒、接线盒、电动开关等不 得露在室外。电动游乐设施、公园照明灯及其他游人能触到的电
动器械,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自动开关。
平地 公园中平缓用地,适宜开展娱乐活动。如草坪,游人视野开 阔,适宜坐卧休息观景。林中空地,为闭锁空间,适宜夏季活动。集散广
场、交通广场等处平地,适宜节日活动。
山丘 公园内的山丘可分为主景山、配景山两种。其主要功能是
供游人登高眺望,或阻挡视线,分隔空间,组织交通。 水体 公园内的水体往往是城市水系中的一部分,起着蓄洪、排涝、 卫生、改良气候等作用。 驳岸和山石 河湖水池必须建造驳岸并根据公园总体设计中规定的 平面线形、竖向控制点、水位和流速进行设计。
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以外的其他架空线和市政管线不宜通 过公园,特殊情况时过境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7)公园地形处理
公园地形处理,应以公园绿地需要为主题,充分利用原地形、 景观,创造出自然和谐的景观骨架。结合公园外围城市道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