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行星地球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行星地球知识点一: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八大行星分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行星地球知识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行星地球知识点三: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2. 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 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一)昼夜交替1.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中地理目录

高中地理目录

目录
必修部分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专题1 地球与地图
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3 地球的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专题2 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专题1 水循环与水资源
专题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1 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
专题2 山岳与河流地貌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六章人口的变化
专题1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空间变化
专题2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
专题1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等级体系专题2 城市化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1 农业的区域选择
专题2 农业地域类型
第九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专题2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七章世界地理
第十八章中国地理
专题1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专题2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专题3 中国区域差异
选修部分
选修三旅游地理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六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重要的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重要的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重要的知识点和记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

2. 天体系统:由运动中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更广阔的宇宙。

二、行星地球的特征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具有类地行星的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生物存在,这是其特殊之处。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三、地球的运动与结构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

这些运动对地球的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层次,每层都有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特性。

四、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等,这些活动对地球的电离层、磁场和大气层都有影响,可能干扰无线电通讯、引发磁暴和极光等现象。

五、地图与经纬网1. 经纬网: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是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的网格系统。

2. 地球仪:模拟地球形态和运动的仪器,通过地球仪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

六、地球的圈层结构1. 大气圈:包围地球的气体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2. 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场所。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掌握这些关键记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行星地球”这一章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课件:第一章行星地球复习

教学课件:第一章行星地球复习

地球的内部构造与运动
总结词
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这些 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各种运动,如板块 运动、地震和火山等。
详细描述
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地壳、地幔、 外核和内核。这些层次之间的密度、温度和压力差异 导致了地球的各种运动,如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等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板块运 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和碰撞,地震是由于 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突然释放,而火山 则是地壳中的岩浆通过地壳裂缝喷发到地表的现象。
行星地球的运动规律
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这个周期被称为恒星日。地球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方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公转
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个周期被称为恒星年。地球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方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绕太阳旋转。
02 行星地球的构成
地壳
定义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由岩 石构成。
特点
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陆 地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构成, 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作用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活跃的层,地震、 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都发生在地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上地 幔和下地幔由不同成分的 岩石构成。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变化的主要驱动 力,通过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如俯冲 、平移和转换边界,影响地壳稳定性 和地震活动。
地球的气候变化与演化
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 和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等,导致冰期和暖期的交替出现。
气候演化
气候演化是指地球历史上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大气成 分、温度、降水等的变化,对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

1、行星地球

1、行星地球

(3)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年。
11、2014 年 10 月 28 日,出现了 11 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下图甲 1940-2000 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信息最能直径反映太阳活动对地区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1)太阳黑子和耀斑( )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美国遭飓风袭击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与黑子活
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从上图可以看出,1960 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
☆重难点: 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在分析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少的问题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4页共8页
2、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周围放射能量的现象或过程,其影响因素主要 是纬度、天气状况、海拔、大气透明度、日照时间、大气污染程度等。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对地球的影响很 大。 (2)影响不同 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 上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许多地区的降水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扰乱电离 层、干扰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导致一些自然灾害多发。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行星地球 课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行星地球 课件PPT

0.007
0.01 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倾角都很小,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 偏心率都很小,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近圆性
宇宙大爆炸理论
“哈勃超深地域(130几亿光年)”照片上有超过10000个 星系,揭示了宇宙大爆炸早期各种形状、大小和年龄的 星系
太阳日:360059/
24时 昼夜更替周期 用于日常生活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为什么?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
(2)自转、公转的方向相同
探究:(1)若自转、公转的方向不一致,太阳日还长吗?
太阳日比恒星日短(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将变为23时52分8秒
(2)若自转、公转的方向都变为自东向西,太阳日还长吗? 都变,相当于没变
探究:(3)若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不变,自转、公转
速度变化,恒星日、太阳日将怎么变? 自转速度变快,公转速度不变, 二者都变短 ?
自转速度变慢,公转速度不变, 二者都变长 ?
例3、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从第一天
见到太阳在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
( B ) A 24小时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想一想 从极地看,经纬网的形状是怎样的?
求A 地的地理坐标?
A
300N
900E
00
顺自转方向看,经度数依次增大的是东经度
顺自转方向看,经度数依次减小的是西经度 N 半球?
3、自转周期:
恒星日:自转3600 23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用于科学工作
海神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一章: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纬度向值向北(上)增加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经度值向东(右)增加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依
经线指示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
点,南极为最南点)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实距为
同一纬线上经度极差1度,实距为111xcosa
米(a 为纬度值)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
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越小则反之
将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n(或1/n)倍,则新比
例尺=n(或1/n)x原比例尺
将比例尺放大(或缩小)n(或1/n)倍,则新比例
尺=(n+1)(或1-1/n)x原比例尺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或缩小)到的
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般定向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按“上北下
,左西右东”定方向
向标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
,指向标一般指示北方
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是指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点间经度小于180度的弧为劣弧,大于为优弧
要误以为东经值在东半经球西经值在西半球
通的行星,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构与水星,金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其它行星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其它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高考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专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专题

地球运动专题(1)轨道为赤道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C.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 D.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答案:D 点拨:如果没有相对运动,地球上观察连续两次正午的时间间隔应为一个太阳日,如果物体顺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如果物体逆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大于24小时。

例题2: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答案:A 点拨:图中范围内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处的一半,且自南向北减小,说明位于北半球,即纬度在北纬60度附近。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A 点拨: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圆周运动的周长,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高度大,运动周长增大,速度增大。

例题3:某日酒泉昼长11时20分,西昌昼长11时40分。

某航天专家上午11时乘飞机从酒泉到西昌参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途中飞行3小时。

据此和下图分析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为:A.11时40分 B.14时30分 C.11时30分 D.11时14分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

地理必修 第章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理必修 第章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

宇宙
银河系 其他
(总星系)
河外 星系
恒星 系
地月系
其他行 星系
知识拓展:光年
光年是计量天体间 时空距离的单位,一般 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 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 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 播一年的距离,约为 94605亿千米,是由时 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 (每秒约30万km)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一)太阳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一)外部条件:①光照;②公转轨道安全 (二)自身条件:①温度;②空气;③水
地理必修1 第1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9
地理必修1 第1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9 地理必修1 第1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9
②运动性:宇宙中的一切是在 不断运动
天体 天体系统
(二)天体 1、概念: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判断依据:①是否是宇宙间的物质, 天体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②是否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
× 练一练:在地球上还未发射的卫星;
√ 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的卫星;
(二)天体 3、分类: (1)自然天体 星云 行星 恒星 卫星 彗星 流星...
地球存在生命
材料四:八大行星质量、体积、大气对比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星
与地球的质量比 0.05
与地球的体积比 0.056
有无大气层

金星 0.82 0.856

地球 1.00 1.000

火星 0.11 0.150 稀薄
结论④: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可以吸附大气
地理必修1 第1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9
地理必修1 第1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9
地理必修1 第1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9

高一地理行星地球知识点

高一地理行星地球知识点

高一地理行星地球知识点高一地理:探索行星地球高中地理课程中,行星地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地球作为我们所处的星球,其形成、结构、地壳运动、地理变化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本文将就地球的形成、结构与运动、地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助于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加全面。

一、地球的形成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后,随着星云互相碰撞和聚合,逐渐形成了行星系统。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一个被赋予生命的行星,这得益于其适宜的距离、物质组成和稳定的环境。

地球有多个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以下的层,由上层软流圈和下层固态流圈组成。

地核是地幔之下的部分,包括外核和内核,其中外核是液态的,内核则是固态的。

二、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的结构分为静止区域和不断变化的区域。

静止区域指的是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它们相对稳定且不随时间而变化。

不断变化的区域主要是地幔和地核,它们会对地壳产生影响,形成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旋转和公转两种。

旋转指的是地球自转的运动,即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天。

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运动,一年为一个公转周期。

地球的旋转和公转使得北半球和南半球交替出现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三、地球的地理变化地球的地理变化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和天气气候的变化。

地壳运动分为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两种形式。

构造运动主要指的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和地形变化等地质现象。

地质作用则是大地构造的变化,比如隆起、沉降和抬升等。

天气气候的变化是地球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导致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和角度不同,形成了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气候带。

此外,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也会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

地球作为我们所处的星球,其形成、结构与运动、地理变化等方面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的实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球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高考二轮专练 行星地球(一)1

高考二轮专练 行星地球(一)1

行星地球专题练习题(一)“从北京(40°N ,116°E )看世界”,下图为以北京为中,3000 km 、 6000km 为半径的圆,图中 ab 为部分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0千米,据此完成1~2题1.图中 d 点可能是( )A .东京(36°N ,140°E )B .莫斯科(56°N ,38°E )C .伦敦(52°N ,0°E )D .乌鲁木齐(44°N ,88°E ) 2. 此时此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地方时为 6 时B. a 点的位置大约是(86°N ,64°W )C .北京周边农村的田里麦浪滚滚D .我国江淮地区进人伏旱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小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4. 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 最合适的地点是( )A .①B . ②C . ③D .④5.图乙是某同学在 ④ 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 . 5 : 30 B. 6 : 30C. 17 : 30 D . 18 : 30虽然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只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

据此回答6~7题。

6. 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 .太阳辐射能是一种电磁波B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外部的核聚变反应C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用的唯一能源D .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都多,这是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7.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是( )①煤②石油③水能④地热能 ⑤风能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8~9题。

高中地理 第1章第1讲 行星地球(共58张PPT)

高中地理 第1章第1讲 行星地球(共58张PPT)
菜 单
练 考 题 · 随 堂 自 测
提 考 能 · 图 表 解 读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地理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练 考 题 · 随 堂 自 测
提 考 能 · 图 表 解 读
1.以经纬网图、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地形图的相关 计算、地形特征的描述、方向判断及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 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复习时,应侧重读图能力的训练,建 立空间思维,有效提升读图、析图能力。 2.结合科学探索的最新成果,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太 阳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之一。复习时,应 注意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我国主要卫星发射基地和 世界著名卫星发射基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3.以重大时政事件为切入点,以光照图及变式图为背景,考 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及季节的判断是历 年高考的热点。复习时,要注意利用信息、新材料,培养 处理信息、图文转化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联系 工农业生产实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练 考 题 · 随 堂 自 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分布 愈大 ,西经度的 _________ 规律 愈大 度数愈向西_________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愈大 ,南纬的度数愈 ________
愈大 向南_________
提 考 能 · 图 表 解 读
20°W~0°~160°E 东半球 赤道 为界,以北 划分 为___________ , 以_________ 半球 160°E~180°~ 西半球 20°W为________
方向判定方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方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________
纬线 指示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________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行星地球+主题1+昼夜长短(课件)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行星地球+主题1+昼夜长短(课件)
1.日出时刻早晚判断主要看纬度、经度、海拔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 短,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相同经度,纬度位置越靠北,越早迎来 日出; 相同纬度,经度位置越靠东,越早迎来 日出。 同地区,海拔越高,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
123456
(天津地理)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
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 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 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
反之
夏至 昼最长
北回归线
昼渐长
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秋渐分长,次年也春渐分短赤道
春分 昼夜平分
昼渐长
南回归线
冬至
昼最短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微考点2
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地球自转方向

正午 12::0
日出 上午
√D.南宁(108°E,23°N)
123456
117°E
6.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全球日出日落方位相同: 3月21日-9月22日,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9月22日-次年3月21日,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丁至戊
123456
(2022·6月浙江选考)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
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
意图”。完成1~2题。
1.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



α
a
H
N
S
123456
α=180°-(H+a)

一单元行星地球共24页

一单元行星地球共24页
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有极夜。
(2)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 午12点—日出时间)×2 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 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点,由于黑子温度比 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2)耀斑:色球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大气 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3)周期:大约11年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 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如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⑤影响地球自然环 境,产生自然灾害。
1、1 宇宙中的地球 2、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
地月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宇宙(总 星系)
其他恒星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 地方太阳辐射强,我们一般说纬度低的地方 太阳高度角小,因此可以说纬度低的地方太 阳辐射强。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 少,太阳辐射强。所以说青藏高原太阳辐射 强 3、天气状况。天气状况好的太阳辐射强。 我国南方虽然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阴雨天 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因此 南方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含义: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成,称为天体。

2.天体的分类:宇宙中常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层次图⎧⎪⎧⎪⎪⎨⎧⎨⎪⎪⎨⎪⎪⎪⎩⎩⎩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典例1】 (2019·广东6月学考)晴朗的夜空,能够看到的大部分天体是( )A.卫星B.彗星C.恒星D.行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位置: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2.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性: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分类:按照距日远近、体积和质量等特征,分为三类: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巨行星:木星、土星。

(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典例2】(2017·广东6月学考)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 A.火星 B.太阳 C.金星 D.月球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特殊性: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2.存在生命现象的条件(1)外部条件(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2⎧⎪⎪⎪⎨⎪⎪⎪⎩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自身条件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了保卫地球的 大气层地球上存在液态水【典例3】 (2019·广东6月学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A.公转轨道面和其他行星相差巨大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1)太阳高度角:纬度低,则光照强。

(2)地形地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则辐射强。

(3)天气气候:阴雨天多,则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弱,反之则强。

(4)大气洁净度:大气污染越严重,透明度越差,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典例4】(2017·广东6月学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大气逆辐射减弱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可以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1)概念: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2)主要类型以及分布位置:①黑子:分布在太阳的光球层,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②耀斑:分布在太阳的色球层,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典例5】(2018·海南学考)2017 年 9 月 6 日,太阳耀斑爆发强烈。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耀斑爆发对地球影响的是( )A.出现“磁暴”现象B.地球光热的主要来源C.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D.出现极光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输的特性不同。

2.地震波(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P 2:S ⎧⎪⎨⎪⎩纵波波分类根据传播特性分为横波波 (3)纵、横波的特点①纵波P:传播速度比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气体和液体传播。

②横波S:传播速度比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4)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3.内部圈层结构划分(1)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2)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3)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部分,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又可分为E外核和F内核两层,特点是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典例6】(2018·海南学考)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向外依次是(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幔、地核、地壳C.地核、地幔、地壳D.地核、地壳、地幔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典例7】 (2019·广东6月学考)密切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洋环流B.水循环C.地壳运动D.大气环流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典例8】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

据此回答(1)~(2)题:(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45°1月B.60°1月C.60°7月D.45°7月二、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1.概念: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与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26′。

如图所示: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如下图所示:要求:①将上下两图对应来看。

②上图有多种变式图。

【典例9】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正确表示2019年元旦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北半球位于冬季C.北半球昼短夜长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三、地球自转的意义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1)昼夜之分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晨昏线①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②特点:过地心,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大圆。

③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为晨线,由昼入夜的为昏线。

④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两者重合,可判读这一天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前后。

两者相交,其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⑤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若晨昏线与纬线相切,则该纬线圈以内出现极昼或极夜,其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成互余关系。

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则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

(3)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2.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

3.地方时(1)产生: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同一纬度的地方,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有关地方时的计算①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和两地经度差,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②已知某一地的经度和两地地方时差,求另一地的经度公式4.时区与区时(1)时区的划分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④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2)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①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公式②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的方法公式③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区时的方法公式【典例10】 (2019·上海6月学考)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黑夜,经过该节气三个月后,极圈内出现极夜。

该节气出现的三个月后,上海(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四、地球公转的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①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②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2)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把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角度最大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定为夏季。

②北温带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为温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极圈至极点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典例11】 (2019·广东6月学考)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会议期间博鳌( )A.白昼比黑夜长B.昼长逐日变短C.夜长逐日变长D.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降低(2)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发射卫星的优势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纬度低,初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海运便利,便于运送大型设备C.降水少,天气晴朗,风力小D.周边海域广,残骸坠落的安全性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流星雨B.河外星系C.飞机D.在太空工作的人造卫星2.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带,图中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 )A.①B.②C.③D.④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3~4题: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关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4.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长度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2019 年 2 月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太阳上岗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统计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