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三大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三大战略

----不同时期全球战略的特点

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业班级:机械五班学号:120108367 姓名:季小虎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在许多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切研究美国全球战略,有助于总体上把握美国的军事策略和安全,判断其国际行为的基本趋势。作为二战中最大的战胜国美国在战争中积累下大量的资源及财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基于此,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关键词:美国军事战略经济战略文化战略不同时期特点

作为二战中最大的战胜国美国在战争中积累下大量的资源及财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基于此,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美国在争霸过程中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战略,及军事战略、经济战略和文化战略。

一、军事战略

(一)、部署重要海路的军事基地、其军事能力是控制海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发动攻击。

(二)、部署军力在各个路地上的战略位置、其目的是防范或打击不老实的对手。

(三)、部署重兵防范潜在战略对手、其最终的目的是消灭。

(四)、太空、海洋、路基、网络形成的海陆空全方位监控世界。

二、经济战略

(一)、金融、美国的金融产业非常完整。控制全球经济贸易、目的是吸收世界资金。

(二)、科技、不仅军事科技世界首屈一指,而且民用科技也是全球最发达之一。不过就是限制很多,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能获得高科技产品、卖给其他国家的都是美国淘汰的产品。这是他的实体经济。

(三)、货币、控制他国的经济和打压他国经济的战略武器。

三、文化战略

文化、文化概念的输出和意识形态的灌输,目的是消灭你的抵抗意志、扰乱你的民心、搞乱你的政权基础、控制国家政权的工具。

四、不同时期的对外战略特点

虽然美国通过三大战略控制全球,但是美国在各个时期采取的方针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1、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2、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3、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4、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5、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1、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2、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三)、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

(四)、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3、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

补充: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体现出美国对

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与当时美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有关:①是美国调整亚洲政策的需要。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苏联的争霸;③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五)、卡特政府(1977-1981年)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2、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关系,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3、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4、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谋求同中国建立对抗苏联的战略合作关系。5、重视人权外交。1979年2月伊朗霍梅尼革命胜利、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沉重打击了卡特政府的对外政策。1980年1月,“卡特主义”出台,美苏关系再趋紧张。

(六)、里根政府(1981-1989年)“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里根是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时刻上台的。里根放弃了前几任缓和和维持均势的战略,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以下几点政策:1、1985年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谋求美国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并且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拖垮苏联。2、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在第三世界和军备上同苏联激烈争夺。3、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力图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使盟国服从于反苏的总战略。4、里根执政初期,美中关系起伏波折,随后趋于平稳,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七)、老布什政府(1989-1993年)的全球战略

老布什总统任期内,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1、1989年初,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所谓“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在不放弃军事遏制的条件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和平演变”为灵魂,抓住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亲西方的反对派,最终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2、1989年底,提出了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新大西洋主义”:主张把北约、欧共体、欧安会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其实质是要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利益。3、对中国推行既维持美中关系的基本框架,又诱压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两手方针。4、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动荡对美国的影响,加强美国处理地区危机的能力。1991年实施沙漠风暴计划,打击伊拉克。

5、提出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八)、克林顿政府(1993-2001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参与和扩展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所谓“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