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1.判断地形部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如下图所示: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和数值判断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5.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
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300米,高于2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400米(低于500米),为小山丘。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一、等高线图绘制原理等高线图与景观图对比二.等高线的基本特性要点·疑点·考点(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8)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五种地形类型,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地形名称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三、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练习题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分析如下:分析如下: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①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凸高为谷,是集水区。
ppt-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精品资料
100
鞍部
50
练一练: 说出地形名称 鞍部
山谷 陡坡 缓坡
山顶 山脊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
山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穿越法
300
100
200
200
100
300
2、地形图的解读
A B
如右图: 顶部A:500 ≤ HA <600 底部B:200 < HB ≤ 300 崖高H:200 ≤ H <400
A B
高程差计算方法: 高小 - 低大≤ H < 高大- 低小
如何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坡度大小与等高线疏密状况、 等高距以及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1、明确坡度概念和数学表达形式
坡度= tgα=H/L =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流水法
山脊
山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山
300
200
100
A
脊 100 200 300 B
山谷
300 200 100
C
100 200 300
D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峰
盆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成图的原理?
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的绘制原理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等高线地形图常用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能反映地10面0 的实际高100度、起伏100状态,并具 有一定的抽象立体感。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 合,如盆地或山地。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 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 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⑷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 在陡崖处出现。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 缓: “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 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 山坡缓。
Y 图2
要领: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B
E
难点1: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难点1: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
山谷
要领: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切线法
300
100
200
200
100
300
山谷
山脊
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流水法
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 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C、陡崖的高差
A、地形的识别
E
D
C
300A
250
G
250 B
200 F
150 100
50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300A
C 250
200
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练习3: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①图中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风; ②Q对P点的最大相对高度H可以达到多少? ③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____地区。
西北
59<H<60
西北
820
.
.
.
.
.
.
.
.
.
.
.
.
.
.
.
.
.
.
.
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
.
.
.
.
.
.
.
.
.
.
.
.
.
.
.
.
步骤4:画垂线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
解决问题
80
140
160
180
120
100
0 10米
水平比例尺1:1000
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XY方向为中间 两侧 ;MN方向为中间_ 两侧 (高、低)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 ;中间低两侧高—— 。 方法二:纵向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 弯向 ;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 弯向 。(高处 低处)
N
甲
乙
5、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 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课件
A
400
B
300
100
C
100 200 300
200
D
400
E
①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shāngǔ)——凸高为谷,是集水区。 ②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凸低为脊,是分水岭。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3.水库(shuǐkù)、大坝的选址
(1)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 的洼地或小盆地,尽量少占淹没(yānmò)良田和村落。 (2)坝址在峡谷地带,避开断层或喀斯特地貌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练习题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
(shuǐpíng)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 B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2.等高线的形态(xíngtài)与山脊山谷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2.等高线的形态(xíngtài)与山脊山谷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三、等高线图上的基本(jīběn)部位类型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山丘 闭合曲线外 山峰 低内高▲符
号
山脊 等高线凸向 低处,中间高 于两侧
地形特征
说明
四周低中 部高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外侧,坡 度向外侧 降
山脊线也 叫分水线
山谷 等高线凸向 高处,中间低 于两侧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③等高线特别密
集是陡崖,多条
等高线重合是悬
崖。
陡
530
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520
(n-1)d≤h<
(n+1)d,
510 500
其中,n为两地间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4、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①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高距或差 为零(如在鞍部)
400 200
300
4、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①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高距或差 为零(如在鞍部)。
如图,判断图中A的海拔范围
可能是多少?B呢?
4、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①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高距或差 为零(如在鞍部)
丙
2、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 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海 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 地址,并分别阐述你的 选择理由。
③处宜建海滨浴场, 此处位于港湾中,水 域较浅,沙滩宽阔; 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 密集,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
3、判读
(1)各种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地、盆地 山脊、山谷 缓坡、陡坡 鞍部、陡崖 (2)五种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2)五种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海拔低于200M,等高线布稀疏。 山地: 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 A、500—1000M,低山 B、1000—2000M,中山 C、2000以上,高山 丘陵: 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 高原: 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线密集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二、地形剖面图
定义:是沿等高线地形图的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 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意义 :更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二、地形剖面图
绘制步骤:
西
100 300 700 500 800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山
脊
山
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穿越法
300 200 100 200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100
300
山谷
山脊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
脊
山
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D
250 B
G
F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低
D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250
B高
山脊
山顶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D
B
F
低
山谷
E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D
250
G
B
F
鞍部
2、地形图的解读
• 3.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位,可能发育 成河流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4.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最可能为 咸水湖的是( )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 坡
等高线地图的应用
1、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可以减少施工难度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 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 地处
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和地形剖面图
550
550
550 甲
500
500
450
“若大红于等大 的高ꎬ线小于为小5的50”, 原则 则550m<ꎮ甲<600m.
3.闭合等高线判读 判断图中甲地高度
550
甲
500
若红等高线为500, 则450m<甲<500m. 若红等高线为550, “则大5于50大m的<ꎬ小ꎮ甲于<小的60”0原m则.
“大于大 的,小于小的”
地图—PART 04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和地形剖面图
学习目标
01 说 出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应 用 . 02 利 用 地 形 剖 面 图 绘 制 原 理 解 决 问 题 . 03 熟 练 掌 握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中 的 计 算 方 法 .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
任务:7月底,你和小伙伴们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 以通视(如图 1);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通视(如图 2)。
2.根据是否穿越沟谷判断。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 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 3)。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图判断在E、F、C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
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 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一)地形剖面图绘制步骤
1.选线:确定剖面线
2.建坐标,定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 致,垂直比例尺一般 是原图的5、10、15、 20倍,倍数越大,起 伏越明显。
3.描点
起止点、交点、特殊点
4.连线
1:100000
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4) 支流C与D相比,_C_河流短促流急,原因是_____
_等_高线密集落差大
第18页/共24页
2 4
1
3 5
G
第19页/共24页
某山区的一所学 校,拟组织学生对附 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 行调查。
判断在E、F、G三
个地点中,能目测
G
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
辆的是
。
E
F
G
H
H
H
第20页/共24页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有关知识点
①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②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即为等高距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在图内闭合小圈表示盆地或山地
在大图中看不到等高线的闭合,中断在图边框上 ④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⑥等高线向高值处弯为山谷(集水线) 等高线向低值处弯为山脊(分水岭) ⑦示坡线表示坡降的方向
高于500
低,0米200米
米
起伏不 大,边 缘陡峭
坡度较 坡度
陡,沟 谷较深
平和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第13页/共24页
等高 线剖 面图 A 的画 法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深线
200m
100m 0m 100m 等高线
200m 300m
B
最高处[300, 400)
(2)本区属于_温_带___气候,理由是_夏_季__高__温_多__雨__,__冬_季__寒__冷干 (充3分)B开河发流量B河特的季点风水是资_径年源_流际,_量变拟_夏化建_季大一_大水_燥冬库,_季,最_小请冷_,在月_季均图_节温上_低变用于_化“0_和°|_|C”为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25
如右图: 顶部A: 500 ≤ HA <600 底部B: 200 < HB ≤ 300 崖高H: 200 ≤ H <400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Ⅹ (n-1) ≤H< Ⅹ (n+1)
A B
26
知识初探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地形的剖面图
27
关键:绘制出地形剖面图
28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00
100
7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地处, 中间高于两侧
8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9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15
山谷
E
D
300A
C 250
B
250
200 F
150
100 50
低
山谷
16
E
D
300A
C 250
G
B
250
200 F
150 100
50
鞍部
17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
山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18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37
谢谢!再见!
38
10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山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11
解读1: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
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 ( ) A
A
B
C
D
坡度 = 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距离
友情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 同一幅图中
12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13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E
D
C
300A
250
G
250 B
200 F
150 100
50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14
300A
C 250
200
陡崖
150
100
50
B高
250
低
D
山脊 山顶
等深线
-300m -200m-100m 0m
等高线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29
步骤1:定剖线
30
步骤2:定比例
31
步骤3: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32
步骤4:画垂线
. .. . . . . . . . . . . . . . .
33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34
解决问题
35
学习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一、高度的计算法 海拔、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绘制 2、地形图解读
坡度的识别 地形的识别
陡崖的高差
三、地形的剖面图 三定二画
36
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1、减少施工难度; 2、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3、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4、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山谷 陡坡 缓坡
鞍部
山顶
山脊
4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5
1、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100 100
200
150
150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流水法
山脊
山谷
20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峰
盆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山峰中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绘制
1
知识初探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地形的剖面图
2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乙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500米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3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21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22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3
2、地形图的解读
C、陡崖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24
A
650
B
600
500 400 30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