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解质鲁科版必修一
高中化学 2.2《电解质》课件2 鲁科版必修1
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 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简单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
一、电解质的电离 问题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判
断依据。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 酒精,CO2 SO2 NH3
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 条件是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或难电离或 挥发性的物质。
三、离子方程式
1 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 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可表示为 OH- + H+ = H O 。
2
问题2
阅读P45方法引导,归纳离子方 程式的书写程序。
迁移· 应用
分析P44所列反应以及盐酸与碳酸钠 溶液反应的实质。 OH-与Cu2+结合成难溶的Cu(OH)2 沉淀、Cl-与Ag+结合成难溶AgCl沉淀。 CO32-与H+结合成挥发性的CO2气 体和难电离的水。
问题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是什么?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 生的条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是 离子间的反应引起离子浓度的降低 。
交流· 研讨
问题1
为何NaCl固体不导电、而
NaCl溶液能导电? 在固体中虽存在Na+ 、Cl-却不 能自由移动;而在水溶液中,固体 中排列紧密的Na+ 、Cl-进入溶液能 够自由移动。因此 NaCl溶液能导电
交流· 研讨
问题2
是否存在阴阳离子就能导
电?熔融的NaCl能否导电?
物质中存在带电微粒且可自由 移动时才可导电。 受热熔化时,原来排列紧密的Na+ 、 Cl-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熔融 的NaCl也能导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2.2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结合电解质的电离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电解质的电离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电解质的电离内容,强调电解质的电离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电解质的电离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强电解质实例:HCl、NaCl、K2SO4等。
-弱电解质实例:CH3COOH、H2SO3等。
-非电解质实例:CO2、NH3等。
5.电解质电离的应用:
-工业:冶炼金属、制取化学品。
-医药:制备药物、控制药物释放。
-生活:食品添加剂、清洁剂等。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理论作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理论作业,如电解质的电离的概念、条件和类型的理解与应用。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电解质的电离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电解质的电离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电解质的电离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电解质的电离现象。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电解质的电离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对电解质电离的理解。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促进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2.1电解质
致的是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SO4至过量 b.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 c.向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解析】a中,Ba(OH)2为强电解质,H2SO4为强电
解质。Ba(OH)
2+H2SO4====BaSO4↓+2H2O,H2O为弱电解质,其
(4)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强电解质来说,电离方程式中要用
“====”。然后检查所写的电离方程式中前后原子个 数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答案:(1)Al2(SO4)3====2Al3++3SO42(2)(NH4)2SO4====2NH4++SO42-
③氨水是混合物;④铁属单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 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⑤蔗糖、⑨二氧化碳在水溶 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属非电解质。 答案:①②⑥⑦⑧⑤⑨③④
A组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H3B.(NH4)2SO4C.Cl2D.CH3COOH 【解析】选A。A项属于非金属氢化物,属于非电解质; B项属于盐类,属于电解质;C项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属于酸类,属于电解质,故选A 项。
2.(2010·贵阳高一检测)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
是() A.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B.电解质可以是混合物 C.电解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D.电解质一定是单质
【解析】选A。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3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用铂电极(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B.HCl溶液C.酸性NaCl溶液D.酸性AgNO3溶液解析电解稀NaOH溶液时,阳极:4OH--4e-O2↑+2H2O,阴极:2H2O+2e-H2↑+2OH-,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故A正确;电解HCl溶液、NaCl溶液时,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2H2O+2e-H2↑+2OH-,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Cl2,故B、C错误;电解AgNO3溶液时,阳极:2H2O-4e-O2↑+4H+,阴极:Ag++e-Ag,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Ag和O2,故D错误。
2.用石墨棒作为阳极、铁棒作为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棒周围有大量的Na+B.铁棒质量增加C.电子通过熔融电解质由石墨棒流向铁棒D.阴极发生氧化反应解析阴离子移向阳极(石墨棒),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阳离子移向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Na++2e-2Na,A、D项错误,B项正确;电子不能通过熔融电解质,熔融的电解质是由于其内部自由移动的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C项错误。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活动中做了一个“彩虹”实验。
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溶液的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 )A.蓝、紫、红B.红、蓝、紫C.红、紫、蓝D.紫、红、蓝解析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阳极区溶液呈酸性,溶液呈红色;阴极电极反应为4H++4e-2H2↑,阴极区溶液呈碱性,溶液呈蓝色;中间仍为紫色石蕊溶液。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电解质的溶液,在电解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依次为升高、不变、降低的是( )A.AgNO3CuCl2Cu(NO3)2B.KCl Na2SO4CuSO4C.CaCl2KOH NaNO3D.HCl HNO3K2SO4:由上述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元素与物质世界PPT(第2课时离子反应)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鲁科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第2课时 离子反应
第一页,共五十二页。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 1.变化观念:认识化学变化
2.认识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 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件。
2.证据推理:通过分析、推
3.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
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质特征。
4.初步掌握离子共存的判断方 3.科学探究:能发现和提出
法。
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第二页,共五十二页。
离子反应 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实验 装置
中离子,共五十二页。
2.离子反应 (1)概念:在溶液中□8 ___有__离__子__参__加____的化学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发生了改变。 (3)发生的条件
难电离
第五页,共五十二页。
(1)难溶的物质指 20 ℃溶解度小于 0.01 g 的物质。 (2)难电离的物质即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3)挥发性的物质指气体,如 CO2、SO2、NH3 等。
第十二页,共五十二页。
第二步:确定发生化学反应的微粒、产物及其数量关系 判断微粒中哪些能够相互作用,使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的 浓度改变。推测反应后的产物,用□11离__子__符__号__或□12 __化__学__式__ 表达产物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并标注发生反应的微粒间 的□13 __数__量____关系。其中难溶、难电离或具有挥发性的物质 用□14 _化__学__式___表示。 对于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3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课件
课堂小结提升
【知识整合】
一、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二、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易错提醒】
1.误认为离子放电顺序是一定的,不会改变。其实不然,离子放电顺序是各离子浓度
相同、且浓度较小时的一种理论上的理想情况。离子浓度改变、温度改变、电极材
料改变、电解电流改变都可能会影响放电顺序。所以要根据题目信息做出判断,若无
在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故 D 错误。
Fe2+、4Fe2++O2+4H+
Cl2↑,总反应为 4HCl+O2
2Cl2+2H2O,根据题中信息得到 Fe3+
学习任务2
离子放电顺序与四种电解类型
自主梳理
一、离子放电顺序
1.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顺序
Ag+>Fe3+>Cu2+>H+(酸)>Pb2+>Sn2+>Fe2+>Zn2+>H+(H2O)>Al3+>Mg2+>Na+>Ca2+>K+。
D.外电路上每转移 1 mol 电子,理论上可催化还原标准状况下 CO2 气体 11.2 L
-
-
解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b 极上 Cl 失去电子生成 ClO ,b 极为电解池阳极,a 极上
CO2 得到电子生成 CO,a 极为电解池阴极;与 b 极相连的电源电极为正极,与 a 极相
连的电源电极为负极。根据分析,a 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A 正确;因右池电解
2+
D.Fe 在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
Fe2+、4Fe2++O2+4H+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二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间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以“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3、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路径。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引入】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物质类别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电离方程式溶质粒子两两混合后的化学方程式【交流研讨】判断以上各溶液能否导电?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原因?现象又如何呢?【过渡】请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实验探究1】编号ⅠⅡⅢ实验为了确认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离子相互间能否发生反应,如上图做了如下三组实验。
(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证明了________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什么现象证明溶液中的另两种离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Ba2+不与________大量共存,Cl-不与________大量共存。
【学生讨论归纳】(1)验证Cl-与Cu2+、SO2-4与Na+不反应(2)Ba2+与SO2-4溶液为蓝色说明Cu2+未参加反应(3)SO2-4Ag+实验探究2.现象1 现象2 现象3电流计指针读数由_大_ 到_小_ 溶液红色__退去__有__白色沉淀_____产生现象的原因离子浓度变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小Ba SO4不溶于水实际反应的离子H+OH-SO42-Ba 2+【交流研讨】⑴、大家到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⑵、观察到的白色沉淀物质是什么?电流表指针为何变化?⑶、实验现象对于你认识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26张PPT).pptx
Ba(OH)2+Na2CO3 ===BaCO3↓+
2NaOH
复分解 反应
知识·回顾区
2. 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强酸有 盐酸、硫酸、硝酸 ;常见的强碱有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
本 节
(2)你知道的可溶性盐有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多数
栏 目
硫酸盐和氯化物 ,难溶性盐有 BaSO4、PbSO4、Ag2SO4、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A.Na+、Mg2+、Cl-、OH-
B.H+、Ca2+、CO32-、NO- 3
本
C.Cu2+、K+、SO24-、NO- 3
节 栏
D.Na+、HCO- 3 、OH-、Ca2+
目 开
解析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关键是看离子间能否
关
节 栏
Ca2+与 CO32-、Ag+与 Cl-、Ca2+与 OH-等;
目
开 关
(3)生成气体物质如:CO23-、S2-与 H+等;
(4)HCO3-既不能与 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OH-大量共存。
学习·探究区
本 节 栏 目 开 关
自我·检测区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2H+===2Na++
学习·探究区
(3)由上述分析可知:离子反应的概念:在溶液中 有离子
参加 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
2.离子反应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本
(1)离子方程式是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
节 栏
反应的式子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D)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O23-+2H+===CO2↑+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24-
===BaSO4↓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D.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2++CO23-
===CaCO3↓ 解析 A 中碳酸钙要写分子式;B 中漏写 H+和 OH-的反ຫໍສະໝຸດ 高中化学课件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 2 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基础梳理
一、教材实验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向 0.01 mol·L-1 的 B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按教材中装置图所示连 接装置,然后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 0.2 mol·L-1H2SO4 溶液。
7
随堂训练
1.加入 NaOH 溶液后,溶液中下列离子数目会减小的
是
( B)
A.CO23- B.Fe3+ C.SO24- D.Cl-
解析 离子反应发生反应的重要条件是离子间相互反
应生成沉淀、难电离物质或气体。上述离子中只有
Fe3+能与 OH-结合生成 Fe(OH)3 沉淀,所以选 B。
8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6
6.某溶液中只含有 Na+、Al3+、Cl-、SO24-四种离子,
已知 Na+、Al3+、Cl-的个数之比为 3:2:1,则溶液
中 Al3+与 SO24-的个数之比为
( A)
A.1∶2 B.1∶4 C.3∶4 D.3∶2 解析 此题是考查溶液的电中性原则。
17
7.Cu、Ag、Ba 均为重金属,重金属离子有毒。实验室
10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钠投入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制漂白剂______________。 (3)使用(2)中的漂白剂漂白衣服_______________。 (4)用废铁屑置换回收含重金属 Ag+的废液中的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a+2H2O===2Na++2OH-+H2↑ (2)Cl2+2OH-===Cl-+ClO-+H2O (3)ClO-+H2O+CO2===HCO- 3 +HClO (4)Fe+2Ag+===Fe2++2Ag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案-新版
目
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 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 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 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 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一)学生准备 1、复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 教学用具 应完成的条件。 2、 预习 第 2 节 电解质。 重点联系 P 38 的“联想· 质疑”所提出的问题, 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 教师准备
第二节 电解质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知识 与技 能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 写 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 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 的推断。 1、通过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 教 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过程 与方 学 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 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 分类、 归纳、 概括等 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 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NaOH 溶液与 CuSO4 溶液的反应、 Na2CO3 溶液和盐酸的反应;紧接着提供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背景 —— 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生成物条件是有难溶物生成或 有水生成 . 或 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然后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策略——从酸、 . 碱、盐电离的角度入手分析两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类型,再对照酸、碱、 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哪些离子的碰撞结合有效,后用发生 有效碰撞的离子符号及有效碰撞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即为离子 方程式。 )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写酸、碱、 盐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离子种类 → 分析哪些离子能发生有效碰撞而结 合成水、沉淀、气体→将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写在左边,生成的水 或沉淀或气体化学式写在右边。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4)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如AgCl、BaSO4、CaCO3等。强电解质与弱电解 质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 关。 (5)溶液的导电能力只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 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
典例剖析
例1(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 D.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可知,D正确。
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SO2、 SO3、CO2、CO、P2O5 等; 非金属氢化物:NH3等; 大部分有机物:蔗糖、 酒精、CH4等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项目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
电解质
质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水溶液中 存在的粒子
离子、水分子
离子、水分子、电解质分子
(4)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这 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说法不正确。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远远大于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时, 可能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深化拓展
1.电解质的电离及导电性 (1)实质:电离的内因是电解质本身具有离子或具有能产生离子的内部结构, 外因是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 (2)条件:溶于水或熔融状态。
3.通过归纳总结,学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
电离,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课前篇 素养初探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1050
故 C 正确。 答案:C
[分级训练·课课过关]
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BaSO4
B.铜、二氧化硫
C.KOH、蔗糖
D.KNO3、硫酸溶液
解析:氯化钠、硫酸钡都是电解质,A 错误;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B 错误;硝酸钾为电解质,而硫酸溶液为混合物,既
质,C 错误。 答案:D
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中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B.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中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C.NH4Cl 的电离方程式是 NH4Cl===NH+ 4 +Cl-,所以 NH4Cl 是盐
D.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盐 解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电离出氢离子的
子的总浓度小于 0.2 mol·L-1;10 mL 0.1 mol·L-1 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总
浓度为 0.2 mol·L-1;50 mL 0.1 mol·L-1 硫酸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为
0.3 mol·L-1;1 L 0.1 mol·L-1 盐酸中离子的总浓度为 0.2 mol·L-1,则
50 mL 0.1 mol·L-1 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且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多,
⑧熔融的 NaCl 是电解质,共 2 种,A 错误;③CO2 气体,④SO3 气体,⑤ 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的 NaCl 是纯净物,共 6 种,B 正确;③CO2 气体,④SO3 气体和⑥酒精是非电解质,共 3 种,C 正确;①盐酸,②氨水, ⑦铜,⑧熔融的 NaCl 和⑨水玻璃能导电共 5 种,D 正确。 答案:A
分点突破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电解质一.教材分析(一)知识框架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第2节电解质。
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第2节电解质一、电解质的电离【实验演示】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
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学生讨论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点评】从金属导电的“已知”完成对电解质导电“未知”的认识,其实就是学法的一种顺势迁移,学生通过这样迁移式的学习,其知识结论得到了活化。
放手让学生“归纳”,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真实写照。
【质疑1】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质疑2】为什么都含有Na+ 、Cl-的NaCl晶体和NaCl溶液一个导电,另一个不导电?(教师讲解并分析:NaCl晶体虽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
结合NaCl晶体溶于水的电离过程的动画演示,强化说明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并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媒体显示】1.酸、碱、盐的电离HCl=H++Cl- NaOH=Na++OH- NaCl=Na++Cl-【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 Na2CO3、CuSO4、BaCl2(三学生上黑板)【学生讨论并归纳】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过渡】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度讲又叫做电解质【媒体显示】2.酸、碱、盐是电解质【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实验演示】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实验演示】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学生归纳】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问题解决】电解质知识运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人体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比如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大量流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在海上遇险的人们,喝海水为何如同“饮鸠止渴”?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电解质知识加以解释。
【点评】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所在。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媒体演示):1.※2.酸、碱、盐是电解质【形成性检测】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HF=H++F-C.HI=H++I-D.Na2CO3=Na++CO32-【布置作业】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个800字的小论文。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
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自己去解决,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参看P40“知识点击”部分,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点评】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不仅学习方式体现多样性,而且作业的形式和要求也应该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第2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酸、碱、盐溶液或熔融物的导电性实验分析,对电解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①电解质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
即电解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与离子这种微粒密不可分。
(展示试管中的NaOH和CuSO4溶液并混合)那么,像NaOH和CuSO4这些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做出正确回答。
【板书】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演示实验】先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溶液,接着按P41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指导学生边观察实验边做好下表实验记录)。
【点评】做好实验记录,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实验,为问题探究做好前提准备。
【问题探究】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
4.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教师提供探究所必需的有关信息检索:硫酸与Ba(OH)2所属类别;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分析,稀硫酸和Ba(OH)2的水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石蕊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一般颜色)【点评】学生是问题探究的主体,教师作为立足于为学生服务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所必需的信息检索尤为必要。
【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点评】其归纳过程本身就蕴涵了内在的逻辑演变关系,体现了一种逻辑美。
【问题迁移1】请说明下列反应的实质: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析归纳】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
【问题迁移2】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在滴有酚酞的碱溶液中加盐酸)【学生分析归纳】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问题迁移3】说明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析归纳】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H2O和CO2气体【点评】教与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过渡】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它有相应的化学书写方式,即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讲解】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问题解决】如何利用酸、碱、盐的电离知识及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条件书写离子方程式?(首先,教师提供问题解决所用实例——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反应;紧接着提供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背景——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生成物条件是有难溶物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然后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策略——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入手分析两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类型,再对照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哪些离子的碰撞结合有效,后用发生有效碰撞的离子符号及有效碰撞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即为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