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络治疗是中国医学精彩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针灸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且效果极为惊人,几千年来,我国各科医学文献里,虽然散见着不少此种疗法治病的记录,但能做全面整理,应用于临床,并著为专书者,极为鲜见。我手里就有一本王峥 马雯编著的《中国刺血疗法大全》就是一本集诸家经验且收载了全国各地医家刺血疗法资料的专著。我跟随父亲学习针灸多年,常见他应用三棱针治疗,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止于顷刻。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此种疗法适用于任何疾病,却疗效不逊于毫针,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每天要诊治过百的病患, 常常运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各种疼痛、失眠、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皮肤病,效果显著。
刺血俗称“放血”,又称“刺血”,或称“点刺”就是用锋利的器械(一般指三棱针而言),在患者体表上某一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以期达到治病目的。
刺络为人类各种医疗方法中,具有最长久历史的一种,从砭石与九针之形成及《内经》之记载来看,刺络疗法在中国古代医术中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
《灵枢。小针解篇》曾说“宛陈则除之”,意思就是说久病应以放血刺而除去。《甲乙经》也说:“经脉者盛,竖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刺而泻之万全”,这说明了刺络的应用及重要。
放血的范围,一般可指三大类,即经脉、络脉和孙络。络脉是小静脉,孙络是末梢毛细脉管,这些血管在没有”涫辈簧跸灾。因为”洳呕岢鱿郑形如小红虫状或成红丝状,或成白条状,隐在皮里或露在皮外,也有的成细小红点,漫散全身各处。经脉则指较大的静脉,形状特别明显,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委中、尺泽、四肢外侧,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腹壁的。
刺络中较为常用者即为静脉刺络,下面我介绍一下静脉刺络之常用部位及适应症:
一、静脉刺络常用之部位:
1 肘窝部 为自古常用之部位,相当尺泽、曲泽穴位视鼓起之青筋放血。
主治: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心绞痛用之特效),霍乱、中暑、上肢风湿神经痛、肩周炎、半身不遂。
2 膝腘部 相当于委中穴位之部位,效果佳而最常用。
主治:肠炎、痔疮、腰痛、项强、下肢风湿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骨刺、颈椎病、高血压、内中风、半身不遂、脑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疹、伤暑、疔疮、癃闭等。
3 下臂部 相当于手三里穴之部位。
主治:面疔、痈、结膜炎、牙痛、湿疹、荨麻疹等。
4 下腿部
阳明经部位
相当于足三里、条口附近部位。视青筋放血。
主治:胃炎、肠胃炎、久年胃病、胸痛胸闷、慢性气管炎、丹毒、多发性神经根炎。
少阳经部位 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视青筋放血
主治:急性肠胃炎、肋膜炎、心脏疾病、胸部发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坐骨神经痛、肩臂痛、偏头痛、高血压等。
太阳部位 相当于承山穴部位,视青筋放血。
主治:痔疮、背痛、静脉瘤。
太阴部位 相当于阴陵泉附近。
主治:内痔、外痔、痛经、不孕、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
5 外踝部 包括丘墟、昆仑一带。
主治:足关节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6 内踝部 包括中封、照海穴一带。
主治:中耳炎、疝气、不孕症。
7 脚背
阳阴部位 解溪穴附近。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丹毒、末梢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象皮腿。
少阳部位 相当于临泣、侠溪、地五会等穴位附近。
主治:牙痛、坐骨神经痛
8 侧额部 相当于颔压穴部位,俗称太阳穴
主治:头痛、头晕、结膜炎、眼底出血、中风、气喘、食道”涞
9 舌下部 相当于奇穴金津、玉液,即舌下紫脉。
主治:喉炎、言语障碍、中风、休克、恶性感冒等。
二、其它常见刺络部位和主治病症:
除上述静脉部位放血外,常用的还有耳间、十二井、十宣、后背、肩峰、颜面等部位,由于这些部位较不易发现青筋或无较大静脉,因此治疗时不是寻找青筋放血,由于经验之累计,只要在固定穴位刺针,使出些微红血,即达治病目的,这些部位亦有称之细络者。下面略予说明:
1、十二井穴:即十二经络之井穴部位;主治:卒中、急性炎症、退热等
2、十宣:位于十指之尖端;主治:卒中
3、耳间:在耳尖、面颊区点刺放血治疗面部痤疮,黄褐斑;耳背有细小之紫筋数条,对准放血可醒脑降压。还可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颞颔关节炎的治疗。
4、颜面:颊、颧、鼻头、鼻翼部位;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鼻炎、颜面神经麻痹
5、口腔:口腔粘膜;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6、肩峰:相当于肩髃穴附近部位;主治:出黄水治肾炎,出黑血治手腕及手背痛;肩周炎、荨麻疹、乳腺炎等。
7、腰背:全部腰背俞穴均属放血范围,主治:各脏腑”浼捌溆泄鼐络之病,刺其俞穴出血。
刺血疗法应用很广泛,但是由于操作复杂,且要严格的消毒和使用无菌防护手套、一次性针具等,北京各大医院针灸科的医生往往都不愿意或没条件开展这种治疗项目,我自99年在公安医院工作期间就一直在搞刺络放血治疗,临床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目前,
在国医之家搞内分泌治疗,针对月经失调、面部痤疮和色斑的患者,常常用的就是背部放血和耳间放血,静脉放血用的机会就少了,我还是希望能把刺络放血疗法运用到各个方面去,充分发挥它那神奇的疗效。
盆腔瘀血综合征当属于中医学中的“痛经”、“腹痛”、“腰痛”、“月经过多”、“带下病”等疾病。本病系因妇人肾虚、气虚、血瘀导致瘀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临床以腰腹部疼痛为主的一种疾病【1】。妇女一生所经历的经带胎产,均以血为用,而气血又相互为用,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失衡都有可能引发妇科盆腔多种病症,而且“久病必瘀”,例如长期的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组织粘连等均可引起盆腔瘀血,可见“瘀血内阻,不通而痛”在妇科各种盆腔痛证中表现突出,因此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改善盆腔瘀血状态,缓解疼痛的方法尤为重要。
早在《内经》时代,则有刺络放血以治痛症的记载。《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提出:“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又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提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因此,就有“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治则。在预防疼痛方面,《素问·调经论》中还说:“视其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因此,刺络放血对妇人盆腔瘀血疼痛,不仅有治疗的作用,还有预防的作用。
笔者选用委中、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膝关节周围的穴位附近瘀络进行刺络放血,因《灵枢·终始》中强调:“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妇科盆腔瘀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腹疼痛,因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委中为足太阳之合,用之可疏经气,通瘀滞,选用“血郄”益增化瘀之效。另,“病在腑,取之合。”“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少阳胆经之合穴,而此三条经均过少腹,与冲任带脉相关。因此,选此穴位瘀络刺之,可使腰腹部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还要说明,《针灸甲乙经》中提到:“刺络脉瘀血各随病所而出现,故上下无常处,且大小不等,临证需仔细诊察。”所以,我们选取瘀络不一定就在穴位上,表现在皮部的瘀络形态、位置、大小不一,只要是不正常的瘀络,均可轻刺之。
刺络放血可让瘀血尽去,解除标证。此后,则需要“调本”,或补肾活血、或益气行血、或祛瘀生新。正所谓治病“必先去其血脉,然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
灸法是传统医
学针灸的重要部分,其有“温通经络,祛散寒邪;升提中气,引气下行;回阳固脱,补气培本;行气活血,散瘀消肿”之功。笔者用传统的灸法,选择腹任脉穴位中极、关元及两侧少腹的归来,背部膀胱、八髎穴进行艾条灸。是考虑任脉起于胞中,同女子胞脉气血的运行极为关联,灸关元、中极,配合妇科要穴归来以调节冲任、运行气血,温经通脉;再选择膀胱经的膀胱俞、八髎穴,用艾条灸以悬灸方式刺激各穴位,使其渗透至盆腔,共奏温补腰肾,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刺络放血配合艾灸治疗女性盆腔瘀血综合征腰腹痛确有疗效,且其操作简单,起效较快,标本兼治,适合进一步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