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古诗三首》 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第3课《古诗三首》 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db6b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5.png)
这首诗里,最让你难过的是哪一点?
牛郎和织女,一对 夫妻,两个相爱的人, 只是隔了一条清浅的银 河,却不能见面,不能 说话。
因为不能见面,于是有了离愁,有了刻骨的思念,
你从哪里看出织女的思念?
从这个句子里看出想念,这么 能织的人整天还织不成布来,
这个字让人感觉织女是随意地抚弄着机抒,心思不 在织机上,因为她在想念牛郎呢。
可见心思并不在织布上。
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了“涕泪满衣裳”,杜甫是喜极 而泣,这里的织女是因为太想念了而伤心落泪。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们觉得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呢?难道他只是在感叹 牛郎织女的境遇吗?
东汉末年,天下之乱。有兴趣的可以 去了解一下“董卓之乱”历史事件。乱世 最苦是百姓,战乱造成无数的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生活中有了许许多多的“牛郎 织女”,所以这首诗写了许许多多人的境 遇,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当时的皇帝非常喜欢这首诗,他觉得这首诗是在 称赞自己,你觉得皇帝是怎么解读这首诗的呢?
皇帝可能会想:这是在赞美我,赞 美我的恩泽就像这火种一样传递到 干家万户。
但是,当时也有一些皇帝宠幸的官员觉得韩竑是借诗 讽刺自己,你觉得这些宠臣是怎么解读这首诗的呢?
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 我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在讽 刺我们搞特权,讽刺我们腐败啊。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授课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40bd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b.png)
初读诗句,了解诗意
初读课文
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
朗读视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提示:点击生字 进入详细讲解。
思考:结合刚才的背景知识补充,你认为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寒食节本该家家禁火,但是皇帝还是会给 “五侯家”传赐新火,这里暗含了作者对特权 阶级的不满和讽刺。
学习《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从这些景物里 你能想象到什
么画面?
你从这句诗里面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好像看到了庭院的地面上 被月光照射成了银白色,树上的 桂花沾满了秋霜,隐约中还看到 一只乌鸦栖息在树上。
4.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 迢. 迢. 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春. 城. 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
B. 纤纤擢. 素手(伸出。) C. 中庭地. 白. 树栖鸦(白色的地面。) D. 皎. 皎. 河汉女(明亮的样子。)
脉. 脉. 不得语(相视无言的样子。)
泣涕零. 如雨(落下。) 札. 札. 弄机杼(织布机。)
作者简介
1.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大历 十才子”之一。韩翃在“大历十才子”中颇有盛名。
2. 王建(约 767-831 年),字仲初,颍川(进河南许昌) 人,唐代诗人。王建出身寒微,贫困潦倒,因而有机会接 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 的乐府诗和张籍的乐府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韵律美、 节奏美、 音乐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66bb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1.png)
有人说“花”会“开”会“落”,但 不会“飞”,第一句的“飞花”不符合实 际,应该改成“开花”或者“落花”,你 怎么看?
“飞花”动态强烈, 更能表现春天的 勃勃生机, 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 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 蕴意 深远, 耀人眼目。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 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 富于 美感。处处“飞花”, 准确地表现出寒食 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 皇城里的柳树在 东风中摇曳, 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 重否定表示肯定, 表达效果更强烈。
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 从不同
角度描写了它的美。
练习朗读, 分成四人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
第2课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桦的? 请大家试 着从每个小节中找到答案,并用最简洁的 词句概括。
自由读第1小节。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初读诗歌
听朗读,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 疏通字词。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诗文解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里寒食节时, 处处花 絮纷飞, 风光迷人, 东风吹过, 皇城里的柳树 随风摇曳, 春意醉人。在“不准百姓点灯”的 寒食节, 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 飘入了权贵豪 门的家中。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 皇帝却开恩赐 火给权贵豪门, 对这个细节的描述, 流露 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飞花”动态强烈, 更能表现春天的 勃勃生机, 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 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 蕴意 深远, 耀人眼目。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 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 富于 美感。处处“飞花”, 准确地表现出寒食 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 皇城里的柳树在 东风中摇曳, 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 重否定表示肯定, 表达效果更强烈。
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 从不同
角度描写了它的美。
练习朗读, 分成四人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
第2课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桦的? 请大家试 着从每个小节中找到答案,并用最简洁的 词句概括。
自由读第1小节。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初读诗歌
听朗读,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 疏通字词。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诗文解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里寒食节时, 处处花 絮纷飞, 风光迷人, 东风吹过, 皇城里的柳树 随风摇曳, 春意醉人。在“不准百姓点灯”的 寒食节, 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 飘入了权贵豪 门的家中。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 皇帝却开恩赐 火给权贵豪门, 对这个细节的描述, 流露 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62caa028ea81c759f5785e.png)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 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悟诗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景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
冷露无声湿桂花。 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
释义: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 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悟诗情
迢迢牵牛星
现实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女 想象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详)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美丽 勤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孤独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哀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痛苦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中的柳树。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 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释义: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
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注释: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释义: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 织成一整幅布帛,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9f4cfeb9d528ea80c7794b.png)
zhāng
文章 章
结构:上中下 音序:Z 部首:立
组词:篇章 顺理成章
造句:大家用同一个题目作文,可是 写出来的文章却相差悬殊。
书写指导:“立”要扁,下横 最长,中间“日”扁窄,“十” 的横稍长,竖在横上要短。
我会写
yíng
蓝盈盈 盈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皿
组词:丰盈 热泪盈眶
造句:我们坐在小船上,面对蓝盈 盈的湖水,心情特别舒畅。
陶醉春色 歌咏盛世
课文主旨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 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 世承平的歌咏。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的宦者,却得 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讽宦者的得宠。首二 句写仲春景色;后二旬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 只描慕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 zhuàn )记》。
理解词语
【寒食】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 可以点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 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迢迢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擢】 【札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明亮的样子。 织机发出的响声。
伸出,抽出。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 汉末年。迢迢,遥远。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理解词语
【机杼】 【章】 【涕】 【盈盈】 【脉脉】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
文章 章
结构:上中下 音序:Z 部首:立
组词:篇章 顺理成章
造句:大家用同一个题目作文,可是 写出来的文章却相差悬殊。
书写指导:“立”要扁,下横 最长,中间“日”扁窄,“十” 的横稍长,竖在横上要短。
我会写
yíng
蓝盈盈 盈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皿
组词:丰盈 热泪盈眶
造句:我们坐在小船上,面对蓝盈 盈的湖水,心情特别舒畅。
陶醉春色 歌咏盛世
课文主旨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 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 世承平的歌咏。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的宦者,却得 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讽宦者的得宠。首二 句写仲春景色;后二旬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 只描慕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 zhuàn )记》。
理解词语
【寒食】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 可以点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 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迢迢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擢】 【札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明亮的样子。 织机发出的响声。
伸出,抽出。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 汉末年。迢迢,遥远。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理解词语
【机杼】 【章】 【涕】 【盈盈】 【脉脉】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01a0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e.png)
比较阅读,交流写法,体悟情感。
写法
情感
《寒食》
写景叙事
美好春景引人遐思,
节日习俗彰显气象
《迢迢牵牛星》
构思精巧, 想象丰富, 情景交融
表现了分离的悲 苦,因感情受挫而忧伤的 心情
《十五夜望月》 情景交融 望月怀远,别离思聚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c_h_ù_( 到处 )
_c_h_u_á_n_( 传递 )
走马传烛图 汉宫传蜡烛 (日暮时分) 散入五侯家
《寒食》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 食节的景象。诗人以汉喻唐,流露出对 现实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
遥远
牛郎星
注: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 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 诗作多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 之情,语言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 之冠冕”。
日暮
皇宫、五侯家
传蜡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明写 ——花、柳 暗写 ——东风
折柳插门 (取新火)榆柳之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散”二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暮色中,烛光点点,光影流动,轻烟
袅袅,氤氲迷离,一派承平气象。
长安城风光 无处不飞花 (暮春时节) 东风御柳斜
情趣盎然,情真意切。 (情感美)
第一、二句:天上情景(景) 第三~六句:织女悲苦(由景及人) 第七、八句:河汉相隔(由景及情) 第九、十句:相爱受阻(人情景相融)
《迢迢牵牛星》借牛郎和织女被 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 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抒发了诗人 的忧思。
点明时间:中秋夜
十五夜望月
选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0d91af0227916888486d7ef.png)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1c27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7.png)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和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教学内容
02
《古诗三首》的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课件首先介绍了《古诗三首》 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 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创作意图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
教学难点
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本课所选的古诗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 较为丰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 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2
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感:古诗的语言精练、韵律和谐,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难 以体会。教师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 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深度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 力。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 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THANKS.
朗读教学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和朗读能力,加深对古诗 的理解。
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软件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古 诗,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教学互动设计
课堂提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古诗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 看法,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词句解析
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 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其含义和作用,加深对古 诗的理解。
意境感悟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63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8c08c4daef5ef7ba0d3cd3.png)
整体感知—— 我会读,我会写
翃 御 斜暮 蜡烛 侯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 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 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 泛指权贵豪门。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寒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之景 寒食之俗
春意盎然 承平之气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教学课件
目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五节 拓展延伸 第六节 板书设计 第七节 布置作业
寒食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都是 我们熟知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要了 解的是一个很少出现在我们现代生活 中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有何特殊 之处呢?下面我们就随着诗人一起去 了解一下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诗中叠词使用的妙处; 3.把握诗歌的情感; 4.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翃 御 斜暮 蜡烛 侯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 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 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 泛指权贵豪门。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寒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之景 寒食之俗
春意盎然 承平之气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教学课件
目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五节 拓展延伸 第六节 板书设计 第七节 布置作业
寒食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都是 我们熟知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要了 解的是一个很少出现在我们现代生活 中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有何特殊 之处呢?下面我们就随着诗人一起去 了解一下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诗中叠词使用的妙处; 3.把握诗歌的情感; 4.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63b0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e.png)
3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里指怀人的思绪。
"谁家"就是“谁” 的意思。 “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37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 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11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一二句写仲春景色,描绘了一幅白天清丽 的飞花图,三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傍晚祥瑞的轻烟图,且暗寓讽刺
之意。诗人没有直接讽刺,而是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
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12
寒食节那天,诗人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融融春意迷 住了, 一直到暮色降临。傍晚,皇宫里闪现出一 团团烛光,明 媚艳丽,而宫外却是漆黑一片,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硼感慨 万千,想到杨贵妃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 写下《寒食》,讽刺皇帝的偏宠。全诗以小见大,含蓄巧妙。
21
迢迢奔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22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妙解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查阅资料,弄清楚诗中涉及到的相关历史知识、 民间故事,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 4.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里指怀人的思绪。
"谁家"就是“谁” 的意思。 “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37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 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11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一二句写仲春景色,描绘了一幅白天清丽 的飞花图,三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傍晚祥瑞的轻烟图,且暗寓讽刺
之意。诗人没有直接讽刺,而是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
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12
寒食节那天,诗人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融融春意迷 住了, 一直到暮色降临。傍晚,皇宫里闪现出一 团团烛光,明 媚艳丽,而宫外却是漆黑一片,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硼感慨 万千,想到杨贵妃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 写下《寒食》,讽刺皇帝的偏宠。全诗以小见大,含蓄巧妙。
21
迢迢奔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22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妙解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查阅资料,弄清楚诗中涉及到的相关历史知识、 民间故事,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 4.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d64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d.png)
风,还是南风 北风,都不能
任尔东西南北风。
把它吹倒,不 能让它屈服。
任凭。 你。
直接抒怀,表 达作者永不屈 服的坚强意志 和骨气。
诗意升华
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
寓
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意
深
刻
后两句是对竹子的坚定顽强的精神
的
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
题
骨的强劲。
画
诗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风骨凌然,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何时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三、四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 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 勋呢?
悟诗情
请结合作者资料思考,作者想要 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知诗人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诗人,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 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 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 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因长期的抑郁 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 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古诗讲解
作者把竹子拟人
化,用“咬”字
牢牢咬住青山 绝不放松,将
咬定青山不放松,歌颂竹子顽强的
意志和个性
竹根扎在山石
的裂缝中。
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岩”形容生活极其艰苦。这里“咬 定青山”“立根”“破岩”既是实写竹, 也是暗喻人的坚定立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b216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d.png)
mò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组研习一 理解诗意
4号抢答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
伸出
摆弄
5号抢答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外貌 白净
动作
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 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6号抢答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神态
小组研习三
相距并不遥远
5号抢答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反问句
译文: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 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神态
3号抢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
译文: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 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 无法用语言交谈。
小组研习四
2号抢答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 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学习目标(齐读)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并掌握 “章” “泣” “盈” “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预习展示
6号抢答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 《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 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 聚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 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 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落下
点明了织女 “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 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小组研习二
2号抢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组研习一 理解诗意
4号抢答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
伸出
摆弄
5号抢答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外貌 白净
动作
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 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6号抢答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神态
小组研习三
相距并不遥远
5号抢答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反问句
译文: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 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神态
3号抢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
译文: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 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 无法用语言交谈。
小组研习四
2号抢答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 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学习目标(齐读)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并掌握 “章” “泣” “盈” “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预习展示
6号抢答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 《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 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 聚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 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 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落下
点明了织女 “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 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小组研习二
2号抢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PPT课件【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PPT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2c75fd1eb91a37f1115cfa.png)
结构:左右 部首:彳
笔画:15 组词:德才兼备 美德
dé
德
竖稍右斜
“罒”要扁
易错提示: 不能漏掉 “横”
孟浩然(689—740年) 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 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代表作品:《过故人庄》《春晓》《早寒江 上有怀》等。
课文结构
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急
细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卷地风来忽吹散 景奇
望湖楼下水如天
变幻多姿 令人惊叹
课文主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盛夏西湖 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品读释疑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抓 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时,上阕抓住“明月”“清风”“鸣蝉”“蛙 声”等词语推测词人描写的时间和表现的意境。下阕抓住对 偶句,体会骤雨初来时的景象,抓住“忽见”一词,体会词 人喜出望外的心情。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主要景物有什么?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
白雨、望湖楼、水天一色。
2.简要品析诗中的比喻句.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
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翻墨” 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 极为传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汇聚图
西湖骤雨图
狂风散云图
雨后西湖图
阅读方法解密:理解诗词——想象画面法
概念:读古诗时,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 理解诗词。 方法:首先找出诗中描写的主要景物,调动多种感官体会景 物的特点。接着根据诗句内容,给景物添加修饰语或运用修 辞手法描述景物,丰富景物的形象。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 所见,将景物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画面。
部编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精品课件】
![部编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ad319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1.png)
2.总结学法 我们学习这三首诗,通过“读、品、悟、背”这四步来学习的,这是学习古诗的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用这种方法学习。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yān shān
燕 山 似 金 络 脑
sì
jīn luò nǎo
我会读
学习《马诗》
学习《马诗》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马诗》
①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学习《马诗》
②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
③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读一读,说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石灰吟》
感受诗歌情境,朗读诗歌,齐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学习《竹石》
竹 石
学习《竹石》
回顾学法,自学古诗,读懂《竹石》,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2.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竹石》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竹石》《板桥全集》等。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学习《石灰吟》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yān shān
燕 山 似 金 络 脑
sì
jīn luò nǎo
我会读
学习《马诗》
学习《马诗》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马诗》
①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学习《马诗》
②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
③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读一读,说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石灰吟》
感受诗歌情境,朗读诗歌,齐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学习《竹石》
竹 石
学习《竹石》
回顾学法,自学古诗,读懂《竹石》,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2.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竹石》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竹石》《板桥全集》等。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学习《石灰吟》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2个课时)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2个课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eb8f8f69dc5022aaea0055.png)
品读鉴赏
古诗赏析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唐代 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因为寒食 日天下一律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 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 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嘚嘚”的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
拓展延伸
轶事趣闻
虽然该诗暗藏讽意,但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 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 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 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 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 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 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
助学资料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
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 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 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 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 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 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 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 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 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 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 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 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新课导入
《十五夜望月》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 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 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d34f00360cba1aa911da7d.png)
) B.走不通的( ) C.断绝( √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 那深秋的战场!
“锤”翘舌 音。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劲”多音字,在 千磨/万击/还坚劲, 诗中读jì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们,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 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它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
四、《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读时要注意停顿。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指导书写
luò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各”是夂,首笔撇较 短,横撇和捺要舒展。
要求:
同桌交流古诗大意
借助课文注释,一人逐句说诗意,另一人认真倾听。
如果同桌说得不够准确,倾听者可以帮助纠正;如果说得
不全,倾听者可以帮助补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文章主旨
李贺的《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表 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 《马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同 时也有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诗从不同侧面描写了 马。在表达方法上有咏物言志的特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 那深秋的战场!
“锤”翘舌 音。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劲”多音字,在 千磨/万击/还坚劲, 诗中读jì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们,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 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它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
四、《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读时要注意停顿。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指导书写
luò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各”是夂,首笔撇较 短,横撇和捺要舒展。
要求:
同桌交流古诗大意
借助课文注释,一人逐句说诗意,另一人认真倾听。
如果同桌说得不够准确,倾听者可以帮助纠正;如果说得
不全,倾听者可以帮助补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 (精品 课件)
文章主旨
李贺的《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表 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 《马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同 时也有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诗从不同侧面描写了 马。在表达方法上有咏物言志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诗歌,体 会一下,诗歌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 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
遥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今天“迢迢”这个词语仍然富有生命力, 我们形容路途遥远,会说“千里迢迢”。
“迢迢”和“皎皎”两个词相互呼应, 相互补充,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十分 遥远,都很明亮。
牵牛星在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距离 使得主人公内心起了相思之情。可是,牵 牛星真的离她那样遥远吗?在诗句中有没 有其他的发现?
谁能说一说“飞”字用得好在哪里? “飞”字极富动感,不仅有助于表现
春天的勃勃生机,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 措辞之精当。“飞花”就是指落花随风飞 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 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 个“飞”字,意蕴深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 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 千古,主要是得益于其中的名句“春城无 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 的,就在于一个“飞”字。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札札”是象声词,形容织布机工作时 发出的响声,给人一种静谧中的杂乱之感。
而“弄”这个字,是摆弄、抚弄的意思。 一个动词就透露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写出了 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
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其 实,《木兰诗》中有一句与此句类似,同样 抓住了“机杼”这个意象,来写女子的愁情。 是哪句呢?
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 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织女是全 诗的主人公,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 调较为哀怨。
读完这首相思之作,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抒 发你读后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语呢?
伤感
相思
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诗中传递的情感描摹出 来,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合适?
化诗为画,体会意境
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全城景物 尽收眼底。“春城”一词,高度凝练而华美。 “春”是自然气候,“城”是人间都邑,这 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 为什么?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是一般性 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 定的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肯定的语气,有力地 烘托出城内春意之浓郁。
3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 寒食节 寒食节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许多
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
《寒食》
[唐]韩翃
理解诗题,走近作者
了解寒食节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 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
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 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 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 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 却正忙着传蜡烛。
不满
轻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有何深意?
讽喻皇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诗歌小结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食节禁火,但朝 廷传赐蜡烛给公
五侯:这里指天
侯之家,受赐的
子宠幸之臣。
可以点火。
解释诗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
食节里御花园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 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 之家。
“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的重点是什么?
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花园。园 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影无形的, 我们只能从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 此说来,“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诗中描写 了哪些景物? 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 描写了落花飞舞、杨柳摇曳、轻烟四散等 景色。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食节里,全城 处处飘飞着落花,御花园的柳枝随风飘 拂。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 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蜡烛,轻烟飘进了 王侯贵族之家。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 对现实的不满。
板书设计
白昼——自然风光 寒
食 夜晚——宫廷生活
特春 权意 腐盎 败然
创设情境,导入诗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诗经》
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 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 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 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 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了解作者
韩翃(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 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13年(公元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 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 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 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同样是 用有声来衬寂静,以有声来传悲情。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这三个字蕴含着一个“思” 字,揭示了织女的内心动态。
“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 界的表露,她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终日 劳作却“不成章”。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 低声地哭。“涕”也是指眼泪。
朗读诗歌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指 春天的京城。
寒食
【韩翃】
御柳: 皇帝御花园
春城无处不飞花, 里的柳树。
寒食东风御柳斜。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 宫来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 传蜡烛:寒
——《江南》汉乐府
第2课时 《迢迢牵牛星》
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 读通、读顺。
易读错的字:
xiān
mò
迢纤泣涕盈脉
朗读诗歌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探究内容,品味诗情
“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引申为降落、 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 无法抑制的织女泪。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织女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