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和区别

合集下载

论文——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

论文——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

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内容提要: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共同发的,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差距的小康;从时间上看,总体小康是2000年达到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邓小平用我国历史上“小康”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在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他称:“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对于什么是小康社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

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

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有两个标准——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下面分别了解一下小康社会的这两种标准:一、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总体水平上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所谓低水平,就是指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一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还不高;二是指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

比如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所谓不全面,是讲我们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侧重在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全面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关系

全面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关系

全面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关系全面小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意义不仅在于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之间,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统一的战略布局。

首先,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第一个目标。

全面小康的实现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因此,在全面小康的实现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国家、社会、公民各个层面的利益,因此,更加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制度。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全面小康的发展基础。

因为只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才能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必要的保障和资源。

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现代化的科技体系、提高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也是保障全面小康完成的重要前提条件。

然后,在实现全面小康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之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战略布局。

这个战略布局必须是统筹全局、协调发展的,既要准确理解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更要注重实践,注重推动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以此实现两个目标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整合性发展。

最后,实现全面小康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思考和战略性规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这个路径不仅要考虑到全面小康的实现,还要考虑到国家自身的情况和发展需求,注重利用开放的视野和国际化的理念,这样才能把全面小康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实现全面小康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系密不可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只有深刻理解两者的关系,强化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发展,进而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多的体面生活,从而实现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幸福社会的重要目标。

概论练习二答案

概论练习二答案

概论试题二答案:一、填空题(12)1、生产力、生产关系,根本任务、根本目标2、发展、科学技术、人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5、改革、自我完善、发展、三个有利于6、控制力,先富、共富,平均主义、防止收入悬殊7、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发展二、单项选择题(8分)1D 2C 3C 4A 5D 6A 7A 8A三、多项选择题(12分)1、AB2、ABC3、ABCD4、ABD5、ABC6、ABE7、ABC 8AC、四、辨析题(16分)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有约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命题不正确。

因为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历史的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甚至处于不同程度的贫穷状态。

目前,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不发达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原因是重要的一个。

但这是暂时的现状,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历史发展必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本命题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此观点正确。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新”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之所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首先,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其次,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再次,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 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 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 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N1410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一)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1.
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现在的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zth39awb
广式点心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品种异常繁多,丰富性居全国之首。除了采用各种烹饪手段外,馅料的选择也非常广泛,甜咸、荤素、各种食 材均有。同时也糅和了西点的一些技巧和特色,在原料上也会选择某些西点原料,如巧克力、奶油等。口感总体较为清爽。 边小间里,帘子垂着,遮隔了她们,宝音眼里看着帐簿、手里算着数目、耳里刮到一句两句,也未往心里去,嘉颜却把帘子掀起来,看着宝 音道:“我来与你一起算罢!”手则对对燕儿摇摇,宝音心知嘉颜是怕在她面前落下徇私舞弊的话柄,暗忖:这倒成了我碍在当中作梗,耽 误人家小丫头片子,何苦来?便笑道:“什么事?”嘉颜看着她,柔声道:“不如我来算这讨厌的簿子,你去瞧瞧什么事?”这是嘉颜要撇 清自己。宝音心下明白,不与她作难,就搁了簿子,招呼燕儿道:“我去瞅瞅。”便去了厨下,问了前后,也非什么天大的事,那糕点再炊 炊还能食用,无非形状坏了,不如充作发放乞者食用的恩典,作了苏府的功德。莺儿多罚值几夜的勤守,也便是了。宝音顺路再查了些管事 大娘的值守,都还妥当,窗上门上插贴所需诸般物色也都顺妥,一路回来,却听说表 病又重了.是丫头们在嘀咕,十句话里只有两句是叹息 表 病情的,八句,却是在赞刘大夫。宝音记得常年给表 看病的是位于大夫,怎么又换成姓刘呢?心里诧异,便叫过丫头们来问,却原来那 于大夫偌大年纪,前几天不知怎么了,说悟道就悟道、说云游就云游去,走得那个爽快,把锦城真抛下不管了,幸好还留下一个弟子,名叫 刘晨寂,说是关门弟子,旁人难免嘀咕:“这还真够关起门来的——怎么从前都未听说过?”又兼年轻,且貌美,再难服众,当不得于大夫 走前极力保举他,有些小病小灾的人家,想着再差的医生来也不会治成什么大病,让他试试,倒是稳当,又太守家有个老姨娘,沉疴多年, 一直没冶好,横竖横了,且转给刘晨寂试试,三剂药下去便见起色,这才算露了一手。谢府外院有两个家人媳妇,肠胃不爽利,又闻刘大夫 年少美貌,借故叫进来诊诊,真个药到病除。正巧表 的药渣也拿出来丢,刘大夫见了,奇道:“莫非是个老太太痰迷么?若非此症,再不 对的。然而若此症,药的份量又不该如此用,这却怪了。”旁人见他说得有纹有路,回道,不是老太太,倒是你家师父一直看的韩 ,常年 体弱卧床,倒是有个多咳多痰的症状。刘晨寂又将药渣验验,叹道:师父确是该云游去了。家人媳妇见他说得作怪,又因他貌美,本就爱跟 他说话,凑趣问道:这是怎么说的?刘晨寂本不欲多说,实在家人媳妇问得诚,他才道:“论理弟子不该多嘴,但师父上了年纪,太慈悲, 药方就与从前不同些了。”人家诧道:“医者父母心,慈悲不是好吗?”刘晨寂答道:“固然说父母心,然而病灶在人身上,如魔如怪,是 要全力杀伐才可除去的,若太慈了,临机手软,病灶除不净,反而坏事,故说不施霹雳手段、怎是菩萨心肠,又有道是医者不自医、易子才 得教,这便是关心则乱,爱之反害之的道理。”人家

毛概必考简答题【范本模板】

毛概必考简答题【范本模板】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用它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其主要表现为:(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⑴思想内涵: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不计代价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⑵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共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其科学命题,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0年辽宁大学最新省钱标准版毛概课后考试题

2010年辽宁大学最新省钱标准版毛概课后考试题

2010年辽宁大学最新省钱标准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考试题第一章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方针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之一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⑴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2013工勤人员高级工技师等级考试公共课程资料题目练习答案

2013工勤人员高级工技师等级考试公共课程资料题目练习答案

《政治概述》复习题(高级)一、判断题:1、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 )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 ) 3、阶级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 ) 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质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 ) 5、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说明当今世界已经是完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了。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B、西塞罗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国家政权B、政党C、政治家D、意识形态3、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

A、科学技术B、社会基本矛盾C、阶级斗争D、生产方式4、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把()。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放在首位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放在首位C、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放在首位5、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①专政的职能②维护国家统一的职能③保障人民民主权利④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④6、国家本质上是()A、社会秩序的维持者B、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C、社会生活的领导者D、阶级压迫的工具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主要动力D、惟一动力三、多项选择题: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它们的。

A、领导力量一样B、阶级基础一样C、本质内容一样D、承担的历史任务一样2、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A、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的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B、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在于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在于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C、社会革命往往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等形式;社会改革一般地说不需要采用这种形式。

五对范畴间的关系

五对范畴间的关系

1、“总体上达到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关系:区别:(1)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总体小康只有800多美元,而全面小康将超过3000美元;(2)从生活质量来看: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一个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3)从发展均衡性来看: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而全面小康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将逐步缩小。

联系: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高级阶段。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区别: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

联系: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3、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区别:(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2)经济制度反映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而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形态。

由于经济体制不反映该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联系:一方面,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经济体制的正确运作和改革能使经济制度得到巩固、发展和完善。

4、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具体制度)的关系区别:社会基本制度(又叫社会根本制度)是指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它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基本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则性的特点,是不能根本改变的,但需不断完善。

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等等),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体制具有具体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因生产力而适时改变,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

全面小康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全面小康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全面小康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陈友华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09期【摘要】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小康是一个生活水平的概念,总体小康指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准,适宜于用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指标进行测度,而全面小康指绝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能达到小康生活水准,因此不宜用人均指标,而宜用贫困发生率来测度。

小康具有历史性,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应将全面小康看作是现代化的必经或前期阶段,全面小康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共同富裕。

现代社会人口迁移流动的增多意味着全面小康的整体性与区域关联性,因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科学性令人生疑。

全面小康研究中的突出问题是:全面小康内涵的无限扩张、评价指标体系庞杂、理想化情结驱使下的乌托邦化,而全面小康测度指标与衡量标准因地而异,不利于城乡与区域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小康指标体系现代化指数【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17.09.009在2000年中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那么,什么是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究竟在哪里?全面小康应包含哪些内容?在构建全面小康进程测度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关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应当如何确定?全面小康与现代化两者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全面小康一定是现代化的必经或初级阶段吗?目前全面小康研究中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等等。

这些都是在全面小康研究中必须严肃回答的问题。

本文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

小康的内涵。

小康是一个生活水平的概念,可以从微观个体层面与宏观群体层面来考察,前者针对于个体的生活水平,一个家庭的生活达到衣食无忧的状态,就可视为小康之家,而后者针对于群体的生活水平,它所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所达到的生活水平。

毛概重点题型

毛概重点题型

一,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

具体来说,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

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这些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小康社会”,发端于邓小平同志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起初,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侧重于解决温饱问题。

而到了1997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的情况下,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的历史任务。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此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此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

比如,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使用“人均”一词,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再比如,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自然与环境内涵。

毛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汇总

毛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汇总

《概论课》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其依据、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什么?第二章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3、试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以及其内容。

4、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5、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章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第五章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十七大以后扩充的内容)的新概括?2、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第六章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2、“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特点第七章1、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第八章1、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2、结合当前的贫富差距谈谈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和发展社会保障。

3、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意义及措施第九章1、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2、试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十章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第十一章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2、如何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二章1、试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意义2、当前对台湾问题的立场第十三章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十课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第十课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目标 特点 成就(目标) 20世纪末 第一、二步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 城乡居民生活 总体小康 贫困-温饱-小康
全面小康
2020年 更高水平、比较全面、比较 平衡 工业化、综合国力、国内市 场规模;人民富裕程度、生 活质量、生态环境;民主权 利、文明素养等制度;对外 开放
三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为主线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4)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6)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
• 报纸14期探究活动三
总体小康的成就
国 家
中 国 美 国 高收入 国家
受教育 年限 8.5 12 10 失学 儿童 300万
(1)注意:正确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参考新 学案P68名师点拨2)
(2)深刻体会全面小康特点以及新要求(参考 新学案6P8探究升华)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 如何建成全面小康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三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地位 科学内涵以及如何贯彻落实
报纸14期探究二(2)
三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为主线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攻方向) (怎么办?)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毛概

毛概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全面小康名词解释

全面小康名词解释

全面小康名词解释一、概念全面小康社会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的社会。

二、内涵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2. 社会保障。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3. 教育科技。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和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4. 文化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5. 生态环境。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三、实现方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实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3. 加强教育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4. 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四、全面小康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全面小康社会与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

小康社会是指在温饱基础上,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达到了小康水平。

而全面小康社会则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不仅要达到小康水平,还要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 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3.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色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5.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三个有利于”标准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8.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 )A.初级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阶段 D.起步阶段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10.我们党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C.十三大 D.五大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决定于( )A.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B.时代发展的主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1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党的领导16.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 )A.己经进入小康社会 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18.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由贫穷到富裕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19.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A.有利时机 B.重要契机C.重要战咯机遇期 D.大好机遇2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J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 )A.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基本实现现代化C.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逐步缩小 D.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22.我国目前己经实现的小康是( )A.总体小康 B.高水平的小康C.全面小康 D.温饱型小康23.中共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 ) A.翻四番 B.翻两番 C.翻三番 D.翻一番24.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提出的新战略是(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坚持科教兴国做到可持续发展C.坚持科教兴国实现人才强国 D.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二、多项选择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弄清楚(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2.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D.中国在1956年后直到中等发达社会主义之前的历史发展时期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 )A.公有制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居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主体当时经济总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农业、手工业经济初级阶段的公有制是社会经济主体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居于领导地位但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C.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解决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我国最大的实际B.我国最基本的国情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明确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一是规范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在于( )A.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错误就会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方向B.不能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C.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根本原则是前提D.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是防止急于求成或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认识基础6.新时期30多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两个没有变”主要是指(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变7.在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 A.只讲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方向不讲发展程度与水平会产生“左”的错误B.只讲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不讲性质与方向又可能离开社会主义C.只有坚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水平的统一认识和把握才能自觉科学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全面把握社会性质、方向与发展程度的水平才能克服“左”和右的干扰8.依据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 )A.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B.以为革命成功后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认识根源C.认为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很长一段时间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唯物辩证法D.认为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这一课”的观点是自由化观点9.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1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1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1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1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和在20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

两者的联系表现为:同处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战略阶段,同处于小康+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总体达到小康社会的继承和发展,是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产物。

他们都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名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他们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基点的,是总体小康的进一步发展,是高水平、发展均衡的小康,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中。

区别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它总体上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在。

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名主法制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来说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有三大区别: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
N1410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一)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1.
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现在的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地回报社会、贡献力量。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心胸开阔,不向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
二是从狐狼豺狗等动物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2.命题作文:圆梦 以“圆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构思时
另一些人看重过程。其实,人生如走路,走路必然有目标,为走路而走路,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走路必然要有过程,没有过程直达目的,既不大可能,也少了许多生趣。有过程,有目的,才是既开花又结果的人生,才是行走于江河大地的人生。 题目中“你有何体会,有何感悟”“表达你的
人生感受”的要求,极为重要。也就是说,重点不在“走路”本身,而在对“走路”的联想、感悟,要抽象出人生的哲理。(冠华作文网) 高考最新模拟作文试题及思路点拨 1.材料作文:生活的标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
性,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本题的类型具有创新,值得关注。本题无论选择哪个命题,这比喻性命题的形式本身就隐含着抒情性,无论是记叙、议论、说明,都要兼顾抒情性这一点。 ?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成绩优异,但在德国求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1)、“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

(2)、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也就是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

(3)、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

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4)、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两者的联系表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基点的,是总体小康的进一步发展,是高水平、发展均衡的小康,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中。

总体上的小康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有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进一步的目标,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