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SI测距定位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RSSI测距定位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作者:何沃林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年第09期

摘要:RSSI的定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定位精度较低。通过研究分析通信距离、环境参数和信号干扰等各种因素对RSSI值测量的影响,为提出高效的定位算法提供研究思路。结合缩短通信距离、改进节点坐标计算方法等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实现对RSSI定位算法的改进和参数优化,提高其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通过对RSSI定位算法的改进和参数优化,提高其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距;RSSI;定位算法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9-0134-02

接收信号强度测距法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为基础的定位算法,被普遍运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之中。其理想情况是定位结果坐标为一个正确的位置点,但由于传输距离、信号干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确保RSSI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使定位点位于一个存在一定误差的区域内,改正思路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传统的RSSI定位算法进行改进和参数的优化,尽可能缩小这个误差区域。

1 影响RSSI定位精度的因素

1.1 通信距离与障碍物

通信距离将影响到无线电信号衰减量,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信号受环境干扰较大。另外信道内存在障碍物,通过对信号的折射、反射等,会使得信号衰减不断加剧,最终也会对RSSI数值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在以下实验过程中,对四组典型环境参数进行选取,A均取值为41,n则分别取值为2.6、2.8、3.0以及3.2。具体结果参见图1。可以看到,在测距距离不断加大的同时,各组环境参数之下的误差曲线均体现出误差持续增加的特性。若保持在5米之内,则误差增长相对缓慢,而一旦超过这一数值,则误差的增加将极为显著[1]。

此外,因为障碍物存在于信道之中,往往会产生反射、折射等影响,在加大通信距离之后,上述影响将因此而增大。RSSI数值的测量将因为障碍物而受到影响,导致传播进程中的信号损耗。

1.2 环境参数

在对RSSI数值进行计算时,所应用的环境参数是否和实际环境相符,是决定定位误差大小的关键。在上述不同通信距离定位误差测试的实验中,当参数A以及n分别为41以及2.8

时,则此时获得的定位结果精确度最高,而当参数A以及n分别为41以及3.2时,则取得的定位结果精确度最差[1]。

由此可认识到,定位精确度很大程度上会因为微小的环境参数变化而受到影响。从室内环境来看,障碍物会把室内空间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子区域,使用单一的环境参数无法适用于整体区域。

1.3 信号干扰

(1)突发干扰。测量RSSI值时,不论是环境的突然改变、还是人员走动等,均会对此产生突发干扰。因为突发干扰的存在,对RSSI值产生了显著影响,且比障碍物存在于信道时的影响程度明显更高。

(2)随机干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信号反射、衍射以及测量节点内部噪声和量化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节点测量获得的RSSI数值产生随机误差[2]。在RSSI测量进程中,随机干扰持续存在,使测量值不断波动,而且因为无规则变化,使得其数值的正负、大小等无法被预测[2]。

(3)噪声干扰。RSSI值测量的整体进程均会受到噪声影响,使得最终获得的是噪声和测量值混合后的数据[3]。对比随机干扰导致的RSSI数值波动,噪声干扰之下的数值波动显然更强,而导致较大脉冲的出现,数据变化更无规律可循[3]。

2 RSSI定位算法的改进和优化

2.1 通信距离和区域布局的调整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通信距离达到5米以上时,则将出现显著的定位误差增加,5米距离之内的定位误差增长相对缓慢。通过结合对参考节点密度的增加,使得两类节点的通信距离得以缩短,同时划分整体区域为多个子区域,以5米作为衡量其大小的具体依据[1]。在分割子区域以后,未知节点需符合如下要求,即至少和三个小于5米临界距离的参考节点相互通信,图2为子区域分割的示意图。

在具体运用时,需结合室内整体布局,对子区域的分割方案予以合理设计,尽量减少由障碍物导致的影响。在通信距离方面只需保持在临界距离以内,不需要对子区域进行完全相等的划分。在分割区域以后,在拟合环境参数时,以各子区域作为操作环境,最终获得的环境参数和子区域相符。

2.2 环境参数自适应

为使系统具备和实际环境较为接近的信号衰减模型参数,当网络之中全部参考节点已经加入,未知节点广播信号以前,设置为环境参数的自适应阶段。对距离已知的参考节点进行测量,并校准信号衰减模型的所有参数[4]。

在选取的测距公式之中,在对A值进行测量时,要将参考节点设定为圆心,在半径为1米的圆周之上,有多个参考节点平均分布,随后对圆周之上全部参考节点的RSSI值进行测量,并进行平均值求取,具体参见如下公式(1)。

n为传播损耗系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属于一种需重点修正的参数。由于参考节点位置坐标已知,通过和附近的参考节点测距后,就会得到N个到附近参考节点的距离值,即可对N个传播损耗系数n进行计算,同时求取平均值。另外,RSSI值在不同时间内也会有一定波动产生,在参数n进行计算以前,需要对不同时间段的RSSI值进行收集,以其平均值开展计算工作,具体参见式(2):

使用整体以及局部环境参数的定位精度数据对比,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见,因为对整体区域进行子区域分割工作,在子区域中的环境参数根据实际进行了调整,在通信距离不断增加的同时,定位误差并未由此而增加,实现了对区域分割可提升定位精度这一结论的验证。

2.3 高斯滤波处理

结合研究数据得出,在某个位置之上同一节点获得的RSSI数值,其误差存在随机性,符合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通过高斯模型的运用,对高概率区的RSSI数值进行选取,可使得大干扰、小概率事件对RSSI值测量的影响得以减少,也让定位变得更为准确。对应的高斯密度分布函数见式(3)、(4)、(5)所示。

在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即概率超过0.6(经验值)的范围进行选取,如式(6),过滤了因为干扰而导致的误差较大的RSSI测量值。

本方法的软件编程设计思路较为简单,也就是在未知节点将n组数据快速的发送给参考节点,由参考节点在相应数组Rssi—val[ ]内进行存储,再结合高斯模型来开展数据滤波处理工作。系统的临界值为0.6,结合高斯密度分布函数公式,可对概率结果进行输出,然后在最终确认数组Rssi_val_gauss[ ]内存放。在处理数据并进行存储操作之后,结合式(7)即可对几何均值进行求取[5]。

3 节点坐标计算方法的改进

3.1 采用最大似然估算法

研究证明,实际的信号传输损耗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阴影模型,参见式(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