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各种头疼的特效穴
偏头疼按摩哪个穴位可以缓解
![偏头疼按摩哪个穴位可以缓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d7ca6a8e9951e79b8927c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偏头疼按摩哪个穴位可以缓解
导语: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患者在偏头疼发作的时候都会选择服用止痛药来进行治疗,其实这种方法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偏头疼问题,甚至还有可
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患者在偏头疼发作的时候都会选择服用止痛药来进行治疗,其实这种方法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偏头疼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因为长时间服用止痛药而引起肠胃不适,要知道止疼片对于肠胃的刺激可是非常大的,所以建议各位患者朋友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解决偏头疼问题,那么偏头疼按摩哪个穴位可以缓解呢?
中医治疗偏头疼,除了中药外,还有一系列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放血疗法、腹针疗法、等。
同时,偏头疼时,患者可自行按压或环形按揉以下3个穴位: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交连线和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
百会穴是全身气之汇集处,头疼时按压此穴,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有效缓解头疼。
风池穴,位于耳后头枕骨下,发际附近的凹陷处,此穴具有清热降火,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的功能,其止痛作用迅速。
合谷穴,又名虎口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中点处。
合谷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
此外,偏头疼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天冷外出戴围巾、帽子保暖;室外到有暖气的室内时,因先将围巾与帽子脱掉,让身体适应温差减少头疼发生的机会。
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头面部气血的循环,如热毛巾敷颈部10至15分钟。
对于偏头疼按摩哪个穴位可以缓解这个问题本文就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于各位患者朋友解决头疼问题能够有所帮助,另外也提醒各位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简易穴位按摩缓解头痛
![简易穴位按摩缓解头痛](https://img.taocdn.com/s3/m/0d884f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5.png)
简易穴位按摩缓解头痛头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适感,许多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偶尔或频繁地出现头痛的情况。
头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在面对头痛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长期依赖药物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其实,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种自然、简单、实用的方法来缓解头痛,那就是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可以达到缓解不适、调整身体功能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头痛通常被认为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所致,通过按摩头部和颈部的穴位,可以达到舒经通络、疏风清热、镇静神经的目的,从而缓解头痛。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简单易操作的穴位按摩方法,帮助大家缓解头痛。
1. 巨商穴:巨商穴位于我们的双手之间,当我们将两只手掌紧握在一起时,中指尖处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巨商穴。
按摩巨商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和失眠等症状。
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拇指指腹在另一只手的中指尖处稍稍用力按压,每次按摩持续1-2分钟,可以重复多次。
2. 迎香穴:迎香穴位于我们的鼻翼旁边,上下两侧各有一个迎香穴。
按摩迎香穴可以清热解毒、通窍醒脑、缓解头痛。
操作方法是用指腹轻柔地按摩鼻翼两侧的穴位,每次按摩持续2-3分钟,可以重复多次。
3. 头临泣穴:头临泣穴位于我们的额头部位,当我们用手指在眉头尽头处轻按时,可以感受到一个凹陷的位置,这就是头临泣穴。
按摩头临泣穴可以清热利湿、舒经通络、缓解头痛。
操作方法是用手指轻柔地在头临泣穴处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持续3-5分钟,可以重复多次。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症状,同时还可以帮助身体舒经通络、调整气血,起到预防头痛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要轻柔动作,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适。
在按摩时可以结合适量的精油来进行,有助于增强按摩的效果。
除了穴位按摩外,平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保持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运动,来预防头痛的发生。
44个特效穴位的特殊功效
![44个特效穴位的特殊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056f4a80b4daa58da0114afe.png)
44个特效穴位的特殊功效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泻血疗法60个穴位详解
![泻血疗法60个穴位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a512465ddccda38376baf72.png)
泻血疗法60个穴位详解(泻血必读)· 1 号:头痛穴: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
1-17-9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 , 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 2 号:胃脏穴: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
· 3 号:根穴: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
对 2-3-6 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
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 4 号:感冒穴:感冒初期对 4-18 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 . 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 5 号:心绞痛穴: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
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
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醒过来。
* 对于心绞痛、低血压、气喘等疾病,现代医学技术视为不可治愈之症。
那是因为,这些部位由于瘀血的存在不能使血液循环正常进行而引起的。
可人们只注意对表面现象的治疗,而不去探索血液循环不畅的根源。
实际上这些症状对4-32-5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有疗效的。
但我不想劝说人们采取泻血疗法,前面所列举的病症都是因为人体内脏器功能已经受损伤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充分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后才能实施泻血治疗。
泻血的顺序应从 2 号 -3 号穴位开始,待到泻血效果良好时,要对 6 号穴位进行泻血,6 号穴位也泻出血后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
合谷穴
![合谷穴](https://img.taocdn.com/s3/m/6bda021afad6195f312ba636.png)
将大蒜(紫皮者佳)捣烂如糊状,敷于双虎口(即合谷穴),时间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为 度。 合谷穴治黑眼圈
坐在床上、书桌旁、沙发上,按压合谷穴非常顺手,随时可按,治疗黑眼圈有一定疗效。 按摩合谷穴治疗神经性头痛
•
【方法】
•
针5~7分,留针20分钟。灸10分钟。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应用
1.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2.合谷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 3.牙痛用「飞经走气」法。1、针尖向上斜刺,强捻转使针感到头部,2、提针至皮下,针尖相下斜刺,使针感到指头,如此反复3次,留针30分 钟,痊愈。
简单地按两下,并且疗效惊人。
•
感冒乃百病之母,按压合谷穴最大的好处就是预防感冒。
应用
按合谷穴能护齿 中医四总穴歌诀有“面口合谷收”之歌,能保护牙齿,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按摩并经常艾灸合谷穴还能治疗牙疼、牙龈炎、舌炎、腮腺炎等。比如,牙疼时,按压合谷穴5
分钟后,疼痛会减轻,如果有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起到一定疗 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与合谷穴促进延脑的中缝大核神经元放电增加有关。
4.齿痛:合谷两穴并针刺,留针3分钟,针到病除。 5.牙痛、口歪、臂肩不能举、大拇指、食指不能屈伸:针刺合谷穴特效。 6.风火牙痛不能饮食:1合谷2颊车3中脘4足三里5留针30分钟。 7.牙关不开、口眼歪斜blepharoplegia:1合谷2地仓3颊车。拔牙麻醉穴:1合谷2足三里。 8.合谷补,泻之法:补法、先呼后吸时针之。泻法、先吸后呼时针之。 9.头痛headache:1合谷2风池。 10.癫痫及安神、镇惊anticonvulsion:1合谷2百会3神门。 11、目赤ophthamia:1合谷2丝竹空3精明。 12.鼻窦炎sinusitis:1合谷2迎香。 13.局部性肌肉痉挛:用点刺法,快针前浅刺,或强刺法 14.哮喘asthma剧烈时:1先针合谷,2使患者平卧,用五柱灸法。膻中为中心,左、右为神封,上为玉堂,下为中庭 。 15.针『四关穴』:1左、右(合谷)2左、右(太冲) a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通经络,清滞瘀。 16.止汗:a补合谷,泻腹溜(补合谷可使汗腺收缩)。 发汗:a泻合谷,补腹溜(重泻合谷,使汗腺松弛) 17.急性外膜炎,旺盛全体机能(清理肚脐以上部位): a合谷 b曲池。合谷升而能散,曲池走而不守。 18.调理肠胃,宽中理气:a合谷b足三里。合谷为大肠经之原穴,气能升降,血能宣通。足三里为土中之土(胃经为戊 土,三里为胃经之合穴亦为戊土)。补之益气理中,泻之升阳降浊。如有湿热壅遏,浊滞中宫,蓄食停饮,腹胀嗳气 tympanites,引湿浊下行,导浊降逆而安中宫。 19.安胎:a泻合谷b补三阴交。血旺气衰。 堕胎:a补合谷b泻三阴交。血衰气旺。 a合谷:大肠经之原穴,大肠经为肺俯,主气当补。 b三阴交:脾、肝、肾三脉之会穴。主阴血,血当补,不当泻。 20.脾病splenic disease:a合谷b三阴交。
特效穴位对身体常见病治疗有奇效
![特效穴位对身体常见病治疗有奇效](https://img.taocdn.com/s3/m/f695eb290912a2161579290d.png)
22、肺俞:针刺肺俞,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可延缓动脉硬化。
23、心俞:可使心率减慢,治疗心房颤动有良效。
24、肝俞:血小板增加,针刺肝俞可使胆道压力降,解除括约肌痉挛,对血糖有调作用,针刺后白胆固醇明显下降。
25、脾俞:针刺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的脾俞,能使血小板增加,艾炙脾俞对放射治疗后白细胞数过低的癌症病人,可使的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脾俞可降低胆道压力,解除括约肌的痉挛。
特效穴位对身体常见病治疗有奇效
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6、胃俞:对消化道溃疡,胃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针刺可增强胆囊的收缩作用。
27、三焦俞:对肾与输尿管结故事石用三焦俞,肾俞,京门,天枢,气海为主穴,治疗后约半数患者能排出结石。
28、肾俞:针刺肾俞,能显著抑制钠潴留,故有利尿作用。
29、殷门:针刺殷门,肺俞可缓解支管哮喘证,一般在3~45min获得缓解。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常见病的按摩
![常见病的按摩](https://img.taocdn.com/s3/m/857372cfda38376baf1fae12.png)
手腕疼痛第一个穴位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个穴位是内关。
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第三个穴位是足三里。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右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胫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频率和前面谈的两个穴位一样,但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有时按摩可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容易达到得气的效果。
治疗手腕筋肉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治疗肌肉疼痛以指压“肩井”和“手三里”最有效。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313137c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4.png)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说起疼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临床上,针灸治疗是可以止痛,在中医理论当中“不通则痛”,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以疏通气血、疏通经络为主,所以在临床上对于“不通则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起到止痛的效果,开始的时候,针刺穴位会出现局部组织酸、胀、麻木等复合感觉,针刺信号会沿着外周或者中枢路径传导到大脑高级部位,所以会产生镇痛效应。
针灸还可以起到宣泄内热、补虚散寒、疏通气血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改善内分泌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改善功能失调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可以选择委中穴止痛治疗。
而对于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包括痛经可以应用针灸治疗来止痛,比如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腰疼、痛风、中风、鼻炎等等,而且针灸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那么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有哪些呢?针对全身的痛症,如何用针灸治疗呢?一、原则疼痛的发生与功能失调有关,针灸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皮肤,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来刺激特定的部位,帮助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刺入的点即穴位,人的身体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不同的疾病所选取的穴位是不同的。
而灸法则是指在穴位上用灸柱或灸草进行烧灼、熏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热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主要选用艾草,因此也称为艾灸。
另外还有桑枝灸、灯芯灸、柳条灸、隔药灸等方法。
二、应用针灸可有效调节疼痛或镇痛相关中枢核团的兴奋性,不仅能够干预介导疼痛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还能够对局部的痛敏进行抑制、减轻疼痛感。
辩证之后,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因,针灸不同的部位,达到止痛的效果。
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1)疏风止痛法:风池穴可祛风解表,风府穴祛风清神,风市穴祛风通络。
各种穴位按摩作用
![各种穴位按摩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dd49fbf90f76c661371a14.png)
各种穴位按摩作用一、按摩治疗低血压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按摩的穴位:用拇指按压双手掌心中央的“心包区”和按双手手背食指根部下面的“血压反应区”、中渚穴、阳池穴、用拇指分别按压双手“神门穴”(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血海穴”(膝部髌内上缘上2寸)与“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用键身锤轻轻地叩击双脚脚底中央的“肾脏反射区”与左脚脚底“肾脏反射区”斜上方的“心脏反射区”按揉百会穴、心俞穴、天柱、肩井、厥阴俞、肾俞、指推膻中穴、肓俞、点按中脘穴、关元穴、大巨、手的郄门、三阴交、背部膈俞、神门、阴陵泉、照海;按摩照海(内脚踝下方之凹陷处)是改善因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虚冷的特效穴位。
按摩天柱使颈部放松,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
按摩肓俞消除低血压症引起的最常见的慢性困倦,按摩神门缓和手部虚冷、脸部灼热。
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指、第三指各 5分钟,再用手指上下摩擦 5分钟 ,然后揉压足心 5分钟,每日 2次。
揉压足后跟,尤其是对涌泉穴,用大拇指朝患者脚后跟的方向揉压10—15分钟。
此外,艾灸治疗对低血压有较好疗效,常用艾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就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一、太溪-----补肾。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肾脏病、消渴,手脚冰凉、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关节炎、手脚无力、风湿痛、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二、按揉太溪------腰痛、腰酸、半身不遂、下肢活动不好、手脚冰冷、气喘病。
三、后溪------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
统治颈肩腰椎病,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滚揉后溪穴。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四、太冲------视物不清。
头痛是内脏在警告:头顶痛是肝头痛、前额痛是胃头痛
![头痛是内脏在警告:头顶痛是肝头痛、前额痛是胃头痛](https://img.taocdn.com/s3/m/e5f36bfd76c66137ee0619f7.png)
头痛是内脏在警告:头顶痛是肝头痛、前额痛是胃头痛...头痛,是前额痛,还是后脑勺痛,是两边都痛,还是偏头痛,都要问清楚,因为中医认为头痛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中医里是按经脉来划分各部分的头痛像前额痛、眉棱骨疼、眼眶发胀等症状,都是胃经头痛。
一般来讲,“葛根汤”之类治胃病的中药对治疗阳明胃头痛很有效果。
会出现小便发红、少气懒言、皮肤干燥等症状。
一般可服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来治疗。
治疗这个病会用到当归补血汤。
这副药里需要用到黄芪和当归两味药,而黄芪的用量一定要大于当归四到五倍。
懂点儿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黄芪是用来补气的,当归是用来补血的。
那么既然是血虚头痛,为什么补气的黄芪的用量反而要大于补血的当归呢?这其实就是中医里一个很重要的医理,叫做“气为血之帅”。
血需要靠气机往上带,如果气不能够把血带上来的话,就补不了血,达不到治病的疗效。
所以有这样一个玄机在里边。
如果头部内有淤血的话,就会头痛。
进一步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癫痫。
主要症状是出现呕吐。
当患者出现喷射状呕吐的话,一定要及时地找医生医治。
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
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
具体方法:请先用您的大拇指找到头部的痛点,然后边揉边推,先把里面的筋给推开,再赶紧揉外关穴,头痛马上就能缓解。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
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头痛按什么穴位好
![头痛按什么穴位好](https://img.taocdn.com/s3/m/4f1ac83cba1aa8114531d905.png)
头痛按什么穴位好文章目录*一、头痛按什么穴位好1. 头痛按摩百会穴2. 头痛按摩阳白穴3. 头痛按摩神庭穴4. 头痛按摩合谷穴5. 头痛按摩印堂穴6. 头痛按摩风池穴*二、偏头痛的食疗方法*三、快速治疗头痛的方法头痛按什么穴位好1、头痛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
患者可以用手掌轻轻叩击。
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有效果。
2、头痛按摩阳白穴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
患者可以按压阳白穴。
这样会起到清头明目,缓解头痛的功效。
3、头痛按摩神庭穴神庭穴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有效缓解头痛,十分提神醒脑。
4、头痛按摩合谷穴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
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
本法俗称“拿虎口”。
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
5、头痛按摩印堂穴将两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阳穴上,以食指内侧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双目自然闭合。
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为度,本法古代称“分阴阳”洁,抹后感觉头清目爽,具有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6、头痛按摩风池穴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颈后肌肉近发际处,手法采用一上一下、一紧一松推拿,以颈部感酸胀为度,次数自定,不强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进行,本法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
偏头痛的食疗方法1、鸡头煲核桃肉:雄鸡头一个,核桃肉24克,首乌15克,天麻7克。
做法:上述材料处理好之后,入锅加水适量,以慢火煮至鸡头熟烂即可。
加入适量花生油、食盐、料酒调味。
食法:吃肉喝汤,每日一剂,连服5-7日。
小贴士:如果没有雄鸡头,可用鲈鱼头1个或者猪脑半个代替。
2、龙眼煲鸡蛋:龙眼干100克,鸡蛋2个,白糖50克。
做法:龙眼干带壳带核捣碎,入锅加水,与鸡蛋炖至蛋熟。
鸡蛋去壳,加入白糖,再炖1小时即可。
中医十二经经特效穴治疗疾病详解
![中医十二经经特效穴治疗疾病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e9529acbcd126fff7050bad.png)
中医十二经经特效穴治疗疾病详解十二经经特效穴位一、手xx肺经:肺属金,开窍于鼻,主体为皮,其华在毛,情志为悲,忧伤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由胸走手,起于中府,始于少商。
在手内侧前。
主治咳嗽、心烦、手心热等症。
1、中府穴:腋横纹上三指。
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
主治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症。
2、天府穴:腋横纹下四指,或手臂平申,用鼻尖触手臂处。
主治过敏性鼻炎。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一拇指宽的凹陷处。
肺经属金,本穴属水,金生水,是补肾的要穴。
降逆气、泻热,主治高血压、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哮喘、胸部胀痛,肘关节痉挛。
4、孔最穴:肘横纹下三指。
是肺经的郗穴,郗治急症(急性咳嗽、咽喉痛)。
主治鼻出血、痔疮、发汗。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凹陷处。
头项寻列缺。
主治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落枕。
6、经渠穴:腕横纹外侧铙骨边缘。
主治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外侧凹陷处。
肺经的原穴,补气穴,脉之会穴。
主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8、鱼际穴:手掌鱼肚边缘。
主治热咳、心中烦热。
9、少商穴:大拇指指甲根边缘。
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
针刺放血效果最佳。
二、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起于天池,始于中冲。
在手内侧正中线上。
刺激左侧效果更佳。
1、天泉穴:腋横纹下三指处。
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
2、曲泽穴:肘横纹上。
调节心血的供应,治疗胸闷、憋气。
是针刺放血点。
3、郗门穴:腕横纹上5寸。
急救穴,治突然心绞痛。
用大拇指按住,然后转动手腕。
4、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指。
救命穴、心脏穴。
宁心安神、理气和胃、舒经活络。
治疗心理压力引起的失眠,可调节心律的快或慢。
5、大陵穴:腕横纹上。
治疗因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口臭。
6、劳宫穴:掌心凹陷处。
大补穴,可使心情放松,治心慌气短。
7、中冲穴:中指指甲根旁。
泻心火的要穴。
治口疮。
8、在天泉穴下四指处有个痛点,不是穴位,但经常揉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心肌梗塞、冠心病。
董氏奇穴特效穴
![董氏奇穴特效穴](https://img.taocdn.com/s3/m/cdbcfb0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9.png)
董⽒奇⽳特效⽳作者:董景昌胡⽂智HE1 正会⽳治流⿐⾎尤具(卓效)。
流⿐⾎ 55HE1 州圆、州仑、州昆等三⽳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为治疗中风,半⾝不遂之(特效⽳)。
半⾝不遂 90SO1 上瘤⽳治疗脑瘤(特效)脑瘤90SO1 上瘤⽳治疗脑癌(奇效)脑癌 90PA1 灵⾻⽳治疗肺癌、肺⽓肿、肺积⽔时配⼤⽩⽳(奇效)。
肺癌、肺⽓肿、肺积⽔ 90PA1 灵⾻⽳治疗半⾝不遂时配⼤⽩⽳、上三黄⽳、通肾⽳、通关⽳、通背⽳、通⼭⽳、通天⽳、正会⽳(奇效)。
半⾝不遂 90EA1 ⽿圆⽳治疗解酒醉(特效)解酒醉 90PA1 灵⾻⽳治疗经痛配门⾦⽳、四花上⽳特效。
经痛 90TH1 通关、通⼭、通天、通⼼、通灵五⽳配通肾、通胃治胃、⼗⼆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指肠溃疡、久年胃病 90LE1 正筋、正宗、正⼠三⽳同时取⽤为治疗坐⾻神经痛、⾻刺之(特效⽳)。
坐⾻神经痛、⾻刺 90TH1 通关、通⼭、通天、通⼼、通灵五⽳配地宗⽳治⼼律不整(神效)。
⼼律不整 90TH1 通关、通⼭、通天、通⼼、通灵五⽳配⼼灵⼀⽳⼆⽳治狭⼼症(特效)。
狭⼼症 90UA1 分⾦⽳治疗过敏性⿐炎、⿐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咳嗽 90LE1 正筋⽳、正宗⽳为治脊椎痛、⽿鸣之(速效)。
脊椎痛、⽿鸣 65HE1 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为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之(特效⽳)。
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症)之(特效⽳)。
神经衰弱、失眠、四肢颤抖(舞蹈症) 90LE2 正筋⽳、正宗⽳为治脊椎痛、⽿鸣之(速效)。
脊椎痛、⽿鸣 65PA2 ⼤⽩治急性肺炎(特效)急性肺炎 90PA2 ⼤⽩⽳以三棱针治⼩⼉⽓喘、发⾼烧、肺炎(特效)。
⼩⼉⽓喘、发⾼烧、肺炎 90FI2 侧间⽳(肠炎特效)肠炎 90LE2 正筋、正宗、正⼠三⽳同时取⽤为治疗坐⾻神经痛、⾻刺之(特效⽳)。
坐⾻神经痛、⾻刺 90TH2 通关、通⼭、通天、通⼼、通灵五⽳配⼼灵⼀⽳⼆⽳治狭⼼症(特效)。
八个穴位治大病 按百会穴最快治头痛
![八个穴位治大病 按百会穴最快治头痛](https://img.taocdn.com/s3/m/9fbdbf3acfc789eb172dc8c8.png)
八个穴位治大病按百会穴最快治头痛中医穴位治病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中医专家介绍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毛病是可以通过穴位的方式搞定的,如头痛的时候按摩一下百会穴是很不错的缓解方法,要知道百会穴是治疗头痛最快的方法。
一、头痛:百会穴能解头痛户外高温炎热令人头晕,一进到室内低温的冷气房,原本扩张的血管、肌肉瞬间收缩,更令人头痛难耐。
按摩方法: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
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
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
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
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二、生理期不适:三阴交能止痛去寒不少女性饱受经期紊乱、经量过多、经痛的折磨,有些人甚至要吃止痛药才能减轻疼痛。
按摩方法:经痛时试试看刺激行间穴、三阴交。
行间穴位于双脚足大趾与二趾之间,能帮助打通肝经,有助解除肝气郁滞之害。
而位于脚外踝上方距离4指宽、在小腿胫骨内侧的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经过的交点,经期间单纯只有腹痛的人,应该是寒气太重、凝结小腹,刺激三阴交可以去除体内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
其他生理期的困扰,可以试试按摩足部太溪(补肾阴,位于内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点)、足三里(补气)、等穴道,均可解决生理周期不稳定。
三、失眠:合谷、神门穴帮助安神台湾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
按压穴道有助气血运行顺畅,帮助你入眠。
按摩方法:先试试神门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紧拳头,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镇静安神。
合谷穴能行气止痛、内关穴友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纾缓心悸、胸闷及失眠症状的效果。
四、眼睛疲劳: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胀长时间盯着电脑、电视、看书、看文件,眼睛酸涩难受,可按压眼部四周的穴位缓解。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附穴位图)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附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952195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9.png)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附穴位图)头痛与“气”有关,揉揉“消气穴”,试着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疼痛,然后根据具体头疼的部位可以尝试做如下选择:1.偏头痛偏头痛多与胆经三焦经有关。
胆经的阳陵泉足临泣,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
在胆经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疾病极为有效。
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也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
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
此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痛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耳朵上部,就可按摩胆经,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点击→吴氏一针疗法,一针秒杀头痛4.太阳穴痛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也可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另外,太阳穴放血治疗各种头痛特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
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取太冲穴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
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
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俗话说“头项寻列缺”,可试试肺经列缺穴。
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复溜穴、太溪穴或董氏奇穴肾关穴等改善。
点击→吴氏一针疗法,一针秒杀头痛10.左边的偏头痛经常出现在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
肾经的筑宾穴,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
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来调理。
11.右边的偏头痛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
缓解头痛的十个小妙招
![缓解头痛的十个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8c1303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5.png)
缓解头痛的十个小妙招1.治疗偏头痛的小妙招2.9种头痛类型,缓解头痛10个妙招3.快速止偏头痛的小妙招?4.头痛欲裂缓解小妙招治疗偏头痛的小妙招头疼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治疗头疼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6个治疗偏头痛的小妙招,欢迎大家阅读。
1、揉太阳穴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做转圈揉动,顺揉7到8圈后,做倒揉7至8圈,反复几次,坚持几天偏头痛便可大为减轻。
也可以梳摩痛点,患者把双手的十个指尖,置于头部最痛的.处,如梳头般做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日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即可减轻疼痛。
2、用热水浸手把双手浸没在热水中,坚持浸泡30分钟左右,使手部血管扩张,以减少相应的脑部血液,达到止痛的目的。
或者是用中药塞鼻,拿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加上7克冰片,研磨成细粉后装瓶备用。
当偏头痛发作时,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通常15分钟即可止痛。
3、吃含镁食物例如核桃、花生、海带、橘子、杏仁、杂粮,还有各种绿叶蔬菜等,可缓解偏头痛。
4、头缠毛巾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
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
5、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
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6、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这样可有效避免压力增加。
9种头痛类型,缓解头痛10个妙招快速缓解头痛的小妙招头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导致头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脑供血不足引起头疼,感冒了会出现疼痛,还有睡眠不好等也会引起头疼。
出现头疼的话要及时去检查病因,然后及时对症治疗,其实我们日常有一些快速缓解头痛的小妙招,快速缓解头痛的小妙招有哪些呢?快速缓解头痛的小妙招快速缓解头痛的小妙招可以用冰袋冷敷头部试试,冰袋里放一些冰块然后毛巾包好放在头部改善头疼,头部被冰敷后头部的血管会收缩,从而减轻头疼的表现。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人体头痛的功效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人体头痛的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670519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3.png)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人体头痛的功效头痛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严重时会给人带来不适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头痛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堵塞或脑部功能紊乱引起的。
而中医穴位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缓解头痛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中医穴位按摩缓解人体头痛的功效。
一、人体常用的头部穴位1. 太阳穴(太阳经)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太阳经的起点。
按摩太阳穴可缓解头痛、眼痛、眩晕等症状。
2. 攒竹穴(睛明穴)攒竹穴位于眼睛上方,眼眶内眦旁。
按摩攒竹穴可以缓解头痛、眼痛、鼻塞等症状。
3. 像骨穴(阳白穴)像骨穴位于鼻翼外侧,人中凹陷处。
按摩像骨穴可以舒缓头痛、鼻塞、中鼻炎等症状。
4. 象鼻穴(迎香穴)象鼻穴位于鼻翼外侧,比鼻孔略高。
按摩象鼻穴可以缓解头痛、流鼻血、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二、头部穴位按摩方法1. 主动按摩主动按摩是指自己用手指或按摩器按摩头部穴位。
首先,用温水洗手并清洁头部;接着,用双手轻轻按摩太阳穴、攒竹穴、像骨穴、象鼻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一次。
2. 被动按摩被动按摩是指通过外力,如家人或专业按摩师的帮助来按摩头部穴位。
被动按摩在力度和节奏上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或造成不适。
三、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头痛的机理1. 促进血液循环中医穴位按摩可以促进头部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缓解头痛。
按摩过程中,适度的按压和按摩刺激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头痛症状。
2. 舒缓紧张情绪中医穴位按摩还可以通过舒缓紧张情绪来缓解头痛。
常见的头痛类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情绪、压力密切相关的。
通过按摩穴位,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放松,减轻紧张情绪,从而减轻头痛症状。
3. 平衡气血运行中医穴位按摩可以平衡头部穴位周围的气血运行,调节身体阴阳平衡。
按摩穴位时,可以刺激穴位,使得体内气血得到调整和平衡,缓解头痛的发作。
四、中医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穴位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有助于缓解头痛。
头痛落枕口诀
![头痛落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f98d50482b160b4e767fcfdd.png)
头痛脑胀加失眠,三焦小肠找痛点;天冲专治恐惧病,丘墟光明胆经选;突发头痛找外丘,心火神门青灵捻;后脑疼痛寻委中,昆仑大穴应上先;如遇经常偏头痛,列缺肩井与内关;按揉太冲至行间,肝郁到此皆疏散;脾经大都与太白,反射区内病治完;若有后头眉骨痛,膀胱足部京骨见;落枕列缺与后溪,外关悬钟皆要按;再找周身筋之会,便要拨动阳陵泉。
注解:头痛、脑胀、偏头痛、失眠症状产生的原因很多,可根据不痛的症状在对应的经络上施治。
一、痰浊型的症状:头痛昏蒙,胸腹胀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1、可先在大肠经上刮痧并寻找痛点拔罐或按摩,把痛点揉开头痛就会缓解。
2、可点按心经的“神门穴”(腕横纹内侧尺骨顶端的凹陷处)和“青灵穴”(内肘上三寸)。
“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主治:由心脏、脑神经和消化系统引起的疾患。
“青灵穴”治疗着急、上火、气郁引起的痛症效果最佳。
3、可点按脾经的“大都”(大脚趾根的部位)与“太白”(大都后面贴近内侧脚掌骨的地方)。
“大都”的作用很多,可治疗骨质疏松、颈椎病、肌肉萎缩、要退疼痛、腹胀、胃痛、呕吐、便秘、泄泻等等。
因为它是脾经的“荥穴”属“火”,“荥”又是小溪中的流水之意,“水克火”所以可散发脾热胃火引起的头痛。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脾经上的所有症状它最有发言权,“胃不和则寝难安”,调理脾胃此穴为重中之重。
二、肝火引起的症状: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卧不宁,或兼胁痛,口苦面红,舌红,苔薄黄,脉弦。
1、可在三焦经上刮痧并寻找痛点拔罐或按摩,把痛点揉开头痛就会缓解。
因为三焦经和胆经属“同名经”均是“少阳经”,肝火通过胆经排放不出去就会沿同名经逆上而行到达三焦经,而三焦经又是主管头部和面部神经的主要经络,上逆之火就会引发头痛失眠等症状,因为它的主要穴位“外关”(腕横纹上两寸)、“支沟”(外关上一点)、“天井”(肘尖上一寸)、“清冷渊” (肘尖上两寸)、“消泺穴”(肘窝上五寸)、“天牖”(耳后斜下方一寸)、“翳风”(耳垂后的凹陷处)等都治头痛,所以才需要刮痧后寻找痛点拔罐或按摩来清除於阻点。
特效穴大集合
![特效穴大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1d874b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4.png)
特效穴大集合 (上)特效穴大集合"特效穴荟萃":1: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
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成效。
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有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上一针。
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安康了。
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
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
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成效。
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
2:乳腺增生.肿块特效穴,第4腰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大肠腧周围〕,用酒精棉擦,皮肤颜色红色重的,用1.5寸针刺用力1分钟,刺骨膜,病症重的当时即效,疼痛大减,肿块变小,病症轻的,无疼或由小变没,需加中药配合。
第4腰椎后正中线旁开1.5寸,无准确的地方,因在它的1.5寸左右用酒精搽一片,最红的地方便是针的穴位,直刺应是髂骨上,我不知李柏松教师的八字治疗法,是偶尔发现并经常用,本不打算写出来,只因发了几个贴,斑竹不给加分,只好把最拿手的,最有效,而且自己发现的,3:头痛:压痛点的阳性率最高的部位有:肩胛内角区、肩胛岗下区、肩胛内缘区、锁骨下缘中点区、剑突区等。
或在"耳后三焦区〞内有敏感点或压痛点〔多为痉挛性结节或纤维〕。
4:颈推病:颈推病患者常在颈、背部〔多在大椎穴周围或颈椎增生部位〕出现"党参把戏〞"花斑样变〞的反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
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
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
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
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
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
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
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上部
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
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
或者按摩
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
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
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
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
属太阳经病。
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
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
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9.肾虚头痛
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
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侧头痛
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
左边的偏头痛: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
有网友提供了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
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
右边的偏头痛: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
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
11.淤血头痛
当头部内有淤血的话,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顽固性头痛呕吐,请您一定要及时就医。
12.酒后头痛
十指梳头,特别是两侧胆经。
其中率谷穴治酒后头痛有特效。
P.S. 每个人的肢体比例都不同,在寻找穴位时只要摸上去有酸、痛、电、麻等感觉,揉了之后对自己有帮助,能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
不必非得按照书上的定位方法来测量。
从以上方案中可以看到,凡是巡行头部的经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
并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哪条经络巡行,从而在该经络上寻找痛点进行疏通调治即可。
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