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简介
冰心的生平简介
![冰心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3ecffd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5.png)
冰心的生平简介冰心的生平简介冰心是我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冰心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阅读!1900年,10月5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府城隆普营。
原名谢婉莹。
祖父谢銮恩(子修)在福州城内道南祠授徒为业。
父亲谢葆璋(镜如)时任清政府“海圻”巡洋舰副舰长。
母亲杨福慈,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
1901年,随家移居上海。
5岁随家迁居山东烟台。
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
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2年,报考福州女子师范预科,虽然未上过小学,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了。
1913年,父亲到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海军部学司司长。
初秋,她同母亲和三个弟弟由舅舅护送到北京,住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十四号。
1914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后改为女十二中)。
1915年,参加了贝满女中学生的爱国活动。
1918年夏,毕业于贝满女子中学。
秋,进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并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开展罢课、罢市等宣传活动。
8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0月7日——12日《晨报》连载第二个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
后被改编为三幕话剧公演。
1920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21年,由许地山、瞿世英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诗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
同时获金钥匙荣誉奖。
7月,开始为《晨报副镌》儿童世界专栏撰写《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通讯。
29日开始刊登。
通讯延续到1926年9月,共计29篇。
冰心的生平事迹初中作文素材
![冰心的生平事迹初中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03a7b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e.png)
冰心的生平事迹初中作文素材冰心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和文学翻译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生于1900年10月25日,卒于1999年2月27日。
原籍浙江绍兴,后流亡海外,曾在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留学和旅行,1949年后一直生活在香港。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她的文学作品及其翻译以及批评译介,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冰心的成就文学成就冰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诗歌冰心的诗歌充满了女性柔婉、细腻、感性、优雅的特质。
其中代表作有《寄燕》、《赠采阳先生》等。
散文冰心的散文是多方面的,既有其灵敏的感受性和观察性,也有其理性思考和深刻分析。
其中代表作有《雨巷》、《谈美》等。
小说冰心的小说多描绘女性形象,情感丰富、充满理性思索,并带有人生哲理。
其中代表作有《雁》、《雪》等。
翻译冰心是当时翻译界的佼佼者,她多次翻译了外国文学名著,成功地为中国读者献上经典名著的佳译佳作。
其中代表作有《简爱》、《呼啸山庄》、《小妇人》等。
社会贡献冰心的社会贡献也是值得称赞的。
爱国民主人士冰心虽然在国内只在1932年短暂停留,但这一短暂的经历,让她深深地领悟到了中国先进人士的民族意识与民主思想。
她在1926年成为中国左翼文化的骨干人物,她为人民利益呐喊,多次参加各类人民运动。
1949年后她流亡香港,虽然不能身临其境地参加中国的建设进程,但仍为改善中国状况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教育家冰心在香港从事过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创办了“香港妇女界”杂志,并亲自担任杂志的主编,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封建传统和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二是成立了一个在香港开展教育事业的“震旦数学代数研究所”,并且担任所长。
她想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命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知识和自由。
社会活动家冰心还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社会活动,她关注女性和儿童的权益,提倡儒家思想,宣扬文化多样性和多彩的人类文明,为促进人类和平同发展而不断奋斗着。
冰心的人物简介
![冰心的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23ea6d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a.png)
冰心的人物简介冰心是我国著名的第一女作家,尊称为世纪老人,文坛祖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冰心的人物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冰心的人物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
1900年10月5日出生。
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在《晨报》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
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冰心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分析冰心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从她生活的环境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
冰心出生在一个爱国的海军军官家里,她的父亲是谢葆璋,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与日本侵略者做对抗。
在冰心4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迁移到了烟台,她生活在大海边,心胸也因此开阔了起来。
父亲常常和她一起在海边散步,爱国的他常常告诉女儿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这让年幼的冰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所以冰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
冰心的作品中的女性大多纯真、勇敢、正直,由此可以看出冰心也是这样的人。
冰心的确如此,在她的文学作品的旋律都是母爱与童真,在现实生活里冰心也确实是一个喜欢小孩的人,由此可见她非常的有爱心。
冰心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她在年仅7岁的时候就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还读了很多的文学作品,这些都为她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她12岁的时候便考进了学校成了谢家第一个正式在学堂学习的女子。
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爱国的家庭,所以她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她的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日,对冰心产生了影响,所以她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
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她的笔名出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就代表着她。
冰心的简介
![冰心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7c573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1.png)
冰心的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号冰心,江苏淮安人,祖籍江苏溧阳。
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化名人。
1918年生于上海,司徒雷登等为之题诗。
冰心的父亲谢三元是浙江绍兴人。
她的父母离婚后,她随母亲得到继父谢选骏。
她的亲生父亲在她幼年时往返于上海和武汉之间。
她的父亲因得赠的卷烟、俸银物归原主而因沽名钓誉于朋友南路的书斋。
那是湖南的时代书报亭货窗边火瓶大碗,用纸包香烟和豌豆米饭对付初九报主的说法。
冰心从小聪明伶俐,有良好的文学天赋。
她曾就读于私立海伦女子中学,后就读于上海聚贤小学和善育女中。
冰心后来考入南洋女子高级中学(即南洋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系(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冰心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以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著名。
她的作品主题多样,涵盖了生活、爱情、友谊、故土、历史等方面,作品语言简明,情感真挚。
她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与许多著名作家一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冰心曾以其优秀的翻译成就为人所知。
她的翻译作品包括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威尔德·莎士比亚》等。
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文化见识为读者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文化交流。
冰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也是一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公共人物。
她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抗议战争等社会运动。
她常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言论,倡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国民教育,倡导和平与友谊。
冰心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成立时颁发的作家活动家等重要荣誉。
冰心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辉煌,她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瑰宝。
冰心逝世于1999年,享年81岁。
她的离世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她的作品和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代。
她的作品至今仍备受读者喜爱,她的思想和精神也给人们以启迪和鼓舞。
冰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冰心的资料
![冰心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15d8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4.png)
冰心的资料一、冰心简介冰心(1900年10月25日-1972年3月27日),原名谢婉莹,字嫣然,是中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文化活动家。
她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新时期的巴金”,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之一。
冰心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她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十分感兴趣。
1921年,冰心13岁时,她加入了安徽孙中山幼年支部,开始接触中国革命思想。
1923年,冰心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英文系。
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开始写作。
冰心的文学作品以小说、散文为主,曾涉及社会、历史、革命等多个领域。
与夏丏尊、萧军、丁玲等作家齐名,被誉为“巾帼文学”的代表。
二、冰心的主要作品1. 小说作品冰心的小说作品以描写女性命运为主题,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伤逝》:这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子在战争年代失去亲人的悲痛与挣扎。
•《雨巷》:这是一篇描写上海小巷和小人物的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的生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2. 散文作品冰心的散文作品写实而深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雁过留声》:这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寒夜》: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人的思念之情。
3. 散文随笔冰心的散文随笔风格清新自然,触动人心。
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传达给读者对生活的感悟。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生活与艺术》:这是一篇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随笔,表达了冰心对艺术的认识和态度。
•《读书与健康》:这是一篇关于读书对人健康的影响的随笔,探讨了读书与身心健康的联系。
三、冰心的影响冰心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也关注了社会问题和民众命运。
冰心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复兴,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冰心简介(“冰心”相关文档)共8张
![冰心简介(“冰心”相关文档)共8张](https://img.taocdn.com/s3/m/36e5c47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2.png)
燃烧了一百年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这颗心
燃烧了一百年 赴 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 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 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 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 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 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 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 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这颗心
燃烧了一百年 赴 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赴 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这是冰心女士的一颗心,因为她跨越了整个世纪,所以称之为一百年。 赴 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1、文中的“这颗心”指的是谁的心? 2、“燃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这是冰心女士的一颗心,因为她跨越了整个世纪,所以称之为一百年。
冰心简介
![冰心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96d38e781c758f5f61f67c0.png)
• 6.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 少要减少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 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 7.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 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 是满足的了。
冰 心 世 界
冰 心 ☆人物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 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 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被称为“世 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 文学家。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 译作。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 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 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 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概括了冰心的成就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挽联:
万口诵嘉言爱就是一切,
四方传妙笔文可耀千秋。
她的笔名出自
唐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句 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吴文藻
• 冰心语录 1.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 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 什么苦楚,什么怨屈都受得了。成功 之花,人们往往惊慕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 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 2.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 3.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 4.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 10.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11.世界上充满了光和爱,等着青年自己去 找,不要走那条悲惨的道路! • 12.自古皆有死,只在乎迟早罢了。在广漠 的宇宙里,生一个人,死一个人,只是在 灵魂的海里起了一朵浪花,又没了一朵浪 花,这也是无限的自然。 • 13.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 个美丽的黄昏。 • 14.“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 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永远的 爱心”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 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冰心已 逝,这份爱却永存人间!
冰心简介——精选推荐
![冰心简介——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8cfd6e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8.png)
冰⼼简介冰⼼简介 作家简介:冰⼼(1900~1999)现、当代⼥作家,⼉童⽂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男⼠等。
原籍福建长乐,⽣于福州,幼年时代就⼴泛接触了中国古典⼩说和译作。
1918年⼊协和⼥⼦⼤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篇⼩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独惟悴》、《去国》等探索⼈⽣问题的“问题⼩说”。
同时,受到泰⼽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标题的⾃由体⼩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出版,被⼈称为“春⽔体”。
1921年加⼊⽂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学⽂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学学习英国⽂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集《寄⼩读者》,显⽰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度的艺术表现⼒,⽐⼩说和诗歌取得更⾼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称为“冰⼼体”,产⽣了⼴泛的影响。
1926年,冰⼼获⽂学硕⼠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学和清华⼤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南归》、⼩说《分》、《冬⼉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本,曾任东京⼤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民⽂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集《归来以后》、《再寄⼩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札》、《晚晴集》、《三寄⼩读者》等,展⽰出多彩的⽣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说奖。
⼉童⽂学作品选集《⼩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童⽂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的作品除上⾯提到的外,还出版有⼩说集《超⼈》、《去国》、《冬⼉姑娘》,⼩说散⽂集《往事》、《南归》,散⽂集《关于⼥⼈》,以及《冰⼼全集》、《冰⼼⽂集》、《冰⼼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出版。
著作⽬录: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诗集)1923,新潮社 《超⼈》(⼩说、散⽂集)1923、商务 《寄⼩读者》(散⽂集)1926,北新 《往事》(⼩说、散⽂集)193O,开明 《南归》(散⽂集)1931,北新 《姑姑》(⼩说集)1932,北新 《冰⼼全集之⼀——冰⼼⼩说集》1933,北新 《冰⼼全集之⼆——冰⼼诗集》1932,北新 《冰⼼全集之三——冰⼼散⽂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集)1922,北新 《去国》(⼩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记》(散⽂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姑娘》(⼩说集)1935,北新 《冰⼼著作集之⼀——冰⼼⼩说集》1943,开明 《冰⼼著作集之⼆——冰⼼散⽂集》1943,开明 《冰⼼著作集之三——冰⼼诗集》1943,开明 《关于⼥⼈》(散⽂集)1943,天地 《冰⼼⼩说散⽂选集》1954,⼈⽂ 《陶奇的暑期⽇记》(⼩说)1956,上海少⼉ 《还乡杂记》(散⽂集)1957,上海少⼉ 《归来以后》(散⽂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集)1960,百花 《⼩桔灯》(⼩说、散⽂、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集)1962,百花 《拾穗⼩札》(散⽂集)作家 《晚晴集》(散⽂、⼩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读者》(散⽂集)1981,少⼉ 《记事珠》(创作谈)1982,⼈⽂ 《冰⼼论创作》 1982。
冰心简介资料
![冰心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d09d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0.png)
冰心简介资料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中国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充满着深情和温暖,并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示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对冰心的生平经历、文学贡献以及对后世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冰心生于1900年,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家庭,她从小就展示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在求学期间,她开始创作诗歌,并且很快就展示出了出色的才华。
她与许多当时的文学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积极参与了当时的革命运动。
冰心的作品多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为主题,她倾向于采用豪放的诗意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内心的感受。
她的散文作品《雪》被广为传颂,其中的“雪是一种宁静的力量,它让世界平静而又纯洁,它让心灵清澈而又安宁”这句话被誉为经典之作。
此外,冰心还以其流畅的文笔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冰心在文学界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创作上,她还积极参与文学翻译工作。
作为一位多语种的语言天才,她翻译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外国文学的优秀作品。
她的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冰心的文学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1963年,她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中国女性,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此外,她还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的荣誉称号,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冰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作品的范畴。
她笃信信仰和平与人类之间的友好合作,长期致力于推动尊重人权和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工作。
她的作品和事迹激励着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化人士,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冰心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文化使者。
她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散文和诗歌作品感人肺腑,表达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令读者深受触动。
冰心的经历和作品将继续激励和影响着后来的一代作家和文化人士,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女作家冰心的简单介绍
![女作家冰心的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059fa3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9.png)
女作家冰心的简单介绍女作家冰心的简单介绍冰心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原名为谢婉莹,那冰心的生平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冰心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关于冰心的资料
![关于冰心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6fa6a4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2.png)
冰心的资料关于冰心的资料冰心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心的资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心的资料1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冰心的资料2冰心的资料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店铺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冰心个人简介PPT
![冰心个人简介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9854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e.png)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寄母亲
感谢各位的观看
谢谢观看!
冰心简介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冰心图片
冰心简介
冰心, (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造成了所谓“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同年她毕业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于着——留着 ,
5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3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6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1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4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纸船——寄母亲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A
E
D
F
B
C
《春水》(诗集)
《超人》(小说、散文集)
《往事》(小说、散文集)
《寄小读者》(散文集)
《南归》(散文集)
《繁星》(诗集)
冰心著作
《姑姑》(小说集)
1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
2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
3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
4
《闲情》(诗歌、散文集)
5
《去国》(小说集)
初中素材冰心简介
![初中素材冰心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f1427e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7a.png)
冰心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冰心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只有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
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
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
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
在这里,冰心于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冰心的简介资料
![冰心的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bafec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9.png)
冰心的简介资料范文一: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真名叫谢冰莹。
她的家乡是山东省的文登市。
因为她父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因意外去世了,所以她从小就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如此她的文化知识却丰富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她的母亲不仅懂得唐诗宋词,还善于绣花,还教冰心学习文学。
冰心小时候特别聪明,喜欢拾遗补缺,直到晚年也是这个模样。
上学时要课业繁重,于是她读书与创作要兼顾。
冰心爱好文学,8岁时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并曾经在儿童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后来,她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进入了上海女子第一中学,那时她的诗歌已经得到了全国的关注。
她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出色,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她还加入了学生会。
毕业后,她便进入了上海大学的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她又考取了法国巴黎大学的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
在那里,她学习了法语和西方文学,并且结识了一些外交官和学术界人士。
回国后,冰心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她成为了这个运动的重要人物。
她和周作人、陈独秀等一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并且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她的一些散文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她的作品充满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表达了她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批判。
写作重点分析:1. 内容详实2. 语言简洁3. 点面结合,时空跨度自然过渡用词分析:1. 善于绣花,修养深厚2. 诗歌创作,文学才华横溢3. 与文学界人士结识,开阔国际视野4. 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社会影响大5. 对人民关爱和批判态度,展现人性光辉范文二: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字简练无华,含有深层的思想和哲理。
她的创作中,用叙述现实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思想,这在当时的文学界是极为新颖和独特的。
她的创作特点是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加上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使故事中的主人公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文化背景。
冰心的文学成就非常丰富。
她曾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过一系列的散文、诗歌和小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是《雪山飞狐》,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文笔流畅、情节紧凑使其风靡全国,并且迅速被改编成了电影。
冰心简介
![冰心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381a77c168884868762d69b.png)
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集《繁星》、《春水》,小说《超人》、《悟》,散文《笑》、《寄小读者》等是她早期代表性作品,《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是发表于建国后的优秀作品。
对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作品的翻译有突出的贡献。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着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着译选集》等。
冰心生平事迹_冰心个人简介
![冰心生平事迹_冰心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88f33f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8.png)
冰心生平事迹_冰心个人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那冰心生平有哪些事迹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冰心生平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冰心生平事迹冰心是从五四时期开始写作的,先是作为女学生联合会宣传股之一员,些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这时奔腾澎湃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文化革新运动这些时代思潮,把她卷进了狭小的家庭和学校的门槛,使她慢慢地看出了她周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处处都有使人窒息的社会问题.她开始写了一些问题小说,用“冰心”的笔名发表了。
后来写得滑了一手,就一直写作下去,理科的功课拉下了很多,她就索性转了系,改了文科。
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她对社会的关心。
她坚持不懈的、兢兢业业的、勤奋努力的高尚品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老人的爱国精神更加令我们感动,冰心在我们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像其他爱国热士一样,毅然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祖国的文学宝库中永远保留着冰心老人留下的深深的足迹,她给我们留下的真谛是永远无法抹煞的事实。
冰心个人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冰心的作品名称有:《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妹妹》,《最后的安息》,《南归》,《繁星》,《春水》,《归国以后》,《樱花赞》,《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印度童话集》,《印度民间故事》,《泰戈尔剧作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https://img.taocdn.com/s3/m/3508d4055901020207409cf6.png)
中国近现代文学和学术大师系列介绍之七——冰心一、生平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
1903年,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8年,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
在烟台,她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1911年,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预科学习。
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
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投身学生运动。
1919年8月,在《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
期间,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
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
192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二女,长子吴平,长女吴冰,次女吴青。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
1933年末,写就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
抗战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积极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9年至1951,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
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
1970年,冰心被下放到湖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回到北京。
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4年9月,冰心因心功能衰弱入住北京医院。
作者冰心简介
![作者冰心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0f25f980029bd64783e2c5f.png)
冰心简介冰心(190—1999),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
她生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里,在海边度过了童年,自幼喜欢大海,酷爱文学,接触过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
1914年她入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后协和女大并入燕京大学,她又改人文学系。
在美国人所办的学校读书,使她受到教会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她“爱”的哲学,但同时也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
五四运动时她积极投入了爱国学生运动(当时担任协和女大学生会文书),同时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
1919年起她在《晨报》《小说月报》等报刊上发表《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等触及社会和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3年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
1923年赴美留1926年回国,这期间发表了著名散文《寄小读者》 29篇。
这些散文描绘自然风光,记述异国见闻,回忆童年生活,抒发思国念乡的情怀,讴歌童心和母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931年写小说《分》,描述了儿童由于贫富出身悬殊所造成的不同命运,这篇小说标志着冰心思想上的变化和创作上的突破。
抗日战争时期,她在昆明、重庆等地,以“男士”的笔名发表了几篇有关妇女问题的小说,后来结集为《关于女人》出版。
抗战胜利后,她东渡日本,1949年至195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
1951年她回国后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在教学与从事中外友好工作的同时,先后写下了散文、小说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大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晚晴集》等。
1958年写了散文《再寄小读者》14篇,“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写了《三寄小读者》10篇。
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而不露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
她的诗集《春水》和《繁星》中的诗,多是哲理小诗,受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响。
她的五四时期的散文,委婉、秀丽、清新,自成一家,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体”,以其文笔的优美而著称,与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一起,粉碎了复古派“白话文不能作漂亮的美文”的谬论,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着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着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朱自清简介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
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
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巴金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笔名巴金。
祖籍浙江嘉兴。
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
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巴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父亲曾在四川广元县做县令,为官清正,辛亥革命后辞官归隐。
1914年母亲去世。
1917年父亲也去世。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
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1920年旧历年底,祖父去世,巴金庆幸“家里再也没有人可以支配”他的行动了。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
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
同年秋天东渡日本。
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
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
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
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巴金的长篇小说创作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的译著也很多。
解放后,他写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
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
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
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
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
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逝世后,魏巍灵堂设北京军区大院里,2008年8月26日起接受公众吊唁。
遗体告别仪式于2008年8月3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刘心武简介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
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出轰动,走上文坛。
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
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
长篇小说有《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
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
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出“红学”的“秦学”分支。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作品多次获奖,如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和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还曾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
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肖复兴简介肖复兴(即萧复兴),当代著名作家,祖籍河北沧县,1947年生于河南信阳,在北京长大,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现居北京。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
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
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
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