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授课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时:34 学分:2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适用对象:师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师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容,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根据“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课程的结构和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先进性和超前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化和现代化。
3.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4.使学生能利用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课件,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
三、课程教学容第一章技术支持下的教育(2学时)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学时)第三章教学媒体理论(2学时)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6学时)第五章教学设计理论(6学时)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设计(5学时)第七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5学时)第八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2学时)第九章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1学时)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2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3.教学设计理论4.信息化教学设计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6.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7.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3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学时,实验实训12学时。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MOdernEdUCationTeChnOIogy)课程编号:Z210025总学时数:14+18 学分:2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各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悉各种常用教学设施的操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对教师要求,而为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的一门应用类课程,目的在培养未来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它的理论基础。
并对本课程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学生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技术,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阐述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媒体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生的特点,选择和组织不同侧重面的教学内容,解决相关领域中教育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能力和素养。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2课时)1.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教育技术的定义;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3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掌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的掌握,难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Moden Educational Technoloy(三)课程中文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四)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五)开课单位:工学院(六)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心理学等。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1]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教程》,彭兵等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 《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李玉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 《实用教育技术--面向信息化教育》,祝智庭顾小清沈书生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祝智庭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何克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ODELING WITH TECHNOLOGY:MINDTOOLS FOR CONCEPTUAL CHANGE) , (美国)D·H·乔纳森著顾小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八)课程性质现代教育技术是全校本科生通识选修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教学媒体环境、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知识。
(九)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其教学应用,设计教/学资源,理解教育技术与教学、学习之间的关系,掌握信息化教学模式,学会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改进绩效。
(十)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兼容,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上机实验,作业,答疑,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教育技术相关概念、教学设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基础等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上机实验36学时,上机实验课中教师需对所讲内容进行释义、示范(演示)、实践、总结等教学活动,每次上机前教师预先布置实验题目,给出评价标准,严禁抄袭或拷贝他人的成果。
《教育传播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Educational Technology适用专业:全院师范类专业课程学时:37(17+20)课程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学会编制教学软件;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学会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篇基础理论篇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的概念(掌握)2、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了解)3、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理解)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1、教学理论基础(了解)2、学习理论基础(了解)3、教育传播学理论基础(理解)4、系统科学理论(了解)第二篇硬件使用篇第三章视觉媒体1、视觉媒体的特点和功能(理解)2、视觉媒体的使用(掌握)第四章听觉媒体1、听觉媒体的特点和功能(理解)2、听觉媒体的使用(掌握)第五章视听觉媒体1、视听觉媒体的特点和功能(理解)2、电视机的种类和使用(掌握)3、摄象机的种类和使用(了解)第六章计算机网络与现代远程教育1、计算机网络概述(掌握)2、计算机网络的接入及配置方法(了解)3、Internet的网络服务(掌握)4、现代远程教育(了解)5、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了解)第三篇软件制作篇第七章幻灯投影教材的编制1、幻灯教材的摄制(了解)2、投影教材的编制(掌握)第八章录音教材的编制1、录音教材的分类及制作程序(了解)2、录音教材的制作方法(掌握)3、数字录音与编辑(了解)第九章电视教材的编制1、电视教材的类型和文字稿本的编写(掌握)2、电视教材的摄录(了解)3、电视教材的编辑(了解)第十章多媒体课件的编制1、多媒体课件的概述(掌握)2、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了解)3、多媒体制作工具简介(了解)4、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掌握)5、用Authorware、Flash等工具开发多媒体课件(了解)第四篇教学设计篇第十一章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设计概况(掌握)2、学习过程和学习条件(了解)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掌握)第十二章教学设计前期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了解)2、学习内容分析(了解)3、学习对象分析(了解)第十三章教学活动设计1、教学目标的阐明(了解)2、教学策略的制定(了解)3、教学媒体的选用(掌握)4、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了解)第十四章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概述(掌握)2、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了解)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结合学生实验,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三)课程中文名称:教育技术专业英语(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五)开课单位:工学院/教育技术系(六)教材:《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焦建利、叶力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七)参考书目[1]《教育技术专业英语》,刘世清、关伟、王肖虹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2]《教学系统化设计》(影印版) Walter Dick Lou Carey James O.Carey著、汪琼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影印版)Robert Heinich、Michael Molenda、James D.Russell、(第7版)[3]《教学媒体与技术》Sharon E.Sma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Pearson、Education出版集团,2002.10[4] 《计算机英语教程》,司爱侠,张强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5]《计算机英语》,刘兆毓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6]《Computing Concept》,Stephen Haag、 Maeve Cummings、 Alan I Rea、Jr 编著McGraw-Hill 2003年(八)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英语。
(九)教学目的本课程涵盖教育技术领域各个分支,反映了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介绍教育技术学专业文章,让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词汇,掌握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流利阅读、翻译及赏析专业英语文献,并能简单地进行写作。
(十)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课外练习(阅读、翻译、写作)、教师课外辅导、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教育技术学》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教育技术发展简史、教育理论、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媒材的设计与制作、网络的教育应用、现代教学设计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关学习理论的概念及本质,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2.掌握各类教学资源获取、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处理图片、音频、视频教学资源的能力。
3.熟悉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掌握教学幻灯片、Flash课件、网络课件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具备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4.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并树立科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技术学》课程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不同,采用讲授、分组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现代通讯工具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技术学》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教育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教学素材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教学设备,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6学时,设3个实验,如表2所示。
三、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及相应的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
教育技术学教案大学
教育技术学教案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课程简介: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进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课程将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重点探讨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掌握相关技术工具的使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3. 学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2. 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3.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4. 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意义。
2. 演示: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播放,介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教育技术的应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1. 导入: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1. 导入:介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3. 演示:展示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实例。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第三课时: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1. 导入:介绍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21212001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总学时:36总学分:2二、课程描述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一切参与教育过程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技术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院校学生公共必修课程,课程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并参照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兼顾不同地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与学科教师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内容展开,依次是教育技术概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视听教学媒体、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编辑、网络技术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
作为为中小学各学科职前教师量身定做的一门具有极强指导性、实用性和扩展性的课程,相信一定能够在基本满足一线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开拓教师视野,帮助教师学会获取相关资源,不断自主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轻松驾驭信息技术。
三、课程目标1.知识性目标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相关概念、媒体的定义;掌握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媒体的定义;掌握各种现代教育媒体的功能及教学应用方法;掌握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概念;了解现代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成及功能;掌握一般课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2.技能性目标能熟练操作现代教学媒体;分别掌握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能利用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能利用powerpoint、flash、produce、webquest进行课件设计与开发;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信息化教案设计和教学实践;能科学评价信息化教学案例。
3.情感性目标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教学媒体资源的开发应用,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以促进人类学习和教育、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应用性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
它是为培养师范生职前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后,使学生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具备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教育技术素质是师范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学习理论、教育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初步具有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今后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2、初步掌握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处理教学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能够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或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能够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实施、管理和评价教学活动。
4、正确认识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其教学功能,对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会使用常用的教学媒体。
关注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具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型教学媒体使用方法的能力。
5、初步具备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编制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计算机课件等教学软件的能力。
6.初步具备利用技术获取、处理、存储、处理和传输各种教育信息的基本能力。
3、教学重点1、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2、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种类以及常用方法和手段。
3、熟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能够应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
四、教学难点1.使用各种多媒体。
2.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
5、班级分配一学期36学时,其中讲授26学时、实验10学时。
教育技术学大纲(学科平台课)
教育技术学⼤纲(学科平台课)西北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纲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2007 年 4 ⽉编制西北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纲教育技术学⼀、说明(⼀)课程性质从学科关系上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个分⽀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学科的⼆级分⽀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理学专业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的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原理。
2、明确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
3、培养对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能利⽤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进⾏分析、研究。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学习资源、学与教的过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运⽤、教育技术管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教育技术与教育改⾰。
(四)教学时数总课程时数为36学时。
(五)教学⽅式理论教学⼆、本⽂第⼀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教学要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节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1学时)⼀、技术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1)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2)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门新兴的分⽀学科(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法论性质的学科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法和的研究取向(1)教育技术的研究⽅法(2)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向(3)教育技术的元研究⽅法第⼆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学时)⼀、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1)技术主义(2)⼈本主义⼆、教育技术学的⼀般科学理论基础(1)系统论(2)传播理论(3)学习理论(4)教学理论考核要求: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第⼆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要点: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节教育技术发展鸟瞰(1学时)⼀、从技术的⾓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1)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替代性的(2)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定的选择性(3)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对⼈的作⽤的认识的越来越深刻(4)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才能使⾃⾝获得快速发展第⼆节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演变(1学时)⼀、媒体教学技术——从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1)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2)视觉教学——教育技术的发端(3)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的由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过渡⼆、个别化教学技术三、教学系统⽅法的形成四、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五、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原因及启⽰第三节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演变(1学时)⼀、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具有中国特⾊的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三、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些问题考核要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领会研究教育技术历史的多种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
教育技术学第一节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学第一节教学设计引言: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育中使用科技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设计教育技术学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着重讨论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和核心理论;3. 了解教育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价值;4. 培养对教育技术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以技术手段为主要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教育技术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学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投影仪、录音机等传统教育技术工具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线学习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通过了解历史发展,学生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技术学的演进过程。
3. 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学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如媒介选择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教育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价值学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如虚拟实验室、在线课堂等。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教育技术的价值,包括提高学习效果、个性化教学、跨时空学习等方面的优势。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本节课使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 多媒体演示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结合图片、文档和视频等资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和核心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编码:1700105C总学时:32总学分: 1.5适用专业:化学专业课程类别: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特殊的信息技术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之后,专门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现代教育观念、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具有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涉及到众多媒体、技术和理论,内容面广量大且要求很高。
课程着重介绍以下内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系统知识;数字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等。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知识的整合。
这对师范院校保持特色、培养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民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课时要求,安排理论讲授16学时,实践16学时。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念(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体会教育技术支持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
2.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
3.理解教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育技术支持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1.1认识教育技术。
1.2感受教育技术。
1.3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
1.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5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授导型教学设计(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够阐述教学设计和授导型教学设计的概念。
2.理解授导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描述授导型教学设计的过程。
3.掌握授导型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
4.了解教学媒体的概念,掌握教学媒体的加工与处理方法,掌握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
5.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方法,为授导型教学制作软件。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program)总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 10课外学时学分: 2适用专业: 师范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強其职业技能,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的能适应未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地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教学媒体的类型、功能特点和常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整合的方法,探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二)了解常用的现代教学媒体,学会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初步掌握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整合的方法。
(三)正确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掌握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四)了解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一、概念解读(一)什么是教育技术?(二)教育技术与相关理论(三)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二、任务与活动(一)我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二)教育技术与相关理论的理解第二章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一、教学媒体(一)教学媒体概念(二)教学媒体分类(三)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一)教学资源的概念(二)教学资源的分类(三)教学资源的开发1、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2、教学资源的加工与处理3、教育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整合三、常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一)多媒体教室(二)多媒体网络教室(三)其他常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四、实验活动:视听媒体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实验五、实验活动:教学网站制作第三章教学设计一、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一)案例导入(二)核心概念(三)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四)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五)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类型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一)案例导入(二)核心概念(三)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四)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五)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类型三、设计与编制教案(一)规划教案基本内容(二)改写教案模板(三)编写教案四、教案设计成果的评价(一)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指标(二)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五、实验活动:教学方案设计第四章教学实施与评价(一)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环境条件及其特点(二)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二、教学评价(一)基本概念(二)教学评价的类型(三)教学评价技术1、课堂观察2、调查3、测验4、档案袋评价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教与学模式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演播教学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小组实验、问题探究、资源检索、在线讨论等多种教与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实践范畴及其发展,了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与变化,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了解多媒体教室、交互式教室和智慧教室等多种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能够掌握不同媒体设备、教学环境的使用技能。
3.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创造性地
利用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4.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化教学素材获取、制作、加工与利用的方法,能够利用其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5.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信息化教学课件和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设计、制作与应用。
6.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信息化评价的方法、工具和意义,能够利用技术工具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活动。
7.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掌握信息时代教学研究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初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现代教育技术
2.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英文名称: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开课单位:理学系适用专业:师范专业总学时:18 学分:2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后续课程:课程教学法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1.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我校教师教育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技能为目的。
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配合相应的实验课,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2.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学目标:1. 知道教育技术的概念、作用与理论基础,知道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2. 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3. 能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掌握信息化资源的搜集与管理利用方法;4. 掌握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课程的设计并组织教学。
三、实践环节1.实践环节类型(1)名称:上机操作实验(2)主要内容与要求:对于教学资源数字化的部分内容适当安排上机实践,使学生了解相关软件;对于教学设计适当安排学生实践,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3)学时分配:初次授课4-8课时,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
2.结果与考核上机考核,学生实验成绩计入平时成绩。
四、课程内容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2学时)第一节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第二节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与师生说明:学生学习完本章内容后,应:(1)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关系(2)明确信息时代对新型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第2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学时)第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二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应用◆基于web的学习系统◆ CAI课件设计与开发◆教育资源库设计与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说明:学生学完本模块教学内容后,应:(1)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2)知道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模式和方法;(3)能够根据所学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结合相关学科内容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方案设计第3章现代教学媒体第一节现代教学媒体概述光学投影媒体听觉媒体第二节视听觉媒体计算机交互媒体系统集成媒体说明:学生学完本章教学内容后,应:(1)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2)知道各种媒体的教学应用方法;第4章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第一节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
高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高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大纲高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大纲高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是高职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是高职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高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大纲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大纲应体现高职教育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
3. 教学大纲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适应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需要。
4. 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高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明确课程的名称和代码,便于学生和教师进行课程管理和学习。
2. 课程性质和学时分配:说明课程的性质和学时分配,包括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
3.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4.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详细说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实验操作的指导、实践项目的完成等。
5. 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包括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
6. 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列举适合该课程教学的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教师进行教学。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评估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具体操作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和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实验操作。
教学大纲的评估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总结。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总结和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三)课程中文名称:教育技术学
(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
(五)开课单位:工学院
(六)先修课程:无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教育技术学》,章伟民,曹揆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 《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李运林,祝智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刘美凤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社,2005年。
(八)课程性质
教育技术学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无先修课程。
(九)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概念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了解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相关知识;初步理解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用系统的设计观评价、分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教学;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最终能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及相关知识有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展开做好铺垫。
(十)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作业,答疑,期中/末考试等。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理论基础、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学会阅读,以平时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阅读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学专业期刊(诸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等)、相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全面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以及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为专业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十一)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
实验/实践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