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个案
调查患者对肠内营养支持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以指导后续的营养支持方案调 整。
经验总结与改进措施
经验总结
总结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优化营养配方、改进喂养方式 等,以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胃肠道并发症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并发症,并 统计其发生率。
代谢性并发症
监测患者血糖、电解质等指标,预防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感染性并发症
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及感染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性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调查
护理服务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技术水平 等方面。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个 案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患者背景与评估 • 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 实施过程与监测 • 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目录
PART 01
患者背景与评估
REPORTING
患者基本信息介绍
姓名
(为保护隐私,此处略去 )
年龄
(为保护隐私,此处略去 )
体重
鼓励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
PART 05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REPORTING
营养状况改善评估
体重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体重,观察其变化趋势,以评估营养支 持效果。
血液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了解营 养改善情况。
肠内营养组培训计划(2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肠内营养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术后患者等各个领域。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保障患者的营养治疗安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医护人员掌握肠内营养的基本概念、适应症、禁忌症及临床应用价值。
2. 了解肠内营养的种类、配方、制备及储存方法。
3. 掌握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输注方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4. 培养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患者的评估、监测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能力。
5. 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相关产品的了解,提高临床应用水平。
三、培训对象1. 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包括医师、护士、营养师等。
2. 肠内营养相关产品销售人员。
3. 对肠内营养感兴趣的医护人员。
四、培训时间为期两天,共计16学时。
五、培训内容(一)第一天1.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1)肠内营养的定义及发展历程(2)肠内营养的分类及适应症(3)肠内营养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1)肠内营养的种类(2)肠内营养的配方(3)肠内营养的制备及储存方法3. 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及方法(1)鼻胃管输注(2)鼻肠管输注(3)胃造瘘输注(4)空肠造瘘输注4.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1)患者评估(2)营养液输注管理(3)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二)第二天1. 肠内营养患者的评估及监测(1)营养风险筛查(2)营养评估方法(3)营养监测指标2. 肠内营养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1)患者病情评估(2)营养需求评估(3)个体化营养方案制定3. 肠内营养相关产品介绍(2)肠内营养产品特点(3)肠内营养产品的选择与应用4. 案例分析(1)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案例(2)肠内营养并发症案例分析六、培训方式1. 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
2. 视频教学:播放肠内营养相关视频,直观展示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
肠内营养专科小组培训计划(2篇)
第1篇一、前言肠内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消化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法,对于无法通过口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受限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科室肠内营养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的认识,掌握肠内营养的基本原则、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2. 熟悉肠内营养液的配制、输注方法和护理要点。
3. 掌握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患者的评估、监测和调整能力。
5. 增强团队合作,提高科室整体肠内营养治疗水平。
三、培训对象1. 住院医师2. 护理人员3. 临床药师4. 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四、培训内容1. 肠内营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临床应用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3. 肠内营养液的种类、成分、配制方法和输注途径4.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5.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6. 肠内营养患者的评估、监测和调整7. 肠内营养临床案例分析五、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肠内营养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操培训:在模拟实验室进行肠内营养液的配制、输注操作和并发症处理等技能培训。
3. 案例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分析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考核评估: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六、培训时间1. 培训周期:一年2. 培训课时:共40课时3. 培训时间:每周二下午14:00-16:00七、培训组织1. 成立肠内营养专科小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考核。
2. 邀请科室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等相关人员担任培训讲师。
3.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过程和效果。
八、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案例分析考核。
2. 考核内容: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
3. 考核结果: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不合格者进行补考。
肠道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肠道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项目背景肠道内营养护理是一种为特殊需求群体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患有胃肠道疾病或需要特殊饮食的人群数量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人群的需求,我们计划成立肠道内营养护理小组,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内营养护理服务。
项目目标1. 提供个性化的内营养护理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 开展肠道内营养护理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3. 建立营养护理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分享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跨领域合作。
项目内容1. 进行病例收集和个案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惯制定个性化的内营养护理方案。
2. 开展内营养护理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内营养护理的认识和技能。
3. 建立肠道内营养护理数据库,记录患者信息、饮食方案和效果评估结果。
4.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营养护理研究成果。
5. 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推进胃肠道保健和营养护理工作。
项目计划1. 第一年:组建肠道内营养护理小组,进行病例收集和个案评估。
2. 第二年:开展内营养护理培训活动,建立肠道内营养护理数据库。
3. 第三年:举办学术交流会议,推进与相关单位的合作。
预期效益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他们的影响。
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内营养护理事业的发展。
3. 推动内营养护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跨领域合作。
可行性分析1. 政策支持:我国鼓励和支持内营养护理的发展。
2. 人才保障:拥有一支专业的医护团队,具备开展内营养护理工作的能力。
3. 资金保障: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风险控制1. 与医疗机构合作,确保内营养护理小组的工作得到专业的支持和监督。
2.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资金预算1. 第一年:预计资金需求50万元,用于小组成员培训和病例收集工作。
2. 第二年:预计资金需求30万元,用于培训活动和数据库建设。
3. 第三年:预计资金需求20万元,用于学术交流会议和合作推进。
肠内营养小组工作制度
肠内营养小组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我院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组织架构设立肠内营养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营养科主任、护理部主任、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等为成员。
2. 职责分工(1)组长:负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重大问题。
(2)副组长:负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协调临床科室与营养科、护理部的工作。
(3)营养科主任:负责制定肠内营养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科室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组织培训和考核。
(4)护理部主任:负责护理人员肠内营养知识的培训和技能操作的考核,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5)临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开展,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6)护士长:负责本科室肠内营养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护理质量。
三、工作流程1. 营养风险筛查:各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识别和治疗营养不良,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2. 营养评估: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由营养科主任审核。
3. 营养治疗:临床科室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人员负责营养液的配置、输注和监测。
4. 监测与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5. 质量控制:肠内营养管理小组定期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四、培训与考核1. 培训:营养科、护理部、临床科室共同开展肠内营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2. 考核: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肠内营养操作技能的考核,确保护理质量。
五、制度管理与奖惩1. 制度管理:肠内营养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关制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草拟稿)提案单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二零一五年项目提纲:一、项目背景以及意义 (3)二、项目概述 (3)三、组织实施 (4)四、考核内容 (4)五、附件表格申报书 (6)筛肠内营养输注流程 (12)筛肠内营养配置流程 (14)鼻肠(胃)管固定规范 (15)筛查表 (20)胃残留量测定 (21)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 (22)吞咽评估 (24)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25)工作总结表 (26)资质考核表 (28)一、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约有30-40%处于营养不良,并且,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可能因原发疾病而加重。
有研究表明,患有营养不良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并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
对已有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显然,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营养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患者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者具有营养风险,同时,也直接面临医护人员给予正确、规范营养支持的评价方法。
在营养治疗中,营养配方确定后,下一步的工作均由护士完成。
它包括:导管的置入及维护;营养液的配置技术;营养液的输注技术;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预防;建立患者的心理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教;营养监测及信息库建立与管理等。
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护理领域,培养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士在肠内肠外营养工作中的作用,是肠内肠外营养护理领域的当务之急。
因此,领域发展顺利、规范、标准就必须有专业、专科、专职护士。
只有专业(职)护士工作,才能达到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预期目标,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医患纠纷。
0而肠内营养指因消化功能障碍或部分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病人,通过口服、管饲或造瘘的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特殊营养制剂的一种治疗方式。
与普通饮食相比肠内营养液具有量小、营养素全面、成分明确、只需部分消化或不需消化即直接吸收等优点。
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营养与健康”的第三节“肠内营养”。
主要内容包括:肠内营养的概念、肠内营养的优点、肠内营养的适应症、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肠内营养的概念和优点。
2. 使学生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肠内营养的概念、优点、适应症和护理措施。
难点: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的具体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小组讨论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肠内营养,为什么需要进行肠内营养。
2. 知识讲解:用PPT和教学视频介绍肠内营养的概念、优点、适应症和护理措施。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病例,讲解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如何具体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讨论卡片上的问题,讨论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病人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肠内营养的概念、优点、适应症和护理措施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示每个部分的内容。
七、作业设计答案: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1)确保营养液的温度在37度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冷。
(2)营养液的滴注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避免过快引起胃肠道不适。
(3)注意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调整营养液的成分和剂量。
(4)定期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等,以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答案:(1)消化道功能正常,但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如重症病人、老年人等。
(2)消化道功能受损,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支持营养摄入的患者,如胃肠道手术后患者。
(3)消化道功能正常,但需要高营养支持的患者,如肿瘤患者、慢性病病人等。
肠内营养专科小组培训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我科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的掌握程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特制定本专科小组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的认识,明确肠内营养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营养配方、给药途径及护理要点。
3. 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
三、培训对象1. 临床护理人员2. 医生3. 营养师4. 护理管理人员四、培训时间1. 基础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共计4次,每次2小时。
2. 进阶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共计4次,每次2小时。
3. 实操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共计4次,每次4小时。
五、培训内容1. 肠内营养基础知识- 肠内营养的定义、分类、适应症、禁忌症- 肠内营养的历史与发展-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意义2. 肠内营养配方- 常用肠内营养配方类型及特点-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原则- 肠内营养配方的配制方法3. 肠内营养给药途径- 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途径的选择与护理- 给药设备的选择与维护- 给药时间、速度、温度等注意事项4. 肠内营养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管的护理- 肠内营养液的输注护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5. 肠内营养并发症-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类型、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6. 团队协作与沟通- 肠内营养团队组成及职责- 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技巧- 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六、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的认识。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护理要点等。
3. 实操培训:在模拟病房进行肠内营养管置入、肠内营养液输注等实操练习。
4. 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场景,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重症营养小组培训计划
重症营养小组培训计划
背景介绍
重症患者需要专业的营养支持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存率。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在重症营养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制定了重症营养小组培训计划。
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面的专业水平,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服务。
培训内容
1.重症患者营养需求
–能量需求
–蛋白质需求
–微量元素需求
2.重症患者常见营养问题
–蛋白质摄入不足
–能量摄入不足
–饮食不耐受
3.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策略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定制化营养支持方案
4.营养评估与监测
–重症患者营养评估工具
–营养监测指标
培训方式
1.理论授课
–包括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由专业营养师进行讲解
2.实践操作
–演示重症营养支持技术,让参与者亲自操作
3.参观学习
–到重症医学科实地参观,了解实际操作流程
培训对象
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及相关科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培训安排
•每周安排2天培训课程,每次课程为4小时,持续4周
培训效果评估
1.考核测试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测试,评估培训效果
2.实际操作评估
–观察参与者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培训收获
1.提升重症营养知识水平
2.改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服务质量
3.促进医护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重症营养小组培训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在重症营养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医院综合服务水平。
希望通过培训,为重症患者的康复和生存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肠内全营养治疗的护理手册
2021/1/12
51
注意
不要将药物直接加入营养液中给药。 --药物引起营养液性状改变凝结,导致堵管。 --药物和营养液配伍不当,导致药物吸收下降。
2021/1/12
▪ 易发生胃储留,腹泻等并发症。 ▪ 需要较粗管径的管道,从而引起病人不适。 ▪ 很难给予大量营养液。 ▪ 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速 度
2021/1/12
11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比较
优点
缺点
适应证
一次性输注
间歇性 重力滴注
连续输注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 患者有较多的活 动时间
胃肠道并发症最少 营养吸收最好
胃肠道并发 症多
2021/1/12
13
粉剂的配制
▪ 配制前,操作人员必须洗手 ▪ 先加入足量配方,倒入少量温开水 ▪ 用打蛋器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 再加温开水至500ml,搅拌均匀 ▪ 将配好的液体倒入消毒的输液容器中
2021/1/12
14
配制器具的选择
▪ 器具用加热消毒的方法为最好 ▪ 在65度的水中浸没10分钟,或在高
10. 本品在24小时后必须更换。
2021/1/12
41
喂养计划
• 滴注速度由慢到快。 • 开始时滴注速度较慢,为40-60毫升/小时。 • 6小时后,检查病人的耐受性(如胃储留量)。 • 如病人无不适,可每12-24小时增加250毫升,
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小时。
2021/1/12
42
2021/1/12
2021/1/12
32
连接输注系统(2)--瓶装重力滴注管/800泵管
图 2. 撕开输注管的包装,取出输注管,用力按压 输注管的接口使其正好嵌套在玻璃瓶口并应 保护其不被污染。将蓝色的螺旋帽旋拧到玻 璃瓶口上。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一、营养液的管理:
1、现用现配。
营养液领取后保存在4℃冰箱,不超过24小时。
2、输注前加温至38—40℃。
二、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2、保持通畅,定时冲管,防止堵塞。
喂养前后用至少50ml温开水冲洗喂养
管。
经喂养管给药,应在给药前后用温开水冲管。
3、按要求更换管道。
喂养管1天,普通胃管7天,鼻胃管1个月。
鼻肠管
42天。
三、病人护理
2、评估病人营养状态,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
3、喂养时病情允许的患者保持坐位、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度,防止反流。
4、气管切开的患者,将气囊充气,密切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以判断是
否发生返流或食管气管瘘。
5、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及停机后30分钟内暂停输注营养液。
6、根据病情准确调节输注速度。
先以40ml—60ml/h开始,患者适应后逐渐
递增,或按医嘱24小时匀速输入。
7、每6小时观察胃排空情况,大于150ml提示胃潴留,要减慢或暂停输注。
8、经鼻置管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另一侧鼻孔的通畅。
9、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3次/天。
10、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患者有无口
渴、恶心、呕吐、腹脹、腹泻、便秘、反流,呛咳,大便的性质、量、
次数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肠内营养护理工作计划范文(2篇)
第1篇一、背景及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肠内营养(EN)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肠道提供营养的方法,适用于无法通过口服途径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确保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肠内营养护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计划1. 工作目标(1)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认知度,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2)确保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4)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2. 工作内容(1)肠内营养基础知识培训1)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参加肠内营养知识培训,包括肠内营养的定义、适应症、禁忌症、常用制剂及护理要点等。
2)定期举办肠内营养知识竞赛,提高护理人员对肠内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
(2)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肠内营养知识的讲解,使其了解肠内营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操作肠内营养装置,如喂养管、泵等。
3)提供营养食谱,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搭配膳食。
(3)肠内营养护理流程1)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肠内营养方案。
2)评估患者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5)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6)定期评估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2)预防导管移位、阻塞、感染等并发症。
3)发现并发症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换导管、抗感染治疗等。
(5)护理记录1)详细记录患者的营养摄入量、病情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2)定期分析护理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3. 工作措施(1)成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肠内营养护理工作计划。
(2)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2021)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患者合作程度2、有无腹部不适、腹泻、胃潴留等情况3、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4、喂养管位置及管路通畅情况6、肠内营养制剂5、患者体重、血糖、电解质及营养相关指标二、【护理措施】1、准备肠内营养制剂(1)应现配现用,配置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2)记录肠内营养制剂开启的日期与时间;配置的肠内营养制剂常温保存不宜超过4h,超过4h应置于冰箱2~6 ℃冷藏,24h内未用完应丢弃;成品肠内营养制剂应根据产品说明保存。
(3)肠内营养制剂应与其它药物分开存放。
2、实施(1)喂养管放置后经抽吸、X线检查等确定在消化道内,妥善固定,防止鼻、咽、食管损伤,口腔护理至少2次/日。
每次给予营养液前后均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20~30ml冲洗,保持通畅。
(2)无特殊体位禁忌者,喂养时应抬高床头30°~45°,喂养结束后宜保持半卧位30~60min。
(3)宜将营养液加热至37~40℃;持续输注营养液时,可使用肠内营养输液器专用加温器。
(4)一次性输注者,可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喂养管,根据营养液总量分次喂养,每次推注量不宜超过400ml。
(5)间歇重力滴注者,可将肠内营养制剂置于吊瓶或专用营养液输注袋中,通过肠内营养输液器与肠内营养喂养管连接,通过重力滴注方法进行分次喂养。
(6)持续经泵输注者,可在间歇重力滴注的基础上,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12~24h输注,速度应由慢到快,先调至20~5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7)分次推注和间歇重力滴注每次喂养前后应检查胃残留量;重症患者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隔4~6h检查胃残留量。
(8)应每4~6h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
3、喂养管维护(1)经鼻喂养管①宜采用弹性胶布固定喂养管。
②应每天检查管道及其固定装置是否在位、管道是否通畅、喂养管固定处皮肤和黏膜受压情况。
③长期置管时,应每隔4~6w更换导管至另一侧鼻腔。
(2)鼻造瘘/空肠造瘘管①应对造瘘周围皮肤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肠内营养具体实践专科护士
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术后几小 时即恢复正常
现在是9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 间隙推注法
– 推注速度不能快于30ml∕min
• 间隙滴注法
– 让患者有较大的活动度
• 连续输注法
– 最好用肠内营养泵连续输注,也可用重力滴注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增加Cr的含量
现在是17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EN配方要求---其他营养素
• 膳食纤维用于完全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症患者 EN支持
• 如果存在腹泻,推荐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或短肽配方
• 不溶性膳食纤维配方应尽量避免用于危重症患者 • 膳食纤维禁用于肠缺血或严重动力不足,如肠麻痹患者
现在是24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康全力
现在是25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含MCT配方---康全甘
康全甘®
脂代谢障碍专用配方
•高蛋白,迅速纠正低蛋白血症 •高MCT,快速供能的同时减轻肝脏负担 •高胆碱,帮助调节血脂
现在是26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EN开始的时机
• 复苏成功,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尽快开展 • EN应在入ICU后24-48h内开展 • 术后24小时内实施EN为术后早期EN
24h内开始EN可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死亡率和肺炎的发生率
现在是27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肠内营养的护理实践
现在是28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抬高床头
• 输注体位
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或更高, 结束后维持 体位不少于30分钟。
现在是29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肠内营养增强小组项目书
肠内营养增强小组项目书1. 背景与目的肠内营养增强小组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肠内营养增强方案,以改善患者的肠道健康。
肠道健康对人体的整体健康非常重要,而许多患者可能由于疾病、手术或其他原因而受到肠道功能的影响。
通过提供合理的肠内营养增强方案,我们的小组希望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 项目内容我们的肠内营养增强小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项目实施:2.1 营养评估和个体需求通过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我们将确定他们的个体需求和肠内营养增强方案的具体要求。
我们将结合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和身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方案,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
2.2 肠内微生态调节我们将研究肠内微生态的关键因素,并开发调节微生态的策略。
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我们希望改善肠道功能和整体营养吸收情况。
这将包括推荐适当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摄入量、饮食调控等措施。
2.3 肠内屏障保护我们将探索如何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预防和修复损伤。
通过研究肠内黏膜屏障的生理功能和保护机制,我们将开发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的策略,以提高肠道健康和营养吸收。
2.4 患者指导与康复支持我们将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康复支持。
通过教育患者关于肠内营养增强方案的重要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希望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我们的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3. 项目计划与预期效果我们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以上研究和项目实施,并对我们的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善患者的肠道健康和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个项目,为肠内营养增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4. 预算与资源需求我们预计需要一定的预算和资源来支持我们的项目实施。
具体的预算和资源需求将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评估和确定,我们将积极寻找合适的资源来源,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5. 结束语肠内营养增强小组项目将致力于改善患者的肠道健康和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护理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有研究表明,与延迟肠内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减少住院费用。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
通常早期肠内营养在进入ICU24-48小时内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
一、准备用物鼻饲管、20ml注射器、纱布、压舌板、棉签、治疗巾、一次性治疗盘、胶布、听诊器、一次性手套、温开水、鼻饲液、手电、肠内营养标志牌。
二、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在置管前需向清醒患者解释留置鼻饲管及肠内营养的必要性及操作过程,已取得患者配合,消除顾虑。
三、操作流程1.双人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至患者床边,放置鼻饲管。
2.置管成功后,检查鼻饲管放置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妥善固定。
(1)方法一:如果回抽有胃液引出,则置管成功、位置适当。
(2)方法二:快速注入20ml空气,胃部听诊有气过水声,则置管成功、位置适当。
(3)方法三:将鼻饲管末端置于水杯内,无水泡溢出,则表明鼻饲管未进入气道。
3.患者取半坐位或床头抬高30°-45°,重症患者往往合并胃肠动力障碍,头高位可以减少误吸,及其相关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4.肠内营养患者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发生误吸:持续肠内营养的患者,通常每四小时抽吸一次胃腔残留量。
如果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100ml,则通知医师,可遵医嘱增加输注速度20ml每小时;如果残留量≥200ml,应通知医师,可遵医嘱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5.当回抽出血性胃液时,应立即通知医师,暂停肠内营养。
6.肠内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一次配制量不能超过500ml。
7.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鼻饲管后给予鼻饲饮食,鼻饲液温度38-40℃,冷藏的营养液在鼻饲前要加热至合适温度。
8.危重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时,应遵循由稀到浓,由慢到快,由少到多的原则;尽量保证营养液匀速注入,最好应用胃肠营养泵持续匀速泵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草拟稿)
提案单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二零一五年
项目提纲:
一、项目背景以及意义 (3)
二、项目概述 (3)
三、组织实施 (4)
四、考核内容 (4)
五、附件表格
申报书 (6)
筛肠内营养输注流程 (12)
筛肠内营养配置流程 (14)
鼻肠(胃)管固定规范 (15)
筛查表 (20)
胃残留量测定 (21)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 (22)
吞咽评估 (24)
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25)
工作总结表 (26)
资质考核表 (28)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约有30-40%处于营养不良,并且,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可能因原发疾病而加重。
有研究表明,患有营养不良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并对住院费用有显着影响。
对已有营养不良和营养
风险的患者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显然,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营养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患者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者具有营养风险,同时,也直接面临医护人员给予正确、规范营养支持的评价方法。
在营养治疗中,营养配方确定后,下一步的工作均由护士完成。
它包括:导管的置入及维护;营养液的配置技术;营养液的输注技术;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预防;建立患者的心理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教;营养监测及信息库建立与管理等。
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护理领域,培养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士在肠内肠外营养工作中的作用,是肠内肠外营养护理领域的当务之急。
因此,领域发展顺利、规范、标准就必须有专业、专科、专职护士。
只有专业(职)护士工作,才能达到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预期目标,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医患纠纷。
0而肠内营养指因消化功能障碍或部分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病人,通过口服、管饲或造瘘的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特殊营养制剂的一种治疗方式。
与普通饮食相比肠内营养液具有量小、营养素全面、成分明确、只需部分消化或不需消化即直接吸收等优点。
近年来,对肠道功能的重新理解,使我们认识到肠内营养治疗对临床各类病人救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更是无可取代。
肠内营养是否能够实施得当,精心准确护理才是关键所在。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将在全国建立40个肠内营养护理小组,该小组覆盖危重症领域;神经内、外科领域;消化道疾病领域;老年、肿瘤疾病等领域,旨在培养肠内营养专科(职)护士。
二、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及培训计划
2.活动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
3.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4.活动内容:
➢护理小组项目启动会:全国专家组成立,拟定入选小组条件及活动安排
➢确定会:全国40家意向护理小组单位参会,确定个性化标准内容及流程➢工作落实阶段:40家意向单位成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递交资质申请书➢审核: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准核并颁发相应资质,授牌
➢跨科室、跨区域交流:由已获得资质单位向第二批次意向单位经验交流,并帮助其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
5.活动时间安排
三、组织实施
专家组成员:
●组长:彭南海
●秘书:黄迎春
四、考核内容
a) 申请书
b) 工作汇报表
c) 实地考核操作流程(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d) 工作内容检查(请参考附件表格)
e) 典型病例汇报(PPT)
五、附件表格
1. 申报书
2. 肠内营养液输注流程
3. 肠内营养液配置流程
4. 鼻肠(胃)管固定规范
5. 筛查表
6. 胃残留量测定方案
7.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8. 吞咽评估
9. 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10. 工作总结表
11. 资质考核表
1.申请书
编号:□□□□□□□
肠内营养护理护理小组申报书
申报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项目总则
一、学组介绍:
营养护理学组是一个全国性护理学术组织,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指导下共有44名来自全国医院的护理同仁,现任学组组长为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总护士长彭南海。
学组成立以来致力于临床营养支持护理相关的工作,并于2012年10月出版?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部分)。
二、项目目的:
通过开展“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加强对肠内营养护理工作的重视,规范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流程,让病人获益。
三、入选标准:
1.三级甲等医院
2.综合重症医学科专科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床位大于10张;
有经专业基地培训持资质证书营养专科护士或预有培训人员计划;
有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肠内营养输注导管及体外导管均需有标识贴;
有专用喂养泵,泵床比>70%;专用泵管输注;
科室有培养训练计划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
营养支持健康宣教;
3.普通病房:神经内外科、普通外科老年科消化科、肿瘤科等
有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床位1/3
有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有肠内营养输注导管标识及体外导管标识贴
有专用喂养泵和专用泵管输注
科室有培训计划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
有营养支持健康宣教。
4.如为医院护理部组织的营养护理小组,需符合入选标准1和2或1和3
四、小组职责范围:
五、填写项目要求:
1.准确填写医院名称、医生姓名、科室名称、联系电话。
2. 肠内营养液输注流程
肠内营养液输注流程
3. 肠内营养液配置流程
肠内营养配制流程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7cm×3cm胶布1块,延纵向正中剪开至4cm处,修边角至美观。
鼻胃(肠)管留置成功后,擦净鼻部分泌物,用未剪开的3cm(此长度可根据患者鼻的情况而定)的胶布纵向固定于整个鼻部,剪开的一条沿胃管在鼻孔处
顺时针螺旋形缠绕数圈,将导管稍向鼻内插入0.5cm,目的使得导管和鼻子之间插入些胶布,减少导管对鼻子的刺激,再将另一条逆时针螺旋形缠绕。
2.碟翼法
选择一条长15cm的宽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10cm,将未剪开的一端贴于鼻头上,将剪开的部分缠绕在鼻饲管上。
将鼻饲管外露部分用皮肤膜或宽胶布贴于病人的脸颊上。
3. 吊线法
选择10×1.5cm的宽胶布,缠绕胃管2圈后固定于鼻部,取1长约10cm的装订线将胃管出鼻孔处系死扣,注意勿过紧过松,双线捻成1股后向上固定于额头,用3×4宽胶布固定。
(图5)
4. 固定带法
用专用固定带或自制固定带将鼻胃管粘贴于固定带上,再将固定带固定于脑后。
(如图6、7所示)
5. 挂耳法
选择一条长15cm的宽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10cm,将未剪开的一端贴于鼻头上,将剪开的部分缠绕在鼻饲管上。
将鼻饲管外
露部分用线绳挂于病人的耳朵上。
(见图8、9)
空肠造口管的固定
螺旋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14cm×5cm胶布1块,延纵向正中剪开三条至7cm处,中间一条宽1cm,边上两条分别为宽2cm,修边至美观(见图10)。
空肠造口管首先用缝线固定于周围皮肤,在造口管处覆盖2cm×2cm开口无菌纱布,消毒并擦净周围皮肤,用未剪开的7cm端胶布粘贴于导管上方皮肤,将剪开的正中一条1cm宽胶布缠绕于造口管上数周至牢固,胶布末端内折稍许,两边的两条并排贴于导管下方的皮肤上(如图11所示)。
隔日消毒导管口并更换胶布。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PEG/J)的固定高举平台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12cm×4cm和10cm×3cm胶布2块。
调整好PEG/J导管的松紧度,将固定卡锁住,在离开导管口5cm处下方皮肤横向贴一条12cm×4cm的胶布,再将导管置于胶布表面中央,用另一条10cm×3cm固定于导管之上,两条胶布方向相同,将导管粘牢,并在导管下方将胶布对粘约0.5cm(见图12)后再将两边粘贴于原先的12cm×4cm的胶布上(如图13所示),胶布被污染、卷边、松脱随时更换。
5.筛查表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2008版)
适用对象:18-90岁,住院1天以上,次日8时未行手术者,神知情者。
不适用对象:18岁以下,90岁以上,住院不过夜,次日8时前行手术者,神智不清者。
6. 胃残留量测定
胃残留量测定方案
8.吞咽评估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让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评价者:
评价时间:9. 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10. 工作总结表
工作总结表
➢填写项目要求:记录并汇总肠内营养实施情况以及心得体会。
12.资质考核表
资质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