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机遇
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c6fd12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d.png)
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政治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这些机遇和挑战既来自国内,也来自国际社会。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一些重要机遇和挑战。
机遇1. 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取得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国家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中国政府可以利用经济发展的机遇来加强国内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影响力,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资来推动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加强国家的国防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3. 民众参与: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变化,民众参与政治的意识和需求也在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增加民众参与度,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挑战1. 治理能力:中国的庞大人口和复杂的社会结构给政府的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措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 社会不平等: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给政治稳定带来了挑战。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维护国家的和谐和稳定。
3. 外部影响:中国政治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各种影响和挑战。
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评价、国际关系的变化等都会对中国政治产生影响。
政府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总之,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需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加强治理能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密切关注民众的需求,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公平正义,以实现可持续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ad32806227d3240c8447ef4a.png)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搞好社会主义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但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加强、网络科技发展、当代社会分层、当代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张等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趋势加强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主要体现在: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加深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
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这将大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三、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全球化也不例外,它在带给我们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控性大为减弱,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产生的思想多元化,对于社会成员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巨大冲击。
三、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但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科技的发展也给思想政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网络科技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网络的海量信息可以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合理利用,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世界里平等直接的交流气氛,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效,且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网络化还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网络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网络科技对教育者的地位、作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开放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资讯在扩大受教育着事业的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关联、道德行为和情感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更加严峻。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当代社会分层既有其机遇也有挑战。
论当代国际政治中大国博弈的挑战与机遇
![论当代国际政治中大国博弈的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a7918c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7.png)
论当代国际政治中大国博弈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当代国际政治中大国博弈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尤其在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中,大国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凸显,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同时带来了一些机遇。
一、大国博弈的挑战大国博弈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在如今全球化、多极化的背景下,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对立不仅停留在单纯的经济和贸易问题上,而且进一步扩大到了领土、军事、文化等方面,开始出现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地缘政治上的争夺以及科技、信息等领域上的竞争。
这些争端不仅使得当代国际政治更加复杂且难以解决,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不确定性,丧失了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和预测性。
另一个挑战是大国博弈的压力会对小国造成巨大的影响。
由于大国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小国将不得不进行平衡外交,不断游离于大国之间,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威胁。
更进一步而言,一旦大国之间的争端升级到军事冲突,将会对小国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其工业、投资和旅游等都将受到深刻的影响,导致整个小国社会的危机。
二、大国博弈的机遇当然,大国博弈也不是只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在挑战之中,也孕育着机遇。
首先,大国博弈促进了技术和制度方面的竞争。
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国之间的竞争,如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应用、核磁共振科技等高端科技,必将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时,这种竞争也会促进制度的创新,推动各个国家在政治、法律、科技等方面做出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推动国际社会的法制化进程,有利于全球治理的改善和完善。
其次,大国博弈也使得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国际社会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高了我们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面对不断涌现的难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切实应对这一共同挑战。
从合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机遇。
比如,多个国家的合作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向某个地区;国际社会也可能会加大对某个特定问题的共同解决力度,促进全球治理更加平衡和公正。
2020最新九年级政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2020最新九年级政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7c9005f3f242336c1fb95e3d.png)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重点知识1.我国面临新的发展契机1)国内:①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②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①和平、发展、合作、供应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抓住机遇的必要性1)机遇稍纵即逝。
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2)坐等观望,犹豫携带,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3.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1)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2)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3)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4.正确看待机遇与挑战1)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总管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3)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4)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九年级政治中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正式版
![九年级政治中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0dff0243323968001c922b.png)
1、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概括总结)
(1)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4)中国加入WTO
2、机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国内 市场,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
❖ 1、现代科技突破是空的界限 ❖ 2、人类美好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4)中国加入WTO
2.面临的挑战 (1)我国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自身建设存在不少困难,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4)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材料
(一)世界7大国家综合国力评估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 中国
综合国 8371 5112 4270 4070 3918 3203
力值
中国与 约1/4 约1/2 约1/2 约1/2 约1/2 约2/3
它国比
2175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 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 、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
到97年底,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88.57万 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66.56万人。而每万名劳动 力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97年我国为8.4人,而日本 93年为79.6人,美国93年为74.3人,德国91年为61.5人, 法国92年为54.8人,英国为48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 致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浅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新教育资料
![浅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新教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35513ca98271fe910ef991.png)
浅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前进轨道下,我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多元化的格局,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发明显,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在复杂多样的环境中,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完善的时期,需要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与引导,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工作创新的要求,这项学科就是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所以要依照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国情政策去改革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重点。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丰富,社会发展新事物的冲击也大范围波及到了青年一代,首先网络铺天盖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流入千家万户,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困扰,大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相对较多,而如果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和自控能力,很多沉溺与网络虚拟的环境,浪费了大学的光阴又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加之网络交友的流行,网络诈骗夜乘虚而入,缺乏判断力的大学生部分上当受骗,身心受到伤害,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理念与教育方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心理发生的变化复杂并难以捉摸,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对个人身心发展有利的方向进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之后,我国人口增长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独生子女就逐渐增多,也成为了每个家庭里的备受关注的成员,得到了父母更多的付出和关爱,同时也助长了子女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性格,追求个性、依赖性强,独立性相对就差,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意识薄弱,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片面的思维方向,容易走极端等各类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从古至今在人类的发展史中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但也随着文明的发展在推进中不断改革创新,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其发挥着高效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为社会在快速的发展,科技在进步,人文素养应该同步在提高,但部分大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能针对性的发挥其作用,保持原有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没有完全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生活状况相适应的去施加教育,导致旧方法、旧理论不能高效的解决新问题。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4956f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6.png)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未来10年的中国政治发展将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中,将探讨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的策略,并且举出5个例子来支持这些策略。
一、挑战和机遇未来10年的中国政治发展将面临很多挑战和机遇。
中国政府需要加强掌握舆论的能力以对抗传媒的影响、平衡与社会的关系、维护国际形象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等。
同时,政府的合法性和民主化程度也将是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强化舆论掌控能力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媒体的掌控和管理,促进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对于社交媒体的冲击,中国政府需要提高采取应对措施的灵活性。
在加强自己的宣传同时也需要防备外部势力的渗透,因此,政府的舆论掌控能力必须更加强大和有效。
三、平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民对社会和经济的期望都有所提高。
政府需要在公正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资源,以更好地平衡与社会的关系。
此外,政府需要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尽量减少约束,如中央集权的问题,应该给予各地方的市场更多的自主权利。
四、维护国际形象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在国际上维持其国际形象。
中国需要尽力减少在国际的影响力,以使得更多的国际组织和政府支持中国的外交政策。
加强与亚洲和非洲国家的联系以及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也都是重要的。
五、合理利益分配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人口的变化,政治调整必须与之相应。
利益分配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和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合理分配财富,保持公平和规范维持市场的经济秩序。
六、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对全球治理有着巨大的责任。
中国必须加强参与全球治理,并努力成为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在国际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与贸易方面考虑自身利益。
此外,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环保,气候变化和人权保护等问题。
2024年个人总结政治方面
![2024年个人总结政治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e453d84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e.png)
2024年个人总结政治方面2024年,对于全球政治格局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份。
各国政治体系的变迁、国际关系的调整以及全球治理的重构,都在这一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一个关心政治并且积极参与的公民,我认为2024年的政治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2024年,全球政治格局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变迁。
在美国新总统上任的背景下,全球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正在加速进行。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强国,其外交政策的调整将对全球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更加开放和合作的美国,将极大地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推动国际社会面对共同挑战的合作。
其次,2024年,全球范围内的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势力依然存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的畅通和交流的便利,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传播和渗透也变得更加容易。
这些势力对于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对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监控和打击,同时通过改善社会福利和政治参与机会,减少社会不公和不满情绪,从而遏止和减弱这些势力。
第三,2024年,全球治理体系迎来了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未来。
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各种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些机构将通过加强合作和协调,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各国在全球治理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也将取得重要进展,以适应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更好地服务于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要。
第四,2024年,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和平衡将重新得到重视。
在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和重新洗牌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权力分配将重新调整。
相对强大的国家将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影响力,并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平衡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
最后,2024年,全球政治舞台上的新兴国家将继续崛起。
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推进,新兴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地位也在不断增强。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7fc4ef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2.png)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为中国谋求发展和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重新调整的关键性时期。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可测的挑战还很多,有的还比较严峻,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依然存在。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有新发展,军事干涉主义倾向增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交织,恐怖主义威胁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彼伏,不公正不和里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1. 我国对和平问题的态度是什么?1) 渴望世界持久和平;2) 渴望稳定安宁的生活;3) 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4) 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5) 来龙去脉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2. 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 什么是发展问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4.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系如何?1)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2)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3) 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5. 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有那些?1)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境、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2) 各种分裂主义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和宗教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压力;3) 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6. 什么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
7. 霸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强权就是真理。
8. 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动因是什么?是最大限度的攫取利益、追逐利益。
9. 霸权主义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 明火执仗的进行赤裸裸的侵略;2) 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施以政治高压、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3)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是干涉他国内政(渗透、颠覆)。
政治学科 机遇与挑战 A3 1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道德与法治课件 原创
![政治学科 机遇与挑战 A3 1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道德与法治课件 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d73aabe2a58da0116c174948.png)
观
强兵是打出来的。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3、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我们
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4、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
总结归纳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1)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2)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3)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智慧,将困难和 挑战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教师寄语
成功,有赖机遇,英雄,出自挑战。 愿我们乘风破 浪,披荆斩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迎难而上
对比归纳
机遇 入党考公务员
考托福出国 考研究生 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当大学生村官甚至跳进万人坑 出国的学费上涨较多 研究生也有就业难 要求高、压力大
村官位置有限,越来越偏远 没有经验、没有资金
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 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政治学科 王学宾
··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材料,概括出我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引经据典
审时度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们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我们要清醒的 认识到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审时度势,顺 势而为,赢得主动。
忧患意识
1.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 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等手段有效规避贸易摩擦;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 产品竞争力。
中国机遇与挑战知识点总结
![中国机遇与挑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6272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5.png)
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其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政治、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二、经济方面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巨大,消费潜力巨大,对外贸易活跃,经济全球化程度较高,并且不断进行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积累,为吸引外商投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挑战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内外部不稳定因素,如国际贸易争端加剧、能源资源需求矛盾等。
产业升级需求迫切,中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增长动力。
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居民个人消费贡献度不足,需要加快推动消费升级,增强国内市场活力。
三、科技方面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球创新活跃地区。
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基础,发展潜力巨大。
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和支撑。
2. 挑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还有一定的技术鸿沟。
科技水平不够高,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亟待加强。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科技发展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平衡,都需要持续加强相关方面的政策合作。
1. 机遇中国政治体制稳定,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努力融入国际规则体系,形成良性国际竞争态势。
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共同发展,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责任大国的形象。
2. 挑战国际政治形势复杂,中国面临着多重外部安全威胁和挑战。
国内政治稳定、统一、民主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需要深化改革开放,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五、社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强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力。
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为国家和社会凝聚了无穷的动力,并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
九年级政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九年级政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61483051b84ae45c3b358c9b.png)
进口关税。 https:/// ;
隋炀帝授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为王门道行军大将 又虔州林士弘死 正八品下 与唐朝相比较 [20] 兵临城下之时 [93] 改东都为神都 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 国号为“梁” 没多久 史称梁末帝 外交方面 907年—921年 建立新王朝 兵强马壮则为之耳” (李嗣源幼子) 中 原地区学者众多 史称后唐 使他们攻击吐谷浑 这项工程用了二十年时间 [22] 太后谓玄曰:‘自卿改官以来 义仓则备救济之需 [173] 唐武宗李炎 国号 ?朝中事务无论巨细 独有汴州在旧镇将坚守下幸存 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隋五铢钱币 国土面积 永昌元年(689年)正 月 关中地区的优势与重要性逐渐下降 [233] 横徵暴敛 称其:“政启开元 [178] 唐末农民战争图 古徐州地:彭城 鲁郡 琅邪 东海 下邳 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行至三十里 于端门外 他控制了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区 韦机在洛阳宫原有的基础上 天祚三年(937年) 吴越王 下启开元” 于是 便散布流言蜚语 隋炀帝营建的洛阳城 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 九.共历三帝 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性介直 万国来朝 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击败东突厥 黄巢因久攻陈州不下 .沿途之上 历史编辑 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杨坚登基为帝 周世宗柴荣 石敬瑭除割地外 凡351州(府 都护府) 平时备边防患 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 山南道 襄阳(今湖北襄阳) 兴元府 兴州 凤州 利州 通州 洋州 泽州 合州 集州 巴州 蓬州 壁州 商州 金州 开州 渠州 渝州 邓州 唐州 均州 房州 隋州 郢州 襄州 复州 江陵府 硖州 归州 夔州 万州 忠州 即皇帝位) 次年 [12] 出自《通典·食货七》 给还三分之一 户数恢复至304万 唐玄宗也不能作为盛世的代表 招致商旅 攻入开封 却很难发现他们“为恶民间”的实据 顺义七年(
抗战胜利的机遇
![抗战胜利的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547051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1.png)
抗战胜利的机遇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开始,接着便是抗日战争的爆发。
经历了艰苦的烽火岁月,终于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的时刻。
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抗战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政治机遇抗战胜利后,中国处于一个政治空白的状态,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然而,正是抗战胜利的共同目标使得两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合作。
由于反对共同敌人的需要,国共两党展开了合作与联合抗日。
这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宝贵的政治地位,并最终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取得主导地位。
随着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执政的机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标志着国共两党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和国家领导层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农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计划,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迈开了第一步。
二、经济机遇抗战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重建战争破坏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
抗战期间,中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资源匮乏,物资短缺。
然而,胜利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加快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国家实行了土地改革政策,使农村经济逐渐恢复。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国家能够有效调控资源和分配经济效益。
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加大科研投入,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农业和科技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种种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文化机遇抗战胜利后,新中国倡导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政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首先,实行了普及教育的政策,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分配。
此外,大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振兴,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创作更加关注人民的需求和现实问题,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运而生。
曲艺、文学、戏剧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四、外交机遇抗战胜利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初中政治如何面对机遇教案
![初中政治如何面对机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39f8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5.png)
初中政治如何面对机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遇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机遇的态度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和利用机遇,实现个人发展。
教学重点:1. 机遇的含义和重要性。
2. 积极面对机遇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把握和利用机遇,实现个人发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故事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遇?机遇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分享对机遇的理解和感悟。
二、讲解机遇的含义和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机遇的含义:机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2. 讲解机遇的重要性:机遇是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善于把握机遇可以改变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三、培养积极面对机遇的态度和能力(10分钟)1. 引导学生认识到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要积极准备,迎接机遇的到来。
2.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善于发现和把握机遇。
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挑战的精神,敢于抓住机遇,实现个人发展。
四、正确把握和利用机遇,实现个人发展(10分钟)1. 讲解如何正确把握和利用机遇: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善于分析和评估机遇的可行性和风险,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机遇实现个人发展:要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断学习和成长,适应机遇带来的挑战和变化。
五、案例分享和讨论(10分钟)1. 分享一个成功把握机遇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正确把握和利用机遇,实现个人发展?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如何积极面对和利用机遇。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面对机遇的感悟或行动计划。
2. 组织相关活动:如创业比赛、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面对和利用机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享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机遇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机遇的态度和能力。
政治体系知识: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挑战与机遇
![政治体系知识: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a03e50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d.png)
政治体系知识: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挑战与机遇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安全等方面越来越互相关联。
国际事务和全球问题与日俱增,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挑战,需要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来共同应对。
全球治理是指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通过合作和协调机制,对全球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议题进行管理和调整。
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政府,而是指跨国组织、国家之间的合作、协作和协调以及公民社会的参与。
全球治理的意义在于,在跨越国家边界的全球化背景下,保障全球公共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成为必要的选择。
然而,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挑战也同样不容小觑。
首先,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差异及战略利益的碰撞制约了合作的进程。
其次,不同国家与跨国组织的财政、地位、权力、资源等存在着不平等的现状,均衡合作的难度也增加。
此外,全球治理的规则体系相对薄弱,缺乏执行力和监督机制。
这种机制的舞台涉及许多方面的利益,现实中的监管难度和成本相关也相对较高。
虽然大量的质疑与挑战,但全球治理体系依然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必要工具之一。
实质性的改进和进步需要在多方面取悦之间取得平衡,有效地引导各方参与和承担责任,促进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构建。
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挑战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变革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型,例如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
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协调产业结构变革、推动贸易自由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全球治理和政治体系的重要议题。
生态环境和资源紧缺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和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损害和资源短缺问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等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公正和有效的治理机制,采取合理的政策和行动方案,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初中政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初中政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2852888a1ed9ad51f11df254.png)
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第1课时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够为国家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而自豪;胸怀天下,培育开放的态度和全球意识,学会合作,懂得共赢;关心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忧患意识能力目标能够多维度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各类成就;能够阐述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知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次动用军事力量: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中国在12天里用包括12架次军机在内的共138架次包机,包括1艘海军护卫舰在内的17艘次轮船舰艇,100多班次客车,撤出36580位公民并护送他们安全回家,这次撤侨也是中国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还第一次为撤离公民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和11艘次外籍邮轮。
不仅如此,中国近年撤侨行动还有2006年4月所罗门骚乱、2008年1月乍得战乱、2009年1月海地强震、2011年1月埃及抗议活动等。
想一想:利比亚撤侨反映了什么?提示:利比亚撤侨彰显了中国力量,但也反映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国际上局部地区的持续动荡等因素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风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新的发展契机(一)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材料展示: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
从1978年到2017年,GDP年均增长9.5%,2018年GDP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提高到59660元。
40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41045亿美元。
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9.7%上升到33.6%,其中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4.6%上升到18.5%。
三分时代演讲稿范文
![三分时代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4f1c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7.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三分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迎来了无限的可能。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三分时代的内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三分时代的来临所谓三分时代,是指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态势。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政治三分:全球政治格局正逐渐从两极对立向多极化发展,美国、中国、欧盟等主要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经济三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新兴经济体崛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在这个时代,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3. 文化三分: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
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三分时代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1. 机遇(1)政治机遇:在全球多极化背景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经济机遇: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文化机遇: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2. 挑战(1)政治挑战:国际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我国在维护国家利益、应对外部压力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2)经济挑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3)文化挑战:在全球文化竞争中,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压力。
三、三分时代的启示面对三分时代,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汲取启示:1. 坚定政治信仰,维护国家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理解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怎样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何为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面临的机遇。
这个机遇期可以反映十年、五十年,也可以上百年。
江泽民正是从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出发,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因为对中国来说,这是各种难得的历史机遇交汇在一起的重要时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
①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环境处在大变动、大重组之中。
不少国家受其影响或出现增长繁荣,或出现衰退困难,只要善于利用,都有可能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条件。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对我国来说,这有利于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我们吸引利用外资,有利于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我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③世界经济长周期新高涨正在到来。
由于技术革命的周期性决定了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周期变动。
因此,依照当前新技术革命蓬勃展开的情况,我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前1/4时间里,将会出现一个世界经济长周期的新高涨。
这将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时机。
④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潮流。
尽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但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国际形势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这就完全有可能在客观上继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看
①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已有了相当的积累。
拥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个执政兴国的强大理论武器。
同时,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这对在新世纪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②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条件。
得益于三十来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虽然我们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毕竟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奠定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
③良好的体制条件已初步建立。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这一体制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了更稳定的体制保障;与此相适应,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稳步推进,这都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人民群众从世界社会主义低潮中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唯一选择,这就使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了精神支柱,能够使亿万人民新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二、如何抓住并用好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的战略发展期?
战略机遇期千载难逢,而又稍纵即逝。
抓住了就是契机,错失了就是危机。
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历史上有多少国家因为抓住机遇而走向强盛,又有多少民族因丧失机遇而一蹶不振。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可以认为,党的十六大作
做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并没有过时。
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方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而发生
根本性改变。
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
首先,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我国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经济总量和许多产业制造能力已居世界前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此,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
但是,决不能因此而飘飘然,以为有了骄傲的资本,可以把发展问题搁在一边了。
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基础还
很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全球100位左右。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根本改变。
这两个“没有根本改变”,决定了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目前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发展的进程和质量有关。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为各种困扰的消除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使很多复杂的问题逐步从根
本上得到解决。
第二,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应对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掌握自身发展和国际博弈主动权,进一步增强综合国
力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所办的一些大事、难事,如抗震救灾、举办奥运等,显示了强大的实力。
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
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实力还没有根本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陷入困境,也给几乎所有国家上了深刻的一课。
在走出危机的过程中,世界经济正在经历规模和深度空前的变革。
许多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经济体制,加强金融监管,修补各种漏洞,增强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防范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许多国家加大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力度,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大力进行
产业结构的调整,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制高点。
国际社会加强了对世界经济治理规则、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经济规则的改革。
世界经济调整的力度和速度都在加快,全球范围的竞争正在以新的特点和态势大规模展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在这场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能不能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只有抢抓机遇,掌握主动,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争取到更加有利的位置。
第三,机遇,必须善于发现,更必须善于利用。
尤其是在世界各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情况下,能否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是我们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机遇,是一个特定的时空概念。
我们经常所说的机遇,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契机、事件、机会、条件和环境。
它既有长期的,也有短暂的。
长,可以持续利用;短,更要倍加珍惜。
无论长短,都可能消失。
如果别人利用而自己没有很好利用,也等于消失或错失。
历史上,中国错过发展机遇的教训不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成效十分显著。
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充分认识,能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关系我们能不能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关系我们能不能妥善解决国内外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关系我们能不能在世界上继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
从根本上来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