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生物学》PPT课件
(二)地衣的形态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完整版课件ppt
39
壳状地衣
完整版课件ppt
40
叶状地衣
完整版课件ppt
41
枝状地衣
完整版课件ppt
42
(三)地衣体的结构
异层地衣
完整版课件ppt
同层地衣
43
(四)地衣的繁殖
营养繁殖
粉芽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五)地衣的分布
完整版课件ppt
第十五章 粘菌、真菌和地衣
第一节 粘菌、真菌和地衣的主要 特征和区别
第二节 真菌门 第三节 地衣门
完整版课件ppt
1
第一节 粘菌、真菌和地衣的主 要特征和区别
共同特征
原植体:真核;无根茎叶分化;具细胞壁; 生殖结构单细胞;合子不发育为胚
异养:不具光合作用色素,以腐生、寄生或 共生的方式营养
区别
完整版课件ppt
18
完整版课件ppt
19
完整版课件ppt
20
3、常见代表种类
完整版课件ppt
麦角
21
青霉
完整版课件ppt
22
曲霉
羊肚菌
完整版课件ppt
23
(四)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1、主要特征
营养体为有隔菌丝组成的菌丝体,菌丝双核, 多菌锁状联合;无性孢子为节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为体配,形成担子,有性孢子为担孢 子。
有隔菌丝(菌丝有隔,有单核、2核和多核)
菌丝体
子座 菌丝组织体 菌核
后期产生 繁殖组织
高等真菌
根状菌索
子实体
完整版课件ppt
5
桶孔型

《植物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生物学》PPT课件

用控制贮藏条件(温度和湿度)的方法保持 种质资源的生活力。
温度30~0℃,每降低5℃,种子的寿命延长1 倍。
种子含水量14-4% ,每减少1%,种子的寿 命延长1倍。
编辑ppt
10
资源库 温度 短期库 4℃ 中期库 -6~-2℃ 长期库 -10~15℃
湿度 50% 40-50% <35%
种子贮藏方式与时间 纸袋中可保存5年 密闭容器内保存20年 真空包装中保存70年
11 植物种质离体保存
编辑ppt
1
11.1 概述
种质资源(germpalsm resources) 基因资源 ( gene resources ) 遗传资源 ( genetic resources ) 指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 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植物资源的总和。
编辑ppt
编辑ppt
5
中国特有植物
银杏、水杉 珙(gong)桐
编辑ppt
6
金花茶
毛华菊
编辑ppt
7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1)原地保存 指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种质资源原来
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建立自然保护区 、原地保存林等,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2)异地保存(种质圃保存)
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
编辑ppt
21
发展中国家印度也于1976 年成立国家 植物种质资源局(NBPGR) , 下设30 个单位 组成全印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已保存 20 万份种质, 每年用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维护费110 万美元, 1997 年建成库容100万 份的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 成为世界植物 种质资源大国。
第一轮筛选
第二轮筛选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从种子或幼苗阶段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花决定的基因表达调控,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决定开花与否就是一种早期控制花发育的表达调控的例 子,营养生长过程中环境中光周期的长短、光质(红外/远红外、蓝光的照 射)以及植物内在的因素如赤霉素、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因素都能诱导花的形 成。这些内外因素通过开花决定基因的表达调控,诱导花的发端,从而决定 开花的时间。
PPLP
PPLP
FY
FPA 编码一个RNA 结合蛋白, FVE 编码一个含有WD重复序列蛋白,在抑制 FLC 表达方面,它们属于同一个上位效应组。然而它们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体中, FLOWERING LOCUS C (FLC)有很高浓度的积累,说明FLC 是
一个关键的抑制因子。
精选编辑ppt
12
春化作用和自调控途径的一些基因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抑制和下调FLC的表达, 使开花能够进行。
1、自开花调控途径对FLC表达的抑制 抑制FLC表达的基因有FCA、 FY、 FPA、 FVE、 LD、 FLD。
精选编辑ppt
9
Pathways That Enable the Floral Transition
Boss, P. K., et al. Plant Cell 2004;16:S18-S31
精选编辑ppt
10
Copyright ©2004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精选编辑ppt
6
Resetting, Repression, and Promotion Phases in the Life Cycle
Boss, P. K., et al. Plant Cell 2004;16:S18-S31

《植物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分子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基础(10学时)
唐玉荣 tangyurong@
主要内容
1. 绪论
2学时
2. 分子数据库及NCBI序列检索
3. 双序列比对及BLAST比对工具 4学时
4. 多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育
4学时
5. 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工具
主要参考书
1.基础生物信息学及应用,蒋彦等,清华大学 出版社
蛋白数据库
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 /swissprot/
BioSino
网址: /
HKBIC
网址: .hk/
MBC
网址: .tw/index.php
TUBIC
网址: /
EMBL
NIH
DDBJ
• GenBank数据库
–基因组DNA数据库 –对应于表达基因的cDNA数据库 –表达序列标签(ESTs) –序列标签位点(STS) –基因组测序序列(GSSs) –高通量基因组序列(HTGS)
• 其它核酸数据库
• HIV Database(HIV序列数据库)
/content/index
数学
计算机
生物信息学
生物
1.3 生物信息学目标任务
• 收集和管理生物分子数据 • 数据分析和挖掘 • 开发分析工具和实用软件
–生物分子序列比较工具 –基因识别工具 –生物分子结构预测工具 –基因表达数据分析工具
1.4 生物信息学研究内容
序列比对 (Sequence Alignment) 蛋白质结构预测 计算机辅助基因识别 非编码区分析和DNA语言研究 分子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 序列重叠群装配 遗传密码的起源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基因表达谱分析 ,代谢网络分析 ,基因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PPT精品课件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PPT精品课件

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
说:“

再见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
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 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 很清,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欢快的泉水着琴跑 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 地方?
会遇见谁,说了些 什么?写一写。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
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 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园艺植物研究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园艺植物试验研究的特点、 任务与方法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的 过程与要求 报告论文及其撰写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果树生物学特性调查 蔬菜调查研究法 蔬菜品质的研究方法 观赏植物产品质量研究
第五章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读完了课文,你喜欢 泉水吗?为什么?
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小溪里。 溪水溪水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江河里。 江水河水你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都要流进海洋里。
积少成多:
一股清泉
灿烂的阳光 美丽的身影 静静的山谷
欢快的泉水
火红的杜鹃 明亮的镜子 清脆的歌声
我会说: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
6、土壤物理性状:种类、结构(团粒)、
组成、通透性、植被、指示植物。
本章结束
1、植株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解剖、功 能、形成规律)。
2、植株各个器官在一生中、一年内的发 生发展动态变化(生命周期、年周期)。
3、植株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指体积增大, 器官数量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发育指植物 及器官向生殖、衰老的进展。

植物学ppt_图文

植物学ppt_图文

三、植物命名法
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
学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 clature)是1867 年A.P.De-Candollo等倡议的。 规定使用双名法。
一个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定命人 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
属名的第一个子母必须大写,其余必须小写。
如:Photinia chingiana Ching
( 为什么要使用拉丁文)
(1)属名的来源 (2)种加词的来源 (3)命名人 (4)其它
-- et --、--(jao)--、--ex--(后者带前者发表) --em--、(后者补充修订) --in--、(前者委托后者在文章中发表)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2)原核生物,有周质(色素质)和中心质(中央体)的分化; (3)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粘肽,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
质鞘包围。(有的认为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纤维素) (4)含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等; (5)光合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6)生活史中无如何运动细胞;
2、繁殖 (1)营养繁殖 单细胞类型---直接分裂 群体类型---大群体破裂为小群体 藻丝体类型---形成藻殖段(形成原因:
细胞死亡、形成异形胞、分离盘、其他) (2)无性生殖 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内生孢子 无有性生殖
3、分布
营养细胞 死细胞
隔离盘
4、蓝藻的代表植物
1纲(蓝藻纲)、3目(色球藻目、管孢藻目、颤藻目) 、150属、1500余种
居群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活着的同种 个体的集群体。广义的居群概念和物种相似。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细胞生理ppt课件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细胞生理ppt课件

第二节 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围的一层壁,具一定弹性 和硬度,界定细胞形状和大小。
一、细胞壁的组成
典型的细胞壁的组成: 胞间层(intercellular layer)、 初生壁(primary wall) 次生壁(secondary wall)
细胞壁的亚显微结构图解
细胞在初生壁内产生次生壁
有明显的膜包裹,形成 界限分明的细胞核 高度分化,形成多种细 胞器
有丝分裂
A模式图
B显微结构
大液泡 叶绿体 细胞壁 是植物细胞 区别于动物 细胞的三大 结构特征。
二、原生质的性质
• 原生质(protoplasm)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组成原生质的各类物质的相对数量
1.带电性与亲水性 2.扩大界面 3.凝胶作用 4.吸胀作用
在植物细胞中,有不少分子如磷脂、蛋白质、核 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多糖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都可以形成液晶态。一些较大的颗粒像核仁、染色体 和核糖体也具有液晶结构。
液晶态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比如膜的流动性是生 物膜具有液晶特性的缘故。当温度过高时,膜会从液 晶态转变为液态,其流动性增大,膜透性加大,导致 细胞内葡萄糖和无机离子等大量流失。温度过低也会 使膜的液晶性质发生改变。
物质 水
蛋白质 DNA RNA 脂类 其他有机物 无机物
含量(%) 85 10 0.4 0.7 2 0.4 1.5
平均分子量
1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000
107 4.0 ×105
700 250 55
由于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分,使它具有液体的某些性质, 如有很大的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因而裸露的原生 质体呈球形。

植物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1)基因工程技术:将异源基因在目标植物体内进行有效的表达。理论上讲, 可作为在超积累植物或具有高生物量的植物体中进行表达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 修复作用的目的基因主要是参与重金属吸收、转运、转化、隔离、络合及挥发等 过程的基因。
(2)接种菌根强化植物吸收技术:通过给植物接种菌根真菌来缓解重金属对植 物的影响,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的栽培、生长,继而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 壤的目的。
Meagher研究表明烟草能使毒性较大的 Hg2+转化为气态的单质汞。
.
8
(4)根际过滤:即通过耐性植物根系特性,改变根际环境使重金属的形态发生改 变,然后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积累和沉淀保持在根部,减少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根系表面积越大效果越好。根际过滤适用于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如一些水浮 莲、浮萍等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化学修复:向土壤中投入改良剂,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 拮抗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常用改良剂有石灰、沸石、碳酸钙、磷酸盐、硅酸盐和促进还原作 用的有机物质
.
4
植物修复
1983年,美国科学家 Chaney首次提出了植物修复 的理论,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化 合物的吸收、富集和转化能力 把土壤、水体和大气中残存的 重金属污染物吸收、富集到植 物体内,然后收获植物,通过 焚烧等方法回收重金属,由此 减少进入土壤或者水体中重金 属的含量,实现环境修复的目 标。
2016年度博士研究生基础专业课课程考核
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 植物分子生物学 开课导师:xxxxxx 研究员
报告人: xxxxx
导师:xxxxx 研究员
.
1
1. 研究背景
重金属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当环境中重金属数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 就会 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目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铜(Cu)、镉(Cd)、汞 (Hg)、铅(Pb)和铬(Cr)等。

高级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共111张PPT)

高级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共111张PPT)

基因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
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2.1 植物基因组的复杂性
(1)植物除了细胞核基因组外,还有细胞质基因组;
(2)植物基因组的长度差异是整个生物界最大的; 拟南芥单倍体基因组:6.3×107 bp;
编码一个完整mRNA的一段DNA序列。
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 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
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基因有两个特点: 一、忠实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基因能够突变:为自然选择贮备了材料;
杂交。
探针是一段与目的基因有互补序列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的 DNA 或 RNA分子。
探针杂交
电泳分离
转膜
放射显影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操作程序
② 根据蛋白质测序结果,合成一对 或数对PCR
⑥ 真核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存在着时间和空间 间隔。
⑦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从染色体结构至翻译后加 工多个层次(水平)上进行。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
2、植物的基因组
基 因 (gene)? 基因组 (genபைடு நூலகம்me)? 基因组学 (genomics)?
遗传物质单元,在染色体上占据特定位置、具有某种特定 遗传功能的 DNA 序列。
串联重复序列(tandemly repeated sequences): 重复序列以各自的核心序列(重复单元)首尾相连多次重复
,重复序列间被间隔序列分开。

植物发育生物学--苗端分生组织及其侧生器官的发育 ppt课件

植物发育生物学--苗端分生组织及其侧生器官的发育  ppt课件

PPT课件
3
➢ 苗端分生组织:也称茎顶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 l meristem,SAM)具有胚性的细胞群,而不是指其所 衍生的器官。
➢ 茎尖:包括苗端分生组织及新近形成的叶原基。
PPT课件
4
4.1.1 苗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层与区的结构
1. 原套(tunica)-原体(corpus)结构(细胞层结构)
与CLV1,CLV2结合 形成有活性的受体
WUS表达
干细胞减少
CLV3转录水平降低
与CLV1,CLV2结合 形成有活性的受体
WUS表达
干细胞增加
PPT课件
29
2. 细胞分裂素与WUS 相互作用与SAM干细胞微环境的建立
➢ 如何维持这个干细胞微环境的空间结构?
PPT课件
30
➢ 细胞分裂素与WUS 相互作用建立了SAM干细胞的微
➢ STM 与WUS 功能相似,但STM 不能补偿WUS 的缺 失,WUS 能部分补偿STM 的缺失。WUS 和STM 的
功能是相互独立的。
PPT课件
21
2. 分生组织的细胞过度增殖的突变体
➢ 突变体clv1(clavata1)、clv3
产生巨大的苗端分生组织。 ➢ CLV 基因功能:促进分化,控制分生组织中的细
环境。
PPT课件
31
➢ 细胞分裂素信号由拟南芥组蛋白激酶基因家族(A RABIDOPSIS HISTIDINE KINASE, AHK)所转感, 并将信号传导给拟南芥响应调节因子(ARABIDOPS IS RESPONSE REGULATOR, ARR)。
胞增殖。
PPT课件
22
➢ CLV 1:LRR(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rich r

植物生物学第一章部分课件(与“植物”有关优秀PPT文档)

植物生物学第一章部分课件(与“植物”有关优秀PPT文档)
2.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3.植物是以固着生活为基本特征 4.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
第2页,共10页。
林奈对生物学的主要贡献:
1.1735年出版了《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 A.在此书中,林奈首先提出了以植物的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 B.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2.1753年出版了《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全面采用双名法给植物命名。
双名法:水稻:Oryza sativa L. 连山红山茶:Camellia lienshanensis Chang
第3页,共10页。
生物的分界
林奈的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海克尔(Haeckel)的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背景材料:
19世纪前后,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有动物植 物两种属性,如裸藻、甲藻等。它们既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 可运动。裸藻还没有细胞壁,有的可进行异养生活,特别是又发现曾列入植物
中的粘菌类在其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为动物性特征(营养时期为裸露的原 生质团,可作变形运动),另一个阶段为植物性特征(无性生殖时期形成孢 子囊和产生具细胞壁的孢子)。在探索和解释这些矛盾中,1860年霍格 (Hogg,1860)提出将所有单细胞生物,所有的藻类、原生动物和真菌归 在一起,成立一个原始生物界;1866年德国著名生物学家家海克尔 (Haeckel,1834—1919)提出成立一个原生生物界的意见。他把原核生物 、原生动物、硅藻、粘菌和海绵等,分别从植物界和动物界中分出, 共同归入原生生物界。这就是生物分界的三界系统。
<植物学>的考核及成绩计算
1.考勤10分.副班长负责.迟到、旷课或早退1次,扣1分,扣完为止. 2.作业10分.不定期布置作业. 3.期中考试20分.百分制考试,但以20%计入最后的总成绩. 4.期末考试60分.百分制考试,但以60%计入最后的总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研究》、《武汉植物研究》、《云南植物研究》等。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概述 第二节 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植物分类依据及演化趋势 第四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第五节 植物分类学拉丁文基础
.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概述
一、植物分类学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1、概念(任务、研究对象):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 2、植物分类学的特点: 3、学习的目的意义 1)目的:2)意义:
镜泊湖或帽儿山专业实习6月6日~22日6-8位教师 三、考试方法:卷面60%,时间在7月7日~20日;
实习20%,实习结束时在野外进行; 平时20%,包括出席、实验、作业; 四、教学要求:(1)遵守学校关于上课的相关要求; (2)备齐教材、笔记本、作业本;
(3)备齐实验用品;
.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陆时万等.植物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汪劲武.种子植物分类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元。 3.马炜梁主编.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86元。 4.中国植物志(出版多卷)中科院植物所 .科学出版社 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科学出版社. 6.东北草本植物志,1~12卷.辽宁林土所 科学出版社 7.东北植物检索表.傅沛云主编(或刘慎愕).科学出版社 8.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科院植物所.科学出版社 9.黑龙江植物检索表.郭贵林等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0.期刊杂志:《植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研究》、《西北植
3、表现型饰变:同一遗传型在不同环境中产生不同表现型的差异,称为表 现型饰变或适应型。如叶的异形叶性等。
.
三、如何看待性状的价值(分类学价值)
1、任何明显的形态性状都没有固定的,天然的分类学意义,其分类意 义要在该类群被研究清楚之后才能决定(如:子叶数目)
2、个别性状和性状类别,在某种情况下会更重要(如:花的性状比营 养器官性壮重要;花部排列特征比大小重要,叶序比叶子大小分类 意义重要;稳定的性状分类价值更高;同一个性状在不同的分类处 理时价值不同)
种是若干居群所构成的居群系统,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种是客观 的,有时又是相对的,存在一定的争议:
生物学种(遗传进化学家):
杂交能育的个体集群。与其他种在生殖上相互隔离。
形态学种(分类学家):
采用形态、地理依据,凭借蜡叶标本,寻找形态上的间断, 结合地理分布来确定种的界限。
两种观点各有优点,时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有趋于一致的趋势,不是对. 立的,并不矛盾。
表型特征为基础,对庞杂的植物类群及性状(形态学、细胞学、生 物化学等)进行处理,根据相似性值将某些类群归并成更高级的分 类群,进而对植物进行分类及编排的学科。
.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原理
一、居群(种群)及物种的概念(种的概念) 1.居群:
植物在适于其生存的环境中是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群形式出现,把 占据一定生境的个体群称为居群。居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 间有一定的形态一致性,通过有性繁殖。进行基因交流,即可维持种 的稳定,又可允许适度变异的存在。 2.物种:
3.化学分类学:利用植物的化学成份(化学性状)作为分类依据,对植 物进行分类,称为化学分类学。化学依据可分为三类:
(1)可见物质:淀粉粒、晶体,等。 (2)小分子物质:生物碱、黄酮类、非蛋白氨基酸等 (3)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电泳、血清学、DNA分子杂交、核苷
酸序列分析等。 4.数量(数值)分类学:采用数学理论,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以
二、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好分类学的关键
.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一 、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史前与研究本草时期,民间分类学时期)
1.时间:远古时期至1830年(1840年)
2.特点:
1)根据一个或极少数的性状进行分类,如形态 上的、体
态上的、经济用途、生态条件等。
2)研究区域局限、与外界(较广的地区)极少进行交流。
3.代表著作: 1)国内:
国内
2)国外:
国外
二、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
1.时间1763——1920年
2.特点:根据较多的性状以及性状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把多数
性状相似的植物归于一类或根据相似程度确定植物的关
系和排列)
国外
3.代表人物及著作:主要是外国人 .
三、系统发育系统时期(系统分类学时期) 1.时间:1883~现今 2.特点:根据综合性状及其演化趋势决定植物的编排和位 置关系,分类群的特征或分类地位具有预见性。 3.代表人物及著作:
.
植物学知识结构
植物学(植物生物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组织 植物的器官 植物的个体发育 植物的群体 植物生态基础 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类群(植物界)
藻类植物种 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植物界的基本分类单位:
种→属→科→目→纲→门→植物界
.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植物学3(植物分类或种子植物分类及其多样性) 二、授课内容 1.理论部分24学时,安排见教学日历;王臣 2.实验部分18学时,6次,安排见教学日历;刘玫 3.实习部分:
二、基因型、表现型与表型饰变
1.基因型:每一物种的遗传物质中携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携带有特定 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或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称为该物种的基因型.
2.表现型:是指一定的基因型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内部或外部特 征.具有可塑性. 二者的关系是:任何一个性状都是控制它的基因或基因系统与特定环 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基因型是根本起主导作用,环境是基因表达的条件,基因控制性状 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将进行更深入 的阐述。
四、分类学的新发展 1.实验分类学:在实验条件下,将形态特征与生态学、遗 传学结合起来,探讨物种的起源, 划分种及种间关系,对 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是对种以下分类单位的染色体形态 学、遗传学和繁育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
.
2.细胞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利用染色体资料,主要是对细胞有 丝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形态及染色特点等进行比较进而对植物进行 分类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