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乡村地区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规划项目设计施工参照要点
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a03afaef8941ea76e05d7.png)
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宁波市XX镇XX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工程编号:浙江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二月责任表编制单位:浙江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参加人员:姓名分工签名项目负责人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气设计概算审核审定·1·目录1 总论 (1)1.1、项目由来 (1)1.2、设计依据 (1)1.3、设计原则 (2)1.4、设计范围 (2)2 工艺设计 (2)2.1、设计水量与水质 (2)2.2、处理要求 (3)2.3、处理工艺 (3)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8)3.1、格栅井 (8)3.2、调节池 (8)3.4、人工湿地 (9)3.5、生态塘 (10)4 土建工程设计 (10)4.1、结构设计 (10)·2·4.2、建筑材料与施工条件 (10)5 供配电设计 (11)5.1、供电系统概况 (11)6 投资估算 (11)6.1、土建部分 (11)6.2、设备器材部分 (12)6.3、间接费用 (13)6.4、污水站处理工程总投资 (14)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14)7.1、技术分析 (14)7.2、经济分析 (14)8 建设周期 (15)9 售后服务 (15)·3·1 总论1.1、项目由来宁波XX镇位于四明山脉东麓,距宁波二十五公里,辖区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下辖十二个自然村,一个居民会。
其中镇区面积五点六平方公里,人口近三万。
是上通四明山,外通三江口的贸易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浙东著名重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
XX村位于XX镇南面,距镇区7公里,是XX镇最南片的村,与奉化接壤。
XX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户数280户,总人口99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498亩,山林总面积13889亩。
由于XX村无污水管网建设,生活污水以自流方式流向水源地。
为了更好得保护好水源,有关部门领导要求对农村的生活污水进行达标处理。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7a78067c1cfad6185fa786.png)
浙江省龙泉市住龙镇建平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骆冬青审核人: 叶先春审批人:刘宁编制单位:龙泉市华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第一节工程概述 (4)第二节工程特点 (5)第三节工程施工目标 (5)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7)第一节施工总体工艺流程图 (7)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架构 (8)第三节安全生产管理小组 (8)第四章施工准备 (9)第一节技术准备 (9)第二节生产准备 (9)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12)第一节终端处理工程施工 (12)第二节污水管道工程施工 (19)第二节道路恢复施工 (23)第六章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27)第一节质量目标 (27)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27)第七章施工进度保证 (30)第一节工期保证措施 (30)第二节施工进度的保证措施 (30)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1)第一节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1)第二节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33)第三节专业管线保护措施 (33)第九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35)第一节工地围蔽 (35)第二节噪音控制 (35)第三节路面卫生 (35)第十章其他技术措施 (36)第一节雨季施工 (36)第二节干燥季节施工 (36)第三节工程防护措施 (36)第四节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37)附件1:施工平面图 (38)附件2:施工进度计划 (39)第一章编制依据一、招标文件二、浙江省龙泉市住龙镇建平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施工图。
三、本工程主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部标准(行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具体如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4)、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5)、《龙泉市“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56fd47a5901020206409c00.png)
ICS 13.060.30P3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868—20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2012-11-29发布2012-12-29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868—2012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设计水量与设计水质 (3)5 总体设计 (4)6 工艺选择 (4)7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5)8 恶臭控制 (10)9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0)10 施工与验收 (10)11 运行与维护 (11)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水定额 (12)IDB33/T 868—2012II 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安吉县环境保护局、浙江大学、浙江环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红玉、王浙明、曹杰、龚跃、邱琳、梁志伟、卓明、张华岳、沈琴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868—20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管理,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验收以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设计水量为150t/d以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 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即验收规范GB/T 4752 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 4750 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CJJ 123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T 54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HJ 554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574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2005-20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DB33/T 868—20122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17-8-6:隔油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701:砖砌化粪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家计委计建设[1990]215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 号)《浙江省用水定额(试行)》(浙水政〔2004〕46号)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
![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aa8bc8884868762caaed5d7.png)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以世行项目为契机,逐步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2008年6月至12月,受市政府委托,项目组在省外调研、实地考察、取样分析、广泛收集资料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
1.总论1.1 规划由来与目的1.1.1规划由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宁波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以世行项目为契机,逐步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200 8年6月至12月,受宁波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宁波大学专家组在宁波市委农办的直接领导下,在发改委、环保局、农业局、财政局、水办等部门及各县(市、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省外调研、实地考察、取样分析、广泛收集资料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2009-2020)。
1.1.2规划目的编制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坚持统筹城乡、突出重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方针,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建设重点。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构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政策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
结合宁波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研究制定保障措施,使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组织、有领导、有重点、有秩序地深入开展。
本规划将作为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以解决宁波市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奠定扎实基础。
1.2 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3号);《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源调查技术规定》(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之五);《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国家环保总局,2003);《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政发[2003]23号);《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甬发改规划[2007]108号);《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甬政发[2005]19号);《宁波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宁波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08—2010)(甬政发〔2008〕38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1989年7月10日发布);《宁波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市政府令第91号,2001年6月1日起施行);《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宁波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2007年8月1日起实施);各县市区相关规划;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导则》
![《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497bf733d15abe23492f4de3.png)
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导则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7月为科学合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部分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实施管控治理。
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编制组对现有农村污水治理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反复征求意见,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为首次发布。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具体的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导则编制组(地址:衢州市柯城区西安路24号;邮编:32400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编单位:天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衢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遂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龙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常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嵊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起草人:傅招旗王侃许枫袁挺包丽雯杨泽亮许想想潘晨龙季安钟震黄晓波盛晓琳徐晓坡邱泽峰马强陈倩倩戴羿俊主要审查人:叶红玉陆麟李家杰郑少午徐翔徐松马骁1总则 (1)2术语 (1)3基本规定 (1)4信息摸排 (2)5认定与调整 (2)6监督管理 (3)本导则用词说明 (4)附录A (5)附录B (6)附录C (7)1总则1.0.1为规范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户的认定和管理。
1.0.3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除应按本导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管控治理农村一定范围内,对年累计居住时间小于60天或有政府批复的相关规划等文件中明确近期搬迁撤并范围内的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原有方法处置的治理方式。
2.0.2处理设施治理农村一定范围内,对长期居住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采取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且出水达标的治理方式。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政策解读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d912208524de518974b7d30.png)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政策解读现就《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解读:一、编制背景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014—2016年全省上下集中财力,建成了一大批处理设施,初步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对优美人居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排水户数量日益剧增,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中央巡视反馈问题也指出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距离现代化还有很大差距。
袁家军书记在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
郑栅洁省长也批示,要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一短板。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浙江的决策部署,切实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行动方案》。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二、《行动方案》主要内容《行动方案》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
按照“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质量为上、数字改革”为原则,用五年时间,使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标准化运维实现全覆盖,初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围绕规划、建设、施工、验收、运维、数字改革等环节,重点提出8项工作任务:一是全面摸清现状。
组织彻底排查,全面掌握基础数据。
二是明确治理方式。
因地制宜、科学划定设施治理范围和管控治理范围。
三是编制规划计划。
以县为单位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明确五年实施计划,列出项目清单。
四是抓好问题整改。
不折不扣、举一反三完成中央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志设置导则》的公告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志设置导则》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fa8208c850ad02de804198.png)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志设置导则Guidelines for Label Setting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01月前言根据“两美浙江”和“五水共治”的总体要求,按照《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和《关于印发2018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导则编制计划的通知》(建村发〔2018〕215号)文件精神,为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志设置,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为7章。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安全标志,专用标志,标志设置,管理与维护等。
本导则为首次发布。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由绍兴柯桥排水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有关单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告绍兴柯桥排水有限公司(地址:绍兴市柯桥区钱陶公路越州大道东,邮编:31203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绍兴柯桥排水有限公司浙江省长三角标准技术研究院参编单位:绍兴市上虞区排水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冯梁峰马春雨陈关海朱湖波徐国洋何利民易嘉雨许兴国蒋宁丰沈绍良邓铭庭主要审查人:赵萍方强陈鸣卢汉清竺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安全标志 (5)4.1 禁止标志 (5)4.2 警告标志 (9)4.3 指令标志 (13)4.4 提示标志 (16)5 专用标志 (18)5.1 名称标志 (18)5.2 制度标志 (18)5.3 管线标志 (19)5.4 窨井标志 (20)5.5 标色 (20)6 标志设置 (22)6.1 一般规定 (22)6.2 载体与版面布置 (22)6.3 设置位置 (22)6.4 设置方式 (23)7 管理与维护 (24)本导则用词说明 (25)引用标准名录 (26)附:条文说明 (27)1 总则1.0.1 为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志设置,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制定本导则。
浙江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浙江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3a49d7343323968011c9291.png)
附录《浙江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浙江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导则》编写组2018年8月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一、前言简述规划编制过程等。
二、总则1、规划编制的背景、意义。
2、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建设“二个高水平”浙江、 “五水共治”和生态省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持续发挥功效的基本目标,为建立生态宜居农村和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3、编制依据县域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上位规划、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当地水环境目标,国家、省、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规范等。
4、基本原则近、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完善机制、长效运行;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5、规划内容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规划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规划两部分内容。
6、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应为县域内农村地区的全部村庄。
7、规划年限规划编制年限:近期至2020年,远期与总体规划年限一致。
8、规划目标近期目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85%以上,其中已建成的日处理规模3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运维,出水达标率不低于75%。
远期目标:全面提高县域农村污水治理水平,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达标率进一步提高。
三、区域概况1、基本情况(1)区位条件县(市、区)所在的位置、面积及所辖乡镇、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及分布情况等。
(2)自然条件规划区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等。
(3)社会经济概况规划区人口、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及其产业特点等。
2、相关规划解读(1)县域总体规划简要阐述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及其空间管制原则;预测的县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
农村治污工程施工计划方案
![农村治污工程施工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beaa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c.png)
农村治污工程施工计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畜禽粪污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加大农村治污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治污设施运行效率,实现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在农村地区建设一套完善的农村治污工程系统,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业废水处理设施、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等,以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三、施工内容和范围1.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收集系统、处理设备和排放系统。
施工内容包括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
2.农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废水处理设施主要用于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施工内容包括废水收集系统建设、处理设备安装等。
3.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主要包括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备,施工内容包括粪污收集设施建设、处理设备安装等。
四、施工方法1.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方法:(1)研究确定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具体建设方案。
(2)组织施工队伍,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等作业。
(4)进行设备调试、系统运行试验。
(5)保证施工质量,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农业废水处理设施施工方法:(1)确定农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方案。
(2)组织施工队伍,完成废水收集系统建设和设备安装等工作。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作业。
(4)进行设备调试、系统运行试验。
(5)保障设施施工质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施工方法:(1)确定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方案。
(2)组织施工队伍,完成粪污收集设施建设和处理设备安装等工作。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作业。
(4)进行设备调试、系统运行试验。
(5)保证施工质量,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五、施工进度计划1.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施工进度计划:(1)准备阶段:确定设施建设方案,组织施工队伍。
浙江地区乡村地区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规划项目设计施工参照要点
![浙江地区乡村地区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规划项目设计施工参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ea04f80b4e767f5bcfce90.png)
/.对于印发 < 浙江省乡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施工参照重点> (试行)的通知浙村整建办〔 2015〕 5 号浙江省乡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施工参照重点(试行)为规范乡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和施工,进一步明确标准要求,依照市政、环境、建筑等有关规范,联合我省乡村实质,特拟订本参照重点。
一、乡村生活污水基本特点和排水量测算标准1.乡村生活污水组成。
乡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包含洗手间污水、厨房污水和清洗污水,此三水污染负荷的占比约为 6:2:2 。
污水采集须推行雨污分流,雨水不得接入生活污水采集管网。
2. 水质特点。
乡村生活污水含有机物质、氮磷营养物质、悬浮物及病菌等污染成分,各污染物浓度一般为:化学需氧量(COD)为 250~400mg/L,氨氮( NH3-N)为 40~ 60mg/L,总磷( TP)为 2.5 ~5mg/L。
3.水量状况。
乡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受经济条件、用水习惯、生活季节等要素直接影响。
确立详细用水量时,可参照表 1。
确立排水量时,可依据田户实质产生的污水水量,在无实测数据时,可按表 1 的 80%~ 90%采纳,并充足考虑农房内部给排水设备水平易乡村实质。
表 1 乡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L/ 人·天)序号乡村种类用水量1整日供水,室内有给排水设备且卫生设备齐备。
120~1802整日供水,室内部分有给排水设备且卫生设备齐备。
100~1603水龙头入户,室内部分有给排水设备且卫生设备齐备。
80~ 1204水龙头入户,无卫生设备。
70~ 905集中供水滴取水的边远海岛及荒僻山区。
60~ 70注 1:整日供水是指日供水时间在 12 小时以上;注 2:各地依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应的范围内确立用水定额。
水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域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二、设计施工技术重点(一)接户工程1.对田户洗手间污水、厨房污水和清洗污水等各种排污口接收,要在设计图纸上定点定位明确标示。
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3bb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7.png)
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农村环境的卫生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与城市污水不同,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点:①产量较小;②水质较差;③分布分散。
因此,在设计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时,应考虑到这些特点,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生态处理方法。
生态处理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将污水转化为可供农田灌溉、农村生活供水等用途的处理技术。
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收集系统: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人工收集与自然收集。
人工收集主要考虑到分散分布的农户将污水收集到一定的集中点,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处理设施。
自然收集主要利用自然地形地势,将污水引导至处理设施。
2. 污水预处理:在污水进入处理设施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以去除杂质和固体悬浮物。
这可以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实现。
3. 生态处理设施:生态处理设施是整个方案的核心部分。
它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后期处理。
初级处理主要通过地下渗滤、人工湿地等方式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中级处理主要通过人工湿地、溶氧池等方式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后期处理主要通过消毒等技术消除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4. 排放与回用: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自然排放或者灌溉农田的方式进行利用。
这不仅可以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还可以为农田提供所需的水源和养分。
以上就是一种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
当然,具体的方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财政投入,以确保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总结起来,浙江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应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预处理、生态处理设施和排放与回用等几个方面。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设计要点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a0102ffc4ffe473368abf9.png)
污水系统分布图
二、资料收集及汇总
要点:相关数据要客观、全面、准确。
1、工程区域概况资料收集
工程 区域 河流 水质 现状
地理 位置气 象Fra bibliotek河流 水系
工程 地质
土壤 类型 及分 布
工程 区域 排水 现状
污水 出路
松江区地面高程图
松江区主要土属分布图
工程区域内高程
工程区域内土属
工程区域排水现状描述
工程相 关村镇 规划的 调查
污水量、 处理站 进水水 质的调 查
例:2015年松江区石湖荡镇农村生活污水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汇总 A、社会调查
石湖荡镇泖新村、金胜村
a、石湖荡镇概况 石湖荡镇位于松江区西南处, 建制于2001年1月,由原石湖荡镇和 原李塔汇镇合并而成。石湖荡镇东 濒姚泾河、小横潦泾(又名坝河) ,与永丰街道为邻;南临横潦泾、 竖潦泾、园泄泾、来泥潮,与泖港 镇和新浜镇一衣带水;西临青松港 ,与青浦区练塘镇交界;北倚泖河 、斜塘,又沿沪杭铁路,与小昆山 镇和永丰街道相隔,总面积为 44.07km2。全镇现有11个行政村、2 个居委会,常住居民46832人,其中 户籍人口27050人,外来人口19782 人。 石湖荡镇内江河遍布,直航方 便,通达能力广大。黄浦江上游最 大支流斜塘、园泄泾、横潦泾纵贯 全镇东西,为内河B级航道,可通行 500t船舶,东往上海、南通浙江平 湖、西达杭州、北到苏州和无锡等 地。陆上交通也相当发达,沪杭铁 路穿越全镇,沪杭高速公路和同三 高速公路“八”字排开,且均有出 入口。松蒸公路和塔闵公路与高速 公路相连接,可直达上海和杭州等 地。镇村道路更是纵横交叉,四通 八达。
D、市政污水管网调查汇总
通过走访松江区各已建污水处理厂,充分了解市政污水管网已建、在建、 待建情况。目前,工程范围内石湖荡镇金胜村油敦港以东,贵南路、甘德路 部分路段两侧均已建有市政污水管道;其中,石湖荡镇甘德路已建有1路 DN300污水管道,污水管道由西向东和由东向西接至贵南路、辰塔路污水管 道(DN300~∅800),区域污水经沿线“A8、A9污水泵站“提升后接至乐 都路污水总管(∅1200),最终进入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
农村污水治理施工要点
![农村污水治理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a00bb1a45177232e60a266.png)
农村污水治理施工要点(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联系人(小秦)一、终端选址污水治理施工要点1、终端选址优先考虑旱地为宜应选择在村庄住户偏低位置上,终端定位在整个管网中心处为宜。
不要选在废弃鱼塘及河道边。
(必须在此位置时需对基础进行处理)二、管网放样步骤1、遵照先看图纸、后勘察、先放样、后开工的原则。
(平面放样)2、进入村庄后先勘察村庄中住户位置以位置较低的农户地段确定Bm点,设置为±,(特殊位置除外)用水平仪测量地面落差距标高。
测出的数据用油漆标于设检查井处。
(纵向放样)管网排水方向用→方式标明。
(同时要确保全程各种型号及规格的管网覆土要求)三、管网开槽要求1、村庄水泥路面主管、支管、化粪池、开槽前用墨斗弹线,用机械设备进行切割,切割后用电锤击碎。
在进行挖机及人工开挖管网沟槽。
(切勿直接用榔头及挖机破除砼路面)四、管网布置要求1、主管网、支管网、管网布置按照蓝图设计施工。
设计蓝图上管网走向与施工现场各种因素不可行时可根据实际地形进行管网走向布置管网,尽量按设计蓝图施工。
2、地面落差较大的位置,管网埋设时管网可以在砖砌检查井中管网高低切断式布置施工。
3、化粪池按照农户排出效果较好的位置安装。
4、 25-100户管径选用PVC-U/160mm-HDPE/225mm管材,2-8户管径选用PVC-U/110mm。
五、管网安装要求1、主管HDPE/225双壁波纹管为3‰,主管PVC-U/160mm排水管坡度为3‰ PVC-U/110 mm管及PVC-U/75 mm管接户管坡度不小于5‰。
2、 HDPE/225mm双壁波纹管管端部第二条肋槽套上皮圈插入深度至少4条肋槽。
3、砌筑检查井时HDPE/225mm双壁波纹管,管网嵌入墙体段应套上皮圈防渗漏,尤其管网在地下水位较高处及农田、河道旁的管网。
(PVC-U管连接处必须涂刷专用胶水及HDPE/225mm双壁波纹管连接处套皮圈)。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导则》浅论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导则》浅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6034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c.png)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导则》浅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乡进步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难题。
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导则》。
本文将浅论该导则的重要性、管理原则和实施路径,并对其进行评判和展望。
二、导则的重要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导则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起首,规范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管理。
通过明确管理责任和标准,完善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提升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增进了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严格管理和监督,可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污染物的去除率,保障农村水资源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最后,增进了农村可持续进步。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规范运行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环境品质,增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三、导则的管理原则1.科学规划:依据不同地区的水体环境特点和农村居民人口数量,科学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确保设施建设与环境容量相匹配。
2.依法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对设施的平时监测和污染源控制。
3.市场化运作:通过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与管理与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多元资金筹集:实行多种渠道,如财政补贴、社会投资和用户收费等,筹集资金用于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营维护,推动可持续进步。
5.创新技术应用: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设施的处理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重视技术创新和效果推广。
6.社会宣扬教育:加强对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宣扬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社会共治的格局。
四、导则的实施路径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的目标、职责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施工参照要点>(试行)的通知浙村整建办〔2015〕5号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施工参照要点(试行)为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和施工,进一步明确标准要求,依据市政、环境、建筑等相关规范,结合我省农村实际,特制定本参照要点。
一、农村生活污水基本特征和排水量测算标准1.农村生活污水构成。
农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卫生间污水、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此三水污染负荷的占比约为6:2:2。
污水收集须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不得接入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2.水质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含有机物质、氮磷营养物质、悬浮物及病菌等污染成分,各污染物浓度一般为:化学需氧量(COD)为250~400mg/L,氨氮(NH3-N)为40~60mg/L,总磷(TP)为2.5~5mg/L。
3.水量状况。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受经济条件、用水习惯、生活季节等因素直接影响。
确定具体用水量时,可参照表1。
确定排水量时,可根据农户实际产生的污水水量,在无实测数据时,可按表1的80%~90%采用,并充分考虑农房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农村实际。
表1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天)注1:全日供水是指日供水时间在12小时以上;注2:各地根据本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应的范围内确定用水定额。
水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二、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一)接户工程1.对农户卫生间污水、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等各类排污口接管,要在设计图纸上定点定位明确标示。
2.接户管安装一般应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以保持适用和外观整洁。
3.接户管可选用管径范围75~160mm,管材一般选用U-PVC管。
厨房的排水管径不小于75mm,农户卫生间污水到化粪池前的排水管径不小于110mm,化粪池出水到支管的排水管径不小于110mm。
4.出户管坡度:管径选用75mm,坡度≥2%;管径选用110mm、160mm,坡度≥1%。
5.为防止臭气回溢,须在卫生间、厨房出水立管设置“S”型存水弯。
若不能满足最小离地距离,可在埋地横管设置“P”型存水弯。
6.户外裸露接户管应采取防冻防晒措施,一般可用保温材料包扎管道,并用胶带捆扎。
7.设置在户外的洗涤池要规范砌筑一板一槽(或几槽),板上洗涤污水收集入槽,槽内污水用软管收集接入管网,且收集软管与槽池底部必须连接严密,连接处要做好防漏处理。
8.农家乐、饭店等餐饮废水必须经隔油池(器)预处理后再接入管网系统。
(二)化粪池9.化粪池一般是指“三格式”化粪池,容积可根据农村实际和居住人口数量确定。
化粪池推荐容积一般3人为1.8 m3,5人为2.2 m3 ,7人为2.5 m3,人口超过7人或多户联用的,根据排水量测算确定容积。
10.项目设计时,应对农户化粪池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已建有化粪池和未建有化粪池农户情况。
11.农户没有化粪池的,一般要新建化粪池;有化粪池的,要对原化粪池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于“漏底”、未设置掏粪口或其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粪池,要进行改造或废弃新建;由于各种原因,新建或改造化粪池有困难的,提倡新建多户共用大容量化粪池;对于完全没有新建单户、联户化粪池条件的,且距污水主管或处理设施较近的,可将卫生间污水直接纳入污水管网,但必须满足管网坡度设置要求,加强清扫口、流槽式检查井和双井盖配置。
12.对于废弃的化粪池,要进行砂石填埋等无害化处理。
13.村内公厕化粪池,以及户外小型化粪池,也要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做好防渗处理,并便于清掏。
14.化粪池可根据农村实际,选择砖砌化粪池和新材料、预制式化粪池。
15.砖砌化粪池四壁和池底应做防渗漏处理。
池底板施工时,先将素土夯实,再铺上10cm的碎砂石夯实,再用C15或C20的混凝土浇筑,厚度一般不小于8cm。
池壁施工时,砖砌结构的砖砌缝隙用砂浆填实,原浆勾缝后用1:2.5的防水砂浆抹面,厚度20mm,抹面要求密实、光滑,内外壁全抹;预制板池壁,应尺寸准确,外形规则,无缺棱少角。
建成后即加满水观察24小时,记录满水试验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和水位变化量,水位的升高或减少,不应超过10mm。
16.安装过粪管,应注意角度、方向和位置,过粪管位置应斜插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度,管径一般为110mm。
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上端(粪液出口)在第二池距池顶10cm;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下1/2处,上端(粪液出口)在第三池距池顶10cm。
进出口水平高度合理,两根过粪管出水口应低于进粪管口,高于第三池的排污口。
第三池出水口位置和水平高低,应与污水收集管网标高设计相衔接,方便接管和向低处排放。
17.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如下:砖强度等级在MU7.5以上;砂浆强度等级在M7.5以上。
18.新材料、预制式化粪池施工时,要安装在坚实、均匀的基础上,就位后要及时回填,回填前罐体内要灌满水,以防位移。
19.上述有关化粪池的条款,设计单位要在设计文本中单独设置篇章予以明确。
凡是设计文本中没有单独设置篇章予以论述,或者调查摸底、对应解决措施不详细的,不宜通过设计评审。
(三)检查井20.管道交汇处、转弯处、跌落处、管径改变处及直线管段相隔一定距离处应设置检查井,间距一般为20~40m,最大间距不超过40m,便于后期维护检修。
21.检查井一般不采用现浇混凝土检查井(含清扫井),井盖不允许使用雨水集水井盖,污水井盖上一般都应注明污水字样,避免与雨水井盖混淆。
车行道一般设置砖砌检查井,若设置塑料检查井,井盖应使用承重型井盖。
22.管道埋深≤1m,一般设置直径500mm圆形检查井(也可设置500mm×500mm 方形检查井);1m<管道埋深≤2m,一般设置直径700mm圆形检查井;管道埋深>2m,一般设置直径1000mm圆形检查井。
700mm及以上圆形检查井要设置防坠网。
23.对直径700mm以下系列的检查井可设置塑料检查井;对直径700mm及以上系列的检查井,一般设置砖砌检查井,但必须采取防渗漏处理。
24.砖砌检查井基础厚度不应小于15cm,严禁先施工管道再施工检查井,也不应先砌井壁后再浇筑砼底板,底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
车行道检查井要求井壁厚度达到24cm以上,非车行道厚度达到12cm以上,同时井壁厚度充分考虑检查井大小。
检查井内外壁都要粉刷到位,且平整光滑,每侧厚度不少于2cm。
砖强度等级在MU7.5以上,砂浆强度等级在M7.5以上,砌筑或粉刷完毕后,须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后,方可回填。
25.实壁管与检查井连接处要安装水膨胀橡皮圈,并用防水砂浆做好防渗漏处理。
26.检查井一般应为流槽井,在必要的地方可设置一定数量的落底井;对未设置化粪池的,则必须采用流槽井。
27.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在出户后须设置清扫井,可根据实际单独设置,也可合并设置,清扫井内须设过滤网,在经过清扫井初滤后,再接入支管,并于支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
28.化粪池排出污水可就近接入清扫井,如就近无清扫井,则直接接入支管,在与支管连接处应设置检查井。
29.接户管在转弯处可设置清扫口。
30.出户清扫井不同于清扫口,须规范设置,可采用圆形塑料井、预制式水泥井或砖砌方形井。
圆形塑料检查井和预制式水泥井一般为直径300mm,砖砌方形检查井一般为300mm×300mm。
(四)隐蔽工程31.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择管径和管材。
管径75~160mm,管材一般选用U-PVC管;管径200mm及以上,管材一般选用双壁波纹管。
32.主管管径应根据接入户数科学选用,一般不小于160mm。
当接入户数在25~100户,可选用管径为160~200mm;当接入户数在101~400户,选用管径不小于200mm;当接入户数在400户以上,选用管径不小于300mm。
若经水力计算需选用更大管径的,以计算结果为准。
33.支管一般选用管径范围110~200mm。
若经水力计算需采用更大管径的,以计算结果为准。
34.管径为160mm、200mm、300mm最小坡度分别为:5‰、4‰、3‰。
35.混凝土路面切割前要先放样,确保切割平直美观,切割宽度与管沟开挖宽度相匹配。
管沟开挖根据土质条件考虑放坡系数,管沟底开挖宽度一般按照管外径两侧各增加20cm~40cm。
36.对软土地基,宜铺垫厚度不小于20cm砂砾基础;一般土质地基,铺垫厚度10cm砂砾基础,管道铺设前砂砾基础应整平压实。
37.管道铺设一般应沿道路,不宜铺设在河道、溪流、水田等地方。
38.管道铺设严禁带水作业,不应边开挖沟槽边铺管,禁止将管子推进沟槽就位。
管径大于200mm的管材下管作业,可采用人工压绳下管法:即用两根绳索各套住管道的端头,绳头一端固定在地面铁钎上,另一端由人拉住,下管时,统一指挥,缓慢放绳,使管材沿事先铺设在槽边斜立的轨道上平衡、均匀地溜送入沟槽中。
也可以采用搭架下管法等人机配合下管法。
39.管道铺设时,管材插口应顺水流方向,承口应逆水流方向安装,安装宜从下游往上游方向进行。
40.与检查井连接时,带承口的短管放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短管放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
41.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回填前进行。
试验管段应按不同管径分井段进行,串连不得多于5个井段。
42.闭水试验前,应在试验段管道灌水浸泡12小时后,观察检查井井身、管道及管道接口外露处有无渗漏。
如发现渗漏,应查明原因,将灌水抽出,对渗漏处进行返工处理。
未发现明显渗漏,则可进行闭水试验。
记录试验的起始时间,用注水容器不断向井管内注水,使试验水头保持恒定,注水及观察时间不得少于0.5小时,记录试验终止时间,计算注入井管中的水量。
将实测渗水量与允许渗水量进行比较,实测渗水量小于允许渗水量,闭水试验合格,方可进行沟槽回填。
43.管道周围及管顶以上20cm内用统砂回填,每次回填20cm应压实一次,管道周围50cm回填范围内不应有5cm以上的石块或其他类似物质。
44.为确保管道的安全和长期运行,车行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70cm;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的管道,管顶覆土不小于30cm;穿过水田时,管顶覆土不小于100cm;管线穿过沟渠时,管顶距沟底不小于10cm。
覆土厚度确有困难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应在管道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钢管加固、混凝土包管、增加面层厚度等)。
(五)终端工程终端工程设计要因村制宜地确定排放标准和技术工艺,并按照基础设施景观化、建筑用材本土化的理念搞好设计施工。
45.排放标准。
根据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经治理后农村生活污水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
建议执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 暂名),(DB33/ - 暂名)未出台前,建议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