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分析术语
润滑油性能评定类行业术语

润滑油性能评定类行业术语(1)粘度(Viscosity) 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2)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以帕.秒(Pa.s)表示。
(3)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流动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以平方米/秒(m2/s)或平方毫米/秒(mm2/s)表示。
(4)表观粘度(Apparent Viscosity) 表示非牛顿液体流动时的内摩擦特征所采用的术语。
亦称相似粘度。
(5)粘温系数(Viscosity-temperature Coefficient) 评价润滑油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粘温性的一个计算值。
粘温系数小,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6)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7)倾点(Pour Point) 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8)凝点(Solidification Point) 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9)机械杂质(Mechanical Impurities)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
(10)苯胺点(Aniline Point)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1)闪点(Flash Point)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根据所用测定器的不同,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
(12)燃点(Fire Point) 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油品性质及常用分析方法

油品性质及常用分析方法油品是指液态的石油及其衍生产品,例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不同种类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品性质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
1.密度和比重分析:密度和比重是油品的物理性质之一,用来描述油品的“浓稠程度”。
比重可以通过比重计来测量,而密度可以通过密度计来测量。
这两个参数可以用来计算其他重要的油品性质,比如粘度和闪点等。
2.闪点测定法:闪点是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测定可以通过闭杯闪点法和开杯闪点法来进行。
闭杯闪点法是将待测油品装入闪点仪中,然后逐渐加热,当出现闪光或闪火时,读出该温度即为闪点。
开杯闪点法是将待测油品倒入开杯中,然后用火柴点燃其表面,当油品的蒸汽能够形成可燃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时,出现闪光或闪火即为闪点。
3.粘度测定法:粘度是指油品流动性的大小,也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
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有绝对粘度法、相对粘度法和运动粘度法等。
绝对粘度法是通过测量油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长度的管道的流动速度来确定粘度。
相对粘度法是通过测量油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滴流时间来计算粘度。
运动粘度法是通过测量油品在剪切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来确定粘度。
4.蒸馏分析法:蒸馏分析法是将油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蒸发,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将油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油品的馏程和不同馏分的性质。
常用的蒸馏分析方法包括干蒸馏法、半微量蒸馏法和过量浸提法等。
5.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油品中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
通过将油品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利用样品中不同化合物在固定条件下的插值率差异,可以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各种成分。
6.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油品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以上只是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油品性质及其分析方法,实际上油品的性质和分析方法非常复杂。
石油产品分析

车用乙醇汽油
凡向用户销售符合本标准的车用乙醇汽油所使用的加油 机泵和容器都应标明下列标志:
“E10乙醇汽油90号”、“E10乙醇汽油93号”、 “E10 乙醇汽
油95号”、 或“E10乙醇汽油97号”,并应标志在汽车 驾驶 员易看见的地方。 7 取样
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4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GB 18351-2004
项 目
车用乙醇汽油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
90号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高于 不高于 不高于 不高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90 85
93号 93 88 0.005 70 120 190 205 2 88 74
95号 95 90
97号 97 报告
试验方法 GB/T5487 GB/T503 GB/T8020 GB/T6536
3
L
润滑剂及有关产 品
L
4
5 6
W
B C
蜡
沥青 焦
W
B C
Waxes
Bitumen Cokes
二、石油产品及其分类
6大类石油产品中,各类产品还包含了不同 的石油产品,按国家标准又分为不同的组别。 石油产品 燃料 GB/T 12692.1-1990(F类)分类第1部分 总则 GB/T 12692.2-1990(F类)分类第2部分 船用燃料油品种
石油产品分析
一、目 录
1、 2、 石油产品及其分类 石油产品的概念 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分析及其标准 石油产品分析 石油产品分析标准
一、目 录
3、 石油产品的采样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的取样法 石油沥青取样法 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油品分析_精品文档

油品分析一、引言油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及家庭等领域。
油品的质量和特性对设备性能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进行油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油品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二、油品的概述油品是从石油或天然气中提炼得到的可燃液体,主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油品的基本性质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和燃烧性能等。
不同类型的油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测试来评估其质量和适用性。
三、油品分析的方法1. 物理分析物理分析是通过测量油品的物理性质来评估其质量和特性。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闪点测定和凝固点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油品的流动性、挥发性和耐低温性能等。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来确定油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组分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油品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杂质和添加剂等。
3. 其他分析方法除了物理和化学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油品分析。
例如,超声波分析可以评估油品中的气体含量和杂质分布情况,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检测油品中的热点和异常现象等。
四、油品分析的应用1. 质量控制油品分析在质量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油品进行分析和测试,可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应用。
例如,对于汽车发动机油品,可以通过粘度测定和闪点测定来评估其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2. 故障诊断油品分析也可以用于故障诊断。
油品中的杂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会对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通过对油品进行分析可以检测设备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例如,在润滑油中检测到过高的金属元素含量可能意味着设备出现磨损或密封失效等问题。
3. 环境监测油品分析在环境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
通过对这些废水和废气中的油品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油品分析方法

油品分析1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1.1.闪点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以℃表示。
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以℃表示。
1.2.燃点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3.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
1.4.破乳化值破乳化值——油品从油水乳化液中分离能力的量度值,以分钟表示,min。
1.5.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1.6.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用厘斯表示,mm2/S。
1.7.水分水分——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
1.8 .酸值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以毫克KOH/克油表示。
1.9.灰分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残留物质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附:主要润滑油常规五项重量指标L—TSA防锈汽轮机油主要指标表2-1抗磨液压油主要指标表2-2中负荷工业齿轮油指标表2-32 油品的取样方法2.1. 取样工具2.1.1 取样瓶500mL~1000mL磨口取样玻璃瓶,并应贴标签。
取样瓶先用洗涤剂进行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冷却后,盖紧瓶塞。
2.1.2 注射器应使用20mL~100mL的全玻璃注射器(最好采用铜头的),注射器应装在一个专用油样盒内,该盒应避光、防震、防潮等。
注射器头部用小胶皮头密封。
注射器的准备:取样注射器使用前,按顺序用有机溶剂、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在105℃温度下充分干燥,或采用吹风机热风干燥。
干燥后,立即用小胶皮头盖住头部待用(最好保存在干燥器内)。
油品分析概述课件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趋势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竞争者数量增加,企业需 要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市 场竞争。
产业链整合
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 成产业链整合,提高整体 竞争力。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速,企业需要关注国际 市场动态,拓展海外业务 。
油品污染防控技术手段
加强油品生产管理
01
控制原料质量、优化生产工艺、严格产品检验,确保油品质量
。
强化储存和运输管理
02
选用合适储罐、定期检查储罐状态、采用专用运输工具,防止
污染物侵入。
提升在线监测技术
03
应用光谱分析、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油品状态,及时发现
污染迹象。
治理措施和经验分享
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污染物,采用过滤、脱水、除菌等技术手段进行治理。
油品质量标准法规
回顾国家关于油品质量标准的相 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 油产品质量标准》等,明确油品
质量的基本要求。
油品市场监管政策
介绍国家对油品市场的监管政策 ,如油品生产、销售、进口等环 节的监管措施,强调油品质量监
管的重要性。
油品质量抽检政策
阐述国家对油品质量的抽检政策 ,包括抽检频率、抽检项目、抽 检标准等,以确保市场上的油品
01
02
03
04
质量监控
通过对油品进行定期检测,确 保其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保障
设备正常运行。
故障诊断
通过对油品中的磨损金属、污 染物等进行分析,判断设备磨
损状况和故障原因。
节能降耗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馏程——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范围。
2.初馏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中,当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的末端落下的一瞬间所记录的温度,以℃表示。
3.终馏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中,其最后阶段所记录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4.冷滤点——在规定条件下,20毫升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5.水分——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
6.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7.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8.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9.实际胶质——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发动机燃料的蒸发残留物,以mg/100mL 表示。
10.中和值——油品的酸值或碱值的习惯统称,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以中和一定质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或酸之相当量来表示的数值。
11.酸度——中和100毫升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KOH毫克数,以mgKOH/100mL油表示。
12.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要的KOH毫克数,以mgKOH/g油表示。
13.水溶性酸或碱——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14.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kg/m3或g/mL表示。
15.视密度——用密度计测密度时,在某一温度下所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以g/cm3、kg/m3或g/mL表示。
16.标准密度——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我国规定为20℃)下的密度。
以g/cm3、kg/m3或g/mL表示。
17.燃灯法硫含量——通过油品在灯中燃烧并用碳酸钠水溶液吸收其燃烧生成气的办法测得的油中硫含量。
18.烟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标准灯中燃烧时,不冒烟火焰的最大高度,以mm表示。
19.粘度——油品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20.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通常以mm2/s表示。
油品分析文档

油品分析1. 引言油品分析是一项常见的实验室分析工作,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油品进行性能和成分的分析。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石油行业的原油采购、油品质量监控以及石油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油品分析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
2. 常见的油品分析方法2.1 密度测定密度是衡量油品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常见的密度测定方法包括密度计法、浮子法和振荡管法。
密度测定可以根据油品样品的密度值,判断其纯度和成分。
2.2 粘度测定粘度是衡量油品流动性的重要参数,其值直接影响润滑油、液压油等润滑性能。
常见的粘度测定方法包括旋转粘度计法、滑模粘度计法和圆锥粘度计法。
粘度测定可以评估油品的稠度和流动性能。
2.3 含水量测定含水量是衡量油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特别是对于煤油和柴油等燃料油品。
常见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包括库仑滴定法、蒸发法和红外干燥法。
含水量测定可以判断油品是否受到水分污染。
2.4 硫含量测定硫含量是衡量油品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硫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紫外荧光法、氧化法和X射线荧光法。
硫含量测定可以评估油品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2.5 热值测定热值是衡量燃料油品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热值测定方法包括卡尔计量法、氧弹法和爆炸法。
热值测定可以评估油品的能源价值和燃烧性能。
3. 油品分析仪器和设备3.1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是常用的油品分析仪器,其通过样品的挥发性分析来测定油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气相色谱仪可以实现多组分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3.2 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可以通过被测样品吸收、散射和透射红外辐射的强度来分析油品的组成和结构。
红外光谱仪能够快速获取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辅助定性和定量分析。
3.3 质谱仪质谱仪可以通过样品分子的碰撞解离提供样品的质量和结构信息。
质谱仪能够对油品分子进行碎片化和质量测定,提高油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油品分析的应用4.1 原油采购油品分析可以用于评估原油的物性和质量,帮助石油公司进行原油采购决策。
油品术语

油品的质量指标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术语,准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油品的性能。
现列出部分常用的名词术语。
(1)密度与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简言之是质量与体积之比,其单位是百万克/米3(Mg/m3)或千克/米3(kg/m3)或克/厘米3(g/cm3)。
相对密度亦称密度之比,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或者是说一定体积的物质在t1温度下的质量与等体积参考物质在t2。
温度下的质量之比。
常用的参考物质为蒸馏水,并用Dt1/t2或t1/t2表示,为无因次量。
(2)熔点与凝固点(Melting point and Freezing point) 物质在其蒸气压下液态—固态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凝固点。
这是由于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有规则排列因温度上升,热运动变得杂乱而活化,形成不规则排列的液体的一种现象,相反的过程即为凝固。
对于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常称为凝固点或冰点,与熔点不同之处在于放出热量而不是吸收热量。
其实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一致的。
(3)熔点范围(Melting range) 系指用毛细管法所测定的从该物质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范围。
(4)结晶点(Crystal point) 系指液体在冷却过程中,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相变温度。
(5)倾点(Pour point) 表示液体石油产品性质的指标之一。
系指样品在标准条件下冷却至开始停止流动的温度,也就是样品冷却时还能倾注时的最低温度。
(6)沸点(Boiling point) 液体受热发生沸腾而变成气体时的温度。
或者说是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
一般来说,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
(7)沸程(Boiling range) 在标准状态下(1013.25hPa,0℃),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馏出体积。
(8)升华(Sublimation) 固态(结晶)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一、粘度(VISCOSITY)对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
这里我们对所有油品经常会用到的各项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
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
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
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
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
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
油品分析

1.名词解释1. 油品分析:用统一规定或公认的方法,分析检验石油和石油产品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科学试验。
2. 再现性:在不同试验条件按同一方法对同一试验材料进行正确和正常操作所得单独的试验结果,在规定置信水平下的允许差值,用R 表示。
3. 点样:从油罐内规定位置或在泵送操作期间按规定时间从管线中采取的试样。
4. 组合样:按规定比例合并若干个点样,用以代表整个油品性质的试样。
5. 初馏点:蒸馏时,冷凝管较低的一端滴下滴下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温度计读数。
6. 终馏点: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最高读数。
7. 油品安定性:油品在贮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8. 油品腐蚀性:石油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所接触的机械设备,金属材料,塑料及橡胶制品等引起破坏的能力。
9. 闪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触火焰能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
10. 凝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11. 冷滤点:在规定条件下,柴油试样在60s内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
12. 灰分:油品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所剩的不燃物质。
13. 残炭:油品在规定的仪器中隔绝空气加热,使其蒸发,裂解及缩合所形成的残留物。
14. 烟点:在规定的条件下,试样在标准灯具中燃烧时,不冒黑烟火焰的最大高度。
15. 结晶点: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出现肉眼可见结晶时的最高温度。
16. 冰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到出现结晶后,再升温至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
17. 润滑脂:由一种或多种稠化剂和一种(或多种)润滑液体形成的一种塑性润滑剂。
18. 溴指数: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所消耗溴的质量。
19. 溴值: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所消耗单质溴的质量。
20. 碘值: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所消耗单质碘的质量。
21. 滴熔点:在规定条件下,将已冷却的温度计垂直侵入试样中,使试样黏附在温度计球上,然后将附有试样的温度计置于试管中,水浴加热至试样熔化,当试样从温度计球部滴落第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为试样的滴熔点。
油品分析——油品分析概述

1
1 2K1
1 2K2
r 2
(1-1)
❖ 小结:了解石油及其产品的有关概念、特点, 理解油品分析工作的任务,理解油品分析标 准的制定,分析结果报告的数据处理方法。
类别 F S L W B C
各类别的含义 燃料 溶剂和化工燃料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蜡 沥青 焦
Designation Fuels Solvents and raw materials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 Lubricants, industrial oils and related products Waxes Bitumen Coke
油品分析标准分类?12油品分析的任务及标准编号的字母汉语拼音表示标准等级带有t的为推荐性标准无t的为强制性标准中间数字为标准序号末尾的二位或四位数字为审查批准年号批准年号后面若有括号时括号内述
❖ §1-1 石油及油品 ❖ §1-2 油品分析的任务及标准 ❖ §1-3 油品分析结果报告
要是C、H、O、N、 S。其中,前两种元 素合计约占
95%~99%
•§1-1 石油及油品
一 、
❖ 开采出来的石油在未经加工前称为原油。原 油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或称为石油炼制过
石
程)而得到的各种商品统称石油产品。
油
及
其
组
成
•§1-1 石油及油品
一 、 石 油 及 其 组 成
二 、 油 品 及 油 品 生 产
•§1-1
一 、 石 油 及 其 组 成
二 、 油 品 及 油 品 生 产
三 、 油 品 的 分 类
石油及油品
❖ 该标准根据石油产品的主要特征和用途将 石油产品划分为六大类,其类别名称是按 各类产品英文名称的一个前缀字母而确定 的。分类方法见表1-1。
油品分析知识-基础

燃料油分析水分1.石油产品中水分的来源和存在状态有哪几种?(1)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进入石油产品中的水。
(2)石油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能从大气中或与水接触时,吸收和溶解一部分水。
汽、煤油几乎不与水混合,但仍可溶有不超过O.0l%的水。
把这为数极少的溶解水要完全除去是较困难的。
2.水在石油产品中存在的状态主要有下列三种:(1)悬浮状水分以水滴形态悬浮于油中。
多发生于粘度较大的重油。
(2)浮化状指水分以极细小的水滴状均匀分散于油中。
这种分散很细的乳浊液,由于水滴微粒极小,比悬浮状水分更难自石油中分出。
(3)溶解状水分以溶解于油中之状态存在。
其能溶解在油中的量,决定于石油产品化学成分和温度。
通常,烷烃、环烷烃及烯烃溶解水的能力较弱,芳香烃能溶解较多的水分。
温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的数量越多。
一般汽、煤、柴油和某些轻润滑油溶解水的数量很少,用GB260-64无法测出,可忽略不计。
3.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中加入溶剂的作用是什么?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 260 -64)中规定加溶剂的作用(1)降低试样的粘度,免除含水油品沸腾时所引起的冲击和起泡现象,便于将水蒸出。
(2)溶剂蒸馏后不断冷凝回流到烧瓶内,可使水、溶剂、油品混合物的沸点不升高,防止过热现象,便于将水全部携带出来。
4.测定水分主要应注意哪些事项?测定油品水分时,应注意事项主要有如下几点:(1)试样必须有代表性,测定前要混台均匀。
(2)溶剂必须脱水。
仪器必须干燥。
(3)蒸馏前应往烧瓶中投入儿粒无釉磁片,以便存瓶中液体热至沸腾时能形成许多细小的空气泡,保证液体均匀沸腾,不致发生突沸。
(4)对于含水置多的油品,蒸馏时,不能加热太快。
否则,可能产生强烈的沸腾现象,造成冲油,引起火灾。
(5)加热过大或塞子漏气使部分蒸汽不经冷凝而逸出时,试验必须重做。
(6)当试样水分超过10%时,可酌情减少试样的称出量,要求蒸出的水分不超过10毫升。
但也要注意到试样称量太少时,会降低试样的代表性,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润滑油品常用技术术语中英文对照

润滑油品常用技术术语中英文对照Acid Number(AN) Milligrams of KOH required in tests to neutralize all the acidic constituents present in a l g sample of a petroleum product. Also formally called the Neutralization Number, this property is often used to indicate the extent of contamination or oxidation of used oils.酸值(AN) 也称中和值,指中和1克油品试样中所有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该性能指标通常用于表小已用过的油被污染和被氧化的程度。
Additive Any material that is incorporated into a product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 to impart new properties or enhance existing properties.添加剂以相对较低的浓度加入某一产品中,从而赋予该产品某种新的性能,或者增强其现有性能的任何材料.均称为添加剂。
Aniline point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for complete miscibility of equal volumes of aniline and the sample under test.Products containing aromatics or naphthenes have lower aniline points than products containing paraffins.苯胺点指相同体积的苯胺与试样达到完全混溶所需的最低温度。
油品中的名词解释

1.密度和相对密度: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
单位以kg/m3、g/cm3、kg/L、g/mL表示。
相对密度(比重)是指某物质的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值。
相对密度没有单位,任何物质的相对密度和密度数值相等,只是物理意义不同。
2.馏程: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从初馏点到终馏点(干点)表示其蒸发的温度范围。
是用来判断石油产品中轻重组成多少的项目。
3.初馏点:从馏程测定仪的冷凝器上,流出的第一滴冷凝液时所测得的温度。
4.10%馏出温度:从馏程测定仪上蒸馏出的容量达到试样的10%的温度。
初馏点和10%点是表示汽油在发动机上起动性好坏的指标,该点温度高,汽车不易启动,温度过低,油路易产生气阻,汽车工作会不正常。
5.50%馏出温度:从馏程测定仪上蒸馏出的容量达到试样的50%的温度。
该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是衡量汽油在发动机中加速性能好坏的指标。
该点温度低,其蒸发性和加速性好,发动机工作也平稳。
6.90%馏出温度:从馏程测定仪上蒸馏出的容量达到试样的90%的温度。
7.终馏点(干点):从馏程测定仪烧瓶底部蒸馏出的最后一滴液体时所测得的温度。
90%点和干点是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含量多少的指标。
该指标温度低,表示重组分含量少,汽油能完全燃烧,反之温度高,表示重组分含量多,汽油就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
因此,发动机耗油量大,排气有烟,功率下降,并增加机件磨损。
8.辛烷值: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所采试油样的抗爆性和标准燃料抗爆性相同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含量数。
是表示汽油抗爆性能好坏的项目,也是划分汽油牌号的依据。
测定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有研究法和马达法。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抗暴指数,之差称为汽油的敏感性和灵敏度。
芳香烃>环烷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
车用汽油辛烷值越高,它的抗暴性能越好,发动机不容易产生爆震。
9.十六烷值:是在规定条件下,所采油样的十六烷值用与其具有相同燃料性能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1、石油:地下天然存在的,主要是由多种烃(可以含有像硫、氧、氮那样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或g/cm3表示。
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3、硫含量:是指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微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
燃料中硫含量大时,燃烧后会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硫再转变为三氧化硫,遇凝结水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对机件进行腐蚀,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4、硫醇硫:是喷气燃料或汽油中有腐蚀活性的物质,通式为R*SH。
硫醇硫不仅引起燃料系统的腐蚀,还会引起发发动机本身的腐蚀和腐蚀密封橡胶,特别是挥发性的硫醇具有特殊刺激性臭味,造成大气污染。
5、残炭: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进行加热蒸发和裂解期间所形成的残留物。
残炭多说明油品容易氧化生胶或生成积炭。
6、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被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
发动机燃料灰分大,会增加气缸体的磨损。
7、什么是油品的馏程?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8、什么是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
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9、什么是马达法辛烷值?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10、什么是研究法辛烷值?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的辛烷值。
11、什么是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是用来说明油品蒸发能力的大小和油品在管道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以及贮运时损失轻质馏分的倾向。
油液分析常见术语

油液分析常见术语油液分析目的(1)润滑油品的合理选用及质量监督;(2)监测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发现造成润滑故障的原因。
(3)指导科学维护及改善设备润滑。
油液分析不仅仅是检测油品质量好坏,更重要的是及时了解设备的润滑状态,科学指导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油液分析主要测试项目品质检测色度、粘度、水分、闪点、总酸值、总碱值、不溶物、残碳、倾点、水分离性、泡沫特性、铜片腐蚀、氧化安定性、积碳、FTIR、锥入度、滴点、四球试验等污染监测颗粒计数、滤膜分析、漆膜倾向指数(VPR)等磨损分析光谱元素分析、PQ指数、直读铁谱、分析铁谱、滤膜分析等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精制程度、油品衰变和污染情况。
测试方法: GB/T 6540/ASTM D 1500、SH/T 0168(GB/T 6540色度范围:0.0 ~8.0,超过8.0表示为D8.0)。
密度: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cm3或kg/m3 表示。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同样粘度或同样分子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测试方法:密度计法(GB/T 1884/ASTM D 1298)和比重瓶法(GB/T 2540)和SH/T 0604/ASTM D 4052(该方法要求试样量少)。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常用的是运动粘度,单位为mm2/s (cst)。
测试方法:透明油品采用GB/ T 265(顺流毛细管)、深色油品采用GB/T 11137(逆流毛细管),以上方法对应ASTM D 445。
粘度指数(VI):粘度指数表征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粘指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
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方法为GB/T 1995/ASTM D2270。
石油化工专用术语汇总

石油化工专用术语汇总石油化工是指石油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加工过程,转化为各种有机化合物和产品的行业。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有许多专用术语来描述不同的过程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石油化工专用术语的汇总:1.石油:指从地下矿床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油脂,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原油:指直接从地下采掘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通常是混合烃类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3.炼油:指将原油经过一系列的分馏、裂解、重整等加工工艺,从中分离出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4.分馏:将原油加热至不同温度,使其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的过程。
5.裂解:通过加热和压力作用,将大分子烃裂解成较小分子的过程,常用来生产乙烯和丙烯等。
6.重整:将低值的烷烃类化合物转化为高值的芳烃类化合物的过程。
7.裂化:一种加热和压力作用下将大分子烃转化为较小分子烃的过程。
8.催化剂: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常用来加速石油化工反应。
9.石蜡:从裂解油或蜡状石油产品中精制提取的固体石集烷烃,用于制造蜡烛等产品。
10.合成气:指合成气体,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常用于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11.乙烯:一种由裂解重油或裂化轻油生产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和合成橡胶。
12.丙烯:一种由裂解重油或裂化轻油生产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和纺织品。
13.脱氢: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去除氢原子,将饱和烃转化为不饱和烃的过程。
14.气相色谱: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混合物的技术。
15.液相色谱: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技术,基于溶解性和亲和力的差异。
16.蒸馏塔:一种用于将液体混合物按沸点进行分离的设备。
17.流化催化裂化:一种通过在催化剂中注入空气或蒸汽来使催化剂有效,提高裂化反应效率的技术。
18.反应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常用于催化反应和合成反应。
19.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中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速率。
20.环烃: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在石油化工中常用于合成橡胶和塑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液分析常见术语油液分析目的(1)润滑油品的合理选用及质量监督;(2)监测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发现造成润滑故障的原因。
(3)指导科学维护及改善设备润滑。
油液分析不仅仅是检测油品质量好坏,更重要的是及时了解设备的润滑状态,科学指导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油液分析主要测试项目品质检测色度、粘度、水分、闪点、总酸值、总碱值、不溶物、残碳、倾点、水分离性、泡沫特性、铜片腐蚀、氧化安定性、积碳、FTIR、锥入度、滴点、四球试验等污染监测颗粒计数、滤膜分析、漆膜倾向指数(VPR)等磨损分析光谱元素分析、PQ指数、直读铁谱、分析铁谱、滤膜分析等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精制程度、油品衰变和污染情况。
测试方法: GB/T 6540/ASTM D 1500、SH/T 0168(GB/T 6540色度范围:0.0 ~8.0,超过8.0表示为D8.0)。
密度: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cm3或kg/m3 表示。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同样粘度或同样分子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测试方法:密度计法(GB/T 1884/ASTM D 1298)和比重瓶法(GB/T 2540)和SH/T 0604/ASTM D 4052(该方法要求试样量少)。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常用的是运动粘度,单位为mm2/s (cst)。
测试方法:透明油品采用GB/ T 265(顺流毛细管)、深色油品采用GB/T 11137(逆流毛细管),以上方法对应ASTM D 445。
粘度指数(VI):粘度指数表征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粘指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
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方法为GB/T 1995/ASTM D2270。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水分含量,通常为质量百分数。
测试方法:GB/T 260/ASTM D95。
对于水分要求比较高的油品如变压器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等,应采用卡尔菲休试剂进行微量测试,单位为mg/kg,测试方法有ASTM D6304、ASTM D1744。
微量水分测试时,如果直接滴定,可能由于添加剂和其它成分(如氧化产物等)的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建议采用加热炉装置,将水分蒸出后再滴定。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闪点也越高。
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COCFP)GB/T 3536 / ASTM D 92和闭口杯法GB/T 261/ASTM D93(PMCCFP)。
试样量少的试验方法:SH/T 0768/ASTM D 6450(CCCFP)/ASTM D3828。
对于闭口闪点低于40 ℃的试样,则用ASTM D 56(Tag 泰克)测试。
总酸值(TAN):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用mgKOH/g表示。
总酸值包括强酸值和弱酸值。
测试方法:GB/T 4945 / ASTM D 974;GB/T 7304/ ASTM D 664 TAN来源:油品中呈酸性的添加剂、氧化生成的有机酸、外界进入的酸性物质(必要时测试PH值)。
一般基础油的TAN很低,如果润滑油中加入了ZDDP、极压添加剂和防锈剂等呈酸性的添加剂,新油酸值可能比较高(如高品质发动机油TAN可能在2.0以上)。
总碱值(TBN):在规定条件下滴定时,中和1g试样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高氯酸或盐酸的量,以当量mgKOH/g表示,称为润滑油或添加剂的总碱值。
TBN表示试样中有机/无机碱、胺基化合物和金属盐类等的含量。
测试方法:SH/T 0251 / ASTM D 2896;SH/T 0688/ ASTM D 4739。
不溶物:主要包括油中杂质如金属颗粒和粉尘等、油品氧化生成的胶质等、燃烧产物如积碳等。
不溶物有:石油醚不溶物、正庚烷不溶物、正戊烷不溶物、苯不溶物等。
由于溶剂溶解能力不同,所以测试结果有差异。
测试方法:离心法GB/T 8926(ASTM D 893);滤膜法:ASTM D 4055 (常用5µ m滤膜,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如 1.2 µ m 、0.8 µ m等孔径滤膜)。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测试方法:GB/T 3535/ASTM D 97。
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测试方法:GB/T 510。
水分离性:表示油品从油水乳化液中分离出来的能力,以min表示。
测试方法:GB/T 7305/ASTM D1401。
注意不同粘度应采用对应的试验温度(即54℃或82℃)。
如果混入少许表面活性剂,则水分离性能迅速下降;如果油中固体颗粒含量高也会导致水分离性差,可用1.2 µ m的滤膜过滤后测试验证。
泡沫特性:是指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及泡沫的稳定性。
润滑油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振荡、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以至形成气泡。
因此要求评定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性(ml)和泡沫稳定性(ml)。
测试方法:GB/T 12579/ASTM D892。
评定小气泡从油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则采用空气释放值(SH/T 0308/ASTM D3427)指标。
铜片腐蚀:金属表面受周围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而被破坏称为金属的腐蚀。
工业润滑油主要采用铜片腐蚀( GB/T 5096/ASTM D130)来评定油品的腐蚀性能。
液相锈蚀:评定油品阻止与其接触的金属部件生锈的能力,测试方法:GB/T 11143/ASTM D 665,有A法(蒸馏水)和B法(合成海水)。
蒸发损失:油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
诺亚克法测试:SH/T 0059,试验条件: 250℃下加热1小时。
氧化安定性:石油产品抵抗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汽轮机油采用旋转氧弹法测试,对应的测试方法:SH/T 0193/ASTM D2272。
硫酸盐灰分:在规定条件下试样碳化后剩余的残渣,用硫酸处理,并热至恒重的质量(质量分数)。
测试方法:GB/T 2433/ASTM D 874。
机械杂质: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测试方法:GB/T 511。
机械杂质在0.005%m/m以下被认为是“无”。
锥入度: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
有不工作锥入度、工作锥入度、延长工作锥入度之分,通常测试工作锥入度。
测试方法:GB/T 269/ASTM D217(有全尺寸锥入度、1/2锥入度和1/4锥入度,测试温度:25±0.5℃。
滴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后润滑脂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脂杯中流出第一滴液体(或油柱)时温度,称为滴点(℃)。
测试方法:一般滴点GB/T 4929/ASTM D566和宽温度滴点GB/T 3498/ASTM D2265。
前一种方法测试的最高温度为250 ℃。
宽温度滴点测试最高温度为330 ℃,有些润滑脂可能无滴点(如复合皂基、脲基脂等)。
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受机械作用后其稠度改变的程度,一般用前后锥入度差值来表示,测试方法: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SH/T 0122/ASTM D1831。
抗水淋性:表示润滑脂对被水淋出的抵抗能力。
测试方法:SH/T 0109/ASTM D 1264。
傅立叶红外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从分子角度分析润滑油的变化,因此FTIR在润滑油品质检测方面可实现以下功能:(1)与新油比较,确定润滑油的衰变原因和程度,如氧化度、硝化值、硫化值、抗氧剂和抗磨剂的消耗及水分、燃料稀释、乙二醇和积碳的污染(ASTM E2412)(水分测试下限:1000ppm;乙二醇含量超过200ppm应警告);(2)判断两种油品是否类型一致或变化;(3)初步判断润滑油的类型。
前一种属于定量分析,后两种属于定性分析。
定量计算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计算法、用油与同牌号新油差谱后再计算。
推荐差谱后计算。
积碳:一种黑色或灰黑色的固体碳状物,生成于柴油机的高温部位,由于分散剂的作用,积碳以非常细小颗粒(一般<0.2µm)均匀地分散在油中。
主要危害:粘度迅速增加、堵塞油道和过滤器、加速活塞环磨损和油泥的形成。
测试方法:FTIR、热重分析( TGA )、斑点试验等。
积碳迅速增加原因:窜气、低空/燃比、空气温度低、长时间怠速、换油期延长。
污染度:单位体积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物的含量。
污染度评定方法:重量分析法和颗粒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通常用mg/L(mg/100ml)表示,测试方法:ISO 4405(与滤膜法不溶物类似,采用1.2 µ m滤膜)。
该方法由于只能反映油液颗粒污染物总量,而不能反映颗粒大小和尺寸分布。
颗粒分析法目前有自动颗粒计数法、滤膜堵塞法、显微镜法。
自动颗粒计数类型:遮光型、光散射型等。
磨损分析:通过分析油样、过滤器、磁塞中固体颗粒的成分、含量及尺寸等信息,探究设备的磨损机理、磨损部位、磨损原因及预测磨损发展趋势。
磨损监测的主要手段包括光谱元素分析、磨粒浓度(WPS)、PQ指数及铁谱分析等。
必要时,还可借助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确定微区中颗粒的成分)。
光谱元素分析:测量油液中磨损金属、污染元素及添加剂的成分及含量,连续监测可以得出部件摩擦副的磨损趋势及添加剂的消耗情况。
目前常用于油液分析中元素分析设备:旋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仪(RDE-AES/ASTM D6595)、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ASTM D5185-用过的润滑油、ASTM D4951-新油)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等。
PQ指数:可测量油液中铁磁性颗粒的含量,一般与元素分析配合使用,提高故障探测率。
直读铁谱分析:可以获得大磨粒读数DL 、小磨粒读数DS 及组合参数磨粒浓度WPC和磨损烈度指数IS,用于判断润滑油中铁磁性颗粒变化趋势。
分析式铁谱:通过在双色显微镜下观察油中磨粒图像,判断磨损类型和磨损原因。
滤膜分析:通过滤膜收集一定量油样中固体颗粒,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油液中主要颗粒的类型、尺寸和污染度等级。
与颗粒计数器相比,滤膜分析用于测试污染度等级时,费用低且不受油液水分、色度和气泡的影响,而且可确定主要颗粒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