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2-丙二醇指标要求

1-2-丙二醇指标要求

1,2-丙二醇本标准适用于环氧丙烷法制得的丙二醇产品。

分子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一、技术要求工业用丙二醇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灰分测定由生产厂定期抽查,该指标为保证指示。

二、检验方法1、外观的测定将试样置25ml比色管中,直接目测,应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不含有机械杂质。

2、馏程测定(按GB615-88《化学试剂沸程测定法》进行)3、丙二醇含量的测定3.1 仪器容量瓶(250ml);碘量瓶(250ml);移液管(10ml、20ml)。

3.2 试剂高碘酸钾:c(1/4KIO4)=0.015mol/L(取 3.45g高碘酸钾、溶于40ml10%硫酸中、用水稀释至1000ml,保存于棕色瓶中);10%硫酸:将60ml浓硫酸缓慢注入940ml蒸馏水中;10%碘化钾:取碘化钾10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0.05mol/L。

3.3 测定步骤精密称取样品约0.4-0.48g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备用。

用移应供管准确吸出10ml放入预先贮有20ml0.015mol/L高碘酸钾溶液的碘量瓶中、充分摇匀、静止10min,加10%碘化钾10ml,10%硫酸20ml及蒸馏水50ml,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1%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至无色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试验。

3.4 丙二醇含量X1(%)按式(1)计算X1=[(V1-V2)*c*38.05/1000]/(m*10/250)*100 (1)式中V1——空白试验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之体积,ml;V2——滴定样品时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之体积,ml;c——硫代硫酸钠摩尔溶液浓度,mol/L;m——样品质量,g;38.05——每毫摩尔相当丙二醇之质量,mg。

4、水分的测定(色谱法)4.1、仪器和试剂热导鉴定器(H2作载气,对苯灵敏度≥1000mV·ml/mg);色谱柱:不锈钢柱、柱长2m、内径4mm,柱内填充GDX-103或GDX-501类有机担体。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丙二醇辅料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丙二醇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

规程:1.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的黏稠液体;无臭,味稍甜;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乙醇或氯仿能任意混溶。

1.1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按相对密度测定法(SOP-QC-308-00)测定在25℃时应为1.035~1.037为符合规定。

2.鉴别2.1 试剂与仪器2.1.1 红外分光光度计 2.1.2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克)2.2 项目与步骤2.2.1 红外吸收光谱的鉴别:按红外分光光度法(SOP-QC-302-00)检测,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06图)一致为符合规定。

3.检查3.1 试剂与仪器3.1.1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3.1.2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3.1.3 标准氯化钠溶液 3.1.4 硝酸3.1.5 稀硝酸 3.1.6 硝酸银试液3.1.7 盐酸,甲醇 3.1.8 标准硫酸钾溶液3.1.9 25%氯化钡溶液 3.1.10 碘化钾试液3.1.11 稀硫酸 3.1.12 淀粉指示液3.1.13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 3.1.14 硫酸,吡啶3.1.15 醋酸盐缓冲液(PH3.5) 3.1.16 标准铝溶液3.1.17 稀焦糖 3.1.18 硫代乙酰胺试液3.1.19 刻度吸管(5.0ml,10ml) 3.1.20 量筒3.1.21 酸式滴定管 3.1.22 纳氏比色管3.1.23 称量瓶 3.1.24 坩埚3.1.25 滤膜(孔径3μm) 3.1.26 费休氏试液3.1.27 具塞烧瓶 3.1.28 水浴锅3.1.29 水分测定仪 3.1.30 万福炉3.1.31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克) 3.1.32 铁架台3.1.33 碘量瓶3.2 项目与步骤3.2.1 酸度:取本品10.0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所耗体积不得大于0.50ml为符合规定。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 丙二醇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 丙二醇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 丙二醇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用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标准。

其中,丙二醇也被列入了监管范围。

丙二醇,又称丙醇或1,2-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产品质量不合格,丙二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丙二醇相关的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规定了丙二醇的使用限量。

根据标准,使用丙二醇的食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每千克食品中,丙二醇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定的标准限值。

这个标准限值是根据相关科学研究和食品安全评估结果确定的,旨在保证食品中丙二醇的安全使用。

其次,在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中,还要求丙二醇的纯度和质量指标。

丙二醇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包括外观、稠度、酸度、水分、不溶性物质等指标要求。

这些指标的确立,可以确保丙二醇本身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还规定了丙二醇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根据标准,丙二醇可以用于一些特定的食品中,如口香糖、蛋糕、乳制品等。

而丙二醇则被禁止用于儿童食品和低温熟食的制备中,以避免对儿童的潜在风险。

另外,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强调了丙二醇的生产和贮存条件。

由于丙二醇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和挥发性,制定标准关注了丙二醇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标准要求生产厂商和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和生产场所的安全。

最后,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还明确了对丙二醇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如果丙二醇使用超过限量、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违反使用范围等行为,生产者或经营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的遏制丙二醇违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为丙二醇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标准限制了丙二醇的使用量,确保了丙二醇在食品中的安全性。

同时,标准也要求丙二醇的生产和贮存符合安全规范,以防止潜在风险。

丙二醇气相色谱检测法

丙二醇气相色谱检测法

气相色谱检测法检测液体中的丙二醇含量
近日,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新疆麦趣尔牛奶被
检测出两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丙二醇虽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但若长期饮用并造成在肾脏有过多的积累便有可能对健康带来危害。

丙二醇作为一种化学稳
定剂,在液体中的检测方法大多采用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检测液体中丙二醇含量的方法及步骤
用气相色谱测定液体中的丙二醇含量,使用填充玻璃柱,PEG-20M为固定液,FID为检测器,用外标法定量(本方法同时采用正丙醇作为内标物,同时定量进行比较,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丙二醇测定线范围为0.5mg∕ml-1.5mg∕mlr=0.9995,最低检出量为0.05mg∕ml,精密度为 3.5%,加样回收率为108%(RSD<1.9%,n=6)°此方法测定丙二醇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

丙二醇在医学皮肤科主要作为一种溶剂、角质分离剂和渗透增强剂能有效地对付真菌。

而在食品中丙二醇作为品质保持剂己有多年历史,FOA和日本先后发现其保水性、湿润性、防霉性及不被发酵性,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中。

作为丙二醇的衍生物藻酸丙二醇,在食品添加剂中是一类很重要的增稠剂,而在食品污染物中氯丙醇是最常见的污染物质.作为化学合成品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FAO∕WTO规定每日摄取允许量为25mg∕kg体重,日本规定使用标准的2%以下,我国规定使用标准为3.0g∕kg.。

1,2-丙二醇

1,2-丙二醇

1,2-丙二醇本标准适用于环氧丙烷法制得的丙二醇产品。

分子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一、技术要求二、检验方法1、外观的测定将试样置25ml比色管中,直接目测,应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不含有机械杂质。

2、馏程测定(按GB615-88《化学试剂沸程测定法》进行)3、丙二醇含量的测定3.1 仪器容量瓶(250ml);碘量瓶(250ml);移液管(10ml、20ml)。

3.2 试剂高碘酸钾:c(1/4KIO4)=0.015mol/L(取3.45g高碘酸钾、溶于40ml10%硫酸中、用水稀释至1000ml,保存于棕色瓶中);10%硫酸:将60ml浓硫酸缓慢注入940ml蒸馏水中;10%碘化钾:取碘化钾10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0.05mol/L。

3.3 测定步骤精密称取样品约0.4-0.48g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备用。

用移应供管准确吸出10ml放入预先贮有20ml0.015mol/L高碘酸钾溶液的碘量瓶中、充分摇匀、静止10min,加10%碘化钾10ml,10%硫酸20ml及蒸馏水50ml,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1%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至无色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试验。

3.4 丙二醇含量X1(%)按式(1)计算X1=[(V1-V2)*c*38.05/1000]/(m*10/250)*100 (1)式中V1——空白试验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之体积,ml;V2——滴定样品时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之体积,ml;c——硫代硫酸钠摩尔溶液浓度,mol/L;m——样品质量,g;38.05——每毫摩尔相当丙二醇之质量,mg。

4、水分的测定(色谱法)4.1、仪器和试剂热导鉴定器(H2作载气,对苯灵敏度≥1000mV·ml/mg);色谱柱:不锈钢柱、柱长2m、内径4mm,柱内填充GDX-103或GDX-501类有机担体。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为规定丙二醇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丙二醇的质量检测。

三.责任者:检验员四.正文【检品名称】丙二醇【引用标准】丙二醇内控质量标准【使用仪器】水分测定仪马弗炉气相色谱仪【操作内容】【性状】本品为澄明、无色、粘稠,几乎无臭,具吸湿性的液体。

有似甘油样甜、微辛的味觉;几乎无毒;冰点-59℃,沸程185~189℃,闪点99℃,具有可燃性,自燃点415℃,折射率1.4293,粘度0.581,旋光度-15.0,与水、丙酮、乙醇、甘油、氯仿能混溶,与乙醚的溶解比为1:6,与轻矿物油、不挥发性油不相混溶,可溶解某些芳香油,常温下稳定,高温条件下易生成并醛啊、乳酸、丙酮、乙酸。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应为1.035~1.037.【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25m×0.53mm,膜厚为5.00um的大口径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50℃,柱子起始温度为160℃,保持8分钟,然后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持5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测定方法精密量取本品0.2u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检查】酸度取本品10.0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所耗体积不得大于0.50ml。

氯化物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

硫酸盐取本品5.0ml,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氧化性物质取本品5.0ml,置碘量瓶中,加碘化钾试液1.5ml与稀硫酸2ml,密闭,在暗处放置15分钟,加淀粉指示液2ml,如显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5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所消耗体积不得过0.2ml。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丙二醇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4.1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1190。

4.2 质量指标:见《丙二醇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比重瓶、比色管、碘量瓶、微量水份测定仪、高温炉、红外分光光度仪。

4.4 试药与试液:乙醇、氯仿、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标准氯化钠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碘化钾试液、稀硫酸、淀粉指示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5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5)。

4.5 操作方法:4.5.1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无臭,味稍甜;有引湿性。

本品与水、乙醇或氯仿能任意混溶。

4.5.2 相对密度:取本品适量,按《相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试验,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应为1.035-1.037。

4.5.3 鉴别4.5.3.1 液相色谱: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4.5.3.2 红外光谱:取本品,按《红外光谱测定操作规程》检验,应与对照图谱一致(光谱集706图)。

4.5.4 检查4.5.4.1 酸度:取本品10.0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 /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所耗体积应不得大于0.5ml。

4.5.4.2 氯化物:取本品1.0ml,按《氯化物检查操作规程》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

4.5.4.3 硫酸盐:取本品5.0ml,按《硫酸盐检查操作规程》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4.5.4.4 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丙二醇0.5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定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与环氧丙烷对照品,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500μg、150μg与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食品中1,2-丙二醇的测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1,2-丙二醇的测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1,2-丙二醇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1,2-丙二醇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气相色谱法2 原理试样中1,2-丙二醇用无水乙醇提取,提取液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谱法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3.1.1 无水乙醇。

3.1.2海砂。

3.2 1,2-丙二醇标准品1,2-丙二醇标准样品的分子式、相对分子量、CAS登录号列于表1,纯度≥99.9%。

表1 1,2-丙二醇标准样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1,2-丙二醇1,2-Propanediol 57-55-6 C3H8O276.093.3 标准溶液配制3.3.1 1,2-丙二醇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2-丙二醇标准样品1 g(精确到0.0001 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1,2-丙二醇10 mg。

贮存于4℃冰箱中,有效期3个月。

3.3.2 1,2-丙二醇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准确吸取1,2-丙二醇标准储备液0.0 mL、0.1 mL、0.2 mL、1.0 mL、2.0 mL、5.0 mL至6个10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0.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100.0 μg/mL、200.0 μg/mL、500.0 μg/mL的1,2-丙二醇标准系列溶液。

临用时配制。

4 仪器和设备4.1气相色谱仪(GC):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4.2分析天平:感量0.01 g和0.000 1 g。

4.3 粉碎机。

4.4 旋涡混合器。

4.5 回旋振荡器。

4.6离心机:转速≥4 000 r/min。

工业用丙二醇国标

工业用丙二醇国标

工业用丙二醇国标工业用丙二醇的国家标准是指规定工业级丙二醇产品质量要求的官方文件。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应的行业组织制定,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检验和贸易等领域。

工业用丙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主要用于制造聚合物、冷却剂、防冻剂、湿润剂等。

在中国,工业用丙二醇的国家标准可能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工业级丙二醇通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标准中会规定其外观应无可见杂质。

2. 纯度:标准会规定丙二醇的含量,例如99.5%或其他特定等级的纯度要求。

3. 水分:水分含量是影响丙二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标准会规定最大允许的水分含量。

4. 酸度:酸度是指丙二醇中酸性物质的含量,通常以某种酸碱滴定法来测定,并以mg KOH/g来表示。

5. 不挥发物:标准中会规定不挥发物的最大含量,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色度:通过色度测试,可以评估丙二醇的颜色深浅,标准会规定色度的范围。

7. 密度:丙二醇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标准会规定其在特定温度下的密度范围。

8. 折射率:折射率可以帮助确定丙二醇的纯度和品质,标准会规定折射率的具体数值。

9. 重金属含量:标准会规定铅、汞等重金属的最大允许含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10. 包装和标志:标准还会规定产品的包装、储运条件和安全标志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业用丙二醇国家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更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最新的官方发布文件。

在中国,这些标准通常以"GB/T"(国标推荐标准)或"GB"(国标强制标准)开头。

例如,GB/T xxxxx-xxxx《工业用丙二醇》就是关于工业用丙二醇的一个具体标准。

在使用前,企业和个人应当确保所使用产品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要求。

丙二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丙二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丙二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SOP-QC-220-A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质控部
分发部门:检验室
变更记载修改号
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目的:建立丙二醇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丙二醇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质控部经理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3硫酸盐
取本品5.0ml,照硫酸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Ⅷ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3.3.4氧化性物质
取本品5.0ml,置碘量瓶中,加碘化钾试液1.5ml与稀硫酸2ml,密封,在暗处放置15分钟,加淀粉指示液2ml,如显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5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所耗体积不得过0.2ml。
3.3.5水分
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Ⅷ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0.2%。
3.3.6炽灼残渣
取本品50g,加热至燃烧,即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至干,于700~800℃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3.5mg。
3.3.7重金属
取本品4.0ml,加水19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混匀,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2.2操作方法
2.2.1取本品,按红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ⅣC)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06图)一致。
3.[检查]
3.1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移液管(10ml)高温炉烘箱

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
1.原理
过碘酸及其盐类与丙二醇作用,生成碘酸,丙二醇被氧化为丙二醛。

生成的碘酸及过量的过碘酸与碘化钾作用,可析出碘,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

C3H6(OH)2+2HIO4→CH2(CHO)2+2H2O+2HIO3
HIO3+5KI+5HCL→3I2+5KCL+3H2O
HIO4+7KI+7HCL→4I2+7KCL+4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2.试剂与仪器:
0.5%过碘酸钠溶液;
20%碘化钾溶液;
1%淀粉指示剂;
20%盐酸溶液;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3.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样品清夜Vml移入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过碘酸钠溶液,盖紧磨口塞,液封,室温下置于暗箱30分钟,然后加入5ml碘化钾溶液及10ml20%盐酸溶液,1ml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记录消耗体积数V1。

用同样方法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体积数V0。

4.计算
丙二醇(mg/L)=(V0-V1)C×38×1000/V。

阿尔法甘醇的操作规程(3篇)

阿尔法甘醇的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阿尔法甘醇,又称1,3-丙二醇,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轻微甘甜味的有机化合物。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等行业。

本规程旨在确保阿尔法甘醇的安全、有效使用,并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操作。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阿尔法甘醇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无火源、热源。

-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计量设备、储存容器、输送管道等。

- 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储存- 阿尔法甘醇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

- 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泄漏。

-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5-25℃之间。

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

- 运输车辆应配备防漏装置,并确保车辆通风良好。

-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危险品混装。

4. 使用- 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其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 根据实际需求,准确计量所需量的阿尔法甘醇。

- 使用过程中,避免与皮肤、眼睛直接接触。

- 操作人员应熟悉紧急事故处理流程,一旦发生意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 清洗与维护- 使用后的设备应立即清洗,防止残留物污染。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1. 阿尔法甘醇具有一定毒性,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误食、误吸。

2.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阿尔法甘醇的性质、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

3.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

4. 操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五、紧急事故处理1. 如发生泄漏,立即关闭泄漏源,隔离事故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

2. 使用沙土、吸附剂等材料吸附泄漏物,防止扩散。

3. 如人员误食或误吸,立即就医。

4. 如发生火灾,使用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六、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阿尔法甘醇操作规程的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阿尔法甘醇的性质、危害、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

化学试剂 1,2-丙二醇

化学试剂 1,2-丙二醇

化学试剂1.2-丙二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 1.2-丙二醇的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标签、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化学试剂1.2-丙二醇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05 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GB/T 611 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GB/T 619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GB/T 9739 化学试剂铁测定通用方法GB 15346 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3要求本品为无色黏稠状液体,微有辛辣味,能与水﹑丙酮和三氯甲烷相混溶。

分子式:C3H8O2分子量:76.13.1 色度(铂-钴单位)≤153.2 沸程(95%)………………………………………186~188°C3.3 密度(20°C),g/mL………………………………1.036~1.0383.4 折光率( )………………………………………1.432~1.4353.5 杂质最高含量(%)见表杂质最高含量要求表(%)4试验方法测定中所需标准滴定液,杂质标准液、制剂及制品,除另外规定外,均按GB/T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规格。

4.1 沸程按照GB/T 615化学试剂《沸程测定通用方法》之规定测定。

4.2 色度铂-钴单位≤15量取50mL试剂,注入50mL比色管中,按照GB605之规定测定。

4.3 密度测定按照GB/T 611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之规定测定。

4.4 折光率按照GB/T614之规定测定。

4.5 杂质测定4.5.1 灼烧残渣取100g样品(96.6mL)按照GB 9741中4.3条之规定测定,结果按GB 9741中第5章之规定计算,残渣不得大于4mg,保留残渣做铁的测定。

丙二醇检测标准

丙二醇检测标准

丙二醇检测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丙二醇的检测方法、试剂和材料、试验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安全防范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丙二醇的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丙二醇propane-1,2-diol一种无色、无嗅、具有甜味的黏性液体,分子式为C3H8O2,分子量为76.09。

丙二醇在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分析方法4.1 方法原理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丙二醇的含量。

色谱柱采用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10nm。

在此条件下,丙二醇与其他杂质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

4.2 试剂和材料a) 甲醇:色谱纯;b) 水:二次蒸馏水;c) 标准品:丙二醇纯品;d)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紫外检测器;e) 色谱柱:硅胶柱,粒径5μm,填充直径4mm。

4.3 试验步骤a) 流动相制备:将70体积的甲醇和30体积的水混合,摇匀后使用。

b) 标准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一定量的丙二醇标准品,加入适量流动相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c) 样品溶液制备:取适量待测样品,加入适量流动相溶解,摇匀后使用。

d) 色谱分析:将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e) 结果计算:根据色谱图,计算丙二醇的含量。

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

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

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丙二醇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因此,准确测定丙二醇的含量对于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

一、溶液比重法溶液比重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溶液中溶质的比重与溶液中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丙二醇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丙二醇溶液,并将其放入比重计中。

2. 通过比较溶液的比重与纯丙二醇的比重之间的差异,可以计算出丙二醇的含量。

二、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丙二醇溶液,并将其加入滴定瓶中。

2. 加入适量的滴定试剂,如碘溶液。

3. 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4.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丙二醇的含量。

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丙二醇溶液,并将其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2. 通过气相色谱仪的分离柱将丙二醇与其他组分分离。

3. 通过检测器检测丙二醇的峰面积或峰高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丙二醇的含量。

四、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丙二醇分子的振动吸收特性进行测定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丙二醇溶液,并将其放入红外光谱仪中。

2. 通过红外光谱仪测量丙二醇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峰。

3. 根据吸收峰的强度与丙二醇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丙二醇的含量。

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有溶液比重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准确测定丙二醇的含量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丙二醇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丙二醇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精心整理1目的建立丙二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使丙二醇的“采购、验收、检验、使用、贮藏”等工作有标准可依。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丙二醇的采购、检验和复检。

3责任人丙二醇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的编订、审批及使用人员。

4物料信息567(8玉蜀黍丙二醇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丙二醇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35u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不得有其他品种的丙二醇颗粒。

8.2.4鉴别(4)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丙二醇和木薯丙二醇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8.3酸度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依法测定,pH值应为4.5~7.0。

8.4干燥失重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取本品1g,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的重量。

本品干燥失重(X)=(W1+W2-W3)×100%/W1式中:X——样品干燥失重,%W——供试品的重量(g);1——称量瓶恒重后的重量(g);W2——(称量瓶+供试品)干燥后的重量(g)。

W3减失的重量,玉蜀黍丙二醇不得过14.0%,木薯丙二醇不得过15.0%。

8.5灰分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取本品1.0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VV1V——空白耗碘滴定液的体积(ml);C——碘滴定液的实际浓度(mol/L);m——取样量(g)。

消耗碘滴定液(0.005mol/L)体积应不大于1.25ml(0.004%)8.8氧化物质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1,3-丙二醇检测标准

1,3-丙二醇检测标准

1,3-丙二醇检测标准1,3-丙二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有机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备受青睐。

然而,1,3-丙二醇的高毒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制定1,3-丙二醇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1,3-丙二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检测方法目前,常用于检测1,3-丙二醇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其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但其缺点是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和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二、检测标准1,3-丙二醇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目前,国家标准中关于1,3-丙二醇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5009.156-2016《食品中1,3-丙二醇的测定》等。

而行业标准则包括QB/T 4722-2015《食品中1,3-丙二醇的测定》等。

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1,3-丙二醇在不同食品中的检测限量和检测方法等内容。

三、检测限量1,3-丙二醇的检测限量是指在特定检测条件下,能够检出1,3-丙二醇的最小含量。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其检测限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GB 5009.156-2016《食品中1,3-丙二醇的测定》规定了1,3-丙二醇在各类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如糖果中不得超过0.5g/kg,冰淇淋中不得超过2.0g/kg等。

四、检测流程1,3-丙二醇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样品制备、提取、纯化、分离和检测等步骤。

其中,样品制备是检测流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采用合适的提取剂和纯化方法进行处理。

总之,制定1,3-丙二醇检测标准对于保障人们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1,3-丙二醇检测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泰康泡绵有限公司
丙二醇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WI-RD-35/A0
起草人
2012年8月15日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审核人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年:质量管理部
起草原因:□新订 □修订说明:
页码:1 of1
目的:建立丙二醇的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用于丙二醇的质量控制。
标准依据:供应商(ISP)提供质量标准。
职责:化验师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QA经理监督。
内容:
1.品名:
1.1丙二醇
2.质量指标
2.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2红外:应与标准图谱一致。
3.操作程序
3.1按WI-RD-07/A0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与维护标准操作规程测定红外分光光谱,并于供应商提供的标准谱图对照应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