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屋实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广州西关大屋民居研究

广州西关大屋民居研究

广州西关大屋民居研究广州西关大屋民居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淀。

本文将从西关大屋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意义等方面,探讨其文化价值和重要性。

西关大屋最早出现在明代,是广州商人致富后所建造的居所。

这些房屋多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具有浓郁的岭南建筑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关大屋逐渐成为广州富裕商人家族的聚居地,形成了独特的民居文化。

西关大屋民居的特点十分鲜明,其建筑结构多以砖木为主,庭院宽敞,布局严谨。

房屋的外观多采用趟栊门、矮脚吊扇门等传统建筑元素,以及精致的砖雕、木雕和灰塑等装饰细节。

室内则常常布置有岭南特色的屏风、木隔扇以及酸枝家具等,体现了高雅的品味和富裕的生活。

西关大屋民居的空间布局也别具一格。

房屋前后通常设有庭院,栽种着各种岭南特色的花木,如簕杜鹃、三角梅和木瓜树等。

庭院旁还设有水池,寓意着“水为财”的传统观念。

同时,房屋内部的空间利用也十分合理,除了客厅、卧室等生活区域外,还有书房、茶室等休闲场所,充分满足了主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西关大屋民居对于城市文化、历史传承和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首先,它是广州历史文化的载体,记录了广州商人的发展历程和富裕阶层的居住文化。

其次,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建筑和装饰风格体现了岭南地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此外,西关大屋民居也为现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示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保护和传承西关大屋民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广州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其次,西关大屋作为广州商人的历史象征,其中的商业文化、居住文化和社交文化等都是广州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此外,这些传统建筑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推动岭南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广州西关大屋民居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特点及意义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它们在传承城市文化、艺术发展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重要性。

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对小城镇联排住宅建设的启示

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对小城镇联排住宅建设的启示

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对小城镇联排住宅建设的启示
陈珏;陶郅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西关大屋是清末民初在广州地区出现的一种住宅建筑.西关大屋的形成是本土民居建筑基于地域性的适应过程,是在"原生生态"建筑基础上进化而来,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建筑特征、功能属性等与当代小城镇联排住宅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文章以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及人文适应性三个方面,对从地域适应性中形成的建筑特征进行研究,希望从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及其特征中获得小城镇联排住宅建设方面的启示.
【总页数】5页(P83-87)
【作者】陈珏;陶郅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4
【相关文献】
1.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刍议 [J], 陈珏;陶郅
2.联排住宅在小城镇推广的可行性初探--浙江小城镇住宅实态调查的启示 [J], 魏素巍;马剑;王天鹏;张威
3.美国住宅工业化对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启示 [J], 杨小东;何建清
4.国内外小城镇住宅建设比较及启示 [J], 李小群;周铁军
5.广州西关民居建筑——西关大屋、骑楼和茶楼建筑 [J], 朱伯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分析

《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分析

《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分析(1)综合性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完全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特点。

首先,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的目标是综合性的。

用英语介绍西关文化,其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制作西关文化的宣传海报,其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宣传广告的意识和能力;撰写西关文化的调查报告,其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对西关文化进行数据调查、整理和设计,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的运用能力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制作木屐、西关大屋模型等,其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学唱粤剧、创编舞蹈,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其次,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综合性的。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内容包括了西关的历史、西关名人、西关美食、西关风俗、木屐、粤剧、西关建筑、西关旅游等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第三,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方式是综合性的。

学习西关历史、西关名人的事迹,有英文翻译、有查阅历史材料、有调查统计、模型制作、学习艺术等等。

这些活动中就包括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

第四,西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空间是综合性的。

如此多的活动,不可能局限于课堂上来完成,查阅历史材料要到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图书馆、市图书馆、省图书馆等等),品尝西关美食,肯定要到街头小店等地方,要对西关风俗进行调查,必须要深入西关人的生活去体验。

要做西关大屋的模式,必须深入西关的特色建筑,了解建筑的结构等信息。

学习粤剧、创编歌曲,局限在课堂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的特色
——大门“三件头”
• 开为趟,合为栊。趟栊是大门三件头里的第二件,位于矮 脚吊扇门之后。趟栊是栅栏式拉门,由大圆木横向开合组 成,横木的数目为单数,据说是因为民间传统习惯以单数 为阳数。门上部设有轨道,下部装有滑轮。在趟栊的后部 有时还会装上小铃铛,移动时,小铃铛就会响起来。 • 那为什么要设置趟栊呢?这是由于广州的炎热气候所导致 的。如果只是设置一个门,一旦关上就没有办法进行通风, 在广州这个炎热气候的城市里,这样显然是不好的。而为 了防盗,又不可能总是把门开着。所以,广州人就设置了 趟栊。平日里,人们常常是关起趟栊而开大门,既可以通 风纳凉,又可以起到防盗作用。
西关大屋的特色
——满洲窗
• 满洲窗是由传统的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组成的窗子, 以传统题材为内容,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 加上不同的形状设计,满洲窗显得十分典雅秀丽。 • 颜色方面,极具岭南特色的紫色和红色深受人们喜爱,这 不仅代表着显赫的身份地位,同时也是富贵的标识,所以 旧式西关的有钱人家特别喜欢紫色和红色搭配的满洲窗。 而有着书香门第渊源的人家则偏向于典雅低调的色系,比 如绿色和天蓝色,又或者黄色和深蓝色的搭配。 • 窗户的构造上会选用带有类似中国结形状的圆形压纹,大 块的颜色组合套在压纹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窗户的纹 理,如果有灯光的投射,玻璃还能反射出分外透亮的光泽。
建筑特征
一.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处理巧妙 二.开门见厅,大厅小房的居住模式 三.细腻精湛的装饰艺术 四.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推进
建筑特征
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处理巧妙
• 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 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 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 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 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厅与 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 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 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 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 厨房等。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 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西关美食调查报告

西关美食调查报告

西关美食调查报告篇一:西关美食的故事传说有一户水上人家的女儿金水,曾放生一条小鲤鱼。

几年后,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疾,金水天天求菩萨保佑。

一天金水望着朦胧的月亮渐渐入睡,她看到了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我是10年前被你救的鱼妹妹。

你爹的病不要紧,只要煮一点鱼虾粥给他吃,再卖给岸上人家换点钱带你爹去看大夫,10日之内即可痊愈。

”金水依法照做,而且依据岸上人的口味,秘创一法曰“西关驰名艇仔粥”。

篇二:社会调查吧报告之西关传统美食社会调查报告1月24日,我们小组一行五人一同来到上、下九路、长寿路、逢源路等地进行本学期的社会调查活动。

我们小组的调查项目是西关传统美食。

正午12时,我们一行五人来到广州西关的“顺德陈添记”品尝了“祖传爽鱼皮”,也同时开始了我们这次的美食调查之旅。

这里的鱼皮爽滑可口、味道极佳,真是广州美食的代表作之一。

接着,我们来到“关记”吃广州传统虾仁云吞面。

这里的云吞面,云吞味道鲜美、鲜嫩多汁;面条爽滑,有嚼头,两者结合起来美味无穷。

然后,我们来到“南信牛奶甜品店”,品尝芋头西米露和双皮奶。

芋头西米露味道香浓,甜度适中;双皮奶口感纯滑,弹性十足。

把这两样美食当做饭后甜品,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最后,我们来到“顺记冰室”,吃芒果冰激凌,味道甚佳,入口即化。

通过这次对于广州西关传统美食的品尝和深入调查,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广州饮食文化精粹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从而让我们对祖先早在几百多年前就已创造出如此美味的食品而感到深深的佩服与惊叹。

所以,我们必须要继承祖先的高超手艺,发扬广州的饮食文化,从而达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

篇三:西关大屋实践调研报告西关大屋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景观。

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岭南建筑文化面貌。

今天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使西关大屋日渐被淘汰。

在城市建筑的发展中,西关大屋作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和合理的运用。

一、广州西关大屋的特点与现状清末一些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了一批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西关大屋。

走进古老的西关大屋说课稿

走进古老的西关大屋说课稿

走进古老的西关大屋说课稿社会活动:走进古老的西关大屋说课稿一、说题材我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岭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剖析十七大报告后提出:“当代的核心价值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传统文化营养丰富,我们一方面要挖掘、继承、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的社会的特征和需求。

和谐社会是承认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容许和尊重各种文化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这样文化才有丰富的内涵……”(摘自《广州日报》2007年10月21日A2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些都深刻阐明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园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英才”为宗旨,并结合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启动了“幼儿岭南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的研究课题,我们以岭南本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为主线开发了一系列整合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古老的西关大屋》便是其中之一。

结合西关本土地方资源,善于组织幼儿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注入乡土元素的题材,在西关成长的孩子有着许多独特的感受,挖掘其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开展岭南本土文化教育的鲜明的特色与亮点。

二、说目标: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对事物各关系的理解、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及使用语言的交往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

同小班、中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经可以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什么,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规则意识、坚持性增强,思维积极、活跃、成熟,好奇心强,愿意学习新东西。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调研组
西关大屋及其物理特性
温度实测
正厅各测点空气温度表显示室内热环境在外部热辐射和通风调节的双重作用下,不断的进行热 交换并反复调整热平衡状态。庭院、大门的测点温度较不稳定,变化幅度较大,显示其受外部热 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结合前述这两处平均风速均高于室内,可以理解为这些位置热交换频率较 高。 书偏各测点空气温度表分析: 1. 书偏的布局与外环境联系较紧密,前部为庭院,前厅又向庭院打开,因此各时段的 整体室内温度均从门口到后厅沿进深方向逐步减低,在几个温度峰值时段的温度差尤其 明显。 2. 整体室内热环境与外部热环境基本同步,书偏的开敞式开口方式与正厅的门口 小尺度开口方式,对室内热环境影响有较大差别,书偏敞厅向庭院开敞,室内外温度、风压变化 平缓,室内通风效果稍差。
正门“三件头”
矮 脚 吊 扇 门 西关大屋调研组
西关大屋概况与历史发展
趟 栊 门
实 木 门
满周窗
“满周窗”满占了该层从左向右的整个开间, 等于除了窗槛墙以外,整个正墙面都可打开通 风。在城镇型的广府传统民居当中,“满周窗” 被广泛地运用
满洲窗
“满洲窗”的实质是可上下推拉开启的方斗窗,它的 窗扇基本呈正方形,沿窗框内侧的竖槽可上下移动, 老一辈居民形象地称之为“上落窗”
西关大屋及其物理特性
(1) 增大屋顶热阻
(2 ) 如把空气间层造成热压 通风的风道, 效果更好
( 3) 作为屋顶面层的防雨构造。
双层瓦构造
坡屋顶空气间层的热压通风
西关大屋调研组
西关大屋及其物理特性
平天台的隔热遮阳 平天台构造为木楼板上实铺大阶砖, 其隔热, 散热性能都比双层瓦屋顶差。 为改善隔热效果, 居民一般都在平天台的前部用瓦盆栽上花木, 后部搭遮阳凉棚。

西关大屋实践调研报告

西关大屋实践调研报告

西关大屋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景观。

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岭南建筑文化面貌。

今天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使西关大屋日渐被淘汰。

在城市建筑的发展中,西关大屋作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和合理的运用。

一、广州西关大屋的特点与现状清末一些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了一批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西关大屋。

其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平面布局基本从纵深方向展开。

最大的特色在于门廊的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趟栊是一个横向开合的活动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构成。

脚门和趟栊是具有通风和保安作用的建筑构件,专为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

西关大屋主要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现今在广州很多老城区都能觅到西关大屋的踪影,但在主要集中区域仍有无人居住管理、颓败残缺;非集中区域更是空置为多,或是被改建出租,不成样子。

根据调查分析现存各组西关大屋的组合方式主要有“背靠背”单面临街和“单边”双面临街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和商业相结合的,由于公共用地较为缺乏,人均用地过于紧凑,居住在楼上、商业在底层,形成具有岭南另一特色的骑楼街,以“底铺上居”的建筑形式,形成连续的商业界面。

关于人们对西关大屋的了解情况,我们小组做了问卷调查,将以图表呈现调查结果。

问题:你是广州本土人或在广州居住长达五年以上的吗?6.38%93.62%问题:你对西关大屋了解吗?0.71%10.64%62.41%26.24%问题:对于西关大屋在广府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你的看法如何?78.72%5.67%2.84%12.77%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73.76%)大学生对西关大屋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地位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我们讨论西关大屋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知识面基础。

西关大屋分析

西关大屋分析

西关大屋分析西关大屋是清末时期岭南的传统民居,是岭南建筑的精华代表作。

它既在建筑艺术方西继承了历史的传统风韵,同时也汲取了西方建筑工艺之精华。

本文对西关大屋的历史背景、平面布局特点、特色构件以及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于当代历史建筑的保育问题做了一定的思考。

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西关大屋一般为左右对称布局,位于中轴线上的是厅堂部分,每厅为一进,一般为两至三进。

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

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和二房。

首先是门厅,门厅是看门人坐的地方;经过一天井后,来到轿厅,轿厅也叫茶厅,是开敞式的厅堂,再过一个天井才是正厅。

正厅则是全屋的中心,这个厅高度最高、面积最大是供奉祖先和家聚会议事的场所,也是接待特别重要宾客的地方,所以气氛也最为庄重。

正厅后隔一屏门是头房,也叫长辈房,为最老的长辈居住的房间。

尾房则是中轴线上最后一个房间后墙没有开门或窗。

中轴建筑两侧的用房有偏厅、书房、卧室、厨房和楼梯间等。

偏厅是家属生活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偏厅或书房面积不大,但房前会设有庭院栽种花木等等让人感觉怡然自得。

客房、书房后则是偏房和楼梯间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

从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可以看出,此平面对外相对封闭,而对内十分通透。

厅和房主要通过廊道来连接,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厅是人们日常生活、会客等的场所,所以开间较大,可以体现西关富人的阔气,又符合人的自然心理。

而房只是个人休息的场所,所以房间相对小很多,也能让人感觉比较踏实,隐蔽性强。

总体布局细致而规整,符台岭南人的性格特点。

而站在西关大屋里,虽然主要采光都是依靠天井,但明显光线不足。

西关大屋开窗较少,对外较为封闭,由于封建迷信里面所谓的北面开窗会漏财的说法从而造成了西关大屋照明度不足的缺陷。

在西关大屋里没有洗手间,据说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很私人的事情,所以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解决的。

这是当代越来越少人居住于西关大屋的因素。

西关大屋的特色构件1.大门“三件头”我觉得大门“三件头”是西关最具有特色的构建之一,通过这三道构建,你可以感觉到前人的智慧,看看他们是怎样针对岭南气候岭南生活方式做出他们的对策的。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文献及实际案例进行研究,结合笔者对广州西关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出西关地区历史文化对于当代具有”美学”、”记忆连续性”、”多样性”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同时通过对该地区的不断探索,建议下一步保护工作可从强调传统城市肌理、街巷空间设计的物质层面,转向更多的围绕”保留历史街区生活空间、延续传统生活模式、增加社区配套、完善市政管网”等方面探索激励、引导性的复兴政策措施的制定,并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广州西关,旧城更新,传统街区,历史街区保护,城市规划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literature and the actual cases, and combining the from xiguan area of field survey study, puts forward the historical culture to contemporary shang area has “aesthetics”, “memory continuity,” “diversity” and “economic” of valu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o the region, exploring, suggested the next step can emphasize the traditional protection from skin texture, the cit y street space design at the material level, turning to more around the “keep the historical block living space,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al life mode, increase community supporting, perfecting the municipal pipeline network”, etc, leading to the revival of the exploration incentive policy measures the formul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discussed.Keywords: from xiguan, the old city update, the traditional streets,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urban planning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历史街区是组成城市环境和历史特征的重要人文因素,是城市历史文脉的表徵与物化,是现代都市不可替代的重要标识和发展资源。

独特的西关建筑——我爱西关大屋(各阶段活动计划)

独特的西关建筑——我爱西关大屋(各阶段活动计划)

独特的西关建筑——我爱西关大屋(五年级)(第一阶段能力指导)邝敏洁一、活动时间:2009年9月3日~2009年9月29日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西关特色建筑的问题,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

学会查阅、整理从调查、书刊、网上及其他途径获取的知识。

(2)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增长学生对西关建筑特色的认识,从中领悟西关建筑的令人赞叹之处。

(3)通过对西关大屋的了解探究,感受荔湾区西关建筑文化的博大精妙,激发学生对西关建筑文化研究的兴趣和热爱西关建筑文化的情感。

(4)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准备(1)学生利用双休日与父母一起去西关博物馆和泮塘一带参观西关大屋的建筑结构,了解西关大屋的历史。

(2)组织学生对西关大屋进行实地调查。

(3)让学生准备好开展活动所需的笔记本、文件夹和资料袋。

四、活动过程(一)、确定研究主题本班学生多数受家乡、社区以及家庭的影响,对西关建筑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

经过调查统计,根据学生兴趣定下“我爱西关大屋”这一主题,并在主题确立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西关建筑文化的兴趣。

(二)、制定研究方案在“独特的西关建筑”这一大主题下,全班学生围绕“西关大屋”这一小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参与四个不同的小组,各小组再定研究的子课题。

第一组: 追寻西关大屋历史文化小组第二组:实地调查西关大屋建筑特色小组第三组:搜集西关大屋相关故事小组第四组:为弘扬西关大屋建筑文化献计献策小组(三)、小组分工:(1)主题确立后,动员学生自主分组、自由组合,成立实践小组(2)学生根据四大主题,成立了四大小组,并选定了探究主题推选出一名小组长。

小组长根据各人的特长和能力作出具体分工:组长、采访员、调查员。

资料员、整理员、编辑打印员、摄影员等。

(四)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一周后,了解各组制定计划的情况,并进行第二阶段能力指导。

广州西关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

广州西关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

广州西关现状社会调查报告篇一:西关大屋实践调研报告西关大屋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景观。

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岭南建筑文化面貌。

今天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使西关大屋日渐被淘汰。

在城市建筑的发展中,西关大屋作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和合理的运用。

一、广州西关大屋的特点与现状清末一些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了一批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西关大屋。

其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平面布局基本从纵深方向展开。

最大的特色在于门廊的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趟栊是一个横向开合的活动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构成。

脚门和趟栊是具有通风和保安作用的建筑构件,专为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

西关大屋主要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现今在广州很多老城区都能觅到西关大屋的踪影,但在主要集中区域仍有无人居住管理、颓败残缺;非集中区域更是空置为多,或是被改建出租,不成样子。

根据调查分析现存各组西关大屋的组合方式主要有“背靠背”单面临街和“单边”双面临街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和商业相结合的,由于公共用地较为缺乏,人均用地过于紧凑,居住在楼上、商业在底层,形成具有岭南另一特色的骑楼街,以“底铺上居”的建筑形式,形成连续的商业界面。

关于人们对西关大屋的了解情况,我们小组做了问卷调查,将以图表呈现调查结果。

问题:你是广州本土人或在广州居住长达五年以上的吗?问题:你对西关大屋了解吗?问题:对于西关大屋在广府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你的看法如何?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73.76%)大学生对西关大屋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地位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我们讨论西关大屋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知识面基础。

二、探讨西关大屋的保护措施对于西关大屋的保护,我们对保护现状和保护建议做了系列调查,得出如下结果:问题:你对现阶段西关大屋的保护现状持何种态度?选项小计比例保护得很好。

201230150506黄淑贞浅析广府民居

201230150506黄淑贞浅析广府民居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调研报告(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题目:浅析广府民居学生:黄淑贞浅析广府民居---骑楼、陈家祠、西关大屋作者:黄淑贞摘要: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是岭南建筑的共同特点,典型的广府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镬耳”特点,以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象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

关键词:广府民居、广府、岭南、建筑、陈家祠、西关大屋等。

广府民居的类型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跟粤东的客家建筑、潮汕建筑有很大的区别。

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典型的广府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镬耳”特点,以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象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

广州西关大屋、广东清代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三水大旗头村、从化钱岗村、深圳大鹏所城等是其代表。

广府民居的类型很多,虽然各地做法都有自己一定的特点,但他们都是以“间”作为民居的基本单位,由“间”组成“屋”,“屋”围住天井组成“院落”,各种类型的民居平面就是由这些“院落”---民居的基本单位,组合发展而形成的。

民居的规模、大小是由人口的多少和经济水平来决定的,过去民居的布局还受到封建礼制、房、厨房。

杂物房、天井、廊道等基本内容组成。

小型民居只有一个天井,或带一个后天井。

大中型民居则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天井,并利用建筑、天井。

廊道进行组成,形成富有变化的平面和空间。

图一德路附近小巷民居举例浅析:西关建筑特点广州西关传统小民居是指分布于广州市旧城西部(旧称“西关”)的大量低层旧民房。

西关传统小民居是广州近代民房的基本单元。

单独存在就是“西关民居”,纵向组成“广州竹筒屋”,纵横组合构成“西关大屋”。

广府民居与北方的四合院相比,广府民居都是三合院,这就是广府名居最为普遍的三间两廊结构。

平面特点:1、房屋纵向垂直街道,除正面外,周边与邻屋相连。

2、设前、后天井各一个,面积前大后小,两者与“冷巷”(内廊)相连。

有的前天井由门前小院或街巷代替。

古建筑综合实践报告范文(2篇)

古建筑综合实践报告范文(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建筑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古建筑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提升个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古建筑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对古建筑实地考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参与保护修复工作,增强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能力。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一)前期准备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构造特点等进行了系统学习,为实地考察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实地考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进行考察,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了解其历史地位、建筑特色和保护现状。

3. 团队组建: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组建了摄影组、记录组、修复组等,明确分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实地考察1. 故宫:我们参观了故宫的宫殿、殿堂、廊庑等,了解了明清两代的宫廷建筑风格和布局特点。

同时,对故宫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了保护古建筑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2. 颐和园:颐和园以山水园林著称,我们重点考察了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等景观,领略了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对颐和园的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了解。

3. 长城:我们攀登了长城的多个段落,了解了长城的历史、军事作用以及修复工作。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认识到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三)保护修复工作1. 修复材料准备:根据古建筑的材质和损坏情况,我们准备了相应的修复材料,如砖瓦、木材、油漆等。

2. 修复操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包括砖瓦的修补、木材的加固、油漆的涂抹等。

3. 修复效果评估:修复完成后,我们对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估,确保古建筑的原貌得以恢复。

三、实践成果与体会(一)实践成果1. 理论知识提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技能提高:在修复工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修复工具和材料,提高了实践技能。

传统民居实践报告(2篇)

传统民居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为了深入了解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技艺,我们组织了一次传统民居实践考察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体验,提高我们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实践目的1. 了解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2. 学习传统民居的建筑技艺和材料运用;3. 提高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4. 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考察了我国南方某地区的传统民居,包括土楼、四合院、吊脚楼等典型建筑。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特点和建筑风格。

2. 调研访谈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传统民居的建造过程、使用功能、历史文化背景等。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统民居的生活环境和民俗风情。

3. 建筑技艺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传统民居的建筑技艺,包括土木结构、木构架、砖石结构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传统民居的建筑构造、装饰工艺和材料运用。

4. 保护实践在了解传统民居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参与了部分保护实践,如清理民居周边环境、修复民居破损部分等。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提高了对传统民居保护的认识和技能。

四、实践成果1. 增强了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对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保护传统民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高了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传统民居的建筑技艺和材料运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为传统民居保护提供了参考和建议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保护建议:(1)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传统民居保护的认识;(2)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保护传统民居的原貌和历史价值;(3)鼓励居民参与传统民居的保护,发挥居民的积极作用;(4)加大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投入,为传统民居保护提供物质保障。

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情况

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情况

争创绿色社区,共建绿色文明——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情况西关大屋社区位于广州市名城保护七大区域之一的西关民居民俗风情区的核心区域,总面积5.68万平方米,居民住户1451户,常住人口5551人。

社区内存留有众多与西关民俗风情有关的历史遗迹,如西关大屋、小画舫斋、蒋光鼐故居等,而我区唯一的人工湖——荔湾湖以及集中展示荔湾历史文化的荔湾博物馆也在这个社区范围。

社区历史人文资源较为丰富。

我街从2002年起在西关大屋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

整个创建工作以人为本,着眼于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从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意识入手,通过抓环境的治理和管理,环境美化和环境特色。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使古老的西关大屋社区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社区先后于2003年2004年12月顺利通过了广州市、广东省“绿色社区”的考评验收。

我们在创建工作中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抓整治,拆违建,让群众有更多的阳光和空气创建西关“绿色社区”是从创“无六乱社区”起步的。

又坚持按标准要求讲政策、讲道理,做好耐心、反复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

特别是针对不规范的防盗网大多成了堆放杂物的卫生死角这一种情况,我们坚持以事实教育群众,让他们明白拆除不规范的防盗网,清除了杂物,是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阳光和空气。

我们还首先带头清拆了社区内的3个两车保管站,还道于民,使原本狭窄的几条内街都宽敞明亮起来。

我们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和带头清拆的实际行动教育了群众,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创建“绿色社区”是为社区居民改善社区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从而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对一些确有实际困难的个案,我们既讲政策又讲道理,并主动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清拆三连直街41号301房天台违章搭建时,居住该处的老人坚决不肯配合拆除,经听取老人的诉求和上门实地了解,原来该处天台漏水,如拆了天台违章的搭建后,其楼下就会漏水,难以居住,而老人仅靠养老金维持生活,无力进行维修。

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刍议

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刍议

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刍议陈珏;陶郅【摘要】文章选取广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居类型——西关大屋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及人文适应性三个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适应性进行探讨、西关大屋的自然适应性兼顾功能与审美需要,其社会适应性体现了变通创新精神,通过对传统的坚持加以符号语言的运用,其人文适应性得以彰显.【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34)008【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民居;西关大屋;适应性;物体系;美学【作者】陈珏;陶郅【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98.91.1 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研究思路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人居场所,其首要目的和意义在于提供庇护的功能,进而才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将其改造,以适应本土自然、社会、人文需求,这种自适应的过程,催生了风格及类型独特的民居建筑,形成了今天百卉千葩的民居大观。

从地理与气候的角度看,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形态特征与功能需求。

以社会学及文化决定论的观点看,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是形成独特地域民居建筑审美倾向的内在原因。

从建筑审美的属性而言,建筑审美体现的是对于气候、社会、人文三个方面适应性的结果①。

民居是群体智慧在审美共识作用下的结果,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一定地域范围;二是需要有共同的审美共识。

前者体现的是地域性,后者体现的则是审美属性。

因此,对传统民居的地域适应性的研究,可以借鉴美学研究的思路,从气候、社会、人文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2 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指清末在广州西关地区逐渐形成的具有两开间以上,三进深以上的大型民居建筑,典型西关大屋的平面形式为三间两廊:中间为主厅堂,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每厅为一进。

从中轴线开始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广州西关大屋建筑特色

广州西关大屋建筑特色

广州西关大屋建筑特色
曹志教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 广州西关大屋盛于清代后期,是名门望族,殷商富户在广州"西关角"
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西关大屋".多分散在广州市荔湾区昌华、多宝、逢源、宝华等街道,西关大屋是高檐深宅式砖体结构住宅,其建筑特点是屋檐高,进深长,装饰讲究,工艺精美,墙用青砖砌筑,屋内高旷清凉.
【总页数】1页(P43)
【作者】曹志教
【作者单位】510180,广州市荔湾城市建设开发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
【相关文献】
1.浅析闽粤传统民居的形式差异——以闽南大厝和广州西关大屋为例
2.简析广州
西关大屋的通风散热系统3.人性化的建筑——浅谈西关大屋的建筑艺术4.西关大
屋的治理与广州老城区改造研究5.广州西关民居建筑——西关大屋、骑楼和茶楼
建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关大屋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景观。

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体现了一
个时代的岭南建筑文化面貌。

今天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使西关大屋日渐被淘汰。

在城市建筑的发展中,西关大屋作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和合理的运用。

一、广州西关大屋的特点与现状
清末一些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了一批极具岭南特色的
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西关大屋。

其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
平面布局基本从纵深方向展开。

最大的特色在于门廊的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趟栊是一个横向开合的活动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构成。

脚门和趟栊是具有通风和保安作用的建筑构件,专为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

西关大屋主要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
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现今在广州很多老城区都能觅到西关大屋的踪影,但在主要
集中区域仍有无人居住管理、颓败残缺;非集中区域更是空置为多,或是被改建出租,不成
样子。

根据调查分析现存各组西关大屋的组合方式主要有“背靠背”单面临街和“单边”双
面临街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和商业相结合的,由于公共用地较为缺乏,人均用
地过于紧凑,居住在楼上、商业在底层,形成具有岭南另一特色的骑楼街,以“底铺上居”的建筑形式,形成连续的商业界面。

关于人们对西关大屋的了解情况,我们小组做了问卷调查,将以图表呈现调查结果。

问题:你是广州本土人或在广州居住长达五年以上的吗?
6.38%
93.62%问题:你对西关大屋了解吗?
0.71%
10.64%
62.41%
26.24%
问题:对于西关大屋在广府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你的看法如何?
78.72%
5.67%
2.84%
12.77%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73.76%)大学生对西关大屋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地位具
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我们讨论西关大屋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知识面基础。

二、探讨西关大屋的保护措施
对于西关大屋的保护,我们对保护现状和保护建议做了系列调查,得出如下结果:
问题:你对现阶段西关大屋的保护现状持何种态度?
2.13%
54.61%
19.15%
24.11%
问题:对于西关大屋的保护,你还有何建议?
80.14%
3.55%
75.89%
70.21%
2.13%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对于西关大屋的保护工作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小
组对西关大屋的保护措施建议做出了如下整理:
1.对西关大屋保护类型进行评估并立法。

凡列入重点文物保护的旧大屋民居,规定其不
允许随意改变房屋的平面、立面和内部装饰。

对保护点严格执行控制,如大屋的日常管理、安全检查到维修报建。

广州市的相关规划部门都应订立制度,向业权人、使用人等做好宣传
教育工作。

并且被纳入保护的民居,若愿意承担责任按原状维护的,则由其自行管理;若不
愿承担责任的,则建议房管部门提供房源与原业权人交换产权,实行统一管理。

对现居住太
密、使用不当的要加以研究调整或调换,以利于合理保护,实行产权监督。

2.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相互结合并开发。

利用广州旧城区里文物文化资源丰富、古迹众多的人文优势,以及西关大屋在国内外的声誉和迷人风采,开辟一条历史文物文化旅游线,如打造西关大屋特色的酒店。

3.保护好周围的良好人文环境和空间尺度。

重塑昔日风采,把西关大屋与周边文化结合旅游业开发起来,利用旅游业赚取的部分收入,对其进行日常维修、管理等。

三、西关大屋的再运用研究
广州是一个购物、旅游的天堂,聚集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群。

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强大的趋势,随着这种趋势,某些传统的建筑可以被再运用。

如把南华西街一带的西关大屋改造成特色的出租公寓或酒店,特别是一些已经失去文物价值,已经被不合理改造过的大屋,但仍保留西关大屋特点的出租民宅。

1.建筑外立面的修复。

很多现存的大屋都被不合理的翻新、加建,原貌不服存在。

首先需要从外立面出发,把改建、违建的部分用仿古手法进行修复或拆除,达到修旧如旧则的目的,重回西关大屋该有的面貌,特别是主要道两旁的西关大屋。

2.大屋的内部空间结构尽量还原。

曾被强制改装和加建分割内墙的,应重新检查建筑体是否存在危险,并进行修复和维护,将不合理的部分拆除、重建,尽量使用原建筑材料进行修复重建,与原有结构体保持一致。

3.内部装修走特色路线。

一方面是复古,使用拆卸下来的古旧建筑材料、装饰艺术品物、工艺制品、家具、陈设物、砖雕、石雕、木雕、竹刻、地砖等,令房间充满原有的民俗风情,旅客们入住时将感受到昔日广州的风土人情。

另一方面是现代艺术,在不破化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使用现代的新技术和材料,打造出不同风格的特色公寓,令旅客们在入住时有另一番的感受,如云南丽江的民宅式特色酒店。

谈及再运用,不可避免会涉及商业化的问题,于是我们小组针对西关大屋商业化态度的问题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对于商业化的西关大屋,你的态度是?
27.66%
39.01%
53.19%
31.91%
1.42%
问题:对西关大屋未来的发展,你的态度是?
56.74%
36.88%
2.84%
3.55%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商业化的问题存在较为突出的争议,商业化与再运用的进程需要持续讨论
推进;但不管态度如何,大家对于西关大屋的发展,都持有乐观的态度,这无疑为西关大屋的保护和再运用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信心保障。

四、结语
广州西关大屋是广州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承载了老广州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

它作为广州市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更新工作至关重要,是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不仅要保护西关大屋有形的物质形态,更要保留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并允许、鼓励原住居民参照历史文脉和周边环境复制或创新自己所使用的建筑,使历史建筑适合现代人居住,增加舒适度,原汁原味的保留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习俗,或衍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只有西关大屋这种有形的建筑群。

关于西关大屋的调查问卷
时间:2015年6月20日开始时间:2015-6-1 结束时间:2015-6-20
样本总数:141 份
本报告分析内容:自定义查询
本报告样本筛选规则:
本报告包含样本数量:141份
数据与分析:
第1题你在读?[单选题]
29.08%
58.16%
9.93%
2.84%
第2题你是广州本土人或在广州居住长达五年以上的吗?[单选题]
6.38%
93.62%第3题你对西关大屋了解吗?[单选题]
0.71%
10.64%
62.41%
26.24%
第4题对于西关大屋在广府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你的看法如何?[单选题]
78.72%
5.67%
2.84%
12.77%
第5题对于商业化的西关大屋,你的态度是?[多选题]
27.66%
39.01%
53.19%
31.91%
1.42%
第6题你对现阶段西关大屋的保护现状持何种态度?[单选题]
2.13%
54.61%
19.15%
24.11%
第7题对于西关大屋的保护,你还有何建议?[多选题]
80.14%
3.55%
75.89%
70.21%
2.13%
第8题对西关大屋未来的发展,你的态度是?[单选题]
56.74% 36.88%
2.84%
3.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