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就业成功率
大数据技术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
大数据技术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和各种传感器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得以大规模收集、存储和分析,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首先,从就业角度来看,随着企业对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相应成为众多企业争相开发的方向。
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医疗健康等行业都在积极招聘具有大数据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
据统计,大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等相关职位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选择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可能会迅速找到理想的工作。
其次,从发展前景来看,大数据技术正朝着更加深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大数据技术与这些领域的结合将创造出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
例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都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这将为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应用,相关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提升,为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更多深入发展的机会。
再者,未来大数据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将更多地参与全球项目,并领先参与国际领域的竞争。
这将为这些专业人才锻炼更广泛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选择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将面临着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将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于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人来说,大数据技术专业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分析
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分析
毕业生就业成功率是指一个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其1959届以
后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百分比。
由于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近年来,我国毕业就业成功率呈上升趋势,2018年全国大学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8%。
全国毕业生就业率由低至高,中部
地区有所提升,但仍略低于东部。
比如,河北省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7%,比较低。
随着近年来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对毕业生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校应提供专业的就业培训课程、招聘讲座等,加强与企业合作,及时把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学校也应注重拓宽就业渠道和范围,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就业顾问,建立联系,帮助毕业生通过简历、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走向成功。
另外,学校还应为毕业生提供多方位的帮助,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将学校上的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中,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从毕业率、就业率、就业规模等方面提高就业水平;让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其尽快掌握应聘技巧,主动应聘实习和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是需要学校和政府合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业效果和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
以上是对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总结,希望能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数据会说话大数据解读新闻传播学院就业情况
数据来源:《2018中国自媒体行业白皮书》《智联招聘新闻传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报告》《2018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报告》
61
高考金刊2019-02.indd 61
2018/12/26 9:43:36
PS
是传媒业对人才技术要求的Top1,图 片处理能力必须有,因为视觉是信息传 播的第一形态,人类80%的信息都通 过眼睛摄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 体,“一专多能”的人才都更受青睐。
207
是2017年自媒体通过微 博获得的收入,包括广 告代言、电商变现和内 容付费。2016年的这一
亿元 数据为117亿元。
230000
左右是全国在校新传类本科生数。我国有681所高校开设了 共1244个该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326个,广播电视 学234个,广告学378个,传播学71个,编辑出版学82个, 网络与新媒体140个,数字出版13个。学生多,但优秀人才 依旧稀缺。
数据会说话 大数据解读新闻传播学院就业情况
9073 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月薪过万的
大约占20%,但同时,还有接近10%的人月薪在 Nhomakorabea元
2000元左右,更多的人月薪分布在2000~8000元 范围内。
70% 的媒体招聘要求本科学历,本硕学历共同占比超过 90%。一般来说,党媒与其他主流媒体比较看重学 历,普遍要求硕士学历。而市场化媒体呼唤能创造价 值的人,唯才是用。
80%
以上的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在北京设立总部或分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媒体实习与就 业机会占全国70%以上。北京以其政治、经济、科 技、教育、文化等资源的聚拢效应独领风骚。
收入低,就业难?大数据告诉你什么专业最吃香
收入低,就业难?大数据告诉你什么专业最吃香新一届毕业生已步入职场。
他们的收入情况怎样?跳槽多,是否意味着“工资涨的快”?就业中的”红黄绿”专业分别是哪些?......。
对于这些疑问,日前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统做出了解答。
毕业半年平均月收入:3487元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487元)比2013届增长了237元,三届增幅为14.4%。
其中,本科毕业生为(3773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4届(3200元)。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扣除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的影响后,近三届大学生实际工资仍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报告》认为,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明显,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跳槽愈多,收入越低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33%)与2013届基本持平。
其中,本科院校数据为23%,高职高专院校为42%。
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半年内离职率为12%,非“211”本科院校为25%。
2014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50%)、“薪资福利偏低”(43%)。
高职高专毕业生中,主动离职的原因包括“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均为49%)。
专业性越强,职场稳定性越好。
调查显示,在毕业后工作三年受调人群中,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越高。
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6494元);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过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5535元。
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同样最高。
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
“民营企业/个体”是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及高职群体的比例分别为50%和65%。
国企和外企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下降明显。
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2.1%)比2013届(91.4%)略有上升,比2012届(90.9%)上升1.2个百分点。
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提供关于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数据和洞察。
通过对就业趋势、行业发展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综合研究,我们将全面评估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参考。
就业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提高,显示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势头。
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并且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行业就业情况在不同行业中,以下领域显示出了最高的就业率:1. 信息技术行业:由于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信息技术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大,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2. 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行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相关职位的需求量大,吸引了大批毕业生求职。
3. 医疗保健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行业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创新创业领域也蓬勃发展,吸引了一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就业市场增添了新动力。
地区就业情况就业机会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就业率较高的地区:1.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毕业生前往就业。
2.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高,对各行业的需求相对较大。
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了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毕业生就业。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供需匹配的挑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支持政策和措施,例如提供创业支持、实就业补贴和职业培训等。
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结论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增长,表明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并且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在增强。
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等行业是就业前景较好的领域,一线城市、沿海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简介本报告是对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
调查旨在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领域和薪资水平,以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政策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0名中国高校毕业生参与。
调查涵盖了全国范围内不同学科和院校的毕业生,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调查结果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80%。
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5%,研究生的就业率为85%。
就业领域在就业领域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
其中,信息技术行业是最受欢迎的就业领域,占比达到30%。
其次是金融和教育行业,分别占比20%和15%。
薪资水平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5000元人民币/月。
不同学历和就业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薪资差距,研究生的平均起薪相对较高,达到7000元人民币/月。
政策建议据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支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提升毕业生竞争力;2. 加强产业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提供更多实机会和职业培训,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3. 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创业支持和政策优惠,以促进毕业生自主就业。
结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支持。
大数据时代,几个例子告诉你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几个例子告诉您什么就是大数据工具类厂商蓄意炒作大数据,以达到售卖产品的目的,但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对大数据这一概念云里雾里。
实际上,大数据就发生在您我身边,虽然您瞧不到它,但它却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现阶段,与大数据相关的企业有三种。
一种就是工具类公司,她们宣传得最卖力,并且把大数据吹出了泡沫,原因就是它们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卖给企业;一种就是依托于大数据从事咨询服务类的企业;还有一种就就是实实在拥有大数据的公司,它们与我们休戚相关,也就就是下面的小故事所要阐述的内容。
第一个故事,百货公司知道女孩怀孕美国的Target百货公司上线了一套客户分析工具,可以对顾客的购买记录进行分析,并向顾客进行产品推荐。
一次,她们根据一个女孩在Target连锁店中的购物记录,推断出这一女孩怀孕,然后开始通过购物手册的形式向女孩推荐一系列孕妇产品。
这一作法让女孩的家长勃然大怒,事实真相就是女孩隐瞒了怀孕消息。
点评:瞧似杂乱无章的购买清单,经过对比发现其中的规律与不符合常规的数据,往往能够得出一些真实的结论。
这就就是大数据的应用。
第二个故事,搜狗热词里的商机王建锋就是某综合类网站的编辑,基于访问量的考核就是这个编辑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
但在每年的评比中,她都号称就是PV王。
原来她的秘密就就是只做热点新闻。
王建锋养成了瞧百度搜索风云榜与搜狗热搜榜的习惯,所以,她会优先挑选热情榜上的新闻事件来编辑整理,关注的人自然多。
点评:搜狗拥有输入法,搜索引擎,那些在输入法与搜索引擎上反复出现的热词,就就是搜狗热搜榜的来源。
通过对海量词汇的对比,找出哪些就是网民关注的。
这就就是大数据的应用。
第三个故事,阿里云知道谁需要贷款这就是阿里人讲述的一个故事。
每天,海量的交易与数据在阿里的平台上跑着,阿里通过对商户最近100天的数据分析,就能知道哪些商户可能存在资金问题,此时的阿里贷款平台就有可能出马,同潜在的贷款对象进行沟通。
点评:通常来说,数据比文字更真实,更能反映一个公司的正常运营情况。
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本科生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对于当前本科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调查,为我们了解本科生就业现状、问题和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率较往年保持稳定。
根据调查数据,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与去年相比略有上升。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本科生逐渐适应了社会需求,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进入职场。
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结构出现了一些调整。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传统行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竞争压力也较大。
因此,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方向时,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报告还揭示了本科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就业结构不合理。
尽管新兴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多,但一些高薪职位仍然存在供需失衡的状况,这导致了一些本科生就业难题。
其次是就业质量亟待提高。
报告显示,本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业岗位与其专业不匹配,工资待遇也不尽如人意。
这一问题提示我们,提升就业质量需要加强教育与产业的衔接,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本科生。
报告中还提到了本科生就业的一些积极趋势。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自主创业或从事创新型企业工作。
这不仅有利于本科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创新创业的进程。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跨国公司对本科生的需求增加。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交流的加深,本科生有更多机会在跨国公司就业,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针对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和趋势,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措施来促进本科生就业。
首先,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本科生选择就业方向。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职业指导,帮助本科生顺利就业。
学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某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该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趋势以及就业影响因素,为学校、学生和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系统,包括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地区、就业行业、月收入等。
2. 数据处理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1)数据清洗:剔除缺失值、异常值等无效数据;(2)数据转换:将部分定性数据转换为定量数据,如将就业单位性质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3)数据汇总:按性别、学历、专业等维度进行分组汇总。
三、就业现状分析1. 就业率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2%,较上届提高2.5个百分点。
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4.5%,研究生就业率为96.8%。
2. 就业单位性质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达到35.6%;其次是民营企业,占比为32.7%;外资企业占比为13.4%。
3. 就业地区就业地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一线城市就业人数占比为22.3%,二线城市占比为38.5%,三线城市占比为21.6%,四线城市及以下占比为17.6%。
4. 就业行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等行业。
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达到28.9%;其次是服务业,占比为27.6%;信息技术占比为15.3%。
5. 月收入毕业生月收入普遍较高,平均月收入为7500元。
其中,最高月收入为15000元,最低月收入为3000元。
四、就业趋势分析1. 就业市场逐渐饱和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未来,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
2. 就业地域分布不均一线城市就业机会较多,但竞争激烈;二线城市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但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就业人员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
就业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价值。
本报告通过对就业人员大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就业市场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大招聘网站及企业内部数据等。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重、补缺、修正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
(3)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之间的差异。
三、就业市场现状分析1. 就业人数及增长率近年来,我国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同比增长3.4%。
2. 就业结构(1)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逐年上升,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2)地区结构: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3)行业结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就业人数较多,但增长速度较慢。
3. 就业质量(1)工资水平:近年来,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但地区间差距较大。
(2)社会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四、就业市场趋势分析1. 就业市场总体稳定尽管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2. 产业结构调整加速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动力。
3. 就业质量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就业质量将不断提升,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五、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1)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行业、地区和群体就业困难。
(2)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不符。
毕业生就业数据与成功案例
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原因包括待就业、继续深造、创业筹备等。其中, 待就业的毕业生占比最高,这可能与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竞争激烈有关。
就业行业分布
行业分布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制造业等。其中,信息传输、软 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
毕业生就业数据与成 功案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毕业生就业概述 • 毕业生就业数据 • 成功就业案例 •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 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01 毕业生就业概述
毕业生就业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毕业生就业数据
就业率数据
就业率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其中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 业率达到了92.5%。这表明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工作。
学历层次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部分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而部分毕业生学历层次不符合要求。
创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创业氛围与文化
01
政府和社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文化
。
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02
政府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如税收优惠、贷
款担保等。
创业教育与培训
03
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培训和实践机会,培养毕业生的
创业意识和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将 有更多毕业生投身于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传统产业对 毕业生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就业地区分布
20年大学生就业数据报告
20年大学生就业数据报告引言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本报告将对20年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就业率根据数据统计,20年大学生就业率为90%以上,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这意味着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
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需求的增长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
行业分布20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如下:1.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20%以上,是最受大学生青睐的行业之一。
这一行业的就业机会很多,且薪资较高。
另外,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信息技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 金融行业:占比15%左右,仍然是大学生聚集的领域之一。
金融行业相对稳定,薪资丰厚,并且具有较好的晋升空间。
3. 教育行业:占比10%左右,是吸引了一部分毕业生从商科、理科等其他领域转入的行业。
教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竞争也相对激烈。
4. 制造业:占比10%左右,是大学生就业的传统领域。
虽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但薪资待遇稳定,工作岗位相对稳定。
5. 其他行业:包括文化创意、服务业、媒体传媒等,共计占比35%左右。
这些领域相对新兴,发展潜力较大,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
地区分布20年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情况如下:1.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占比20%左右。
这些城市发展前景好,薪资水平高,也是大学生求职的热门目标。
2. 二线城市:包括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
占比30%左右。
这些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工作岗位丰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3. 三线城市及县镇:占比50%以上。
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一定的创业机会。
薪资水平20年大学生薪资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月平均薪资在4000元至8000元之间,其中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就业率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就业率说到“大数据”和“会计”,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些晦涩的数字和复杂的公式?嗯,别急,咱们今天可不是来上课的。
咱们聊点接地气的,讲讲大数据和会计专业的就业情况,给大家一个轻松有趣的解读。
说实话,现在的会计专业可不再是当年“算个账”那么简单了。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整个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可能会问,哎呀,这大数据究竟能给我会计专业的就业带来啥呢?嗯,我就来给你捋捋。
首先呢,大数据的引入,让传统的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型。
以前,你是不是也听说过“会计不过是坐在办公室里数数钞票”?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
现如今,数据分析成了会计行业的新宠。
会计不光要做账,更多的要学会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企业的财务走向、风险控制、甚至是投资决策。
说白了,大数据让会计从“机械工”变成了“脑力工”。
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录入,而是要用数字说话,甚至预见未来。
就像天气预报员一样,你要预测企业的未来风云。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仅是传统企业,像科技公司、金融机构这些高大上的地方,都急需懂得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找到价值的会计人才。
你看现在的招聘信息,根本不止要求会计从业资格证,还要求你会点数据分析软件、懂得一些编程语言,甚至懂得怎么搭建数据库。
没错,你没有听错,连会计都要学编程了。
这是不是让你觉得,哇,未来的会计不再是“背着算盘”的人,而是“背着电脑”的人?反正我觉得,未来的会计们,得比程序员还要聪明才行。
更有意思的是,大数据不仅让会计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也让就业市场变得更大、更广。
不光是会计公司、企业财务部门,很多互联网公司和大数据公司也开始需要会计专才。
比如,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巨头企业,他们的财务系统复杂,数据量庞大,需要会计人员既懂财务,又懂数据处理。
这简直就像“技术宅”和“财务达人”的完美结合。
你会发现,会计专业的就业面,简直是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地步。
过去,找工作可能只能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岗位,现在,你可以选择的工作场景可就多了不少:数据分析师、财务顾问、大数据运维人员,各种各样的职位都在等着你。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就业率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就业率要说现在就业形势,简直就是五花八门,一言难尽。
不过,话说回来,有一条“铁律”不变,那就是——技术活儿永远不愁吃饭。
这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本科专业,简直就是现在的“香饽饽”。
你要说这专业有多火,就像烧烤摊上那串串刚烤出来的羊肉,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谁不想咬一口?而且啊,咱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数据满天飞的时代,简直是“大数据”的年代!咱们吃的每一口外卖,逛的每一圈淘宝,甚至刷的每一条短视频,背后都少不了大数据的身影。
你看看,这些科技公司,哪个不在抓数据?那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简直就是各大企业的“香饽饽”,哪个公司敢说自己不需要这样的人才,简直是在耍流氓!哈哈!从就业角度来讲,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就业率真的是杠杠的,放眼望去,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错过这一波机会。
你想啊,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会被各大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甚至相关部门机关“抢走”。
因为这些地方啊,正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重地”,对人才的需求那叫一个强烈。
别的不说,看看最近的招聘广告,数据相关的岗位一个接一个,基本上都是敲着大门来找人,不愁没有工作。
你说是吧,像这种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技术优势摆在那,学了几年,不管是编程还是数据库、数据建模啥的,都能得心应手,根本不怕竞争。
就像以前你还记得吗,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得挑三拣四,生怕公司不给机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可现在呢?真心不怕找不到工作。
尤其是有些刚毕业的学长学姐,出门找工作都能从容不迫,基本上就是“挑大米不挑饭吃”。
这就业率可真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说实话,这个专业虽然就业率高,但也不是人人都能轻松拿到offer的。
咱们不能光看着“数据科学”三个字就兴奋不已,背后其实是有一定挑战的。
要想在这个行业里“混得开”,光是会点基本功可不行。
你得在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下功夫。
咱们中国的IT行业更新换代快,这几年变化就像风一样,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被甩得很远。
毕业生17种求职方式成功率排行榜
毕业生17种求职方式成功率排行榜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寻找工作机会。
然而,由于竞争压力较大,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合适的求职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评估和排名17种求职方式的成功率。
1. 网络求职平台(78%):网络求职平台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在求职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毕业生可通过这些平台搜索职位、投递简历,成功率较高。
2. 实习转正(75%):通过实习转正的方式,毕业生有机会在实习期间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正式聘用的机会。
3. 校园招聘会(72%):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求职的一大机会,毕业生可以亲自与企业代表交流,了解招聘需求,并争取面试机会。
4. 知名企业招聘会(70%):一些知名企业会组织招聘会,毕业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梦寐以求的企业接触,并获得面试机会。
5. 内推(68%):通过朋友、亲戚等人的内推,毕业生可以获得面试机会,并增加成功率。
6. 平台推荐(65%):一些求职平台如LinkedIn会根据个人的背景和技能,推荐适合的职位并提供面试机会。
7. 招聘中介公司(62%):招聘中介公司可以帮助毕业生与企业对接,提供职位信息,并协助安排面试。
8. 自主创业(60%):自主创业是一种较为冒险的方式,成功率较高,但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9. 个人陈述(58%):通过写一份精心准备的个人陈述,毕业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吸引雇主的注意。
10. 职业介绍人(55%):有些职业介绍人在职场中具有较高影响力,通过他们的介绍,毕业生可以获得面试机会。
11. 简历投递(52%):通过向企业投递个人简历,毕业生可以获得面试机会。
12. 参加职业培训(48%):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毕业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增加求职成功率。
13. 给企业写email(45%):通过给企业写email表达自己的求职意愿,毕业生有机会获得面试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大数据告示你就业成功率大专毕业生10人有10.6个岗位,大学毕业生10人争9.4个岗位三季度全省用人单位总需求为49.7万余人,求职人数53.3万余人,求职供需比约为0.93,相当于10人争9.3个岗位。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双双增加,求职供需比下降0.01,竞争激烈程度略有上升。
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以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外埠人员占据前三位,合计占供给总量的61.2%。
在供求状况上因文化程度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大学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求职供需比为0.94,10人争9.4个岗位;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则继续保持良好供求趋势,三季度求职供需比为1.06。
受市场季节性、阶段性特征的影响,全省第一、二、三季度求职供需比分别为0.87、0.92和0.93,呈小幅上升,预计四季度将稳中有降,用工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均将回落。
四季度为人力市场传统淡季,在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企业招工和求职者求职高峰期后,一方面企业用工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年底求职者的求职欲望也有所减弱。
企业对25-34岁之间的跳槽人员需求为37.27%占比最高从产业需求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2016年8月份全省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92%、31.43%和65.65%;从行业需求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四大行业,四者分别占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总需求的25.41%、17.28%、13.02%和11.36%,合计占总需求的67.07%;从用人单位需求看,企业需求人数占总需求人数的97.53%。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构成企业用人需求的三大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28.13%、23.23%和17.99%,三者合计达69.35%;机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为0.57%;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1.9%。
从职业需求情况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37.26%、23.38%和17.89%,三者合计占总需求量的78.53%;从职业供给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35.77%、21.76%和14.28%,三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71.81%。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年龄要求看,94.06%的需求岗位对求职者的年龄有要求。
16-4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86.45%。
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23.51%,对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37.27%,35-4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比重为25.67%。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看,求职者同样是以年龄在16-44岁之间者为主体,占求职总人数的86.53%。
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23.94%,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比重为34.71%,35-44岁之间的求职者比重为27.88%。
从供求对比状况看,16-44岁年龄段的求职者求职相对容易,其中16-24岁求职者求职供需比为0.96,25-34岁求职者求职供需比为1.04;35-44岁求职者求职供需比为0.9;45岁以上的求职者求职相对较难,求职供需比仅为0.57。
让人才“动”起来作用才能现出来现代社会什么最金贵?毋庸置疑,必然是人才。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体制机制应打破地域、政策限制,开放包容用人才。
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壁垒对人才流动的制约,以“政策礼包”引导人才向实干的企业中流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人才流动不应该是偶然的、单次的、不持久的灵光一现,而是真正有才华、有底蕴、有持久性的人才工作发掘过程,只有提高了人才的使用率与流动率,让更多的人才涌入到沈阳发展的建设中去,才能如大浪淘沙一般,甄选出真正的人才和高优的尖端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综合环境。
通过人才的流动筛选,使沈阳成为创新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88.62%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看,88.62%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
其中,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8.43%;对高中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31.51%;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4.01%;对大学及硕士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4.67%。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4.86%;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34.62%;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3.75%;大学及硕士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比重为16.77%。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高中、大专、大学文化程度求职者供求状况较好,求职供需比分别为0.94、1.03、0.91;初中及以下、硕士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供求状况一般,求职供需比均为0.78。
每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有近两个可跳槽岗位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用人需求占需求总量的47.89%,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重分别是13.55%和11.64%,二者所占比重合计为25.19%。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看,40.42%的求职者具有技术等级资格或职称,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重分别为13.13%和9.7%,二者所占比重合计为22.83%。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具有技术等级资格或职称的求职者供求状况较好,求职供需比均大于1。
其中,求职供需比较大的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二者的求职供需比分别为1.84和1.81。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供求状况相对较差,求职供需比仅为0.48,也就是说,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更具有跳槽资本,每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有近两个可跳槽岗位。
相比于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来说,只有不到半个岗位可以跳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由于经济环境的发展多变,中国人才在单一领域的稳定性远低于发达国家。
从行业人才从事工作平均年限来看,13%的职场人士从事本行业超过20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7%,更低于北美地区的28%。
这一结果反映了“互联网+”在驱动新业态生长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和知识的跨界、跨区域流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人才的流动速度更快,更渴求新的工作机会。
辽宁省的人才流动率如何呢?本报综合LinkedIn国际职场社交平台发布的《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2016年8月职业供求状况分析》、《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2016年三季度供求状况分析及预测》及辽宁省统计局针对辽宁省企业人才进行的统计调查,给辽宁的人才流动率把脉。
大学毕业生10人争9.4个岗位大专毕业生10人有10.6个岗位三季度全省用人单位总需求为49.7万余人,求职人数53.3万余人,求职供需比约为0.93,相当于10人争9.3个岗位。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双双增加,求职供需比下降0.01,竞争激烈程度略有上升。
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以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外埠人员占据前三位,合计占供给总量的61.2%。
在供求状况上因文化程度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大学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求职供需比为0.94,10人争9.4个岗位;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则继续保持良好供求趋势,三季度求职供需比为1.06。
受市场季节性、阶段性特征的影响,全省第一、二、三季度求职供需比分别为0.87、0.92和0.93,呈小幅上升,预计四季度将稳中有降,用工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均将回落。
四季度为人力市场传统淡季,在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企业招工和求职者求职高峰期后,一方面企业用工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年底求职者的求职欲望也有所减弱。
企业对25-34岁之间的跳槽人员需求为37.27%占比最高从产业需求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2016年8月份全省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92%、31.43%和65.65%;从行业需求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四大行业,四者分别占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总需求的25.41%、17.28%、13.02%和11.36%,合计占总需求的67.07%;从用人单位需求看,企业需求人数占总需求人数的97.53%。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构成企业用人需求的三大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28.13%、23.23%和17.99%,三者合计达69.35%;机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为0.57%;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1.9%。
从职业需求情况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37.26%、23.38%和17.89%,三者合计占总需求量的78.53%;从职业供给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35.77%、21.76%和14.28%,三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71.81%。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年龄要求看,94.06%的需求岗位对求职者的年龄有要求。
16-4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86.45%。
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23.51%,对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37.27%,35-4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比重为25.67%。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看,求职者同样是以年龄在16-44岁之间者为主体,占求职总人数的86.53%。
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23.94%,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比重为34.71%,35-44岁之间的求职者比重为27.88%。
从供求对比状况看,16-44岁年龄段的求职者求职相对容易,其中16-24岁求职者求职供需比为0.96,25-34岁求职者求职供需比为1.04;35-44岁求职者求职供需比为0.9;45岁以上的求职者求职相对较难,求职供需比仅为0.57。
让人才“动”起来作用才能现出来现代社会什么最金贵?毋庸置疑,必然是人才。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体制机制应打破地域、政策限制,开放包容用人才。
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壁垒对人才流动的制约,以“政策礼包”引导人才向实干的企业中流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人才流动不应该是偶然的、单次的、不持久的灵光一现,而是真正有才华、有底蕴、有持久性的人才工作发掘过程,只有提高了人才的使用率与流动率,让更多的人才涌入到沈阳发展的建设中去,才能如大浪淘沙一般,甄选出真正的人才和高优的尖端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综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