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

合集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山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青海省高等教育学会 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
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会 发展规划管理分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
思想政治教育分会 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第三届会长:何东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2006年4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周远清同志再 次当选为会长。 第四、五届会长:周远清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冶金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电子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研究分会 机械工业高等教育学会 公安教育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 会共有理事350名,常务理事222名。 理事会成员有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 高等学校负责人、中科院院士、知 名教授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 学者等。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202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2022年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平稳中透着坚决、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进展,更加注意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布满了期盼。

慧聪行业讨论依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进展现状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进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22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育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22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

回顾2022年的教育信息化,培育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冲突,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育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培育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行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进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

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将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连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沟通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意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供应人才支持和学问贡献。

同时确定了将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22-2022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投入额226.8250.8272.6304.8增长率9.0%10.6%8.7%11.8%从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来看,硬件投资仍旧占据肯定优势,份额在68.0%,但从2022-2022年的变化看,它的份额呈现渐渐下降的趋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基础教育部分)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基础教育部分)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基础教育部分)佚名【期刊名称】《中国教育信息化》【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页(P97-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34(排名不分先后,均按笔画排序)AMD(中国)有限公司AOC冠捷科技集团九江学院三江学院三峡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上海电子信息学院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淄博人民警察训练基地山东畜牲兽医职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长治医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山西警察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医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广东科技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教育信息中心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解放军工程兵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戏曲学院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中育诚慧数据宽带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井冈山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升腾资讯有限公司友讯电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长江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师范学校长沙南方职业学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东方职业学院长春师范学院东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信息中心包头师范学院北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民教联盟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吉利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留信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健康成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教育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省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外交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宁波大学宁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辽宁科技学院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龙源期刊网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ATA) 军事交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勤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农学部吉林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动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同济大学安博信息集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延边大学延安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医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致远诺亚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大学汕头大学江汉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中心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许昌学院防化学院防灾科技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齐鲁师范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赤峰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国防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承德医学院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师范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武汉大学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联合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河南科技大学河海大学泸州医学院现代管理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绍兴文理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陕西省教育厅信息中心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省教育厅信息中心保定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南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大学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贵州现代教育发展中心重庆大学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首钢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州师范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省台州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大学烟台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淄博职业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深圳大学深圳市海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聊城大学黄冈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黄淮学院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惠州学院智邦大陆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大学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襄樊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财经经济学院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湘潭大学滁州学院琼州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新乡医学院新中新集团第一产品线事业部新疆大学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教育厅信息中心滨州学院福州大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解放军艺术学院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潍坊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澳门理工学院遵义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南京大学网络中心齐齐哈尔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东北石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承德医学院内蒙古河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关于新阶段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西南大学

关于新阶段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西南大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 作学习,切实培养信息素养,才能够在复杂的生存环境 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从某种意义 上说,学会学习的能力是21世纪数字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8 。
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 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让人人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 教育活动已经不必拘泥于教室、实验室等场所,也不 必拘泥于师生面对面的教学形式,正式学习与非正式 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逐步消融,教育 活动的时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 们对它的拥有关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优质资源和学 习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地位,迫使 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大大推 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10
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模式与教育关 系。
–信息社会的知识与知识、知识和知识人、知识人与知识 人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必将引起教育模式的变 革,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当前的 考试制度也将因为不符合知识生产力发展而被扬弃,注 重团队合作、重视探索探究的教育模式将因其符合信息 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 –教育模式的变革将引起教育关系的变化,学校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关系都将因 信息化的到来而创新发展; –信息化对于学校的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优化教育 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将促使新型教育关系 11 的产生。
提纲
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推劢信息化发挥变革与创新的作用
《十年规划》对高校信息化的要求
建立基于云服务的高校数字校园

《教育信息化》杂志理事会名单(中小学、中专部分)

《教育信息化》杂志理事会名单(中小学、中专部分)

王跃进 贵州省铜仁第一 中学 主任
王雪萍 苏州新区实验小学 校长 王喜明 北庄镇 中心小学 校 长
王 增 河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主任
王慧波 北京 市景山学校 副校长 丘 文 广东省 惠州工业科技学校 校 长 付 国勇 重庆 市荣昌初级 中学 教师
维普资讯
李来衡 北京市温泉第二 中学 主任 李学刚 山东省威海市水产学校 校长 李建生 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 校 长 李建华 北京四中 副校长 李建华 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 中心学校 校长 李昌群 上海市卢垮 高级 中学 校长
马玉娟 北京八一 中学 教师
黄哲煌 合勤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毛思忠 浙江省杭 州市萧山区高桥初 级中学 校长 王 岩 河南省财经学校 校长 王 原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 中学 科教主任 王 娟 山东省嘉祥县实验小学 校长 王 森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校长 王文波 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 中心 主任
卢同朱 甘肃省嘉峪 关市酒钢第三中学 副校长
芦蹙雄 湖北省黄梅县实验小学 校长
叶应 枝 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六中学 校长 田 纯志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 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 校长
田 国粱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 校长
张聿 营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胜利三十九中学 校长
张丽娟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主任
维普资讯
《 教育 信 息 化 》杂 志 理事 会 名 单( 小学、中 部 中 专 分)
( 姓 氏笔 画排 序 ) 按
名誉理事长
理 事 长 周远清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会长( 原教育部副部长) 成立事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 中心 主任
徐金 寿 浙江水利水电学校 教学校长 郭云海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 校长 郭桂 华 江苏省扬 中高级 中学 校 长

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高教职教部分)(按姓氏笔画排序)

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高教职教部分)(按姓氏笔画排序)

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高教职教部分)(按姓氏笔画排序)作者: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年第06期名誉理事长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理事长咸立亭原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副理事长么富洲王宏王守伦王建力王智祥邓世昆邓昌亮冯雪飞任友群任金州孙强严冰宋远航张保生张辉宜张德江杨宗凯杨保成肖玉平苏杰邱鸣陈朔鹰胡锦澜徐伟徐翔曹兴霖章战士蔡强裴廷睿霍明杰常务理事Geoffrey R. Dengate 万光瑞马严王辉王子荣王长金王玉祥王海明王庸晋王善利王福明王德民邓启刚卢俊杰卢俊杰卢晓勇田富鹏石良武刘丰雷刘学军刘宝河刘念祖刘革平吕国斌孙柏祥朱亦宁朱学永许文升严玉林何山何云强何沛德何韶君张明张四海张民朝张建华张金庚张维津李仁发李海峰李继先李福进杨一平杨弘宇杨德斌陆以勤沈其荣沈晓春沈镇林陈广胜陈光德陈志峰陈明选周海峰周曦民林红郁伟生金宁赵彦灵党小超奚李峰徐悦桂银生袁文全贾栩郭清顺陶学平顾炜江高建华高勇格崔然黄国华曾志嵘焦中铎程思岳程春生蒋东兴谢利德韩占生鲁东明理事Gerrit W Bahlman丁卫泽丁晓阳万华明万维新于春燕马发生马晓尧马跃勇方永王宝俊毛明荣王林王钢王涛王峰王琳王巍王一举王士贤王巧巧王守中王延博王有维王行晖王志军王国胤王建元王建军王建章王健南王金龙王春枝王朝斌王裕明王槐源王德民王慧锋邓林邓宝祥韦泰旭石岗付兴武冉蜀阳冯建力包得海史富泉卢航叶晓彤叶惠文叶新恩叶瑞哲宁彤甘哲皮军功乔万林乔治锡任鹏任玉军伍文才关忠仁刘杰刘旸刘菲刘舒刘震刘聪刘仁权刘方爱刘占文刘华利刘亚彬刘年年刘国范刘建华刘振华刘俊强刘晓荣匡泰吕世鸣吕建新孙刚孙力娟孙万军孙先民孙志斌孙孟奎孙美坤孙爱娟安世全师勇曲兵曲卫军朱云仙朱其敬汤向东许峰许东民许亚武许欣友许晓东邢古城危建辉严星汪松何大进何广达何志芳何瑞春余党军佟钢冷飞吴开军吴建军吴承勇吴敏华宋正富宋绍成宋恩光应国良张红张晖张雪张晞张桦张小平张小全张广泉张文金张文德张中兴张巨俭张民朝张亚民张会丽张秀琼张丽娟张宝忠张尚理张牧张焕明张朝光张焱林时东晓李京李彦李毅李文祯李四平李亚生李丽蓉李建军李泽锋李勇帆李春生李校刚李益明杨威杨长春杨仕清杨传斌杨富华杨鹏余大杭杜军汪津邹云龙沈建华沈跃云沙捷肖松山辛华龙邱家学邵加陆旭陆阿坤陈权陈虎陈斌陈世平陈玉峰陈宏纲陈阿林陈勇陈勇军陈晓陈晓本陈辉民陈嵩周振周浩周一兵周予生周海峰呼文亮孟清孟宪伟孟宪凯宗薇岳从远岳志刚岳金龙庞有军明庭庆易禾林彬林国策林家齐欧阳广武装罗冬梅罗正里郑吉南郑贞宝郑建彬俞宁闻亮姚秀山姚和芳姚奇富姚勇施教芳柳军洪晔相岱鹤种兰祥骆敏侯利胡巍胡巧多胡学龙胡明生胡健柳超茹鹏新荆光辉要守文贺鹏贺鑫赵沛赵昆赵强赵颜赵幼琨赵鹏飞郝莹钟剑徐渊徐仲安徐劭英秦文胜耿俊辰袁小年袁红旗贾伟贾世国聂良刚郭自龙郭兴蓬郭翔鹏郭碧江陶再平陶学平顾一中顾一众夏素霞高芳高颉高巍高中辉高东怀高玉琢高明虎高金峰阎丕涛崔勇崔峰崔永滨常青康永平曹奇英梁裕梁永生梁光汉章潜才盛靖黄弢黄小莹黄永春黄克宇黄宝秋黄晓雷黄烟波傅仁毅斯日古楞焦勇焦中卉焦志勇锁志海曾渝程华程杉程文海程廷友程海波韩先满葛玻董健康谢圣献谢希钢谢京京詹碧卿赖麟赖宏图路胜利雷辉廖频廖世平蔡元萃蔡昭权谭朔谭海军谭跃生樊程潘梅勇成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均按笔画排序)。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文库 第06期225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明 越前言: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与我国民众的生活、工作、娱乐。

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也由此不断加快,但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一、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为了较好深入完成本文就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展开的研究,我们首先就需要明晰这一信息化所具备的意义,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调查,本文将这一意义概括为全民素质提升的实现、满足社会创新人才需要、推动教学理论发展等三个方面。

(一)全民素质提升的实现对于全民素质提升的实现这一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来说,这一意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习者能够跨越时间、空间限制更好参与到高等院校教育中来,这就使得教育的平等性得到了较好体现,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全面素质的提升自然将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

(二)满足社会创新人才需要对于满足社会创新人才需要这一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来说,这一意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育教学信息化下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得以更好展开,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也能够较为便利的较自身创新思想转化为创新实际,这就使得高校能够更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当下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能够由此得到较好满足。

(三)推动教学理论发展除了上述两方面外,推动教学理论发展同样属于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这一意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育教学信息化过程中高校本身的教育教学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各类新问题、新情况也将由此纷纷涌现,教学理论在这一状况下的发展速度自然将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将由此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简单了解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后,我们还需要明晰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调查,本文将这一问题概括为理解不到位、调查缺乏、互动缺乏、协调机制缺乏等四个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
40.思想政治教育分会
41.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42.体育专业委员会>>
43.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44.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45.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46.校际合作研究分会
47.校史研究分会
48.校友工作研究分会
49.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50.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51.学生工作研究分会
52.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14.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15.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16.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
17.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
18.宣传工作研究分会19.国际政治研究 Nhomakorabea业委员会
20.继续教育分会
21.教师教育分会
22.教学研究分会
23.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
24.教育评估分会
25.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
26.教育信息化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67家)
1.保健医学分会
2.保卫学专业委员会
3.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
4.创新创业教育分会
5.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
6.档案工作分会>>
7.高等教育管理分会
8.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
9.高等财经教育分会
10.大学文化研究分会
11.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12.高等商科教育分会
13.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
66.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67.统战工作研究分会
53.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54.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专委会
55.产教融合研究分会
56.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活动方案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活动方案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为了深入探讨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享成功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特举办本次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

二、活动目的1、促进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分享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探讨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求解决方案。

4、加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教育公平。

三、活动主题“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1、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

2、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3、教育信息化技术企业代表。

六、活动安排(一)开幕式(8:30 9:00)1、主持人介绍出席活动的嘉宾。

2、领导致辞,强调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本次研讨会的意义。

(二)主题演讲(9:00 10:30)1、邀请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演讲。

2、演讲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大数据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等。

(三)案例分享与交流(10:30 12:00)1、邀请部分学校和企业代表分享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包括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

2、每个案例分享后,安排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可以就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

(四)午餐与休息(12:00 13:30)(五)分组研讨(13:30 15:30)1、根据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参会人员的兴趣,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

2、研讨主题包括:“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等。

教育部主管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统计

教育部主管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统计

教育部主管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统计(共331个分支机构)序号社会团体名称序号分支机构名称1 中国教育学会(50个)1 教育学分会2 比较教育分会3 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4 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5 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6 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分会7 教育史分会8 教育经济学分会9 教育理论刊物分会10 教育实验研究分会11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12 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13 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14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15 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16 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17 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18 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19 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20 体育与卫生分会21 音乐教育分会22 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3 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24 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5 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6 科学教育分会27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28 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29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3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31 教育管理分会32 特殊教育分会33 企事业教育分会34 勤工俭学分会35 工读教育分会36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37 教学仪器设备分会38 教育基建分会39 教育督导分会40 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41 教育机制研究分会42 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43 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44 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45 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46 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47 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48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49 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50 学校文化研究分会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63个)1 高等财经教育分会2 高等教育管理分会3 思想政治教育分会4 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5 师范教育分会6 教师教育分会7 师资管理研究分会8 教学研究分会9 科技管理研究分会10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11 学习科学研究分会12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13 教育评估分会14 教育统计信息分会15 教育信息化分会16 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17 院校研究分会18 后勤管理分会19 招生工作分会20 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21 自学考试分会22 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3 继续教育分会24 出国留学教育管理分会25 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6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27 高等商科教育分会28 档案工作分会29 价值工程分会30 期刊工作分会31 校史研究分会32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33 校友工作研究分会34 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35 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36 体育专业委员会37 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38 美育专业委员会39 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40 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41 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42 保健医学分会43 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44 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45 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46 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47 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48 仪器科学与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49 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50 秘书学专业委员会51 保卫学专业委员会52 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53 创新创业教育分会54 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55 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56 高校党校教育研究分会57 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58 联合办学研究分会59 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60 特殊教育研究分会61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62 学生工作研究分会63 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3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14个)1 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2 农村远距离教育专业委员会3 少数民族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4 扫盲教育专业委员会5 企业教育专业委员会6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委员会7 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8 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9 成人教育期刊工作委员会10 成人体育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11 成人外语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12 教学改革专业委员会13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14 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个)1 中专教育专业委员会2 职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3 城市专业委员会4 农村与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5 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6 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7 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8 少数民族职教专业委员会9 教学工作委员会10 管理工作委员会11 轻工科专业委员会12 学生工作委员会13 商科专业委员会14 科研工作委员会15 德育工作委员会16 职教装备专业委员会17 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19 卫生专业委员会20 教材工作委员会5 中国老教授协会(20个)1 海洋经济技术分会2 土木建筑专业委员会3 农业专业委员会4 理工专业委员会5 医药专业委员会6 航天技术专业委员会7 教育专业委员会8 图书情报专业委员会9 政法专业委员会10 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11 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12 测试专业委员会13 通信与信息专业委员会14 外语专业委员会15 旅游专业委员会16 体育科学专业委员会17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18 编审专业委员会19 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20 中国学委员会6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10个)1 高等师范院校分会2 军工高校分会3 教育考试分会4 地方综合大学分会5 电大系统分会6 地方工科院校分会7 农业院校分会8 学生装协作管理专业委员会9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10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财会专业委员会7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3个)1 学校体育装备专业委员会2 高教仪器专业委员会3 图书装备专业委员会8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6个) 1 编辑工作委员会3 经营管理工作委员会4 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5 音像出版工作委员会6 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9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5个)1 媒体语言研究专业委员会2 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分会3 语义功能语法研究专业委员会4 吟诵分会5 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10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7个)1 课堂教学分会2 校园文学报刊分会3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4 作文个性化教育工作委员会5 学术委员会6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研究委员会7 反刍式教学工作委员会11 中国辞书学会(8个)1 学术专业委员会2 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3 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4 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5 双语辞典专业委员会6 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7 辞典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8 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1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4个)1 女学生教育专业委员会2 陶行知纪念馆(室)工作委员会3 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4 行知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13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1个)1 学校史志分会14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11个)1 外语专业委员会2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电教专业委员会3 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4 基础教育软件专业委员会5 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6 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7 金融专业委员会8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9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10 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11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15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3个)1 中小学校园电视专业委员会2 城市教育电视委员会3 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16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11个)1 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2 高等职业与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3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4 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5 技工教育专业委员会6 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7 建筑企业教育专业委员会8 继续教育委员会9 房地产教育专业委员会10 建设机械职工教育专业委员会11 城市交通职工教育委员会17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业教育分会3 继续教育分会4 基础教育分会18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业教育分会3 成人教育分会4 基础教育分会19 中国航空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工教育分会3 继续教育分会4 研究生教育分会20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业技术教育分会3 职工教育分会4 基础教育分会21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4个)1 冶金高等教育分会2 冶金成人教育分会3 冶金职业技术教育分会4 冶金普通教育分会22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4个)1 职工教育工作委员会2 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委员会3 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4 高校工作委员会23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 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3 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4 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24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中等教育分会3 职工教育分会4 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5 中国电力教育协会(4个)1 电力高等教育委员会2 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3 职工培训委员会4 电力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26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6个)1 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2 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3 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4 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5 安全与环境工效学专业委员会6 标准化委员会27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8个)1 文理科工作委员会2 工科工作委员会3 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4 医药科工作委员会5 师范类工作委员会6 信息管理委员会7 评估委员会8 德育委员会28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1个)1 纳米科学技术分会29 中国民俗学会(3个)1 农业民俗专业委员会2 城镇民俗保护专业委员会3 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30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6个)1 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3 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4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5 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6 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31 中国新闻史学会(3个)1 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 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3 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32 中国写作学会(2个)1 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2 公文写作专业委员会33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2个)1 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2 师范教育分会34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6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继续教育分会3 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会4 后勤管理分会5 职业技术教育分会6 毕业生就业研究分会35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5个)1 文科专业委员会2 财经管理信息专业委员会3 师范专业委员会4 医学专业委员会5 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36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1个)1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37 中国韵文学会(4个)1 诗学专业委员会2 词学专业委员会3 曲学专业委员会4 赋学专业委员会38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8个)1 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2 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3 教育中介机构工作委员会4 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5 教育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6 行业教育协作委员会7 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8 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39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个)1 策划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 专业人才教育工作部1 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40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个)2 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

普及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综述

普及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综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论:本次演示通过综述第六届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年度学术年会, 回顾了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现状、问题和未来展望。在肯定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的也指出了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针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 教学改革等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自2以来,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随着国家对 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 受到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形态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变革中的挑战
摘要:本次演示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历程、现状、问题 和未来展望。通过学术年会的综述,总结了高等教育改革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 教育规模、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针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建议。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回顾;未来展望;政 策引导
在应对这些变革和挑战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学术年会等形式,委员会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和 合作的平台,推动了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委员会还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 法和手段,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以应对当前的研究挑战。
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变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将更加凸 显。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数字化、智 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我们还应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 性,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理事会名单(高教、职教部分)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理事会名单(高教、职教部分)

信 陈
霞 李 子 全 李 勇 龙 李 辉 生 钟 陈思平 陈健勇 陈醒初 房雨林 林挺庆 罗和安 罗晓中 范 迅 劲 黄哲 煌 曾 明
军 宋 京 华 张保 生 张德 江 李
巧 郭 善 利 曹 卫星 曹 兴霖 梁 乃 兴 章 战 士 黄达 武 黄
星 何广 达 何 志芳 余 占宏 余大 杭 余伟 康 余 国保 佟
钢 吴
方 吴 礼 乐 吴建 农 吴 承 勇 吴 承 猛 宋 正 富 宋 兴 航
宋 奇伟 宋 维 平 应 国 良 张
桦 张 力新 张万 林 张小 平 张 广 新 张 文 利 张 永利 张 亚 民 张 再 跃 张 敏 张 朝 光 张舜 德 李
骥 方
勇 王
鹏 王守伦 王建力 王跃辉 邓启 刚 冯雪飞 石
冰 何 诚 何 钦成 吴 先 良 吴
忠 任友群 任金州 刘宏 民 刘振鹏 刘景鸿
庆 邢贵 和 严
杨一江 杨传平 杨国豪 杨宗凯 邱
郑 文达 郑 宏 段 振华 唐 东斌 徐
鸣 陈
伟 郭
维普资讯
《 中国教育信息化 》 杂志理事会 名单 ( 教、 教部 高 职 分)
( 姓 氏 笔 画排 序 ) 按
名誉理事长 周远清 理 事 长 咸 立 亭 副理 事长 么富洲 马
刘 臻 朱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会长( 教育部原副部长 ) 教 育 部教 育管 理 信 息 中心 主 任
陈 永 军 陈光 喜 陈怀 民 陈建 国 陈 岳 从 远 岳 志 刚 岳 家 靖 庞 有 军 林
郑 月锋 郑 建 彬 金 东 哲 侯 俊 平 俞
捷 李 福 进 李耀 麟 杜
泳 沈 志 清 沈 建 华 沈跃 云 邱 家 学 邹
明 陈 恩 宁 陈显亭 陈晓 本 陈桂 林 陈

05_宓咏_复旦大学信息中心主任_数据化管理与服务

05_宓咏_复旦大学信息中心主任_数据化管理与服务

数据化管理与服务--建设智慧校园,推进大数据管理、应用和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副理事长、上海高教学会MIS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信息办主任宓詠(yongmi@)数字校园的发展现状 数据化服务管理实践 “一站式”服务实践 思考与展望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基础设施初步建设阶段:以校园网主干设备等硬件环境建设为主,应用软件系统很少,面向用户的应用服务质量不高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阶段:核心网络升级,校园信息化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普及等信息化服务提升阶段:重点在校园网结构优化、信息化应用深化;倡导服务优先理念,通过信息门户集成,提供单一访问入口人事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文科科研身份认证UIS共享库系统资产系统周转性教师公寓系统博士后管理组织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统战管理系统离校服务就业服务管理统战系统统一收费平台研究生招生管理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博士后管理研究生导师遴选迎新服务本科生选课校园门户信息化应用/电子校务URP生命周期信息化“全覆盖”高校信息化经历了基础建设、应用推广和服务提升三阶段信息化逐步改变学校治理--以复旦大学为例2001年,高校中率先成立实体化的信息化办公室2002年,建设了U-IDC校园数据中心,以“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模式建设信息化校园应用2004年,改变传统“机具设备为中心、就餐系统+补丁”,实施以软件架构为中心、以卡为媒介的一卡通建设模式2005年,成为CERNET2主干网25个核心主节点之一2006-2008年,数字迎新、数字离校分别上线、投入应用2010年,建设统一收费服务管理平台2011年,推出内地高校首个移动APP“i复旦”2012年,推出了面向用户服务的新校园门户(portal)2013年,推出了教师个人数据中心(服务)2014年,推出了学生个人数据中心、数据大集成及数据服务2015年,eHall、一表通、自助打印、微信支付/支付宝、……高校信息化数据应用、管理服务的困境局限性存在部分信息孤岛,数据质量和应用有效性不高,数据利用困难 面向业务条线、事务处理,缺乏整合终端用户使用遇到困难用户与信息库间存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提供等方面巨大矛盾,师生用户始终游离于数据产生和交换过程外与“人”相关数据就越多、用户需登录系统越多,要全面获取这些数据难度也越大后果IT 部门变成了“挨踢”部门?困惑价值没有完全体现用户期望过高局限面向业务条线、事务处理,缺乏整合定位建设时轰轰烈烈运行时少人问津问题关注局部、胜过全局关注管理部门、胜过服务对象关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服务中体现管理思路进步不适应→离不开要我用→我要用疑惑信息化投入在增加师生需求增长更快思考师生需要服务器还是需要服务?对策服务与管理分离注重数据输入和效果输出问题的本质“量”的增加≠ “质”的提升“面”的宽广≠ “度”的深入单纯的基础设施升级并不能弥补业务的鸿沟片面追求应用的形式显然不会改善用户体验服务脱离流程的支撑可能被流程、数据所掣肘智慧校园应用整体表现:数据是信息化发展和改善的核心驱动力数据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是迈向智慧校园必经之路服务是信息化最终面向用户的触点,依托数据、整合流程,最终形成创新性的服务体验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模式新信息化环境下IT新趋势信息化正在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从单一注重信息技术管理领域—>围绕改善用户体验、业务数据分析、业务流程管理领域IT全方位嵌入到业务、服务过程之中由自建或共享的服务组织,集中提供IT应用和基础架构,并全面嵌入在各种相关的业务服务之中数据信息重要性超越了流程本身相比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管理和应用技术的重要性更高创建信息化业务模式,从外部数字化到逐步建立内部全面的数据化业务能力,加强IT技术与业务流程的全面融合需要从技术角度、业务流程、人员角色、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通过IT驱动业务发展和模式创新高校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亟待创新传统的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已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发展 用户:需求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精细化学校:推行校院二级管理,需要决策支持IT部门:疲于奔命,业务越做越复杂,需求变更随意细节服务商:深陷泥潭,业务产品线被快速变化的学校管理规则牵制,需要一个十分庞大而恐怖的维护、更新队伍随着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本身的进程要求,IT部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使命使得每个业务主体都能成为信息化过程中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生产者和受益者,逐步建立起良性的数据应用生态环境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型突出重点、提升服务数据化管理→实现个性化服务的精准推送一站式服务→推进互联网+校务服务实践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数据化服务管理实践 “一站式”服务实践 思考与展望智慧校园坚实的数据基础铺垫实现全校范围各领域数据共享,为一站式服务、校院两级管理、校级分析决策等核心需求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利用现状==>建设真正的“数据中心” 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实际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非常有限(数据-->信息-->知识)重视程度不高、价值认识不够需跨领域实施、难破行政架构分析模型匮乏、缺乏配套工具以完成流程为主、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利用与前期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脱节造成了积累的数据与实际应用需求存在严重偏差数据中心建设的着眼点在“数据”存储/传输的和输入/输出的是数据体现成效的是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最有待发掘的宝藏是积累的数据从数字化、信息化到数据化在信息化应用中,数字化和数据化大相径庭数字化指的是将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转化成业务系统,将业务过程产生的数据转换成电子数据存入数据库的过程信息化更多的体现在应用和服务的有效支撑数据化则是指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基础上,利用数据来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精确描述,使之能同时被人和IT设施所理解,量化是数据化的核心数据化过程--对多来源、多维度、持续性的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归纳、整理,满足各个业务部门和信息化服务系统的需要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内容主题化数据有效、实时,获取成本低数据利用应不依赖于任何业务部门,数据平台可以提供一切所需的业务数据数据化创新信息化服务––精准服务基石在信息化建设中,基础数据平台和共享库是存储数据的核心载体,保存的是来自各个管理系统的职能数据,这些数据可被信息化的业务过程直接利用在数据化过程中,这些只是“原子”数据,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才可以形成服务成效、业务模式、用户行为、用户属性数据化等在信息化服务中管理者比较关心的数据化形式数据化创新信息化服务(一)服务成效数据化---用户使用信息化服务时间、点击数和填写表单次数、以及服务系统中的评价体系来综合体现 通过服务调整对数据的持续改变,来衡量服务优化的成效 业务模式数据化---对业务过程进行量化,可依此对业务管理调整进行预测在财务报销程中,根据网上预约人数和同期实到人数进行综合评判,业务部门据此预测安排服务人员数量数据化创新信息化服务(二)用户行为数据化---用户使用日志分析不同群体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停留时间、资源消耗和共同兴趣 教学科研部门可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为用户提供相应协作平台和资源共享服务;IT部门可根据用户行为特征优化网络带宽资源,提高网络利用率和用户体验用户属性数据化---用户自身填报或统计挖掘数据可对用户某方面能力和属性描述,以便学校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 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属性挖掘:论文署名历史数据梳理后关联到个人,并结合教师在eLearing网络教学平台活跃程度、教学评估等信息,可能描绘出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范围、合作者、教学能力、学生关注度和欢迎程度等,为改进教学和科研管理提供依据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化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将会涌现针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的各种技术和应用然而,对于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者,在解决好海量数据的获取、汇集、存储以后,应着重考虑数据化––即采用数据描述事物和现象使之可量化分析的过程数据化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高校信息化中以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用户角色、属性、业务和服务,使得用户角色数字化、业务过程标准化、服务质量可量化,将改变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数据化管理概念和重点问题“数据化”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概念任何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服务的实施,都不可能脱离有效管理而独立存在“数据化管理”是IT部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数据化过程中所实施的技术、策略和方法的总和“数据化管理”的重点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渠道泛化、手段标准化、网络大数据采集与保存、去重及有效性验证……数据整合—主题化、知识化、层次化……数据共享—数据脱敏、数据安全……数据利用—面向不同的业务主体提供不同的利用服务……数据管理—良性的数据业务生态环境、工具与手段……复旦大学数据整合与服务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目标2013年,学校领导明确提出全校数据整合的要求 机关部门根据职能定位,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要求,建立工作信息库逐步建成学校统一的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部处、各条线管理信息集成和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全校范围的各领域数据共享并要求信息办承担此项任务的具体技术工作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注数据生命周期四要素从哪来?怎么来?到哪去?如何用?梳理学校35个职能部门、约400张基础数据表一半的数据是学校原数据中心未涵盖的数据转变观念:数据从“私有”变为“公有”变现有系统已有数据为学校发展应有数据通过技术手段,采集校外购买或个人保存的数据将大量游离在外业务数据、共享度不高的单机数据纳入数据中心建立、完善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降低数据收集成本和交付业务主体的学习成本不干扰业务系统原则,将学校所有业务系统数据采集到校数据中心 数据获取工作独立于业务系统,打消业务管理部门的顾虑数据采集与托管工具---将用户excel、dbf、txt等系统外数据便捷上传数据到哪去?通过数据交换,建立权威、唯一核心数据源,支撑业务系统运转 提供快速、便捷数据应用配置方式,激发业务部门应用数据热情 为业务部门提供专项业务数据展示、决策支持改变过去由IT部门“技术”主导,逐渐变为业务部门“需求”主导,将数据真正流转到业务专家手中、产生价值数据如何用?对业务数据重新加工,以应用主体的视角进行处理、转换和重组使学校层面数据服务独立于业务系统、直接基于数据中心完成数据是客观的,但对数据的解读则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懂业务才能懂数据,在数据服务层面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同等重要✓学生服务管理从招生、迎新,到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再到毕业、学位、就业、离校等环节✓教师服务管理的校园电子公务、人事管理、组织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也都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运行覆盖生命周期全系列数据研究技术支撑的基础要素✓平台基础支撑--数据标准、存储、计算、处理和安全机制✓数据融合机制--数据采集、校验、抽取和形成主题机制✓数据服务应用--一站式、数据展示分析等数据服务解决学校关心的核心问题 支撑教学改革 改变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 ……需要具体关注的因素学校业务数据库独立业务数据库单机版数据原始数据共享规则ODI 工具数据处理层分类规则转换规则清洗规则索引……关联规则数据集科研经费主题库院系数据中心一卡通主题库个人数据中心师资主题库……信息产品统计检索报表查询一表通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个人服务对象输入反馈输入 反馈整合分类加工展示数据采集采集逐步形成良性的数据生态环境数据服务规划、体系特点三层结构院系/部门快速、灵活配置院系二级部门数据中心及分析平台校级分析展示、决策支持校级数据展示和决策支持平台教师/学生个人查询、填报师生个人数据中心面向目标的创新型/层次化高校数据服务体系硬件环境业务库标准安全体系ETL 个人二级单位学校一表通院系数据中心建立目标:以个人、二级单位和学校为主体,建立数据采集、流通共享和应用服务机制探索符合高校需求的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标准标准、存储、计算、处理和安全机制等完善数据采集、校验、融合和分析利用的机制一站式服务、数据展示分析服务等数据服务试点基础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施数据产生统一制订代码规范标准“谁产生、谁维护”视图、变动跟踪表、中间表等方式保证业务系统数据变更独立、安全 数据接口建立视图实现业务逻辑到数据交换逻辑的转换触发器、变动记录表、时间戳等方式,个别采用跟踪日志“主动推”—数据及时采样“被动取”—数据定时采样数据总线星型分布--独立,松散耦合,易维护和升级 交换中心过滤测试数据、识别非法数据将系统私有代码转换为校级公用代码 主题数据中心交换层已把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汇总,但数据仍然按业务组织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按主题聚合,简化分析教职工、本科生、专科生、科研等主题 历史数据高校业务具有时间周期性,业务部门通常只关心本学年、本学期数据,因此在业务数据库中积累历史数据缺乏推动力 在基础数据平台中积累历史数据,建立时间关联数据库结构调整和优化数据服务整体架构数据整合---信息化的必然过程规划、研发、服务全方位考虑整合应用深入伴随大量数据交换需求,数据交换呈网状结构,授权越来越复杂整合信息数据,提升信息共享、交换、服务和决策支持的能力 数据整合的注意事项区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数据资源区分公开信息、共享信息、自有信息和保密信息的性质特性面向对象的业务数据整合、重组科学规划,重构数据基础,以“面向对象”方式组织教学、科研、财务、人事、生活等各类数据资源数据管理后端和前端服务分离,实现“松耦合” 数据的交换、保管等过程,由信息化部门统一操作数据产生(收集)和校验由用户与二级单位共同承担数据能被“一站式”服务等直接、便捷、快速调用分析和应用由二级单位与学校灵活定义和整理利用数据整合流程和方法 基础数据 基本信息 联络信息 其它源数据 部门专题数据 科研信息 论文信息 教学信息 奖惩信息 其它预处理数据整合元数据数据处理结果师生数据整合数据库应用工具应用部门1应用部门2……数据整合方法:数据源、数据转换和集成、数据应用服务三部分校园信息资源的拓展和管理档案系统共享数据库教务系统人事系统科研系统OA 系统虚拟校园流媒体平台结构化数据文档资源多媒体信息个人视角学校视角院系视角人员信息论文信息财务信息项目信息资产信息教学信息年龄标题总额类别设备学生信息学位排名余额归属型号课程列表论文影响因子拨款单位余额购置年月奖学金………………………………人事系统图书馆统计财务系统科研系统资产系统教学系统数据打通和重组教师/学生个人数据中心个人数据中心抽取了与“人”相关的各类信息,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展示、一表通、数据分析等服务以教师个人数据中心为例,数据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如基础信息、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进校前信息、导师信息及指导学生名单等科研创新信息:包括科研项目、各类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等主题数据,教务教学信息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课、选课情况及学生名单、精品课程信息等个人资产信息:包括来自于资产系统的设备、家具信息等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图书借阅、门禁、一卡通消费、教师公寓、体检信息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数据财务信息:生活信息:资产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个人信息:教师基本信息导师信息财务信息资产信息著作联系方式发表文章科研项目专利教学信息课程信息门禁信息一卡通信息流量信息图书借阅信息房产信息图2:教师数据展示模型财务信息:生活信息:住宿信息:学习培养信息:个人信息:学生基本信息个人履历缴费信息宿舍信息成绩信息联系方式选课信息体锻信息门禁信息一卡通信息流量信息图书借阅信息奖、助学金信息贷款信息补助信息图3:学生数据展示模型数据化建立师生个人数据中心模型个人数据中心提供面向用户的数据界面,建立个人填报中心等数据采集门户,加快数据流通的效率和准确性师生数字档案学习简历家庭情况转校、转专业注册缴费学生基本信息资助学生干部住宿毕业信息食堂图书馆附加信息姓名民族籍贯政治面貌院系专业身份证号一卡通选课成绩学籍信息奖惩论文著作活动财务医疗保健学生档案档案转递学生荣誉称号奖学金成绩选课退学休学、复学档案接受住宿安排住宿操行评定退舍/调舍贫困生信息勤工助学贷款减免学杂费团、学生会干部社团、园区干部院系干部已修学分优秀毕业生毕业办理毕业证书协议书及去向学位证书行政区划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文体娱征兵联系方式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形势教育党团校军训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科创课外培训助学金勤工助学干部学生处分业务党校学生院系数据中心面向院系和职能部门的服务提供人事、科研、教学的信息查询与统计服务根据要求定制专题数据服务院系数据指标体系在部分文、理、医科院系调研基础上,组成“院系数据中心”数据指标,在“数据展示平台”上开发展示页面,可实时查看院系的部分数据数据指标内容•院系概况(14项)•师资(56项)•学术论文(24项)•理科科研项目(12项)•文科科研项目(10项)•财务经费(12项)•资产设备(12项)•本科生教育(31项)•研究生教育(25项)•招生与就业(10项)•留学生与国际交流(22项)•图书(7项)面向二级单位的主题数据展示校级层面DSS数据分析与展示服务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QV)--学校层面利用图书馆知识资源数据--提供数据服务论文年度分布复旦大学1980-2013年Web of Science 论文年度分布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论文数比对数论文院系分布(前33位)复旦大学1980-2013年Web of Science 论文院系分布200040006000800010000化学系物理学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华山医院高分子科学系基础医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院材料科学系生物医学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先进材料实验室现代物理研究所管理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分析测试中心脑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附属华东医院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微电子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附属金山医院经济学院通讯作者分布(前40位)复旦大学1980-2013年Web of Science 论文通讯作者分布50100150200250300350400赵东元余龙金国新葛均波魏益民吴劼周鸣飞武利民唐克轩金亚秋邵志敏陈芬儿杨芃原武培怡吴宇平傅正文黄维李富友丁建东夏永姚张祥民王斌黄骏廉毛裕民刘天西邓春晖汪长春陈刚曹勇孔继烈贺林陈天平戴维林周锡庚汤钊猷周水庚章忠志范康年贺福初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服务业务部门。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最新版)目录1.报告背景与目的2.报告发布时间与地点3.报告主要内容4.报告结构与特点5.报告意义与价值6.下一步工作计划正文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是为了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综合研判我国高校信息化总体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国家、省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信息化企业提供服务,为高教信息化研究者提供基础素材而编写的。

该报告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共同开展高校信息化发展监测研究,收集了 2021 年度高校信息化发展监测数据,并于 2023 年 4 月 27 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高校信息化学术年会作为会议材料发布。

报告主要包括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报告从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报告的结构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报告对 2021 年度高校信息化发展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汇总和整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其次,报告对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最后,报告还展望了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的发布对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可以为政府、高校和相关企业提供有关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而且还可以为高校信息化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

同时,报告的发布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报告的建议,下一步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二是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信息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中安威士应邀参加“2017年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学术年会”

中安威士应邀参加“2017年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学术年会”

中安威士应邀参加“2017年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学术年会”为深入贯彻国家领导人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行业交流互动,提升高校网络安全整体防控能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于2017年11月8日-11日在厦门举办了“2017年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学术年会”。

本次会议以“智慧校园与网络安全”为主题,国内200多位高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中安威士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戴林教授,中安威士副总经理周文选、渠道总监周礼、教育行业总监韩华等应邀参加。

教育部、公安部领导对网络及数据安全最新政策和面对的形势做了精彩的阐述。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的20多名前沿网络安全专家以及部分企业代表,介绍了在网络安全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

会议中,上海交通大学顾一众教授做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组年度报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领导舒华讲解了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黄道丽主任介绍了《网络安全法》的落地实施与执法实践,并重点提到了国内第一例高校数据泄露,违反《网络安全法》的处罚事件。

中安威士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林以《网络安全法》为线索,分析了高校面临的数据泄露问题及应对技术。

他表示,目前数据安全问题凸显,形势严峻,我们不应该存有侥幸心理。

而针对高校特点,建立由业务处室和信息部门共同负责的数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全方位的数据安全平台对高校数据安全保护尤为重要。

戴林教授的演讲切中高校数据安全的痛点,引起了参会代表的热切关注和思考。

其他专家和企业代表也分别对高校网络安全的各种问题发表了专业报告。

会中还对全国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运维挑战赛获奖团队进行了颁奖。

中安威士副总经理周文选向与会者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

公司专注数据安全产品的研发,将戴教授科研团队的成果产品化,是国内数据安全领域技术最领先,产品最全面的公司。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

学生学生管理数据生管理数据子集管理数据子集 子 集
教 学 管 理 数 据 子 集
教 职 工 管 理 数 据 子















据 子
据 子
理 数 据



办 公 管 理 数 据 子 集


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cont.)
代码(Code)是信息标准中重要的部 分,它规范了数据的取值范围;
实施与监督 Enforcement & Intendance (cont.)
现存问题2: 1 采用GXXXBZ代码也是实施标准的重要部分 2 代码表内容不能由用户自定 3 XB-学校代码要我们拿出方案,与用户讨论
实施与监督 Enforcement & Intendance (cont.)
系统开发者:认真看懂标准
出版
预阶段
立项
起草
九个阶段
征求意见
批准
审查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中更 欢 提欢 迎 出迎 大 宝大 家 贵家 指 意在 正 见实 ! !施
使 用
End
GXXXBZ
个学校取走了PDF文件。 ■ 在中心内部办公网上,存有完整Excel文档,
使用非常方便。
展望 looking forward(cont.)
要建立GXXXBZ的应用平台
■ 便于维护修订信息标准 ■ 便于用户使用,实施数据表的建立。
展望 looking forward(cont.)
阶段划分
废止 复审
目 标 Object
1. 为了满足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使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 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 现校内各业务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科研课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科研课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科研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教师教育分会科研课题是为了研究和探索我国高校教师培养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个课题的目的是要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为高校教师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为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国高校教师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

虽然我国高校的教师培养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教师培养的质量不高、教师培养体系滞后、教师培养的向心性不够、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不够先进和实用等等。

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教师教育分会科研课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和探索我国高校教师培养的现状,制定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改革方案,推动高校教师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研究我国高校教师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时,我们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是教师培养的质量问题,即如何提高高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如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等;二是教师培育体系问题,即如何构建现代化的高校教师培养体系、如何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等;三是教师培训的向心性问题,即如何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到高校从事教师工作、如何留住优秀教师等;四是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问题,即如何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如何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对高校教师教育的研究和探讨,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先进的理论体系;其次,要注重实践和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此外,还要注重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荣誉感,以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素质人才。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教师教育分会科研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才能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培育的问题,并且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培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理事会名单(中小学、中专部分)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理事会名单(中小学、中专部分)

山东省五莲县教育局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胜利三十九中学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 中学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三 中学 山东省寿光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卢垮高级 中学 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学 J 、 上海市金英小学 海市浦东新区莲溪,学 J 、
山东省寿光市田马镇第一初级中学
维普资讯
副理 事长
刘彭 芝 刘 景鸿 朱
庆 何
诚 吴
军 宋京华
李勇龙 陈醒 初
房雨林
林挺庆
罗晓 中


郑文达 段振华 唐东斌 黄 常务理事 丛冠新 冯 杜
劲 黄哲煌
冀 刘 自朝 刘学军 刘忠泽 刘信生

鸣 何宪才 何 爱军 张永强 张光铎
张虹波 郭云海
文 卢 同朱 卢登雄 伟 刘 畅
叶应枝 刘 何 张 春 兵 恺 孙立平
杰 任世 伟 任如 怀 任学宝 刘 汤
刘建平 刘铁马 刘福林 潮 闰文永 严水冬 华 张 治
孙宏辉 庄震 海 曲 兵 朱 国昌 朱建宏 朱明武 朱 河源 江秋 明 何效慈 余 张 玲 张
广东梅州市华南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智慧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广东舞蹈学校 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广西柳州市第—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教育信息中心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西区子弟学校 云南昆明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春苑小学
北京市商务科 技学校
平 简文胜 雷辕生 鲍 巍芳 缪立德
理 事单 位 :( 名 不 分 先 后 , 均按 笔 画排 序 ) 排
AMD ( 中国)有限公司 A C冠捷科技集团 O
上海市教委信息 中心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山东公路高级技 工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委会区域技术交流会申请流程与审批表
根据《青年委员会会议管理细则》,青委会区域技术交流会是青委会支持会议,旨在鼓励各地区信息化建设交流,促进各地青年委员组织开展各种类型技术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一、遵循原则:
1.明确会议主办方为发起单位,会议最终解释权在主办单位。

2.青委会根据《会议管理细则》的规定,结合主办单位的需求给予支持。

二、申请流程
1.会议主办方向青委会提出会议举办申请
1)请会议主办单位填写《青委会区域技术交流会审批表》(见附件二);
2)以会议举办时间为限提前两周递交;
3)由主办单位所在区域的负责委员接受申请(联系方式见附件一)。

2.青委会审批备案及回复
4)由区域负责委员进行审核;
5)审核通过后报学会秘书处备案;
6)由青委会工作例会或其他方式审议;
7)申请递交后5个工作日内回复给申请单位。

3.青委会协调学会提供相关支持
8)根据申请方需求提供相关支持。

青委会区域技术交流会审批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