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的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变化坚定不移的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为什么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决定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理想和共同追求。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条件;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赢得了广泛赞誉
第三,这是由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决定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利益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这也使当今世界各国间的合作与竞争呈现出新的特征。各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各国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联,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大小强弱,只有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发展内涵2.和平内涵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1.对中国的意义2.对世界的意义四、结论正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发展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发展内涵还包括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2.和平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和平内涵体现在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坚决不走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而是致力于与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1.对中国的意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
通过这一道路,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僵化到开放创新的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2.对世界的意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范例。
在这一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同时,中国的发展成果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
三、结论总的来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条道路既是我国发展的成功之道,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中心内容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维 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 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 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所以在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就曾经讲说过一句 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概述了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所在,发展才是硬道理命题包含以 下四个方面: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发展问题。
它是一条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 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 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兴大国走了一条 依靠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对外扩 张以争夺霸权的道路。欧洲的发展与它的扩张同时 并举。这一过程充满血腥味,表现为欧洲对其他地 区的武力征服。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在和平与发展时期,我们强调的是走和平发展之路。 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 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 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 ,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通过自身 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 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十二 五”时期(2011—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 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今后5年,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 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 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过全国 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 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同时,中国将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汇合点,促 进各国共同发展。 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集中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为了实现上述目 标,中国决心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2019届政治讲义2 第八单元 第20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20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考点展示] 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核心考点一当前的国际形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闪记警示不能因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否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不能因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认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趋势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3.国际竞争表现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实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提醒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国力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多种力量的协调发展。
4.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1)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的(2)中国的主张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用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拓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杜正艾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是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论述言简意赅、亮点纷呈、立意高远,报告对中国外交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角色和战略内涵进行了准确、清晰、科学的定位。
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国外交战略提升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应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明确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倡导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与传统国际关系不同。
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了明确的阐述,包含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相互尊重。
强调的是,要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要一律平等,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要尊重各国根据各自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内政。
第二个关键词是公平正义。
强调的是,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
要尊重彼此的关切、照顾彼此的利益,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制定平衡反映各方利益和关切的国际规则,确保各国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营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高考政治两会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专题13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专题13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热点背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与主要大国沟通对话与协调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拓展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
积极为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中国建设性方案。
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考点链接】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和平与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这是当前全球格局中的稳定板块。
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是多数国家的战略取向和共同诉求。
世界各国间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大国互动频繁并总体保持合作态势。
2.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构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等等。
这是由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3.中国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对于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应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间的对话谈判寻求和平解决。
4.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全面参与区域合作,积极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不懈努力。
5.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基本方向不会改变,致力于同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的政策主张也不会改变。
中国积极推动朝核、叙利亚、委内瑞拉等地区热点问题和平解决,努力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最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精品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篇一:谈谈你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物电11(4)班鲍旭东11223335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而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
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
其次,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
这既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是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原则。
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取得胜利后,尽快发展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使之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成为中国社会长期面对的基本矛盾。
在安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者:王晋京耿国祥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2期摘要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和平发展国际环境世界和平作者简介:王晋京、耿国祥,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4-293-01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啥意思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那么,什么叫和平发展道路?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四个发展”。
第一个途径是中国不争霸,永远不称霸;第二个途径是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四个发展”是,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什么正是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庄严地宣布:中国要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历了连绵起伏的战争磨难,广大人民群众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战争造成了无数生命财产的毁灭。
世界各国人民痛恶战争,向往和平,渴望发展。
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严重战争创伤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更加期望消除国家内乱,维护地区稳定,他们与同样渴望安宁的发达国家民众一道,形成了声势空前的和平浪潮。
第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基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作出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追求,努力实现和平发展,始终是中国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中国历来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现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我们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信念使然。
(完整)《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版
导论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
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论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论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作者:李燕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3年第6期李燕提要: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时代主题,这是对国际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清晰判断。
这一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1世纪前十年的发展,为新世纪的腾飞奠定了良好开端。
尽管和平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依然坚持走和平之路,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利益交汇点+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使21世纪成为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纪。
关键词:十八大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传统的国家相互依存、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的情况下,国家间交往要求更多地以互利、双赢、共赢为目的。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根据本国同情国力、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同的方向发展,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扩大各方利益交汇点,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使21世纪成为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纪。
和平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完善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选择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时代主题的重大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资本主义世界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立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曾作出“战争与革命”的判断,提出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百家论坛,孙向阳约3460字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涵义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可供选择的道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伴随着战争和武力征服的发展道路,西方大国的发展和崛起大都走的是这条路;第二条是在西方大国扶持下发展和崛起的道路,战后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就是在美国的扶持下获得迅速发展的;第三条是和平发展道路,就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
面对这三条道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着眼发展,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最初又被称为“和平崛起道路”,是由郑必坚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首度提出。
2004年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也说,“中国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2004年8月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从最初的学术概念,到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和平发展道路”是“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
这里所说的“和平”,首先是国内和平,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同时是国际和平,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精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2010年7月19曰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全体会议发言时强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 A )①立足中国国情,顺应了时代潮流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④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这表明( A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在国际社会居于主导地位③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我国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巴基斯坦财政陷入困境。
中国政府已经同意提供给巴基领坦五亿美元救急,将来还会增加援助金额,而且不时加任何政治条件。
这一材料充分说明了( B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④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进人21世纪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核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作为有核国家,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亚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这表明( D )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③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胡锦涛主席曾多次指出,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3年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一、单选题(共50题)1、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OA.1%B.2%C.3%D.4%答案:C2、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
A.1006万B.1106万C.1206万D.1306万答案:C3.全国两会是哪两个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答案:C4.下列哪项属于两会的机构O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5、2023年为有力支持政策落实,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A.减税降费,大幅增加B.减税降费,略有减少C.缓税缓费,大幅增加D.缓税缓费,略有减少答案:A6、2023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人、实现oA.1200万,大幅增加B.3200万,大幅增加C.2000万,稳中有增D.3200万,稳中有增答案:D7、如期打赢,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A.蓝天保卫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蓝天保卫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C8.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政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 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 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 全国政协代表答案:A9.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国务院答案:A10.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行政单位不包含哪项:A,县乡B,全国C.省级D.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答案:A11.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共处、互相监督、肝胆相照、互惠互利B.和平共处、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互惠互利答案:C12.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是()年:A.3B.4C.5D.6答案:C13、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元,五年年均增长A.117万亿,3%B.117万亿,5.2%C.121万亿,3%D.121 万亿,5.2%答案:D14.下列有关两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议案”和“提案”提出的主体不同B.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C.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是“议案”1).“议案”一经提出就具有法律效力答案:C1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组成部分A.党派B.团体C.方面D.宗教答案:D16.我国设有几级人民代表大会?①全国人大;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③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⑤乡、镇人大;A.五级①②③④⑤B.四级①②③④C.三级①②③D.二级①②答案:A17.人大代表间接选举方式的选民资格不包含下列几项:A.中国公民B,年满18周岁C.共产党员D.未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答案:C18.下列哪项机构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A.国资委B.国务院C.人大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答案:C19.全国人大常委会不能制定以下哪种法律?A.行政处罚法B.刑法C.国家赔偿法D.教师法答案:B20.政协委员的任命不包括哪一步骤:A.提名推荐B.协商确定建议名单C.人大审议建议名单D.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答案:C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审议政府工作答案:D22.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16字方针不包括哪项:A.长期共存B.团结互助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答案:B20.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
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
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16年第12期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
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
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篇)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篇)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题C(2023秋)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答:和平是各个民族、国家所期盼的及追求的,实现和平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目标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每个国家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国家的发展再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之前的那种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建设已经背离了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需要及世界时时联系及沟通的。
此时,就需要因势利导,因时适变,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路子来。
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中国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中国需要发展,人民需要发展。
和平发展是中国广大人民的真实愿望,它及每个人息息相关。
如何将和平和发展联系起来,如何在和平的前提下发展本国经济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当今世界,和平及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各个国家及人民无不希望及倍加珍惜世界相对和平的时期,努力的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及繁荣。
而当代中国的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篇一:谈谈你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物电11(4)班鲍旭东 11223335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而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
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
其次,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
这既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是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原则。
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取得胜利后,尽快发展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使之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成为中国社会长期面对的基本矛盾。
在安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6讲 作业
第13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6讲作业第十三章作业单选题: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b)。
A.捍卫国家利益、谋求中国发展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拓展外交渠道、提升中国形象D.维护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多选题:2.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ab)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和平B发展C合作D共赢3.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ac)放在第一位。
A国家主权B安全C国家利益D维护世界和平4.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a)。
A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B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C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D建设和谐世界的要求5.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abc)。
A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B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C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D对中国国情的把握6. 新型国际关系,“新”在(abc)。
A相互尊重B公平正义C合作共赢D外交理念7. 中国始终把坚决(ac)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维护国家主权、安全B维护国家核心利益C发展利益D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8. 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是(abcd)。
A大国是关键B 周边是首要C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上,要(abcd)。
A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B以协商化解分歧C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10.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abcd)的伙伴关系。
A平等相待B互商互谅C互学互鉴D平等协商11.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十九大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为什么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因势利导,因时适变,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路子来。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迅猛进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俨然成了“地球村”。
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已是一种“利益共同体”。
那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以武力征服、威胁别人,或以非和平手段谋求发展空间和资源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
那种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各种理由拉帮结伙,一方或几方就想独揽世界事务的做法,也越来越不得人心。
各国唯有同舟共济而不是同舟共“挤”,同舟共渡而不是同舟共“斗”,才有出路。
在现代,国家应该要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
事实证明,以军事联盟为基础的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的安全观念,无助于保证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长久和平。
只有倡导新安全观念,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新世纪头20年由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大国关系相对平稳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提供的发展机遇就可能丧失。
当今国际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局势,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
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xiongkc | 2009-04-26 21:22:12∙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
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添加评论评论读取中...取消∙nk0207 | 2009-09-09 19:39:12∙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在人类文明史上,大国崛起往往伴随血腥和战争。
一个日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将会展示出什么样的形象,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这些论述鲜明回答了中国在国际上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阐明了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和方向,既坚持了中国外交方针的一贯原则,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申明了中国对当今世界一些重大问题的基本态度,更是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的响亮回答。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外交方针的一贯原则。
当今世界尽管存在着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刻矛盾,单极和多极的激烈较量,形形色色的局部战争,以及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各种各样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但是,从大局、主流、根本趋势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外交实践中,中国从来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的坚定力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度申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潮流,切合时代主题,符合我国追求和平发展的一贯原则和立场,有利于澄清外界的各种无端猜测和疑虑。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主题是发展。
中国的发展战略归结起来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和平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方向在对外领域的自然延伸,是中国国家本质在国际上的自然展现。
中国人民高度珍视和平的价值,在集中精力建设自己国家的同时,把争取良好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作为保障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追求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这样的宗旨和追求,充分表明我们是始终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问题的,是在兼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决定我们的发展道路的。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始终不渝的战略选择,贯穿我国对外工作各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这些部署充分体现和平发展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手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坚强决心。
和谐世界”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
西方国家对华采取敌对封锁政策,周边国家对新中国心存疑虑,如何实现中国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友好交往,突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成为新中国领导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定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准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4年6月底,周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了会谈,并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双边关系的原则。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了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会上少数代表发言攻击新中国。
周总理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求同存异”的思想。
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是来寻求共同的基础,不是制造分歧的。
“求同存异”就是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放在一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找共同点。
周总理的讲话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赞同。
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写入万隆会议公报。
自那时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