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葡萄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葡萄酒是一种古老而受人喜爱的饮品,它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壤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的葡萄酒文化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葡萄酒的历史、生产工艺、品鉴方式以及在社交场合的使用等方面对中西方葡萄酒文化进行对比。
一、历史与传统中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历史悠久,但起源和发展有所不同。
西方葡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希腊,后来传入罗马帝国并得到推广。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传播也促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教堂成为了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和贮藏场所。
在欧洲,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成为了葡萄酒的主要产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葡萄酒文化。
相比之下,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起步较晚。
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但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近年来,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二、葡萄品种和产区中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在葡萄品种和产区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的葡萄酒以欧洲为主,主要品种包括赤霞珠、黑皮诺、霞多丽等。
法国的波尔多、勃艮第、香槟等产区以及意大利的托斯卡纳、皮埃蒙特等产区都享有盛誉。
这些产区的气候、土壤和传统的酿酒工艺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中国的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宁夏等地。
中国的葡萄酒品种丰富多样,包括赤霞珠、夏洛、长相思等国际品种,以及宜宾、秦香葡等本土品种。
中国的葡萄酒产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也在品质上有所提升。
三、生产工艺和酿造技术中西方的葡萄酒生产工艺和酿造技术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国家的葡萄酒酿造过程注重传统工艺和手工操作。
例如,在法国的勃艮第产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木桶发酵和储存方式,这赋予了葡萄酒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西方国家还注重葡萄酒的陈年和储存,一些高档葡萄酒需要长时间的陈年才能达到最佳的品质。
中国的葡萄酒酿造过程更加注重现代化和科技化。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篇一: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财务管理09-1姓名:刘鑫学号:540906070126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摘要: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
酒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与文化一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在中西方呈现出其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民族特性。
现在仅从中西方葡萄酒的历史,有关葡萄酒的诗词,葡萄酒礼仪,酒器方面,人们对待葡萄酒的态度,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消费心理等方面进行粗浅的对比。
关键词:酒史、酒词、葡萄酒礼仪、酒器、生产工艺中西方葡萄酒历史: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商代我国就已出现葡萄酒,唐元两朝达到兴盛,自明朝开始逐渐淡化,清朝时更加衰败,直到清末华侨张弼士创建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近代葡萄酒业才开始起步,但连续的战乱,使葡萄酒业苟延残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几乎关闭,解放后我国葡萄酒业才有了长足发展。
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
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
1914年,公司正式出酒,即在当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最高优质奖章。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所产的红葡萄酒、白兰地、味美思,以及用欧洲著名优良葡萄品种命名的“雷司令”、“解百纳”葡萄酒等荣获金质奖章,自此烟台葡萄酒名声大振。
此后,太原、青岛、北京、通化相继建成葡萄酒厂。
这些厂的规模虽不大,但我国葡萄酒工业己初步形成,葡萄酒的消费面扩大。
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的摧残,官僚资本的掠夺,我国的葡萄酒业难以生存,连赫赫有名的张裕葡萄酒公司也难以维持,于1948年公司宣告破产。
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对葡萄酒的研究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还不是非常繁荣,研究范围还比较窄,主要是葡萄酒栽培技术的读物。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酒是全球公认的一种文化符号,它在不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含义和方式。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源于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
以下是中西方酒文化的一些主要差异。
首先,中西方的酿酒历史不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造酒的国家之一,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多年前。
而西方国家的酿酒历史相对较短,主要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其次,中西方的酿酒原料和酒种类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主要酿酒原料是谷物,如大米、小麦和玉米,而西方国家则以葡萄为主。
因此,中国主要的酒种类是白酒、黄酒和米酒,而西方国家主要的酒种类是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起泡酒。
第三,中西方的饮酒习俗和仪式也不同。
中国的饮酒习俗强调团结和喜庆,通常是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中饮酒,比如婚礼、生日和春节。
在宴会上,主持人会为客人倒酒,这代表着主人的尊重和好客。
而西方国家的饮酒习俗更注重个人的享受和品味,人们通常在晚餐时品尝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有时会进行品酒会来品评不同的酒款。
此外,中西方的饮酒文化也反映在其饮酒态度上。
在中国文化中,饮酒被认为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共同饮酒来增进人际关系和友谊。
而在西方国家,饮酒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享受和放松的方式,人们更注重个人的品味和喜好。
最后,中西方的酒文化也在法律和礼仪方面有所不同。
中国是一个饮酒礼仪非常重要的国家,有许多古老的饮酒礼仪和习俗。
而西方国家在法律上有更为严格的酒精限制,对于酒后驾驶等问题更加重视。
综上所述,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酿酒历史、酿酒原料、饮酒习俗和仪式、饮酒态度以及法律和礼仪等方面。
虽然存在差异,但酒文化无论在中西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法国和中国的酒文化有何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酒文化有何不同?饮酒在法国和中国都是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但两地的饮酒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是法国和中国酒文化的几个不同点。
1. 酿造方法法国葡萄酒的酿造方法非常复杂,酒庄通常会注重葡萄的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方面。
葡萄酒的品质与年份有关,法国红酒的陈年也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中国的酒文化注重手工艺,大多数中国的白酒和黄酒都是通过发酵来制作的。
中国的土豆酒和米酒也很有名。
2. 酒文化礼仪在法国,品尝葡萄酒有严格的礼仪,包括正式的品酒法和排比的品尝步骤。
相比之下,在中国,酒文化注重热情和场合,通常是在酒席上,互相干杯表示诚挚的友谊。
中国的酒席通常需要吃点小菜和聊天,以彼此之间的交流为主。
3. 酒水的选择在法国的饮酒文化中,红酒和白酒非常流行。
法国红酒的种类非常多样化,法国酒商通常会为各种场合准备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如敞开式、停车式和餐桌式等。
而在中国,白酒和黄酒是最受欢迎的酒款,通常用于宴请客人和自己享用。
此外,中国的茶饮也非常流行,如绿茶、红茶和酸梅汤等。
4. 饮酒习俗在法国,饮酒经常论及文化、艺术和文学方面的话题。
在热烈的对话中,法国人通常会醉倒在酒吧和餐馆里,感受到饮酒的愉悦体验。
相比之下,中国的酒文化更注重宗教和道德方面的讨论,人们会在饮酒时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人生哲学。
5. 年龄限制在法国,法律允许18岁的人可以饮酒。
如果在公共场合饮酒时过于嘈杂或过于醉酒,法律可能会采取制止措施。
相比之下,中国的饮酒年龄限制是21岁,而且饮酒时要注意社交礼仪和文化习俗。
总之,尽管法国和中国的酒文化有许多不同,但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酒习俗和历史。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不同饮酒文化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尊重彼此的文化。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PPT31页)
中国古代的饮酒游戏
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 游戏。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汉唐 时期极盛,宋代以后,逐渐衰落下去, 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流觞曲水
所谓“流觞曲水”,是选择一 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 序安坐于潺潺流水边,一人放 一盛满酒的杯子从上流顺流而 下,酒杯停在某人面前就取而 饮之,再乘微醉情怀,作出诗 来。
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 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 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 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 产生的美妙作用,一下:ppt宝藏意心山的在
蕴而水那于
丰寓之样“
富 的 饮 酒 趣 事 。
,
之 酒 也 ” 因 此 留
,
间 也 ” “ 山 水 之
,
“ 醉 翁 之 意 不 在
,
味 外 之 味 ” 就 像
下乐酒欧
了 很 多
,
得 之
,
在 乎
阳 修 说
Is "taste" of flavor outside, like ouyang xiu said, "in the wine inebriate of weng, care between landscape", "landscape, the wine of the heart and combine", thus leaving a lot of rich connotation of drinking.
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 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 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 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 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 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 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 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 妙作用,在于“味外之 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 样,“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因此留下了很多意 蕴丰富的饮酒趣事。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PPT31页).pptx
Chinese wine various kinds of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feudal hierarchy, to represent different identity through different wine. Wine is divided into 369 wait, just like ancient robes with levels of label.Different people use different wine, wine exist completely is to identify and highlight the identity of drinking.
Liquor-making raw materials are mainly wheat ,sorghum and rice.
中国酿酒原料主 要有小麦、高粱 和粟、稻谷。
westward :Grape wine
Many in the west of the wine, The most distinctive and famous belongs to fermented wine and to the brandy is distilled wine, They use almost one hundred percent of the grapes.
The west mainly grape as raw material, Exquisite material as the core, barrels and pits as the guarantee, and unitary fermentation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wine brewing, grapes up is the most important leading role, Man's labor is play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谈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谈中西方酒文化差异摘要: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酒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西方对酒的看法有着不一样的差异。
一:酒的概念酒是以谷物、水果、花瓣、种子或其他含有丰富糖分、淀粉的植物,经糖化、发酵、蒸馏、陈酿等生产工艺而生产出来的含有食用酒精的食品,是由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
二、酒的种类纵观各类酒品不难发现,东方以酿造米酒为主,而西方则以啤酒和葡萄酒为主。
中西方酒在种类上的差异也与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异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在农耕时代初期,中西方由于地理及气侯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农作物种类,华夏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米类,黄河流域以种植抗旱耐瘠薄土壤的粟(小米、谷子)为主,而长江流域多栽培性喜高温多湿的稻(大米),古代的华夏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沃土良多,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因此米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一直用小米、大米等谷物制造米酒,因此,中国盛行的是“米酒文化”。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且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或者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许多地方的气候和土壤等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却对葡萄的生长非常有利,因而,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
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化”。
可见,中西方酒种类之不同,反映出的是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农耕文化。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而多样的饮品,已经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数千年之久。
在众多的葡萄酒品种中,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而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在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也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性和魅力。
一、红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红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葡萄酒品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早在公元前7000年,人们就开始培植葡萄并酿造出红葡萄酒。
古代的罗马、希腊和埃及等文明古国都有着丰富的红葡萄酒文化。
红葡萄酒的文化背景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欧洲,红葡萄酒被视为高雅、奢华的象征,常与宴会、聚会等正式场合相结合。
红葡萄酒所代表的文化价值也源于其品质的独特性。
红葡萄酒通常具有醇厚、浓郁的口感,其多样的香气和口味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
同时,红葡萄酒也与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如葡萄酒品鉴、美食搭配等。
二、白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白葡萄酒作为红葡萄酒的姊妹品种,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东地区。
埃及、希腊等古代文明古国也都有着白葡萄酒的酿造和饮用历史。
白葡萄酒的文化背景也是多元而丰富的。
在欧洲,白葡萄酒通常与轻松、宜人的场合相结合,在户外野餐、阳台聚会、家庭聚会等场景中常被人们所喜爱。
白葡萄酒具有清爽、明亮的口感,其清淡的香气和口味使人感到清新宜人。
白葡萄酒的文化价值也体现在其多样性上,不同品种的白葡萄酒在风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文化交融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虽然在历史和文化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文化交融。
这种交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葡萄酒文化的活动中,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常常在一起出现,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感需求。
无论是宴会、聚会还是私人品鉴,人们往往会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同时提供,以使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进行选择和享受。
葡萄酒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
葡萄酒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葡萄酒,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广泛分布的酒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葡萄酒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远古时期,而它的文化背景则涉及到各种地域、语言、传统和仪式。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两个方面来探讨葡萄酒的世界。
一、文化背景1.古埃及文化:古埃及是葡萄酒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明中心,他们用葡萄酒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同时,葡萄酒也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高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享用。
2.古希腊文化:在古希腊,葡萄酒与神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与葡萄酒伴侣般存在,他是欢愉和宴饮的代表,使得葡萄酒成为古希腊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罗马文化:自公元前2世纪开始,葡萄酒成为了罗马帝国最流行的饮品之一。
罗马人广泛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葡萄酒扮演着体现实力、财富和高尚品位的象征。
4.基督教文化:葡萄酒在基督教的圣餐仪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象征着耶稣的血。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对葡萄酒的需求也因而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5.法国文化:法国是全球葡萄酒产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葡萄酒文化的重要代表。
法国葡萄酒以其优质、多样化和浓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二、历史演变1.古代:在古代,葡萄酒主要由中东地区传播到欧洲。
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兴起推动了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的进步,葡萄酒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商品和商业交流的媒介。
2.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见证了葡萄酒的教会化。
修道院是当时葡萄酒生产的主要场所,他们以酿酒为手工艺品,并把葡萄酒作为礼物和草药酿造的方式,酒类的生产和消费形成了一种修道院传统。
3.近代:近代以后,葡萄酒在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下,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
葡萄酒的产地、品种和风格也得到了大量的扩展和多样化。
4.现代:在现代,全球各个国家都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葡萄酒,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葡萄酒由一种民众饮品逐渐发展为高端品牌,成为温暖舒适、无拘无束情调的象征。
法国和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有何差异?
法国和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有何差异?葡萄酒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同时也是两个古老文明——法国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
虽然葡萄酒在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法国和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还是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
一、历史和文化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希腊人将葡萄种子带到了现代法国领土的地中海沿岸地区。
之后,罗马人入侵法国,将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大力支持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通过葡萄酒仪式来隆重地庆祝神圣的宗教节日。
与此不同,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历史还比较短暂。
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批葡萄酒是在唐朝时期由大食(即阿拉伯)传入的。
但葡萄酒直到清朝才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的饮品,当时还是主要面向西方的新教传教士和外国领事。
二、品种和酿造工艺法国的葡萄酒种类繁多,根据产区不同可以分为波尔多、勃艮第、香槟、隆河等多个产区。
每个产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候、土壤和葡萄品种,这也是法国葡萄酒所具有的一大特点。
同时,法国的酿酒师们善于利用不同葡萄品种的特点,通过不同的酿造和陈酿工艺,将葡萄酒酿造成品质优良、口感丰富的美酒。
相比之下,中国的葡萄酒种类相对较少,主要种植的葡萄品种有金手指、卡本内等。
另外,中国的酿酒师们在酿造过程中往往不太关注葡萄品种的特点,更注重酿造工艺的掌握。
一些中国的葡萄酒品牌在酿造过程中大量使用工业化生产设备,以追求成本和产量上的优势。
三、文化传承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在历史漫长的时间沉淀中形成了许多固守、传承的方式。
法国葡萄酒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它深深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法国的酒庄、葡萄园、酒俗等文化衍生物也成为了文化遗产。
相比之下,中国的葡萄酒文化的传承仍在不断建立和完善。
许多中国的葡萄酒品牌正在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酿酒技术相结合,以优秀的口感、标志性的设计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推广来提升品牌价值。
中西方酒水文化差异
中西方酒水文化差异酒水文化是指关于酒和饮酒方式的传统、规范和习惯的总称,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西方酒水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酒类的种类:中西方的酒类种类有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啤酒、葡萄酒和烈酒是最常见的酒类。
啤酒是西方文化中非常普遍的饮料,在许多社交场合和聚会中都能见到。
葡萄酒在西方国家也有很高的地位,是很多人用餐时的常饮品。
烈酒如威士忌、伏特加和龙舌兰等也非常受欢迎。
而在中国,白酒是最常见和重要的酒类,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
此外,中国还有黄酒、米酒、果酒、啤酒等多种种类的酒。
2.饮酒仪式:中西方的饮酒仪式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品酒被视为一项艺术,人们会注重酒的口感、香气和颜色等细节。
在品酒时,人们会仔细品味每一口酒,并用专业术语来形容酒的特点。
此外,西方人喜欢使用特定的酒杯来喝酒,因为酒杯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影响酒的口感。
而在中国,喝酒往往与宴席和社交活动相关,人们用酒来展示自己和交流感情。
在喝酒时,人们通常会举杯邀酒、互相敬酒,并有许多饮酒的规矩和礼仪。
3.酒文化的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对待酒的态度和地位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饮酒被视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人们可以在酒吧、酒馆或家中放松身心,享受酒所带来的愉悦和社交。
酒的消费和品质也与社会地位和身份有关。
而在中国,酒在社交场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交际的手段。
在中国的宴席上,人们通常都会喝酒,并通过举杯敬酒来表达敬意和友好。
饮酒时,个人的胆量和能力常常被认为是勇敢和豪爽的象征。
4.饮酒的影响:中西方的饮酒习惯和观念也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西方,饮酒被普遍接受且认为是正常的消费行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公共场所饮酒。
但过度饮酒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
与此相比,中国对酒的态度更加复杂,既看重酒的社交功能,也警惕酒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会对酒类的生产和销售严格管理,并设置了许多酒驾和限酒的法规。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一、背景介绍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类,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在历史、生产工艺、品味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葡萄酒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二、历史渊源1. 中方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时期,中国就有了酿造葡萄酒的记录。
中国古代葡萄酒文化注重酒的仪式和礼仪,被视为高雅之物。
2. 西方葡萄酒文化西方葡萄酒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中世纪,葡萄酒成为了基督教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被视为神圣的饮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葡萄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
三、生产工艺1. 中方葡萄酒生产工艺中国的葡萄酒生产工艺注重传统工艺和自然发酵。
常见的工艺包括手工采摘、木桶发酵和陶罐贮藏。
中国葡萄酒以红酒为主,注重酒体的醇厚和口感的柔顺。
2. 西方葡萄酒生产工艺西方葡萄酒生产工艺注重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应用。
常见的工艺包括机械采摘、不锈钢罐发酵和橡木桶陈酿。
西方葡萄酒以红、白、玫瑰三种类型为主,注重酒体的复杂性和口感的多样性。
四、品味习惯1. 中方葡萄酒品味习惯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品味习惯较为保守,喜欢酒体醇厚、口感柔顺的红酒。
中国人在品味葡萄酒时注重酒的色泽、香气和口感,将其与食物搭配,追求和谐的口味体验。
2. 西方葡萄酒品味习惯西方人对葡萄酒的品味习惯较为开放,喜欢酒体复杂、口感多样的红、白、玫瑰葡萄酒。
西方人在品味葡萄酒时注重酒的香气、口感和余味,将其作为独立的饮品享受,追求个性化的品味体验。
五、文化内涵1. 中方葡萄酒文化内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酒的仪式和礼仪。
葡萄酒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祝福、团圆和庆祝的象征意义。
2. 西方葡萄酒文化内涵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内涵多元化,与艺术、文学和生活方式相结合。
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享受和表达个性的方式,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六、结论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在历史、生产工艺、品味习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
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对酒虽然都喜爱,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造成中国人和西方人欣赏酒的角度有所不同。
下面是CN人才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欢迎阅读参考!~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种类不同现代,中国饮酒都是以白酒为主,啤酒为辅;西方国家饮酒主要是以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等为主。
在古代中国本土酒主要有白酒和黄酒。
白酒、黄酒的原料都是采用粮食作物蒸馏、发酵生产出的。
而在西方文明诞生地希腊,由于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葡萄的种植,所以西方是以葡萄酒作为代表的。
西方除了葡萄酒有名气,而啤酒也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创造发明。
在20世界初,啤酒开始传入中国。
酒具的区别中国与西方国家喝酒的酒具有很大的差别。
在中国古代,上层阶级喝酒都是用“尊”来喝的,而在下层阶级则用土陶碗来喝酒。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喝白酒时首先将酒倒在一个小酒壶中,再从酒壶中倒入到小酒杯中。
这样,喝起来比较优雅。
在西方,喝什么酒用什么酒杯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白葡萄酒酒杯底部宽肚,杯口要窄,这样便于香气集中在杯口且不宜飘散;宽肚是为了能让白葡萄酒充分与空气接触,有利于增加口感。
红葡萄酒杯子上身要比白葡萄酒酒杯修长一点,弧度也要打一点,但整体高度差不多。
香槟酒,酒杯为郁金香形状,杯身是直且是瘦长的。
啤酒杯,因为啤酒杯度数低,饮用量大,所以杯子的容积要大。
杯子的为平底的,有把柄。
就像我们平时和扎啤所用的杯子一样。
饮酒礼仪不同中国人饮酒注重的是氛围,西方人饮酒注重的是酒,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人饮酒体现饮酒对亲人的尊重、朋友之间的维护,是建立人脉的润滑剂。
中国酒文化受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酒桌上敬酒有主次区分,有年龄区分。
敬酒时要酒要满且不能溢出,要先干为净。
同辈人饮酒讲究劝酒,行酒令,划拳等助兴节目,使喝酒气氛显得热闹、高兴,体现一种热情好客的精神。
西方饮酒是一种对酒的尊重,不会借酒来建立人际关系。
饮酒时要调动头部的各个器官(眼、鼻、耳、舌)来享受美酒。
酒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酒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酒是一种古老的饮品,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西方文化中的酒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同时又有着融合的趋势。
本文将就酒的种类、饮酒礼仪、文化象征等方面,探讨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一、酒的种类中西方酒文化中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即是酒的种类。
在西方文化中,葡萄酒是最为主流的酒类,而啤酒和烈酒也广受欢迎。
葡萄酒被西方社会视为高雅的象征,通常与优雅、品味以及艺术相联系。
在饮用葡萄酒时,西方人通常较注重色泽、气味和口感等方面的品味和描述,还有专门的品酒师对酒进行评价。
与此不同,在中国文化中,白酒是最主要的酒类,它是中国人日常饮酒的首选。
白酒被视为中华传统酒文化的代表,其酿造历史悠久。
在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白酒常与尊师敬酒、亲朋好友团聚等传统文化相结合。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酒类,如茅台酒、汾酒等。
然而,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西方酒文化开始融合。
中国的葡萄酒产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西方葡萄酒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引发了中国葡萄酒消费的热潮。
同时,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接触和品尝各种西方酒类,西方酒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中。
二、饮酒礼仪饮酒礼仪也是中西方酒文化差异的明显体现。
在西方文化中,酒具备了社交的功能,酒桌上的饮酒礼仪备受重视。
西方人喜欢举办晚宴、派对等饮酒社交场合,在这些场合上,人们常常使用酒杯、酒瓶的方式进行饮酒,而且有一套独特的饮酒礼仪。
比如,拉开瓶塞的声音要清脆,饮酒时要注重避免碰杯,喝酒时要保持流畅的动作,等等。
中国的饮酒礼仪则更加注重亲密和友好的氛围。
在中国文化中,饮酒往往与人际关系的交流和亲情的表达相结合。
在中国的商务宴请、朋友聚会等场合,主人通常以举杯敬酒的方式表示敬意和友好。
而中国饮酒时注重尊重老年人,起酒时要敬酒给年长的长辈,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尊重。
尽管中西方酒文化在饮酒礼仪上存在差异,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加,双方的饮酒礼仪开始趋于融合。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含五篇)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含五篇)第一篇:中西方酒文化比较xx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系别: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7月 Comparison of the Wine Culture betweenChina and the West中西方酒文化比较摘要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酒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酒文化也是一样。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酒的源头、酿酒原料与酒的种类的差异,酒器,饮酒礼俗和饮酒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和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特别是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最后是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及发展趋势,展现了相互融合的一面。
关键词:中国西方酒文化比较Comparison of the Wine Culture betweenChina and the WestAbstract ’s daily lif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it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physical existence but also a cultural symbol.That is the symbol of wine culture.Wine culture is long standing and well established.Wine culture is one of the irreplaceable parts of a country’s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cultural sediment.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are basically different, and so is the wine culture.Though comparing the origin and the material and category of wine-making, drinking customs,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nd drinking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wine culture.Thus furth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value.Key words: China the west wine culture comparison目录1引言................................................................1 2中西方酒文化的起源..................................................2 2.1中国酿酒的起源.................................................2 2.2西方国家酿酒的起源.............................................2 3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3 3.1酿酒原料与酒的种类的差异 (3)3.1.1酿酒原料的差异...........................................3 3.1.2酒的种类的差异...........................................3 3.2酒器的差异............................................................3 3.3饮酒礼俗的差异........................................................4 3.4饮酒目的的差异........................................................4 4.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交流及发展趋势....................................6 4.1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6 4.2中西方酒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 (6)5结语................................................................8 注释..................................................................9 参考文献. (10)XX 学院学年论文1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是落叶归根的根源。
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酒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酒文化比较研究酒,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中西方文化中,酒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酒文化有着哪些不同和相似之处呢?下面我就从酿酒历史、酒俗习惯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酿酒历史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但是具体时间和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酿酒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且经过长期的文化演变,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体系。
中国有很多酒文化遗产,如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郎酒等等。
相比之下,西方的酿酒历史要比中国较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西方酒文化的代表饮品是葡萄酒,其酿造技术不断改进,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西方还有威士忌、白兰地、啤酒等其他酒类。
二、酒俗习惯虽然酿酒历史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酒俗习惯方面,中西方都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传统习惯。
在中国,喝酒是社交的一种方式,也是人情世故的一种表达。
中国人有很多喝酒的习惯,如敬酒、干杯、唠嗑等等。
每到节日和重大场合,都要喝上几杯酒庆祝,这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
而在西方,喝酒的方式则主要体现在宴会和社交场合。
在西方,酒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酒都有其独特的喝法和习惯。
西方人主要是通过品酒,喝一些高档的葡萄酒等来表达对待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三、文化内涵酒文化不仅体现在酿酒史和酒俗习惯上,文化内涵也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不同之处。
中国酒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阐释,反映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情感表达。
中国的酒文化中凝聚着“饮者皆诗人”的文化理念,融合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哲学智慧和文化传承。
西方人则更注重酒的品质和品味,强调的是个性化的酒文化,喜欢各种品尝不同的美食和酒,讲究的是享受和品味。
总的来说,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中方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而西方更注重其品质和品味。
但是,中西方酒文化同样也存在共通之处,如酒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喝酒都是为了共同的社交场合,同时酒也是一种表达人际关系和感情的工具。
中西方酒文化差别
中西方酒文化差别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
久远的诗人李白用优美的诗歌表达了东方人对酒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东方酿酒业的源远流长。
同样著名的葡萄酒之父巴斯德更是把葡萄酒比做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
因此,我们很难分出李白和巴斯德谁对酒更热爱一些。
对酒的喜爱虽然相同,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却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欣赏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一、酒种的不同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
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
中华文明产生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早成为农业大国,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就与西亚、中美洲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
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基础。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
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
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
酒杯方面:中国古代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闻名。
中国酒器以形象优美,装饰众多著称。
而且中国古代酒器大多是成套出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青铜酒器中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
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
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动人。
另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
但现在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西洋酒器。
西方酒器多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
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
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以被大多数中国家庭所接受。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照葡萄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从葡萄酒的生产方式、口味偏好到葡萄酒在社交场合的角色,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西方葡萄酒文化进行对照,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葡萄酒消费与传统。
一、葡萄酒的生产方式中西方葡萄酒生产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葡萄酒的生产通常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酒精度,以确保葡萄酒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西方国家注重葡萄品种的选择和葡萄园的管理,以获得更好的品质和口感。
相比之下,中国葡萄酒生产方式相对较新。
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经历了较短的发展历程。
尽管如此,中国的葡萄酒生产商正在不断努力提高酿酒技术和品质控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二、葡萄酒的口味偏好中西方葡萄酒的口味偏好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葡萄酒通常以干型葡萄酒为主,口感酸爽、清新。
西方人更加注重葡萄酒的酸度、单宁和果香等特点。
他们认为,葡萄酒应该具有较高的酸度和复杂的口感,以提供更好的品尝体验。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口味有着不同的偏好。
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喜欢甜型和半甜型的葡萄酒,这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有关。
中国饮食中普遍偏甜,因此甜型的葡萄酒更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接受。
三、葡萄酒在社交场合的角色中西方葡萄酒在社交场合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国家,葡萄酒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饮品,往往与正式的晚宴和重要的社交活动相联系。
西方人在社交场合中会谈论葡萄酒的品种、产地和品质,以展示他们对葡萄酒的了解和品味。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多地将葡萄酒作为一种新鲜的饮品来品尝和体验。
葡萄酒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往往被用作礼品,用于款待客人或者庆祝活动。
中国人在社交场合中更注重葡萄酒的品牌和包装,以展示他们的品味和身份。
四、葡萄酒文化的传统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传统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国家,葡萄酒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葡萄酒文化对比
【摘要】民族不同,酒文化的价值观也会不同。
笔者在比较我国的白酒文化与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在权利距离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2个维度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西方的葡萄酒在我国的品牌渗透,并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加以详细分析。
【关键调】跨文化传播;葡萄酒营销;品牌渗透
Comparison of wine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wine culture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s,due to different nations’values.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s liquor cultur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which represen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wer distance,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enetration of western wine in China’s brands,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uh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transcuhural communication;wine marketing;brand penetration
酒可以使人愉悦、兴奋、迷醉,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喜爱的饮料。
然而,酒的内涵又不仅局限于饮料的称谓,不仅仅是人类活动实践所产生的一种食物,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范畴:有与人类从事这项生产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规律,以及与饮酒行为关系密切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制度。
即某种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某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并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
我国的酒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价值观。
不同民族之间的酒文化因民族的价值观不同而有所差异。
西方的葡萄酒是一种情感性、文化性较浓厚的产品。
这种带有浓郁西方文化烙印的产品,在东方是如何进行文化渗透及传播的呢?其经历对我们讨论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西价值观差异在酒文化中的体现
价值观是有关价值的信念和理想,是不同文化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相对稳定、包含情感和认知的观念集合。
学者们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4个维度:权利距离、回避不确定、男性化一女性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其中,我国与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权利距离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2个维度上。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酒的文化都是离不开神的。
在我国,酒可以祭鬼神和祖先。
统治者的祭祀离不开酒,平民百姓的祭祀也离不开酒。
我国受到2000多年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思想主导的影响,形成了“无酒不成礼”的习俗。
酒礼文化处处规范着个人与集体的社会行为与饮酒行为。
酒礼中也处处体现着权力距离,如君臣酒礼中的君臣宴席进出次序、座位方向、摆宴方式、饮酒语言,以及盛酒的器皿式样、大小、多少、摆放的位置等都有完备的酒礼和严格的规定。
这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更为自觉,人际关系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和极端倾向”[2]。
现代的中国人依然顺从权威,尊重长辈,强调安分守己[3]。
而西方的酒神狄奥尼索斯总是与众生一起狂欢,酒神节的狂欢是终生平等,向往自由,所有情绪释放的象征。
我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决定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其中伦理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我国酒文化也显著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处处体现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道德行为伦理观念,同时规范着个体与群体的社会行为和酒行为。
在我国,酒可以象征夫妻关系、双方亲戚关系的开始与终结。
同时,我国酒文化强调酒在政治和军事等治国大政上的作用,以及酒在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如,许多处于高位者,特别是将帅,利用酒的兴奋作用激发下级的斗志,或在军事失利时用酒稳定军心,重振军威;古代帝王常为出征将领赐宴饯行等。
对于处于“残酷暴虐的专制统治,黑暗浑浊的社会现实,动荡不安的政权时局,泯灭个性的文化氛围,以及进退出处的突变,生死哀乐的无常,动初得咎的景况,怀才不遇的悲愤生存与奋斗人生环境” 中国的文人,酒是苦闷的象征,怀才不遇的悲愤。
大量有关酒的艺术创作体现着文人雅士忧国忧民之情。
而在西方,人们往往把红酒比作女人,用女人来比喻红酒的委婉曼妙、多姿多彩。
同时,红酒在艺术上多为浪漫的象征。
当然,红酒也是一种社交性的饮料,但是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休闲、平等的氛围,尤其体现西方的艺术家“把盏开怀,沉醉不知归路”。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更多注重的是个人的品味与享受。
2 西方葡萄酒品牌的渗透策略
10年前,葡萄酒一直被我国的酒饮消费者视为奢侈品,因为进口葡萄酒进入我国走的是高定价、强势品牌的高端路线,瞄准的是国内高收入、高f肖费、高学历群体;而现在,葡萄酒文化在我国逐渐浓厚,它变成了我国酒饮消费的新宠。
进口葡萄酒以其独特的高贵、优雅的气质款款深入东方,“衣着华丽”“珠光宝气”频频出现于高端品酒会与展销会。
国产葡萄酒在其面前只能算是小家碧玉。
进口葡萄酒的宣传处处体现着西方葡萄酒酿造工艺一流及历史底蕴深厚,展现着生产葡萄酒的权威形象。
当然,伴随它进来的还有它所在社会的文化。
虽然我国在早在汉代也以酿造葡萄酒闻名,“但是一般民众对葡萄酒知识及其饮用常识等非常缺乏,而这种较差的文化基础制约着葡萄酒市场尤其是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5]。
进口葡萄酒的品牌营销意识到这点,因此推广者很注重对消费者的培养,从酒庄历史、酿造工艺到品酒文化无一渗透着对消费者的培养。
与此同时,进口葡萄酒更是以健康、时尚、浪漫的定位赢得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
3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讨论西方葡萄酒品牌的渗透
分析上述西方葡萄酒品牌的渗透策略,不难发现经销谋略的确立是以文化因素为基础,营销中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同时这种营销方式又是建立在我国消费习惯等文化因素基础上的。
3.1 抓住中国人对品牌的崇拜心理
我国社会的文化处于权力距离较大的维度上,很多人往往顺从权威,表现在消费者行为上就是对品牌的崇拜。
而与东方不同的是,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更注重个性,}肖费者更加注重酒的口感和个人喜好的选择。
进口葡萄酒推广者在我国品牌渗透的营销中就注意到了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于是他们在营销中注入强势品牌,大量宣传酒庄历史底蕴,给葡萄酒注入更多的是高贵的气质,广告的风格上处处体现着华丽、庄重的风格,放弃了在西方营销中突出个性,强调田园风格,广告多以激情和性有关的调侃风格。
3.2 抓住不同文化的共性
虽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鲜明的,但是随着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视野中的“异域”空间越来越小,文化的共性越来越多。
健康、时尚、浪漫是文化的共性。
我国酒的起源与药酒是分不开的。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提出:“酒,所以治病也。
”《周礼》则有“医酒”的提法。
而西方葡萄的起源恰恰与健康有关(葡萄酒起源于中东,后流人西方),当时中东人多以羊肉为主食,难免油腻,而葡萄酒的饮用有利于调节血脂,故而饮用葡萄酒这个习惯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时尚、浪漫”的文化在早些年算是舶来品,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在西方葡萄酒品牌渗透入我国时,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时尚与浪漫。
在我国,高档白酒一度成为成功男士的身份象征,而进口葡萄酒则是小资女人的装备。
浪漫总是与爱情相关,我国的婚礼中最浪漫的要算新婚夫妇的交杯酒,如今葡萄酒不仅是婚礼上女宾们的用酒,还悄悄替代传统交杯酒中的我国的白酒。
这个西方的“洋”玩意,成了东方人爱情的见证。
4 结语
众所周知,葡萄酒的佐餐文化十分讲究,餐桌上葡萄酒的选用要考虑到与正餐口味浓淡、清爽油腻的搭配。
中国人也讲究餐桌文化,洋酒若想深入人心,必然也得人乡随俗,若是能与我国菜肴搭配出馥郁滋味,那才是值得中国人享用的美酒。
意大利格德酒园的主人维廉曾亲自到上海进行葡萄酒推广。
他认为,只有找到适合我国菜肴的葡萄酒,才能真正打开我国市场。
品酒会上,威廉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推荐了一款适合搭配中国菜肴的桃红葡萄酒,并因此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鹏志.中华全景百卷书·传统文化系列---中国酒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
[2]孙春英.跨文化传播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8.
[3]李思明,李健.略论中西价值观形成与比较[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6).
[4]王守国,卫绍生.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9.
[5]陈习刚.进口葡萄酒经营谋略中的文化理念[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