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
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
瘿瘤属于中医名,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症状,相对于西医的甲状腺结节。
证型包括气滞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和心肝阴虚等,需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四海舒郁丸、海藻玉壶汤、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等方药加减治疗。
1.四海舒郁丸加减:有理气舒郁、化痰消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郁痰阻证瘿瘤。
气郁痰阻证可导致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同,可导致胸闷、颈部胀等。
2.海藻玉壶汤加减:有理气活血和化痰消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痰结血瘀证瘿瘤,该类型瘿瘤可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压比较坚硬或有结节,可导致胸闷、纳差(食欲不佳)等。
3.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有清肝泄火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火旺盛证瘿瘤,该辨证类型可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但柔软、光滑、烦热(烦躁闷热),面部潮红等。
4.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有滋阴降火(滋养阴精,降低火气)、宁心柔肝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肝阴虚证,该证主要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起病比较缓慢,容易出现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心慌等症状。
以上方药都需要在中医师的辨证下使用,选择不同的方药进行合理治疗。
瘿痛诊疗方案(2012年4月1日)
癭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癭痛,系西医之亚甲炎,甲亢,甲减等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肿大结块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初作可如樱桃或指头大小,一般生长缓慢。
《诸病源侯论》指出:“瘿者,由忧患气结所生。
”《杂病源流犀烛》曰:“其症皆隶五脏,其源皆由肝火。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1)癭肿质硬(2)癭痛明显(3)发热、心悸、汗出(4)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1)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炎症症状(2)甲状腺肿大质硬、触痛明显(3)血沉增快、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低吸碘率(早期)(4)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史。
(二)症候诊断1. 热毒壅盛证:起病急,瘿肿质韧、触痛明显、口干畏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气郁火旺证:瘿肿、疼痛减轻,心悸汗出,心烦少寐,头晕乏力,舌红,苔少,脉弦数3.气郁痰阻证:瘿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胁肋不舒,纳差,体倦乏力,质淡红,薄白苔或薄腻苔,脉弦滑。
4.气阴两虚证:瘿肿、疼痛消失,肢体困重,眼睑、面颊虚肿,大便秘结,舌质嫩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论治选择中药汤剂和中成药1.热毒壅盛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板兰根、射干、银花、连翘、牛蒡子、元胡、大青叶、地丁、桔梗、芍药、牛膝等。
加减:高热者,加石膏、山栀、黄芩,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玄明粉、大黄,以清热通腑。
中成药:亚甲康胶囊、莲花清瘟胶囊等。
2. 气郁火旺证治法:行气解郁,泻火消肿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郁金、薄荷、延胡索、川楝子、茯苓、白术、青皮、香附、荔枝核等中成药:亚甲康胶囊、丹栀逍遥散等。
3.气郁痰阻证: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2009年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内分泌科优势病种(2009)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瘿病。
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颈前结块肿大,其块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8年)。
FT3、FT4明显升高,TSH降低,血沉正常,TPOAB及TGAB大致正常。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临床常见证候:气郁痰阻症状: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眼干涩不适,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痰结血瘀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眼球突出,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肝火炽盛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肝阴虚症状: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
脉弦细数。
(三)辩证论治1.气郁痰阻。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方中以青木香、陈皮疏肝理气,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胸闷、胁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理气解郁。
咽颈不适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2.痰结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理气活血,化痰消瘿的作用。
3.肝火炽盛。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
栀子清肝汤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
瘿病诊疗方案
瘿病诊疗方案瘿病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高等中医药院教学参考丛书,主编周仲瑛、蔡淦,第二版《中医内科学》。
1.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临床特征,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初作可如樱桃或指头大小,一般生长缓慢。
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
2. 多发于女性,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的病史,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
3. 全身症状:瘿块发展较大时,可因压迫气管而引起胸闷、咳嗽。
早期多无明显的伴随症状,发生阴虚火旺的病机转化时,可见低热、多汗、心悸。
多食易饥、面赤、脉数等表现。
西医诊断:根据《外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早期,诊断有赖于对称性软而光滑的甲状腺肿存在,可有低碘摄入或进食致甲状腺肿大物质病史。
主要表现脖子粗。
摸着有疙瘩,能看出脖子稍粗点甲状腺囊肿多为良性,早期的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无自觉症状,随着腺体增大,出现结节,肿大严重时可出现压迫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正常,发病年龄一般在40~50 岁或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史长,常合并有心脏病变。
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二、证候诊断1. 气郁痰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肿块光滑,柔软,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苔薄白,脉弦。
2. 痰结血瘀: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3. 肝火亢盛: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柔软,光滑,无结节,烦热,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口苦,多汗,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舌红苔黄,脉弦数。
4. 心肝阴虚: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质软,光滑,心悸不宁,心烦少寐,眼干目眩,手指颤动,消瘦乏力,月经量少或闭经,阳痿,舌质红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1. 气郁痰阻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称为“瘿气”,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其病机多由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痰火互结所致。
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注重辨证施治,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一、中医诊断1.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颈前有结块,质地柔软,精神紧张,情绪抑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消肿。
2. 肝火盛型:表现为颈前肿块,质软或质硬,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以清肝泻火,化痰散结。
3. 肝郁脾虚型: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急躁易怒,胸闷不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二、中医治疗1. 肝郁气滞型:(1)内治法: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疏肝解郁、行气消肿之品。
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当归、甘草、茯苓、薄荷、白术、生姜等。
(2)外治法:可用消瘿散外敷,以消肿散结。
消瘿散由海藻、昆布、夏枯草、黄药子等药物组成。
2. 肝火盛型:(1)内治法:以栀子清肝汤为主方,加减清肝泻火、化痰散结之品。
常用药物有栀子、黄芩、黄连、大黄、柴胡、白芍、当归、甘草等。
(2)外治法:可用消瘿膏外敷,以消肿散结。
消瘿膏由海藻、昆布、夏枯草、黄药子等药物组成。
3. 肝郁脾虚型:(1)内治法: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疏肝健脾、化痰散结之品。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柴胡、白芍、当归、生姜等。
(2)外治法:可用消瘿散外敷,以消肿散结。
消瘿散由海藻、昆布、夏枯草、黄药子等药物组成。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1. 西医治疗:根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西医治疗方案,如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手术治疗等。
2. 中医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择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如内治法、外治法等。
四、日常生活调摄1. 饮食调摄:宜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海鲜等发物。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郁痰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二)痰结血瘀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黯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三)肝火旺盛证: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性情急躁易怒,心烦,怕热,容易出汗,面部烘热,口苦,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四)心肝阴虚证:瘿肿或大或小,质软,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涩,倦怠乏力,或兼胁痛隐隐,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颈部肿大1.观察患者颈部肿块的大小、范围、改变、温度,若肿块迅速长大、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2.不要用力挤压甲状腺。
3.可选用乌蔹莓等中药外敷颈部。
4.疼痛明显者,予以耳穴埋籽,取穴神门、交感、甲状腺等。
(二)眼突1.观察患者的眼突度、视力、视野等变化,角膜有无损伤。
2.眼球突出者,取高枕卧位,以减轻局部水肿;外出戴有色眼镜以防强光及灰尘刺激。
3.眼睑不能闭合者睡觉时用油纱布或眼罩保护眼睛,少看书和电视。
4.眼勿向上凝视,以免加重突眼和诱发斜视。
5.经常做眼球运动,使眼部肌肉放松。
6.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眼药水。
(三)心悸1.保持室内光线温和,环境幽雅。
2.注意休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进行锻炼,以促进气血流畅,不要做高温及费力的运动。
3.甲亢患者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减少消耗(四)高热1.保持皮肤干燥,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服,防止受凉。
2.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3.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心律等情况。
当患者体温高于39℃出现情绪激动、面赤、怕热多汗、多食善饥、眼凸手颤等,应警惕甲亢危象,立即报告医生。
(五)失眠1.肝火旺盛伴失眠者可予耳穴埋籽,取穴神门、交感、肝等。
瘿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优化版
瘿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优化版瘿病是一种以甲状腺体积过大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瘿病的形成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湿热瘀阻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诊疗瘿病采用整体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等措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对不同类型的瘿病,中医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学术研究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总结的瘿病优化版中医诊疗方案,供医生参考和借鉴。
一、肿块轻微型瘿病1.辩证:病因主要是痰浊阻滞、气滞血瘀所致。
可见颈部肿块较小,质地较软,无疼痛感。
舌质胖大,苔白腻厚。
2.中药治疗:(1)清化痰热方:使用川贝母、薏苡仁、茯苓等清热化痰药物,有利于清除体内的湿热毒邪。
(2)活血化瘀方:使用桃仁、红花、当归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块吸收。
(3)调理气机方:使用半夏、枳壳、陈皮等药物,有助于疏通气机,舒缓肿块。
二、寒凝型瘿病1.辨证:病因主要是环境寒冷、体内阳气不足所致。
可见颈部肿块质地较硬,不易移动,受寒病变时可能有疼痛感。
舌苔白、胖大。
2.中药治疗:(1)温化寒凝方:使用仙灵脾、当归、制川乌等温补阳气、化寒散凝的药物,有助于缓解寒冷病变。
(2)活血化瘀方:使用桃仁、红花、川芎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块吸收。
(3)扶正固表方:使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防止再次发作。
三、痰湿瘀滞型瘿病1.辨证:病因主要是湿邪瘀滞、体内气血循环不畅所致。
可见颈部肿块质地较软,触之有弹性,易移动。
舌苔厚腻。
2.中药治疗:(1)清化痰湿方:使用半夏、陈皮、厚朴等药物,有助于清理湿痰,祛除病变。
(2)活血化瘀方:使用桃仁、红花、当归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块吸收。
(3)祛湿通络方:使用茯苓、泽泻、薏苡仁等药物,有助于湿气排出,舒缓肿块。
四、气滞血瘀型瘿病1.辨证:病因主要是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
可见颈部肿块质地硬、坚,有压痛感。
瘿劳中医诊疗方案
瘿劳中医诊疗方案引言瘿劳,又称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症状。
中医认为瘿劳是由于体内气机失调、湿热内蕴等导致的病症。
本文将介绍中医诊疗瘿劳的常用方案,供参考。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瘿劳的关键在于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合参的综合分析。
一般需要进行以下诊断:1.望诊:观察甲状腺是否肿大,肿大的程度和性质。
2.闻诊:听取患者主诉、询问症状,如疲乏、出汗、食欲等。
3.问诊: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4.切诊:按照中医经络理论,通过按压相关的穴位,判断气机的升降,湿热的状况等。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瘿劳的基本原则是疏导气机、清除湿热、平衡阴阳。
根据病情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气滞阶段:主要表现为气机郁滞,甲状腺肿大还不明显。
治疗主要以疏导气机为主,可采用柴胡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2.痰凝阶段:气机郁滞逐渐加重,形成湿热痰凝,出现甲状腺肿大。
治疗以清热化痰为主,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3.阴虚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主要是阴虚引起的。
治疗以滋阴养血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药进行治疗。
4.阳虚阶段:病情严重,甲状腺功能低下明显,伴有虚寒等症状。
治疗以温阳扶正为主,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等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程,可以选择以下中药方案进行治疗:柴胡汤【药材组成】柴胡、半夏、枳壳、甘草、黄芩、生姜。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导痈,轻身怡志。
白虎加人参汤【药材组成】石膏、知母、甘草、黄芩、生姜、大枣、人参。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虚火,凉血解毒,补脾益气。
六味地黄丸【药材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莲子心、慈姑、金钱草。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粒。
【功效】滋阴养血,清肝明目,和中益气。
金匮肾气丸【药材组成】鹿角胶、韭菜籽、淫羊藿、熟地、桑螵蛸、山茱萸、山药、牛膝。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颈部,缓解疼痛和肿胀。
2.针灸疗法可缓解症状,如心悸、失眠等。
3.中药熏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不适。
4.推拿按摩,可促进气血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肿胀。
5.气功练,可调节身心,缓解情绪波动,有助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甲状腺功能亢进,也称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中医认为,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气血运行不畅等多种因素导致。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应该根据不同的证候施护,包括观察症状、施用内外用中药、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练等。
常见证候要点根据中医理论,瘿病的常见证候包括气郁痰阻证、痰结血瘀证、肝火旺盛证和心肝阴虚证。
气郁痰阻证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胸闷、喜太息、病情波动与情志有关;痰结血瘀证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黯或紫;肝火旺盛证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性情急躁易怒、心烦、怕热、口苦、眼球突出等;心肝阴虚证表现为瘿肿大小不一,心悸不宁、易出汗、眼干目涩、倦怠乏力等。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针对不同的症状和证候,中医护理方案也不同。
对于颈部肿大,应该观察肿块大小、范围、改变、温度等,不要用力挤压甲状腺,可选用乌蔹莓等中药外敷颈部,疼痛明显者可进行耳穴埋籽。
对于眼突,应该观察眼突度、视力、视野等变化,眼球突出者应取高枕卧位,眼睑不能闭合者睡觉时用油纱布或眼罩保护眼睛,经常做眼球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眼药水。
对于心悸,应该保持室内光线温和,注意休息,适当进行锻炼,甲亢患者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减少消耗。
对于高热,应该保持皮肤干燥,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心律等情况,当患者体温高于39?出现情绪激动、面赤、怕热多汗、多食善饥、眼凸手颤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对于失眠,肝火旺盛伴失眠者可进行耳穴埋籽。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除了常规的内服中药外,中医还有一些特色治疗护理方法,如外用中药、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练等。
内分泌科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级别0 1 2 3 4 5 6眼部表现无病症和体征无病症,体征有上睑挛缩、Stellwag 征、von Graefe 征等有病症和体征,软组织受累突眼〔>18mm〕眼外肌受累角膜受累视力丧失〔视神经受累〕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ZYYXH/T42-2023〕。
(1)瘿病诊断确立;(2)突眼,突眼度>18mm;(3)常有畏光流泪、眼部胀痛、复视、斜视,视力下降;(4)常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溃疡,眼球炎甚至失明。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23 年〕,《甲状腺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3 年〕。
(1)Graves 病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诊断确立;(2)突眼,眼部表现分级达ATA 分级标准 3 级〔含 3 级〕以上〔见下表〕(3)常有畏光流泪、眼部胀痛、复视。
斜视,视力下降等病症;(4)常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溃疡,眼炎甚至失明等体征。
(5)必要时作眼CT 检查。
眼部表现分级标准〔美国甲状腺学会,ATA,2023 年〕〔二〕证候诊断1.肝气郁结证:双眼突出,胸闷,颈前肿大,质软不痛,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
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
2.肝火旺盛证:双眼突出,烦热汗出,消谷善饥,面部烘热,颈前包块,手指震颤,眼球突出。
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失眠。
舌红苔黄,脉弦数。
3.风阳内动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颈前包块。
头晕头胀,头部、肢体抖动。
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或数。
4.气阴两虚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颈前包块。
头晕心慌,失眠多梦,体倦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耳鸣健忘。
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瘿病特效方
瘿病特效方
瘿病特效方 :
中医的瘿病,指颈前喉结两侧结块肿大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甲状腺肿大,甲亢,甲状腺肿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以下是本人应用多年且具有显著疗效的总结方 :
甲状腺腺瘤方 : 以化痰散结为主 : 柴胡,郁金,玄参,浙贝,三棱,莪术,牡蛎,海藻,昆布,黄药子,香附。
一般服用45天内,瘤体即可明显缩小。
情绪抑郁者加玫瑰花,竹茹。
痰多加清半夏。
心口痞闷不舒呃逆加旋覆花,代赭石。
咽紧加诃子,木蝴蝶。
甲亢方 : 柴胡,黄芩,半夏,浙贝母,玄参,生地,鳖甲,麦冬,龙胆草,黄芩,栀子,连翘,竹茹。
肿胀者加夏枯草,黄药子。
心悸者加龙骨,牡蛎,珍珠母,磁石。
睡眠不好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本方一般服用半个月左右基础代谢率即趋于平稳。
亚急性甲状腺炎 : 夏枯草,浙贝母,黄芩,栀子,黄柏,龙胆草,郁金,连翘,忍冬藤,石膏,牛蒡子,射干,升麻。
本人治疗过七八例,疗效在强的松等激素之上。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为特点。
夏枯草,生牡蛎,香附,郁金,茵陈,忍冬藤,鹿角霜,柴胡,玄参(剂量要大),牛蒡子,黄芩,石膏,半夏,白芍,生地,龟板,鳖甲。
本方不但可以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还有不同程度降低患者血清中高滴度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提高免疫功能。
瘿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2.肉瘿: 是发生于结喉正中周围半球形肿块,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甲状腺腺瘤或囊肿。
症候分型
(l)肝郁痰凝证 颈前结喉一侧或两侧无痈性肿块.质地柔软, 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通常无显著全身症状, 舌苔薄腻, 脉弦。
二、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药汤剂诊疗
1.气瘿
肝郁气滞证
治宜: 疏肝解郁, 理气消肿
方选: 四海舒郁丸加减,药品组成:柴胡、木香、陈皮、香附、昆布、海藻、海蛤壳、黄药子等。
2、肉瘿
肝郁痰凝证
治宜: 疏肝解郁, 化痰散结
方选: 海藻玉壶汤加减,药品组成:柴胡、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香附、夏枯草、昆布、海藻、海浮石、贝母、牡蛎、山慈菇、黄药子等。
一、诊疗标准
甲状腺肿物属中医瘿病范围,特点为颈部肿物随吞咽上下移动,质韧。分为气瘿、肉瘿、石瘿及瘿痈。瘿痈在本院内分泌病科诊疗, 凡瘿痈者转内分泌病科诊疗。
试验室检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凝常规、心电图、血型、肝肾功效;影像学检验: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效、甲状腺CT。
1.气瘿: 是瘿病一个,因其患部肿块柔软并可随喜怒而消长,故称为气瘿。俗称“大脖子病”。相当于西医学甲状腺肿。
操作:用探棒在穴区内找到敏感点后, 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揉按3~4次, 每隔3~4天换1次, 两耳轮番换贴。
(六)护理
包含体位选择、饮食、心理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等。
三、难点分析
部分甲状腺功效异常患者,虽经手术诊疗后切除肿物,但术后甲状腺功效仍存在异常,需配合西药诊疗。并发甲减者,予甲状腺素片或左甲状腺素诊疗。拟开展中药诊疗甲状腺功效异常中药组方研究。
瘿病诊疗方案
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
临床表现:(1)以颈前喉结两旁一侧或两侧的结块肿大为主要诊断依据。
痿肿轻度或中度肿大、对称、光滑柔软、无结无根,随吞咽动作而活动。
(2)多见于女性,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病因,或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
'(3)或伴怕热多汗,口干引饮,多食易饥,急躁易怒,心悸手抖,形体消瘦等兼证。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慢性起病,有代谢亢进征。
(2)、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加快或不齐,眼突,或有眼睑及下肢水肿。
(3)、甲状腺B超: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并肿大,血流丰富呈“火海征〞(4)、甲状腺功能:T3、T4、FT3 FT4增高,TSH降低。
(二)证候诊断:1、肝火旺盛、痰气交阻型:痿肿轻度或中度肿大、对称、光滑柔软、无结无根,可随吞咽动作而活动。
急躁易怒、怕热多汗,口干引饮,多食易饥,心悸手抖,消瘦。
舌质红,脉弦数或细数。
2、心肝阴虚、痰热郁结型:痿肿质软,或大或小,心悸汗出,心烦少寐,眼干目眩,手指颤抖,脉细滑或细数。
3、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痿肿较小,乏力、口干、心悸、头晕、手指颤抖,舌淡红或暗,脉细弦或细滑。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分型治疗1、肝火旺盛、痰气交阻型:治法:清肝泻火、消痿散结方药:白拟复平方〔甲亢方〕。
柴胡、枳实〔壳〕、桓子、夏枯草、桔梗、浙贝母、生地、麦冬、酸枣仁、浮小麦、太子参、茯苓等。
2、心肝阴虚、痰热郁结型:治法:滋阴降火、宁心柔肝方药:补心丹合四逆散加减。
柴胡、枳实〔壳〕、白芍、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五味子、远志、酸枣仁、女贞子、旱莲草、桔梗、贝母、夏枯草等。
3、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治法:益气养阴、祛痰活血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散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白芍、柴胡、枳实〔壳〕、桔梗、浙贝母、夏枯草、川萼等。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气阴两虚者,当益气养阴:参麦针、生脉针、黄芷针痰气交阻者,当化痰软坚:夏枯草胶囊、夏枯草膏等。
肉瘿(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
肉瘿(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1)、瘿囊内肿块,呈圆型,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五疼痛和压痛。
并发出血时,肿块可迅速增大,伴有胀痛。
(2)、肿块增大时可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
(3)、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妇女。
(4)、超声波检查及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诊断。
(5)、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查科了解甲状腺功能。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岁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进行甲状腺检查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二)症候分类1、气滞痰凝:颈部肿块,不红,不热,不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苔薄腻,脉弦滑。
2、气阴两虚:局部症状同上。
性情急躁,易怒,怕热,易汗,口苦,心悸,失眠,多梦,手颤,善食,消瘦,月经不调。
舌红,苔薄,脉弦。
二治疗方案(一)术前中医用药:1、辩证选择中药汤剂1)、气滞痰凝: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方药:逍遥散和海藻玉壶汤加减2)、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方药:生脉散和海藻玉壶汤加减2、外治法: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散或桂麝散外敷(二)西医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症:经中医治疗无效,有以下情况者(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者;(2)胸骨后甲状腺;(3)巨大甲状腺肿影像生活和工作者;(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2、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等;(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6)心电图;(7)甲状腺超声检查;(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3、麻醉方式:颈丛阻滞麻醉或全麻4、手术方式: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三)术后治疗1、预防性抗生素选择及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58号)执行;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物术后复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较高,采用中医理念,化痰、祛痰、软坚散结的方法,联合西医抑制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瘿病的中医治疗
瘿病的中医治疗瘿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包括气瘿、肉瘿、泥瘿、石瘿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肿大可因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而致甲状腺呈代偿性增生肥大,也可是炎性肿大,还可为肿瘤增生等原因引起。
中医认为本病是水土因素及情志内伤,致机体气机不畅而形成气滞,气滞津聚,凝聚成痰,痰气郁结,壅于颈前而成。
中医诊断与鉴别(一)瘿病的诊断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肿块多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初作可如樱桃般大小,一般生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初起一般触之多柔软、光滑,病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亦有初起即质硬或有结节者。
(二)病证鉴别1.瘰疬瘿病与瘰疬都会在颈部出现肿块,需加以鉴别。
瘿病的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
正如《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而瘰疬结块在颈部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蚕豆大小,个数多,大小不等。
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瘰疬论》说:“夫瘰疬者,经所谓结核是也。
或在耳前后,连及颐颌,下连缺盆,皆为瘰疬”。
《外科正宗·瘰疬篇》描述道:“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接三五枚”。
2.失荣石瘿需与外科失荣相鉴别。
失荣包括西医所称的颈部淋巴结原发或继发的多种恶性肿瘤,生于耳前后及颈间,初起如粟子,顶突根束,按之石硬,推之不移,形体日渐消瘦,若溃破之后,疮面如石榴样,血水浸淫,终至不救。
3.消渴瘿病中的瘿气常见及多食易饥等症,易与消渴相混淆。
要之,消渴常多饮、多食、多尿并见,尿中有甜味,颈部无瘿肿;瘿气虽多食易饥,类似中消,但较少同时并见多饮、多尿,而以颈部有瘿肿为特征。
拟定治疗原则瘿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
这一基本原则贯穿瘿病治疗的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心理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难点分析
部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虽经手术治疗后切除肿物,但术后甲状腺功能仍存在异常,需配合西药治疗。并发甲减者,予甲状腺素片或左甲状腺素治疗。拟开展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药组方研究。
四、疗效评价
1、冶愈:肿物消失;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2年Biblioteka )瘿是甲状腺疾病的总称。古人云:“瘿,婴也,在颈婴喉也。”婴有缠绕之意,是指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发于甲状腺部,或为漫肿,或为结块,或有灼痛,多数皮色不变。良性肿物大多随吞咽上下移动,或伴有烦热、心悸、多汗及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包括西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等。
痰凝血瘀证
治宜: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方选: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当归、赤芍、丹参、三棱、莪术、桃仁、红花、香附、昆布、海藻、海浮石、贝母、牡蛎、山慈菇、黄药子等。
3、石瘿
痰瘀毒聚证
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消肿。
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药物组成:夏枯草、海藻、昆布、当归、赤芍、红花、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凤尾草、露蜂房等。
3、蛎肉210g,海带50g。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线,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牡蛎肉同煮,以食盐、猪脂调味即成。
4、蛤肉带壳60g,紫菜30g。煮熟后,吃肉和菜并喝汤。
5、干海蛾鱼7~8尾,瘦猪肉100g。炖食,饮汤食鱼及肉。
(五)外治法-耳穴压豆
取穴:神门、肝、脾、颈、甲状腺、内分泌、胃。
操作:用探棒在穴区内找到敏感点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揉按3~4次,每隔3~4天换1次,两耳轮流换贴。
一、诊断标准
甲状腺肿物属中医瘿病范畴,特点为颈部肿物随吞咽上下移动,质韧。分为气瘿、肉瘿、石瘿及瘿痈。瘿痈在本院内分泌病科治疗,凡瘿痈者转内分泌病科治疗。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凝常规、心电图、血型、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CT。
1.气瘿:是瘿病的一种,因其患部肿块柔软并可随喜怒而消长,故称为气瘿。俗称“大脖子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肿。
(2)痰凝血瘀证 颈前肿块.质地坚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名显全身症状,舌苔薄,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涩。
3.石瘿:是一种颈部结块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的瘿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癌。
症候分型痰瘀毒聚证 颈块短期内增大较快,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但全身症状尚不明显,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药汤剂治疗
1、气瘿
肝郁气滞证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肿
方选:四海舒郁丸加减,药物组成:柴胡、木香、陈皮、香附、昆布、海藻、海蛤壳、黄药子等。
2、肉瘿
肝郁痰凝证
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香附、夏枯草、昆布、海藻、海浮石、贝母、牡蛎、山慈菇、黄药子等。
2、好转:肿物消失;甲状腺功能轻度异常或术后刀口愈合不良。
3、未愈:肿物仍存在、甲状腺功能严重异常或术后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者。
(二)手术治疗
具各下列情形之一者,建议手术治疗
1、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2、发现颈部肿物,可触及甲状腺肿物,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
3、胸片发现颈部肿物坠入胸腔者。
4、肿物影响呼吸及吞咽。
5、肿物疑为恶性者。术前考虑恶性可能者,术中需行术中快速病理,以明确病变性质,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如伴有其他并发症有应用指征的,可合理选用抗生素。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症候分型肝郁气滞证 颈前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地柔软,按之不痛,肿块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有时能随喜怒而消长,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弦。
2.肉瘿:是发生于结喉正中附近的半球形肿块,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
症候分型
(l)肝郁痰凝证 颈前结喉一侧或两侧无痈性肿块.质地柔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舌苔薄腻,脉弦。
(三)辨证选择口服本院自制制剂
胎盘胶囊: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三味降酶胶囊: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双花连翘清热颗粒: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
(四)中医食疗
1、夏枯草60g,瘦猪肉100g。加水炖服,可加盐等佐料。
2、海带30g,薏苡仁30g,鸡蛋3只,油、盐、胡椒粉各适量。将海带用清水浸泡洗去咸味,切成条状,薏苡仁淘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同煮至海带、薏苡仁烂透,打入鸡蛋,调以油、盐、胡椒粉即可食用,喝汤吃海带及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