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个化”再思考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语言表达》第四章《量词》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量词的概念,学习使用基本的量词,如“个、只、条、块”等;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能够正确运用量词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量词的概念,能够理解量词的作用。

2. 学会使用基本的量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量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实物(如苹果、香蕉、小汽车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物品的数量。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量词的概念,结合实物举例,如“一个苹果、两只香蕉、三条小鱼”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卡片,让幼儿用正确的量词描述卡片上的物品。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主题,如“我的家人”,用画笔、纸张等学具制作相关物品,并正确使用量词进行描述。

5. 汇报展示(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作品中的物品数量。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正确使用量词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量词》2. 内容:量词的概念、基本量词、实物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纸张等学具,制作一幅描述家庭成员的画,并用正确的量词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我的家庭有四个人。

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姐姐和我。

我们在公园里玩耍,爸爸手里拿着一个气球,妈妈手里拿着两束花,姐姐手里拿着三个风车,我手里拿着四个小石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量词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量词。

量词的教研反思总结

量词的教研反思总结

一、引言量词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表示人、事物、动作等的数量或顺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量词教学是基础而又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量词教学的质量,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我的教研反思总结如下。

二、教研活动回顾1. 教学案例分析在教学案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量词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1)量词使用不规范,如“一个人”写成“一个人个”。

(2)量词与名词搭配不当,如“一枝花”写成“一朵花”。

(3)量词与数量词搭配不当,如“三本书”写成“三本书本”。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反思:(1)加强学生对量词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明白量词的作用。

(2)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量词的用法。

2. 教学方法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量词。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量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我发现以下问题:(1)情景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难度,难以全面覆盖所有量词。

(2)游戏教学法过于注重趣味性,可能导致学生对量词的理解不够深入。

(3)小组合作学习法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

3.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量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量词的掌握程度。

(2)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量词学习的兴趣。

(3)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实际运用,评价教学效果。

在反思过程中,我发现以下问题:(1)教学评价过于单一,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量词掌握情况。

(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3)教学评价与教学改进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三、教研反思与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方法(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量词_个_的非范畴化_李莹

量词_个_的非范畴化_李莹
(三 )功能与范畴的转移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分析到 ,语义和结构的变化 , 导致了“个 ”突破量词的范畴 ,具有了与个体量词不 同的句法功能与表义功能 。 从句法功能看 ,从与数词结合给名物计量的功 能变成了宾语或补语的标志 。如 :
(34)人 ,活一辈子 ,不就图个快活么 。 (李国文《涅 礌 》)
同时 ,由于“个 ”与其后名词的关系松动 ,所以 , “个 ”后大量出现了谓词性成分 ,即“v个 vp ”的形 式 ,如例 (4 ) ~例 ( 9 ) 。这里的“个 ”石毓智认为是 宾语标记 , [ 2 ]262张谊生认为是补语的标志 。[ 6 ]
此外 Hale Waihona Puke “个 ”还可放在句首或句尾 ,如 :
(29)个是何措大 ? 时来省南院 。 (寒山诗 ) (30)个是什么义 ? (《明觉聪禅师语录 》696b)
魏晋到唐代 ,“个 ”演变成一个外延很宽泛的量 词 ,用以计数各种事物 。
(13)橘怀三个去 ,桂折一枝将 。 (岑参诗 ) (14)但愿樽中九酝满 ,莫惜床头百个钱 。 (鲍照 诗) (15)砧响家家发 ,樵声个个同 。 (杜甫诗 )
由于外延的宽泛 ,它的搭配范围越来越广 ,从 而引起了量词“个 ”意义的虚化 ,即可脱离前面的数 词而独立使用 ,也不表示实际的“量 ”。如 :
8) (6)似斗草儿童 ,赢个他家偏有 。 (《稼轩词 》39) (7)封氏闻得此信 ,哭个死去活来 。 (《红楼梦 》一
回) (8)赵嬷嬷也笑个不住 (《红楼梦 》十六回 ) (9)输了 ,拉倒 ;也落得个痛快 。 (欧阳山《苦斗 》) (10)他们那么些个金子 ,都是哪里来的 ? (张天翼
《最后的列车 》)
(2) a.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 诗)

量词“个化”再思考

量词“个化”再思考

量词“个化”再思考提要:语言经济性要求汉语表达简洁,在量词系统中,“个”经常出现泛化的现象。

本文针对现汉量词“个化”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和修辞色彩两方面对量词“个化”进行论述,说明汉语量词系统保持多样性的必要性。

关键词:个化;范畴化;修辞色彩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已注意到量词“个”的泛化现象。

朱德熙《语法讲义》提出,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专用量词——都能论“个”。

[1P49].更有学者提议简化现汉量词系统,完全“个化”。

我们认为虽然在某些条件下可用“个”替换专用量词,但“个”不能取代专用量词成为“万能量词”。

下面,从语义和修辞色彩两方面讨探原因:一、汉语量词的语义范畴排斥“个化”在汉语量词研究中,我们发现量词表量的作用可有可无,表量主要由数词承担,如“三条鱼”中“鱼”的数量已经由数词“三”表达清楚。

那量词的功能是什么?宗守云认为,从认知上看,汉语量词的设立是名词范畴化的要求所致。

[2]范畴化是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之一,它是解释量词不能“个化”的有力根据。

不同的事物根据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与其他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可以被归纳为某些特定的类别,这就构成了范畴。

汉语量词的主要功能是把差异性大、但又存在一定联系的名词性成分归为同一类别。

范畴化是量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主要关注名词和量词之间的选择关系,并把量词看作是名词分类的语义手段。

[3]如果是长凳,是“一条长凳”;如果是课桌,是“一张课桌”。

“条”和“张”在使用上有规律吗?石毓智认为“汉语对量词‘张’与‘条’的选择与比例有关。

物体长和宽的比例假定是X/Y,‘条’的函数式X/Y 的值可以无穷地逼近0,但不能是0,否则就意味着该物体不存在,当X/Y的比值趋于1,就用量词‘张’来称量。

” [4P125]据《汉语量词词典》,“条”可表示长条物,如:一条河、一条狗。

也可用于人体,例如:一条好汉、一条命。

还可指某些抽象物,比如:一条政策、两条新闻。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量词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量词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量词反思导言在小班科学教学中,量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用来衡量和描述事物数量的词语。

正确的认识量词对于小班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和数学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小班科学教案中认识量词的角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小班学生量词概念。

一、量词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量词是衡量事物数量的词语,它们可以描述一定范围内的数量、程度和大小。

常见的量词有:一、二、三、几、多少、大、小、长、短等。

量词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具体数量,并将其进行比较和分类。

例如,在小班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量词来描述物体的数量,比如:一颗苹果、二只蝴蝶、三朵花等。

通过运用量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小班科学教案中的量词运用在小班科学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教授和运用量词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 游戏化学习: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数量。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一个小班实验室的游戏,要求他们用适当的量词描述实验器材的数量。

这样的游戏既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视觉辅助工具: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量词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两组不同数量的水果,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数量差异,以此来引导他们认识和运用量词。

3. 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观察和描述事物的数量。

例如,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出不同数量的物品,并用适当的量词进行描述。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对小班科学教案中量词运用的反思尽管小班科学教案中运用量词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并寻求创新。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反思点: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小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并激发他们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正确使用量词》课后反思

《正确使用量词》课后反思

《正确使用量词》课后反思二年级小朋友由于年龄小,对于量词不太理解,所以在运用中经常闹笑话。

为了让小朋友能正确使用量词,我设计并主讲了《正确使用量词》这一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个并不常见的课型,我在选题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但是这个概念小学二年级的孩子难以接受,怎样把它更生活化一些?本节课前,我播放了学生喜欢的不同数量的桔子图片,让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看图说量词,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这样淡化了概念,增强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什么是数词,什么是量词,什么数量词。

然后我又创设情景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找出故事中用错的量词,在这种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量词是不能用错的,用错了就会闹笑话。

由于二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我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了量词游戏活动,这样既缓解了学生学习紧张的气氛,又使学生在游戏掌握量词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是感受身边的量词,即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事物,说量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身边大量的量词,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量词。

再次是练习运用量词。

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重点,我在教学中由易到难,逐步突破。

练习过程体现了明显的梯度:从练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量词,到运用不太常用的量词,到拓展性练习(灵活运用量词),再到综合性练习(运用量词说话编故事)。

采用了选择性填空、游戏、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感官投入,真正实现了学生对量词的积累和运用,并激发了浓厚的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将自己定位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倡导者、学生学习境界的升华者,努力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落实自主、合作学习,使课堂变成生与生、师与生多元互动的过程。

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重点、难点。

量词“个”以其高度的出现率、广泛的使用范围,在量词中占据要地位。

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最先接触的是量词“个”,并在交际中大面积使用。

本文将针对这种现象,以量词“个”为例,对其进行偏误分析,以偏误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量词“个”,在交际中能自如地应用,同时促进量词的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量词“个”;偏误分析;应对措施“量词和什么名词搭配”、“在什么语境下使用什么量词”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首先,量词数量多,名词更多,两者组成的数量短语更是多之又多;其次并有没有一套具体的、完整的、准确无误的规则总结量词的使用规则;最后,个体差异的原因。

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量词“个”十分万能,在汉语的交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

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找到“捷径”后,无论什么名词都使用量词“个”。

所以本文以量词“个”为例,对其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个”的本位描写对量词“个”进行偏误分析前,应了解“个”的本义。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道:“个,竹枚也。

从竹固声。

”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行了详尽的解释,“?w或作个。

半竹也。

各本?o。

”,我们可以看出“个”与“竹”有关,“竹曰个。

木曰枚。

”竹易分开,“竹”字分开便是两个“个”,单个竹就是“个”字,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与“竹”的关系逐渐疏远,后表示事物的数量。

“个”是个体量词,多用在没有专用量词修饰的名词前,但有的有专用量词修饰的名词也可以使用,主要依据语体色彩、语言坏境,多用于口、通俗色彩浓的语境中。

量词“个”与数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即“数词+个”,一般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也可以和指示代词组合,构成“这、那、哪+个”,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本文针对外国学生泛化使用量词“个”的现象,以“个”这个特殊量词为例,对外国学生使用“个”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提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应把重点放在量词的语义色彩上。

对形象色彩和情态色彩这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量词,促进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量词个一、引言量词是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系所特有的词类,也是汉语表达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词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什么量词和什么名词搭配”“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量词比较合适”等问题总使得外国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习惯。

也就是说,很难说出一个完整严密的规则。

正因为这样,量词的学习才需要日积月累地去记。

但是,有的学生企图找“捷径”。

他们发现了万能的“个”,于是,不管什么名词,当需要使用量词时,特别是个体量词,常常简单草率地用“个”来表示,致使“个”的泛化使用成为常见的现象。

而本文试图以“个”这个特殊量词为例,对外国学生使用“个”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二、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在《汉语水平词汇与等级大纲》中,共有136个量词,分散在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的词汇项目中。

“个”则是甲级词汇中的一员。

“个”是最早为外国人所熟悉的量词。

在汉语教学初期,教师在引入量词时,就会介绍量词“个”。

因为对于外国学生,特别是印欧语系的学生来说,他们从未接触过量词,更别说不同的名词用不同的量词搭配了,所以为了教学方便,老师会建议学生,如果不知道该用哪个量词,就用“个”。

这一建议对于初学者非常有帮助。

因为这可以使他们更快地掌握“数+量+名”的概念并运用于汉语组词和交流中。

但是,他们有时太依赖于这个“捷径”,以致于造成“个”的滥用和误用。

笔者借鉴了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中的例句,再加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病句,加以整理和提炼,一共整理出47个比较具代表性的例句,这些例句主要来自于欧美学生的作文及口语交谈,其中误用“个”的有24句,占所有例句的51%。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量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量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量词》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量词》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量词的概念,学会使用常见的量词,如:个、只、头、朵、条、辆等;通过实践情景,使幼儿能够运用量词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量词的概念,理解量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常见的量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倾听的良好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量词的使用。

重点:学会使用常见的量词,如:个、只、头、朵、条、辆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幼儿用“个、只、头、朵、条、辆”等量词进行描述。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用正确的量词描述物品。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量词的概念及作用。

(2)教师出示卡片,带领幼儿学习常见的量词。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如:“我有一个苹果。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例题,分析句子中量词的使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如:“小猫有几只?”(2)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用所学量词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量词的概念2. 常见的量词:个、只、头、朵、条、辆3. 例子:我有一个苹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个、只、头、朵、条、辆”等量词,描述你身边的物品。

(2)仿写句子,如:“我有一只小鸟。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对量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量词的使用仍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课后组织幼儿进行“量词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启蒙阅读》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围绕“量词”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常用的量词,如“个、只、条、块”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正确使用量词,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量词,如“个、只、条、块”等,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表达中。

2.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主动提问和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

3.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的量词,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表达中。

难点:理解量词的用法,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恰当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卡片、小动物玩具等。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动物们比谁捉到的鱼多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量词,如“只、条、块”等。

观看视频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量词。

2. 课堂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量词。

如展示一张图片,上有三只小鸟,问学生:“有三只小鸟,应该用什么量词?”引导学生回答“三只”。

3.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练习题包括:用正确的量词填空、选出正确的量词等。

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4.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动物,如小鸟、小鱼、小狗等。

每组用学到的量词为小动物制作一张名片,并在班上进行展示。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量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运用量词。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量词(个、只、条、块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生词组词。

答案:个体、只鸟、条鱼、块石头等。

2. 作业题目:用所学生词造句。

答案:我有一只小狗。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视频、图片和卡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量词。

“个化”问题及量词“个”表量的局限性分析

“个化”问题及量词“个”表量的局限性分析

“个化”问题及量词“个”表量的局限性分析作者:王重阳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4期[摘要]现代汉语中,量词“个”具有较强的量名组合功能,是量词系统中与名词搭配范围最广的个体量词。

量词的“个化”问题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对大量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量词“个化”问题从语体和语料角度进行解读。

结论认为,虽然量词“个”在量词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具有表量范围宽泛、使用频率高等特点,但是由于量词“个” 自身语义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取代其他量词。

[关键词]“个”;“个化”;表量;局限性[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志码]A现代汉语中,“个”是使用频率最高、搭配范围最广的个体量词。

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称其为“通用个体量词”。

根据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6)[1]编写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量词“个”在使用频度最高的8000词中排第九位,使用频率在量词中排第一位。

孙汝建(1996)[2]曾统计《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附表《名词、量词配合表》,439个名词中能与量词“个”搭配的有159个,“个”是144个量词中与名词搭配能力最强的一个。

这些数据表明,“个”具有较强的量名组合功能,是现代汉语量词中与名词搭配范围最广的个体量词。

一、量词的“个化”问题量词“个化”问题的提出始于黎锦熙、刘世儒(1959)[3]主编的《汉语语法教材(第二编)》,书中将量词的“个化”解释为:现代汉语个体量词“个”的越界使用,取代其他量词的现象。

自此,量词“个化”问题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有学者称之为“个”的“泛化”。

针对量词的“个化”问题,学界主要有四种态度。

第一种为“量词消亡说”。

由于看到现代汉语中“个”字的广泛应用,因而得出结论,即:汉语量词正在消亡,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完全被消灭,一切量词都将归于“个化”。

第二种为“部分量词‘个化’说”。

周荐之(1983)[4]认为,那些有着特殊表情作用的量词不宜由“个”替代,否则无法表达那种特殊的意味。

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量词》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语言》单元中的“量词”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量词,学会使用量词描述物品的数量,理解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量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量词描述物品的数量。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量词描述物品的数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卡片(含有不同数量、种类的物品)、挂图、黑板、粉笔。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挂图,图中有各种数量、种类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中的物品数量。

如:“这里有一棵树,三只小鸟,五朵花……”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卡片展示不同数量、种类的物品,引导幼儿学习使用量词描述。

如:“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三个苹果……”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幼儿根据图片,使用量词完成句子。

如:“我有()个铅笔,()个橡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物品,用画笔和纸画出该物品,并讨论如何用正确的量词描述物品数量。

如:“我们组画了五朵花。

”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用量词描述物品数量。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6. 游戏环节(5分钟)组织一个“量词接力”游戏,让幼儿依次用量词描述物品数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速度。

六、板书设计1. 量词的概念与作用2. 常用量词列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3. 量词与名词搭配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和纸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用量词描述水果的数量。

答案示例:“我画了五个苹果。

量词_个_的文化属性激活功能和语义的动态理解

量词_个_的文化属性激活功能和语义的动态理解

年 ) , 这是从事物固有的、 百科全书式的概念来说的。但除此之外, 自然语言中还有一种属 性 , 这种属性与语言使用的效率和切题性密切相关。那就是由上下文所赋予的临时属性。 比如: ( 20) 也许你的车什么毛病也没有 , 你不是 1986 年的车吗? ( 张洁 ∀红蘑菇 # ) ( 21) 当他听说我是第二天一早的飞机 , 马上约我中午到家中一谈。 ( 王洪君 ∀怀念朱德 熙先生 # ) 你 不可能是 一辆自行车 , 我 也不可能是 一架飞机 。说话人之所以能够这样说话 , 是因为 有一辆自行车 和 即将乘坐飞机 临时成了 你 和 我 的属性之一。只有依靠这 样一种说话人的认知环境 ( cognitiv e env ironm ent) , 例 ( 20) ( 21) 才不至于成为主谓搭配不当 的病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 量词 个 也可以用来激活这种临时属性。我们不能说 一个 雨 , 但前文例 ( 2) 中作家却用了 这个雨 来指称眼前正在下着的雨。作家这样做, 显然与 说话人对眼前这场雨的认识有关。对说话人来说, 这场雨不仅下得太不是时候, 而且还下个 没完没了的 , 搅得人心烦, 因此就赋予它以 烦人的东西 这样一种临时属性。但用 场 是 激活不了这种属性的 , 只有用 个 才能够激活它。同样地, 我们也不说 一个纸 , 但如果是 一张质量很差、 一捅就破的纸, 我们就可以说: 这个纸, 质量真差 ! 据此我们认为, 类似 这 个雨 的表达方式是 个 的文化属性激活功能和说话人对 雨 所进行的动态语义理解互相 结合才产生的。
量词 个 的文化属性 激活功能和语义的动态理解
杉村博文
提要
有些本来不与 个 相配的事物在某些上下文中可与 个 相配出现 , 这是 个
经过语法化获得的一种主观用法。 本文尝试从量词 个 的文化属性激活功能和词语的动 态语义理解相结合的角度 , 对 个 的主观用法进行探讨 。 关键词 量词 语法化 主观性 文化属性激活功能 动态理解

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总结

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总结

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总结教案标题: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总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量词转换的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量词进行句子转换。

3. 学生能够通过量词转换,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量词转换的概念和原则。

2. 运用正确的量词进行句子转换。

教学难点:1. 运用正确的量词进行句子转换。

2. 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等。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量词转换。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量词,如"个"、"只"、"条"等,并提问学生可以使用这些量词来描述哪些事物。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讲解量词转换的概念和原则。

2. 教师通过例句的展示,解释如何根据不同的量词选用适当的量词进行句子转换。

三、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量词进行句子转换。

2. 学生个别完成后,可以与同桌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量词转换的原则和技巧。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常用的量词及其适用范围。

五、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供更多的句子,要求学生运用量词转换的原则进行句子转换。

2. 学生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短文,运用量词转换的原则进行句子转换。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要求和截止时间。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量词转换的概念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量词进行句子转换,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某些量词的使用仍存在困惑,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下一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例句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词转换的理解和应用。

小班语言对应量词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对应量词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对应量词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班语言对应量词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量词,如个、只、些、片等。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来巩固对量词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玩具、水果、书籍等。

2. 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量词。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量词,如个、只、些、片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卡片,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量词是什么意思吗?”3. 学生尝试回答,并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解释。

步骤二:量词认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玩具、水果、书籍等。

2. 教师指着其中一个物品,问学生:“这是什么?有几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对应的量词图片或卡片,并说出正确的量词,如:“这是一个苹果。

”4. 教师继续指着其他物品,重复以上步骤。

步骤三:量词运用游戏(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

2.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物品,如玩具、水果、书籍等,并告诉代表一个特定的量词,如个、只、些、片等。

3. 代表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量词,将对应的物品放在桌子上。

4. 教师观察每个小组的表现,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并总结游戏中使用的量词。

步骤四: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学会了哪些量词?你们觉得学习量词有什么困难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3.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运用量词。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所学的量词运用到其他课程中,如数学、科学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量词卡片或绘制量词图片来巩固对量词的记忆和理解。

教案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一些常见的量词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巩固了对量词的学习。

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怎么写

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怎么写

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怎么写教案标题:语言教案-量词转换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量词转换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不同的量词进行数量的表达和转换。

3. 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和讨论,深化对量词转换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1. 量词转换的概念和意义。

2. 不同量词之间的转换规则。

3. 反思和讨论量词转换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PPT、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量词转换的概念,如:一打=十二个,一副=两张等。

2.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量词,引发学生对数量表达的思考。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PPT或板书,讲解不同量词之间的转换规则,如:一打=十二个,一副=两张等。

2. 教师示范一些常见的量词转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进行练习题,运用所学的量词转换规则进行数量的转换。

2.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反思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量词转换的实际应用进行反思和讨论,如:为什么需要进行量词转换?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量词转换?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教师引导他们深化对量词转换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要求在活动中运用量词转换进行数量的表达和转换。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巩固学生对量词转换的掌握。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量词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反思:在这个教案中,我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反思和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量词转换的概念和规则。

通过反思和讨论,学生能够深化对量词转换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拓展和应用的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词“个化”再思考
摘要:语言经济性要求汉语表达简洁,在量词系统中,“个”经常出现泛化的现象。

本文针对现汉量词“个化”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和修辞色彩两方面对量词“个化”进行论述,说明汉语量词系统保持多样性的必要性。

关键词:个化;范畴化;修辞色彩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已注意到量词“个”的泛化现象。

朱德熙《语法讲义》提出,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专用量词——都能论“个”。

[1p49].更有学者提议简化现汉量词系统,完全“个化”。

我们认为虽然在某些条件下可用“个”替换专用量词,但“个”不能取代专用量词成为“万能量词”。

下面,从语义和修辞色彩两方面讨探原因:
一、汉语量词的语义范畴排斥“个化”
在汉语量词研究中,我们发现量词表量的作用可有可无,表量主要由数词承担,如“三条鱼”中“鱼”的数量已经由数词“三”表达清楚。

那量词的功能是什么?宗守云认为,从认知上看,汉语量词的设立是名词范畴化的要求所致。

[2]
范畴化是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之一,它是解释量词不能“个化”的有力根据。

不同的事物根据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与其他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可以被归纳为某些特定的类别,这就构成了范畴。

汉语量词的主要功能是把差异性大、但又存在一定联系的
名词性成分归为同一类别。

范畴化是量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主要关注名词和量词之间的选择关系,并把量词看作是名词分类的语义手段。

[3]如果是长凳,是“一条长凳”;如果是课桌,是“一张课桌”。

“条”和“张”在使用上有规律吗?石毓智认为“汉语对量词‘张’与‘条’的选择与比例有关。

物体长和宽的比例假定是x/y,‘条’的函数式x/y的值可以无穷地逼近0,但不能是0,否则就意味着该物体不存在,当
x/y的比值趋于1,就用量词‘张’来称量。

” [4p125]
据《汉语量词词典》,“条”可表示长条物,如:一条河、一条狗。

也可用于人体,例如:一条好汉、一条命。

还可指某些抽象物,比如:一条政策、两条新闻。

根据范畴化原型理论,人类的范畴是据原型概念化的,范畴围绕原型这个参照点进行建构,并根据范畴成员的典型性向外扩展,形成一个更大更完整的范畴结构。

第一类与长条形物搭配,是“条”的原型即核心范畴,搭配的名词皆有石毓智所说长宽比例大的特点。

然后,“条”的典型度向外扩展,即第二、三类。

第二类搭配的“好汉”、“命”,几乎找不到“条形物”的特点。

但说“一条汉子”或“一条命”时, 躺平来看,也有长形物特点。

第三类都是抽象实体,与隐喻有关,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5]
“张”则与“条”相反,物体长宽比例接近。

比如,“一张光盘”,“几张纸”等都是“张”反映的核心范畴原型,它一般用来搭配平
面、有延展性的名词。

当然像“一张床”,“一张书桌”等的用法,其实是人们将关注重点放在它们所展现的平面,这也是“张”原型的继续扩展。

“一张弓”,“一张琴”等搭配与核心范畴关系不大,主要是受动词“张”的影响。

由古汉语动词虚化出量词用法,由“张开弓箭”衍生出“一张弓”,琴弦与之相似。

不同的量词对名词有不同的语义分类作用,这是“个”不能独立完成的。

二、汉语量词的修辞色彩排斥“个化”
汉语量词中有一些专用量词是因修辞需要产生的,因而带有突出的修辞色彩。

如果全部使用“个”,会使汉语表达失去多样性。

(一)丰富的量词系统可突出形态特征:
“词义信息在传达人们对其所称谓事物的理性认识外,往往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性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评价、格调、形象方面等做出的补充描写。

汉语量词的理据,在它具有描绘性和比喻性时,就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

这种形象感包含着人的主观意味。

量词所负载的这种形象意味,也就是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

”[6p82]如:一张床,一弯新月。

“张”主要的语义特征是平面的延展性。

“一张床”用“张”表现床具有的平面、延伸的外在特征,表述形象。

“一弯新月”,用“弯”表现如小船弯弯般弦月之态。

这些皆抓住形态有代表性的部分,这是通用量词“个”不能体现的。

其次,不同的量词也可表现相同事物不同的情态特征。

例如,“一片面包”,用“片”突出“轻、薄”的特征,“一块面包”中用“块”
展现立体厚重的感觉。

近义量词的对比使用,也可显示细微的语义差异。

如:一丝希望,一线希望一点希望,一些希望……表现出“希望”程度的增加。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7页)
(二)丰富的汉语量词系统可表达鲜明的感情:
恰当使用量词,还有利于人们思想感情的表达,体现人们对事物的感情和评价。

有的量词本身并不带感情色彩,但在具体语境就带有了强烈的感情,有学者称为“量词的感情色彩的活用”。

[7]“我留上海就做一匹文盲,都比现在好得多。

”(郭沫若《骑士》)“匹”本是搭配马,骡子等动物的量词,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

这里,写“文盲”用“匹”,显然是中性贬用,表达讽刺和贬义。

有的量词本身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运用恰当可增强语言表现力,感情鲜明。

如:“位”,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

”《现代汉语词典》)“三个朋友”和“三位朋友”,后者有尊重的色彩。

其实,“位”不仅可传达尊敬色彩,还可表贬义色彩。

“她被一位大款看上了,成了一只金丝鸟。

”句子带有明显的贬义,表尊敬的“位”修饰“大款”,表达对“大款”的嘲讽。

其实,“位”只表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空间中言谈者对所涉及的客观对象的一种礼貌态度,这种礼貌态度可传递褒扬之义,也可包含轻蔑之情。

[8]相比,“个”普通平实,表达感情不强烈。

另外,不同的量词包含不同的语体风格,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使用,
形成特定的意趣。

汉语量词有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语体色彩。

有些量词具有书面语色彩,如“一宗案件”、“一尊佛像”中的“宗”和“尊”等量词,表达较文雅、庄重,要求严谨规范,而“个”带口语倾向,表达随意简便。

在书面语尤其是公文、政论语体中“个”不宜代替专用量词。

综上所述,汉语丰富的量词系统代表着汉民族独特的认知心理和文化,对名词性的成分有分类归纳的作用。

同时,丰富的汉语量词与名词的搭配,体现出丰富的修辞色彩。

这都是汉语量词系统不会被“个化”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汉语量词研究.理论语言学研究,2007.
[3]侯博、徐丽.汉语量词的认知范畴化过程初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4]石毓敏.语法的认知语言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5]朱晓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个体量词搭配——以“条”为例.语言与翻译,2006.
[6]何杰. 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年玉萍.现代汉语量词的色彩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2002.
[8]戚晓杰.关于量词“位”规范性的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