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词的语法化过程看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
量词数量语义及其语法功能
量词数量语义及其语法功能张玉萍【摘要】在当前的汉语词类中量词通常不单独使用,通常与数词互相结合从而构成数量短语,从而达到对动词、名词以及形容词的修饰作用.基于量词的数量语义特点来讲,量词的重叠并未出现空间量的诸多变化,量词的重叠主要发生在时间的维度层面上,数量短语具备了一定的层级性和时间性.当前学术界对此研究的诸多考察还尚且不充分,由此研究针对量词的数量语义,并对量词语法功能展开分析.【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量词;数量语义;语法功能【作者】张玉萍【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广播电视大学,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1引言量词和数词在汉语中是两个具备不同特点的范畴,数量词即为表示数量,但是数量此种复合词却是单一化的一种概念。
通常指一定量的数值,由此只与数词存在关联。
在量词并未确定为相应的独立化词类之前,通常将其归为名词中,将其命名为“量词”之后,通常将其作为体词。
量词主要是体词的一种表达法,语法的学界研究者通常存在不同的见解。
量词并非是体词,具备一定的谓词性[1]。
量词在汉语中存在尤为丰富的特点,尤其在其语法功能层面。
倘若量词是可有可无的,依照语言学中所存在的“经济原则”[2],那么此种形式通常就会被淘汰。
在近些年来的汉语学研究中,尤其是词语的语法功能,在认知语法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汉语两次的语法功能也产生了全新的认知。
因此,本次研究探讨量词数量语义及其语法功能。
1 量词的语义特征1.1 量词名词之间并不是一对一关系量词的语义特征泛指一类词语以及客观的事物之间所主要存在的诸多关系,通常此种词语也作为与其他类别词语的彼此搭配关系,或者在其中倾注了不同的修饰感情,通过不同量词将其加以表达。
比如“一个雕像/一座雕像”,通过量词的不同,那么所表达出来的形象色彩也就存在主动不同。
形象色彩在前者并不具备,而后者量词则具备形象色彩[3]。
从宋代语料看物量词语法化中的几个问题
21 年 1 01 1月
四川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ih a r l iest ( o ii ce csEdt n o r a fS c u n No ma Unv ri S ca S in e io ) y i
因 此宋元 时期 是量 词语 法化 时期 。量 词结 构 的固定 化是 汉 语量 词 结构 语 法化 的重 要标 志 , 这 并不 是 说语 但
法化 已经 停止 L 。 4 ]
在语 义上 , 汉语 量 词具 备计量 、 量转 指 、 定 、 数 无 指量转 指 等功 能 , 而跨语 言考察 指 出 , 词在 其他 语言 中 量 还具 备非 定指 转指 、 指 、 指 、 指性 转指 、 类 定 定 无核 领 属定 语 、 核领 属 定语 、 核 关 系化 、 核 关 系化 等 更 加 有 无 有 概 括 抽象 的语 法意 义L 。观察 宋代 量词 系统 的语 义功 能 , 5 ] 发现 这一 时期 的量词 在最 初基 本 的指称 功能 之外 ,
之为‘ 实词虚 化 ’[ ’ , 。量词语 法 化过程 涉 及到量 词 短语 结构 的变化 和 量 词 的语 义 功 能发 展 : 构 上 , 上 古 结 从
时 期 以“ +名 ” 构 为主 发展 到现代 汉语 以“ +量 +名” 构 为主 ; 数 结 数 结 语义 上 , 量词 产生 之初往 往具 有名 词 从 或 动词 的指 称意 义 , 展 出计量 事物 单位 的意 义 , 发 以至 于具 有 多种 其 他 意义 ( 定 指 、 指 、 指 、 指 、 语 不 定 类 转 定 标 记等 ) 目前 的量词 语法 化研 究大 多是 从结 构上 分析 其语 序变 化 的动 因及 规 律 , 少有 涉及 到物量 词 系统 。 而
211214884_基于CiteSpace_可视化分析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
104《名家名作》·考证[摘 要] 以1980—2021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有关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的107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V.5.8.R3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显示,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从发文量的年代分布上可以分为平缓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逐步回落阶段。
论文作者队伍尚未形成,研究者之间缺乏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量词的分类研究、结合认知理论和语法化的研究、结合语义特征的研究。
基于对当前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思考,应加强多理论、多学科的互动研究,以期推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关 键 词] 现代汉语量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侯炳楠量词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词类。
1898年马建忠编著《马氏文通》,最早开始了对于汉语量词的研究,该书涉及了量词的功能“故凡物之公名有别称以记数者”。
后来,吕叔湘、王力、高明凯等人开启了汉语量词的系统研究之路①。
前人多从语法角度对现代汉语的量词进行研究,从语义、词汇等角度对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却不够深入。
只有明确了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才能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汉语学界对于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逐步增强,方法也灵活多样。
因此,本文以1980年至2021年间有关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的文献为语料进行整理与统计,通过CiteSpac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定量研究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主题。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
在中国知网中,选择高级检索的方式,以“量词”为篇名,时间范围选择1980年至2021年,文献分类选择“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接下来选择“中文”“学术期刊”“中国语言文字”学科,默认其他选项后进行检索,共得到1528篇文献。
量词面”的语法化
《海外华文教育》2009年第3期(总第52期)量词“面”的语法化孟繁杰 李 焱提要 “面”本义为“脸面”,进而引申为“物体的表面”,魏晋南北朝时期虚化为量词,用于称量“扁平状”事物。
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量词“面”的称量范围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发展趋势;称量对象则表现为以下两种规律,一是越来越向着典型的“扁平状”特征发展,二是越来越向着“竖直”方向发展。
关键词 量词 虚化 泛化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过程涉及两个方面:量词短语结构的变化和量词的语义演变(金福芬陈国华,2002:1)。
本文主要考察量词的语义演变,即由源词虚化为量词,进而再进一步泛化的过程。
刘世儒先生曾经对量词“面”的产生其及演变作过论述,认为“面”本义为“脸面”,由此引申,凡作用在平面的大都就可以用它来做量词(刘世儒,1965)。
这一论述较为简单。
量词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类的结果。
“汉语的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远非随意的,而是深刻反映了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
”(石毓智,2001:1)“面”是如何从名词虚化为量词并进而泛化的,其虚化为量词后所称量的事物具有怎样的范畴化特征,这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量词“面”的语法化过程,以及“面”所称量事物的属性范畴。
一 量词“面”的产生及其时代“面”本义是名词“脸面”。
《说文解字》:“面,颜前也。
”(许慎,1963)下面即用的本义:(1)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荀子·非相第五》由人的“脸面”引申出来“物体的表面”义,如:(2)方之一【面】非方也,方木之面方木也。
《墨子·卷十一》此用例指“方体”的一个“表面”。
魏晋南北朝时,“面”表示“表面”义的用法越来越多:(3)此一扇之名也,薄打纯金如蝉翼,二【面】彩漆,画列仙、奇鸟、异兽。
(晋·陆 《邺中记》)(4)弟子静深等立碑墓侧。
汉语量词产生及其功能演变过程的句法分析
汉语量词产生及其功能演变过程的句法分析笔者在本文中以“汉语量词产生及其功能演变过程的句法分析”为题,研究了汉语量词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的过程,并以句法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在汉语量词产生方面,词语学习表明,量词是一类独特的词语,它在汉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量词主要是指那些用来描述物体数量,多少,多大,多小的虚词,它们形成了对对象数量、多少、多大、多小这些因素的描述性概括,例如中国汉语中的“一、二、三……”以及“只、双、个、一把、一拨等”。
此外,量词还可以根据上下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量词的功能演变可归类如下:(1)量词可以具有定义性功能,即用来限定单体的特征;(2)量词也可以具有称呼性功能,即用来称呼某物;(3)量词还可以具有量化性功能,即用来描述一定数量的物体。
有了上述定义和功能,接下来,就需要从句法学的视角分析汉语量词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的过程。
从语法结构来看,汉语量词属于谓语动词的补语成分,在句子中承担着谓语动词的功能,它的句法特点主要体现在:(1)量词总是作定语,定语位于谓语动词之前,而不是宾语之前;(2)量词常常搭配一些描述量的词,该句法结构可以使复杂句子变得简单表达;(3)量词也可以搭配一些表示时间段的词,例如“一小时”、“半天”等;(4)量词也可以搭配一些表示方向的词,不仅能表示某个方向,而且能表示某一种变化的方向,例如“往前”、“往上”等。
最后,从句法分析可以看出,汉语量词的功能演变是由语言条件和社会心理决定的,它们的功能演变有利于实现句子的简洁表达,同时也有助于完善语言系统,从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把握。
综上所述,汉语量词是一类独特的词语,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数量,多少、多大、多小等,而且在句法学视角可以被分类为定义性、称呼性和量化性功能,它们能够简洁表达句子的含义,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汉语语言系统,让语言更好地服务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与描述。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近年来,语言类型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研究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个学科的视野下,汉语量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
本文将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汉语量词进行研究。
首先,汉语作为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其特点之一就是数量词的丰富性。
汉语中的量词数量众多,而且数量词的使用方式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
在一些其他语言中,数量词通常是直接放在名词前面,而汉语则需要使用特定的量词来修饰名词。
例如,“一个苹果”在汉语中要表达为“一个个的苹果”。
这种使用方式与一些濒危语言中数量的表达方式相似,因此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将汉语的量词系统与濒危语言中的数量表达方式进行比较。
其次,汉语的量词还具有语义丰富性。
汉语中的量词除了表示数量之外,还可以表示形状、状态、领域、尺寸等多种意义。
比如,“一条鱼”和“一张纸”中的“条”和“张”既表示数量,又表示鱼的形状和纸的尺寸。
这种语义丰富性在其他语言中并不常见,因此汉语的量词系统在语义角度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此外,在汉语量词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语法现象值得关注。
比如,汉语中的数量词可以与动词、形容词和量词谓语结合,形成复杂的谓语结构。
例如,“我吃了一顿饭”中的“一顿”就是数量词和动词谓语的组合。
这种谓语结构在语法上有着一定的限制,不同于其他语言中谓语结构的形式。
因此,通过比较汉语量词的谓语结构与其他语言的谓语结构,可以从语法角度探讨汉语量词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汉语量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探讨汉语量词与其他语言的联系与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特点,同时也可以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观点和研究路径。
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汉语量词这一课题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关注综上所述,汉语的量词系统在与濒危语言的数量表达方式进行比较时展现出独特性。
英汉数量词短语的词法结构及其语义功能对比
英汉数量词短语的词法结构及其语义功能对比本文从词法结构及其语义视角对比分析了英汉数量词短语在构成形式上的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义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标签:量词数量词组词法构成形式语义功能一、引言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经常和数词一起使用。
汉语量词指那些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传统的语法体系中虽然没有量词这一独立的词类,但“量”这一概念的表达形式却非常活跃,因此人们把这类表量的名词称为“特殊量词”。
近年来,英语中“特殊量词”和汉语量词的对比研究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词法角度对英汉数量词组在构成组合上的异同及相关语义功能进行讨论。
二、英汉数量词研究简述英汉数量词在句法分布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汉语量词需要和数词结合才能把客观事物的量按各种单位计算出来。
而英语中表量概念的词叫做表量结构(partitive construction),因为这些量词必须借助名词和介词结构来完成表量的任务, 其形式为“a+n1+of+n2”。
人们多从句法特征、语义功能、修辞等不同视角对英汉数量词进行研究。
从句法特征来看,汉语数量词组在句中可作定语、状语、补语,有时亦可作主语、谓语和宾语。
英语中的数量词组则常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有时亦可作主语或状语。
从语义功能上看,汉语量词表个体的数量多而专用性强,表群体的量词少而通用性强;英语则相反,表群体的表量结构多而专用性强,表个体的数量少而通用性强。
修辞视角方面,英汉表量结构的相关组合能产生丰富的语义色彩,收到特别的修辞效果。
但英语量词和汉语量词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相比之下,汉语量词种类更多,也更加复杂。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英汉数量词短语的词法结构及相关语义功能进行分析。
三、英汉数量词短语的词法要求及结构比较在英汉数量词短语中,量词都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数词一起使用。
汉语量词的语法化_金福芬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1期第17卷JOU RNAL O F T S I N GHUA UN I V ER S IT Y(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 o.S1 2002V o l .17汉语量词的语法化金福芬1, 陈国华2(1.清华大学 外语系, 北京 100084; 2.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系, 北京 100081) 摘 要: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过程涉及两个方面:量词短语结构的变化和量词的语义演变。
文章着重讨论了数量结构变化的动因。
认为随着量词语法化进程,原有的结构逐渐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是促使量词短语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因。
以H eine (1991)等提出的理论框架讨论了汉语量词的语义演变,提出语义演化路径为:语义迁移>语义泛化>语法意义。
为什么汉语中要有量词这个范畴?功能派认为语言中同音词的不断增多触发了量词的需要。
语法派认为量词表达的是数的概念,是个体标记,起个化中心名词的所指功能。
文章所做的研究支持语法派,证实量词作为个体标记的功能是根本的,而其分类功能是次要的。
分类功能出现较晚,随着汉语双音词的增多,这一功能正在消退。
这一事实也说明量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反驳了量词从其他语言中借入的假设。
关键词:量词; 语法化; 隐喻; 动因中图分类号:H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2)S 1-0008-07收稿日期:2001-10-20作者简介:金福芬(1974- ),女,清华大学外语系助教;陈国华(1954- ),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剑桥大学文学博士.一、引 言现代汉语的数量短语中,数词(N um )和名词(N )之间需要一个特殊的补充成分——量词(CL )。
量词粘附于数词,“表明中心名词明显的或规定的特征”(A llan 1977:285)。
现代汉语的数量短语中量词是强制性的,即数词和名词必须用量词来连接。
语言学入门知识语言的结构和语言变化
语言学入门知识语言的结构和语言变化语言学入门知识:语言的结构和语言变化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就是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变化。
本文将对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变化进行探讨。
一、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层面。
1. 语音语音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语言的发声基础。
语音由音节构成,音节又由音素组成。
音素是语言中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单位。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cat"由三个音素组成:/k/、/æ/和/t/。
这三个音素的组合形成了单词"cat"的发音。
2. 语法语法是语言中规定词与词之间结合的规则体系。
通过语法,人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主语通常在句子的开头,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3. 词汇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义的基本要素。
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用词汇"书"来表示一种物品,用词汇"跑"来表示一种行为。
二、语言的变化语言是一个生命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发生变化。
语言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语音变化语音是语言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会发生变化。
音素的发音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新的音素可能会出现。
这种变化可以是渐变的,也可以是突变的。
例如,在英语中,古英语时期的发音与现代英语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些音素的发音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古代的音素已经不再存在。
2. 词汇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概念和新的事物不断涌现,需要用新的词汇来表示。
同时,一些旧的词汇可能会逐渐淘汰或者改变意义。
例如,在现代汉语中,"手机"、"互联网"等词汇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而一些古代的词汇则逐渐被人们遗忘。
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_文学论文
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作者】沈阳【作者简介】沈阳男1993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近年来在《中国语文》、《汉语学习》、《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句法结构中隐含NP的语义所指关系》等多篇论文。
著有语法专著《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主持编写《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论文集。
Abstract The transposition of Noun PhraseNPin verbal syntacticstructures is restricted by the Num-Measure compound besides the other grammatical conditions.From the various phenomena of NP transpositionwe can partially find the func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Num-Measure compound in syntactic structures in Chinese. 0.引言陆俭明先生1988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一文中曾详细考察了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
陆先生在文章中主要指出某些句法组合非有数量词不能成立某些句法组合没有数量词只能形成粘着结构某些句法组合排斥数量词。
本文打算从动词性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以下记作NP移位角度进一步说明NP中数量词对NP移位的制约作用以及NP移位时NP中数量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陆先生文章中已经讨论过的除与NP移位有关的一些现象外其它非动词性结构中数量词的情况不再涉及。
1.数量词对NP移位的制约 1.0 不少语法论著在讨论句法结构中某个NP成分移位时都比较多地注意NP移位的结构限制比如说明什么样的动词前后的NP不能移位或可以移位什么样的结构条件下某个NP必须移位移位的NP可能出现在什么位置等等以及NP移位后整个结构的语义差别比如区分受事主语句、处置句、被动句、存在句、状态句等等。
语法的演变
汉语史上动态助词产生
在汉语语法的演变中还产生了黏附在词末 表示语法意义的专用动态助词:“了”表 示行为动作的完成,“着”表示行为动作 的持续,“过”表示行为动作的曾经发生。 它们黏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成为这两个 词类的明显的标志。这种意义的 “了”“着”“过”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 出来的,如王力先生指出,这是“近代汉 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结构的重新分析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实例都是结构A; 第二阶段,有些实例只能是结构A,有些实 例只能是结构B,还有一些实例既可以做结 构A理解也可以做结构B理解; 第三阶段,只有结构B。
以“把”为例,例句摘自王力《汉 语史稿》
1A.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 秦 策》)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 非攻下》) 2A.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唐 姚合《送杜观罢 举东游》) 2A/B.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唐 杜荀鹤 《入入关因别舍弟》) 2B.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唐 白居易 《戏醉客》) 3B. 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清 曹 雪芹《红楼梦》第26回)
潘允中的分期
上古时期——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 从 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古后期, 东汉是过渡期。 中古时期——自两晋经过十六国时代至隋唐 五代 近代时期——自宋元明清至鸦片战争 (《汉语语法史概要》
我赞同的分期
上古时期——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 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古后期。 东汉是过渡期。 中古时期——自两晋经过十六国时代 近代时期 ——自唐至鸦片战争。
反响型动量词在汉语中的发展
反响型动量词在汉语中的发展作者:王琦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9期摘要:反响型动量词是通过借用而产生的动量表达方式。
反响型动量表达方式出现于近代,于宋金时期发展成熟。
反响型动量词有多种表达形式。
本文从反响型动量词的产生和反响型动量词的表达方式两方面,浅析反响型动量词在汉语中的发展。
关键词:反响型动量词;发展;动词反响型动量词是指动量词与中心动词同形的一种动量表达方式,借用动词表示动量,即动词复用形式。
张赪(2005)认为现代汉语中的“V一V”式和“VV”式的产生与晚唐五代时期动词借用作动量词的用法的兴起有关,并将这种用法称作“同源动量词”。
金桂桃(2015)阐述了反响型动量词在汉语中的发展,并探讨了反响型动量词在类型学背景下的分布、分类、语序规律以及形成条件等问题。
一、反响型动量词的产生(一)萌芽期晚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反响型动量词还没有真正出现。
例如:(1)师有一日法堂上坐,忽然喝一声。
《祖堂集》)(2)师蓦面与一唾云:“野狐精!”(《祖堂集》)(3)后阿娘见舜子跪拜四拜。
(《敦煌变文集新书》)(4)若有人能解弹得,一弹弹尽天下曲。
(《祖堂集》)(5)以手指其一指,火坑变作清凉地。
(《敦煌变文校注》)上述例(3)、(4)中,有的学者认为是反响型动量词,有的学者持反对意见。
反对的原因是,例(3)中的数量结构前的动词“跪拜”与数词后的“拜”不完全同形,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反响型动量词。
例(4)中虽然可以理解为“一弹”作状语,修饰动词“弹”,但是还可以理解为“一弹,弹尽天下曲”,是为了在这首七言偈颂中保持句式整齐而并为一句。
例(5)是晚唐时期可以看作是反响型动量词的用例,只此一例并不能说明反响型动量词就一定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但可以看作是反响型动量词产生的萌芽。
(二)成熟期晚唐五代时期,反响型动量词已经出现萌芽,再经过宋代对重复前一个动词的方式表示动量的方法的使用更加广泛,从而导致反响型动量词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至完全成熟。
汉语数量结构演变及量词产生的语言认知机制
汉语数量结构演变及量词产生的语言认知机制安丰存;程工【摘要】量词是汉语名词数量结构中的必需成分.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量词的属性和功能以及语法化等问题,对于量词的产生及数量结构变化关注不够.量词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有内在的语言基础以及外在的认知条件.研究表明量词是在受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产生与发展的.可数名词数量结构首先受到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的类推作用产生了“名词-数词-名词”的序列构造,进而右侧名词逐渐由左侧名词同范畴的名词取代.由于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变为“数词-单位词-名词”,在类推作用下,可数名词数量结构也演变为“数词-名词1-名词2”序列构造.在新的序列构造中,中间的名词经过语义虚化后,最终发展成为量词.【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48)001【总页数】8页(P103-110)【关键词】数量结构;量词;语言;认知【作者】安丰存;程工【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汉语量词一直是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语言现象之一。
汉语言学界针对量词的属性及功能,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律,量词的语法化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探讨。
[1][2][3][4][5][6][7][8]同时,很多汉语学者还对汉语不同历史文献中的量词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
[9][10][11]根据汉语历史文献中呈现出的具体的量词使用情况,汉语量词是汉语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类词,但是,对于汉语中为什么会发展出量词系统,学界很少论述。
本文将在考察汉语数量结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从语言及认知的角度来发掘语言结构自身的特点及变化为汉语量词产生和变化所提供的语言内在基础。
一、汉语数量结构的历时演变数量结构是语言的基本结构之一,是名词量化意义的表达手段。
无论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均可以借助语言表达手段来体现其数量意义。
语法化理论在汉语量词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语法化理论在汉语量词系统中的应用初探作者:鹿子鸣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01期[摘要] 现代汉语中名词不可与数词直接连用,二者之间需要量词的加入,因此汉语拥有较为庞大的量词系统。
商代甲骨文时期,汉语中没有物量词的用法,周代以后出现了表示容器的名词用于数词与所计量的名词之间,同一时期也出现了少数个体量词的用法,也就是说量词是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汉语量词大部分是由名词或动词等实词通过语法化的手段转化而来,而语法化的程度可通过一系列参数来衡量,从而确定语法化阶段。
通过应用这一理论,对汉语量词进行历时和共时研究,得出量词的语法化程度不同,所处的语法化阶段也不同。
[关键词]物量词;语法化;结构变化;语义变化[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1-0083-04[收稿日期] 2012-12-05[作者简介] 鹿子鸣,爱丁堡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物量词(以下简称量词)是指能够计量并划分名词类别的词素。
在印欧语系中,名词可以与数词直接连用;与之不同,在汉语中,名词与数词之间一般需要有量词的加入。
因此,汉语拥有一个庞大的量词体系,根据所伴随的名词的性质不同,汉语量词可以分为个体量词(如个,本)和集体量词(如对,双)。
顾名思义,量词的主要功能是量化名词,将名词归纳到不同的类别,Allan指出量词还可以表示名词所指个体的一些特征[1]。
汉语系统里起初没有量词一类,基本上所有量词都是从名词转化而来,因此量词的词汇意义相对清晰,而且,在某些语言环境中,量词可以用作名词,名词也可以用作量词。
自20世纪末,语法化研究成为语言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汉语量词的出现和发展也成为语言学家运用语法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往对于汉语量词语法化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而本文尝试运用语法化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分析汉语量词体系语法化的程度与阶段。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汉语量词的语义脉络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汉语量词的语义脉络从语言类型学视角下重新考察现代汉语名量词,首次将类型学中数量分类词的分类和计量的功能连续统与“质—量”语义连续统相结合,并引入分类词的基本语义参项,分析汉语单音节名量词各小类之间不同功能和语义的细微差别,从而将汉语量词繁冗混杂的系统小类归置在连续统一的语义体系中,由此在语言共性中展现汉语量词的语义脉络。
标签:量词类型学语义连续统一、引言自20世纪50年代量词在汉语研究中被正式正名、单独立类以来,国内对量词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颇丰。
但是以国际语言大环境为背景的针对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学研究还比较少,国内很多研究仅局限于汉语这一特定语言,就汉语论汉语,缺乏国际视野,这使得国外类型学研究对汉语量词这一世界语言中颇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了解引用不够;同时,因为欠缺与世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的理论框架和类型学知识,影响了国内汉语量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国内研究在与国外同类研究接轨时,也面临诸如术语混用、概念混淆等问题。
比如汉语量词的基本分类问题,目前研究现状是系统多样,各自为政,标准混用,标杆不一。
例如,一些研究将“临时量词”和“借用量词”的概念与“个体量词”“集体量词”等类别混为一谈,而前两个概念是名量词逐步由名词语法化的历时产物,与后者的共时区分是两个不同的视角。
另外,从类型学的框架看,类型学的“分类词”(classifier)为“名词”范畴化的工具,因此,现代汉语研究所探讨的“动量词”甚至“形量词”概念并不在汉语名量词所属的分类词研究范畴之内。
基于此,本文将聚焦类型学“分类词”范畴内的汉语名量词,从共时层面重新审视汉语名量词研究中被普遍引用的小类,即:个体/单位量词(如“张”)、集体/集合量词(如“群”)、度量衡量词(如“斤”)、容器量词(如“杯”)、部分量词(如“截”)、种属/种类量词(如“种”),从具有语言共性的“质-量”语义连续统视角,借助于类型学语义参项,对名量词的语义脉络进行重新解读,梳理名量词内部各小类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名量词分类这一老课题带来新启示。
从现代汉语个体量词的名词性特征看其内部差异 董秀芳 ppt讲解
三、个体量词内部虚化程度的差异
3. 1 能否前加形容词 陆俭明指出, 部分量词可以受 “大、 、小、 满、 整、长、 厚、 薄、” 等少数几个形容词的修饰。 纯粹的度量衡量词不能被形容词修饰, 比如不能说 “ 一大吨煤”, 这其中有语义的原因,因为度量衡量词 是表示精确的量的, 因而不能再用有程度之分的形容词 来修饰。 • 汉语的容器量词 、成形量词、 集合量词 、临时量 词很多都可以被形容词修饰。
• 表达某一语义范畴的功能词的数量一般是有限的, 比如: 普通话中的体标记只有 “着 、了 、过” 三个, 具体 到完成体标记, 就只有“ 了”一个 。 • 典型的功能词的使用是有规则的, 其与词汇性成分的组 配一般是广泛的。比如:完成体标记 “了” 出现在动词 性成分之后, 其搭配范围很广。 • “了” 的出现一般不受动词的具体词汇语义的影响, 而 量词的选择要受制于名词的具体的词汇语义。 ==> 可见, 体标记在形式上的分歧更小 ,组合时的规则性 更强 ,出现的强制性更大, 因此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比 量词高。 比如:万能量词“ 个 ”是量词中使用受限制最小的一个, 可以替代一些特定的量词而与很多名词搭配, 可以说 “ 个” 是量词中语法化程度最高的一个。
பைடு நூலகம்
如: 一大杯水 一整箱白酒 一小块蛋糕 一大包衣服 一大群 羊 一大批原料 一小撮敌人 一大片草地 一大捧瓜子 一 大排杨树 一大捆树枝 一厚叠报纸 一大串葡萄 一小把面条 一大摊事 一大堆衣服 一大抱 柴火 一大泡尿 “一大把年纪” 是固定用法, 其中的数词只能为 一 , “ 一大把” 在这里是隐喻用法, 其语义从表示具体的 占据空间的量转变为表示抽象的只占据时间的量。“ 一 大堆意见” 中的“一大堆 ”也是隐喻用法。
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参考内容
汉语量词是汉语语言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 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分别探讨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针对对外 汉语量词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一、汉语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的分类
汉语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物量词表示名词的数量,如“个、只、 件”等;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如“次、回、遍”等。
3、量词的规律:汉语量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来说,特定的名 词需要使用特定的量词。例如,“一只”通常用于描述动物的数量,而“一个” 通常用于描述人类或抽象概念的数量。然而,也有一些量词可以用于不同的名词, 如“个”既可用于描述人或物的数量,也可用于描述事件或动作的次数。
二、汉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的语义特征
2、比较分析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汉语和其他语言中量词的使用 差异,帮助他们意识到汉语量词的独特性和必要性,从而加深对量词的理解。
3、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初学阶段,教师可以重点介绍常用且规律的量词, 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逐渐引入更多种类的量词。同时,要注重温故知新,不 断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量词。
三、汉语量词的语用特征
汉语量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 式和意义具有显著的特点。
1、强调和凸显:在某些语境下,使用量词可以强调和凸显事物的特征或重 要性。例如,“唯一”强调某件事物是独一无二的,“最”强调某件事物是最优 或最重要的。
2、情感表达:量词在情感表达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亿万人民” 表达了人民的众多和国家的繁荣,“一颗破碎的心”则传达了悲伤和痛苦的情感。
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建议
1、掌握量词的使用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注重让学生掌握不同量词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列 出常见量词及其用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 量词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以便正确使用。
五屯话复数标记“几个”的接触演变
D e c .2023V o l .43N o .6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L a n g u a g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i e s 2023年12月第43卷第6期[作者简介]赵欣凯,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的接触演变ʻ赵欣凯(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摘 要] 在青海黄南州五屯话中有一种表示复数意义的数量短语几个 ㊂本文通过录音转写语料及文献语料,分析论证了 几个 的语法属性㊁语法意义㊁来源演变及接触层次㊂主要结论为:1) 几个 用于离散名词之后,语法属性为复数标记;2) 几个 的语法功能强调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数量的叠加㊁复合;3) 几个 来源于汉语数量短语;4) 几个 经历了语法化的内部演变和语法功能的外部接触过程;5) 几个 的接触层次为汉语语法功能底层受藏语和阿尔泰语的影响,具备了部分藏语㊁阿尔泰语复数标记的语法功能㊂[关键词] 五屯话; 复数标记; 几个; 语法化; 语法功能; 演变路径[中图分类号]H 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23)06-0056-08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8610.2023.06.009一㊁引言图1 五屯话调查地图五屯话指的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下辖的五屯上庄㊁五屯下庄㊁加仓玛三个村子使用的语言,藏语将其称为 桑格雄 ㊂陈乃雄认为: 五屯话是一种长期受藏语强烈影响的以汉语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独特语言㊂ [1]五屯话糅合了汉语㊁藏语㊁阿尔泰语等多种语言的内容和特征,语法系统呈现出复杂的接触和混合面貌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见图1),对五屯话的名词复数标记 几个 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基本语法格式为 指人名词+几个 或 可数指物名词+几个 ,构成 N㊃几个 的形式㊂五屯话研究始于陈乃雄,经历了由静态描写转为动态观察的历时过程㊂20世纪末,语言学家的关注重点为五屯话语音系统的记录㊁描写以及动词的形态㊁音变,侧重于五屯话语言材料的静态整理㊂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有意西微萨㊃阿错㊁向洵(2015),徐丹(2018),李云兵(2022),J a n h u n e n(2008)等学者对五屯话的声调类型㊁混合机制㊁语义表征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奠定了五屯话的动态研究基础,为五屯话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㊂本文的研究范畴为五屯话的语法研究,李克郁(1987)㊁马伟(1997)㊁莫超(2004)㊁雷汉卿(2008)等对河州话及周边方言的复数标记及混合机制进行了探讨,奠定了西北汉语方言及相关语言 数 范畴研究的基础㊂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搜集了五屯话复数标记的相关语料,结合前人学者的语言材料对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进行了探讨㊂几个 作为名词复数标记,出现在汉语方言中的频率不高,与 们 在语法属性㊁语法意义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㊂因此, 几个 作为五屯话中独有的复数标记形式,见证了五屯话的形成㊁演变轨迹,对研究五屯话的混合机制㊁接触层次及演变路径具有一定的意义㊂二㊁ 几个 的语法形式和功能五屯话中的 几个 一般读作[ʨi kə],有时略读为[ʨiə]㊂其基本语法形式为 人称代词+几个 指人名词+几个 ,或 可数指物名词+几个 ,都表示 量多 的复数意义㊂(一) 人称代词+几个五屯话复数标记的基本语法形式为 人称代词+几个 ,其用法与普通话的 们 基本一致㊂不同的是,五屯话在表达 人称代词+复数标记+数词+量词 这种语法格式时,会省略复数标记,变为 人称代词+数词+量词 的格式㊂1.人称单数与复数㊂五屯话人称复数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的 们 一致,基本语法格式为 人称代词+几个 ,见下表㊂表1人称单数与复数人称单数复数第一人称我我几个[ŋoʨi kə]第二人称你你几个[n iʨi kə]第三人称他他几个[k uʨi kə] 2.人称代词与数量成分㊂五屯话在表示 人称代词+复数标记+数词+量词 这种人称后有修饰成分的形式时,会自动省略复数标记㊂例如:(1)k u sɑn kə ʨi n təxəlɛl i他三个经常吃饭来哩他们三个经常来吃饭㊂(2)n i l iɑŋkəʦh o k u wɑ你两个留下哇你们两个留下吧㊂(3)ŋo l iɑŋkəxə ʨh i lə我两个吃饭去了我们两个去吃饭吧㊂上例表明,当复数标记与数量系统共现时,五屯话的习惯语法表达形式为:排斥复数标记㊂此类情况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五屯话 数 的表达形式符合 S G S原则 (S a n c h e s-G r e e n b e r g-S l o b i n 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即数量系统与复数标记呈互补分布的态势㊂从表层系统来看,五屯话既有数量系统,又有复数标记㊂但在 人称代词+复数标记+数词+量词 这一结构中,五屯话排斥了复数标记 几个 ,使得数量系统重新进入了 数 范畴的表达形式之中㊂(4)*k u ʨi kəl iɑŋkə他几个两个他们两个呢如例(4)所示,五屯话中没有 *他几个两个 这种 人称代词+复数标记+数词+量词 的形式,当复数标记和数量系统共现时,五屯话的潜在系统趋向为数量系统,而非复数标记系统㊂(二) 指人名词+几个五屯话在表达与人相关的复数意义时,通常有 通名+几个 专名+几个 以及 名词短语+几个 三种基本形式㊂与普通话复数标记 们 相比,三种复数标记形式的涵盖范围和语法意义有所不同,吕叔湘(1985:62)指出: 们 所表示的复数有 真性复数 和 连类复数 两种意义㊂ 通名+几个 一般用来表示真性复数㊁连类复数; 专名+几个 表示的是连类复数; 名词短语+几个 通常用来表示真性联合式和连类聚合式两种复数类型㊂1. 通名+几个 ㊂五屯话当中的一些可数的普通名词与复数标记 几个 搭配时,构成 通名+几个 的形式,表达的是周遍性或类代性的复数含义㊂首先, 通名+几个 能够表达群体复数的语法意义㊂真性复数指的是具有共同的内在联系的社群集合㊂例如:(5)ɬo mɑʨi kən iʨiəʦɛ pɛʦɿxə学生几个你几个都不要拘束多吃你们这些学生们不要拘束,多吃一些㊂(6)kɛkɑn ʨi kəxɛ ʨhɑmɑ mɪl i老师几个还走没哩ɬo mɑ ʨiə ʨh y k o l iɔʦɿl i学生几个先走哩老师们还没走,学生们先走了㊂例(5)(6)中的 学生几个 和 老师几个 指的是交际双方所处的物理语境中现实存在的㊁具有周遍性的指代对象,即 所有学生 和 所有老师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指代对象㊂其次, 通名+几个 还能够表达连类复数的语法意义㊂连类复数指的是以某个特定对象为代表的相关社群的集合㊂例如: (7)ɑw u ʨi kətɑtɑtɑtɔləjɔ叔叔几个马上就要到了叔叔他们马上就要到了㊂(8)kɛkɑn ʨi kətəxɕiɛʦɿk u l iɔ教授几个研究过了教授他们已经研究过了㊂例中的 叔叔几个 和 教授几个 指的是以 叔叔 和 教授 为代表的相关群体的集合,集合中除 叔叔 和 教授 之外,还包括 其他亲戚 和 科研团队 等隐含对象㊂通名+几个 是五屯话表达复数含义的基本语法手段,所表达出的真性复数和连类复数的语法意义需要结合具体的物理语境和知识语境才能判断㊂此外,五屯话 通名+几个 的语法形式与普通话 通名+们 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㊂普通话表达连类复数需要通过人称代词,构成 通名+人称代词+们 的格式,来表达除 通名 之外的其他对象㊂五屯话在表达连类复数时,通常会省略人称代词,构成 通名+几个 的格式,复数的类代性不依靠语法标志表现出来,依靠的是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语境㊂2. 专名+几个 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可以与某个特指名称搭配,构成 专名+几个 的语法形式,表达连类复数的含义㊂例如:(9)ɕiɔl i-tɑk uʨiə xɑnʂuəmɑ小李他几个还说完mɪl iɔmɑ没说完吗小李他们还没说完吗? (10)ŋoɕiɔl i-tɑɕiɔwɑŋʨiə ʦɛkəl iɔ我小李小王几个(想)留着我想给小李㊁小王等人留着㊂例(9)(10)虽都是表达以 小李 小王 为代表的连类复数的含义,但例(9)所表达的连类复数带有 隐含性 的特征,即以 小李 为代表的社群, 小李 是该社群的关键人物,其他的次要人物都在语境中隐含了;例(10)所表达的连类复数带有 概括性 的特征,即以 小李 小王 等两个及以上的个体为代表,囊括了以 小李 小王 为代表的一整类群体,这类群体可以是 学生 下属 ,也可以是 职工 朋友 等㊂3. 名词短语+几个 ㊂五屯话的复数标记 几个 还能与名词短语搭配,组成 N P+几个 的语法形式,表达真性联合式或连类聚合式复数意义㊂例如:(11)ɕiɑŋtʂɑŋ-t a tʂən tʂɑŋ ʨi kətɑ乡长镇长几个刚s u mɑk uɑwɑlɛl iɔ命令下达乡㊁镇长们刚下达的命令㊂(12)k uɑpɑ-tɑʕəʦɿ ʨi kə-tɑ他家父亲儿子几个ʨi n təj i t a ʨi u t i o lɑ-t i l i经常一起棋下他家父亲和儿子们经常一起下棋㊂例(11)(12)中 N P+几个 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有所不同㊂例(11)中 乡㊁镇长们 是由 乡长+镇长+几个 构成的 N1几个+ N2几个 格式,表达的语法意义是 乡长几个 和 镇长几个 的联合,N1㊁N2都是复数㊂例(12)中 父亲和儿子们 是由 父亲+儿子几个 构成的 N1+N2几个 格式,表达的语法意义是 父亲 和 儿子几个 的聚合,N1是单数,N2是复数㊂五屯话 指人名词+几个 的语法形式是有限制的㊂当 几个 的指代对象过多或趋于不可数的复数性质时,则用另一复数标记[t uɾ]替代,表示 数量巨大㊁不可数清 的复数含义㊂例如:(13)rən t uɾt h iək o l i x uɑn k u n t i j o人们铁锅用来做饭人们用铁锅做饭㊂(三)可数指物名词+ 几个除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之外,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还可用于可数指物名词之后,表示数量的叠加㊁复合㊂西北诸语言㊁方言中的复数标记既可用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与阿尔泰语的复数特征不谋而合㊂五屯话作为 河湟地区 各民族深度接触㊁语言深度接触的产物,是 青海 甘肃语言区域 的代表性语言之一,而复数标记的指物功能又是该语言区域各语言的一般特征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与指物名词搭配有一定的限制,受 几个 词汇意义的影响, 几个 作为复数标记使用时,定指名词必须具有[+可数]的性质㊂因此,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只能与[+可数]的指物名词搭配㊂例如: (14)tʂi p h iŋk o ʨi kəʂɛkət h iɑn l i这苹果几个很甜这些苹果很甜㊂(15)n iɯ ʨi kə wɑʂʅʦhɔ ʨh i t i l i牛几个山上草吃牛在山上吃草㊂(16)ɟj oʦɿ ʨi kəʂək u mɑl i桌子几个坏都桌子都坏了㊂例(14)(15)中的 苹果 牛 与复数标记 几个 的搭配较为稳定,表示 苹果 和 牛 的数量为 多数 ㊂例(16)中的 桌子 与复数标记 几个 的搭配不稳定㊂根据调查,在与[-生命]的可数指物名词搭配时,五屯话有两种复数标记形式,一种即例(16)所示,另外一种也较为常用,如下:(17)ɟj oʦɿj i tɑʦɿxɛk u m a l i桌子都坏了桌子都坏了㊂例(17)中的 桌子 与[j i tɑʦɿ]搭配,具有 全部㊁都 的含义,表达周遍性的语法意义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只有在与[+可数] [+生命]的指物名词搭配时最为稳定㊂因此,五屯话复数标记与 青海 甘肃语言区域 诸语言复数标记 们 的用法不尽相同,其接触层次和混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㊂三㊁ 几个 的历史来源及接触层次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五屯话是民族交往㊁交流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以汉语中原官话隆中片词汇为基础词汇,以藏语安多方言㊁土族语㊁保安语语法为内在形式的一种混合语㊂五屯话的语言成分与汉语㊁藏语㊁阿尔泰语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几个 作为五屯话的复数标记,从外在形式来看, 几个 的语音形式和语义表征来源于汉语的数量短语;从内在功能及分布情况来看, 几个 与汉语复数标记 们 ㊁阿尔泰语复数标记 l a r/l e r ㊁藏语复数标记 ʨh o 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较而言,与汉语㊁藏语复数标记的功能更为接近㊂(一) 几个 的历史来源及演变路径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来源于汉语表示约量的数量短语,主要证据有两个:一为语音证据,五屯话 几个 的语音形式为[ʨi kə],与汉语约量短语 几个 的语音形式[ʨi213kɤ0]基本保持一致;二为功能证据,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与汉语复数标记 们 的语法意义基本一致, 几个 与汉语复数标记 们 具有语义演变的相似性㊂李艳惠和石毓智(2000: 27)认为: 们 是由古汉语中的实意名词 门 演化而来,经历了由实词变为词缀的语法化过程 ㊂ 几个 同 们 一样,也经历了语法化的功能演变过程,逐渐演变成为五屯话的复数标记,演变路径为:数量短语>类词缀>复数标记㊂例如:(18)这几个苹果很甜㊂>这苹果几个甜很㊂(19)我的几个朋友都来了㊂>我朋友几个来都㊂(20)他吃了几个馒头㊂>他馒头几个吃了㊂五屯话是S O V型的语言,复数标记在演变过程中容易受语序的影响,形成 词汇义(几个1)+语法义(几个2) 的叠加状态㊂如例(18)(19)(20)所示, 几个1苹果 几个1朋友 几个1馒头 在五屯话中表达为 苹果几个1㊁2 朋友几个1㊁2 馒头几个1㊁2 ㊂就表层而言, 几个1 已经完全演变成为词缀 几个2 ,但经过调查发现, 苹果几个1㊁2 朋友几个1㊁2 馒头几个1㊁2 既保留了 几个1 的语法意义 可数约量 ,同时还包含 几个2 的语法意义 量多 ㊂因此,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正处于由类词缀向复数标记的演变过程之中,同现代汉语复数词缀 们 一样,是汉语实词语法化的结果㊂目前,学界发现的汉语方言以 几个 作为复数标记的语言不多,仅有新疆哈密方言的复数标记 些个 和安徽岳西方言的复数标记 几个 与五屯话的复数标记 几个 在语音形式上类似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应与哈密方言㊁岳西方言复数标记的产生㊁演变路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汉语自身内部演变的结果㊂但五屯话是混合语,语言接触对其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五屯话的复数标记是有层次的,仅通过 几个 的语音形式和语义表征无法准确判断,还应与甘青汉语方言㊁藏语㊁阿尔泰语复数标记的语法功能及其分布进行比较,以推断 几个 的接触层次和演变机制㊂(二) 几个 的接触层次通过分析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的接触层次,发现五屯话的语法功能在与多种语言长期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部分藏语㊁阿尔泰语复数标记的功能,但整体上仍保留了底层语言的分布特征㊂主要依据有两个:根据 S G S 原则 ,量词系统与数标记系统在各类语言中呈互补分布的态势,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与数量结构处于互补平衡的状态之中,并有排斥复数标记的趋势;根据李旭平(2022)的研究成果,甘青一带汉语方言复数标记 们 是修饰型复数标记,其存在并不影响数量系统的运作,修饰型复数标记的存在说明了五屯话复数标记的修饰性质,使之具备了与藏语㊁阿尔泰语复数标记相互接触㊁影响的内部条件,见表2㊂表2 复数标记汇总表分布功能类型几个 们[-H ]人称代词+X第一人称复数第二人称复数第三人称复数核心型我几个我们你几个你们他几个他(它)们通名+X 专名+X N P +X 指物名词+X真性复数连类复数交互复数连类复数比况复数联合式聚合式真性复数修饰型学生几个学生们叔叔几个叔叔们ˑ父子们小李几个小李们ˑ诸葛亮们乡㊁镇长几个乡㊁镇长们父亲㊁儿子几个父亲㊁儿子们牛几个牛们根据表2,五屯话复数标记与甘青汉语方言复数标记在功能及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在语法功能层面与阿尔泰语的接触层次㊁深度具有较大的差异㊂W i l t s c h k o(2008:639)指出,不同语言可以区分为充当句法核心的复数标记和表示修饰关系的复数标记两种基本类型,即核心型复数标记和修饰型复数标记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除与人称代词搭配充当核心复数标记外,其余皆为修饰型复数标记㊂例如:(21)我几个饭吃嘛哩㊂我饭吃嘛哩㊂(22)老师几个饭吃嘛哩㊂老师饭吃嘛哩㊂例(21)中, 几个 作为复数标记充当的是核心语法内容,表示以 我 为代表的多数个体,若将句子替换为 我饭吃嘛哩 ,则不能表达复数含义㊂例(22)中的复数标记 几个 充当的是修饰性质的复数标记, 老师几个饭吃嘛哩 说的是 有几个老师吃过饭了 ,若将句子替换为 老师饭吃嘛哩 ,并不影响句子整体的复数含义,表达的仍是 有老师吃过饭了 的含义㊂无论是 有几个老师 还是 有老师 ,句子表达复数含义的关键在于名词 老师 既可以表达单数含义,也可以表达复数含义,具有通数的特征㊂因此,五屯话复数标记几个 与 青海 甘肃语言区域 内诸汉语方言的复数标记 们 的语法性质基本一致,都属于修饰型复数标记的范畴,该区域内复数标记的差异性如层级系统所示㊂图2 语言区域内复数标记的差异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有以下几个分布特点:在 离散名词+复数标记+数量成分 的结构中,五屯话排斥 复数标记 ,多数情况下使用数量结构计数,如 他三个 苹果两个 凳子四个 等;五屯话复数标记只能与离散名词搭配,不能与抽象名词㊁非离散名词进行搭配,如 *思想几个 *雪几个 等;当表达约数意义时, 几个 处于数量短语和复数标记的叠加状态中,不能出现诸如 *几个姑姑几个 的结构㊂五屯话复数标记的功能及其分布处于甘青汉语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保留了较多底层语汉语的基本特征㊂其语法功能同藏语复数标记 ʨho具有相同的分布特征,可以用在各种生命度的名词之后,如 学生几个 牛几个 树几个 ㊂藏语复数标记具有明确的分布范围,通常用在人称代词㊁指示代词及生命度名词之后,不可与无生命名词搭配,这一点与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的功能分布存在差异㊂前文提到,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只有在与[+可数][+生命]的指物名词搭配时最为稳定,因此,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用于标记无生命名词和表示列举的功能应是源于阿尔泰语㊂演变轨迹如下:语音形式㊁语义表征ң生命度名词ң无生命名词㊁列举功能汉语 藏语 阿尔泰语图3 几个 的演变轨迹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与普通话复数标记 们 ㊁藏语复数标记 ʨho 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应是二者深度接触㊁影响的结果㊂相较而言,五屯话㊁普通话㊁藏语复数标记在分布范围㊁灵活性方面不及阿尔泰语及甘青汉语方言,但五屯话已具备语言区域内复数标记的核心功能,即标记可数表物名词的功能㊂因此,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仍处于与阿尔泰语接触演变的过程之中,尚未完成语法功能的融合㊁贯通㊂见表3㊂表3 特殊功能的语言分布小类五屯话普通话甘青汉语方言藏语阿尔泰语可数生命度表物名词ɿˑɿɿɿ自然现象名词ˑˑɿˑɿ不可数无生命名词ˑˑɿˑɿ抽象名词ˑˑɿˑɿ时间㊁地点名词ˑˑɿˑɿ数量结构ˑˑɿˑɿ假性复数ˑˑɿˑɿ列举功能ɿˑɿˑɿ据表3所示,五屯话复数标记的功能及分布与普通话㊁藏语更为接近,仅有与可数生命度表物名词搭配时,五屯话与普通话存在着些许的差异,与藏语更为接近㊂在列举出的8个功能小类中,五屯话仅有2项与甘青汉语方言及阿尔泰语复数标记的功能相同,在功能及分布上有较大的差异性㊂因此,就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的语法功能而言,与汉语㊁藏语复数标记的语法功能更为接近㊂总之,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自产生以来,经历了语法化的自身演变过程,同时,受语言区域内藏语㊁阿尔泰语的影响,在功能及分布上初步具备了藏语和阿尔泰语的语法特征,这是语言接触导致的演变结果㊂因此,五屯话作为混合语,其语法表征并不全部来自于藏语和阿尔泰语,汉语成分仍具有一定的能产性和规约作用,使得五屯话的语法层次呈现出了复杂㊁多变的特征㊂四㊁结 语五屯话复数标记 几个 的语法功能及分布与普通话复数标记 们 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接触演变的过程中,受藏语㊁阿尔泰语的影响,吸收了部分藏语㊁阿尔泰语复数标记的语法功能,形成了以汉语语音形式㊁语义表征㊁语法功能为底层,兼具藏语㊁阿尔泰语语法功能的独特复数标记㊂ 几个 由汉语数量短语发展而来,经历了语言内部的自我革新和语言外部的接触影响,最终发展成为五屯话的复数标记,证明了五屯话中的汉语成分不仅表现在词汇层面,语法㊁语义层面也有汉语成分的残留,与汉语具有密切的语源关系㊂ʌ参考文献ɔ[1]陈乃雄.五屯话初探[J].民族语文,1982(1).[2]陈乃雄.五屯话的动词形态[J].民族语文,1989(6).[3]席元麟.五屯话中藏语借词的音变现象[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1).[4]意西微萨㊃阿错,向洵.五屯话的声调[J].中国语文, 2015(6).[5]徐丹.中国境内的混合语及语言混合的机制[J].语言战略研究,2018(2).[6]李云兵.五屯话重叠式语义的表征[J].民族语文,2022 (1).[7]J u h a J a n h u n e n.W u t u n[M].L I N C OM G m b H,2008.[8]李克郁.青海汉语中的某些阿尔泰语言成分[J].民族语文,1987(3).[9]马伟.试探河洲话的产生基础[J].青海民族研究,1997 (2).[10]莫超.也谈兰州及周边方言的 们_3 [J].语言科学, 2004(6).[11]雷汉卿.青海乐都话中 们 的用法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G r e e n b e r g J H.N u m e r a lC l a s s i f i e r sa n dS u b s t a n t i v a l N u m b e r:P r o b l e m s i nt h eG e n e s i so faL i n g u i s t i cT y p e[J].W o r k i n g P a p e r s o nL a n g u a g eU n i v e r s a l s,1972(9).[13]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14]徐丹.汉语河州话及周边地区非指人名词的复数标记 们 [J].民族语文,2011(6).[15]李圃.北方方言复数词尾 们 与维吾尔语复数词尾-l a r/lεr用法对比 北方汉语阿尔泰化又一例证[J].语言与翻译,2017(2).[16]S l a t e rK W.A G r a mm a ro f M a n g g u e r,a M o n g o l i c L a n g u a g eo f C h i n a s Q i n g h a i-G a n s u S p r a c h b u n d [M].R o u t l e d g eC u r z o n,2003.[17]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 们 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1).[18]张洋.哈密方言的复数词缀 些个 [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2(6).[19]吴剑锋.安徽岳西方言的复数标记 几个 [J].中国语文,2016(3).[20]李旭平.再论量词和复数标记不共现原则 从甘青汉语说起[J].当代语言学,2022(6).[21]W i l t s c h k o,M a r t i n a.T h eS y n t a xo fN o n-i n f l e c t i o n a l P l u r a lM a r k i n g[J].N a t u r a lL a n g u a g ea n d L i n g u i s t i c T h e o r y,2008(3).[22]杨永龙.甘青河湟话的混合性特征及其产生途径[J].民族语文,2019(2).[23]徐丹,贝罗贝.中国境内甘肃青海一带的语言区域[J].汉语学报,2018(3).T h eC o n t a c t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P l u r a lM a r k J i g e i n W u t u nD i a l e c tZ h a oX i n k a i(S c h o o l o f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J o u r n a l i s m,Q i n g h a iM i n z uU n i v e r s i t y,X i n i n g,Q i n g h a i,810000)A b s t r a c t:T h e r e i s a p l u r a l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p h r a s e s e v e r a l i n W u t u nd i a l e c to fH u a n g n a nP r e f e c t u r e, Q i n g h a i P r o v i n c e.T h r o u g h r e c o r d i n g a n d t r a n s l i t e r a t i o n c o r p u s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c o r p u s,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s t h e g r a mm a t i c a l a t t r i b u t e,g r a mm a t i c a lm e a n i n g,s o u r c e,e v o l u t i o n a n d c o n t a c t l e v e l o f s e v e r a l .T h em a i n c o n c l u s i o n s a r e a s f o l l o w s:1)a f t e r s e v e r a l i s u s e d i n d i s c r e t e n o u n s,t h e g r a mm a t i-c a l a t t r i b u t e i s p l u r a l;2)t h e g r a mm 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o f s e v e r a l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s u p e r p o s i t i o na n dc o m-p o u n do f t w oo rm o r en u m b e r s;3) s e v e r a l c o m e s f r o m C h i n e s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p h r a s e s;4) s e v e r a l h a s e x p e r i e n c e d t h e i n t e r n a l e v o l u t i o no f g r a m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e x t e r n a l e v o l u t i o no f l a n g u a g e c o n t a c t.5) t h e l e v e l o f l a n g u a g e c o n t a c t o f s e v e r a l i s t h a t t h eb o t t o mo fC h i n e s e g r a mm a r i s i n f l u e n c e db y T i b e t a n a n dA l t a i c,a n d t h e r e i s a ne v o l u t i o n t r e n do f A l t a i z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W u t u nd i a l e c t;p l u r a lm a r k e r s;s e v e r a l;g r a m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e v o l u t i o n p a t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量词的语法化过程看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安丰存(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本文依据量词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量词的语法化过程,提出语言结构自身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
任何语言变化都必须在语言结构自身的允准下进行,而不是任意的。
量词语法化是在词汇借用、结构类推以及语言成分功能的重新分析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而这三个方面恰好体现了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能力。
[关键词]量词;语法化;结构;强调[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9)04-0056-05零、引言人类语言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变化动因很多,如受认知能力、语言接触以及语言自身结构特征等方面的驱动等。
但是,无论哪种变化都不能任意改变语言自身的结构,也不能对语言成分任意增加或删减。
语言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表现在语言结构自身具有内部调整的能力。
这种内部调整主要表现在:利用原有元素实现新的功能;利用原有结构规范新的结构形式;利用结构位置变化所导致的功能悬空来发展新的功能,即通过语言内部词汇借用、结构类推以及语言成分功能的重新分析等来完成新增成分的/合法化0。
借用、类推及重新分析的本质是相同的,均使用语言自身具有的语言单位或结构形式来实现新的功能。
而这一过程就是某一结构及语言单位的语法化过程。
H eine等(1991)认为语法化潜在着一个非常具体的认知原则,即/利用旧途径表达新功能的原则0。
认知因素对语言演变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语言自身的内部调整能力却不容忽视,这也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无论是认知因素还是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都是语法化的具体表象。
语法化必然要涉及到意义的变化,也就是说语法化过程中要有部分语义脱落,即Giv n(1979)所提到的/漂白0(bleaching)或Bybee&Pag liuca (1985)所说的语义/弱化0(w eakening)。
然而H eine等(1991)明确指出,语法化过程不仅有语义脱落,也有语义的增加。
这个新增加的意义是语用意义,它来自语境产生的重新分析(con-tex t-induced r einterpretation)。
量词的语法化过程以及数量结构的变化体现了语言结构的自我调整能力。
这种能力是语言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的一种体现。
本文将以量词及数量结构的发展演变为基底,从三个方面论述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
一、利用已有元素实现新的功能利用已有元素实现新的功能是语言结构自我调整的基本方式。
汉语量词的产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汉语量词的出现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内部原因的。
为什么汉语中会产生量词,目前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本文认为,量词的产生必然要实现为某种功能。
它的出现必然是语言结构内部调整的要求。
通过对量词的历时变化以及句法分布特征的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量词产生的语言内部环境为:一是汉语数词只具有表达数量意义的功能,而不具有回指替代功能;二是汉语的主题化表达习惯,导致了古汉语大量使用名-数主谓结构;三是受不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影响,形成了名-数-量的表达结构。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数词不具有回指替代功能,这促成了量词的产生。
由于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量词,导致了数词最终没有发展出回指替代的功能。
这主要体现在句法中。
例如:¹*物理书,我买了三。
º)))你要几个苹果?)))*五。
上面例¹、º表明,数词必须与量词一起使用才能具有回指替代功能。
而其中体现替代功能的是量词,数词只能表达数量意义。
研究发现,汉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为了解决表达可数名词的数量意义而出现的。
古汉语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是/数-名0结构,如/三马0,充分体现了数量意义。
古汉语名词的数量意义不但可以通过数词与名词之间的限定修饰关系来实现,同时,还可以通过名词与数词建立的主谓结构来表达事物和数量的关系,如/马三0。
但是,通过主谓结构来表达事物的数量概念,名词必须和数词紧密结合。
一旦名词与数词分裂,数词便不能表达相应名词的数量意义。
因为数词本身不具有指代功能,因而无法判断其意义。
类似于/马三0这样的表达,是主题化表达的一种简单形式。
语言的发展必然要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意义。
表达概念的名词在前,必然要求表达数量的数词能够与前面的名词指称一致,这就要求数词不但要表达数量意义,还要有回指功能。
这样,必然要通过添加的方式使得数词和另外一个成分结合而体现回指替代功能。
那么添加的成分是什么?添加在何处?研究发现,不可数名词通过单位名词来表达数量是人类语言的共性。
古汉语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也是名词在前,表达数量意义的数词和量词(单位词统称量词)在后,是/名-数-量0结构,如/鬯三卣0。
受不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影响,新添加成分必然在/名-数0结构的基础上添加在数词后面。
位置关系得到了解决,但是,新成分能否任意添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般认为(李宇明2000;戴庆厦,蒋颖2005)反响型量词(echo classifiers)是量词的雏形,这种用法在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中存在,古汉语中也能找到例证。
在一般意义上的量词没有出现之前,反响型量词在甲骨文中就开始出现。
所谓的反响型量词就是在数词后通过重复前面名词全部或部分音节而构成的结构,如:/马三马0、/俘人五人0。
数词通过添加反响型量词的方式不但表达了数量意义,同时实现了回指替代的功能。
可见,反响型量词的出现,恰恰是使用语言中已有元素来实现新的句法及语义功能的。
汉语反响型量词只是量词产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种用法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在西周金文中,出现了真正意义的量词。
不过可以肯定,在反响型量词出现以后,数词通过反响型量词实现了回指替代的功能,这种用法固定下来是语言内部的要求,是语言结构内部调整的表现。
在量词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名词使用不同的量词完全是认知因素导致的,但是,使用的量词除了反响型量词,一般选择同范畴内部的词语来充当量词,而不可能重新创造量词。
也就是,量词的选用必须利用语言自身已有的并且符合认知习惯的元素。
例如:»臣十家,鬲百人。
上面例»中的/臣0和/鬲0都是奴隶,但意义不同,/臣0是结婚有妻儿的奴隶,与/家0的概念相通;但是/鬲0是未婚奴隶,与表达单个人的/人0相通。
这样,在数词借助量词实现回指替代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语义。
如果颠倒过来,就不能理会其意义了。
由于量词的出现与相应的名词有语义上的渊源,要么是反响型量词,要么是同范畴词语,在隐喻、推理及泛化(蒋颖2005)等虚化机制下语法化,所以量词还具有替代的功能。
例如:¼三本是不够的。
上面例¼中的量词/本0可以判断出/书0来。
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一名多量0和/一量多名0的现象,有些量词的这种替代用法必须结合一定的语境才可以判断出来。
利用已有元素实现新的功能不但体现在量词的产生问题上,而且也体现在量词发展出新的功能上。
二、利用原有结构规范新的结构汉语量词是在数词缺乏回指替代功能的语言内部要求下而产生的。
然而,这种要求只体现在语义的增加上,它不能决定数词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结合量词。
由于受语言自身结构限制量词出现的位置也不是任意的。
通过对汉语名词数量意义表达的研究发现,汉语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是在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
不可数名词由于事物自身的不可数特点,必须使用其他能够体现数量意义的可数名词来量化,这一点体现出语言的共性。
汉语不可数名词的量化方式是数词结合能够表达数量意义的名词来体现。
古汉语数量结构是名-数-量结构,如/水三碗0。
后来,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数-量-名0的结构形式,如/三碗水0,这种结构固定下来,逐渐成为现代汉语数量结构普遍的表达方式。
汉语量词产生之初,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是/名-数-量0结构,在这一结构的影响下,量词自然结合到数词之后。
量词出现的位置不能是任意的,如不能是/名-量-数0结构,必须受已有的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规范。
因此,无论是反响型量词,如/马三马0,还是以后的真正意义上的量词,如/马三匹0,都是在数词后添加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保持一致。
这由不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类推作用所致。
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可数名词的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的量词虽然结构位置相同,但是功能是不同的。
不可数名词的量词只是表达数量意义的,如/水三碗0,而可数名词的量词其功能是回指替代,如/马三匹0。
随着语言的发展,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名-数-量0结构开始向/数-量-名0结构转化,如/水三碗0变为/三碗水0。
但是,不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变化与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变化不是同步的。
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变化要晚于不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原因在于汉语可数名词使用量词最初不是在对名词进行量化这一目的要求下产生的。
正如前文提到的,量词的运用完全是对数词缺乏回指替代功能的一种补充。
但是,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短语无论出现在不可数名词的前面还是后面,其功能只有一个,就是表达数量。
修饰可数名词的量词在功能上却不相同,它与表达数量无关。
但是,在不可数名词变化的数量结构的规范下,修饰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由/名-数-量0结构变为/数-量-名0结构,如/马三匹0变为/三匹马0。
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古汉语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结构是/数-名0结构,如/三马0。
但是,在不可数名词数量结构的规范下,使得本不单纯用于表达数量意义的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发生了变化。
于是出现了/三马0和/三匹马0两种结构的竞争。
根据贝罗贝(1998)的调查,在汉代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形式,即/数-名0结构仍是最常见的,而/数-量-名0结构也是在汉代刚刚开始出现。
(黄盛璋1961)根据刘世儒(1965)的调查,在南北朝时期,/数-量-名0结构形式成为主流。
由于结构的变化,/三匹马0中的量词/匹0失去了回指替代的功能,在表达可数名词数量意义时毫无用处,造成了冗余。
这是否是真正的冗余?研究表明,虽然数量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修饰可数名词的量词的替代功能用法仍存在,如,/马买了三匹0。
单纯从简洁性来看,/数-名0结构/三马0和/数-量-名0结构/三匹马0这两个结构中, /数-名0结构更经济,应该保留下来。
可这样就需要两套数词表达系统:表达数量意义时,使用/数-名0结构;表达指代意义时,使用/数-量0结构。
这对于整个语言来讲并不经济,也不规范。
因此,/数-量-名0结构保留下来,成为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的表达方式。
可见,利用原有结构类推出新的结构,对新结构进行规范,是语言结构内部自我调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汉语量词的出现是语言为满足自身表达功能的需要进行的内部调整,而量词在句法中的位置同样体现了语言内部自我调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