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

合集下载

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的宪政思想

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的宪政思想

洛克的宪政思想宪政与民治的关系虽形影难剖,然其根本意义与作用,则有区别,“民治之精义在以民决政,宪政之精义在以法治国。

民治为本,宪政为用。

”二者相辅而行,方可具今日民主国家的实质。

我们若要在今日民治宪政的波澜中,加以寻声考迹,当可在洛克的时代背景与《政府论两篇》,索得流源。

(1)自然法与自然权利——洛克一如霍布斯,亦提出自然状态的主张,也以人性的解释作为立论的基础,但内容则迥然有异。

他认为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的领域,又人性并非如霍氏所描述的自私好争,而是有社会倾向,依理性以行动,这种理性是“上帝赋予人类共同的规范与判断的标准。

”洛克称之为人心之中的“上帝之声”。

而自然状态中的人人,就是“依理性而居”,故充满理智与和平。

自然状态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领域,但并非可放纵欲为的世界,它仍须受自然法的管治,并受理性的指导,因为“上帝给人理性,同时也给人与理性相伴的法律”,这就是自然法。

洛克相信:“人类不仅有能力认知自然法,并且可以像数学命题一样予以证明”,所以他说:“在自然状态中,有自然法治理,人人皆受其约束;而理性,那就是自然法,它训示就教于它的人类:人人皆平等独立,无人得以侵害他人之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在洛克所述的自然法诫训中,绝大部分关于个人的权利,他认为这些权利是人人本有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其中以生命、自由和财产最为重要。

自然权利源于自然法,故亦受自然法的保障,当国家成立后,政府更要加以维护。

这种思想成为17世纪以来宪政思潮的主流,更导成美国宪法修正案前十条的《权利法案》。

(2)社会契约——自然状态既然是和平的世界,何以人人欲脱离而进入政治社会呢?洛克指出,这是因为自然状态存有三种主要的“不便”:缺乏一部明确而周知的法律,这部法律是经由共同的同意而承认为是非的标准、为决定一切争执的共同尺度;缺乏一位大公无私且为大众通晓的法官,人民赋予他有依据确立的法律以解决一切争端的威权;缺乏拥护判决而使之能执行的权力。

宪政思想

宪政思想

第一节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政治自由只在宽和的政府里存在。

不过它并不是经常存在于政治宽和的国家里;它只在那样的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

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我们可以有一种政制,不强迫任何人去作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作法律所许可的事情。

”——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本名是查里·路易·德·色贡达(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1689—1755年)十八世纪法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西方“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理论奠基人。

孟德斯鸠出身于法国西南部吉伦特省波尔多城的一个土地贵族世家,其伯父继受波尔多郡议会(兼管司法)议长职位。

少年的孟氏学习过拉丁语和希腊语,熟悉古希腊罗马人的宪政典籍及制度并倾慕他们的政治自由精神。

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的孟氏(19岁)一度担任议会的律师;1716年,孟氏继承伯父的“孟德斯鸠男爵”封号以及议长职位,但更致力于自然、人文学科之研究。

由于在履职过程中深刻地体悟到法国政制之现实弊害,孟氏在1721年以“波尔·马多”为名发表猛烈抨击“时政腐败”的《波斯人信札》而引起普遍的关注。

1726年,通过出售世袭议长职位而获巨款的孟氏迁居巴黎。

1728年,孟氏展开其漫长的学术之旅,对欧洲诸国的人情风俗、宗教信仰、法律以及君主、贵族和共和等多元政制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729年,旅居英国近两年的孟氏,一边大量地阅读关于英国的著述,一边感受英国政治生活的实况,终成英国立宪君主政制的服膺者。

返法后的孟氏专事于整理和研究收集的资料,在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宪政思想之重要载体,即是被伏尔泰誉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的《论法的精神》。

随着“光荣革命”在不列颠的落幕以及“综合而妥协”的洛克论著之出版,标志着17世纪英国内战“孕生”的众多宪政哲学家们思想中关于旧政制之革命或解构的因素已“适时地”兑现;另一方面,他们思想中关于新政制之创设或建构的因素也正在持续而巩固地渗入“公共生活”。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观点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观点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观点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孟德斯鸠(Montesquieu),作为法国启蒙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的观点成为了西方政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独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对于后世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孟德斯鸠的观点:权力三分说、法律精神和政治的现实可行性。

首先,孟德斯鸠提出了权力三分说的理论,即“权力分立”,这一理论视为政府权力的合理分配方式,影响了后世的宪政理论与实践。

他主张将立法权、行政权和审判权相互独立地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以保证政府的制衡与平衡。

孟德斯鸠认为,只有通过权力的分散和互相制约,才能防止政府滥权和专制,确保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这种观点在欧洲和美洲的宪政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其次,孟德斯鸠强调了法律精神对于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他认为,法律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秩序和实施制裁,更是一种伦理和道德的体现。

他主张法律应该具有普遍适用的原则和规则,并且法律应该超越个人意愿和利益,服从于公众意志。

这一理念对于后世的法治国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法律的制订和执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社会的公正与进步。

然而,孟德斯鸠的理论也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可行性问题。

在权力三分说的实践中,如何确保各个机构之间的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个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利益之争、权力之争和沟通不畅等问题。

而且,权力分立也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

因此,权力分立不仅需要制度和法律的建设,还需要民众参与和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真正实现其理论所追求的目标。

此外,孟德斯鸠的法律精神观点也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考量。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包括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法治文化的落地等。

这些条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

而且,法律的适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求。

基于“法治”的政治自由之路——孟德斯鸠宪政思想分析

基于“法治”的政治自由之路——孟德斯鸠宪政思想分析

样 有 这 个 权 利 ” l (8 这 种 自 由 是 人 内 心 寻 求 安 全 。 lP 2 _ 1) J
制 约 和 管 制 , 法 的 阐 述 和 执 行 , 有 的 应 当考 虑 进 对 所
法 。最后一种 自由来源 于人 民 在处 置 自己的事 、 物 时所 享有 的 自由, 制 于 民事法 。孟 德斯 鸠 为 了唤 受 醒 长 久 麻 痹 的 人 民 , 判 了 封 建 君 主 专 制 , 起 了 自 批 扬 由 的 大 旗 , 自 由推 到 每 个 人 的 面 前 , 诉 他 们 , 将 告 这 是人 类生而 享有的 , 而追求 的。 生 然 而 , 律 以 一 种 权 威 的 姿 态 限 制 自 由 , 自 由 法 使
第2 7卷第 5期
Vo . 7, . 【2 No 5
四 安 社 会 利, 誓
i a o i l ce c ’ n S c a i n e S
219 () (
Ie . ) c
1 2月
2 O9 O
基 于“ 治’ 法 ’ 的政 治 自由之 路
— —
孟 德 斯 鸠 宪政 思想 分 析 杨 洋
的 自由 ) 政 治 上 的 自 由 ; 民 除 去 社 会 人 角 色 的 另 ; 公

部 分 自 由 ( 的 学 者 将 其 称 为 “民 事 自 由 ” 有 )。 第 一
种 自由 “ 要 行 使 自 己 的 主 张 , 者 , 少 自 己认 为 是 或 至
是 在 行 使 自 己 的 主 张 ”, 现 代 学 者 看 来 这 是 一 种 纯 在 粹 的 消 极 自由 , 为 “ 果 一 个 公 民 能 够 做 法 律 所 禁 因 如 止 做 的事 情 的话 , 么 他 就 不 再 有 自 由 了 , 他 人 同 那 其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思想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思想

第四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思想政治教研组安文杰一、孟德斯鸠简介孟德斯鸠,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除此包括《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1689年1月18日,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诞生孟德斯鸠自幼受过良好教育。

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

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

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

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

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

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

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

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

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

孟德斯鸠的政治哲学

孟德斯鸠的政治哲学

孟德斯鸠的政治哲学孟德斯鸠(Montesquieu)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为《论法的精神》和《波斯书信》。

他的政治哲学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孟德斯鸠的政治哲学。

一、三权分立孟德斯鸠最为著名的政治思想就是三权分立。

他认为,政府应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并且它们应该相互制衡和独立运作。

这种机制可以有效避免一个人或一群人独揽权力,进而导致权力滥用和专制的现象。

三权分立的哲学根源在于孟德斯鸠对人性的理解。

他认为,人性本恶,容易受到权力的诱惑,因此需要用权力来制约权力。

这种制衡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僵化的划分。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部门应该有决定权,行政部门应该执行政策,司法部门应该对政府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决,三管齐下才能保证政府的公正和有效性。

二、民主的必要性孟德斯鸠虽然不是民主主义者,但他十分重视公众的意见和参与。

他认为,政治权利不属于一小部分人,而应该属于整个社会。

他主张既不是君主专制,也不是民主专制,而是一个寻求平衡的制度。

在孟德斯鸠看来,制度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和参与。

他写道:“在发挥建树作用、保卫安全和维护公共权利这三个方面,互相合作的权力设立了我们这种政治的制度,保为民主。

”孟德斯鸠强调,政治力量的真正源头在于人民,国家的目的应该是公共利益而非特定阶级的利益。

三、宪政的保障孟德斯鸠认为,宪政是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

在宪法下,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府机构和职能都应该被准确规定。

这种制度可以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减少政治冲突以及权力滥用。

宪政的本质在于限制政府权力。

孟德斯鸠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但人民必须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宪法不仅规定了政府的权责,也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制定宪法,人民可以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行为,同时保障自身的权利。

结语孟德斯鸠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他的思想不仅对欧洲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引领作用。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时期,进步的资产阶级是首先以思想斗
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的。孟德斯鸠是这一时期的杰出
思想家之一;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以英国政体为原型,
在继承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第一次系统地阐释和 论证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并赋予不同的机关。他认为,只有各种权 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的主要内容
(1)关于政体分类的学说

《论法的精神》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他对良好的政体
极力褒扬,对专制政体和教会则作无情的抨击。孟德斯鸠又提出各种政 体的原则或动力,他的论说中有许多精辟的论断,同时他对专制政体和 封建性罪恶进行猛烈的攻击,这对埋葬当时的封建主义和专制暴政,都 是极有价值的。

一、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背景


(1)社会现实方面的时代背景
1、法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正要急剧
转向没落

2、长期的战争、饥馑、疫情加上政府的苛捐杂税 3、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展开


(2)思想方面的时代背景
1、某些先驱哲学思想的存在


2、同时代的进步思想家的活动
3、作为人类近代史的开端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的传

(2)三权分立的内容
1、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


2、三权不仅要分立,还要相互制衡
3、司法权的例外

4、突出了法治原则

(3)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1、是自由民主观的完备理论形态 2、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成为相互的,最终成为一种完

孟德斯鸠政治思想

孟德斯鸠政治思想

论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述1、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背景2、孟德斯鸠的个人经历及主要著作二、法的精神1、法律的分类2、法的精神的含义三、政体学说1、政体的分类2、关于法与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的关系3、“法的精神”与政治自由四、分权学说1、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来源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内容五、对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评价论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述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欧美各国特别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奠基者,理性主义自然法学即古典自然法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前半期,正值法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正要急剧转向没落的时代。

当时法国的统治阶级是封建主阶级,它包括贵族和高级僧侣两大社会集团; 专制的国王政府就是这个阶级的专政机关。

长期的战争、饥馑、疫情加上专制政府的苛捐杂税和残酷剥削,民不聊生,伴随而来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已经非常尖锐,但这个时期的农民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的发展还要依靠专制主义才能发展。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展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专制主义愈加势不两立,革命时机才进一步成熟。

孟德斯鸠就是在这种历史形势下,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思潮影响下,加之自然法学派的影响,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一份子,完成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反教会的时代任务和思想主题,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妥协性”、“温和性”、“谨慎性”。

其中,学术界公认的孟德斯鸠重要思想是关于法的分类,政体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以及政治自由与宪政理论。

二、法的精神1、法律的分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一卷开始就论述了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

他说:“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

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而且他也认为在法产生之前,就已经有“公道的关系”存在。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法国大革命期间,众多思想家为这一历史事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观点,为法国大革命注入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动力。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几位重要思想家及其影响。

一、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将君主制度与立宪制度相结合,主张建立一种政治体制,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来的宪政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伏尔泰伏尔泰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也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

他主张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并通过其作品《哲学字典》和《愿意相信什么》传播了这些理念。

伏尔泰的思想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卢梭卢梭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对法国大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主张政治主权归于人民,反对王权神授的观念,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的政治体制。

他的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主,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平等和自由思潮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四、康德康德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发展中也有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启蒙”的概念,认为人类应当以理性和自由的方式行动。

康德的思想对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和自由思潮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推动了人们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总结: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通过他们的理论和观点,为这场历史事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概念、伏尔泰的自由思想、卢梭的公民主权观念以及康德的启蒙思想,都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思想为后来的社会进步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浅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浅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浅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摘要: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时期,进步的资产阶级是首先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的。

孟德斯鸠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思想家之一;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以英国政体为原型,在继承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第一次系统地阐释和论证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并赋予不同的机关。

他认为,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

关键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权力制衡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时期,进步的资产阶级首先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的。

这时期的进步思想是推动其后的政治革命的重要动力。

孟德斯鸠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思想家之一,他的着作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孟德斯鸠及其《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方面的时代背景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前半期,是法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正要急剧转向没落的时代。

这时法国封建地主阶级和专制政府对广大人民的压迫是很极端的,农民的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已非常尖锐。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展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专制主义愈加势不两立,革命时机才进一步成熟。

这个历史形势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反教会的时代任务和思想主题,同时也规定了他的思想的“妥协的”、“温和的”、“谨慎的”性格。

思想方面的时代背景第一是某些先驱哲学思想的存在,尤其是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和法国笛卡尔的理性主义。

第二是同时代的进步思想家的活动。

这时期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的进步历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进步人士等,都先后出来抨击封建主义的腐败社会秩序,或提出新的初期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这些活动都是在专制主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第三是作为人类近代史的开端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的传播。

这个革命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在那里取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便自然地传播到毗邻的法国。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学号:姓名:提起孟德斯鸠, 大概都会想起他的“三权分立”学说。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以英国政体为原型,在继承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第一次系统地阐释和论证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并赋予不同的机关。

他认为,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

但同时许多人也曾对三权分立的思想做出过批判,那么三权分立的内容与实质是什么?应当怎样客观、全面地评价这一学说的性质与历史地位?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宫廷和贵族极尽奢侈,民众却在饥寒中挣扎,长期的战乱、苛政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展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专制主义愈加势不两立,革命时机才进一步成熟。

这个历史形势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反教会的时代任务和思想主题,同时也规定了他的思想的“妥协的”、“温和的”、“谨慎的”性格。

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为孟德斯鸠理论的形成作好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

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法国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对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大批进步的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进步人士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奔走呼号,他们激烈的抨击封建主义腐朽的社会秩序,或提出新的初期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这些活动都是在专制主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同时,作为人类近代史的开端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也被广泛的接受。

这个革命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在那里取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便自然地传播到毗邻的法国。

这都为《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

“(1)立法权力,(2)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3)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他写道:“依据第一种权力,国王或执政官制定临时或永久的法律并修正或废止已制定的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简介孟德斯鸠(Montesquieu)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哲学家,他的著作《法政论》(The Spirit of the Laws)对法治和立宪制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提倡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对当代的法治国家建设和政治体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权力分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权力分立的追求上。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当得到合理的分隔,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而导致的滥用和专制。

他将政治权力分为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主张这三者相互制约,共同参与国家决策的过程。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指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执行权力。

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中,行政权力应该和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这样可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违背法律规定。

立法权力立法权力是制定法律的权力。

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力应该由代表民意的机构行使,通过公正的法律程序进行立法决策。

他强调立法权力应当与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机制,以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司法权力司法权力是审判和裁决案件的权力。

孟德斯鸠认为,司法机关应该独立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以保证判决的公正和合法性。

司法权力应当负责解决纠纷、保护公民的权益,并有效地制约行政和立法的滥用。

权力制约与平衡除了权力分立,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还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他认为,政治体系中的不同权力机构应当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关系,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权力制约孟德斯鸠主张通过相互制约的方式来限制不同权力机构的行为。

例如,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行为应当受到立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司法机关应当独立裁判,不受其他权力机关的干扰。

这种制约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权力平衡权力平衡是确保政府稳定和社会公正的关键。

孟德斯鸠认为,不同的权力机构应当相互平衡,互补而不是相互对立。

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即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相互制衡,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体系。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与理论家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与理论家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与理论家孟德斯鸠是尊重法律和政治自由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与理论家,他的思想对于法国历史和政治理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贡献。

一、背景与生平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贵族家庭。

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掌握了古典哲学和政治理论。

他曾在伯父的带领下学习法律,并于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议会的议员。

之后他在欧洲各地游学,并逐渐成为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

二、政治观念与学术成就孟德斯鸠的政治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波斯信札》("Lettres persanes")和《论法的精神》("L'Esprit des lois")中。

这两部著作分别代表了他对于法治和政治体制的独特见解。

1. 波斯信札《波斯信札》是孟德斯鸠的第一部重要作品,通过一系列虚构的信件,他以波斯人的视角来观察当时法国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在这本书中,他对于贵族特权、宗教压迫、政府腐败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并倡导人民的智慧和自由。

2. 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也是他对于政治体制的思考与总结。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认为权力应该分散到不同的机构中,以防止专制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

他的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美国宪法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贡献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他的著作和言论,批评了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政治和社会的改革,倡导法治的重要性与君主制的限制。

1. 推动法治观念孟德斯鸠对于法治的强调使得法国社会逐渐将法律作为统治的基础。

他的三权分立理论提出了权力的制衡机制,为后来的宪政制度奠定了基础。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一、什么是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其著作《法政论》中提出的政治学理论,指的是国家政权应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权力机构,并各自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制衡,以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权力不被滥用。

三权分立的核心思想是防止政府的专制和暴政,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不再由同一机构或个人掌握,而是通过将权力分散给不同机构来实现。

这样一来,各个权力机构互相制约,相互监督,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政治体系。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宪政制度,成为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之一。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三权分立理论的重要性和优势。

二、立法权的独立性立法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之一,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

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中,立法权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或国民大会行使,确保了广大民众的代表能够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中来,保障了法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立法权的独立性使得国家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和稳定。

立法机构可以制定法律,为社会创造一个公平、正义、透明的法律环境。

而且,立法权的独立也能避免政府滥用权力,制约政府的行为。

三、行政权的独立性行政权是国家管理国家日常事务的权力,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中,行政权应由独立机构行使,例如政府或行政机构。

行政权的独立性可以确保政府的职责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也可以限制政府的权力过度扩张,实现政府的权力合法和规范运行。

行政权的独立还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政府的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行政机构独立于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使其能够独立行使职权,避免了政府滥用职权,并能够及时负责地回应公民的需求和诉求。

四、司法权的独立性司法权是国家解决争议和维护正义的权力。

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中,司法权应当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行使。

司法权的独立性可以保证司法机构真正成为一个中立和公正的裁决者,以平等和公正的原则来处理案件。

司法权的独立性可以避免政府或行政部门对司法决策进行干预,确保司法机构能够独立地运行和裁决案件。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思想及其对美国宪政的影响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思想及其对美国宪政的影响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思想及其对美国宪政的影响摘要: 本学期讲述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洛克、卢梭等人为论述的重点,一来使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思想,二来使学生对政治制度变迁和政治思想之演进的相互关系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历史,我们不仅仅应该从横向娓娓道来,更应该懂得纵向的对比与思考。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时期,进步的资产阶级是首先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的。

孟德斯鸠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思想家之一;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以英国政体为原型, 在继承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 第一次系统地阐释和论证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 并赋予不同的机关。

他认为,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

关键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1 孟德斯鸠及其论法的精神1. 1 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背景1. 1. 1 社会现实方面的时代背景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前半期, 是法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正要急剧转向没落的时代。

这时法国封建地主阶级和专制政府对广大人民的压迫是很极端的,农民的起义此起彼伏, 政治经济危机已非常尖锐。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展开, 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专制主义愈加势不两立, 革命时机才进一步成熟。

这个历史形势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反教会的时代任务和思想主题。

1. 1. 2 思想方面的时代背景第一是某些先驱哲学思想的存在, 尤其是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和法国笛卡尔的理性主义。

第二是同时代的进步思想家的活动。

这时期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的进步历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进步人士等, 都先后出来抨击封建主义的腐败社会秩序, 或提出新的初期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这些活动都是在专制主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第三是作为人类近代史的开端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的传播。

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思想家的理论

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思想家的理论

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思想家的理论孟德斯鸠(Montesquieu)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之一,以其对法治的思考与理论而闻名于世。

他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律制度与政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揭示其思想家的理论。

一、法治的定义及重要性法治是指通过法律来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原则。

它是一个强调法律具有普遍性、立法程序透明、司法独立等特点的社会制度。

在孟德斯鸠看来,法治是维护自由、防止专制以及实现宪政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规制。

二、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基础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建立在对人性和政治权力的深刻思考之上。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政治权力是容易被滥用的。

因此,法治应该成为一种防范政府滥用权力的制度。

三、三权分立与制衡孟德斯鸠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应该互相制约、相互独立。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该被划分为不同的部门,使得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限制和平衡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引发的滥权和专制。

四、地理与法治的关系在《论法律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提出了法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地域的物理特点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法律体系。

例如,民主的国家适合较小规模的地理区域,而专制的国家适合较大规模的地理区域。

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法律学者和政治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五、法治与宗教的关系孟德斯鸠在《波斯泉》一书中,探讨了法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传统宗教对于国家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宗教法律应该被整合到国家法律中,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维护。

然而,他也强调了政治与宗教的分离,主张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六、对民主制度的贡献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对于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三权分立理论为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思想也为后世的宪政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发展。

他的理论奠定了法治原则的基础,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权利以及限制政府权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及其价值

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及其价值

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及其价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原型,在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三权互相制衡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

孟德斯坞的分权制衡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对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功不可没;至今这一理论仍被西方国家奉为政权建设的普遍原则。

一、孟德斯鸠分权思想的时代背景恩格斯曾经深刻指出,“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活本身所产生的。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理论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的,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首先,从思想渊源来看,早在远古时期,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波利比阿就曾研究过分权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名的代表作《政治学》中就提出了城邦机构的分权构想,他提出“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这在形式上为以后的分权设想和分权学说确立了基本框架。

波利比阿则关注了政治力量的混合与平衡,这种混合与平衡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制衡是有逻辑联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成了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中的制衡思想。

到了16、17世纪,李尔本率先主张权利分立,强调新兴资产阶级同地主、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分权。

当然,这还是近代意义上的分权,但却为后世的分权学说提供了理论准备。

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首倡者洛克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与外交权三权分立与制衡的主张,洛克的分权学说实际上是两权分立,即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

洛克的分权理论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权分立学说的真正创立者是孟德斯鸠,他在《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中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从而成为这一学说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其次,从时代背景来看,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法兰西,正是法国君王专制发展到最高峰快要急剧转向没落的时代。

作为法国社会第一、第二等级的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占据了政府、军队和教会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研究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研究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研究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1689-1755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哲学家,他是现代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理论提倡者。

孟德斯鸠在其著作《法政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三权分立的原理和思想,对后世政治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启示与影响。

一、孟德斯鸠的生平及其思想基础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的一个贵族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

他曾在波尔多大学和师从巴黎大学学习法学、政治学和哲学。

在学术上,他受到了巴黎大学的经院哲学和法学传统的影响。

孟德斯鸠对英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数次前往英国考察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经历对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主要受到英国政治制度的启发,特别是借鉴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和议会制度。

他强调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避免政权集中而产生的暴政和专制。

在他看来,三权分立制度能够实现政治体系的平衡和稳定,确保政府行为的公正和合法。

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1. 权力的分立孟德斯鸠认为政治权力应当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个独立的部门,各司其职,并相互制约。

行政权负责执行法律和行政事务,立法权负责制定法律,司法权负责解释和应用法律。

这样一来,各个政治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制约,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的可能。

2. 权力的制衡孟德斯鸠主张在三个权力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制衡关系,以确保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公正。

他认为,各个部门之间应当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相互合作,以实现政治权力的平衡,避免某一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的腐败和专制。

3. 权力的独立孟德斯鸠强调政治权力应当是相互独立的,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和控制。

他认为,政治体系中的各个权力部门应当是独立的,不受其他权力的影响,以确保政府行为的公正和合法。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及其对美国宪政的影响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及其对美国宪政的影响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及其对美国宪政的影响
许艳民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0)012
【摘要】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在近代西方政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防止君主专权,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他提出分权制衡思想的目的所在.他的理论对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的制度构建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美国在其制度建构的具体实践中,成功地创设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制度,分权制衡成为美国宪政的一大特色.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许艳民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社科部,广东,汕头,515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21
【相关文献】
1.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及其启示 [J], 郑彩莲
2.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J], 吕冰
3.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的现代性价值及其局限 [J], 张钦朋
4.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J], 冯涛
5.试述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思想意义 [J], 恽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斯鸠的先正思想
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必须受法律的制约。

其《论法的精神》即在这一初衷的驱使下写作完成的。

他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洛克的人的自由的社会性理论理解为政治自由。

孟德斯鸠的国家学说激烈地反对洛克仅仅将自由定义为消极的自由,即排除国家干预、独立于社会和抵抗恣意的自由。

他将自由的概念分为哲学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

哲学上的自由是要能够行使自己的意志,而政治的自由是要有安全,即主要依靠良好的法治。

国家中公民的自由乃是政治的自由,即法律规范之下的自由。

也就是说,自由并非由法律给予,却是由法律来保障的。

①孟德斯鸠认为,委婉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听不到不同声音的国度,必是专制的国度。

他的名言是: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②但另一方面,政治自由也并非意味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一个共同体中,自由仅仅意味着法律规范之下的一个空间。

他的原话是:“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③作为秩序化的关系,国家的法律构成的这个空间对外屏蔽着所有来自超越性权力的威胁,以保护个人的安全与利益。

没有秩序和法律就无所谓安全,因而也就无所谓自由了因此,政治自由恰恰是无政府主义的对立面,而非孪生兄弟。

所以孟德斯鸠认为自由首先意味着保全个人生活的空间、不受强制的自由。

因此,在孟德斯鸠那里,自由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含义,即自由作为自我行动的空间需要通过自由意志建立一种秩序、一个自治政府。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的翻译者——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曾将孟德斯鸠的自由论加以发挥:自由分为抽象意义上的自由(freedom)和具体意义上的自由(1iberty),前者为卢梭所主张,后者为约翰·密尔所代表。

严复认为,liberty是一种含有强制力的、有节制的自由。

故严复将密尔的代表作On Libert翻译成《群己权界论》不无道理。

事实上,L=ibercy在这里指涉的就是一种自由制度,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又可以称为权利。

密尔《论自由》的主旨在于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按严复的译法来说,就是“群己权界”的问题。

密尔的基本论点是,个人对于仅涉及其本身的行为,不受社会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压力施加的约束,只有那些对社会或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惩罚不失为正当。

②密尔说:“本文的目的是要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者是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

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

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l以反其意志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好处,那不成为充足的理由。

……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

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

对于他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高主权者。

”①按照密尔的见解,自由本质上是属于人类的每个个体的权利。

它由以下三个领域构成,即意识的领域,包括良心的、思想的、意见的、情操的自由,以及表达这些思想、意见、情感的绝对自由;在不涉及他人的范围内独行其事的自由;从以上两者引申出来的出于自愿的“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密尔认为,思想的自由表达是人类探求真理的必需。

任何人都无法垄断真理。

真理产生于相互的辩难之中。

他所主张的思想表达自由基于一个人类普遍的认识常理:任何人都无法肯定自己永远不犯错误。

任何一种相反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真理。

因此,真理只有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换和争论才有可能获得。

真理并非意味着拥有多数。

因此,保护少数的意识尤为重要。

一种意见只有经受充分的质疑而不被驳倒,才有可能成为真理。

个人观点只有置于开放的讨论中,才能判定是否能被社会接纳。

即便是一种荒谬绝伦的观点,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因为即便以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也曾有利于正确观点的形成。

何况,任何一种见解都会有其道理,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错。

③密尔的观点对政治辩难而言,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社会政治问题只
有通过协调各方的立场才能理l生地解决。

对思想表达自由的制度化保护最初就来自于这两位思想家的国度:英国和法国。

如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0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是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

”这是最早规定思想表达自由的法律文件,自此以后,西方各国宪法纷纷将思想自由和思想表达的自由作为本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写入宪法。

在德意志,思想自由人宪虽久经曲折,但孟德斯鸠的自由理念却被康德所接受。

而密尔的学说则是构成战后德国新闻自由理念引导下的大众传播理论的重要外来思想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