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综合阅读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中的整本书是指五年级下册的英语教材,包括课文、练习题、和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整体阅读、分层次阅读、线索提取、讨论和写作等。

四、教学过程1. 整体阅读教师选择一篇课文,先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不要求他们立即理解每个细节,而是鼓励他们通过上下文推断和猜测词义。

完成阅读后,可以进行一些整体理解的问题和讨论。

2. 分层次阅读教师将课文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都给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仔细阅读,注意细节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线索提取教师选择一些关键词或句子,让学生通过寻找线索来回答问题。

这个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观点和感受。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扩展他们的思维和见识。

5. 写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或主题进行文章写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发挥创造性,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写作作业以及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等方面来评估他们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拓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例如引导学生阅读扩展资料、相关文章或其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内容。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XXX
PART FOUR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情境导入法的定义: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情境导入法的实施步骤: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情境;其次, 通过语言、音乐、图片等多种手段,营造情境氛围;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展开教学。
教师点拨法
定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 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施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
注意事项:教师点拨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 生答案。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段落大意概括
段落大意概括是五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
通过段落大意概括,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要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再分段阅读、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XXX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课文分析
课文主题: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友情、亲情和成长的珍贵。 人物形象:本文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他们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语言特点: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成长的感慨。 情节安排:本文情节紧凑,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

小学s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s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s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封面设计教材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封面内容:在封面上使用醒目的字体,将教材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印刷在正中央位置,并添加相关插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可以在封面的底部注明学校名称、学年和教师姓名。

目录设计教材目录是学生了解教材结构的重要工具。

设计时需要清晰、恰当地展示每个章节的标题和页码,以帮助学生快速定位所需内容。

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章节设置深浅程度,将主要章节放在前面。

教学引言(100字)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是孩子们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

通过针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各个主题、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积极、有效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教材整体分析(300字)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为多个模块,包括课文阅读、说课、文言文等。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内容涵盖了各种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200字)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快速阅读、理解文章主题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包括理解作者意图、感知作品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书写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积极参与。

教学内容和方法(600字)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快速预览,帮助学生了解整个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针对每个章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逐段阅读,并提供导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3. 结合课堂讲解和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课件、黑板、钢笔、课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介绍本课的话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新课(约10分钟)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新课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查找生词并尝试理解课文。

3. 阅读理解(约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关注课文的关键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并标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4. 练习与拓展(约15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 总结归纳(约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六、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或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内容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200字。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对于一些词汇掌握不透彻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阅读理解能力,增加拓展阅读的练习。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读书---让生活更精彩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读书---让生活更精彩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读书让生活更精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阅读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精读、批注等,并能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会等形式,学生能够提高沟通能力,学会分享阅读心得,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阅读的重要性:讲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知识积累和情感发展的影响。

2. 阅读技巧:介绍并练习速读、精读、批注等阅读技巧。

3. 阅读分享: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阅读技巧的掌握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难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阅读分享的有效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PPT、书籍样本。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和各种阅读技巧。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阅读技巧的实践练习。

4. 阅读分享:各小组分享阅读心得,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技巧速读精读批注阅读分享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2. 阅读心得:写一篇关于所读书籍的心得体会,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阅读技巧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速读技巧:定义:速读是一种快速浏览文本以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方式。

它强调的是速度和理解力的平衡。

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速读能力对于快速筛选和获取信息至关重要。

训练方法:扩大视野:通过练习扩大视野,减少眼停次数,提高阅读速度。

跳读:学会跳过不重要的信息,专注于关键词和句子。

练习材料:提供各种类型的文本,如新闻、科普文章等,让学生练习速读。

2. 精读技巧:定义:精读是一种深入细致地阅读文本,以理解和分析文本深层含义的阅读方式。

重要性:精读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读书—让生活更精彩前言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阅读能够让我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感受生活,感受心灵的升华。

因此,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领略生活的美好,让生活更加精彩。

活动一:阅读理解游戏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数个盒子,每个盒子装有一些小道具或图片。

然后准备数个阅读材料,包括课本中的故事或知识点,以及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

活动过程1.学生分组,每组人数在5-6人左右。

2.教师将每组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并放置一个盒子。

3.教师将阅读材料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放置,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内找到阅读材料,并阅读。

4.阅读材料中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回答,学生需要回答完毕后将答案放进盒子里。

5.活动时间结束后,教师将盒子收集起来,让学生自行核对答案,并确定最终成绩。

活动目标通过该活动,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活动二:课外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可以包含故事集、百科全书、小说等等。

为了推广课外阅读,建议挑选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文章或书籍,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过程1.教师将可以阅读的书籍或读物放置在学生容易发现的位置,如课桌、窗台或图书馆。

2.在每个书籍或读物旁边放上一张小卡片,上面写明该书籍或读物的简介,以及阅读难度等级。

3.教师鼓励学生们在空闲时间阅读,甚至将阅读作为作业内容。

4.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填写阅读笔记或心得体会,并将其与同学分享。

活动目标通过该活动,学生能够在原有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活动三:阅读公益活动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公益材料,如公益宣传海报、社区新闻通讯等等。

五下5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下5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下5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是针对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材第5单元的整本书阅读进行的。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促进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故事中获取关键信息;2.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对故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见解;4.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备好教材第5单元的整本书;2. 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图片、卡片、PPT等教具;3. 分组准备任务卡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Introduction)(约10分钟)1. 教师用一幅图片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图片内容,了解学生对该主题的一些背景知识。

步骤二:整本书阅读 (Reading the whole book)(约30分钟)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在介绍过程中留出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 学生独立阅读整本书,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步骤三:小组合作探究 (Group exploration)(约30分钟)1.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任务卡片;2. 任务卡片中包含一些问题或任务,要求小组合作解答或完成;3. 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情况调整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4.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并记录答案或解决方案。

步骤四:展示和交流(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约2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的发现、答案或解决方案;2.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对答案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补充。

步骤五:拓展活动 (Extension activities)(约20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展开创意活动,例如绘制故事场景或人物形象等;2. 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创意作品。

五下综合阅读课教学设计

五下综合阅读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描写春天的诗文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春天的诗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了解这些诗词的特点,能够对描写春天的诗词反映迅速。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领悟诗词描绘的意境,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春晓》、《大林寺桃花》等。

二、学习《江南春》:1、范读,营造意境。

2、学生自读,明白诗意。

3、共读,领悟诗境。

4、当堂背诵。

三、拓展积累:(供选诗词)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6、《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四、学读描写春天的现代诗文:1、导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学生入情诵读。

3、积累拓展:〈初春〉、〈在春天〉第二课带有节令的诗文一、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节令的诗文,感受节令诗文的特别。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教学设计

朗读法
定义:朗读法是指通过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 累语言材料和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
作用:朗读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 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诗歌、散文、故事等题材的阅读 教学。
实施步骤: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相结 合,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评价。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特别是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类学科。在 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文学鉴赏水平。
精读课文后,可 以组织学生进行 口头或书面表达, 分享自己的阅读 感悟和体验,进 一步巩固和提升 阅读效果。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定义和特 点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评价
选读课文
选读课文的意 义:拓展阅读 视野,培养阅
读兴趣
选读课文的教 学目标:提高 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和文学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 册阅读教学设计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教学内容 05 教学过程
02 教学目标 04 教学方法 06 教学评价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了解课文中涉及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2 教学内容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阅读对学习的帮助阅读对生活的启示1.3 教学活动观看阅读的益处视频分组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分享个人的阅读经历1.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日志第二章:阅读策略与技巧2.1 教学目标学习阅读的策略与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习惯2.2 教学内容阅读策略:略读、寻读、精读等阅读技巧:预测、概括、分析等阅读笔记方法2.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策略与技巧小组练习阅读策略分享阅读心得2.4 教学评价阅读理解测试阅读笔记展示第三章: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3.1 教学目标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审美情感3.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特点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3.3 教学活动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节讨论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创作自己的小故事3.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小故事创作展示第四章:科普作品的阅读与理解4.1 教学目标学习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4.2 教学内容科普作品的特点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科学知识的掌握4.3 教学活动分析科普作品的内容与结构小组探究科学问题制作科普手抄报4.4 教学评价小组探究报告科普手抄报展示第五章:阅读拓展与分享5.1 教学目标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分享精神提高阅读兴趣5.2 教学内容阅读推荐的书籍与文章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进行阅读交流与讨论5.3 教学活动推荐优秀的书籍与文章小组分享阅读心得阅读交流讨论会5.4 教学评价小组分享报告阅读交流讨论记录第六章:非虚构作品的阅读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学习非虚构作品的阅读方法提高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6.2 教学内容非虚构作品的特点阅读非虚构作品的方法信息提取和分析技巧6.3 教学活动分析非虚构作品的内容与结构小组讨论作品中的主要观点6.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读后感展示第七章: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7.1 教学目标学习古诗文的阅读方法欣赏古诗文的韵律与意境增强文化素养7.2 教学内容古诗文的特点阅读古诗文的方法韵律和意境的鉴赏7.3 教学活动分析和欣赏古诗文的韵律和意境小组讨论古诗文的主题和情感创作古诗文7.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古诗文创作展示第八章:阅读计划与时间管理8.1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个人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8.2 教学内容阅读计划的制定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的运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8.3 教学活动学习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分享时间管理技巧讨论如何坚持阅读计划8.4 教学评价个人阅读计划报告阅读习惯跟踪记录第九章:阅读与写作的结合9.1 教学目标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9.2 教学内容阅读中的素材积累写作技巧的运用阅读后感写作9.3 教学活动分析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如何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写作素材9.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后感展示第十章:阅读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学期的阅读收获反思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规划下一步的阅读目标10.2 教学内容阅读收获的回顾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反思下一阶段阅读目标的设定10.3 教学活动个人或小组进行阅读总结报告分享阅读方法和策略的体验制定个人阅读计划10.4 教学评价阅读总结报告阅读计划的可行性评估第十一章:多元文化阅读与理解11.1 教学目标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阅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11.2 教学内容多元文化书籍的推荐与分析阅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讨论文化差异与共性11.3 教学活动分享不同文化的阅读材料分析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境11.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日志,记录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第十二章:阅读与心理健康12.1 教学目标了解阅读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习通过阅读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12.2 教学内容阅读对心理健康的益处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的阅读材料分享阅读中的情绪体验12.3 教学活动讨论阅读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分享调节情绪的阅读材料和方法进行阅读后的情绪反思练习12.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日志,记录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的体会第十三章:经典名著阅读与探讨13.1 教学目标深入阅读经典名著分析名著中的主题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13.2 教学内容经典名著的选择与分析阅读名著的策略和方法探讨名著中的深层主题和文学价值13.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阅读名著分析名著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举办名著主题讨论会13.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名著阅读心得体会展示第十四章:阅读与生活实际的结合14.1 教学目标理解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阅读中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阅读材料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生活情境的角色扮演实际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方案的提出14.3 教学活动分析阅读材料中的生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解决生活问题小组讨论如何将阅读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14.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展示与评价第十五章:阅读的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全面总结本学期的阅读活动反思阅读的收获和个人成长展望未来的阅读计划和目标15.2 教学内容阅读活动的回顾与总结阅读收获和个人成长的反思下一阶段阅读计划和目标的设定15.3 教学活动个人或小组进行阅读总结报告分享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和发展目标15.4 教学评价阅读总结报告阅读计划和目标设定的合理性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教案5篇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教案5篇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教案5篇第一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教案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教学设计本组说明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编写了三篇课文,《同步阅读》安排了七篇文章。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作家刻画人物手法各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人物描写的方法。

根据“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我将上述文章进行了整合,对主题进行拓展和提升,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为指导,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人物描写一组》《彭德怀速写》《老王》《球星马嘴》《凡尼亚的爸爸》《苏七块》《旅行社问讯处》教学重点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以致用。

2.分享孩子们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群文略读表。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刚结束的第七单元中,我们又认识了严监生,凤辣子,托德和老板。

(出示课件)二、主题回顾1、下面让我们请出知识树来和我们一起回顾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写法。

(课件出示知识树)咦,怎么只有光秃秃的树干呢?(抽生答)你们真聪明,因为知识树相信在大家的浇灌下一定能茁壮成长,有信心吗?2、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五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根据生答出示课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机敏《“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凤辣子---圆滑《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吝啬《刷子李》刷子李---技艺高超《金钱的魔力》托德、老板---势利三、阅读概览1、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七篇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五篇,课前大家认真地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现在小组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2、学生汇报,老师引导,提炼出关键词,相机完善知识树。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合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合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精彩童年(整合阅读课2)【学习内容】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三篇文章:《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学习目标】1.学习教材中的两篇文章,感受童年乐趣。

2.通过教材的阅读分享,学习群文中细节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群文中细节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流程】一、谈话导入,领悟情感。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又是短暂的。

谁的童年不美好,谁的童年没有遗憾呢?如果可以,好想再过一遍。

今天的文章将带领大家回味童年乐趣。

生:5.《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林海音童年时代学骆驼咀嚼、想象驼铃声、想替骆驼剪毛以及问骆驼夏天是去哪儿了的童年生活趣事。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的生活趣事,对骆驼的喜爱,以及自己的的天真、可爱,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7.《祖父的园子》写了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8.《童年的发现》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二、学习方法,分享交流。

1.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填入整合阅读型学习单三、运用方法,分享交流。

1.阅读《祖父的园子》,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填入学习单。

整合阅读型学习单四、运用方法,分享交流。

1.阅读《童年的发现》,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填入学习单。

整合阅读型学习单五、知识迁移,读写结合。

1、再次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分别找出每个细节描写的语段,填入学习单。

六、小组交流,读写结合:童年是美好的,童年又是短暂的。

谁的童年不美好,谁的童年没有遗憾呢?如果可以,好想再过一遍。

请孩子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五下公开课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下公开课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下公开课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在五年级下学期的公开课中,我选择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这个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并通过深入阅读一本完整的故事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中理解故事情节、推断人物性格、分析作者意图等。

2. 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提升词汇能力,通过阅读不同场景和情节描写,拓展词汇量。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故事中的描写和情节,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阅读的故事书,确保故事内容吸引学生。

b. 阅读故事书,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并准备相应的问题和讨论点。

c. 制定课堂活动和小组活动的安排,确保学生积极参与。

d. 准备相关教具和素材,如图片、故事地图、词汇卡片等。

2. 学生准备:a. 学生需要准备一本故事书,针对每次课堂阅读做好预习,了解故事背景。

b. 学生需要带来读后感,分享自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鼓励学生展示阅读成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a.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并与学生共享故事的出版信息和作者信息。

b. 通过相关图片或文字,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阅读过程:a. 根据故事的篇章安排,选择适当的节章进行阅读,每次课堂时间为30分钟左右。

b. 分小组或整体阅读,学生可边读边做笔记,标注重点句子或不理解的词语。

c.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组织相关的讨论和思考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3. 后续活动:a. 阅读后讨论:每次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想。

b. 词汇学习:针对每一节的阅读内容,选取重点词汇进行学习和巩固。

c. 绘本制作:要求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制作绘本或手工模型,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五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五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以一整本书为单位进行的阅读教学活动。

通过该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兴趣,并主动阅读;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文字理解、人物描写、情节推测等;3.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表述自己的阅读体会;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能够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选取《小王子》一书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内容。

该书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内容丰富,适合多角度的阅读探讨。

四、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小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小王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整本书阅读(3周)2.1 第一周:独立阅读学生每天花30分钟的时间,独立阅读《小王子》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坚持能力。

2.2 第二周:小组讨论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其中一个章节进行解读和讨论,提炼出主要信息和关键问题,并准备好分享的内容。

2.3 第三周: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分享讨论的结果,包括自己的理解、遇到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通过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3.阅读能力提升(4周)3.1 情节推测训练(1周)教师以《小王子》中的某一段描述为基础,让学生推测下一步情节的发展,并给予相应指导。

3.2 人物描写分析(1周)学生选取自己关注的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并形成报告或展示。

3.3 词语理解扩展(1周)教师选取书中常用或具有特色的词语,组织学生进行词义联想和用法拓展。

可以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3.4 综合能力训练(1周)教师设计策略性的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到的阅读能力,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4.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概括、分析人物和理解主题等。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3. 通过对课内外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技巧之预测教学内容:学会根据文章、开头和中间段落来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2. 第二课时:阅读技巧之概括教学内容: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 第三课时:阅读技巧之分析人物教学内容:学会从文章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 第四课时:阅读技巧之理解主题教学内容:学会从文章中找出表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语句,理解文章主题。

5. 第五课时:阅读实践教学内容: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一篇课外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内容,掌握阅读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阅读技巧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短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分享:听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分享,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阅读文章、阅读指导手册、作业本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独立阅读并分析文章内容。

五下阅读教案

五下阅读教案

五下阅读教案第一篇:五下阅读教案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一单元(第十册)一、单元教材简析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的主题都是“童年”,有的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的记述自己孩子的童年故事,表达了作家们对金色年华的追忆,对童心的理解与感悟。

《九十九枚镍币》讲的是“我”为了图方便,把女儿积攒的九十九枚镍币拿去买菜,女儿知道后哭闹有加,“我”非常生气,后来从妻子的口中才得知,女儿是想积攒一百枚镍币给暑假上城里的小姐姐买一双胶鞋。

“我”由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孩子的心终归也是一个世界。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孩子是有心的,他们的心灵往往会使我们震撼,我们要尊重和爱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不能粗暴地去用成人的思维损害孩子的心。

《囚蚁》是从赵丽宏的《童年笨事》中截选的一部分,讲述了他童年时期“养”蚂蚁的经历,先是把蚂蚁“养”在玻璃瓶中,导致了蚂蚁的死亡;后又把蚂蚁精心地“养”在火柴盒里,结果蚂蚁全逃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里了。

囚蚁确实是件“笨”事,但作者对自己并无贬低之意,长大后回忆起来还是津津乐道,言语之中充满着幸福和甜蜜。

《白雨衣》是席慕容的一篇散文。

在上五年级时,父亲为她买了件在台湾刚刚出现的“尼龙”白雨衣,自己非常喜欢,在家里“干”穿雨衣而捂汗;带到学校里得到同学们的关注,在下雨天还派上了用场,这让她觉得非常自豪。

白雨衣给她带来的那份相思、那份得意,读来让人感动,在对“白雨衣”的感情上,席慕容把自己童年时的心理特点刻画得十分逼真。

《我演〈半夜鸡叫〉》讲的是读小学时,“我”在校文艺宣传队表演《半夜鸡叫》的一段经历。

“我”为了演好周扒皮,刻苦学习鸡叫,还闹出了一些有趣的事。

故事本身很吸引人,文章语言也很幽默,富有童趣,引人入胜。

读这样一组文章,我们从中感受到童年是有趣的,童心是弥足珍贵的,童年的经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是心灵中最为柔软的部分,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回忆。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
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思想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设计阅读教学活动
组阅读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形式展示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阅读材料中的主题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 达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深入分析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增强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
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整本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阅读不同题材和形式的书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 想象空间。

评价效果:是 否能够真实反 映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进步程

改进建议:针 对评价中存在 的问题,提出 具体的改进措
施和方案
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
教学方法:总结了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学生反馈: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哪些部分难以理解 课堂氛围:如何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确定阅读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和教学 要求,制定具 体的阅读目标。
选择阅读材料: 根据教学目标 和学生兴趣, 选择适合的阅 读材料。
安排阅读时间: 制定合理的阅 读时间表,确 保学生有足够 的时间进行阅 读。
确定阅读方式: 根据阅读材料 和教学目标, 选择适合的阅 读方式,如默 读、朗读、小 组讨论等。
提问引导:设计 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

五年级下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推测、自问自答等;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3. 学生能够根据文本要求回答问题,并进行扩展思考;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科普文章等;2. 教学工具:教师课件、学生练习册、白板、投影仪等;3. 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答、图片、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背景知识。

2. 预测与讲解(10分钟)- 教师会提供一个标题或一段话,让学生预测与猜测下面的文章内容,并讲解一些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阅读理解(25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写出答案。

- 学生将答案与同桌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彼此理解和补充答案。

-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相关的评价和讲解。

4. 练习与运用(15分钟)- 学生进行一些阅读策略的训练,如提问、推测、找关键信息等。

-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解答教师提供的问题,并进行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提炼出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巩固与拓展1. 巩固: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或练习题,作为课后巩固学习的任务。

2. 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或延伸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可以进行课后小测验或平时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五年级下册阅读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阅读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景;2. 掌握提取关键信息的技巧,如识别关键词;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推理、推断等;4.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景;2. 提取关键信息,识别关键词。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阅读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频设备;3.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或展示相关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展示一幅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

2. 提问:- 这幅图片是关于什么的?- 你们看到了哪些画面?- 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猜测或想法?(二)学习活动1. 教师示范: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篇阅读材料,并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如关键词、人物等。

2. 学生练习:- 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一篇短文,并试着提取关键信息。

- 学生互助合作,相互检查和讨论自己的关键信息提取是否准确。

-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提取的关键信息,并与教师进行讨论和反馈。

3. 教师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取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解析和补充。

-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给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

4. 教师辅助:- 教师通过引导和提示,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中的关键内容和细节。

-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讲解,如播放相关音频、视频等。

(三)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关键信息的提取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他们在阅读方面的进步和努力。

3. 教师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下节课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在课后阅读其他相关的故事和文章,并尝试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阅读理解。

2. 学生可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演绎故事情节和背景。

3. 学生可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和收获。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引言: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一本完整的书籍,全面掌握其内容,并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进行学习和评估。

在五年级下册中,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以及拓展知识面。

本文将针对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目标设定在为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制定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目标设定: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促进他们自主阅读的意识。

3.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书中的生词和短语。

4.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针对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可以选择适合年级水平和教学目标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例如《神奇校车系列》、《小王子》等。

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 一般信息介绍: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关于书籍背景、作者介绍和出版信息等一般性的信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2. 阅读计划安排:设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将整本书分成适合学生阅读的若干部分,合理安排每次阅读的内容和时间。

3. 阅读指导和讨论: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供适当的阅读指导,包括提问、注释等,帮助他们理解和解读书中内容。

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入的问题。

4. 词汇学习:提取书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设计相关的词汇学习活动,例如词义辨析、词形变化等,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5. 拓展知识面:根据书中的内容,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综合性知识拓展活动,包括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应用能力。

6. 评估和反馈:通过小组讨论、个人笔记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掌握程度以及对书籍的评价等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进一步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描写春天的诗文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春天的诗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了解这些诗词的特点,能够对描写春天的诗词反映迅速。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领悟诗词描绘的意境,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春晓》、《大林寺桃花》等。

二、学习《江南春》:1、范读,营造意境。

2、学生自读,明白诗意。

3、共读,领悟诗境。

4、当堂背诵。

三、拓展积累:(供选诗词)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6、《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四、学读描写春天的现代诗文:1、导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学生入情诵读。

3、积累拓展:〈初春〉、〈在春天〉第二课带有节令的诗文一、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节令的诗文,感受节令诗文的特别。

2、了解这些诗词的特点,能够对描写节令的诗词反映迅速。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领悟诗词描绘的意境,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齐背《清明》导入:二、教师引导学习《元夕》:1、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猜猜写的是什么节日。

2、出示古诗,让学生自读。

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读懂古诗。

4、体会诗歌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6、拓展积累: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三、学生展示诵读成果。

四、总结节令诗歌的特点。

第三课名家名篇赏析1一、学习目标:1、学习赏析名家名篇,领略名篇的美好。

2、了解这些名家的创作特点,能够对这些特点反映迅速。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领悟名家玄妙的意境,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教师配乐诵读《雨巷》导入。

二、学生谈谈初次接触这首诗的感触。

1、出示文章,学生自读:雨巷——戴望舒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chì chù )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2、引导学生弄懂诗意。

3、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诗:三、现场赏析: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阅读时的停顿)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四、总结。

第四课名家名篇赏析2一、学习目标:1、学习赏析名家名篇,领略名篇的美好。

2、了解这些名家的创作特点,能够对这些特点反映迅速。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领悟名家玄妙的意境,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教师配乐诵读《再别康桥》导入。

二、学生谈谈初次接触这首诗的感触。

1、出示文章,学生自读: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引导学生读懂诗意。

3、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动人之处。

三、现场赏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第五课好书全班读一、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好书的优势.2、了解好书的特点,能够对书籍进行较为深层次的阅读探讨。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全班对好书进行较为深层次的阅读探讨。

教学方法:读、思、议、写教学过程i:一、直接导入:好书全班读以《草房子》为例,引导学生展开全方位的阅读探讨。

二、教师指名学生大致复述书本内容。

三、设计探讨的问题:书中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从哪些地方喜欢?书中哪些故事情节最打动你?全班分成几大派,探讨各自的偶像令人欣赏的地方。

书中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本书还有那些你认为好的地方?四、动笔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五、布置下次全班共读的书籍:《小王子》第六课描写夏天风光的诗文一、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夏季的诗文,感受夏季诗文的特别。

2、了解这些诗词的特点,能够对描写夏季的诗词反映迅速。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领悟诗词描绘的意境,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学过的描写夏天的诗:《小池》二、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范读,营造意境。

2、学生自读,明白诗意。

3、共读,领悟诗境。

4、当堂背诵。

三、拓展积累:(供选诗词):《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明】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第七课异域文苑一、学习目标:1、学习国外的文学佳作,感受异域文苑的特别。

2、了解这些作品的特点,能够对与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作简单比较。

3、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特点,积累拓展。

教学方法:读、思、悟、写教学过程:一、复习接触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小王子》、《格林童话》、《巨人的花园》等。

二、以《巨人的花园》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它的特点:1、出示原作,学生大致温习内容。

2、引导分析特色:想象力方面:语言描写方面:故事发展方面:写作主题方面:3、学生分组再自由探讨。

4、全班交流后总结。

三、现场赏析其他文学作品:四、总结。

第八课学期读书成果展示一、学习目标:1、总结一学期以来班级学生的读书情形。

2、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或集体读书成果的平台。

3、激发全班同学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情。

重难点:展示成果的呈现形式。

教学方法:演、议、思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本课:学期读书成果展示。

二、按照事前的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排练。

三、分小组或个人上台,进行全班读书成果的展示汇报。

四、教师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及其他记录资料,对全体同学的读书进行总结。

五、全班评选出最佳小组与最佳阅读明星。

六、让阅读明星上台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激发读书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