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6.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教学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教学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教学(篇1)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这时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
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二、学习体会苏格拉底的话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我们读书就要根据他的提示语,读出感受。
要重点突出读只许进不许退短句这个短句表达苏格拉底的意思是没有回头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读中表达,生再读(分组):()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到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三、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轻声读,你体会到弟子们此时的心情了吗?(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四、学习24小节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2-4节。
出示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最大的麦穗》说课材料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最大的麦穗》,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
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但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根据本课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最大的麦穗”的含义,感悟苏格拉底话中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其中,理解“最大的麦穗”的含义,感悟苏格拉底话中蕴含的道理。
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反复朗读法、抓关键句品读法、勾画圈点法等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我将从“激情导入、检查预习、品读感悟、拓展升华、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设计导语: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一位著名的哲学大师,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近大师,领略他的风采,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最大的麦穗》。
这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地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打开书,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次: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其中田垄的“垄”字,是圆口音,学生容易读错,我要加以强调,并出示“田垄”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田垄,通过正音,帮助学生扫清课文学习的障碍。
2021年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2021年最大的麦穗说课稿2021年最大的麦穗说课稿1一、教材简介:《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大学者苏格拉底是西方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
他总是通过问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他的这种谈话教学形式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精神助产术)。
这篇课文中,苏格拉底创设的麦地课堂是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成为经典,富有生命力。
二、学情分析:对最大的麦穗三个层次的理解,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着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联系本班实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
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进行感悟,重点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我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感悟,多种形式的读,合作学习等形式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他们敢读、会悟、想说,表达得充分,积极性很高,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最新〉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最新〉最大的麦穗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1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识记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4、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
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
课文最后一小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简介苏格拉底其人其事,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默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自学效果,正音,理解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思考、交流: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什么样的语气?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为什么?2、指名分节读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动作、神态的句子。
探究、交流:从“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中体会到什么?从“埋头”、“低着头”中体会到什么?从“摇了摇头”、“又……摇”、“摘了……扔掉”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因何不愿过早地“定夺”,不下决心摘一穗在手呢?重点品读,感悟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修订稿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最大的麦穗》说课稿一、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最大的麦穗》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却收获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会,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三、说学法和教法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完成教学任务。
既保证了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又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赏析文本、审美评价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时候,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在古希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家苏格拉底。
他被誉为是"人类的导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近苏格拉底。
(二)初读课文,浅谈体会。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发表评价。
(三)教师引导,体验感悟文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句话?(生读三句话)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
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着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去解读他的精神世界。
最大麦穗说课稿精选(7篇)
最大麦穗说课稿精选(7篇)在学生们上课之前,教师会早早准备好上课的工具---教案。
在教案当中应该突出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写好教案有哪些关键要点呢?以下是编辑为您准备的最大麦穗说课稿,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最大麦穗说课稿(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读题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
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引读,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学生们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读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到底有何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讲第二段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
2、交流: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
课文最大的麦穗如果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考,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
⑵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
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展开)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弟子们摘麦穗时很认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课题:第16课课题名《最大的麦穗》课时数:2教材解读:(略)学习目标:A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掌握生字新词。
B类1、通过质疑与思考,读懂课文,知道人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要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错失良机。
2、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类(无)预习作业: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至少提出三个问题。
3、弟子们为什么两手空空?至少找出三点理由,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概括。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了解有关苏格拉底的资料,搜集有关机遇的名言。
教学板块第一板块初读课文,巩固字词【目标A\8分钟】1、生字词检测(1)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2)听写词语。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同时疏通部分字词类基础知识。
第二板块细读课文【目标B\32分钟】1、交流对苏格拉底的了解:(1)出身平凡: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2)长相丑陋: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
(3)生活朴素: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4)充满智慧: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
(5)影响巨大: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后有选择地板书。
3、预设的讨论题:(1)为什么只许进不许退?(2)弟子们为什么两手空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3)第6段苏格拉底的话是什么意思?有一穗是最大的指什么?最大的一穗指什么?(4)第7段中最大的一穗指什么?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最大的麦穗》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大的麦穗》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1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识记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4、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
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
课文最后一小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简介苏格拉底其人其事,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默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自学效果,正音,理解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思考、交流: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什么样的语气?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为什么?2、指名分节读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动作、神态的句子。
探究、交流:从“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中体会到什么?从“埋头”、“低着头”中体会到什么?从“摇了摇头”、“又……摇”、“摘了……扔掉”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因何不愿过早地“定夺”,不下决心摘一穗在手呢?重点品读,感悟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doc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最大的麦穗》是本册书第五单元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我们教研组就“借事喻理”这一主题,在课堂中应如何指导高效阅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首先我们认为本文的结构很清晰。
阅读理解借事喻理类的文章,我们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把握事件,二是领悟道理。
就本文来看,只要孩子稍稍用心预习,就能概括出事情的主要经过,并且找到在结尾点明的哲理,六年级的孩子,这点发现能力还是有的。
那我们还教什么?然后我们又思考,虽然课文中的故事清晰易懂,但是故事中所揭示的哲学道理抽象、难懂,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来启发学生感悟?针对这些教学疑惑,我们决定先从高效阅读指导入手,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率。
我们在进行了一篇高效阅读练习的前测后,带领学生梳理了准确概括事件内容的好方法。
然后针对总结道理不完整的现象,借助,“比较法”确定文章中的主要道理。
至此,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能借助比喻句,结合课文内容,领悟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体验,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自己的收获或感悟。
针对高效阅读的训练效果,我们运用本学期我校研究的教学五模块,对《最大的麦穗》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在本环节中借助学生对人物的资料查找,引发学生对走近人物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为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设计了请同学们根据本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归纳内容,理顺关系;根据结果,确定重点;通过比较,领悟道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首先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组内学习成果,按照解决了的和没解决的顺序,确定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苏教版六下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下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本文是关于苏教版六下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虽然……但……"、"即使……也……"造句。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从弟子们在麦地里寻找最大麦穗的动作中去感受弟子们的内心,从弟子们最后一无所获和苏格拉底的教导中分析弟子行为的失误原因。
最后去领悟出其中的做人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中设计苏格拉底的图片和课文中的相关文字。
文字详见备课中有底纹底句段。
【预习导航】(1)读几遍课文,尽量做到正确通顺。
(2)对不理解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等办法解决,对不理解的句子做个记号。
(3)通过网络、图书和请教别人,尽量多了解一些关于苏格拉底的情况,并概括的写下来。
同时了解一下世界的文明古国有哪些。
【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同学们,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时候,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在古希腊,则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他被誉为是“人类的导师”。
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图片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说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板书)最大的麦穗,就是讲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近苏格拉底。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提高一些朗读的速度。
2、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要求读得正确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发表评价。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引导学生谈谈初读后的想法:同学们,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老的故事,值得庆幸的是,两千多年以后,老师和大家又读到了这个故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
最大的麦穗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流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能联系实质,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觉。
3、依靠课文语言资料,意会一定擅长抓住机会,不可以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课要点:能联系实质,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觉。
教课难点:依靠课文语言资料,意会一定擅长抓住机会,不可以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资料利用:1、课前和学生共同采集跟机遇相关的名人名言、小故事等。
2、经验链接:联合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想想或许问问亲戚朋友有没有抓住机遇或错失良机的经历。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激发兴趣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 ----最大的麦穗。
齐读课题。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此刻老师想知道你给我们的讲堂带来了哪些问题,谁来说。
(二)自主阅读,发现问题1、同桌合作,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2、师生梳理本课议论问题,指名写到黑板上:为何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商讨这个问题.(三)深入阅读,解决问题沟通,逐个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时指导朗诵。
:老今日就且当一回格拉底,相信你必定比他的弟子,在我考考你能不可以听懂我的。
1、出示格拉底的:“你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不退,我在麦地的尽等你。
”你听懂了?有什么是只好,不可以退的?意味着什么?指名,怎么才能弟子听懂?你。
2、:看来你都理解了要求了,你自 3-4 小跟从弟子找最大的麦穗吧。
学生自弟子的表如何?你能他打多少分?你的原因好。
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往返答。
真举棋不定眼光短浅⋯⋯指朗:你得怎么?把你的理解出来。
渡:是啊,弟子浪了太多的机遇,照下去,他能找到最大的麦穗?看大屏幕3、出示第 5 小忽然,大家听到了格拉底老的好像洪一般的声音:“你已到了。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一、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却收获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会,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2—6自然段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结果两手空空,苏格拉底谆谆教导弟子们;第7自然段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抓住眼前机遇,不要错失良机的人生哲理。
这篇课文中,苏格拉底创设的麦地课堂是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成为经典,富有生命力。
二、说学情対“最大的麦穗”三个层次的理解,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着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
三、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个生词:麦垄,理解词义。
体会文中两处分号的用法。
3、联系实际,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理解。
并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4、品味课文中的苏格拉底的言行,感受大学者苏格拉底的教育魅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品析语言文字,结合生活实际,感悟文中揭示的深刻哲理。
2、凭借语言材料,感悟苏格拉底注重实践、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学风格。
五、设计理念课文是一篇思想性极强的文章,在落实字词句段的训练时,联系上下文相关细读品味,理解道理、感悟道理。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与信息,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教学合一,使学生自主畅游在《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家园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1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1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师问:我们自己都有寓意深刻的名字。
那我们生活的一年级一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还没有名字呢?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带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给我们的班级起个名字吧1一、教材简介《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
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二、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23最大的麦穗说课稿6篇
2023最大的麦穗说课稿6篇最大的麦穗说课稿1一、教材简介:《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
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二、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
2、过渡:小小的麦穗,给人很大的启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解开心中的疑惑,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划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并读一读。
2、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3、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4、齐读过渡:弟子们有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2—6节,思考上述问题,在书上的有关地方做上记号。
《最大的麦穗》教案(9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9篇)《最大的麦穗》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需擅长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确定想弄明白,是不是?二、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状况1、指名读课文,留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以下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讽: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下列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五、精读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厉、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殊是“只许进不许退〞是指令式的,没有商议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6.最大的麦穗》教案
16.最大的麦穗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重点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二、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四、自主阅读,发现问题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动笔画画。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所提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在问题后面注上自己的名字)4.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A.为什么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地?B.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小麦嘲笑弟子们什么?C.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D.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弟子们刚刚摘下的?五、精读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6 最大的麦穗|苏教版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一、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最大的麦穗》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却收获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会,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三、说学法和教法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完成教学任务。
既保证了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又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赏析文本、审美评价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时候,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在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近苏格拉底。
(二)初读课文,浅谈体会。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发表评价。
(三)教师引导,体验感悟文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句话?(生读三句话)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说麦穗吗?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拨:“有一穗是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追求,而“最大的一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机遇。
(四)、感受哲理过渡:苏格拉底用摘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弟子们,含蓄地告诉他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弟子们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吗?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体会其中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感悟人生”主题篇中的第二篇《最大的麦穗》。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文章——《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意在让学生通过一些人、事、物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但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说学情
有了六年学习生活的的积淀,学生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其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
通过六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就本文来看,只要孩子们稍稍用心预习,就能概括出事情的主要经过,并且找到在结尾点明的哲理。
但课文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真正内化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生活经验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景象,仅凭想象也是很难以深刻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对本课教材的理解,保证学生“读、写、说”三种习惯的养成,我们预设用两课时完成本
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的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垄”,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今天我重点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这句话的理解。
四、说教法与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结合本文借事喻理的特点——叙事简洁,说理深刻,这节课我们采用目标教学法,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中介,以“相机点拨”为重点,组织学习活动。
学生则通过“读—画—悟—批—读”的方法,细读品味,运用抽丝剥茧式的演绎思维,用自己的经验去兑换文中的道理,“走进教材”再“走出教材”,教学合一,自主畅游在《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家园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1、搜集苏格拉底的有关资料
(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等)。
2、搜集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走过耕耘的秋,历练的冬,成长的春,迎来收获的夏。
瞧!地里全是沉甸甸的麦穗!这不,苏格拉底带着弟子们来这里寻找——最大的麦穗。
(随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导入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明确本节课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
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
第二环节:探究释疑,读文悟理。
1.事情起因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三处有关苏格拉底的语言描写。
课件出示第一处语言:“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
学生齐读后交流:如果让你指导大家朗读,你会强调那些部分?也就是让学生明白苏格拉底提出的两点要求是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品读、感悟的过程,不光要品味文字面意思,更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所蕴含的意思。
在这里我让学生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说出文字背后意思。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文字所包含的意义。
)
2.事情结果
弄清了事情的起因,然后直奔结果。
苏格拉底一行的寻找麦穗计划如愿以偿了吗?然后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交流后教师归纳板书:两手空空。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的并解除疑问的过程。
这样设计没有拘泥于文本的顺序,打破文章结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
)
3.探究经过
(1)带着疑问:“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呢?学生按提示精读第三段——弟子们在摘麦穗时的表现。
边读边思,边思边批,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个环节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
(2)你能猜一猜弟子们当时的感想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运用想象来填补课文空白处,给阅读活动留下个性化解读的空间,突出弟子犹豫不决以至错失良机,到底弟子怎么想,学生感悟各不相同。
)
(3)学生充分交流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男女读、换角色读、师生合作读,体会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在角色互换中自然地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进行阅读,使得阅读出现“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
)(4)如果你是麦地边的一个过路人,当你看到弟子们这样的表现,请针对他们的心理活动,给他们提个醒。
(设计意图:找出弟子们错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解读品味的过程,换了一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的兴趣。
语文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旁观者的身份给弟子们提建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个性解读之后情感的抒发过程。
)4.道理感悟
课件出示:苏格拉底的第三次语言描写,学生默读思考“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测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学生沉默思考,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但却由此而激活了自身的思维、抒发了自身的感受、展示了自身的个性,这一做法真是既务实有效,又返璞归真!)
5.人生感悟
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他分明是在向弟子们将讲人生哲理呀!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按提示默读思考。
(1)“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示范
理解)
(2)我要做一个____的人。
(3)总结:我们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才能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品读,学生已经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师的示范理解降低了学生联系实际交流心得的难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通过交流有关把握机会的事例,让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撞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产生情感共鸣,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教学难点自然解决。
)
第三环节:读写结合,达标检测。
1.想一想:
《最大的麦穗》讲的是苏格拉底让弟子们_____,结果弟子们_____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写一写:(二选一)
说一件“失去机会”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努力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说一件“把握机会”令自己非常欣慰的往事,努力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在这节课上所得到的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落实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生在字里
行间中自由生成,真情流露出对文本的个性化的感悟与创造性理解。
同时既是对文本的再次回顾,也是本节课重点难点解决的反馈,体现了高效课堂。
)
第四环节:名言欣赏,积累升华。
课件出示“机遇”的相关名言,学生阅读积累。
(设计意图:读名人有关机会的名言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又是课外积累的好机会。
老师在学生表白心声中送名言,不仅激励学生用名言鞭策自己,并积累名言,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底蕴。
)
六、说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东张西望两手空空
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