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雕塑鉴赏

合集下载

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艺苑杂谈[摘 要]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阐述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汇、对立与融合。

尝试从“意”与“象”多重内涵的角度对西方现代著名雕塑家的个案进行研究,梳理出西方雕塑家对于东方文化借鉴与融合的经验,借助“他者”经验来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寻找东方根性,重新审视东方文化立场应以何种艺术姿态与世界对话。

[关键词]意象;东方文化;西方雕塑家;融合[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22-0081-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孔景才.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J].天工,2023(22):81-83.孔景才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作者简介:孔景才(1991—),男,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对立与融合(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东西方文化的相遇始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作为东方经济与文化输出的重要通道,“东方”成为“西方”向东眺望和想象的对象,同时也促进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二)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东方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形而上的境界,西方文化强调逻辑基础,这一点可以从古希腊思想巨匠身上得到证明。

东西文化差异源于不同的宗教、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相互对立的文化格局。

在哲学方面,东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内心修养和道德伦理,而西方文化注重理性思考和实证研究,强调个人自由和竞争意识。

在美学上,东方文化注重感性、自然、抽象、简洁、寓意等美学元素,追求内在精神的审美体验,而西方文化强调理性与秩序的美学理念。

(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人们开始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使其从二元对立的东西文化向多元的文化格局转变。

外国近现代雕塑_1

外国近现代雕塑_1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以欧洲最为突出。

它曾经产生了一批杰出的雕塑家和优秀作品。

作为欧洲近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可以三位法国雕塑家,即乌东、吕德、罗丹的《伏尔泰坐像》、《马赛曲》、《加莱义民》为例。

它们分别代表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三大艺术流派。

现代雕塑可以法籍罗马尼亚裔雕塑家布朗库西的《波嘉尼小姐》、法籍俄裔雕塑家扎特金的《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纪念碑》、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国王与王后》、美国雕塑家里维拉的《无限大》为例,它们从不同方面生动地展示了现代雕塑艺术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法国近代著名肖像雕塑家乌东的《伏尔泰坐像》,是为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创作的全身像。

当时伏尔泰已是84岁高龄,且刚结束了长期被放逐国外的流浪生活不久。

所以,雕像自然地流露出伏尔泰明显的老态和瘦弱的身躯。

但是,通过他神采奕奕的脸部表情,特别是他那似能洞察切的敏锐的目光,人们仍能感觉到这位反对封建专制的不屈的斗士的聪明才智。

他身穿的古罗马式的长袍,既自然地掩盖了老年人形体上的缺陷,又使雕像具有雄浑、庄严的风格。

他头上的一条象征不朽的束发带,加强了这位杰出思想家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

法国近代著名的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是为巴黎大凯旋门创作的著名浮雕。

它原名《1792年义勇军出征》,表现1792的法国人民在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国的战争中,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的历史事件。

整个作品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象征法兰西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女神,她右手执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左手高举,大声疾呼号召人们奋起保卫祖国。

她像疾风一般腾空向前的姿态,具有锐不可挡的气势和不可征服的力量。

F层是奔赴疆场的战士的行列。

其中最突出的是卷发蓄须、高举战盔的老战士和他身旁的无所畏惧的少年战士的形象。

他们是男女老少万众一心的法国人民的象征。

整个浮雕的构图复杂而严谨,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错遮掩造成了一种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

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它成为歌颂法国人民为祖国自由而战的英雄纪念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更雕塑作品赏析

高更雕塑作品赏析

高更雕塑作品赏析高更(Auguste Rodin)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被誉为“现代雕塑之父”。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杰出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无不展现出他对人性、情感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更的一些代表作进行赏析,探索他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看高更的代表作之一《思想者》。

这件雕塑作品是高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件作品创作于1880年,原本是为了装饰巴黎的艺术与工业博览会而制作的。

这尊雕塑描绘了一个赤裸的男人坐在石头上,双手托着下巴,陷入沉思之中。

这个男人的神情凝重,眉头紧锁,仿佛在沉思着什么重大的问题。

整个雕塑充满了力量和内在的张力,展现出高更对人类思想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这件作品被认为是高更对人类智慧和理性的赞美,也是他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另一件著名的作品是《接吻》。

这件雕塑作品创作于1886年,是高更为著名的《地狱之门》雕塑群中的一部分。

这件作品描绘了一对男女在热烈地亲吻,他们的身体紧紧相拥,表现出深情和热烈的爱意。

整个雕塑充满了激情和情感,展现出高更对爱情和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

这件作品被认为是高更对人类情感和欲望的赞美,也是他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除了这些作品之外,高更还创作了许多其他杰出的雕塑作品,如《卡门》、《永恒的偶像》等等。

这些作品无不展现出高更对人类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高更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雕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高更的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对人类思想、情感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使他的作品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高更的雕塑作品进行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也可以对现代雕塑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人教社2024中职美术鉴赏与实践教学课件西方雕塑

人教社2024中职美术鉴赏与实践教学课件西方雕塑
赏名作 名称:掷铁饼者 原作者:米隆 年代:约公元前450年 材料:大理石 现藏位置:原作已佚,复制品藏于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
评造型 雕塑家巧妙地抓住了掷铁饼运动动作爆发前极具表现力的 瞬间姿态。看似是一个偶然的瞬间,实际经过作者的悉心设计 ,运动员身体各部分达成了精妙的平衡,兼具稳定与动感。张 弛有度、动静相宜的雕塑语言把力量感和体态美永久地凝聚在 静止的雕塑中,塑造出一个强健而又不失优雅的理想人体。
第三单元

外国美术赏析



第2课 西方雕塑
1.了解西方各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风格特点。 2.体会西方古代雕塑家细心观察、深入研究的创作 态度和精湛的技艺表现。 3.尝试评鉴生活中的雕塑作品。
目录
从古希腊雕塑到古罗马雕塑 从中世纪雕塑到文艺复兴雕塑 从巴洛克雕塑到现代雕塑
1、你知道断臂的维纳斯吗?她的美主要 体现在哪些方面?
名称: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年代: 约公元前190年 材料: 大理石 现藏位置: 法国巴黎卢浮宫
二、从中世纪雕塑到文艺复兴雕塑
赏名作 名称:旧约国王和王后(局部) 年代:约 1145—1155年 材料:石材 位置:法国沙特尔大教堂
评造型 为了与建筑相结合,这组雕 像中圣徒的身体被限制在圆柱体 内,比例修长,造型简洁,形容 消瘦。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物 雕像相比,这些雕像没有了微妙 的姿态转折、丰盈的人体表现与 自然的衣纹刻画。
评造型 贝尼尼是巴洛克美术的杰出代表。他创
作的《圣德列萨的沉迷》生动地再现了西班 牙修女德列萨梦幻中的感受。在雕像背后, 金属条如阳光般散落下来,与白色大理石的 质感形成鲜明对比。贝尼尼充分利用建筑和 雕塑的空间,以及独特的光影效果,为观众 营造出充满戏剧性的梦幻氛围。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二、外国现代雕塑艺术
2 《国王与王后》
图9-23 《国王与王后》
亨利·摩尔(1898-1986年) 的《国王与王后》展示了西方现 代雕塑与原始艺术的关系。作者 在这一作品中有意识地将人体塑 造得扁而长,体现了追求单纯的 平面性,将原始艺术的风格与现 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国王 与王后庄严而又神秘的气氛。
图9-18 《彼得大帝纪念碑》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外国近代雕塑艺术
3 《伏尔泰坐像》
乌东(1741-1828年)的《伏尔泰 坐像》是法国最著名的新古典主义雕塑 家的重要代表作。乌东为伏尔泰创作雕 像时,伏尔泰已是84岁的高龄,而且 他才结束长期被放逐国外的生活。所以 雕像自然地表现出伏尔泰明显的老态和 瘦弱的身躯。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图9-20 《自由女神像》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外国近代雕塑艺术
5 《思想者》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年),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 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 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 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 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 雕刻“三大支柱”。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二、外国现代雕塑艺术
美国雕塑家考尔德(18981976年)的《稳定的运动》是 西方现代“活动雕塑”的代表作 。 它 实 际 上 是用涂彩金属板和金属 棒制作的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 靠着这种装置的灵活性和一定的 力学原理,遇到风时,就会发生 某种转动,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 艺术效果。
3 《稳定的运动》

外国现代雕塑欣赏(共23张PPT)

外国现代雕塑欣赏(共23张PPT)

摩尔空间 ——孔洞的运用
亨利·摩尔的雕塑有什么特点?
现实主义
奥登伯格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未来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连续空间的独特形体》意大利 波丘尼
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
间的“超现实境界”。
外国现代雕塑 欣赏
(初三美术欣赏)
旧石器时代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文艺复兴(公元发14-16世纪) 公元17-18世纪 :对传统的继承 近代雕塑(19世纪)
现代雕塑(20世纪)
《加莱义民》
《巴尔扎克像》
布朗库西 《沉默的桌子》
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
间的“超现实境界”。
雕塑的腿是跪下的,而呈三分之四环状的东西似乎象征着肋骨。
抽象 (线条、体积空间)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他的朋友迈克尔·累利斯看后不无玩笑地对他说:“那还不够,应该能够拿起一块大木头就发现它是一只鸟儿。
母亲的另一只手举向上方,告诉达利未来的方向。
所谓像国王那样指挥,就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善于决断;
布朗库西 《沉默的桌子》
1916年10月14日,在罗马尼亚丘河(Jiu River)的河堤边以及通过提古丘小镇的丘河 桥上,发生了一场激战,进犯的德军遭到哥尔吉(Gorj)县,由老人、妇女、童子军与 儿童组成的民间武力的抵抗,经过一天的激战,造成一千多名罗马尼亚人伤亡,而德军 在遭到一支罗马尼亚正规部队的侧击之后,不得不撤退。

欧美当代艺术雕塑赏析

欧美当代艺术雕塑赏析

欧美当代艺术雕塑赏析
欧美当代艺术雕塑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领域,它涵盖了
广泛的风格和主题。

当代艺术雕塑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
括艺术家、风格、主题和影响等方面。

首先,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欧美当代艺术雕塑涵盖了许多知
名艺术家的作品,如杰夫·昆斯、达米安·赫斯特、路易斯·布尔
乔亚等。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作理念,通过他们的
作品可以了解到不同艺术家对当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议题的关注
和表达。

其次,从风格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雕塑呈现了多样的风格,
包括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不同的风格在形
式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观众可以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风
格的作品来深入了解当代艺术雕塑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再者,从主题的角度来看,欧美当代艺术雕塑涉及了诸多主题,如身体、性别、环境、社会政治等。

艺术家们通过雕塑作品对这些
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表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最后,从影响的角度来看,欧美当代艺术雕塑对当代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对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欧美当代艺术雕塑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领域,它的赏析可以从艺术家、风格、主题和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

通过对当代艺术雕塑作品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领域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西方现代雕塑的转折点 ——罗丹的雕塑艺

西方现代雕塑的转折点 ——罗丹的雕塑艺
罗丹的一生都掺杂着嘲讽和支持,算得上毁誉各半,当时他始终平静的面对着这些,人们不得不赞叹他的人格也是这么的伟大。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试着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里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从这点来看罗丹的艺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的。由此,人们对罗丹的评价再高也不为过。
有趣的是,这件大胆的作品尽管在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展出时轰动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雕塑史上不朽名作,但当它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再次展出时,却被美国人视为“色情”作品,不允许公开展览,只能另辟专室预约参观。像《吻》这样的作品,尽管人物的形象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是作品最为重要的地方就在于直接表达了人的情感和欲望,如同波德莱尔所撰写的《恶之花》一般,将人的真实体验不加粉饰地直接呈现出来,表达沉浸在爱情中的真实而现实的人,这在当时是极具颠覆性意义的。
《思想者》
罗丹创作《思想者》时,正是法国工人阶级奋起反抗的年代。他对贫困者是持同情态度的。他并无明确的意图去歌颂无产者,但作品中流露和体现了对无产者的赞美和歌颂。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思想者》在20世纪初,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在1905年,列宁嘱咐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两名代表从伦敦路过巴黎回国时,“务必要看一看罗丹的《思想者》”。列宁希望俄国的无产阶级战士从这件雕塑作品中吸取勇气和力量。《思想者》是罗丹整体作品体系中的典范,也是对他充满神奇的艺术实践的体现和反映;更是对他所建构并整合人类艺术思想—罗丹艺术思想体系的见证。

赏析现当代中国、西方各一位雕塑艺术家的一件代表作。

赏析现当代中国、西方各一位雕塑艺术家的一件代表作。

赏析现当代中国、西方各一位雕塑艺术家的一件代表作。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

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

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

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新中国美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正是由于艺术家有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刻认识,有以雄厚中国传统文化为傍依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我国几千年的优秀美术传统,是培育有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美术的沃土,只要我们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新时代的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大家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对画是非常重视的,对雕塑似乎要差很多,目前我国的雕塑,关注城雕或者是实用性的雕塑,但真正的雕塑学术研究,还是需要进一步发展,所以今天我们来分享当代雕塑家滑田友雕塑作品。

滑田友先生运用了中国古代迂回构图法,采用了与欧洲明暗对比强烈的雕刻方法不同的艺术手法:雕塑造型概括简练,作平面化处理,具有浮雕性、装饰性的人物衣纹吸收了中国佛像中的雕刻手法,在严谨的形体中强调线条、追求神韵。

凝练含蓄又充满韵律感,线条刚柔并济,体现出一种韧劲。

著名雕塑家王克庆高度评价这件作品:在严谨的形体中强调神韵、线条,气势连贯,突出中心,活跃深沉,汹涌澎湃,充满浓郁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气派。

西方现代雕塑

西方现代雕塑

西方现代雕塑卓格铁艺-卓格软装学院/college/观念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观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观念雕塑艺术观念艺术的特征-观念雕塑艺术集合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露易斯·内威尔逊-集合雕塑艺术理查德·斯坦基维兹与马克迪·苏维罗-集合雕塑艺术英国爱德华多·保罗兹-集合雕塑艺术观念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观念艺术”也称“概念艺术”,早期继承了达达派反艺术的思想,但它主要受到波依斯新思维方式的影响。

由于70年代连续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在国际地位上的日益提高,观念艺术得以大大地强化。

因为观念艺术猜谜式的戏剧性场面很好地满足了文献展所设定的那种基准。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一种对欧洲艺术具有的,而在美国艺术中未能真正发现的东西,使欧洲艺术家找到昔日的感觉。

这种艺术创作的新方法不可抗拒地对美国艺术家产生了冲击。

进而与其它新艺术一起并行,形成了一个国际性潮流。

第一件被艺术史公认的观念艺术作品是约瑟夫·库苏斯(Joseph Kosuth)在1965年卡塞尔文献展上所做的《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库苏斯用一把实物椅子和这把椅子的照片,另外在字典里找到“椅子”文字的定义照片摆在一起。

作品几乎具有后来观念艺术的全部特征,没有形和色的艺术匠心,更没有情感的流露。

作者关心的似乎是传达一个哲学的命题,更倾向于思辨的游戏,但库苏斯没有波依斯那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观念艺术”一词最早是由批评家塞兰特·吉尔玛诺于1970年在法国图尔良组织的一次有影响的展览上正式命名的。

他认为“所谓的观念艺术其目的是反商业的、独断的、平凡的和反形式的,它主要关心媒介的物理性质和材料的易变性。

其重要之处在于艺术家所遭遇的实际材料,以及他们去理解现实的意图,尽管他们用标题和展示的方式是不易明白的,但却是敏锐的、晦涩的、个人的、激烈的”。

观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观念雕塑艺术观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是采用装置的形式,自身行为(行为艺术)有时也融和些波普的艺术气氛。

西方近现代雕塑

西方近现代雕塑

近现代西方雕塑艺术这里所谓的“西方近现代雕塑艺术”即19世纪到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西方近现代传统雕塑艺术与现代派雕塑艺术。

(一)西方近现代古典雕塑19世纪,巴黎取代了罗马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的中心。

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义,除了上一世纪就有的新古典主义外,还先后交叉出现了浪漫主义、印象派、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

弗朗索瓦-吕德(Francois Rude, 1784-1855)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

在雕塑上,他与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

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

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这尊浮雕被认为是不朽的。

吕德是一个富商的儿子,23岁时进入巴黎雕刻家皮埃尔·卡特里埃的工作室学艺。

1809年和1812年曾两次获“罗马奖”。

但都因法国政治局势不稳,国库空虚而未能去意大利深造。

拿破仑称帝时,吕德参加了当时的帝政活动。

帝政垮台,他也被迫流亡到比利时。

12年的流亡生活使他备感痛苦,从此政治上渐趋成熟。

回国后,在法国人民革命浪潮的激励下,他很快成了一位浪漫主义的雕刻家。

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

代表作品:浮雕《马赛曲》《圣女贞德像》《拿破仑像》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的罗丹是近现代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的大师级人物,在西方的雕塑史上他被视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巨匠。

同时他还在雕塑史上充当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是他给辉煌的古典雕塑拉上了帷幕,也是他叩响现代雕塑的大门。

罗丹早期走的现实主义道路,作品风格写实,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后期追求印象主义,探索新的艺术风格。

看到罗丹的雕塑作品之所以感动,不再是它怎样的逼真,而是透过坚硬的青铜或大理石等载体,我们能感到有一股生命力在向外膨胀,那些仿佛正在颤动的形体激起了我们灵魂的悸动。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风格简述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风格简述

2019-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风格简述郑亮(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重庆400000)摘要: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变革突破了传统雕塑语言范畴,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旨在简要梳理西方现代雕塑风格形式,为探索富有个性的雕塑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十世纪;现代雕塑;风格中图分类号:K82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6-0035-01二十世纪是个变革的年代,西方雕塑艺术开启了新的发展。

前卫雕塑家们抛弃了罗丹遵循的雕塑传统,以一种异常活跃的姿态出现在西方艺坛,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张扬个性特征,积极探索实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

西方现代雕塑所产生的造型变革,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现象,而是作为特定时代创作思想的直接反映,从而折射出艺术家生活的时代背景。

面对传统雕塑为参照的具像表现方面的成就,人们难以追赶,更无法超越,艺术的求新变革势在必行。

于是反对官方权威、反对即定模式、反对审美标准等雕塑作品应运而生。

艺术风格的形成,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变革成为现实。

呈现雕塑所用的材料和形式的绝对多样性在这个时期愈发明显,雕塑不在是有固定边界的稳定概念,这时期的雕塑借鉴了诸多其他领域的艺术语言,成为一门独特的开放是学科。

追溯历史,流派纷呈的艺术风格形式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我们无意去解释或评判一种风格形式的价值,也不去探讨是否是前卫的、先进的审美观念,只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梳理西方现代雕塑的风格形式。

立体主义的问世给艺术家带来了观察事物的新方法,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革命,实质上是对艺术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

而立体主义的突出贡献就是艺术创造思维意识的影响力,很快地,雕塑艺术也被卷入到艺术革新大潮中。

谈到立体主义就不能不谈它的代表人物毕加索,他不仅是立体主义的代表,更是现代艺术的开创者。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探索不仅证明了雕塑可以摆脱对材料和题材的限制而存在,而且还给予雕塑一种潜在的自由,由此产生的影响持续至今。

中西 方雕塑欣赏

中西  方雕塑欣赏
追求表现形式的内在精神与形式和材料结合的完美统一正是布朗库西艺术最主要的意义所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西方现代雕塑西方雕塑史上四个辉煌的高峰期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罗丹布朗库西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写实与理想美的结合大卫摩西人文主义青铜时代巴尔扎克思想者加莱义民等现实主反传统风格多样掷铁饼者作者
第六章 西方雕塑鉴赏
西方雕塑的发展历史
史前和古埃及雕塑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go
14-16欧洲文艺复兴
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 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19世纪法国雕塑
20世纪西方雕塑
史前雕塑
(旧石器时代)
《维林多夫的裸女》
《维林多夫的裸女》 石灰岩 奥地利 维林多夫洞穴内发现
古埃及雕塑
• 胡夫的圣旨:在公元前2610年, 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 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 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 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 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 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 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 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 "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即 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 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 有二米多长
维纳斯断臂100多年来之谜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 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 时掘获的。出土时维纳斯右 臂下垂,手抚衣衿,可上臂 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 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得 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 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 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 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 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 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 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 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 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 神像。谁知农民伊奥尔科斯 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 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 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 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 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 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 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 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位断臂 女神。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ppt课件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ppt课件

二、西方古代雕塑艺术鉴赏(下 )
• 这里所鉴赏的是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 大利的雕塑作品。
1、古罗马的雕塑艺术
古罗马是欧洲仅次于古希腊的文明古国。论历 史,古罗马晚于古希腊,但是,公元前146年,古 罗马征服了古希腊。然而,古罗马在军事上虽然 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艺术上却是古 意] 米开朗琪罗
• 《摩西》大理石 1515年 [意] 米开朗琪罗
• 《摩西》是为教皇朱理二世陵 墓所创作的最著名的雕像。摩 西是基督教《圣经》中所传说 的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宗 教领袖和立法者。《圣经》上 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 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 知。米开朗基罗用壮年摩西来 表现。因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 熟的年龄,老年是衰颓的时期, 只有壮年才能为整个民族的领 袖,为上帝的意志作宣导使。
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雕塑艺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一16世纪)是世界 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因发生了一场 提倡复兴希腊和罗马文化,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 思想意识和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 想解放运动,而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
• 《大卫》青铜 15世纪中期 [意] 多纳太罗 • 多纳太罗(1386年—1466年)是文艺复兴初
巴黎卢浮宫藏) •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
神》,是1863年在爱琴 海北部的萨莫德拉克小 岛上被发现而得名。雕 像出土时已成碎块,经 过四年的精心修复,才 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 缺头无臂。
•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约公元前 150年
•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因1820 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 名。它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的, 接缝处在裸露的躯干与衣服的交界 处。端庄的身材,丰腴的肌肤,典 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 的站势,这一切构成一个十分和谐 而优美的姿态。尽管雕像的双臂残 缺,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鉴赏的 心理已产生积淀,断臂反而诱发出 人们美好的想像,从而增强了人们 的鉴赏趣味,使人们愈发觉得它非 同凡响。

从解剖学人体运动研究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

从解剖学人体运动研究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

本文在此对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与解剖学中人体运动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人体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为人体雕塑艺术更好地展现人体运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人体的运动是很多雕塑作品表现的重要主题,优秀的雕塑家能够将复杂而深刻的含义■钟晶从解剖学人体运动研究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由,获得了新生。

三尧摄影和音乐敲响人物命运的鼓点除了最佳影片奖,《鸟人》还摘得了这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桂冠。

电影用绝妙的摄影和音乐,表现了里根“向死而生”的命运。

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认为,“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不切割完整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展现出开放式的、可选择的、含义多样性的客观世界”。

全片将十几个左右的长镜头进行无缝接合,几乎做到了“一镜到底”。

也几乎是主人公里根走到哪儿,镜头就跟拍到哪儿。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看似真实的世界里,导演让观众时时刻刻感受到里根的存在,但是要表现的内容,却是他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之所。

这也无疑巨大的讽刺和荒诞。

摄影机跟拍人物穿过长长的走廊,灵活运动转换视角;从建筑物摇到天空,夜景接日景再摇回;人物推开一道门便是另一个时空,还有剧场门口的停机再拍等等,各种巧妙的转场手段偷换了时空的概念。

将多个时间、空间,将现实、超现实甚至魔幻现实的东西都放置在“一个镜头”下表现,情节得以更加的紧凑和连贯,一步步逼近里根最终的命运。

同时敲响他命运鼓点的,还有片中那个时不时出现的鼓乐。

敲鼓的人在片中出现两次。

一次是在麦克搞砸了他的第一次预演,二人在街上边走边争论时出现。

他们路过一个敲架子鼓的卖艺者,里根还丢了几枚硬币给他。

第二次,是在里根首演前,他拿了上膛的枪,从后台走向舞台,经过一个房间门口,看到一个敲鼓人在敲鼓。

敲鼓人的出现,除了让无声源音乐变成有声源音乐,表现更自然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

在影片中,敲鼓人的视角是一个全知视角,他所扮演的,始终是一个冷静旁观者的角色,他看着里根在一次次的排演中状况百出,看着他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一次次挣扎。

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 第6单元 西方雕塑艺术之美

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 第6单元  西方雕塑艺术之美

感 谢观

4. 希腊化时期 在希腊化时期,艺术家对理想美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正如温克尔曼所说,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胜利女神像》等闻名世界的希腊雕塑作品体现着某 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即使是充满悲剧色彩的《拉奥孔》,虽然作品中人物的身体极度扭曲,心 灵极度煎熬,但也没有表现出痛苦的表情。希腊化时期的雕塑体现着完美、优 雅、永恒的美学标准。
二、 西方雕塑经典作品鉴赏
(1)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又称《断 臂维纳斯》,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高204厘米, 材质为雪花大理石,现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视频链接
(2) 《大卫》是16世纪著名的雕塑家米开 朗基罗的代表作品,由大理石雕成,整体高550 厘米,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视频链接
(四) 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
18—19世纪,法国成为西方的艺术中心。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掀起新兴的自由 民主风气,席卷了整个艺术界,很多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不满过去服务 于上层阶级的艺术形式,开始寻求突破束缚的途径,在题材上多选择讴歌勇于斗争 的英雄,形成了充满感情和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雕塑,如吕德著名的浮雕作品《马赛 曲》。卡波尔虽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大师,但他的作品为现实主义铺设了道路,如 《舞蹈》《微笑的男孩》等。
第六单元
西方雕塑艺术之美
一、 西方雕塑知识
(一) 古希腊时期 1. 荷马时期
希腊神话形成于荷马时代,它为希腊造型艺术提供了最初的灵感。由于这 一时期希腊战争频发,北方的多利亚人南下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人被迫重 建文明,因此,目前仅留下那一时期的少量小型雕塑,如《战争与马》《赫拉 克勒斯和萨提洛斯》。
菲迪亚斯也是该时期著名的雕塑家,据说他主持 重建了雅典卫城,创作了三尊雅典娜女神像,可惜原 作已经被损毁。

美术鉴赏外国雕塑艺术PPT课件

美术鉴赏外国雕塑艺术PPT课件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 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 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 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 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 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 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 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 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 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 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 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 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 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第9页/共67伏页的 曲 线 和 优 美 的 体 形 , 而 国 王 在 埃 及 雕 刻
《书吏凯伊像》
第10页/共67页
《村长像》
第11页/共67页
《纳菲尔蒂王后像》
第12页/共67页
《人首翼兽像》
第13页/共67页
《垂死的狮子》
第14页/共67页
三、 古代印度雕 塑
第15页/共67页
《树神药叉女》
第6页/共67页
《狮身人面像》
第7页/共67页
第8页/共67页
《法老门考拉与
王后像》
闪绿色粘板岩雕刻
高约142 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 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王门考拉 和王妃双人立像。国王夫妇并肩而立, 都是 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但没有行进的动势, 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在埃及雕刻中 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而另 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这种站立姿 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国王两臂垂直, 双手握拳,以表示力量的集中;王妃左手弯 曲放在国王左胳膊上,右手臂搂抱着国王的 腰,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立姿 呆板,但人物的面部隐露微笑的表情还是生 动的。雕刻家对男女躯体作了不同的对比处 理,通过薄而紧身的长衣刻画出女性柔软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像告成后,博得了全罗马的赞赏。一夜之间,贝尔尼尼 成了宫廷内谈话的中心。贝尔尼尼当时激动地说,他热情地工 作,热爱他制作的对象,他好象不是在加工,而是在吞食大理 石。
结束
谢谢收看
《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 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这件作品是大 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 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 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 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 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 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 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 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 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 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罗丹 以真实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 和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者。
夏娃的故事,讲的是分离与失落的故 事。我们不妨相信这是一件真事;我们不妨将这个故事看做是 一种道德范式;我们不妨可以在其中看到一种寓言,那就是人 在出生的时候就脱离了母体。这件事情在许多层面来说都是真 实的,但是,这个故事教导我们的许多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 说我们不可能永远留在天堂里,我们必须承担起世俗生活的重 担。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离家远行
这幅画创作于十五世纪,作者题名“巴黎画师”。画 中的主题“阿波罗与达芙妮”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传 说中太阳之神阿波罗因为相貌英俊又擅音乐而备受神界和凡 间的女子喜爱。一次,由于不慎得罪了小爱神丘比特,丘比 特便恶作剧用金箭射中了阿波罗,被金箭射中的阿波罗立即 爱上了第一眼看到的精灵达芙妮,可达芙妮被丘比特射中了 铅箭,因此而拒绝阿波罗的炽热追求,并求助她的父亲河神 佩内奥,佩内奥不忍看女儿痛苦不堪便将其化做一棵桂树, 画中的达芙妮正在向桂树转化,阿波罗情急之下欲上前阻止 却为时已晚。贵为太阳之神、音乐之神、医药之神的阿波罗 竟然无回天之力挽救自己心爱女子的生命,此后,他就用桂 树的枝叶做成头冠勉励在竞技中获胜的人,因为,桂树在他 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乔凡尼· 洛伦索· 贝尔尼尼(1598-1680)诞生在那不 勒斯。父亲彼特罗· 贝尔尼尼也是雕刻家兼画家,并且是这位未来 雕刻家的启蒙老师。贝尔尼尼从小才智聪颖,8岁就能单独刻出一 个小孩头像。17岁上,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了一尊技术上相当成 熟的肖像。成名后,他承担了为教皇监造教堂、陵墓的任务,并作 了大量雕像。他一生受着宫廷的恩宠,一直是宫廷内的座上客,为 王宫贵族和几代教皇制作风行一时于上层社会的“巴洛克”风格的 雕像。但这位艺术家的思想也充满着矛盾,其审美观也比较复杂。 贝尔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 波尔盖兹的花园装饰了四组群 像雕刻,《阿波罗与达芙妮》是其中的一组雕像。目空一切的太阳 神阿波罗瞧不起丘彼特的箭艺,这使小爱神很恼火。当阿波罗走近 河神女儿达芙妮时,小爱神立即向他们分别发出两支爱情之箭,射 向阿波罗的是钟情达芙妮之箭,而达芙妮中的却是拒绝求爱之箭, 这引起神界的求爱追逐。当阿波罗即将追逐到女神时,女神大声向 河神发出呼救:“亲爱的爸爸快把我十分喜爱的美貌改变吧!”即刻 河神将爱女变成一棵月桂树。无奈的太阳神爱之不得,只得取下月 桂枝编织成桂冠,赐给一切有成就的人,这就是“桂冠”的由来。
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
产生背景
在17世纪,意大利的教会和上层贵族为消除文艺复兴 的影响,开展反宗教改革的运动,竭力收买一些艺术家来为他 们服务。此时,本来支持宗教改革的意大利资产阶级,不仅不 再反对教皇与封建制度,连他们自己也购买土地,放高利贷, 变成了新的贵族。新老贵族相互勾结,使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了,于是到处发生农民起义和捣毁圣像的行动,意大利的局势 变得更加动荡。在这种局面下,意大利的艺术家队伍分化了。 美术上大体形成了三种倾向:一种是以卡拉契等画家为首的学 院派;另一种是以贝尔尼尼为代表的“巴洛克”艺术;第三种 则是以卡拉瓦乔等人为骨干的现实主义画派。这第二种人,主 要服务于宫廷。贝尔尼尼就是当时上层社会中最时髦的宫廷画 家之一。
奥古斯特· 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奥古斯特· 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 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 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 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 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 的人物。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 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 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 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 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 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 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 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 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 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 “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 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 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 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 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
这尊"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就有明显的特色。它与前 一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作于同一时期,也取材于神话故事。 传说,谷物女神的女儿帕尔塞福涅采花时,土地突然裂开, 冥王普路同(希腊神话中称作哈得斯)跳出来把她劫走,并 强娶为冥后。这组雕像所展示的是狂暴与少女挣扎的冲突。 少女在凄楚地喊叫,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这泪珠就要从腮 边滚落下来。整个形象对比强烈,富有戏剧性。无论从动势 的节奏感,还是从形象的内心的激愤表现来看,贝尼尼的高 超的技艺都是惊人的。正象他自己在回忆制作这尊雕像时所 说的"青年时期,我没有错误地凿过一刀……"他那种不知疲 倦的创作热情,就象他的组雕的旋律一样狂热。有人说,大 理石在他手中好象成了一些柔顺可塑的软材料,连不易被人 窥见的地方,他都做理那样细腻圆润。巴洛克雕刻的特点, 就如在这两尊雕刻像上所见到的,华美的形式和娴熟的富有 装饰性技巧的完美结合。
1、在艺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 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 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罗丹 2、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 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 这是古代艺术的密。 --罗丹 3、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罗 丹 4、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 达情感。 --罗丹 5、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 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罗丹 6、恶是枯干。 ——罗丹
《思想者》
《思想者》在1904年沙龙上展出,但这个巨大的雕像使 罗丹在晚年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 的支持者们称它为“妖怪”、“猿人”。罗丹的朋友们筹集了 15万法郎买下了这座塑像作为对反对派的答复。他们把塑像赠 给巴黎市,准备立在先贤祠前。罗丹断定市政厅不会允许把 《思想者》竖立在巴黎市内的,但是对方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 法:罗丹同意退回为《地狱之门》预支的费用再加利息,市政 厅则接受这座《思想者》并将它立在先贤祠前。 罗丹感到了安 慰,这将是他第一件矗立在巴黎市内公共广场上的作品,同时 美术部购买了一件《思想者》的复制品,并作为礼物赠给纽约 大都会博物馆。正式完工的《思想者》的铜像安放在先贤祠的 前面。《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会进 程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 世界力量的象征。列宁就曾对两名赴伦敦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 代会而要路经法国的青年代表说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罗丹的《思 想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